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高血压艾灸哪里好 高血压艾灸时的正常反应

高血压艾灸哪里好 高血压艾灸时的正常反应

皮肤潮红:艾灸时由于热力的作用,会使局部的毛细血管扩张,刺激血液流动,所以会出现皮肤潮红的现象,

口渴:有的高血压患者进行艾灸之后会感到口渴,是正常现象,艾灸后喝一杯红糖水或温开水,不但能缓解口渴,还有助于排毒,但要注意不要喝菊花茶等寒凉性的茶水,以免影响艾灸效果。

艾灸对高血压有好处吗

有。

中医认为,高血压是由机体内部阴阳虚实失去平衡导致的,艾灸具有双向调节作用,通过取穴施灸,可以平肝潜阳,补益肝肾,祛痰化浊,使高血压下降,低血压升高。

低血压艾灸注意事项

艾灸对本病有较好的升压作用,但因低血压多伴有或继发于相关疾病,因此,应明确诊断,积极治疗相关病症;血压过低,病情危急时应作急救处理。

低血压艾灸哪里

低血压艾灸穴位选择

百会:两耳尖之上与头顶正中线的交点,入前发际5寸。

气海:腹部正中脐下1.5寸。

肺俞:背部第3胸椎下旁开1.5寸。

心俞:背部第5胸椎下旁开1.5寸。

脾俞:背部第11胸椎下旁开1.5寸。

足三里:外膝眼正中直下3寸,胫骨前嵴外侧旁开1中指宽。

解析:百会位于巅顶,属于督脉,为诸阳之会,内络于脑,可提升阳气;气海位于脐下,属于任脉,可补气升压;肺俞,心俞,脾俞调补心脾,益气养血升压;足三里补中健脾,化生气血;阳气虚脱时加灸神阙,关元,素髎回阳固脱。

按这个穴位能补肾强精

[补肾填精]《黄帝内经》中说:“肾出于涌泉,涌泉者足心也。” 意思是说:肾经之气犹如源泉之水,来源于足下,涌出灌溉周身四肢各处。通过推搓艾灸涌泉穴,对肾、肾经及全身起到由下到上的整体性调节作用,达到补肾填精益髓功效,使人精力充沛、耳聪目明、腰膝壮实。

[引热下行]老年人肾精不足,易导致“阳气上浮”、“虚阳不敛”、“浮火”等,表现为上热下寒、面色浮红、头晕耳鸣、口舌糜烂、牙齿松痛、咽喉干痛、腰酸腿软、两足发凉等症。涌泉为处于人体最低点,艾灸此穴能以热引热、导热下行,能收补火而不上火之妙。

[纳气平喘]涌泉穴还可以通过补肾填精而纳气平喘,治疗由于肾不纳气引起的咳嗽、哮喘等症候。

操作方法:

1、悬灸法:将艾灸点燃后放于涌泉穴上方约2~3厘米左右施灸,以无灼痛感为宜,一般每次两侧涌泉穴各灸5~10分钟。隔日灸1次。

2、按摩法:患者睡前用热水泡脚10分钟,擦干后,用手掌擦涌泉穴,使局部产生热感,每次每穴5~10分钟,每日1次。高血压患者擦热涌泉穴后,再用拇指指面着力于穴位之上,垂直用力,向下按揉。每次每穴10~15分钟,每日1次。

注意事项:

1、按摩、艾灸后会出现口干、小便增多及味臭等现象,属正常反应。若口干舌燥现象明显,则要减少艾灸的次数或缩短施灸时间,也可饮用少许淡盐水。

2、晚上睡眠时血压是每日的最低点,故高血压患者不宜在晚上8点后按摩涌泉穴。

高血压艾灸哪里好 高血压艾灸的好处有哪些

在穴位上施灸的时候,艾条在燃烧过程中产生热效应,不仅能刺激穴位本身,还能通过穴位传递到人体的各种经络系统,作用于人体五脏六腑,四肢百骸,起到激发经气,调动经脉,扶正祛邪的作用,并达到行气血,调阴阳的目的,最终使全身气血与阴阳达到平衡状态,这样血压自然就处于平衡状态。

艾灸过程中,艾条燃烧所具有的艾烟有走窜的特性,其所散发的温热与特殊气味,能够通过人体经络的快速传导,加速体内气血循环,从而达到温通气血,消瘀散结的作用,不但能够防治血栓形成,还能增加血管弹性,预防因高血压导致的血管破裂。

艾灸的热效应通过经络传到全身各处,不仅能够促进新陈代谢,提升阳气,还能增强人体消化,排泄,内分泌,生殖泌尿系统功能,通过艾灸能补益强身,激发人体免疫系统功能,强身健体,在降压的同时预防高血压并发症的发生。

腕骨在哪个位置图片 腕骨的治疗用法

1、针刺方法:直刺0.3—0.5寸,局部胀痛。

2、艾灸方法:艾条灸5—20分钟,腕骨穴,艾炷灸3—5壮。

3.按摩手法

日常养生

用拇指指腹按揉腕骨穴穴位,注意按压时力度要适中,每次按摩5分钟,每天按摩2次。

治疗高血压

治疗高血压药按压腕骨穴,血压反应区,零落五,心包区,合谷,阳溪。手法是用力按压。用一束牙签强刺,会获得更好的疗效。腕骨穴还是祛湿的要穴,如果觉得体内有湿热,有风湿症,揉腕骨穴效果会很好。事件上,腕骨穴是靠通利二便来祛湿的。所以还可以治疗便秘。

降血压艾灸哪里 降血压艾灸常用灸法

艾炷灸又分直接灸和间接灸两种。

直接灸:就是把艾炷直接放在施灸部位点火。

间接灸:根据不同病情在艾炷与皮肤间放姜,附子饼,盐等中介物质,使其产生不同效果。

本法是利用艾条点燃后,熏烤腧穴或患处,通过温和热力来刺激皮肤,以达到治疗目的,具体操作方法分为温和灸和雀啄灸。

温和灸:将艾条一段点燃,对准施灸部位,距皮肤0.5-1.0寸进行熏灸,使患者局部有温热感而无灼痛,一般每穴灸3-5分钟,至皮肤稍呈红晕为度。

雀啄灸:艾条燃头一段,与施灸部位并不个固定距离,而是像鸟雀啄食一样,一上一下的活动施灸。

低血压艾灸哪里 低血压艾灸操作手法

百会用隔姜灸;神阙(肚脐)用隔盐灸;其他穴位用艾条或艾灸盒常规施灸;足三里宜常年施灸。

艾灸对高血压有好处吗

艾灸对高血压有好处。

中医认为,高血压是由机体内部阴阳虚实失去平衡导致的,艾灸具有双向调节作用,通过取穴施灸,可以平肝潜阳,补益肝肾,祛痰化浊,使高血压下降,低血压升高。

在穴位上施灸的时候,艾条在燃烧过程中产生热效应,不仅能刺激穴位本身,还能通过穴位传递到人体的各种经络系统,作用于人体五脏六腑,四肢百骸,起到激发经气,调动经脉,扶正祛邪的作用,并达到行气血,调阴阳的目的,最终使全身气血与阴阳达到平衡状态,这样血压自然就处于平衡状态。

艾灸过程中,艾条燃烧所具有的艾烟有走窜的特性,其所散发的温热与特殊气味,能够通过人体经络的快速传导,加速体内气血循环,从而达到温通气血,消瘀散结的作用,不但能够防治血栓形成,还能增加血管弹性,预防因高血压导致的血管破裂。

艾灸的热效应通过经络传到全身各处,不仅能够促进新陈代谢,提升阳气,还能增强人体消化,排泄,内分泌,生殖泌尿系统功能,通过艾灸能补益强身,激发人体免疫系统功能,强身健体,在降压的同时预防高血压并发症的发生。

艾灸治虚证高血压两大穴位

如果患的是虚证高血压,常见症状表现为眩晕、走路轻飘飘、心悸气促、记忆力衰退,畏寒肢冷,腰膝酸软等等,总之经常感觉浑身没劲儿,身体虚弱。这主要是因阳气不足导致。艾灸时应艾灸具有温阳作用的养生穴位。

穴位一:百会穴。百会穴在头顶正中,两个耳尖连线中点位置就是百会穴。艾灸百会穴可以预治头昏头痛、阳气不足、失眠、神经衰弱、高血压等疾病。如果我们能坚持每天温灸,还能延年益寿。由于百会穴在头顶,有头发,用艾炷直接灸会很不方便,隔姜灸也不是特别方便,于是我们可在百会穴用艾条做温和灸。用手拿着艾条,在离头皮3厘米左右的位置来进行艾灸,时间为5~15分钟,以灸后感到舒适为度。

穴位二:关元穴。关元穴在脐下3寸的位置,用手量4指宽的距离就是。关元穴具有培元固本、补益下焦等功效,凡元气亏损导致的疾病均可使用。用艾灸关元穴治疗虚证高血压的办法,灸法有很多,我们可以用艾条做温和灸,可以用灸架做温和灸,也可以用隔姜灸,还可以做艾炷灸。

治疗高血压除了可用艾灸这种辅助手段之外,最主要的还是要注意日常生活习惯,平时一定要注意饮食和作息,要多吃一些可以降血压的蔬菜,血压高大部分是因为动脉硬化造成的,所以一定要多吃一些可以软化血管的蔬菜。

另外,患了高血压,还要注意不要睡得太晚。如果熬夜的话,血压很容易升高。因此患者要养成早睡早起的好习惯。

艾灸肚脐眼的副作用

一般采用正确的方式艾灸肚脐眼,通常副作用是很少的,但是如果对不宜艾灸的人爱久了,那么可能会出现一些不良反应。

一些人如果有肚脐溃烂、发炎的情况,那么是要禁止对肚脐进行艾灸的,以免以免引起炎症加重,恢复变慢。

孕妇也是不能够艾灸肚脐眼的,还有腹部、腰骶部都是不能艾灸的,因为艾灸肚脐眼有活血化瘀功效,容易动胎气或者小产。

属实热证或阴虚发热、邪热内炽等证,如高热、高血压危象、肺结核晚期、大量咯血、呕吐、严重贫血、急性传染性疾病、皮肤痈疽疮疖并有发热者,不宜使用艾灸疗法。

降血压艾灸哪里

1.取足三里,曲池穴,每穴用艾条温和灸10-15分钟,每周灸1-2次,10次为一个疗程,疗程之间间隔1-2个月,可以使血压平稳降低。

2.取足三里,悬钟穴,用中等艾炷,直接放在穴位上施灸,每穴2壮或3壮,灸后形成灸疮,产生无菌性化脓刺激,1个月左右灸疮结痂脱落形成瘢痕,因此叫艾炷瘢痕灸,这种方法不仅具有明显的降血压作用,而且还可以改善血液粘稠度及扩张小血管。

3.取双侧足三里,曲池穴,每穴每次艾炷灸灸5-7壮,艾炷如黄豆或枣核大,每天或隔天灸1次,5-7次为1个疗程,疗程间休息3-5天。

相关推荐

来大姨妈可以艾灸

艾灸治疗痛经就没有副作用,然而,女性来月经了可以艾灸吗? 在艾灸,很多人纠结经期不能艾灸的古制。 在出现痛经或者经量突然增大选择服药或者热水袋热敷,而弃艾灸不顾,其实错矣! 1、痛经是气滞血瘀所致,艾灸可以理气活血,化瘀止痛,弃之不用非常可惜! 2、经量少是气血两亏所致,在月经期间艾灸可以帮助身体排出血块,清理瘀滞,善莫大焉! 3、经量多是脾虚不顾,导致出血过多,按症取穴艾灸,既能减少血量,又能减轻经期的心理压力,实在是便捷之法! 可是古人遗训,今人教诲,令许多妇女固步自封而不前,失去调理月经的最佳

艾灸肚脐后肚子疼怎么回事

艾灸肚脐后肚子疼怎么回事 1、艾灸肚脐后肚子疼的原因 艾灸主要是利用艾炷、艾条的方式来熏烤穴位达到治病和保健的效果,可以起到通经活络和驱寒除湿等作用,一般不会产生副作用。不过在临床方面有很多患者在进行艾灸之后会出现肚子痛的症状,这可能是由于排郁气、排火热邪毒和排淤血的过程中刺激到了腹部引起的,也可能是艾灸引起内火过旺或者过敏反应等,或者是方法不对导致的疾病加重和走窜现象。 2、经期不宜艾灸肚脐 经期最好是不要艾灸肚脐,因为艾草是能够帮助活血化瘀的,在经期用会导致月经一直不干净,另外在月经期间最好不要用艾草

月经期间可以艾灸

月经期间可以艾灸吗 月经期是可以艾灸的,对于寒凝经脉、气滞血瘀的月经不通导致的痛经以及虚寒的崩漏等均可以使用艾灸对症治疗。但千万不能用于实证者,否则会带来反作用。 经期可以艾灸哪些穴位 三阴交:在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正坐屈膝成直角取穴。 关元穴:在脐下3寸,腹中线上,仰卧取穴。取穴,可采用仰卧的姿势,关元穴位于下腹部,前正中线上,从肚脐到耻骨上方画一线,将此线五等分,从肚脐往下五分之三处,即是此穴。 子宫穴:在下腹部,当脐中下4寸,中极旁开3寸。 涌泉穴:在足底部,卷足足前部凹

艾灸治疗高血压有奇效

艾灸穴位:涌泉穴。 位置:约当足底前中1/3的交点。当第2、3跖趾关节稍后处。该穴温灸有回阳救逆的作用,现代医学研究,温灸涌泉穴,对温通血脉,促进血运有很大帮助。 方法:每晚睡前,患者洗脚后平卧,艾灸条每次1支,截成两段,由他人点燃对准穴位,左右两穴灸完为止每日1次,勿烫伤。7天为1疗程,休息2天后,再进行第二疗程,可连灸3~5个疗程。 作用:涌泉穴位于足底,居人身之最低位,灸之可引热下行,调和阴阳,使血压趋于正常。

艾灸膝盖的正确方法 8种人千万不能艾灸

1、阴虚阳亢,邪热内盛,热症和实症不适合艾灸。 2、热性体质,例如口腔溃疡、脓包、怕热不怕冷、便秘等人群。 3、高热病人、大饥大饱、过度疲劳、身体红肿、皮肤过敏者不适宜用艾灸。 4、高血压患者病情突发不宜艾灸,比较稳妥的方法是先控制血压,再辨证取穴。 5、体内有金属埋件者,谨慎艾灸。 6、良性肿瘤需要辩证施灸,恶性肿瘤不建议艾灸,以免导致热血妄行。 7、心脏部位不可多灸、久灸,外阴、乳头等娇嫩部位不能灸。 8、脉搏每分钟超过90次以上者禁灸。

前列腺问题怎么治 关于前列腺问题的艾灸方法

在说艾灸方法之前,先告诉大家一个辅助动作,配合艾灸,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敲打腹股沟,拳心向下,稍微用点力敲打,坐着可以敲;站着等电梯、散步可以敲;睡觉之前,平躺在床上可以敲。 建议:每天2次,每次10分钟。 腹股沟这里有一个气冲穴,是胃经和冲脉的交会穴,胃经是多气多血之脉,而冲脉号称血海,能调节十二正经的气血,跟生殖机能关系密切,因此气冲穴为经气通过的要冲! 你每天持续的敲打这个部位,可以提高男女生殖能力;对女性的月经不调、不孕、和手脚冰凉有很好的作用。 做过盲人按摩的都知道,其中一个标准动作就是按

老人适合艾灸

看情况。 艾灸是一种养生项目,所以老人也是可以进行艾灸的,但是同样需要的是,也有一些老人是不适宜做艾灸的,比如有出血倾向、凝血功能不太好的老人,建议不做艾灸,因为艾灸是一种温热疗法,会促进血液的流动,对于凝血功能比较差的人来说,可能会加重出血的风险,另外艾灸候也可能不小心烫伤,对于糖尿病人来说,皮肤的修复功能比较差,也不建议做艾灸,而且最需要注意的是高血压、心脏病的老人,都建议尽量不做艾灸

艾灸是什么意思

什么是艾灸? 艾灸可以分为“艾”和“灸”两个字。“艾”指的是艾叶制成的艾炷或艾条。艾性温,其味芳香,善通经脉,具有理气血、逐寒湿、温经、止血、安胎的作用。“灸”指的是灸法。灸法是运用艾绒或者其他药物为主要灸材,点燃后放置腧穴或病变部位,进行烧灼、熏熨,通过温热刺激及药物的作用,经过经络的传导,达到温通气血、扶正祛邪的治疗疾病和预防保健的方法。 艾灸的适应症: 寒凝血滞经脉痹阻所致的风寒湿痹(如肩周炎、腰肌劳损、腰腿疼痛、骨质增生、腰椎间盘突出等)、痛经、经闭、面瘫、腹痛等;风寒外袭之表证(如感冒);脾胃寒

艾灸肚脐后腰长小疙瘩怎么回事

1、艾灸长疙瘩的原因 艾灸后身体出现类似过敏的现象,有很多人艾灸后身上出现很多红疹的现象,此多以为是过敏了,其实,这些表现出来的症状,都是真阳元气驱赶寒邪外出的表现。也是病邪在体表的反应。如果此停灸,病邪还会入里,侵蚀脏腑。如果此皮肤表现严重,可以用放血疗法使邪出有门。可以在大椎、足太阳膀胱经的腧穴还有委中穴放血,给病邪以出处。 2、艾灸肚脐的反应 艾灸肚脐的候可以治疗腹泻,腹痛,同还有壮阳的效果,但对于便秘是没有什么效果的,在艾灸候一定要注意温度不要太高,如果太高的话很容易引起皮肤受到损伤

中医艾灸技术的器具制备

一、艾灸的原料 艾灸的主要材料,古今均以艾叶为主;艾叶性味苦、辛、温;归肝、脾、肾经;其作用非常广泛,《本草备要》中载:“艾叶苦辛,生温熟热,纯阳之性,能回垂绝之阳,通十二经,走三阴,理气血,逐寒湿,暖子宫……以之灸火,能透诸经而除百病……。”《神灸经论》云:“夫灸取于人,火性热而至速.体柔而刚用。能消阴数,走而守,善人脏腑,取艾之辛香作炷,能通十二经,人三阴,理气血,治百病,效如反掌。”可见以艾叶为施灸材料.能够通经活络,祛除阴寒,回阳救逆。此外,艾叶,既有易点燃的特点,火力温而不烈,烟气香而宜人,又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