臑俞是什么经络
臑俞是什么经络
臑俞穴,隶属手太阳小肠经,手、足太阳,阳维脉与阳跷脉交会穴。穴义为,天部中的水湿在此聚集。
1、臑俞:臑,动物的前肢。俞,输也。该穴名意指手臂下部上行的阳气在此聚集。因肩贞穴无气血传至本穴,穴内气血是来自手臂下部各穴上行的阳气聚集而成,故名。
2、手太阳阳维跷脉之会:本穴的气血物质中,既有手臂下部各穴上行的阳气,又有阳维脉、跷脉传来的阳气,故其为手太阳阳维跷脉之会。
臑俞准确位置图 臑俞的作用主治
臑俞穴属手太阳小肠经,臑,肱骨上端;俞,穴位,穴在臑部,为经气所输之处,穴在肩胛突下缘,其处肉下有隙,可由胛突下通透而过,主要起舒筋活络,消肿化痰的作用,主要用于治疗肩臂酸痛无力,肩肿,颈项瘰疬,肩周炎,足跟痛,上肢神经痛等症。
配伍治疗
1.按摩治疗肩臂酸痛无力(配肩髃):以拇指指腹按揉穴位3-5分钟,垂直于穴位表面皮肤按压,以局部有酸胀感为度。
2.艾灸治疗瘰疬(配肩井,曲池,臂臑):采用艾条悬灸穴位5-10分钟,以局部有温热舒服的感觉为度。
3.刮痧治疗肩周炎(配肩贞,肩髃,肩前):用刮痧板自内向外刮拭,以局部皮肤发红,出现痧点为度。
手太阳小肠经经循行图 手太阳小肠经主要穴位分布
少泽:位于小指尺侧指甲角旁约0.1寸。有清热利咽,通经活络,开窍通乳之功。
前谷:握拳,当第五掌骨指关节尺侧横纹头赤白肉际处。有清热舒筋之功。
后溪:在第五掌指关节后尺侧,横纹头赤白肉际处。有散风祛寒,宁心安神,清热利湿之功。
腕骨:在手掌尺侧,第五掌骨基地与三焦骨之间的赤白肉际。有散风通络,祛湿热之功。
阳谷:在腕背横纹尺侧端,尺骨茎突前凹陷中。有疏经清热之功。
养老:以掌心向胸,转手,当尺骨茎突的桡侧骨缝中。有舒筋利目之功。
支正:在阳谷穴与小海穴连线上,腕横纹上5寸。有解表清热,安神志。
小海:屈肘,在尺骨鹰嘴与肱骨内上髁之间。有祛风,散热,活络之功。
肩贞:在肩关节后下方,腋后皱襞上1寸处。有祛风利湿,消肿之功。
臑俞:在腋后皱襞直上,肩胛岗下缘凹陷中。有散风舒筋之功。
天宗:在肩胛骨冈下窝中药,秉风穴直下。有舒筋活络,祛风散寒之功。
秉风:在肩胛骨岗上窝中央,天宗穴直上。有舒筋散风之功。
曲垣:肩胛骨岗上窝的内侧端,约当臑俞与第二胸椎棘突连线之中点。有舒筋散风之功。
肩外俞:位于第一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有疏通经络,祛风散寒之功。
肩中俞:在第七颈椎棘突下旁开2寸,有散风舒筋,宣肺止咳之功。
天窗:平喉结,胸锁乳突肌后缘,扶突穴后方。
天容:在下颌角后方,胸锁乳突肌前缘凹陷处。有清利咽喉,通耳窍之功。
颧髎:目外眦直下,颧骨下缘凹陷处。有散风活络之功。
听宫:在耳屏中点与下颌关节之间,微张口凹陷处。有通经活络,开窍止痛之功。
臑俞的准确位置是哪
臑俞在肩部,当腋后纹头直上,肩胛骨下缘凹陷中。手臂内收,位于肩关节下方腋后纹末端直上与肩胛冈下缘交点即为该穴。
臑俞穴属手太阳小肠经,位居肩部,为太阳经,阳维脉,阳跷脉的交会穴,刺激该穴能驱邪气,扶正气,达到祛风止痛,舒利关节,散结通络,舒筋活血之功,主要用于肩胛痛,手臂麻痛不举,项痛等症治疗;此外,本穴除主肩痛麻等局部疾病之外,尚可用于耳鸣,项痛等经脉所过处之疾患。
臑俞是什么经络 臑俞的按摩手法
每天用食指和中指的指腹位置按摩臑俞穴,以自己的舒适度为益,一般都会有酸胀感,这个不必担心。只要坚持经常按摩臑俞穴,就会起到缓解臂膀疼痛的作用。
臑俞的准确位置 臑俞的功效与作用
1、按摩臑俞穴位的作用:缓解治疗肩臂疼痛、瘰疬等;
2、按摩臑俞穴的功效:舒筋活络、化痰消肿。
曲垣的准确位置图作用 曲垣穴常用配伍治疗
1.配肩髃,肩髎,臑俞,曲池,以祛风除湿,舒筋利节,治疗风寒湿痹之肩痛,上举不利等症。
2.配肩外俞,秉风,天宗,后溪,以祛风散寒,除痹止痛,治疗风寒入络之肩背拘急疼痛。
3.配曲池,合谷,除痹止痛,治疗经气不利之上肢疼痛不举,上肢不遂等。
臑俞的准确位置在哪里
臑俞准确位置
科学定位:在肩胛区,腋后纹头直上,肩胛冈下缘凹陷中。
快速取穴法:
正坐垂肩,上臂内收,用手指从腋后纹头肩贞直上推至肩胛冈下缘,有一凹陷处,按压后有酸胀感。
臑俞的作用主治
臑俞穴属手太阳小肠经,臑,肱骨上端;俞,穴位,穴在臑部,为经气所输之处,穴在肩胛突下缘,其处肉下有隙,可由胛突下通透而过,主要起舒筋活络,消肿化痰的作用,主要用于治疗肩臂酸痛无力,肩肿,颈项瘰疬,肩周炎,足跟痛,上肢神经痛等症。
配伍治疗
1.按摩治疗肩臂酸痛无力(配肩髃):以拇指指腹按揉穴位3-5分钟,垂直于穴位表面皮肤按压,以局部有酸胀感为度。
2.艾灸治疗瘰疬(配肩井,曲池,臂臑):采用艾条悬灸穴位5-10分钟,以局部有温热舒服的感觉为度。
3.刮痧治疗肩周炎(配肩贞,肩髃,肩前):用刮痧板自内向外刮拭,以局部皮肤发红,出现痧点为度。
臑俞的准确位置图作用 臑俞的功效作用
臑俞穴属手太阳小肠经,位居肩部,为太阳经,阳维脉,阳跷脉的交会穴,刺激该穴能驱邪气,扶正气,达到祛风止痛,舒利关节,散结通络,舒筋活血之功,主要用于肩胛痛,手臂麻痛不举,项痛等症治疗;此外,本穴除主肩痛麻等局部疾病之外,尚可用于耳鸣,项痛等经脉所过处之疾患。
气舍准确位置图和作用 气舍穴常用配伍
1.本穴理气散结,配臑俞,间使,太溪,太冲,扶突,水突,治疗痰气郁滞之瘿气,配章门,天井,足临泣,丰隆,治疗气滞痰凝之瘰疬。
2.配中脘,足三里,内关,气户,膈俞,以和胃降逆,治疗胃气上逆之呃逆。
3.本穴清热泻火,利咽消肿,配少商,尺泽,合谷,少商点刺出血,针刺泻法,治疗风热咽喉肿痛,配商阳,内庭,天突,治疗胃火咽喉肿痛。
4.配大椎,天柱,大杼,后溪,以舒筋通络,祛风湿,止痹痛,治疗经脉痹阻之颈项强痛。
肩周炎怎么刮痧
外邪内侵型肩周炎刮痧
取穴:肩髃,肩贞,臂臑,曲池,外关,手三里,阿是穴。
刮痧顺序:先刮肩髃,肩贞,再刮臂臑穴,然后刮曲池,手三里,外关。
刮痧方法:泻法。
方义:本方以患部穴祛风散寒,活血通络;外关,曲池疏导少阳,阳明经气,祛风除湿。
气滞血瘀型肩周炎刮痧
取穴:肩髃,肩髎,肩前俞,阿是穴,阳陵泉。
刮痧顺序:先刮肩髃,肩髎,肩前俞,阿是穴,再刮阳陵泉穴。
刮痧方法:泻法或肩部放痧。
方义:取肩部各穴以活血化瘀,筋会阳陵泉消肿止痛。
气血虚弱型肩周炎刮痧
取穴:肩髃,膈俞,肩贞,足三里,气海,关元。
刮痧顺序:先刮肩髃,肩贞,再刮膈俞,然后刮腹气海,关元,最后刮足三里。
刮痧方法:补法。
方义:局部穴位行气活血,足三里,气海,关元,膈俞相配伍以补益气血。
刮痧可以治疗肩周炎吗 辨证加减刮痧治疗肩周炎
取穴:肩髃,肩贞,臂臑,曲池,外关,手三里,阿是穴。
刮拭顺序:先刮肩部的肩髃,肩贞,再刮上臂三角肌下臂臑,然后刮上臂的曲池,手三里,外关。
功效:祛风散寒除湿,活血通络,疏导少阳,阳明经气。
取穴:肩髃,肩髎,肩前俞,阿是穴,阳陵泉。
刮拭顺序:先刮肩部的肩髃,肩髎,肩前俞,阿是穴,再刮下肢阴陵泉穴。
功效:取肩部各穴以活血化瘀;筋会阳陵泉消肿止痛。
取穴:肩髃,膈俞,肩贞,足三里,气海,关元。
刮拭顺序:先刮肩部的肩髃,肩贞,再刮背部膈俞,然后刮腹部的气海,关元,最后刮下肢的足三里。
功效:局部穴位行气活血,足三里,气海,关元,膈俞相伍以补益气血。
曲垣穴的功能作用有哪些
曲垣在肩胛冈上窝内侧凹陷中,约当臑俞与第2胸椎棘突连线中点处。
正坐或俯卧,在肩胛部,按其肩胛冈上窝内侧端凹陷处取穴。曲垣属手太阳小肠经,穴居肩胛冈上窝内侧凹陷中,为有舒筋活络,疏风止痛,行气活血之功效,主治肩胛疼痛拘挛,颈项强痛,活动受限等症。
臑俞准确位置图 臑俞疼痛的原因
1.偶感风寒的情况下,容易导致臑俞出现疼痛现象,尤其是在初春或冬季,天气寒冷的情况下,不注意保暖就容易出现穴位疼痛现象。
2.身体出现局域性劳累的时候,也会导致臑俞出现疼痛的现象,如果不及时调理,疼痛感会逐步增加。因此平时一定要注意劳逸结合,避免过度劳累。
3.人体神经系统受到伤害出现疼痛的时候,也会引起臑俞穴疼痛,通过适当的按摩穴位可以有效缓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