婴幼儿如何健康吃肝脏
婴幼儿如何健康吃肝脏
动物肝脏是补铁佳品
动物肝脏的营养价值非常丰富,与猪肉相比,猪肝、羊肝、鸡肝、鸭肝等动物肝脏中铁、锌、维生素A、尼克酸、维生素B1、维生素B2等都很高,是营养素的宝藏。肝脏中的铁,在鸭肝中高达23.11mg/100g,铁的吸收率高达35%,而普通猪肉中的铁吸收率15%,植物来源的铁的吸收率在3-5%。因此,动物肝脏是补铁佳品。
吃肝脏要注意来源安全
由于肝脏是动物的解毒器官,如果动物在饲养过程中所吃的饲料不够安全,则其肝脏可能会含有激素、农药、重金属等有毒有害物质。也就是说,吃动物肝脏存在不安全的风险。南京市儿童医院营养医师刘长伟提醒家长,如果要给婴幼儿吃动物肝脏,一定要确保是安全来源;如果在不能确定来源安全的情况下要摄入,就要控制次数和量,每周不超过1次,每次10-20克。
动物肝脏不是非吃不可
有的保健医生会建议家长给宝宝添加辅食时添加肝脏补铁,动物肝脏也的确是补铁佳品,但是不是一定要给宝宝吃动物肝脏?刘长伟表示,动物肝脏并不是非吃不可,通过合理安全饮食,不吃肝脏同样可以获取满足机体需要的营养。
肝脏怎样做最营养
对于较大的宝宝,可以爆炒或者煮熟后凉拌,但应注意不要煮太老,以免宝宝咬不动。对于较小的宝宝,可以做成肝泥,和蔬菜泥、米粉等辅食一起食用。
婴幼儿退烧药有哪些
1.布洛芬。相信很多爸爸妈妈们都很熟悉布洛芬,这是最为常见的婴幼儿退烧药。这一类药物能够治疗婴幼儿的感冒或者是流感的问题。特别是当宝宝出现了咽痛情况,还伴随发烧情况,那么就可以选择布洛芬进行治疗。世界卫生组织从药物性质考虑,也推荐婴幼儿选择布洛芬作为婴幼儿退烧药,更为安全且平稳持久。不过,要是孩子的体质不适应布洛芬,可能存在肠胃不适的问题。布洛芬更适合三岁以上的孩子。
2.对乙酰氨基酚。兑现氨基酚也是常见婴幼儿退烧药。该药物容易被吸收,退烧的效果是比较明显的。对乙酰氨基酚的最大优点在于其副作用比较小,对于婴幼儿的胃肠道没有太大的刺激。这一类药物安全性比较高,也可以同牛奶和果汁一同服用。不足之处在于对乙酰氨基酚想要帮助孩子彻底退烧,还需要一段时间。
3.尼美舒利。尼美舒利有较好的退烧效果,不过该药物可能会对于婴幼儿的肝脏健康存在威海。医生一般不建议使用尼美舒利为孩子退烧。
退烧药的种类多,药物性质不同,副作用也是不一样的。希望爸爸妈妈们能够更悉心照顾忍受发烧痛苦的宝宝,在药物选择上要遵循医生的指导,合理用药,确保婴幼儿健康。
晚上睡觉给宝宝盖什么比较合适呢
这个问题在意大利的BBF婴幼儿健康睡眠机构得到了重视.BBF品牌依托辽宁省柞蚕丝绸研究院的高科技技术,与国际野蚕学会合作,研发了一款“恒温型”BBF婴幼儿野生蚕丝被。该被利用蚕丝冬暖夏凉的特点,经过专利技术加工,一条仅300g的轻柔被子,即可有效保护宝宝在空调房内的睡眠。
宝宝喂养指南 多吃动物肝脏好
动物肝脏一向给人“高效补铁”的印象,的确,肝脏中的铁以血红素的状态存在,人体对它的吸收率要大于其他来源的铁,如果依靠吃肝来补充铁,在吃的量上,可以比其他含铁食物少一些。
不过,肝脏作为分解毒素的一个脏器,它的重金属以及药物含量要比其他器官相对多。对身体发育尚未完全的孩子,肝脏并不是最好的选择。
如果要吃肝脏,可以优先选择禽类的肝脏如鸡肝、鸭肝,在作为婴幼儿辅食时,每周不要超过25克。
婴幼儿流涎与健康
婴幼儿流涎俗称流口水。婴幼儿流口水的原因很多。总所周知,婴幼儿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唾液腺尚还不完善,加上幼儿半岁左右处于出牙期,且婴儿口腔浅,唾液的分泌略有增加,孩子不会调节口腔内过多的液体。随着乳牙的出齐和年龄的增长,口腔深度增加,唾液的分泌量也会逐渐转为正常,流涎也会自然停止。
病理性流涎是指婴幼儿不正常的流口水。
原因大致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人们喜爱捏压幼儿颊部,导致腺体机械性损伤。腮腺有损伤的儿童,唾液的分泌量和流涎现象大大超过正常;另一方面患有口腔疾病,如口腔炎、粘膜充血或溃烂或舌尖部、颊部、唇部溃疡等也可导致儿童流涎。
小儿流口水,常常打湿衣襟,容易感冒和并诱发其它疾病,有的不经治疗可数年不愈。有的流涎是由脑炎后遗症、呆小病、面神经麻痹而导致调节唾液功能失调,因此应去医院明确诊断。
流涎多,不论是生理的或是病理的,都要做好局部的护理,注意清洁,避免皮肤刺激。同时根据小儿的特点,采用一些方法治疗,这里介绍二则验方,可根据条件选用。
处方一:山药粉20克、鲜茨菇30克、捣烂如泥、红糖适量(以甜为度,下同),加白开水调成糊状,煮服。每日分2次,连服5天为一疗程。
处方二:鲜茨菇一枚(重约30克)、藕粉3克、冰糖适量。用法同上或加入稀粥同服。
应如何给婴儿添加肉类辅食
肉类辅食如何添加?
肉类中的脂溶性维生素a、e、k等较为丰富,还含有维生素b12、叶酸、泛酸等水溶性维生素,这些都是婴幼儿健康成长发育不可缺少的营养素。
肉类中的铁、锌等矿物质和微量元素在人体中的吸收和利用率很高。由此说来,肉类食品应当作为婴幼儿食物组成中重要的一味。
但是,中国人的传统饮食以植物性食物为主,生理特质顺应植物性食物的需要。肉类作为高脂肪、高蛋白食品,过量食用或偏食对中国人种有负面影响,表现为肥胖、高脂血症、高血压、脂肪肝等慢性疾病。这些疾病在肥胖儿童中也有发生。所以给婴幼儿添加和制作肉类食品需要科学而合理。
妈妈不必过于小心,只要是经过国家食品安全检查合格的肉制品及鲜活鱼虾,就可以放心地给婴幼儿食用。
什么时候开始
从婴儿5-6个月起,在机体状况良好的情况下可开始添加鱼、虾肉少许。鱼、虾肉的纤维成分较少,肉质鲜嫩,易于消化吸收,特别适合婴幼儿消化道尚不健全的特点。而且鱼虾类脂肪酸中,epa、dha含量较高,对婴幼儿神经系统发育有良好的作用。
怎么样给孩子吃
刚开始时应从单个品种开始,少量添加,给婴儿吃要选择新鲜、无污染的鱼虾,剔除鱼刺和虾壳后烹调。烹调方法尽量简单,以清蒸为好,不要添加任何调味品。婴儿的味觉处在早期形成阶段,要让他体验食物的原有风味,不需要增加其他味道,以免掩盖食物的真实滋味。此外,婴儿的肾脏功能尚不健全,过量吃盐不利于婴儿健康。婴儿的牙齿尚未萌出,要将蒸熟的鱼、虾碾碎,用小勺喂婴儿吃。
蜂蜜的禁忌人群
花粉过敏人群
蜂蜜是蜜蜂从开花植物的花中采得花蜜在蜂巢中酿制而成,其中含有大量的花粉,因此既往有出现过花粉过敏的人群是不宜食用蜂蜜的,不然食用之后很容易引发过敏症状,从而对健康造成威胁。
一岁以下婴幼儿
未满一岁的婴幼儿也是不能食用蜂蜜的,因为蜂蜜在酿造、运输与储存过程中,易受到肉毒杆菌的污染,而婴幼儿肠胃消化系统还不是很健全,此时食用蜂蜜会到导致其在肠道中繁殖,而婴幼儿肝脏的解毒功能又差,因而易引起肉毒杆菌性食物中毒。
糖尿病患者
糖尿病人群是不能食用蜂蜜的,因为蜂蜜中含有大量的果糖、葡萄糖以及蔗糖等成分,其中葡萄糖和果糖均为单糖,进入肠道后,无需消化便可直接被吸收入血,使血糖增高,蔗糖也经水解后即可被吸收,食用后会导致血糖大大升高,如果本身有高血糖症状还去食用蜂蜜就会导致血糖出现较大波动,这样会对健康造成不利影响。
腹泻人群
蜂蜜中含有大量的消化酶、淀粉酶、酯化酶等活性成分,还含有有机酸,可以促进肠胃蠕动,起到加好的润肠通便作用,因此不建议本身有腹泻症状的人食用,不然会导致腹泻症状加重,进而可能会导致液体、电解质的丢失而危害健康。
肝硬化患者
蜂蜜中含有大量的糖类,摄入过多的糖,会造成血糖升高,就会加重心脏、肝脏、肾脏的负担,如果本身有肝硬化症状的话就会使肝硬化病情加重的。
哪些人不适合喝甘草水
婴幼儿
甘草水是具有一定毒副作用的,而婴幼儿身体的器官还未发育完全,因此为了婴幼儿的健康,是不宜喝甘草水的。
孕妇
孕妇的肠胃是很虚弱的,怀孕期间无特殊情况下不宜吃中药材,避免对胎儿的健康造成威胁。
体虚者
对于身体虚弱的人群来说,是不建议喝甘草水的,其次肾功能不全者也不宜喝,否则容易加重肾脏的负担。
芥末的吃法与用途 芥末什么人不可以吃
产妇是不适合吃芥末的,主要是因为芥末的刺激性是比较大的,所以就容易导致产妇的身体受到刺激的情况,是不利于产妇健康的,而且还会影响婴儿健康。
婴幼儿是不建议吃芥末的。因为芥末味辛辣,刺激性非常强,对于婴幼儿来说,吃了对肠胃的刺激是比较大的。
婴幼儿腹泻怎么护理 记录出入水量
婴幼儿腹泻的护理还有一个很重要,就是记录患儿的出入水量,每次喝水量,注射液量等为摄入水量,而大小便量为流失量,一天内应该要摄入量大于流失量,差别在200ml左右,才能确保婴幼儿健康。
婴幼儿护肝20个细节
生活中婴幼儿护肝:
1、 保持婴幼儿食具、手的洁净,防止病从口入。辅食添加要循序渐进,宝宝饮食成人化或过早添加调味品等都会加重婴幼儿肝脏、肾脏的负担。
2、 尽量别让婴幼儿生食蔬菜、瓜、果,防止摄入附着的农药后损害婴幼儿幼嫩的肝脏。
3、 不要给孩子喂食过多的橘子或橘子汁。这是因为婴幼儿肝脏功能不健全,不能将体内过多的胡萝卜素转化为维生素a。
4、 不要给婴幼儿食用含有防腐剂的食品,如方便面,罐头食品,因为防腐剂会加重肝脏的负担。
5、 各种有颜色的汽水、饮料含香精和色素过多,也会加重肝脏的负担,婴幼儿应尽量少喝或不喝。
6、 父母不要给婴幼儿吃腌制、熏制的食物,如火腿、熏肉、咸鱼等。
7、 大闸蟹、螃蟹中含激素,胆固醇含量也很高,千万不要给婴幼儿食用,否则会加重婴幼儿的肝脏、肾脏负担,甚至导致宝宝过敏。
8、 海鲜中有激素,还有寄生虫、致病菌等,父母千万不要给婴幼儿生食,如吃生鱼片、炝虾、糟蟹或虾等生、冷海鲜。
9、霉变的花生、红薯、土豆、过期的食品、隔夜的蔬菜千万不能给宝宝吃, 食品变质产生的毒素不仅加重婴幼儿的肝脏负担,有些还会有致癌作用。
10、家里的水果、蔬菜稍有霉烂时就应该扔掉,不要把霉烂部分切除后继续食用其他部分,残余的毒素会加重肝脏的负担,甚至引发食物中毒。
用药时婴幼儿护肝:
1、谨慎用药,所有药物都对肝脏有毒性损害。尤其抗肿瘤、抗真菌类药物对肝脏的损害更是严重的。
2、慎用绿油精、风油精、白花油等含樟脑成分的药物,2岁以下的婴幼儿肝脏功能尚未发育成熟,樟脑经肝脏代谢时可能会造成肝脏伤害。
3、防止滥用抗生素,滥用抗生素最大的影响就是破坏人体正常菌群,降低婴幼儿机体防御能力。菌群失调可直接引起婴幼儿胃肠道功能紊乱,损害肝功能。
4、不要给婴幼儿吃成人的退烧药,成人药物的剂量是幼儿的4~5倍,容易发生中毒现象,造成药物性肝炎。
5、不要随便给婴幼儿服用保健品,有些保健品的成分会扰乱孩子的胃肠功能,损害肝功能。有些保健品中甚至含有激素,容易导致孩子出现早熟、肥胖等现象。
6、尽量不用或少用婴儿牙胶及大多数软胶制成的玩具,因为可能含有塑胶软化剂, 当pvc含量超过安全标准时会损害到孩子的肝、肾功能。
7、激素类药物不要长时间使用,会间接伤害到肝脏功能。
8、过期药品绝对不能给宝宝服用。
9、不要为了能够让孩子早日恢复就加大药物剂量。当婴幼儿发育尚未健全的肝脏无法代谢时,就会发生积蓄中毒,造成肝脏损害。
10.、及时给婴幼儿接种乙肝疫苗,预防乙型肝炎对肝脏的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