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漏斗胸的症状图片 漏斗胸一般症状

漏斗胸的症状图片 漏斗胸一般症状

漏斗胸前期一般没有特殊的临床症状,少数可有严重的吸气性喘鸣和胸骨吸入凹陷,随着病儿的生长发育,漏斗胸患儿出现以下的特征。

漏斗胸会遗传吗

漏斗胸的诊断方法

1.漏斗胸根据胸廓的视诊可立即诊断

多自第3肋骨至第7肋骨向内凹陷变形,在胸骨剑突上方凹陷最深,剑突的前端向前方翘起。肋骨的前部由后上方急骤向下方斜走,胸廓上下变长,前后径距离缩短,严重者胸骨下段最深凹陷处可与脊柱相接触,甚至抵达脊柱的一侧产生心肺压迫症状。

2.根据漏斗胸胸骨凹陷的位置

根据漏斗胸胸骨凹陷的位置可分为左右对称凹陷和不对称凹陷两种类型不对称凹陷以右侧凹陷较深多见,胸骨体腹面转向右侧、严重时可旋转90°。根据前胸壁凹陷的范围和胸廓畸形表现,贺延儒等将漏斗胸分为4种类型:广泛型、普通型、局限型、混合型或不规则型。并将漏斗胸患儿常见的两肩前倾后背呈弓状、前胸下陷以及腹部隆起等表现称之为“漏斗胸体征”。

3.临床上有很多方法确定漏斗胸的程度

漏斗指数(FI)是判断畸形程度的方法之一。其分析方法是:重度:FI>0.3;中度0.3>FI>0.2;轻度:FI<0.2。

4.漏斗胸腔积液量法

患者仰卧位,在漏斗胸凹陷部注温水,然后用注射器抽出积水测量水量,这也是判断漏斗胸程度的一种方法,须考虑年龄、体重和身高的因素重度患者的容水量可达200ml左右。有人用橡皮泥法测量,道理相同。

漏斗胸的病因

1.遗传因素

男性较女性多见,有报道男女之比为4∶1,属伴性显性遗传。有家族史者漏斗胸的发生率是2.5‰,而无家族史者,漏斗胸的发病率仅1.0‰。漏斗胸的原因不明,认为与遗传有关。

2.生理因素

有人认为此畸形是由于肋骨生长不协调,下部较上部小,挤压胸骨向后而成;亦有认为是因膈肌纤维前面附着于胸骨体下端和剑突,在膈中心腱过短时将胸骨和剑突向后牵拉所致。

漏斗胸患者早期有哪些症状

1.漏斗胸患者的肋骨畸形

漏斗胸多表现为第3至第7肋骨向内凹陷变形,在胸骨剑突上方凹陷最深,剑突的前端向前方翘起。肋骨的前部由后上方向下方斜走,使得胸廓上下变长。严重者胸骨下段最深凹陷处可与脊柱相接触,甚至抵达脊柱的一侧,产生心肺压迫症状。

2.漏斗胸患者的胸骨畸形

漏斗胸患者的胸骨从第2或第3肋软骨水平开始向后,到剑突稍上一点处为最低点,再返向前形成船一样的畸形。本该正常表现的胸骨两侧或外侧,向内凹陷变形,形成漏斗胸的两侧壁。年龄小的漏斗胸患者畸形往往是对称性的,随着年龄的增长,漏斗胸畸形逐渐变得不对称,胸骨往往向右侧旋转,右侧肋软骨的凹陷往往较左侧深,右侧乳腺发育较左侧差。后胸部多为平背或圆背,脊柱侧弯随年龄逐渐加重。

一些轻微的漏斗胸患者症状多不明显,如果有轻微的症状发生,家长可辅助孩子进行锻炼加以预防,效果还是比较明显的。对于症状明显的患儿,一定要及时去专业医院进行治疗,当然是越早越好。

缺钙可以引起漏斗胸

1. 遗传因素是漏斗胸的主要原因

其实漏斗胸是先天性并常常是家族性的疾病,属伴性显性遗传,90%以上的患儿出生时就患有本病,只不过因为种种原因可能表现的不明显,随着年龄的增长症状会逐渐突显出来。年龄小的漏斗胸患者畸形往往是对称性的,随着年龄的增长,漏斗胸畸形逐渐变得不对称,胸骨往往向右侧旋转,右侧肋软骨的凹陷往往较左侧深。

2. 缺钙也可以引起漏斗胸,但不是唯一的致病因素。

漏斗胸主要是先天发育异常,部分患儿的漏斗胸也可由缺乏维生素D引起,维生素D缺乏影响了肠道对钙的吸收而造成缺钙,但这并不是唯一的因素。如果存在活动性佝偻病,就需要口服或肌内注射维生素D和口服钙剂,如果无活动性佝偻病,则表明漏斗胸是佝偻病的后遗症,不需服用维生素D及钙剂。只要症状不是特别严重,通常不需要用药或者通过手术治疗,只要平时适量给孩子补钙,多晒晒太阳,长大以后多做锻炼,就可以有所恢复。

漏斗胸的术前护理方法你知道吗

1、一般术前准备:

根据气温变化增减衣服,防止受凉感冒。指导漏斗胸患儿练习有效咳嗽、咳痰和腹式呼吸,练习床上大小便。手术区备皮并保持皮肤清洁,术前8小时禁食、水,防止因麻醉或手术过程中呕吐引起吸入性肺炎和窒息。保持病室环境清洁安静,保证患儿睡眠,必要时遵医嘱给予镇静安眠药物。

2、营养支持:

因胸骨压迫心、肺、食管,部分漏斗胸患儿发育迟缓,体质瘦弱,易发生呼吸道感染,进食后有食物返流现象,漏斗胸术前要评估患儿的营养状况,讲解术前营养支持的重要性及必要性,指导患儿进食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饮食:如肉、蛋、奶类,新鲜水果和蔬菜。必要时静脉输液,补充能量、维生素,应用抗生素和止血药物,这是漏斗胸的术前护理方法之一。

3、心理护理:

年龄较大的漏斗胸患儿思想顾虑较重,主要表现在对手术、麻醉的恐惧,担心漏斗胸手术矫形的效果,以及手术对学习、生活的影响。护士要及时同患儿及家属进行沟通,了解患儿的心理状况,配合医生进行疾病知识宣教。根据不同患儿的年龄和心理特点,讲解漏斗胸手术的必要性、简要过程和术后效果。可介绍本科室以往病例的情况,还可以借助图片、照片、文字的宣传材料进行。

漏斗胸有什么症状 什么是漏斗胸

漏斗胸指胸骨、肋软骨及部分肋骨向背侧凹陷畸形,形成漏斗状,绝大多数漏斗胸的胸骨从第2或第3肋软骨水平开始向背侧,到剑突上为最低点,形成船样或漏斗样畸形,是一种先天性并常常是家族性的疾病。

漏斗胸术后怎样进行漏斗胸的保健呢

漏斗胸这一疾病需要尽早治疗,以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那漏斗胸术后保健方法有哪些呢?下面,还是让专家们来为大家介绍下,让大家更全面地了解漏斗胸术后保健方法,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帮助。

1、漏斗胸术后保健首先要指导患儿进食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饮食,如肉、蛋、奶类,新鲜水果和蔬菜。

2、漏斗胸术后保健必要时静脉输液,补充能量、维生素,应用抗生素和止血药物。

3、饮食中多补充含钙高的食物,如虾皮,海带、芝麻酱等,补钙的同时注意适量的运动及维生素D的补充,这就是漏斗胸术后保健方法。

4、患儿术后当日禁食、水,无腹胀、恶心呕吐症状者术后第二天可进食,一般先进食流质、半流质饮食,并逐渐过渡到正常饮食。

5,术后出院后不宜长期卧床,增加腿部运动,这也是漏斗胸术后保健。

6、术后一年内避免剧烈的体育运动,这点是漏斗胸术后保健中非常重要的。

以上内容就是专家为大家所介绍的漏斗胸术后保健方法,大家要注意一下,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如您对漏斗胸术后保健方法还有其他疑问,请咨询在线专家,专家将为您作出详细解答。

漏斗胸的症状图片 心脏变化

对于患有漏斗胸的患儿在胸部X线检查时喝心电图检查时可以发现,心脏有向右移位和顺时针方向旋转的倾向,而且还会出现心动过速或心率不齐的表现。

如何防治漏斗胸的发生

1、母乳喂养:漏斗胸患儿应尽量采用母乳喂养,因为母乳中维生素D以及其他营养物质易于吸收。所以患儿吸收了母乳的营养,能够利于胸部骨骼生长,可以有效预防漏斗胸症状加重。

2、多补充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宝宝可以吃辅食之后,不要以谷类食品为主,否则会影响膳食中钙的吸收,应当逐步添加蛋、肝等含维生素D多的食品。如果膳食中维生素D的含量较少,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定量服用维生素D和钙剂,并定期到保健单位给孩子做体检,在医生的检测下增减药物的剂量。

3、漏斗胸患儿要多晒太阳:晒太阳是预防漏斗胸最便捷,且最安全有效的方法。因为紫外线照射在皮肤上,可以使皮肤产生维生素D,每天晒太阳两小时左右就可以满足人体对维生素D的需求。但是夏季一定要避免阳光直晒,晒太阳时最好不要隔着玻璃,否则达不到预防漏斗胸的目的。

不良睡姿可能加重漏斗胸症状

漏斗胸是一种先天性畸形,其特点是胸骨内陷,形如漏斗而得名。不良的睡姿引起漏斗胸的原因,但是不良的睡姿可以加重漏斗胸的症状。由于漏斗胸形成的凹陷会对患者的心脏和肺部产生一定的压迫,所以大部分患者都喜欢趴着睡觉,或者侧身睡觉,这样会让他们感觉舒服一些。但是趴着睡觉或者侧着睡,不但不能改善症状,反而会迫使胸骨向胸腔内凹陷,从而加重漏斗胸的症状。

漏斗胸患者最佳的睡觉姿势,就是采取平躺的方式,而且最好不要睡软床。睡觉时保持仰卧位,减少侧卧和俯卧的姿势,睡觉时尽量穿宽松一些的睡衣,避免胸部负重受压。因此患者一旦被查出患有漏斗胸,除了积极接受治疗以外,还应当注意自己的睡姿,以防加重漏斗胸病情。

相关推荐

漏斗胸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呼吸道梗阻

如果呼吸道存在梗阻,就会因吸气性呼吸困难而用力吸气,长时间就会形成漏斗胸。但多数呼吸道梗阻患儿并没有发生漏斗胸漏斗胸的患儿也不一定存在呼吸道梗阻,这说明呼吸道梗阻只是形成漏斗胸的一个诱因。

漏斗胸手术最佳年龄

轻度漏斗胸,对循环呼吸影响不大,严重的漏斗胸下陷的胸骨压迫心脏、肺等胸腔内脏,使患儿易发生呼吸道感染,运动耐受力差,体形瘦弱,喜静不好动。漏斗胸除对患儿生理上的影响外,更为重要的是对患儿和家长造成较大的精神负担和心理压力,这些孩子常羞于当众暴露前胸、夏天不敢穿背心、不敢去游泳池游泳等,个别甚至形成心理上的孤僻。 年龄较小的轻度漏斗胸患儿由于对呼吸循环影响不大,不必急于治疗,有可能随生长发育自行纠正。中度和重度漏斗胸的儿童,宜手术治疗,矫正畸形,一般2~3岁以上患儿即可耐受手术,年龄小,手术操作简单,肋骨和

漏斗胸是怎么形成的 遗传因素

漏斗胸也属于一种遗传性疾病,有家族史的小孩发病率为2.5%,没有家族史的小孩发病率仅仅为1%,而它在患有此病的家族中,男女比例为4:1。 另外,即使出生时没有出现漏斗胸,也可能在几个月后凸显出现,这主要是因为漏斗胸属于一种渐进式疾病。

注意分辨孩子的4种胸廓畸形

作为家长,要学会观察孩子,及时发现婴幼儿的胸廓畸形。 婴幼儿的4种胸廓畸形 肋骨靠近胸骨部分的内陷,胸骨向前突出,形成鸡胸。 肋骨串珠又称佝偻病串珠,在肋骨和肋软骨交界处因骨化不了的组织堆积形成钝圆形突起,以两侧最为明显。 让孩子平卧,最下缘的肋骨超出身体的外缘,就叫做肋骨外翻。 如果胸骨长度分为三份,在中、下三分之一交界处开始向内凹陷,则形成漏斗胸。 4种胸廓畸形的治疗 鸡胸、肋骨串珠、肋骨外翻都可能由句偻病引起,建议带孩子去医院,查看是否还有其他佝偻病的临床体征,化验血钙,根据这些综合情况诊断孩子是否

鸡胸有哪些表现及如何诊断

鸡胸是一种与漏斗胸相反的、胸骨向前凸起的畸形,但鸡胸较漏斗胸发生率低,临床症状也较轻,因此不太受患者及家属的重视。多数鸡胸在出生后不易被发现,多在幼儿期后逐渐明显。鸡胸一般很少发生压迫心肺的症状,重症鸡胸常出现反复上呼吸道感染及哮喘,活动耐力较差,易疲劳。更主要的是患者因畸形而在精神上有极大的负担。鸡胸较漏斗胸发生率低。轻微的鸡胸往往不就诊,较重的鸡胸畸形明显,临床上很容易确诊,侧位X线胸片能清楚显示胸骨的畸形状况,其他检查方法常无异常发现。 多数鸡胸不像漏斗胸那样在出生后即能发现,往往在五、六岁以后才逐

漏斗胸患儿一定要及早手术

漏斗胸,顾名思义,就是胸部呈漏斗状,是最常见的一种先天性胸廓畸形,然而,并不是所有漏斗胸都是先天性存在的,也还有一些可因胸廓外伤、气道狭窄或一些胸腔手术术后所继发,如先天性心脏病、先天性膈疝等。 据有报道,大部分漏斗胸发生于1岁以内,1岁以上发病的约10%左右。这是因为,小儿胸廓的正常发育和形状的维持需要一个完整的骨性胸廓和组成骨性胸廓各骨的正常发育。婴儿期胸骨体的骨化尚未完全,三节胸骨体节之间仍以软骨的形式存在,在胸骨各体节之间尚未完全融合前,前下胸壁形状的维持主要依靠两侧肋骨的支撑,而肋弓各肋软骨与相

漏斗胸会越来越严重吗

治疗/漏斗胸 只要有明确的畸形就应手术。因3岁以前有假性漏斗胸,很可能自行纠正,漏斗胸手术以3~4岁最适宜年龄越轻,手术范围越小疗效也越好;而较大年龄的患儿术中往往须切除骨性肋骨,且常需输血。 单孔胸腔镜漏斗胸矫正术是目前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的微创手术治疗方法,这种技术是对NUSS手术技术的改进,仅需在患儿右侧胸壁上切开1-2厘米切口,左侧胸壁不做切口,手术无需穿通器,降低了对人体的伤害,只需穿通一次钛板,不切断胸骨和肋骨,即可将凹陷的胸骨撑起。手术所需要的时间短暂,大约只需10分钟,微创也更加有利于主刀医

漏斗胸容易与哪些疾病混淆

漏斗胸多见于15岁以下的儿童,很少见到40岁以上的患者,这可能是因为漏斗胸及脊柱侧弯压迫心肺,损害呼吸和循环功能,致使患者存活时间缩短,40岁以前就已去世。 鉴别: 在临床上非常容易诊断,畸形一目了然,无需鉴别。它与另一种常见的胸廓畸形-鸡胸的区别在于鸡胸是胸前壁呈楔状凸起,状如禽类的胸骨故而得名。漏斗胸则是一种胸前壁的凹陷畸形,状如漏斗。 胸腔镜微创技术治疗漏斗胸,即在胸壁上打2-3个(≈1.5cm)的小孔,不切断胸骨和肋骨。手术适应年龄范围在3岁到50岁间不等的漏斗胸患者,以及采用传统手术治疗失败患者

漏斗胸原因

漏斗胸的原因: 一、发病原因 漏斗胸畸形的原理尚未明确,大多数人认为漏斗胸是胸骨体(特别是剑突根部)及其相应两侧第3 ~ 6肋软骨向内凹陷,致使前胸壁状似漏斗状的胸廓异常现象,是胸壁最常见的先天性畸型。 漏斗胸的患者肋骨及肋软骨生長過長,将胸骨下端向內頂入,而造成在外观上呈现胸前壁向內凹陷情形,使胸腔空間变小,並且压迫到心臟及肺臟,而心肺的功能也会受到影响。 漏斗胸的患者肋骨及肋软骨生长过长,将胸骨下端向内顶入,而造成在外观上呈现胸前壁向内凹陷情形,使胸腔空间变小,并且压迫到心脏及肺脏,而心肺的功能也会受

鸡胸病的症状

鸡胸是由呼吸循环的胸壁畸形造成的,是一种与漏斗胸相反的遗传性疾病,虽发病率较漏斗胸低,病症轻微不明显,患者及其家属会因此忽略鸡胸病。多数鸡胸病在出生后不被重视,在幼儿期逐渐明显时,才开始引起患者及其家属的注意。鸡胸一般很少会出现压迫心肺等症状,严重患者常见出现反复性呼吸道感染及哮喘、活动耐力差,易感疲劳,更重要的是,畸形鸡胸给患者带来的极大精神负担。 根据临床症状的表现,鸡胸可以分为常见型、凸胸鸽型和肋软骨突出型这三种症状。常见型鸡胸:表现为胸骨整体向前隆起,胸骨两侧的肋软骨呈现出的深凹陷状,剑突指向背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