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心肌梗死的日常护理

心肌梗死的日常护理

1、患者饮食很关键

对于心肌梗塞患者而言,饮食的总热量不要过高,防止发胖。少吃动物性脂肪和含胆固醇高的食物,如肥肉、动物内脏、蛋黄、鱼子等。要提倡清淡饮食,限制食盐的摄入量,多吃含维生素E的食物、植物蛋白、植物油,要注意每餐不要过饱。

2、生活中适当运动

并非得了心肌梗塞就不能运动,而是要做适当的运动,这对恢复体力和改善全身血液循环有很大的好处,而且有利于心肌梗塞部位侧枝循环的建立。可练散步、保健体操、太极拳等,也可做四肢或躯干部位按摩。

3、合理安排生活和工作

在生活上要注意规律,情绪要乐观,防止情绪激动,保证充足睡眠,避免紧张的脑力劳动。防止大便干燥,切勿用力大便。有吸烟饮酒习惯者,一定要戒烟酒。

4、预防并及时治疗感染

避免受凉,如果出现感冒、发烧、腹泻等病症,应立即治疗,否则会出现心功能不全或心律不齐。

对冠心病人的日常护理

在生活中,我们都知道病人是一定要好好照顾好好护理的,只有照顾好,才会早日康复。那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生活护理的内容主要有生活环境、睡眠等方面。良好的环境使病人精神愉快,促进病体恢复。注意病人的睡眠护理,不要夜间工作,养成规律性睡眠。

冠心病日常护理

1、精神状态很重要,经常要有开心的心情及平和的状态,不能生气、发怒。因为人体的中枢神经系统指挥人的一切,当过分激动、紧张,特别是大喜大悲时,中枢神经的应激反应,可使小动脉血管异常收缩,导致血压上升、心跳加快、心肌收缩增强,使冠心病患者缺血、缺氧,从而诱发心绞痛或心肌梗死。

2、适当的运动是可以的,运动时应量力而行,但是不要超负荷运动或是激烈的运动。因为人在安静状态下,心肌每分钟需要300毫升左右的血液供应;大的体力活动,心肌每分钟需要的最大血量达2000毫升左右。可见,超负荷的运动量极易导致心脑血管急剧缺血、缺氧,可能造成急性心肌梗死或脑梗死。

3、平时要多喝水,特别是在秋季干燥的季节,养成定时喝水的习惯,等到渴时在喝,有可能造成程度不同的“脱水”。由于老年人特别是冠心病患者的血黏度都有所增高,达到一定程度时,可出现血凝倾向,导致缺血或心脑血管堵塞,严重时可引起心肌梗死或脑卒中。

4、严寒季节,冠心病患者不要忽视手部、头部、面部的保暖。因为这些部位受寒,可引起末梢血管收缩,加快心跳或冠状动脉痉挛。此外,寒冷还可使去甲肾上腺素分泌增多,血压升高。所以,冠心病患者冬季外出活动时,宜戴口罩、手套和帽子,早上刷牙、洗脸宜用温水,洗衣、洗菜时,不要将手长时间泡在凉水里。在炎热的夏季。人体血液循环量大幅度增多,可使交感神经兴奋,心跳加快,加重心脏的额外负担。另外口腔不卫生或患有牙周炎等牙病,口腔中的革兰阳性杆菌及链球菌就可能进入血液循环,使小动脉发生痉挛或血栓,导致心肌梗死。

5、每日的饭量,要适中,不要过于太饱,由于过饱时胃可以直接压迫心脏,加重心脏负担,还可以导致心血管痉挛,甚至发生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所以,冠心病患者平时宜少食多餐,尤其晚餐只能吃到七八分饱。忌烟酒。吸烟者冠心病的发病率比不吸烟者高3倍。常饮烈性酒,可因酒精中毒导致心脏病和高脂血症。过多的乙醇还可使心脏耗氧量增多,加重冠心病。

6、保持良好生活习惯,还要注意药物治疗。要定时去医院检查,最好能固定一家医院检查,监测病情和对症处理;要按照医嘱坚持系统服药。

结语:看完以上的内容,我们大家已经知道要怎么更好的护理冠心病这个疾病了吗?我们一定要多注意生活中的方式。另外,冠心病的护理也要因时而异,要根据不同季节特点进行护理,如春天百病生长,室内应注意定期消毒,开窗通风,夏天应注意保持室内空气凉爽;秋天应保持室内湿润;科天应注意保暖等。

心肌梗死护理措施

1、 一般护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 氧饱和度.定时复查心电图 、血生化,保证出入量、酸碱、电解质平衡。

2、 生命体征监测:神志:定时观察神志变化并准确记录。血压:根据病情监测血压.体温:每日监测4次体温,部分患者在发病后24~48h,出现体温升高,一般在38度左右,持续3~5天消退.是坏死组织吸收热.脉搏与呼吸:若出现脉搏细速,呼吸变快应及时与医生联系处理。

3、 心电图监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应入住CCU病房,并应立即给予。

急性心肌梗死的三大护理

一、心理护理

心理护理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非常重要,这样能够提高治愈率,还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该病发病急,经常会产生紧张、恐惧和悲观的心理障碍。所以患者家人要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根据其不同的心理活动与心态表现,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让患者能以乐观积极的态度来对待该病,并配合医生的治疗和护理。

二、生活护理

生活护理也是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办法之一,并且是在康复的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生活护理包括饮食治疗、大便的处理、起居的规律等,这些都是保证心肌梗死患者早日康复的重要条件。护理患者时,要尽量帮助患者翻身,减少患者自身用力活动,减轻心脏的负荷。在饮食上要给予患者流食,适量的增加粗纤维食物,这样能帮助肠蠕动,同时进食还需要应少量多餐,避免暴饮暴食。

三、机体活动护理指导

如果心肌梗死患者没有并发症,早期活动对预后可产生有益的影响,患者可以适当做些体育锻炼,这样还能增强自身体质。

心肌梗死的日常护理

1、 一般护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 氧饱和度.定时复查心电图 、血生化,保证出入量、酸碱、电解质平衡。

2、 生命体征监测:神志:定时观察神志变化并准确记录。血压:根据病情监测血压.体温:每日监测4次体温,部分患者在发病后24~48h,出现体温升高,一般在38度左右,持续3~5天消退.是坏死组织吸收热.脉搏与呼吸:若出现脉搏细速,呼吸变快应及时与医生联系处理。

.3、 心电图监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应入住CCU病房,并应立即给予。

我们应该足够重视心肌梗死的严重性,走到预防在先,治疗在后,护理相辅。一旦患上心肌梗死您一定要接受正规的治疗方案和护理措施。

冠心病的护理办法有什么

1、对于冠心病患者来说,遇事要心平气和,尽量避免情绪激动。大家知道,情绪激动有可能诱发心绞痛和心肌梗死。那些脾气急躁,爱管闲事,易生闷气的人,必须经常提醒自己,遇事要冷静,谈话应心平气和。若心情一时难以保持平静,应走开到别的地方去,换一换环境,或进行适当劳动或体育活动,以缓解、释放内心的不痛快。

2、要正确认识冠心病,消除心理上的压力。首先要在医生帮助下了解心脏的构成,冠心病形成的原因,以及常见的诱发因素,从而使患者对冠心病有正确的认识,进而消除那种“为何偏我得冠心病?”的不正常心态,建立起一种能与病共处的正常心态,减轻不必要的思想压力,有助于预防心肌梗塞、猝死等心脏意外事件的发生。

3、冠心病的日常护理有哪些还包括在冬季要做好保暖。冬夜寒冷,也可增加心绞痛、心肌梗塞的发病机会。寒冷能使交感神经兴奋,冠状动脉痉挛,可使冠心病症状加重,诱发冠心病发作。平时还要注意宽以待人。宽恕别人不仅能给自己带来平静和安宁,有益于冠心病的康复,而且能赢得友谊,保持人际间的融洽。所以人们把宽恕称作“精神补品和心理健康不可缺少的维生素”。冠心病是心血管疾病中比较严重的一种,如果真的患上了这种疾病的话,大家一定要注意及早的去正规医院接受治疗。在治疗的同时,对于冠心病的日常护理有哪些也要多注意,否则,冠心病不仅不容易治好,反而可能诱发更多的疾病。

心肌梗塞的日常护理

1、心理护理

平时病人精神上要保持舒畅愉快,应消除紧张恐惧心情,注意控制自己得情绪,不要激动。并避免过度劳累及受凉感冒等。因这些因素都可诱发心绞痛和心肌梗塞。

2、急性期需绝对卧床休息

卧床期间应加强护理。进食、漱洗、大小便均要给予协助,尽量避免病人增加劳力。以后可按病情逐渐增加活动量。休养环境应安静、舒适、整洁、室温合适。

3、避免肢体血栓形成及便秘

对于卧床时间较长得病人应定期作肢体被动活动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避免肢体血栓形成。由于卧床及环境、排便方式得改变,容易引起便秘。要提醒病人排便忌用力过度,因排便用力可增加心脏负荷,加重心肌缺氧而危及生命,可给些轻泻剂或开塞露通便,便前可给予口含硝酸甘油片或消心痛等。

4、饮食宜清淡

要吃易消化、产气少,含适量维生素得食物如青菜、水果和豆制品等,每天保持必需得热量和营养,少食多餐,避免因过饱而加重心脏负担,忌烟、酒。少吃含胆固醇高得食物,如动物内脏、肥肉和巧克力等,有心功能不全和高血压者应限制钠盐得摄入。同时正确记录出入水量。

心肌梗死急性期是什么情况

急性心肌梗死是冠状动脉急性、持续性缺血缺氧所引起的心肌坏死。临床上多有剧烈而持久的胸骨后疼痛,休息及硝酸酯类药物不能完全缓解,伴有血清心肌酶活性增高及进行性心电图变化,可并发心律失常、休克或心力衰竭,常可危及生命。本病在欧美最常见,美国每年约有150万人发生心肌梗死。中国近年来呈明显上升趋势,每年新发至少50万,现患至少200万。

其中,心电图特征性改变为新出现Q波及ST段抬高和ST-T动态演变。

急性心肌梗死发病突然,应及早治疗并加强护理,原则为挽救濒死的心肌,缩小梗死面积,保护心脏功能,及时处理各种并发症。有1、监护和一般治疗;2、镇静止痛;3、调整血容量;4、再灌注治疗,缩小梗死面积(直接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溶栓治疗);5、药物治疗;6、抗心律失常;7、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和泵衰竭的治疗;8、家庭康复治疗。急性心梗的预后与梗死面积的大小、并发症及治疗有很大关系。

急性心肌梗死跟一般的心肌梗死相比较,其发病较突然、症状较明显,后果更严重,所以对于心肌梗死急性发作应及早发现、及早治疗并加强护理。另一方面,急性心肌梗死的并发症也会造成很大的危害,所以同样要及时防治。

急性心肌梗死发病突然,应及早发现,及早治疗,并加强入院前处理。治疗原则为挽救濒死的心肌,缩小梗死面积,保护心脏功能,及时处理各种并发症。急性心肌梗死发病突然,应及早发现,及早治疗,并加强入院前处理。治疗原则为挽救濒死的心肌,缩小梗死面积,保护心脏功能,及时处理各种并发症。特征性改变为新出现Q波及ST段抬高和ST-T动态演变。特征性改变为新出现Q波及ST段抬高和ST-T动态演变。特征性改变为新出现Q波及ST段抬高和ST-T动态演变。

心肌梗塞日常护理

1、避免过度劳累。假如需要长时间劳动,且劳动强度较大,应注意休息,或者寻求别人的帮助,切勿过度劳累,尤是要避免搬抬过重的物品。过劳是目前一个很主要的心肌梗塞诱因,日常生活应注意避免。

2、注意放松精神。过大的压力、激动的情绪、大喜大悲的心情都有可能会诱发心肌梗塞,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注意愉快生活,对任何事情要能泰然处之。每天可以抽时间散散步,缓解压力。

3、洗澡注意事项。大家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不要在饱餐或饥饿的情况下洗澡;洗澡的水温最好与体温相当;洗澡时间不宜过长;冠心病程度较严重的患者洗澡时,应在他人帮助下进行。

4、气温变化要当心。突然的寒冷刺激会诱发心肌梗塞,在严寒或强冷空气影响下,冠状动脉可发生痉挛而诱发急性心肌梗塞。因此大家要注意天气预报,每当遇到恶劣天气、气温急降的时候,大家特别是冠心病患者应注意保暖或适当防护。

5、注意定期体检。体检能帮助我们发现一些没有明显症状的疾病,并且及早对症治疗。像高血压、高胆固醇血症、超重和肥胖、糖尿病等疾病都有可能成为心肌梗塞的诱因,因此保持一个健康的身体对于预防心肌梗塞是十分重要的。

相关推荐

心肌梗死护理措施

心肌梗死病人绝对不要搬抬过重的物品 心肌梗死病人绝对不要搬抬过重的物品。搬抬重物时必然要弯腰屏气,其生理效应与用力屏气大致类似,是老年冠心病人诱发心肌梗死的常见原因。 心肌梗死病人要放松精神 愉快的生活保持心境平和,对任何事物要能泰然处之;参加适当的体育活动但应避免竞争激烈的比赛,即使比赛也应以锻炼身体增加乐趣为目的,不以输赢论高低。 心肌梗死病人要适度锻炼 一般来说,要达到锻炼的目的,每周至少要有三次认真的体育锻炼,每次不少于20分钟,但也不宜超过50分钟。开始时要先活动一下身体,如举臂、伸腿等。锻炼结

心肌炎患者如何日常护理

心肌炎患者如何日常护理?这是许多心肌炎患者想要了解的一个问题,心肌炎是指心肌出现局部性或弥漫性的炎症,以病毒性心肌炎最为常见。患上心肌炎的病人应该对症下药、积极治疗、注意休息。除此之外,平时要多注重护理。下面我们就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心肌炎患者如何日常护理,一起来看看吧! 心肌炎患者的日常护理要注意以下几点。 1、多休息。有心脏扩大并有心功能不全者,应严格控制活动,绝对卧床休息,直至心肌病变停止发展,心脏形态恢复正常,才能逐步增加活动量。病人如出现胸闷、胸痛、烦躁不安时,应在医生指导下用镇静、止痛剂。 2、多

对冠心病的日常保健工作

1、对于冠心病患者来说,遇事要心平气和,尽量避免情绪激动。大家知道,情绪激动有可能诱发心绞痛和心肌梗死。那些脾气急躁,爱管闲事,易生闷气的人,必须经常提醒自己,遇事要冷静,谈话应心平气和。如果心情一时难以保持平静,应走开到别的地方去,换一换环境,或进行适当劳动或体育活动,以缓解、释放内心的不痛快。 2、要正确认识冠心病,消除心理上的压力。首先要在医生帮助下了解心脏的构成,冠心病形成的原因,以及常见的诱发因素,从而使患者对冠心病有正确的认识,进而消除那种“为何偏我得冠心病?”的不正常心态,建立起一种能与病共

急性心肌梗死护理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血量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的心肌严重而持久地急性缺血或坏死所致。本病起病急骤,病情凶险,恢复缓慢且病死率高,不仅对病人躯体组织器官损害严重,而且造成心理上的重大负担。因此,为了降低患者的病死率,护理人员在观察病情时,应争取及早发现,及时抢救,提高心肌梗死的治愈率。所以,做好护理工作显得特别重要,现将急性心肌梗死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心理护理:患者总认为自己病情严重,易产生焦虑、恐惧、紧张、悲观心理等,应先向病人及家属做好解释工作,讲明病情与情

青年心肌梗死饮食注意

一、饮食 心肌梗死的食疗(饮食资料为网友共享,无经过医生审核) 1、急性期心肌梗死 心肌梗死发病后3天内,必须绝对卧床休息,一切活动(包括进食)皆需专人护理。起病后1~3天,以流质饮食为主,可予少量菜水、去油的肉汤、米汤、稀粥、果汁、藕粉等。凡胀气、刺激的溶液不宜吃,如豆浆、牛奶、浓茶等。避免过热过冷,以免引起心律失常。食物中的钠、钾、镁,必须加以注意。一般应低盐饮食,尤其是合并有心力衰竭的患者。但由于急性心肌梗死发作后,小便中常见钠的丢失,故若过分限制钠盐,也可诱发休克。因此,必须根据病情适当予以调整。

心绞痛会导致死亡吗

1心绞痛,心肌梗死的患者,其病理变化还是比较相似的,并且该患者的症状也是比较明显的。该患者一般会有心悸,胸闷,烦躁,全身乏力,皮肤湿冷等其他的症状。当然,心肌梗死这种疾病的患者其发病的时间是相对比较长的,一般都是持续两天左右的。所以说,这种心肌梗死疾病还是比较严重的。 2所以说,针对于心绞痛,心肌梗死这种疾病的话,该患者都是需要治疗的。而心绞痛这种疾病的话,一般都是考虑药物以及生活方面的护理来治疗这种疾病的。而心肌梗死这种疾病的话,一般都是考虑药物治疗以及手术治疗的。 3当然,手术治疗的话,该患者的话是有

心肌梗死的饮食

1) 起病后1~3天,以流质饮食为主,可予少量菜水、去油的肉汤、米汤、稀粥、果汁、藕粉等。 2) 凡胀气、刺激的溶液不宜吃,如豆浆、牛奶、浓茶等。避免过热过冷,以免引起心律失常。食物中的钠、钾、镁,必须加以注意。一般应低盐饮食,尤其是合并有心力衰竭的患者。但由于急性心肌梗死发作后,小便中常见钠的丢失,故若过分限制钠盐,也可诱发休克。因此,必须根据病情适当予以调整。 心肌梗塞好得快要怎样调理?饮食方面要注意什么?心肌梗塞想要根治,不再复发,就应该从心脑血管方面来改善。除了饮食、药物等方法的调理以外,生活方面

急性心肌梗死的对症护理

急性心肌梗死是冠状动脉急性、持续性缺血缺氧所引起的心肌坏死。临床上多有剧烈而持久的胸骨后疼痛,休息及硝酸酯类药物不能完全缓解,伴有血清心肌酶活性增高及进行性心电图变化,可并发心律失常、休克或心力衰竭,常可危及生命。本病在欧美最常见,美国每年约有150万人发生心肌梗死。那么,如何护理急性心肌梗死呢? 对症护理: 1.疼痛患者绝对卧床休息,注意保暖,并遵医嘱给予解除疼痛的药物,如硝酸异山梨酯、严重者可选用吗啡等。 2.心源性休克应将患者头部及下肢分别抬高30o~40o,高流量吸氧,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神志、尿量

心肌梗塞和心肌梗死的区别

心肌梗塞比心肌梗死轻,心肌梗塞进一步发展会变成心肌梗死。心肌梗塞及时的治疗可缓解病情,如果治疗不及时,进一步发展就会出现心肌梗死的现象。研究表明,大多数的心肌梗塞与心肌梗死都是由于不稳定的粥样斑块破溃有关。 心肌梗塞与心肌梗死可发生在心绞痛反复发作的患者身上,心肌梗死会导致患者出现严重的心律失常、心力衰竭,正确认识心肌梗塞的先兆能有效地预防心肌梗塞的发生和发展,心肌梗塞的常见先兆症状有以下几种: 1、心绞痛患者反复发作心绞痛,服用药物治疗病情不见好转; 2、患者夜晚睡觉时心绞痛常发作,需要警惕心肌梗塞的疾

出现心肌梗塞病情严重吗

心肌梗塞是严重的疾病,肌梗塞原因是心脏的供血血管病变堵塞引起的,根据血管堵塞程度的不同症状的严重程度不一。你好,心肌梗塞根据堵塞程度不同,严重程度也不同,但是一旦遇情绪激动,体力劳动过累等情况时,由于心率加快,心脏收缩程度加强,以及心肌需血量的增大,有发展成心肌梗死的危险,而心肌梗死是不可逆的。 因此建议日常生活中避免情绪激动,劳累或者受凉过热等情况,并应戒烟戒酒,辛辣食物油腻的应少食用,多食用水果蔬菜可改善血管壁的弹性,日常也可补充紫一辅酶q10,另外日常可通过散步,慢跑等方式锻炼身体,逐步改善心脏的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