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中药乌药叶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乌药叶的功效与作用

乌药叶的功效与作用

温中,理气,止痛。治腹中寒痛,小便滑数,食积,风湿关节痛。

①《本草拾遗》:炙研煎饮代茗,补中益气,止小便滑数。

②《本草蒙筌》:下气。

③《医林纂要》:温中燥脾,消食杀蛔。治腹中寒痛。

乌药叶的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外用:捣敷。

乌药叶的选方

治风湿性关节炎、跌打肿痛:乌药鲜叶捣烂酒炒敷患处。(《广西中药志》)

乌药叶图片

乌药(Lindera aggregata(Sims)Kosterm),别名旁其、天台乌药、矮樟、矮樟根、鸡骨香、白叶柴等,为樟科、山胡椒属植物,常绿灌木或小乔木,高可达5米,胸径4厘米。树皮灰褐色;根有纺锤状或结节状膨胀,一般长3.5-8厘米,直径0.7-2.5厘米,外面棕黄色至棕黑色,表面有细皱纹,有香味,微苦,有刺激性清凉感。幼枝青绿色,具纵向细条纹,密被金黄色绢毛,后渐脱落,老时无毛,干时褐色。顶芽长椭圆形。叶互生,卵形,椭圆形至近圆形,有行气止痛,温肾散寒,药用价值。生于海拔200-1000米向阳坡地、山谷或疏林灌丛中,中国多地有栽培。

汉森四磨汤曾被报道其成分之一的槟榔为一级致癌物,但事实上汉森四磨汤成分的安全性质疑并非只有槟榔。三年前有媒体曾对四磨汤主要成分“乌药”的毒性产生过疑问,但这在当时并未引起舆论和业界的关注。乌药是一味行气、理气的常用中药材,但与不同中药配伍,可能会产生毒性。

乌药的功效与作用 行气止痛

乌药具有行气止痛的功效,镇痛效果比较强,广泛用于由气滞、气逆引起的腹部痛证,尤以治下腹胀痛效果更佳。也可以用于寒凝气滞,胸腹胀痛,气逆喘急、疝气疼痛,经寒腹痛等症状。


中药乌药叶的鉴别

(1)本品粉末黄白色。淀粉粒甚多,单粒类球形、长圆形或卵圆形,直径4~39μm,脐点叉状、人字状或裂缝状;复粒由 2~4 分粒组成。木纤维淡黄色,多成束,直径20~30μm,壁厚约5 μm,有单纹孔,胞腔含淀粉粒。韧皮纤维近无色,长梭形,多单个散在,直径15~17μm,壁极厚,孔沟不明显。具缘纹孔导管直径约至68μm,具缘纹孔排列紧密。木射线细胞壁稍增厚,纹孔较密。油细胞长圆形,含棕色分泌物。

(2)取本品粉末3g,加石油醚(30~60℃)30ml,振摇,放置过夜,滤过,滤液挥干,残渣加油醚 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乌药对照药材3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 D)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1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 H薄层板上,以石油醚(30~60℃)-醋酸乙酯(4: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香草醛硫酸溶液。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南非木叶药用的功效与作用

清热解毒

南非木叶是一味性质苦寒的药材,中医认为:南非木叶入肝经、胆经、肺经、大肠经等,服用南非木叶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由于这种性质的原因,为了避免服用南非木叶损伤身体健康,一般在泡饮时会加入辛温药材如:姜半夏等,起到调和性质的作用。

消炎杀菌

在南非木叶中含有斑鸠菊苷成分,斑鸠菊苷具有很强的消炎杀菌的作用,服用南非叶泡水喝,可以起到杀灭病原微生物的作用,也可用于治疗因细菌感染所致腹泻、痢疾、疥疮、疟疾、腹痛等症状。

降低血糖

南非木叶中的有效成分可以起到辅助降低血糖的作用,平素血糖不稳定的人群可以适当的饮用一些南非木叶泡的水帮助降低血糖,不过,若是血糖含量过高要立即前往医院,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降低血糖,以免贻误治疗。

降低血压

南非木叶是一味清热解毒的药材,服用南非木叶可以起到清热解毒的功效,同时还可以起到降低血压的作用,有利于身体血压的稳定。

乌药的作用与功效

【中药名】乌药 wuyao。

【别名】天台乌药、台乌、台乌药。

【英文名】Linderae Radix。

【来源】樟科植物乌药Lindera aggregata (Sims) Kosterm.的块根。

【植物形态】常绿灌木或小乔木。根木质,膨大粗壮,略呈念珠状。树皮灰绿色。小枝幼时密被锈色短柔毛,老时平滑无毛;茎枝坚韧,不易断。叶互生,革质,椭圆形至倒卵形,先端渐尖或尾状渐尖,基部圆形或广楔形,全缘,上面绿色,有光泽,除中脉外,均光滑无毛,下面灰白色,被淡褐色长柔毛,后变光滑,基出三脉,极明显;叶柄短有短柔毛。伞形花序腋生,几无总梗;小花梗被毛,簇生多数小花;花单性,雌雄异株,黄绿色;花被广椭圆形,雄花有雄蕊9枚,排成3轮,最内一轮的基部有腺体;雌花有退化雄蕊多枚,子房上位,球形,1室,胚珠1枚。核果近球形,初绿色,成熟后变黑色。花期3~4月,果期9~10 月。

【产地分布】生于向阳山坡灌木林中或林缘以及山麓、旷野等处。分布于江苏、安徽、浙江等地。

【采收加工】冬、春二季采挖;以初夏采者粉性大,质量好。挖取后,除去须根,洗净晒干,商品称为“乌药个”。如刮去栓皮,切片,烘干者,称为“乌药片”。

【药材性状】根纺锤形,略弯曲,有的中部收缩成连珠状,称“乌药珠”。长5~ 15厘米.直径1~3厘米。表面黄棕色或灰棕色,有细纵纹及稀疏的细根痕,有的中有环状裂纹。质极坚硬,不易折断,断面棕白色。气芳香,味微苦、辛,有清凉感。乌药片近圆形,厚1~5毫米或更薄,切面黄白色至淡黄色而微红,有放射性纹理(木射线)和环纹(年轮)。

【性味归经】性温,味辛。归肺经、脾经、肾经、膀胱经。

【功效与作用】顺气、开郁、散寒、止痛。属理气药。

【临床应用】用量3~9克;磨汁或人丸、散。用治气逆胸腹胀痛、宿食不消、反胃吐食、寒疝、脚气、小便频数等。

【主要成分】主要含挥发油成分。含多种倍半萜类成分,有一些属于桉烷的生物碱,有一些属于乌药烷的衍生物;此外,还含有生物碱。有增强胃肠活动、止痛、止血、保肝、抗菌、平喘、抗癌等药理作用,其兴奋中枢、改善血流等作用值得研究。

【使用禁忌】气虚及内热证患者禁服,孕妇及体虚者慎服。

草乌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草乌的药理作用

1、草乌有明显的抗炎、镇痛作用,有强心作用,但剂量过大则可引起心率失常,终致心脏抑制;

2、乌头碱可引起心率不齐和高血压,还可以增强毛花柑G对心肌的毒性作用,有明显的局部麻醉作用;

3、乌头多糖有显著降低正常血糖的作用;

4、乌头注射液有抗癌作用,对胃癌细胞有抑制作用。


中草药的功效和作用

中草药有很多种,每一种中草药的药物价值也不相同,但是归纳起来,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一,滋补身体,中草药的一个很大的作用就是能够调理身体,同时副作用比较低。

二,看风湿病,对于很多风湿病人来说,非常喜欢使用中草药来进行治疗,因为治疗的效果比较理想。

三,提高个人免疫力,这也是中草药的药物价值的体现。

四,杀菌消炎,与抗生素类西药的杀菌消炎功效不同,中草药在杀菌消炎的同时,对人体的影响比较小。

中药乌药叶的形态特征

植物乌药,别名独脚樟。为常绿灌木,高达4-5米。根木质,膨大粗壮,略成连珠状。树皮灰绿色。幼枝密生锈色毛,老时几无毛;叶互生,革质;叶柄长5-10毫米,有毛;叶片椭圆形或卵形,长3-7.5厘米,宽1.5-4厘米,先端长渐尖或短尾状,基部圆形或广楔形,全缘,上面有光泽,仅中脉有毛,下面生灰白色柔毛,三出脉,中脉直达叶尖。花单性,异株;伞形花序腋生,总花梗极短;花被片6,黄绿色;雄花有雄蕊9,3轮,花药2室,内向瓣裂。雌花有退化雄蕊,子房上位,球形,1室,胚珠1枚,柱头头状。核果椭圆形或圆形,长0.6-1厘米,直径4-7毫米,熟时紫黑色。花期3-4月,果期9-10月。

川乌的功效与作用 川乌的药理作用

1、川乌有明显的抗炎、镇痛作用,有强心作用,但剂量过大则可引起心率失常,终致心脏抑制;

2、乌头碱可引起心率不齐和高血压,还可以增强毛花柑G对心肌的毒性作用,有明显的局部麻醉作用;

3、乌头多糖有显著降低正常血糖的作用;

4、乌头注射液有抗癌作用,对胃癌细胞有抑制作用。


月经后期的中医辨证论治实证

实寒证

证候:经期延后,量少,色黯有血块,小腹冷痛据按,得热减轻,畏寒肢冷。苔白,脉沉紧。

治法:温经散寒调经。

方药:温经汤(《校注妇人良方》)加减。

常用药:桂心温经散寒,当归、川芎活血调经,三药配伍有温经散寒调经的作用;人参甘温补气,助肉桂痛经散寒;莪术、丹皮、牛膝活血祛瘀;白芍、甘草缓急止痛。

气滞证

证候:月经周期延后,量少或正常,色黯红,或有血块,小腹胀痛;或精神抑郁、经前胸胁乳房胀痛。舌苔正常或红,脉弦或弦数。

治法:理气行滞调经。

方药:乌药汤(《兰室秘藏》)。

常用药:乌药理气行滞为君;香附疏肝理气,木香行脾胃滞气为臣;当归养血调经为佐;甘草调和诸药。

何首乌中药功效

解毒,消痈,润肠通便。用于瘰疠疮痈,风疹瘙痒,肠燥便秘;高血脂。

1.骨软风疾(腰膝疼痛,何首乌-原植物遍身瘙痒,行步困难)。用何首乌(以有花纹者为最好)、牛膝各500克,同在好酒中泡七夜,取出晒干,捣烂,加枣肉和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十至五十丸。空心服,酒送下。

2.皮里作痛(不知痛在何处)。用何首乌末,姜汁调成膏涂搽,搽后用布包住,以火烘鞋底熨按。3.自汗不止。用何首乌末,调唾液,封脐上。

4.肠风下血。用何首乌100克,研为末。每服10克,饭前服,米汤送下。

5.破伤血出。用何首乌末敷上即止。有特效。

6.瘰疬结核(或破或不破,下至胸前者皆可治),用何首乌根洗净,每日生嚼,并取叶捣烂涂患处

。7.痈疽毒疮。用何首乌不限量,在文武火上熬煎,加酒等量,再煎开几次后,存酒,随时饮用;取药渣焙干,研为末,以酒煮面调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服,温酒送下。病愈后,药可常服。

8.大风疠疾。用何首乌(以大而有花纹者为好)500克,泡淘米水中七天,反复蒸、晒数次,加胡麻200克,再蒸再晒,研为末,每服10克,酒送下,一天服二次。

9.疥癣。用何首乌、区叶等分,水煎浓汤洗浴,可以解痛、生肌肉。用何首乌茎、叶煎汤洗浴,也有效。

抗癌中药乌药的功效与作用

外用类抗癌药具有蚀疮祛腐、攻毒抗癌的功效。此类药适用于各种浅表恶性肿瘤如皮肤癌、宫颈癌、肛管癌、唇癌等。

外用抗癌药在癌瘤表面直接上药,或在瘤体及基底部作浸润性注射,使瘤体腐蚀脱落。此类药基本有毒,一般不入汤剂内服,与其他内治抗癌药配合使用,疗效更佳。

其他类药功效各不相同,但都有不同程度的消肿抗癌作用,临床上常与其他类抗癌药配伍使用。

乌药(樟科山胡椒属植物乌药的根。)

别名: 蒡其(《本草拾遗》),矮樟(《本草纲目》),铜钱树、香叶子、天台乌药、斑皮紫(浙江),白背树、鲫鱼姜、细辛樟、土木香(江西),白叶子树(广东)。

性味功效: 叶辛,性温。温中散寒,理气止痛。

临床应用: 近用于消化道肿瘤,如胃癌、肠癌,还用于膀胱癌等。

此外,还用于治疗心胃气痛、吐泻腹痛、痛经、疝痛、尿频、风湿疼痛、跌打伤痛及外伤出血。

用法用量: 内服3~12g。

相关推荐

中药红曲的功效作用

红曲的功效作用活血化瘀,健脾消食。治产后恶露不净,瘀滞腹痛,食积饱胀,赤白下痢,跌打损伤。①《饮膳正要》:健脾,益气,温中。②《本草衍义补遗》:活血消食,健脾暖胃,赤白痢下水谷。③《纲目》:治女人血气痛及产后恶血不尽,擂酒饮之良。④《本草备要》:入营而破血,燥胃消食,活血和血。治赤白下痢,跌打损伤。⑤《医林纂要》:解生冷物毒。

中药有副作用吗 乌头类药物

有川乌,草乌,附子,雪上一支蒿等,这类药物含乌头类生物碱,对心脏毒性大,用量较大可导致心律失常,甚至引起室颤而死亡。

那些中药有乌发的作用

乌发的话有吃中药和食补2种说法:中药:①何首乌:有补肝益气、养血祛风、健美延年的功效。何首乌入药、做粥、常吃有使人面色红润、头发乌黑的作用。何首乌中含有丰富的卵磷脂,是构成神经组织、细胞膜的主要成分,能促进毛发生长,因而有乌发美髯、延年益寿的功效。《开宝本草》中称其能“益血气,黑须发,悦颜色,久服长筋骨,益精髓,延年不老”。②黄芪:含有多种氨基酸、叶酸以及人体必需的各种微量元素,具有改善皮肤的营养

女人经期肚子隐隐作痛怎么办

当归乌鸡汤的做法准备10克当归,40克党参,12粒枸杞,1只乌鸡,料酒、生姜、食盐都适量。先把乌鸡洗干净,切成块状,水烧开后放入乌鸡肉焯一下,然后捞出乌鸡,用清水洗干净乌鸡上面的浮沫。接下来,把乌鸡放进砂锅里面,然后把枸杞、当归、党参、生姜、料酒全都放进去,用大火煮开后,转成小伙慢慢炖个一小时,之后加入食盐调味就可以。每周吃一次就可以。功效:适合血虚引起的月经不调,对于治疗一些妇科疾病也有不错的效

乌梅的药用价值 乌梅的药理作用

敛肺止咳:用于肺气虚所致的久咳、干咳。涩肠止泻:治疗脾气虚弱、久泻久痢。生津止渴:适用于虚热引起的消渴、热病伤津的口干渴。安蛔止痛:治疗蛔虫引起的胆绞痛。配伍:凡肺虚久咳痰少者,可与罂粟壳、五味子、人参等配伍;凡大便下血乾,可与棉花、杭饼炭配伍;凡胃虚吐逆者,可与太子参、石斛、半夏、大枣配伍,以和胃止呕;凡蛔虫上窜胆道,腹痛难忍,呕吐厥逆者,可与细辛、干姜、黄连、川椒等同用。乌梅酸涩,功善收敛,上

中药韭菜籽的作用功效

中药韭菜籽的作用功效1、韭菜籽可以补充营养韭菜籽中的营养元素非常高,可以补充我们人体的多种元素,比如说蛋白质、铁还有维生素、胡萝卜素等,这些食物都可以补充我们的日常所需,而且韭菜籽中富含纤维素,纤维素可以促进胃肠道蠕动,从而达到润肠通便的作用,对于便秘的人来说,可以适当的食用韭菜籽来改善情况哦。2、韭菜籽可以降低三高三高是威胁我们,特别是对于中老年人群来说,三高的发生可能极大的危害到了我们的健康

中药砂仁的功效作用

砂仁的功效:性味归经:辛,温。归脾、胃、肾经。功能主治:化湿开胃,温脾止泻,理气安胎。用于湿浊中阻,脘痞不饥,脾胃虚寒,呕吐泄泻,妊娠恶阻,胎动不安。砂仁的药理作用1、对消化系统的作用:1.1.对离体肠管平滑肌的影响:取大鼠、豚鼠或兔小肠一段置台氏液浴槽内,通过记录仪记录肠管活动变化,观察药液对肠管自发活动的影响和拮抗乙酰胆碱和BaCl2作用。结果阳春砂煎剂(2.5-5×10(-3)g 生药/ml

中药萹蓄的药用功效

萹蓄,药食两用食物,全草可提取黄色和绿色染料。利水通淋,功效卓著。苦,微寒。归膀胱经。该品苦降下行,通利膀胱,苦燥又能杀虫除湿止痒,主要用于淋痛及湿疹。功效:1.利水通淋用于湿热淋证,可治疗泌尿系感染、结石、血尿等。2.杀虫止痒可治疗蛲虫等寄生虫病。亦可煎汤外洗治疗皮肤疮疹、瘙痒。3.治赤白痢,黄疸。治疗水肿方用:茯苓、冬瓜皮、山萸肉、山药、车前子、旱莲草、瞿麦、桑白皮、路路通、猪苓、萹蓄、泽泻、

中药天冬的功效作用

天冬的功效:天冬又叫天门冬,为百合科植物天门冬的块根。具有养阴清热,润肺滋肾的功效。用于治阴虚发热、咳嗽吐血、肺痈、咽喉肿痛、消渴、便秘等病症。别名:天门、大当门根、天冬。分为天冬、炒天冬、炙天冬、朱天冬、鲜天冬。凡感受温燥,症见身热,微恶风寒,干咳少痰者,可配又杏、沙参、杏仁行装,以清肺润燥、疏风解表;凡热病后期伤阴,症见咽燥口干,舌红少苔,脉动细者,可单用,或配麦冬等润燥清热生津之品;凡属气阴

中药祛痘的功效作用

1、金银花—含有樨草素,能强力渗透毛孔,具有明显的抑菌和杀菌作用。还能防止毛囊皮脂腺导管过度角化而致栓塞,有利于皮脂的正常排出,中药祛痘预防皮脂淤积而形成粉刺。2、野菊花—药理实验证明,野菊花是天然“抗菌素”,能抑制和杀灭数十种细菌。因此,被广泛用于治疗人体内外各种炎症。青春痘初起出现红肿时,用野菊花水洗面,可迅速控制局部炎症,防止由青春痘所致的色素沉着。3、连翘—连翘抗菌谱很广,有明显的抗炎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