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脊椎骨疼按什么穴位止痛

脊椎骨疼按什么穴位止痛

1、脊椎骨疼按什么穴位之止痛揉捏风池穴

取穴定位:位于颈后两侧枕骨下方,发际两边大筋外侧的凹陷处。

按摩方法:被按摩者取坐位,按摩者站在被按摩者身后,一只手扶住被按摩者的前额,另一只手用拇指和食指分别置于被按摩者的风池穴处,揉捏半分钟左右,以局部有酸胀感为佳。

功效主治:此穴具有平肝息风,祛风解毒,通利官窍的作用。多用于治疗颈椎病所致的头晕、头胀痛、颈项强痛不适、颈椎活动受限、颈椎怕风怕冷等。

2、脊椎骨疼按什么穴位之按揉秉风穴

取穴定位:在肩胛骨冈上窝中央,天宗穴直上,举臂有凹陷处。

按摩方法:取坐位,用对侧食、中、无名三指按揉秉风穴2分钟,以肩背有酸胀、上肢发软无力为度。

颈椎酸痛艾灸什么穴位

阿是穴:局部疼痛点。

大椎:标准定位在后正中线上,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中。

主治:头项强痛,疟疾,热病,癫痫,骨蒸潮热,咳嗽,气喘,上呼吸道感染,脊背强急。现多用于颈肩部肌肉痉挛,颈椎病,落枕。

肩井:标准定位在肩上,前直乳中,当大椎穴与肩峰端连线的中点上。

取法:正坐位,在肩上,当大椎穴(督脉)与肩峰连线的中点取穴。

主治:运动系统疾病:落枕,颈项肌痉挛,肩背痛,亚健康系列:肩周炎、颈椎炎、头疼。

颈夹脊:标准定位在颈部,当第一颈椎至第七颈椎棘突下两侧,后正中线旁开0.5寸,一侧7个穴位。

取穴:患者俯伏或俯卧位,当脊柱棘突间两侧,后正中线旁开0.5寸处取穴。

天宗:标准定位在肩胛部,大致在肩胛骨的正中,冈下窝中央凹陷处,与第四胸椎相平。

主治:舒筋活络,理气消肿。肩胛酸痛,肩周炎,肩背软组织损伤,肘臂外后侧痛,上肢不举,颈项颊颔肿痛。

急性腰扭伤怎么推拿

急性腰扭伤简易推拿方法

1.患者俯卧位,按揉患者脊柱两侧肌肉。

2.点压腰椎两侧夹脊穴。

3.斜板腰部。

4.两手手掌重叠用力,沿脊柱由上至下按压腰部。

急性腰扭伤穴位推拿

外关穴

本穴为手少阳三焦经经络,也是八脉交会穴之一,通于阳维脉,主要具有清热泻火,通经活络的功效。

定位:在前臂后区,腕背侧远端横纹上2寸,尺骨与桡骨间隙中点。

推拿方法:用拇指指尖掐按穴位,力度不宜过重,每次3分钟。

委中穴

本穴为足太阳膀胱经合穴,具有强腰止痛,活血通络的作用,可用于治疗腘筋缓急,腰腿疼,半身不遂及坐骨神经痛,脑卒中后遗症。

定位:在膝后区,横纹中点,当股二头肌腱与半腱肌腱的中间。

推拿方法:用食指指腹稍用力按压穴位,每次3分钟,每天1次,两腿交替进行。

水沟穴

本穴为督脉腧穴,有醒神开窍,清热熄风,疏通督脉经气的功效,是治疗急性腰痛的重要穴位,对急性腰扭伤表现为后正中线疼痛,疼痛为主证的情况有迅速止痛之功。

定位:在面部,人中沟正中线上,上1/3与中1/3交点处。

推拿方法:用拇指指尖掐按穴位,不宜过度用力,每次2分钟。

胆俞的简易找法怎么找

胆俞的简易找法

科学定位:在背部脊柱区,第10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

快速取穴法:坐位,两肩胛骨下角水平线与脊柱相交所在的椎体为第7胸椎,向下数3个椎体(第10胸椎),引一垂线,再从肩胛骨内侧缘引一垂线,两条垂线之间距离的中点处,按压有酸胀感。

胆俞的功效作用

胆俞穴受足太阳膀胱经,为胆之背俞穴,内应胆腑,善于外散胆腑之热,是胆经经气传输之处,具有疏肝解郁,理气止痛,清热化湿的作用,是治疗胆囊炎,胆结石等症的重要腧穴。

主治疾病:胸胁疼痛,脘腹胀满,饮食不下,呕吐胆汁,口苦舌干,咽痛,目黄,黄疸,头痛振寒,骨蒸潮热,惊悸不寐,虚劳失精症。

颈椎不好拔罐拔哪里

1.夹脊穴位置:

夹脊穴属于经外奇穴,夹脊穴的准确位置位于背部,从第1胸椎至第5腰椎,棘突下两侧,旁开0.5寸,一侧17个穴。

2.夹脊穴取穴方法:

患者俯伏或俯卧位,当脊柱棘突间两侧,后正中线旁开0.5寸处取穴。

3.夹脊穴功效:

按摩夹脊穴缓解治疗心肺疾病、胃肠疾病、坐骨神经痛、腰痛等。

1.大椎穴位置:

大椎穴位于脊柱区,后正中线上,当第七颈椎棘突下间凹陷处。俯首或俯伏取穴。

2.大椎穴取穴:

患者在取穴时正坐低头,大椎穴位于后正中线上,颈部下端,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处,约与两肩峰相平(也可正坐低头,手按颈项部骨突最高点处下缘即是)。若突起骨不太明显,让患者活动颈部,不动的骨节为第一胸椎,约与肩平齐。

3.大椎穴功效:

益气壮阳,大椎穴有解表通阳,补虚宁神,清热解表、截虐止痫的作用。

1.肩井穴位置:

肩井穴在肩上,前直乳中,当大椎与肩峰端连线的中点上。

2.肩井穴取穴方法:

肩井穴位于肩上,当大椎穴与肩峰间连线之中点处。或以手并拢,食指靠颈,中指尖到达处是穴。

3.肩井穴功效:

疏导水液。肩井穴有通经活络、豁痰开窍、祛风清热、活络消肿的作用。

1.天宗穴位置:

天宗穴在肩胛部,当冈下窝中央凹陷处,与第四胸椎相平。属小肠经。

2.天宗穴取穴方法:

前倾坐位或俯卧位,在肩胛冈下缘与肩胛骨下角的等分线上,当上、中1/3交点处。或肩胛冈下缘与肩胛骨下角连一直线,与第4胸椎棘突下间平齐处,与膈俞、肩贞成三角形处是穴。

3.天宗穴功效:

天宗穴有生发阳气,舒筋活络,理气消肿,行气宽胸的作用。

1.曲池穴位置:

曲池穴位于肘横纹外侧端,屈肘,当尺泽穴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即:在手肘关节弯曲凹陷处。

2.曲池穴取穴方法:

屈肘90度,肘横纹外侧端凹陷中。

3.曲池穴功效:

转化脾土之热,燥化大肠经湿热,提供天部阳热之气。

1.手三里位置:

手三里穴在人体的前臂,标准定位是在前臂背面桡侧,当阳溪与曲池连线上,肘横纹下2寸。

2.手三里取穴方法:

我们取穴手三里的时候先要让手臂屈起,找到曲池穴,然后沿着曲池穴和阳溪穴的连线往下移动两寸(即三横指)就是手三里的所在之地。此处按压的时候会有疼痛感。

3.手三里功效:

手三里穴是人体手阳明大肠经的重要腧穴,具有很好的通经活络、消肿止痛、清肠利腑的功效。

1.外关穴位置:

外关穴在前臂背侧,当阳池与肘尖的连线上,腕背横纹上2寸,尺骨与桡骨之间。人体手少阳三焦经上的重要穴位。

2.外关穴取穴方法:

伸臂俯掌,于手背腕横纹中点直上2寸,尺桡骨之间 ,与内关穴相对取穴。

3.外关穴功效:

联络气血,补阳益气。外关穴有疏表解热,通经活络,清热解表作用。

阿是穴的取穴方法就是以痛为腧,即人们常说的“有痛便是穴”。临床上医生根据按压式病人有酸、麻、胀、痛、重等感觉和皮肤变化而予以临时认定。

灵台的准确位置在哪里

灵台的准确位置

科学定位:在背部脊柱区,第6胸椎棘突下凹陷中。

快速取穴法:坐位,在背部脊柱区,两肩胛骨下角连线与后正中线的交点处为第7胸椎棘突,再向上数1个椎体,即第6胸椎,它的下缘凹陷处。

灵台穴的功效

类属:属督脉。

功效:清泄肺热,宣肺肃肺,清热解毒,理气止痛。

主治病证:

1.肺热炽盛,肺气不利,肺失宣降之咳嗽,气喘诸病证。

2.热毒郁遏之疔疮。

3.肝气郁结,肝胃不和之胃脘痛,胁肋疼痛诸病证。

4.其他: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背痛,项强;疔疮,丹毒,蜂窝主治炎,胆道蛔虫症,疟疾。

筋缩的准确位置怎么找

科学定位:在背部脊柱区,第9胸椎棘突下凹陷中的位置。

快速取穴法:坐位,在背部脊柱区,两肩胛骨下角连线与后正中线的交点处为第7胸椎棘突,向下数2个椎体,即第9胸椎棘突,它的下缘凹陷处即是穴。

筋缩穴属督脉经腧穴,本穴具有舒筋活络,缓解止痛,平肝熄风的作用,对缓解腰椎间盘突出有一定的作用,常用于治疗肝风内动之癫痫,小儿惊痫,脊强,筋挛拘急,四肢不收诸症;肝气犯胃,肝胆湿热之胃痛,黄疸诸症。

筋缩穴常用配伍

1.配风府,大椎,阳陵泉,行间,针刺泻法,熄风止痉,通络止痛,治疗肝风内动之脊强,筋挛拘急,四肢不收等症。

2.配印堂,大陵,膻中,丰隆,三阴交,针刺泻法,化痰降浊,治疗痰浊蒙心之癫证。

3.配通里,丰隆,三阴交,行间,针刺泻法,化痰熄风,开窍醒神,治疗痰蒙心窍之惊痫。

4.配大椎,瘛脉,腕骨,行间,针刺泻法,清热熄风,治疗温邪热极生风之小儿急惊风。

5.配至阳,腕骨,阳陵泉,太冲,针刺泻法,利胆退黄,治疗肝胆湿热之阳黄。

6.配悬枢,期门,上脘,足三里,行间,针刺泻法,疏肝理气,和胃止痛,治疗肝气犯胃之胃痛。

背部拔罐位置与功效图 大抒穴

位置:背部当第一胸椎脊突下,旁开1.5寸,大椎穴向下一椎骨,旁开两横指处是大抒穴。

功效:清热散风、强筋壮骨、宣肺定喘,主治胸腹胀满、颈项强急、落枕、偏头痛、腰腿疼痛以及肩胛酸痛、手臂痛等症。

相关推荐

神堂的准确位置图片 神堂针刺操作手法

简易取穴:由平双肩胛骨下角之椎骨(第7胸椎),往上推2个椎骨,即第5胸椎骨棘突下缘,旁开4横指处是穴。 进针深度:进针0.2-0.3寸,留15分钟;艾炷灸2-3壮,或温和灸10-15分钟。 功能:清热散风,止咳平喘。 主治:心悸,气短,咳嗽,胸痛,脊背疼痛。 配穴:配内关,郄门治疗心悸,气短;配风门,肺俞治疗咳嗽,胸痛。

后背岔气了怎么快速治 后背岔气的拔罐疗法

留罐法将火罐吸拔在疼痛部位上,即哪疼就在哪拔罐,留罐10分钟左右。 走罐法:取俯卧位,将火罐吸拔在背部,然后沿华佗夹脊穴推拉火罐,至皮肤出现红色淤血为止,一般10~15分钟。 华佗夹脊穴在第一胸椎至第五胸椎,各椎棘突下旁开0.5寸。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分别沿脊柱两侧推拉火罐。

落枕拔火罐效果怎么样

从中医学的理论来看,拔火罐有疏通经络、调和气血、祛风散寒、化瘀止痛的功效,对感冒,四肢肌肉、关节疼痛,胸、背、腰部疼痛,百日咳,消化不良,呕吐,胃脘部疼痛, 腹痛等有很好疗效。 首先老中医在这儿非常肯定地告诉大家,尽管劲椎病的症状成因十分复杂, 颈椎病多是因为肾虚精亏、气血不足、气滞、痰浊、瘟血等病症的累积造成经隧不通、筋骨不利等而发病。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头颈部沉重麻木,摁之酸胀,严重者感到身体酸软乏力,甚至大小便失禁,老年人还极有可能中风。 中医拔罐法通过对人体的肩颈部相关穴位如大椎穴、肩井穴 、天宗穴

尾椎骨疼怎样快速缓解

久站久坐导致尾椎骨疼——静卧休息 当站久或者坐久出现尾椎骨疼痛时,可能是尾椎骨的压力过大,出现劳损或者轻微炎症了,此时应当卧床休息,平躺侧卧皆可,可以减少对尾椎骨的压迫,达到缓解疼痛的目的。 软组织挫伤引起尾椎骨疼——热敷 尾椎骨疼痛有可能是轻微的意外摔跤导致的软组织挫伤,这时可以用热敷的方式来缓解疼痛,因为热敷有活血散瘀、改善肌肉血液循环、止痛镇静的功效。 做法: 将毛巾放入热水中浸湿,微拧到不流水即可,敷在尾椎疼痛的地方上面再放一个热水袋,热敷10~15分钟。注意控制温度,避免发生烫伤。 如何判断摔伤

得了颈椎病怎么办

一、家庭疗法 1.自行恢复治疗 绝大多数颈椎病患者通过姿势调整、特别是睡姿调整,适当休息以及正确的颈肩背部肌肉锻炼就能恢复健康或是大幅度缓解症状。 2.自我运动治疗 每日可自行施术一次。手法由轻渐重,以能忍耐为度。依法施术,一般1-2月即可见效。 ①颈部运动: 头向前倾十次,向后仰十次,向左倾十次,向右倾十次。然后缓慢摇头,左转十次,右转十次。 ②摇动上肢: 左臂摇动二十次,再右臂摇动二十次。 ③抓空练指; 两臂平伸,双手五指作屈伸运动,可作五十次 颈椎病。 ④局部按摩: 可于颈部、大椎穴、风池穴附近寻找

慢性胆囊炎按摩哪里

慢性胆囊炎可以采用以下按摩方法: 胆俞穴 本穴属膀胱经腧穴,为胆之肾俞穴,有疏肝利胆,理气解郁的功效。 腧穴定位:在脊柱区,第10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 按摩方法:患者取俯卧位,按摩者用拇指按揉穴位,并做横向拨动,配合阳陵泉穴,对胆道疾病的缓解和治疗效果更加明显,每次5分钟。 阳陵泉穴 本穴属足少阳胆经,有活血通络,通调经脉的作用,是治疗胆腑病症的要穴。 腧穴定位:在小腿外侧,腓骨小头前下方凹陷中。 按摩方法:正坐,用拇指指尖稍用力掐按穴位,以有酸麻胀痛感觉为度,每次5分钟。 全身按摩 1.患

脖子疼就是患颈椎病吗

很多长期在室内对着电脑蛮干的上班族都会出现脖子酸痛的症状,于是便会十分担心自己会患上颈椎病,而且上班族的确是颈椎病爆发的高发人群,那么,上班族该如何东张西望预防颈椎病呢? 上班族颈椎病小自测 长期上网、经常面对电脑屏幕工作的上班族们,来做个小测试,看看你的颈椎还好吗?颈椎病可发于任何年龄,以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多。其表现常为颈、肩臂、肩胛上背及胸前区疼痛,臂手麻木,肌肉萎缩,甚至四肢瘫痪。如果你的颈椎常常跟你闹别扭?对照下面的问题检查一下颈椎吧。 1、也许是常开车的缘故,最近你常常感到四肢无力,走起路来打

三伏贴贴哪里

心俞穴 穴位: 1、位于第五胸椎棘突、旁开1.5寸。 2、取穴时一般可以采用正坐或俯卧姿势,心俞穴位于人体的背部,当第五胸椎棘突下,左右旁开二指宽处。 功效: 1、推按“心俞穴”可以治疗心经及循环系统疾病,心痛、惊悸、咳嗽、吐血、失眠、健忘、盗汗、梦遗、癫痫、胸痛、心悸亢进、晕车、头痛、恶心、神经官能症等。 2、调理气血,疏通心脉,宁心安神。适用于心慌心悸、冠心病、心绞痛、神经衰弱、失眠、背痛等病症,对于各种心脏病有一定的疗效。 肺俞穴 穴位: 位于第三胸椎棘突旁开1.5寸,属膀胱经。能宣肺理气,平喘止咳

肛门湿疹很痒怎么办 针灸治疗

肛门湿疹的针灸治疗可选大椎、肺俞、曲池、三阴交、血海、长强等穴,有止痒消炎作用。 位置:位于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中。取定穴位时正坐低头,该穴位于人体的颈部下端,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处。若突起骨不太明显,让患者活动颈部,不动的骨节为第一胸椎,约与肩平齐。 功效:主治热病,疟疾,咳嗽,喘逆,骨蒸潮热,项强,肩背痛,腰脊强,角弓反张,小儿惊风,癫狂痫证,五劳虚损,七伤乏力,中暑,霍乱,呕吐,黄疸,风疹。 位置:在背部,当第3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肩胛骨内侧缘与脊柱之间为3寸,两线的中点即脊柱旁开1.5寸处为肺俞

魂门的位置在哪里

魂门的位置 科学定位:在背部脊柱区,第9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3寸。 快速取穴法:坐位,在背部脊柱区,两肩胛骨下角水平线与脊柱相交所在的椎体为第7胸椎,向下数2个椎体即为第9胸椎,再从其棘突旁开量4横指(即3寸),平肝俞,按压有酸胀感。 魂门穴的作用 类属:足太阳膀胱经。 作用:疏肝理气,和胃降逆,健脾。 主治病证: 1.肝气不舒,肝胃不和之胸胁胀痛,呕吐,泄泻,黄疸诸病症。 2.筋脉失养之肩背筋急疼痛诸症。 3.饮食不下,消化不良,肠鸣,癔病,肝胆疾病。 常用配伍 1.配支沟,期门,日月,太冲,侠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