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慢性腹泻是什么原因

慢性腹泻是什么原因

1、溃疡性结肠炎:女性多于男性,起病可急可缓,症状轻重不等,腹泻系在炎症刺激下,肠蠕动增加及肠腔内水、钠吸收障碍所致。轻者每日排便3—4次,或腹泻与便秘交替;重者排便次数频繁,粪便多为糊状,混有黏液、脓血。

2、大肠癌: 大肠癌多数发生在中年以后,位于左侧结肠者常为环状生长,伴有排便习惯改变。当肿瘤有糜烂、溃疡、坏死时,可表现为腹泻、血便和里急后重,尤其是肿瘤位于直肠者,主要表现为血便、排便次数增多、排便不畅和里急后重。

3、糖尿病:糖尿病引起的腹泻与其导致的胃肠道植物神经病变有关。腹泻呈顽固性、间歇性,发作时间可为几天至几周;间歇期可为数周至数月,腹泻昼夜均可发生,约5%的腹泻病人同时有脂肪泻。

4、肝癌:以腹泻为首发症状的肝癌并不少见。肝癌患者的肝脏解毒功能下降,肠黏膜在有害化学物质的刺激下产生肠毒素,促使肥大细胞增殖,释放组织胺,使肠黏膜变性水肿,通透性增加,对水分的重吸收减少,致大量水分排入肠腔引些腹泻。

5、克隆病:又称节段性肠炎,发病年龄主要在20-40岁,起病缓慢,以腹痛、腹泻开始,逐渐加重,大便稀或水样,常无脓血。病变肠段的炎症、蠕动增加及继发肠道吸收不良是引起腹泻的主要原因。多为间歇性发作,病程后期呈持续性。

6、甲亢:甲状腺机能亢进症患者由于肠道蠕动快,消化吸收不良而出现大便频繁甚至腹泻,大便一般呈糊状,含较多未消化食物。“甲亢”多钟情25岁左右女性。

儿童腹泻怎么办

腹泻是一种常见的肠道疾病,发病率高。虽然常见,但腹泻却危害不小,尤其是对于儿童来说,长期、慢性腹泻容易导致营养不良,严重影响了儿童的健康成长。因此,小儿腹泻症状出现后,在积极治疗的同时,家长不妨再给孩子补点锌。专家介绍,腹泻是婴幼儿常见病之一,迁延性、慢性腹泻占腹泻的9%左右。

由于肠吸收能力受损,持续的腹泻会影响营养素的吸收,是导致小儿腹泻营养不良的主要原因,近年来的研究显示,急、慢性腹泻常导致锌缺乏,含锌的口服补液能有效缩短病程和降低发病率。目前,有关补锌和微生态治疗在婴幼儿腹泻的防治策略中,成为除补液以外的另一个重要环节。世界卫生组织已向全球推荐5岁以下急性或慢性腹泻患儿每天口服10-20毫克锌,持续10-14天。

出行旅游一般容易患的是急性腹泻

腹泻是最常见的旅游疾病。市民在家,饮食习惯相对比较固定,肠胃也习惯了这种按部就班的工作。一旦出门在外,特别是到了一个遥远的地方,几乎所有的游客,都习惯点上几个当地特色菜,而且要和在家饮食习惯差别越大越好。

比如不居住海边的人到了海边,肯定要点一桌海鲜。口味清淡的江南人到了重庆成都,麻辣火锅自然少不了。饮食的突然巨大反差,往往使肠胃一时接受不了,最终导致腹泻发生。另外,在家时大家都比较注意饮食卫生,而出门在外,不是因为条件不允许,就是因为贪一时口福,饮食卫生往往会降低标准,最终导致病从口入。

腹泻是大肠疾病最常见的症状。正常成年人每天排便1次,成形、色呈褐黄色、外附少量粘液。也有些正常人腹泻每日排成形便二三次,只要无脓血,仍属正常生理范围。腹泻主要分为急性腹泻和慢性腹泻,急性腹泻病发时期为1~2个星期,而慢性腹泻则在2个月以上,多是由于肛肠疾病所致。

我们出行旅游一般容易患的是急性腹泻,急性腹泻是指肠粘膜的分泌旺盛与吸收障碍、肠蠕动过快,致排便频率增加,粪质稀薄,含有异常成分者,称为腹泻(diarrhea)。急性腹泻起病急骤,每天排便可达10次以上,粪便量多而稀薄,排便时常伴腹鸣、肠绞痛或里急后重。

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发热等,严重者可致脱水、电解质紊乱、休克等。病急性腹泻人多表现为恶心、呕吐在先;继以腹泻,每日3—5次甚至数十日不等,大便多呈水样,深黄色或带绿色,恶臭,可伴有腹部绞痛、发热、全身酸痛等症状。

腹泻是什么意思

腹泻是一种常见症状,俗称“拉肚子”,是指排便次数明显超过平日习惯的频率,粪质稀薄,水分增加,每日排便量超过200g,或含未消化食物或脓血、黏液。腹泻常伴有排便急迫感、肛门不适、失禁等症状。腹泻分急性和慢性两类。

1、急性腹泻发病急剧,病程在2~3周之内。

2、慢性腹泻指病程在两个月以上或间歇期在2~4周内的复发性腹泻。

慢性腹泻是为什么

(1)糖尿病腹泻与胃肠道植物神经病变有关。

(2)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由于肠道蠕动快,消化吸收不良而出现大便频繁甚至腹泻,大便一般呈糊状,含较多未消化食物。

(3)慢性肾功能不全(尿毒症)

(4)自身免疫性疾病例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硬皮病、贝赫切特综合征等。

2.肝、胆、胰腺疾病

(1)肝炎、肝硬化、肝癌。

(2)慢性胰腺炎、胰腺癌。

(3)胆囊切除术后。

3.胃肠道疾病

(1)胃肠道肿瘤

(2)炎症性肠病

(3)功能性肠易激综合征、功能性腹泻。

(4)感染性肠结核、阿米巴肠病、慢性菌痢、真菌感染。

(5)药源性多种药物或药物间相互作用可以引发慢性腹泻。

腹泻到什么程序需要去看医生了

急性腹泻和慢性腹泻。一般贪凉、消化不良、食物中毒、水土不服等情况下腹泻是很常见的,这也是身体排毒的表现,如果只是偶尔腹泻,时间不长、疼痛不剧烈不必在意。
慢性腹泻一般是指:两个月持续腹泻或是间歇期在2~4周内复发性腹泻,慢性腹泻应该及时去医院。急性腹泻的疼痛程度也是判断是否应去医院的因素之一 。同时急性腹泻所带来的急性脱水、电解质紊乱、血压降低、心律不齐这是应该及时送医!

引起腹泻的原因是什么

哪些原因可引起急性腹泻?

急性腹泻是指病程少于2周者。引起急性腹泻的原因主要包括:

①细菌及病毒引起的感染性腹泻:如诺瓦克病毒感染、痢疾杆菌、伤寒杆菌、沙门氏菌、大肠杆菌感染等。多为进食了不干净的饮食所引起的腹泻,其中细菌性痢疾还是肠道的传染病。比较少见的有真菌感染、肠道寄生虫感染等,如阿米痢疾、真菌性肠炎。

②药物性引起的腹泻:因服用各种药物而引起的腹泻,有些药物是泻药或缓泻药物,有些是药物的副作用,如硫酸镁、甘露醇、中药番泻叶、生大黄等是泻药;抗生素、肿瘤化疗药物等引起的腹泻是药物的副作用。

③中毒性腹泻:因食用金黄色葡萄球菌毒素污染的食物、重金属污染的食物和杀虫剂、有毒生物和植物中毒如食用鱼胆、毒蘑菇中毒等引起的腹泻。

哪些原因可引起慢性腹泻?

慢性腹泻是指病程在2个月以上或间歇期在2~4周内的反复腹泻,分为器质性和功能性,可由消化系统疾病和消化系统以外的慢性疾病引起。老年人的慢性腹泻,多由器质性疾病所致。

慢性腹泻病因复杂,可分为:慢性肠道感染性疾病,包括细菌性、病毒性、真菌感染、寄生虫感染等,如慢性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寄生虫感染、结核杆菌感染等。慢性肠道非感染性疾病:包括溃疡性结肠炎、结肠癌、结肠息肉、放射性肠炎、缺血性肠炎、胃大部切除术后、肠道菌群失调、慢性胰腺炎等。

此外,全身性疾病如肝硬化、甲状腺功能亢进、糖尿病以及盆腔炎等也会引起慢性腹泻。肠易激综合征等功能性肠道运动紊乱也是慢性的腹泻的原因之一。

预防感染性腹泻的方法

感染性腹泻是指各种急性、慢性的细菌、病毒、真菌、寄生虫感染引起肠道炎症所致的腹泻。小肠每天吸收7~8L水,大肠每天吸收400— 1000ml水,当肠道受到细菌、真菌、病毒、寄生虫等感染的时候,肠道的上皮细胞的通透性发生改变,使肠道不能正常的吸收水分以及电解质,所以发生腹泻。

(1)细菌性腹泻是指各种细菌引起的腹泻。能引起腹泻的细菌有致泻性大肠杆菌、沙门氏菌、霍乱弧菌、志贺氏菌、弯曲杆菌等。

(2)由病毒感染引起的腹泻叫病毒性腹泻。能引起腹泻的病毒主要有轮状病毒、杯状病毒、腺病毒等。

(3)真菌性腹泻是指由真菌感染肠道引起的腹泻。能引起腹泻的主要病原菌为白色念珠菌、放线菌、新型隐球菌和毛霉菌。

(4)会引起腹泻的寄生虫有肠贾第鞭毛虫、小隐孢子虫、溶组织阿米巴和环孢子虫等,他们是儿童急性腹泻常见的病因。

感染性腹泻虽然病原多种多样,但万变不离其宗,大多感染性腹泻是摄入不洁食物(如凉菜、变质的虾蟹、饮料等)和水,导致细菌或病毒污染,再加上宝宝不良的饮食习惯,使得病从口入,容易在幼托、学校等出现暴发。如宝宝出现腹泻、呕吐、发烧等症状,应立即送到医院就诊,自行买药容易出现误诊吃错药的情况。应借助专业方法查明病因,控制疾病的蔓延。对于患病小儿,要防止出现脱水症状,补液非常重要,同时要适当改善其胃肠道功能,减轻腹泻程度。

慢性腹泻是如何引起的

1、全身性疾病

(1)糖尿病腹泻与胃肠道植物神经病变有关。

(2)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由于肠道蠕动快,消化吸收不良而出现大便频繁甚至腹泻,大便一般呈糊状,含较多未消化食物。

(3)慢性肾功能不全(尿毒症)。

(4)自身免疫性疾病例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硬皮病、贝赫切特综合征等。

2、肝、胆、胰腺疾病

(1)肝炎、肝硬化、肝癌。

(2)慢性胰腺炎、胰腺癌。

(3)胆囊切除术后。

3、胃肠道疾病

(1)胃肠道肿瘤。

(2)炎症性肠病。

(3)功能性肠易激综合征、功能性腹泻。

(4)感染性肠结核、阿米巴肠病、慢性菌痢、真菌感染。

(5)药源性多种药物或药物间相互作用可以引发慢性腹泻。

腹泻的医学定义是什么

腹泻是消化系统疾病表现出来的一种常见症状。正常人每日或隔日排成形便一次,少数人习惯每日排便2-3次,亦属正常。腹泻是指原来排便习惯改变,排便次数增多,粪便稀薄或含有脓血。如果单纯是排便次数增加而粪便成形,不应称为腹泻。在直肠便秘时,由于粪便嵌塞于直肠腔内,刺激直肠黏膜,可能出现排便次数增加、里急后重感,这种情况亦不应列为腹泻。腹泻可分为急性腹泻和慢性腹泻。急性腹泻有较强的季节性,好发于夏秋二季,慢性腹泻是指反复发作或持续两个月以上的腹泻。

慢性腹泻是怎么回事

(一)消化系统疾病

1.肠道感染性疾病

下列病原体常引起慢性蝮泻:①慢性阿米巴痢疾;②慢性细菌性痢疾;③肠结核;④梨形鞭毛虫病、血吸虫病;⑤肠道念珠菌病。部分患者感染性腹泻后可出现肠易激综合征。

2.肠道非感染性炎症

①炎症性肠病(克罗恩病和溃疡性结肠炎);②放射性肠炎;③缺血性结肠炎;④憩室炎;⑤尿毒症性肠炎。

3.小肠吸收不良

(1)原发性小肠吸收不良:①热带性口炎性腹泻;②成人乳糜泻。

(2)继发性小肠吸收不良。

①消化不良:a.胰消化酶缺乏。如慢性胰腺炎、胰腺癌、胰瘘等;b.双糖酶缺乏,如乳糖不耐受症等;c.胆汁排出受阻和结合胆盐不足,如肝外胆管梗阻、肝内胆汁淤积、小肠细菌过多(盲袢综合征)等。

②小肠吸收面减少:a.小肠切除过多(短肠综合征);b.近段小肠.结肠吻合或瘘道等。

③小肠浸润性疾病:whipple病、α-重链病、系统性硬化症等。

4.胰原性慢性腹泻

5.肝、胆疾病所致慢性腹泻

(二)内分泌代谢疾病

主要包括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垂体前叶功能减退、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糖尿病、尿毒症、水电解质平衡失调。

(三)慢性中毒

主要包括慢性金属中毒、慢性酒精中毒、慢性药物中毒、慢性工业中毒及其他中毒。

(四)免疫性疾病

主要包括嗜酸粒细胞性胃肠炎、低丙种球蛋白血症、系统性红斑狼疮、硬皮病、自身免疫性肝炎、桥本甲状腺炎、免疫球蛋白A重链病、皮肌炎等。

(五)功能性疾病

肠蠕动紊乱(多数为加速)引起。如肠易激综合征、胃大部切除术后、迷走神经切断后、部分性肠梗阻、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等。

(六)肿瘤

①大肠癌;②结肠腺瘤病(息肉);③小肠恶性淋巴瘤;④胺前体摄取脱羧细胞瘤:胃泌素瘤、类癌、血管活性肠肽瘤等。

(七).药原性腹泻

①泻药,如酚酞、番泻叶等;②抗生素,如林可霉素、克林霉素等;③降压药,如利血平、胍乙啶等;④肝性脑病用药,如乳果糖、乳梨醇等。

相关推荐

宝宝腹泻什么原因 生理性腹泻

母乳所含营养成分超过婴儿需求以及消化能力,也会引起小儿腹泻,这种腹泻称为“生理性腹泻”,不影响婴儿的生长发育,也无须特别治疗。 建议:妈妈要注意调理母乳,喂养期间不要吃太油腻的食物。

母乳性腹泻什么

母乳性腹泻什么 1、母乳性腹泻,在现实生活中不很多,当发生腹泻的时候,应该首先排除疾病的可能。 事实上,母乳性腹泻具有明显的特点,这种腹泻一般每天大便3--7次,大便呈泡沫稀水样,气味有特殊的酸臭味,便稀微绿,有泡沫和奶瓣,有时甚至还带有条状的透明粘液。腹泻时没有发热,婴儿没有明显的痛苦与哭闹,大便化验没有感染方面的异常,腹泻程度一般没有其他症状,婴儿精神活泼,食欲良好,虽腹泻病程较长,但体重增长每10天在300左右,迁延不愈。 如果腹泻时间长则有可能导致生长停滞、营养不良等严重后果,需要及时治疗。

慢性腹泻和生理性腹泻的区别

腹泻在婴幼儿当中常见疾病,很多家长都对于此有一定的了解。下面讲一讲关于生理性腹泻与慢性腹泻疾病的区别。 生理性腹泻 但,有的小于6个月的婴儿, 尤其喂母乳的婴儿常常也有这种表现:长时期的腹泻,大便每日次数甚至多达8。9次,大便除稀外还带黏液、“奶瓣”等。这种腹泻和真正的婴儿慢性腹泻完全 不同。这种腹泻的婴儿,除了大便不正常之外,并无其它症状,食欲精神均佳,生长发育不受影响。等到添加辅食以后会自然痊愈,因而被称为“生理性腹泻”,家 长要注意区分。 什么婴儿慢性腹泻? 婴儿慢性腹泻指婴儿每天排便次数超

腹泻的症状

正常人一般每日排便一次,个别患者每日便2-3次或每2-3d一次。粪便的性状无异常也属正常范围。正常粪便一般成形,每日排出粪便的平均重量为 150-200 g,含水分50%-80%。腹泻指粪便合未消化食物、脓血、摊液或脱落的薄膜。指病程在2个月以上的腹泻或间歇期在2-3个月。 根据病程腹泻可分为急性腹泻和慢性腹泻。病程少于2个月者为急性腹泻。慢性腹泻为4周内的复发性腹泻。腹泻常伴有排便急迫感、肛周不适、便失禁等症状。 起病急,可伴发热、腹痛。病变位于直肠和(或)乙状结肠的患者多有里急后重,每次排便量少,

天天早起都拉肚子怎么回事

慢性腹泻(功能性腹泻)病因症状腹泻指肠管蠕动增快而引起排便次数增多(在正常情况下,成人每天解1-2次成形的褐黄色大便),粪便稀薄,或有脓血、粘液相杂者。 如果仅排便次数增多,粪便仍然成形者,称为假性腹泻。起病急,病程在2个月以内者称为急性腹泻,多由急性肠道传染病、细菌性食物中毒、肠道变态反应、饮食不当等所致;起病缓慢,常有反复发作,病程超过2个月者称为慢性腹泻,常由慢性腹泻可在多种疾病中出现。 这里指的肠功能紊乱引起的腹泻、包括结肠过敏、情绪性、消化不良引起的腹泻。症状表现有腹痛胀气,排气排便后疼痛

一周岁宝宝腹泻怎么办的呢

宝宝腹泻的话看他什么类型的腹泻,到底急性腹泻还慢性腹泻,当然最好请医生看看。我们家长初步可以判断的方法有几种,宝宝每天拉的次数不多,每天就2,3次,那不要紧的,如果超过6次,那就需要去医院看看,让医生诊断到底急性腹泻还慢性腹泻,还有腹泻着凉引起,还消化不良又或者病毒感染。不同的腹泻,应对的方法也不一样的。 如果腹泻情况轻微时,只要将牛奶浓度冲淡,减少乳糖浓度,这样腹泻的情况就会有所改善,等腹泻好了再调回原来的浓度。每天拉的次数很多的话一定要及时补充水分跟电解质,口服电解质水一般医院都

痢疾拉肚子 什么拉肚子

拉肚子又称腹泻,临床的常见症状,它可以有多种疾病引起。腹泻一般指每天大便次数增加或排便次数频繁,粪便稀薄或含有黏液脓血,或者还含有不消化的食物及其他病理性内容物。一般将腹泻分为急性腹泻与慢性腹泻两类。

小宝宝老拉肚子这样办

宝宝爱拉肚子怎么办之原因解析: 首先,我们需要弄清楚宝宝之所以会腹泻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可能: 第一,宝宝可能感染了病毒、细菌或者原虫才会导致腹泻。 第二,如果宝宝对奶粉或者乳糖不耐受,对牛奶蛋白或食物过敏,也会引起腹泻。 第三,如果宝宝营养摄取不足,也会腹泻的。 这么多种腹泻的原因之中,感染性腹泻最为常见的,这种腹泻的病毒可以通过食物、饮水甚至接触感染,所以爸爸妈妈们要尤为注意。 宝宝爱拉肚子怎么办之医疗照顾: 宝宝拉肚子了,医生就会为您的宝宝评估脱水的程度,然后会让宝宝口服电解水液,如果

酒喝多了拉肚子的治疗方法

拉肚了也称为腹泻,指大便的次数增多,每天大约排便三次或三次以上,并且大便量增多,粪质有改变,稀薄,混有脓血粘液或不混有脓血粘液。产生腹泻的原因总的分两类:一类为感染性腹泻,一类为非感染性腹泻。喝酒后拉肚子应该非感染性腹泻。 喝酒拉肚子的人并不少见,但喝酒拉肚子却可能各种原因引起的,有的很简单,有的却很复杂,我们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以对症下药。

腹泻的病因

腹泻一种常见症状,俗称“拉肚子”,指排便次数明显超过平日习惯的频率,粪质稀薄,水分增加,每日排便量超过200g,或含未消化食物或脓血、黏液。腹泻常伴有排便急迫感、肛门不适、失禁等症状。腹泻分急性和慢性两类。急性腹泻发病急剧,病程在2~3周之内。慢性腹泻指病程在两个月以上或间歇期在2~4周内的复发性腹泻。 1、细菌感染 细菌性痢疾:起病较急,常有畏寒、发热、腹痛、腹泻及里急后重感,可伴恶心与呕吐。腹泻特征为黏液脓血便,每天次数不等。2病毒感染:多见于肠道轮状病毒感染、肠道腺病毒感染,临床症状一般较轻,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