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结核瘤
什么是结核瘤
肺结核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一种慢性肺部感染性疾病。病初有轻微咳嗽或咯痰,或有四肢结节性红斑。部分病人表现为胸痛、咯血。常见的全身症状有周身不适,精神萎靡,易倦乏力,性情烦躁,心悸,食欲减退,体重减轻,盗汗,不规则低热,两颧潮红,妇女月经不调。也有无明显症状,仅在胸部x线健康检查时才被发现。在慢性病程中,病情恶化,可有高热畏寒,紫绀气促,肺萎缩,肺气肿,渗出性胸膜炎,胸膜增厚等。
本病的病因与结核杆菌感染因素有关。
本病主要诊断依据结合局部与全身症状。痰液检查找到结核杆菌可确诊。血清学特异性抗体敏感试验,血沉加快,x线肺部检查均有助于明确诊断,少数病例通过抗痨治疗后确诊。
对本病的治疗主要采用抗结核杆菌药物,佐以肾上腺皮质激素和对症治疗等方法,可使机体的免疫力得到调整和恢复。如有长期痰菌阳性,抗结核药物治疗无效且有耐药者,纤维厚壁空洞,伴有支气管扩张,肝功能损害及反复咯血和感染,病灶局限于一侧或一叶,有手术指征者,则考虑手术治疗。
本病中医属“肺痨”、“尸注”、“骨蒸”范畴。祖国医学认为肺为清虚之娇脏,不耐邪侵,如痨虫侵蚀于肺,肺气受损,清肃之令不行则为咳,虚火灼津而成痰,损伤肺络则咯血;肾阴不足,水不济火,心火扰动,影响心神,迫津液外泄,则心烦不安,心悸,盗汗;阴精亏损,阴不敛阳,则低热,两颧潮红,形体消瘦,体重减轻;脾肺气虚,故食欲减退,精神疲乏无力;气血不和,影响冲任,则妇女月经不调。紫绀、高热、肺萎缩、肺气肿等均属变证。
结核性脑膜炎的发病机理
小儿结核性脑膜炎常为全身性血行播散性结核的一部分,根据国内资料1180例结核性脑膜炎中,诊断出粟粒型结核者占44.2%。152例结核性脑膜炎的病理解剖中发现有全身其它脏器结核病者143例(占94%),合并肺结核者142例(93.4%),其中以粟粒型肺结核占首位。
原发结核病病变行成时,病灶内的结核杆菌可经血行而停留在脑膜、脑实质、脊髓内,形成隐匿的结核病灶,包括结核节结、结核瘤。当上述病灶一旦破溃。结核菌直接进入蛛网膜下腔,造成结核性炎症。此外,脑附近组织如中耳、乳突、颈椎、颅骨等结核病灶,亦可直接蔓延,侵犯脑膜,但较为少见。
结核性脑膜炎的发生,与患原发结核时机体贴的高度过敏性有关。从发病原理来看,结核性脑膜炎系继发性结核病,因此,应重视查找原发病灶。但也有少数病例,原发病灶已愈或找不到,对这类病例,更应提高警惕,以免误诊。
肺结核胸片怎么看
1.栗粒性的特征
急性栗粒性肺结核在胸片上有大小一致、分布密度均匀的栗粒状阴影,约1~3毫米大小。慢性或亚急性栗粒性肺结核则有中等以上的栗粒。
2.浸润性的特征
这种类型的肺结核,在胸片上有多种表现。病情较轻的仅仅出现在肺部的尖端有斑点、条状的阴影、边缘清晰的结核瘤及锁骨下浸润的情况。严重的患者会出现空洞、大叶性浸润、小叶或大叶性干酪性肺炎。
3.慢性纤维空洞型的特征
在胸片上呈现新旧不同的支气管播散灶、单发或多发纤维厚壁空洞、肺门上提、肺血管呈柳絮状等继发性病变。
相信大家现在对肺结核胸片有一些新的认识。不过值得提醒的是,近年来很多肺结核并不符合上述特点。在新发现的老人肺结核中,1/3表现不典型,近半数的病变位于中下肺叶。我们需要配合医院的检查,才能更好地了解自己的病情。
肺癌的鉴别诊断有哪些
在医学上,典型的肺癌很容易识别。但在有些病例上,肺癌容易与以下的疾病混淆。
1.肺结核
肺结核尤其是肺结核瘤球应与周围型肺癌相鉴别。肺结核瘤球较多见于青年病人,病程较长,少见痰带血,痰中发现结核菌。影像学上多呈圆形,见于上叶尖或后段,体积较小,不超过5cm直径,边界光滑,密度不匀可见钙化。结核瘤球的周围常有散在的结核病灶称为卫星灶。周围型肺癌多见于40岁以上病人,痰带血较多见,痰中癌细胞阳性者达40%~50%。X线胸片肿瘤常呈分叶状,边缘不整齐,有小毛刺影及胸膜皱缩,生长较快。在一些慢性肺结核病例,可在肺结核基础上发生肺癌,必须进一步做痰液细胞学和支气管镜检查,必要时施行剖胸探查术。
2.肺部感染
肺部感染有时难与肺癌阻塞支气管引起的阻塞性肺炎相鉴别。但如肺炎多次发作在同一部位,则应提高警惕,应高度怀疑有肿瘤堵塞所致,应取病人痰液做细胞学检查和进行纤维光导文气管统检查,在有些病例,肺部炎症部分吸收,剩余炎症被纤维组织包裹形成结节或炎性假瘤时,很难与周围型肺癌鉴别,对可疑病例应施行剖胸探查术。
小脑共济失调是什么引起
引发小脑共济失调的病因:
小脑蚓部损害常见于小脑蚓部肿瘤,儿童以髓母细胞瘤、室管膜瘤,成人转移瘤出现几率较大。
小脑半球损害常见于肿瘤、转移瘤。结核瘤或脓肿及血管病等。
全小脑共济失调常见于小脑变性及萎缩等。
怎样判断肺癌
1.肺结核
肺结核尤其是肺结核瘤(球)应与周围型肺癌相鉴别。肺结核瘤(球)较多见于青年病人,病程较长,少见痰带血,痰中发现结核菌。影像学上多呈圆形,见于上叶尖或后段,体积较小,不超过5cm直径,边界光滑,密度不匀可见钙化。结核瘤(球)的周围常有散在的结核病灶称为卫星灶。周围型肺癌多见于40岁以上病人,痰带血较多见,痰中癌细胞阳性者达40%~50%。X线胸片肿瘤常呈分叶状,边缘不整齐,有小毛刺影及胸膜皱缩,生长较快。在一些慢性肺结核病例,可在肺结核基础上发生肺癌,必须进一步做痰液细胞学和支气管镜检查,必要时施行剖胸探查术。
2.肺部感染
肺部感染有时难与肺癌阻塞支气管引起的阻塞性肺炎相鉴别。但如肺炎多次发作在同一部位,则应提高警惕,应高度怀疑有肿瘤堵塞所致,应取病人痰液做细胞学检查和进行纤维光导文气管统检查,在有些病例,肺部炎症部分吸收,剩余炎症被纤维组织包裹形成结节或炎性假瘤时,很难与周围型肺癌鉴别,对可疑病例应施行剖胸探查术。
3.肺部良性肿瘤
肺部良性肿瘤:如结构瘤、软骨瘤、纤维瘤等都较少见,但都须与周围型肺癌相鉴别,良性肿瘤病程较长,临床上大多无症状,X线摄片上常呈圆形块影,边缘整齐,没有毛刺,也不呈分叶状。支气管腺瘤是一种低度恶性的肿瘤,常发生在年轻妇女,因此临床上常有肺部感染和咯血等症状,经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常能作出诊断。
4.纵隔恶性淋巴瘤(淋巴肉瘤及霍奇金病)
临床上常有咳嗽、发热等症状,影像学显示纵隔影增宽,且呈分叶状,有时难以与中央型肺癌相鉴别。如果有锁骨上或腋窝下淋巴结肿大,应作活检明确诊断。淋巴肉瘤对放射治疗特别敏感,对可疑病例可试用小剂量放射治疗,可使肿块明显缩小。这种试验性治疗有助于淋巴肉瘤诊断。
结核性脑膜炎应该做哪些检查
1.周围血象白细胞计数正常或轻度升高。
2.脑脊液压力升高,外观可呈毛玻璃状,放置数小时可见白色纤维薄膜形成,该膜抗酸染色直接涂片较易发现结核杆菌。白细胞数十个至数百个、多呈混合型,以单核细胞占优势者约占85%,蛋白含量轻、中度升高,氯化钠及葡萄糖多降低。
3.病原学的依据
1CSF细菌涂片和细菌培养检出率较低。
2皮肤结核菌素试验。
3早期诊断:多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CSF中结核菌的DNA。
另可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CSF中结核抗体。以上两项检测同时应用更可提高确诊的可靠性。但应注意假阳性和假阴性的可能。
1.X线摄片检查 胸片特别重要,可发现肺结核病灶。
2.CT、MRI检查 脑CT约半数显示异常。炎性渗出物充填基底池及脑外侧裂,部分患者脑实质内显示结核瘤,直径0.5~5cm,单发或多发,多位于额、颞及顶叶。增强扫描显示环状强化或密度增高。
脑MR采用Gd-DTPA增强,显示基底池等部位强化,并较易发现脑实质内的结核瘤和小梗死灶。
结核性脑膜炎的检查
1.周围血象白细胞计数正常或轻度升高。
2.脑脊液压力升高,外观可呈毛玻璃状,放置数小时可见白色纤维薄膜形成,该膜抗酸染色直接涂片较易发现结核杆菌,白细胞数十个至数百个,多呈混合型,以单核细胞占优势者约占85%,蛋白含量轻,中度升高,氯化钠及葡萄糖多降低。
3.病原学的依据
(1)CSF细菌涂片和细菌培养检出率较低。
(2)皮肤结核菌素试验。
(3)早期诊断:多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CSF中结核菌的DNA。
另可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CSF中结核抗体,以上两项检测同时应用更可提高确诊的可靠性,但应注意假阳性和假阴性的可能。
4.X线摄片检查 胸片特别重要,可发现肺结核病灶。
5.CT,MRI检查, 脑CT约半数显示异常,炎性渗出物充填基底池及脑外侧裂,部分患者脑实质内显示结核瘤,直径0.5~5cm,单发或多发,多位于额,颞及顶叶,增强扫描显示环状强化或密度增高。
脑MR采用Gd-DTPA增强,显示基底池等部位强化,并较易发现脑实质内的结核瘤和小梗死灶。
这样咳嗽当心是结核
在门诊,我常遇到一些中青年患者,反复咳嗽数周甚至数月,一拍胸片才发现肺部出现浸润影,痰中找到抗酸杆菌,最后确诊为肺结核。典型的肺结核病人会伴有低热、乏力、夜间盗汗或食欲差,但相当一部分人只是咳嗽,这让他们不以为然,耽误了就诊,直至出现胸闷气促或极度虚弱才来看,导致肺内不可逆的损伤,直至影响呼吸功能或危及生命。
不少患者诊断出肺结核时都难以接受,觉得这个病离自己很远。其实,感染者是否发病,与感染的菌量有关,更取决于人体对结核杆菌的抵抗力。当机体抵抗力正常时,机体的免疫力可以将入侵的结核杆菌消灭,没有任何症状,不会发生肺结核;而当机体抵抗力下降时,入侵的结核杆菌就能“长驱直入”导致发病。一般来说,下列5类人容易得肺结核病:1.妊娠或分娩后妇女、老年人等抵抗力较弱的人群;2.患糖尿病、矽肺、艾滋病等疾病者;3.接受血液透析或长期使用激素、免疫抑制剂治疗的患者;4.长期处于过度紧张、过度疲劳状态者;5.与结核病病人密切接触者。
因此,咳嗽大于3周的患者,须警惕肺结核病,积极排查,减少误诊和漏诊。早期治疗,肺结核病是完全可以治愈的。
需要注意的是,有一种特殊类型结核的胸片可无异常表现。此类患者均有咳嗽,咯痰不多,有时感到胸闷,但无明显的消瘦、盗汗等结核症状。医生用听诊器能听出患者吸气时有干啰音,临床排除哮喘后,需考虑支气管结核的可能,进行积极痰检及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以明确诊断及时治疗。支气管结核是发生于支气管内的结核性病变,疾病早期临床上极易被漏诊,从而延误治疗,可导致不可逆性支气管狭窄等。因此,对于不明原因的呼吸道症状,如咳嗽、胸闷、痰中带血、哮喘、咯痰者,经抗炎、对症治疗两周无效时,应及时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通过镜下的活检、刷检可以提高诊断率。
淋巴结结核是不是淋巴瘤
淋巴结结核是不是淋巴瘤?临床研究表明,淋巴结核是由于肝肺的痰毒热毒凝聚所成,主要表现是肌肤表面出现毒块组织,中医中将淋巴结核记载为瘰疬。该病的主要发病部位在颈部(单侧或是双侧),呈现疙瘩状,不痛不痒,随着病毒的累积,症状也在不断的增大。
2 出现淋巴结核的患者常常会伴有低热,盗汗,食欲不振等症状,并且身体消瘦,全身有中毒的症状表现。它是由于人体感染结核杆菌引起的,其中一种是指结核杆菌通过呼吸道或食物感染鼻咽部或扁桃体腺引起。而另一种则是由于结核杆菌随血液进入颈淋巴结,导致腰腹部淋巴感染。
3 淋巴瘤是由于淋巴造血体统出现恶性肿瘤引起的,患者呈现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的症状,并且患者常常会伴有发热,盗汗,消瘦等全身症状。随着体内病毒的增加,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皮肤损害(红斑、水疱、糜烂)等。
什么是结核性膀胱炎呢
膀胱炎就是尿路感染的一种,约占50%~70的比例。实际上膀胱炎可分为特异性和非特异性两种。而其中特异性就是针对结核性膀胱炎而言的。
1、尿液检查:结核性膀胱炎患者尿液中有大量红细胞和脓细胞。如无混合感染,中段尿细菌培养阴性,结核菌培养60%阳性。从膀胱刺激症状来看,结核性膀胱炎主要为尿频、尿急、尿痛、血尿和脓尿。尿频为逐渐加重。早期终末血尿,当严重时全程血尿。而脓尿有时呈米汤样。
2、膀胱镜检查:结核性膀胱炎患者早期输尿管口周围有水肿充血和结核结节,其后会逐渐蔓延到三角区和对侧输尿管口,甚至到全膀胱。结核结节破溃,形成肉芽创面,有坏死出血。病变粘膜与正常膀胱粘膜之间有明显界线。
3、X线检查:排泄性尿路造影,85%显示一侧肾脏结核病变。晚期结核性膀胱炎病例有对侧肾积水,肾功能减退。膀胱造影见膀胱边缘毛糙,不光滑。膀胱造影见膀胱容量缩小在50毫升以下,部分结核性膀胱炎病人对侧有膀胱输尿管回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