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生地黄的功能主治

生地黄的功能主治

【功能主治】

鲜地黄:清热生津,凉血,止血。用于热病伤阴,舌绛烦渴,发斑发疹,吐血,衄血,咽喉肿痛。

生地黄:清热凉血,养阴,生津。用于热病舌绛烦渴,阴虚内热,骨蒸劳热,内热消渴,吐血,衄血,发斑发疹。

治疗热感冒的药物

(1)抗病毒口服液

板蓝根、石膏、芦根、生地黄、郁金、知母、石菖蒲、广藿香、连翘。功能主治:清热祛湿,凉血解毒。用于风热感冒,温病发热及上呼吸道感染,流感、腮腺炎等病毒感染疾患。

(2)板蓝根颗粒

板蓝根。辅料为蔗糖、糊精。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凉血利咽。用于肺胃热盛所致的咽喉肿痛、口咽干燥;急性扁桃体炎、腮腺炎见上述证候者。

(3)银翘解毒片

金银花、连翘、薄荷、荆芥、淡豆鼓、牛蒡厂(炒)、桔梗、淡竹叶、甘草。辅料为淀粉、羧甲基淀粉钠、硬脂酸镁、滑厂粉、薄膜包衣预混剂。功能主治:辛凉解表,清热解毒。用于风热感冒,发热头痛,咳嗽,口干,咽喉疼痛。

(4)牛黄解毒片

牛黄、雄黄、石膏、大黄、黄芩、桔梗、冰片、甘草。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用于火热内盛,咽喉及牙龈肿痛,口舌生疮,目赤肿痛。

地黄瓜的功能主治和偏方

【出处】《贵州民间方药集》

【拼音名】Dì Huánɡ Guā

【别名】白蒂黄瓜、铧嘴菜(《贵州民间方药集》),曲角堇(《中国种子植物分类学》),黄瓜香(《贵州民间药物》)。

【来源】为堇菜科植物紫花堇菜的全草。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主根深长。茎高约20厘米,斜上或倾斜。叶三角状心脏形或近圆心脏形,长1~6厘米,宽1~4厘米,先端锐尖或圆,基部心脏形,边缘具锯齿,齿尖有腺,两面有棕色点,无毛;托叶线状披针形。边缘栉齿状;茎基部通常有宿存托叶;根生。叶的叶柄较长,茎生叶渐向上而叶柄渐短。花梗从根部抽出或由茎分枝,长6~10厘米;花淡紫色,径约2厘米,萼片5,绿色,披针形,基郎附属体半圆形;花瓣5,狭长,有棕色点,下面一片有距,长囊状稍曲;雄蕊5;子房上位,柱头尖,稍弯曲,不分裂。蒴果,无毛。花期4月。

【生境分布】生长于水边草丛中或林下湿地。分布华东及西南等地.

【性味】《贵州民间药物》:性凉,味微苦,无毒。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止血,化瘀。治咽喉红肿,疔疮肿毒,刀伤出血,跌打损伤。

①《贵州民间方药集》:消疮肿疔毒。治黄水疮,无名肿毒,又可止刀伤出血。

②《贵州民间药物》:治红肿疮毒。

③《贵州草药》:清热解毒,止血,化瘀,消肿。

【用法用量】外用:捣敷或烧存性研末撒。内服:煎汤。

【附方】

①治慢性喉痛红肿:地黄瓜捣烂,调蜂糖水含咽。(《贵州民间药物》)

②治无名肿毒:地黄瓜(新鲜全草)捣烂,包在疮上。(《贵州民间药物》)

③治黄水疮:地黄瓜(烧存性)一钱,枯矾五分。研成细末,混合,敷布患处。(《贵州民间方药集》)

④治刀伤:地黄瓜拌淘米水,捣烂,敷于伤处。(《贵州民间药物》)

⑤治疝气:地黄瓜,水煎服。(《湖南药物志》)

⑥治跌打肿痛:鲜地黄瓜一两,捣绒,加酒少许拌匀,包患处。(《贵州草药》)

【摘录】《*辞典》

生地的功效和作用大全

生地的功效和作用:

性味归经:

生地黄味甘、苦,性寒。归心、肝、肺经。

功能主治:

具有清热凉血功效用于温热病热入营血,壮热神昏,口干舌绛。如清营汤。

治温病后期,余热未尽,阴液已伤,夜热早凉,舌红脉数者,如青蒿鳖甲汤。

可用于治温热病热入营血,血热毒盛,吐血衄血,斑疹紫黑。如四生丸;

养阴生津功效 用于津伤口渴,内热消渴。治温病伤阴,肠燥便秘,如增液汤。

药用时煎服,10~30g,鲜品用量加倍,或以鲜品捣汁入药。鲜生地味甘苦性大寒,作用与干地黄相似,滋阴之力稍逊,但清热生津,凉血止血之力较强。本品性寒而滞,脾虚湿滞腹满便溏者,不宜使用。

鲜地黄和生地黄的功能与主治

鲜地黄 清热生津,凉血,止血。用于热病伤阴,舌绛烦渴,发斑发疹,吐血,衄血,咽喉肿痛。

生地黄 清热凉血,养阴,生津。用于热病舌绛烦渴,阴虚内热,骨蒸劳热,内热消渴,吐血,衄血,发斑发疹。

用法与用量 鲜地黄 12~30g 。 生地黄 9~15g。

生地黄的功能主治

鲜地黄:清热生津,凉血,止血。用于热病伤阴,舌绛烦渴,发斑发疹,吐血,衄血,咽喉肿痛。

生地黄:清热凉血,养阴,生津。用于热病舌绛烦渴,阴虚内热,骨蒸劳热,内热消渴,吐血,衄血,发斑发疹。

洋地黄和地黄有什么区别

洋地黄和地黄不是一种药,功能更有大的差异.洋地黄功能主治: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慢性心功能不全,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和心房颤动,心房扑动等.地黄有生地黄和熟地黄,生地黄治阴虚发热,消渴,吐血,衄血,血崩,月经不调,胎动不安,阴伤便秘.熟地黄滋阴补血,益精填髓.用于肝肾阴虚,腰膝酸软,骨蒸潮热,盗汗遗精,内热消渴,血虚萎黄,心悸怔忡,月经不调,崩漏下血,眩晕,耳鸣,须发早白

小儿感冒如何用药

(1)抗病毒口服液:板蓝根、石膏、芦根、生地黄、郁金、知母、石菖蒲、广藿香、连翘。功能主治:清热祛湿,凉血解毒。用于风热感冒,温病发热及上呼吸道感染,流感、腮腺炎等病毒感染疾患。

(2)板蓝根颗粒:板蓝根。辅料为蔗糖、糊精。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凉血利咽。用于肺胃热盛所致的咽喉肿痛、口咽干燥;急性扁桃体炎、腮腺炎见上述证候者。

(3)银翘解毒片:金银花、连翘、薄荷、荆芥、淡豆鼓、牛蒡厂(炒)、桔梗、淡竹叶、甘草。辅料为淀粉、羧甲基淀粉钠、硬脂酸镁、滑厂粉、薄膜包衣预混剂。功能主治:辛凉解表,清热解毒。用于风热感冒,发热头痛,咳嗽,口干,咽喉疼痛。

(4)牛黄解毒片:牛黄、雄黄、石膏、大黄、黄芩、桔梗、冰片、甘草。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用于火热内盛,咽喉及牙龈肿痛,口舌生疮,目赤肿痛。

(5)防感宝贝:成分:乳清蛋白、乳铁蛋白。功能主治:清热祛湿,凉血解毒。用于风热感冒,发热头痛,咳嗽,口干,咽喉疼痛,支气管炎等细菌病毒感染疾病。

夏天感冒流鼻涕头疼吃什么药好

夏天感冒流鼻涕头疼可能是风热感冒造成的。风热感冒是风热之邪犯表、肺气失和所致。症状表现为发热重、微恶风、头胀痛、有汗、咽喉红肿疼痛、咳嗽、痰黏或黄、鼻塞黄涕、口渴喜饮、舌尖边红、苔薄白微黄。风热感冒多见于夏秋季,外感风热所致。

但我在夏季的时候有这样的症状时不妨试试服用以下的药物:

(1)抗病毒口服液板蓝根:石膏、芦根、生地黄、郁金、知母、石菖蒲、广藿香、连翘。功能主治:清热祛湿,凉血解毒。用于风热感冒,温病发热及上呼吸道感染,流感、腮腺炎等病毒感染疾患。

(2)板蓝根颗粒板蓝根。辅料为蔗糖、糊精。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凉血利咽。用于肺胃热盛所致的咽喉肿痛、口咽干燥;急性扁桃体炎、腮腺炎见上述证候者。

(3)银翘解毒片金银花:连翘、薄荷、荆芥、淡豆鼓、牛蒡厂(炒)、桔梗、淡竹叶、甘草。辅料为淀粉、羧甲基淀粉钠、硬脂酸镁、滑厂粉、薄膜包衣预混剂。功能主治:辛凉解表,清热解毒。用于风热感冒,发热头痛,咳嗽,口干,咽喉疼痛。

(4)牛黄解毒片牛黄:雄黄、石膏、大黄、黄芩、桔梗、冰片、甘草。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用于火热内盛,咽喉及牙龈肿痛,口舌生疮,目赤肿痛。

(5)防感宝贝成分:乳清蛋白、乳铁蛋白。功能主治:清热祛湿,凉血解毒。用于风热感冒,发热头痛,咳嗽,口干,咽喉疼痛,支气管炎等细菌病毒感染疾病。

地黄的功效与作用

地黄清热生津,凉后,止血;用于热风伤阴,舌绛烦渴,发斑发疹,吐血,衄血,咽喉肿痛.

生地黄清热凉血,养阴,生津;用于热病烦渴,发斑发疹,阴虚内热,吐血,衄血,糖尿病,传染性肝炎.

地黄多糖可促进正常小鼠骨髓造血干细胞的增殖,刺激其造血功能.并对放射损伤有一定的保护和促进恢复作用.地黄低聚糖也能增强小鼠的造血干细胞.地黄多糖b有明显的免疫调节活性,能使Lewis肝癌细胞内P53基因的表达明显增加,从而对地黄多糖的抗肿瘤机理从基因水平上找到了依据.鲜地黄汁,鲜地黄及干地黄水煎液均有拮抗阿司匹林诱导的小鼠凝血时间延长,其中鲜地黄汁的作用明显强于干地黄.地黄水提取液有明显降压作用,对寒冷情况下的血压则有稳定作用.从而显示地黄对血压具有双向调节作用.生,熟地黄均能调节甲亢型阴虚大鼠模型的甲状腺功能,并能调节异常的甲状腺激素状态.另外,地黄低聚糖不仅可以调节实验性糖尿病紊乱,亦可调节生理性高血糖状态.地黄水提液还可抑制胃酸分泌和抗溃疡,有镇定作用等.

熟地黄味甘,性微温。归肝、肾经。功能主治: 具有补血滋阴功效用于血虚萎黄,眩晕,心悸失眠,月经不调,崩漏等症。 可用于肾阴不足的潮热骨蒸、盗汗、遗精、消渴等,如六味地黄丸。补精益髓功效用于肝肾精血亏虚的腰膝酸软,眩晕耳鸣,须发早白等。

生地黄味甘、苦,性寒。归心、肝、肺经。功能主治: 具有清热凉血功效用于温热病热入营血,壮热神昏,口干舌绛。如清营汤。 治温病后期,余热未尽,阴液已伤,夜热早凉,舌红脉数者,如青蒿鳖甲汤。 可用于治温热病热入营血,血热毒盛,吐血衄血,斑疹紫黑。如四生丸; 养阴生津功效用于津伤口渴,内热消渴。治温病伤阴,肠燥便秘,如增液汤。 药用时煎服,10~30g,鲜品用量加倍,或以鲜品捣汁入药。鲜生地味甘苦性大寒,作用与干地黄相似,滋阴之力稍逊,但清热生津,凉血止血之力较强。本品性寒而滞,脾虚湿滞腹满便溏者,不宜使用。 一般不单独使用,一般与其他中药配合应用。

经期能吃地黄吗

经期能吃地黄吗:

可以的。

功能主治:地黄性凉,味甘苦,具有滋阴补肾、养血补血、凉血的功效。凡阴虚血虚肾虚者食之,颇有益处。此外,地黄有强心利尿、解热消炎、促进血液凝固和降低血糖的作用。

鲜地黄:清热生津,凉血,止血。用于热病伤阴,舌绛烦渴,发斑发疹,吐血,衄血,咽喉肿痛。

生地黄:清热凉血,养阴,生津。用于热病舌绛烦渴,阴虚内热,骨蒸劳热,内热消渴,吐血,衄血,发斑发疹。

熟地黄:滋阴补血,益精填髓。用于肝肾阴虚,腰膝酸软,骨蒸潮热,盗汗遗精,内热消渴,血虚萎黄,心悸怔忡,月经不调,崩漏下血,眩晕,耳鸣,须发早白。

用法用量:鲜地黄:12~30g。生地黄、熟地黄:9~15g。

贮藏:鲜地黄埋在砂土中,防冻;生地黄置通风干燥处,防霉、防蛀。

熟地黄的作用

性味归经:甘,微温。归肝、肾经。

功能主治:滋阴补血,益精填髓。用于肝肾阴虚,腰膝酸软,骨蒸潮热,盗汗遗精,内热消渴,血虚萎黄,心悸怔忡,月经不调,崩漏下血,眩晕,耳鸣,须发早白。

生地黄加黄酒拌蒸至内外色黑、油润,或直接蒸至黑润而成。

本品能够保护心脑血管、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抗氧化、抑制血栓。

常用量:每日12~30克。水煎服。

调理血压低的中药方

肉桂五味子治低血压

【功能主治】升压。主治低血压。

【处方组成】肉桂、桂枝、甘草各15克,五味子25克。

【用法用量】每日1剂,水煎服。

党参黄芪治低血压

【功能主治】升压。主治低血压。

【处方组成】党参、枸杞子各10克,黄芪30克,陈皮、阿胶各15克,生地黄20克,升麻3克,防风、炙甘草各6克,五味子12克。

【用法用量】每日1剂,水煎服。

黄芪当归治低血压

【功能主治】补元益精,疏肝升清。主治体质性低血压。

【处方组成】潞党参10克,炙黄芪15克,炒白术10克,当归10克,鹿角胶10克(烊冲),枸杞子10克,熟地30克,柴胡10克,升麻6克,醋香附10克,炒积壳15克,葛根10克,陈皮6克,砂仁(后下),山萸肉15克,桔梗10克,细辛3克,麦芽30克,炙甘草10 克,红枣5枚,生姜5片。

【用法用量】每日1剂,水煎3次分3次服。30剂为1个疗程。

地黄的主要价值

药用

来源:玄参科植物地黄 的新鲜或干燥块根。秋季采挖,除去芦头、须根及泥沙,鲜用;或将地黄缓缓烘焙至约八成干。前者习称鲜地黄,后者习称生地黄。[5]

炮制:(熟地黄)⑴取净生地黄,照酒炖法炖至酒吸尽,取出,晾晒至外皮黏液稍干时,切厚片或块,干燥,即得。每100kg生地黄,用黄酒30~50kg。⑵取净生地黄,照蒸法蒸至黑润,取出,晒至约八成干时,切厚片或块,干燥,即得。[6]

性味:鲜地黄:甘、苦,寒。生地黄:甘,寒。[5] 熟地黄:甘,微温。[6]

归经:归心、肝、肾经。[5-6] 功能主治:地黄性凉,味甘苦,具有滋阴补肾、养血补血、凉血的功效。凡阴虚血虚肾虚者食之,颇有益处。此外,地黄有强心利尿、解热消炎、促进血液凝固和降低血糖的作用。[7]

鲜地黄:清热生津,凉血,止血。用于热病伤阴,舌绛烦渴,发斑发疹,吐血,衄血,咽喉肿痛。生地黄:清热凉血,养阴,生津。用于热病舌绛烦渴,阴虚内热,骨蒸劳热,内热消渴,吐血,衄血,发斑发疹。[5]

熟地黄:滋阴补血,益精填髓。用于肝肾阴虚,腰膝酸软,骨蒸潮热,盗汗遗精,内热消渴,血虚萎黄,心悸怔忡,月经不调,崩漏下血,眩晕,耳鸣,须发早白。[6]

凉血的常见方剂

《痘科金镜赋》卷六:凉血解毒汤

【处方】当归1钱1分,白芷5分,升麻4分,紫草1钱5分,红花1钱,赤芍1钱,桔梗8分,连翘1钱。

【功能主治】女人非经期出痘发热。

【用法用量】加灯心20根,水煎服。

【注意】孕妇禁用。

【摘录】《痘科金镜赋》卷六

《痘疹传心录》卷十五:凉血解毒汤

【别名】凉血地黄汤

【处方】当归、生地黄、牛蒡子、红花、木通、赤芍、牡丹皮、连翘、桔梗。

【功能主治】痘疮血热毒盛。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痘疹传心录》卷十五

《金鉴》卷五十六:凉血解毒汤

【处方】当归、生地黄、紫草、丹皮、红花、连翘(去心)、白芷、川黄连、甘草(生)、桔梗。

【功能主治】痘至结痂之后,毒热郁于血分,当落不落,干燥不润,根色红艳,渴欲饮冷,烦急不宁。

【用法用量】加灯心为引,水煎服。

【摘录】《金鉴》卷五十六

相关推荐

八角的副作用有哪些

孕妇慎服。 八角金盘具有一定毒性:八角金盘的茎部有毒,不可食用。 中毒症状:误食八角金盘茎部,可引起免疫系统中毒和精神性中毒,器官损伤性中毒等。曾有一病例为服后造成一级伤残,常年卧病在床,肚子胀,非常痛苦。 八角金盘的医学记载及附方 1、风痹药酒:铁筅帚1两,八角金盘根1两,白毛藤苏木1两,落石藤1两。功能主治:跌打,疯肿。用法用量:酒浸10日用。摘录:《纲目拾遗》卷五。 2、八角金盘汤:八角金盘(研吞)5克,琥珀(吞)5克,益母草15克,冬葵子10克,滑石10克,芦根30克,赤小豆30克,陈皮5克,甘草

男性肾阳虚吃什么药

1、金匮肾气丸 成分:地黄、山药、山茱萸(酒炙)、茯苓、牡丹皮、泽泻、桂枝、附子(制)、牛膝(去头)、车前子(盐炙)。辅料为蜂蜜。 功能主治:温补肾阳,化气行水。用于肾虚水肿,腰膝酸软,小便不利,畏寒肢冷。 2、桂附地黄丸 男性肾阳虚吃什么药 成分:熟地黄、附子(制)、肉桂、山茱萸(制)、山药、泽泻、牡丹皮、茯苓。辅料为淀粉、糊精。 功能主治:温补肾阳。用于腰膝酸软,肢冷尿频。本品中有肉桂属温热药,不适用于具有口干舌燥,烦燥气急,便干尿黄症状的糖尿病,慢性肾炎,高血压,心脏病的患者。 3、至宝三鞭丸 成份

阳虚该吃什么药

肾阳虚吃什么药之一:金匮肾气丸 成分:地黄、山药、山茱萸(酒炙)、茯苓、牡丹皮、泽泻、桂枝、附子(制)、牛膝(去头)、车前子(盐炙)。辅料为蜂蜜。 功能主治 :温补肾阳,化气行水。用于肾虚水肿,腰膝酸软,小便不利,畏寒肢冷。 肾阳虚吃什么药之二:桂附地黄丸 成分:熟地黄、附子(制)、肉桂、山茱萸(制)、山药、泽泻、牡丹皮、茯苓。辅料为淀粉、糊精。 功能主治 :温补肾阳。用于腰膝酸软,肢冷尿频。本品中有肉桂属温热药,不适用于具有口干舌燥,烦燥气急,便干尿黄症状的糖尿病,慢性肾炎,高血压,心脏病的患者。 肾阳

肾阳虚吃什么药

肾阳虚吃什么药之一:金匮肾气丸 成分:地黄、山药、山茱萸(酒炙)、茯苓、牡丹皮、泽泻、桂枝、附子(制)、牛膝(去头)、车前子(盐炙)。辅料为蜂蜜。 功能主治:温补肾阳,化气行水。用于肾虚水肿,腰膝酸软,小便不利,畏寒肢冷。 肾阳虚吃什么药之二:桂附地黄丸 成分:熟地黄、附子(制)、肉桂、山茱萸(制)、山药、泽泻、牡丹皮、茯苓。辅料为淀粉、糊精。 功能主治:温补肾阳。用于腰膝酸软,肢冷尿频。本品中有肉桂属温热药,不适用于具有口干舌燥,烦燥气急,便干尿黄症状的糖尿病,慢性肾炎,高血压,心脏病的患者。 肾阳虚吃

羊骨功能主治

补肾,强筋骨。治虚劳羸瘦,腰膝无力,筋骨挛痛,白浊,淋痛,久泻,久粒 ①《别录》:"主虚劳,寒中,羸瘦。" ②《千金·食治》:"头骨:主小儿惊痫。" ③《唐本草》:"头骨:疗风眩,瘦疾。" ④《日用本草》:"胫骨:治牙齿疏活、疼痛。" ⑤《饮膳正要》:"尾骨:益肾明目,补下焦虚冷。" ⑥《纲目》:"脊骨:补肾虚,通督脉,治腰痛下粒""胫骨:主脾弱,肾虚不能摄精,白浊。除湿热,健腰脚,固牙齿,去皯蹭,治误吞铜钱。"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或煅存性入丸、散。外用:煅存性研末撒。

肾阳虚的吃什么药

肾阳虚吃什么药? 肾阳虚的补养原则,在辨证施治的基础上,可根据具体类型分别给予不同的药膳来调理。可用温补肾阳、滋补肾阴、填补肾精、益气补肾、补肾固精来进行调理治疗。 肾阳虚吃什么药之一:金匮肾气丸 成分:地黄、山药、山茱萸(酒炙)、茯苓、牡丹皮、泽泻、桂枝、附子(制)、牛膝(去头)、车前子(盐炙)。辅料为蜂蜜。 功能主治:温补肾阳,化气行水。用于肾虚水肿,腰膝酸软,小便不利,畏寒肢冷。 肾阳虚吃什么药之二:桂附地黄丸 成分:熟地黄、附子(制)、肉桂、山茱萸(制)、山药、泽泻、牡丹皮、茯苓。辅料为淀粉、糊精

山楂功能主治

功能主治】 消食积,散瘀血,驱绦虫。治肉积,癥瘕,痰饮,痞满,吞酸,泻痢,肠风,腰痛,疝气产后儿枕痛,恶露不尽,小儿乳食停滞。消食健胃,行气散瘀。用于肉食积滞、胃烷胀满、泻痢腹痛、瘀血经闭、产后瘀阻、心腹刺痛、疝气疼痛、高血脂症。 ①陶弘景:"煮汁洗漆疮。" ②《唐本草》:"汁服主利,洗头及身上疮痒。" ③《本草图经》:"治痢疾及腰疼。" ④《履巉岩本草》:"能消食。" ⑤《日用本草》:"化食积,行结气,健胃宽膈,消血痞气块。" ⑥《滇南本草》:"消肉积滞,下气;治吞酸,积块。"

中医治疗失眠偏方大全

蝉蜕治失眠 【功能主治】散热定痉,抗惊镇静。主治失眠等症。 【偏方组成】蝉蜕3克。 【用法用量】加水250克,武火煮沸,改用文火缓煎15分钟,取汁饮服。 蝉蜕3克,按上方煎水饮用,患者当即安然人寐。依法巩固治疗半个月,旧症消失。随访3年,未见复发。 半夏橘皮治失眠 【功能主治主治失眠症。 【偏方组成】半夏、橘皮各6克,竹茹、茯苓各12克,枳实8克,甘草3克,生姜3片,红枣4枚。本方可随症加减。 【用法用量】每日1剂,水煎服,15日为1个疗程,疗程间隔3日。 绿茶酸枣仁治失眠 【功能主治主治失眠症。 【

阳虚吃什么药好

1、金匮肾气丸 成分:地黄、山药、山茱萸(酒炙)、茯苓、牡丹皮、泽泻、桂枝、附子(制)、牛膝(去头)、车前子(盐炙)。辅料为蜂蜜。 功能主治:温补肾阳,化气行水。用于肾虚水肿,腰膝酸软,小便不利,畏寒肢冷。 2、至宝三鞭丸 成份:鹿鞭、海狗鞭、狗鞭、海马、鹿茸、人参、阳起石、覆盆子、补骨脂(炒)、远志、淫羊藿(炙)、菟丝子(蒸)等20味。 功能主治:至宝三鞭丸,补血生精,健脑补肾。用于肾虚所致体质虚弱,腰背酸痛,头晕,心悸健忘,虚汗,畏寒失眠,面色苍白,气虚食减。 3、桂附地黄丸 成分:熟地黄、附子(制)

风热感冒吃什么药

小儿风热感冒用药需更为谨慎,可选择专门为儿童设计的999小儿感冒颗粒,对于风热感冒引起的发热、咳嗽等有较好的疗效。 另外苦甘颗粒也是治疗风热感冒非常常见的一款中成药,不仅如此苦甘颗粒还具有疏风清热,宣肺化痰,止咳平喘的功效。 如发热较重、咽喉肿痛明显,可以配服双黄连口服液(冲剂)、清热解毒口服液。 风热感冒中成药制剂有: 抗病毒口服液 组方:板蓝根、石膏、芦根、生地黄、郁金、知母、石菖蒲、广藿香、连翘。 功能主治:清热祛湿,凉血解毒。用于风热感冒,温病发热及上呼吸道感染,流感、腮腺炎等病毒感染疾患。 板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