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管癌发病年龄
食管癌发病年龄
年轻人会得食道癌吗?专家解释:不排除有这个可能,一般发病年龄都在40-50岁,不放心的话可以做吞钡照相,诊断率较高。
不同年龄的人群,食道癌的发病率有很大差别。一般食道癌的发病年龄在40岁之后,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病率也逐渐提高。但是近年来,食道癌的发病越来越趋向年轻化,很多医院都能接诊到二十多岁的病人,这实在让人担忧。食道癌的病死率也是随着年龄逐渐提高的。
通常,食道癌病死者的年龄组构成分布偏向高年龄组,男性高于女性。35岁以前病死率很低,35岁以后随年龄增加而迅速提高,对60岁至75岁年龄组的人危害。食管癌对不同年龄组的危害是不同的,是老年人的常见病。高发地区人群食道癌的死亡年龄较低发区提前10年左右,说明高发区可能存在较强的致癌物质。
食管癌的病因有哪些
食管癌是发生在食管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占所有恶性肿瘤的2%。全世界每年约有20万人死于食管癌,我国是食管癌高发区,因食管癌死亡者仅次于胃癌居第二位,发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男性多于女性。但近年来40岁以下发病者有增长趋势。食管癌的发生与亚硝胺慢性刺激、炎症与创伤、遗传因素以及饮水、粮食和蔬菜中的微量元素含量有关。
主要有以下几个因素
1、烟和酒:长期吸烟和饮酒与食管癌的发病有关。
2、食管的局部损伤:长期喜进烫的饮食也可能是致癌的因素之一。各种原固引起的经久不愈的食管炎,可能是食管癌的前期病变,尤其伴有间变细胞形成者癌变危险性更大。食管炎也好发于中胸段食管。
3、亚硝胺:亚硝胺类化合物是一种很强的致癌物。食用的酸菜量与食管癌发病率成正比。一些食品的腌制过程中常有霉菌污染。霉菌能促使亚硝酸盐和食物中二级胺含量增加。
4、霉菌作用:交链孢霉、黄曲霉等存在于食物中的霉菌属于高致癌性物质。
5、营养和微量元素:膳食中缺乏维生素、蛋白质及必需脂肪酸等成分的缺乏,可以使食管粘膜增生、间变,进一步可引起癌变。
6、遗传因素:人群的易感性与遗传和环境条件有关。
7、其他因素:进食过快、进食粗硬食物可能引起食管粘膜损伤,反复损伤可以造成粘膜增生间变,最后导致癌变。
食道乳头状瘤症状有什么
食道癌又叫食管癌,是发生在食管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占所有恶性肿瘤的2%。全世界每年约有22万人死于食道癌,我国是食道癌高发区,因食道癌死亡者仅次于胃癌居第二位,发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男性多于女性。
一项最新研究发现,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是食管癌的重要发病因素。hpv是一种亲上皮细胞的双链dna病毒。
以往研究发现,hpv在世界范围内与15%的人类肿瘤相关。食管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内外专家就在研究hpv与食管癌的关系,但至今仍无定论。
我国河南安阳地区是食管癌高发区,为探讨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与该地区食管癌发病的关系,专家首次用安阳食管癌高发区现场“正常”人群食管拉网的样品进行测定,方法为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和原位杂交(ish)。
其中高发区138例,低发区68例。结果高发村与低发村相比,hpv16型阳性率不同(72%和37%);pcr测定的hpvdna在细胞中的存在,及ish测定的病毒癌基因的表达与食管上皮细胞的癌变进程相关,随癌变的增加阳性率上升。
针对病毒的不同部位开展pcr检测,结果发现以往所用的l1区(病毒外壳蛋白编码区)检出率大大低于e6和e7区(病毒早期蛋白即病毒致癌基因编码区),这一结果解释了以前报道不一致性的可能原因是pcr测定位点不同所致。
用fish(染色体荧光原位杂交)方法证明了病毒在感染细胞核中的早期整合。研究结果表明:hpv16型是安阳地区食管癌的重要病因因素。
据专家介绍,以往对hpv与食管癌关系的研究存在争议,原因主要是方法使用不一致或不当;另外是观念上的问题——将传染病的模式用于癌变研究,但实际上凡致癌的生物因素(如病毒)均不会引起急性传染性疾病的发生,而是长期慢性过程,同时需要机体的遗传易感因素的存在。
食管癌的早期症状
食管癌是一种危害人们健康的疾病,要是想尽快的治好身体上的食道癌疾病的话,我们对于食道癌自身的主要临床症状必须要关注,毕竟食道癌的早期症状很重要,食道癌发展而进行性加重。
早期症状:吞咽食物硬噎感,偶尔出现而不影响进食。胸骨后或上腹部疼痛不适,多伴有咽下痛。食管内异物感,多为吐不出,咽不下的不适感。咽喉部干燥与紧缩感。食物通过缓慢并有滞留感。
转移性症状和体征:① 颈部肿块;② 声音嘶哑;③ 压迫症状:压迫颈交感神经,压迫气管、支气管,侵犯隔神经,侵犯迷走神经压迫上腔静脉,侵犯胸膜、脊柱,累及臂丛神经等;④ 转移至肝、肺、脑等引起的相应症状。
食管癌是发生在食管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占所有恶性肿瘤的2%。全世界每年约有20万人死于食管癌,我国是食管癌高发区,因食管癌死亡者仅次于胃癌居第二位,发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男性多于女性,但近年来40岁以下发病者有增长趋势。
直肠癌的流行病学如何
直肠癌是胃肠道中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率仅次于胃癌和食管癌。在欧美国家直肠癌发病率很高。 2009年美国统计共有新发直肠癌40 870例患者(其中男性为23 580例,女性为17 290例),结直肠癌是美国第四大常见肿瘤,第二大癌症死因。
直肠癌的发病率男性略高于女性,约为1.3:1,发病的危险性在40岁以后开始增长,到50~55岁达到发病的高峰。在我国,直肠癌流行病学趋势正在发生变化并呈现新的特点。根据中国抗癌协会大宗病例资料,显示以下特点:①直肠癌由低发趋向于高发。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近年来,其发病和病死的绝对数已超过美国。②直肠癌平均发病年龄趋同于发达国家水平。
新近制订的《中国癌症预防与控制规划纲要(2004~2010年)》将结直肠癌与肺癌、乳腺癌、肝癌、食管癌、胃癌、子宫颈癌和鼻咽癌列为我国现阶段重点防治的八大癌症,这八类癌症死亡约占癌症死因的80%以上。
为什么胃癌发病年龄降低
胃癌的发病率随年龄的增加而显著升高,发病的高峰年龄在50岁后,但这并不意味胃癌离年轻人很遥远,从近年的临床数据看,年轻人胃癌发病率增加迅速,35岁以下年轻人的患病率比30年前翻了一番。
胃癌的发病与饮食结构改变、精神因素等多种原因有关,中青年人工作压力大,生活不规律,喜好高盐、熏烤、辛辣食物,嗜好烟酒,这些因素都会损伤胃黏膜,导致胃炎、胃溃疡等疾病,增加癌变的概率。
由于胃癌早期症状隐匿,常与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相似,因此超过七成胃癌患者确诊时已是中晚期,总的胃癌5年存活率仅为20%。对高危人群进行早期筛查有助于降低死亡率,如果胃癌仅限于胃壁的黏膜层,5年的生存率可达95%。据介绍,由于广泛进行筛查,日本早期胃癌约占新发现病例的50%-60%,韩国为30%-40%,而我国目前的胃癌早期发现率还不到8%。
食道癌是怎么引起的
食管癌也属于恶性肿瘤,食管癌跟其他的恶性肿瘤一样,它的变化发展涉及诸多因素、多阶段、多基因变异积累及相互作用的复杂过程,引起食管癌的原因比较复杂,但专家说长期不良的生活习惯或饮食习惯是导致食管癌的元凶。
食管癌的发病原因
食管癌象其他的恶性肿瘤一样虽然有基因的变化背景,涉及多因素、多阶段、多基因变异积累及相互作用的复杂过程,在分子水平上涉及众多原癌基因、抑癌基因以及蛋白质的改变。但长期不良的生活或饮食习惯可能是导致食管癌发生的元凶。目前认为,引起食管癌的相关危险因素主要有:进食含亚硝胺类较多的食物(如喜欢腌制酸菜)或霉变食品、长期喜进烫食(如潮汕人食管癌发病率高可能与长期喝功夫茶有关)、不良嗜好(如吸烟、饮酒)等。我国是食管癌高发地区,位居肿瘤死亡的第四位。
病因一:饮食习惯
如果长时间食用粗糙、质硬的食物,或是进食过热、过快,长期饮用浓茶、多吃辣椒等刺激性食物,大量的吸烟酗酒等因素,都能够诱发该疾病。
病因二:食管其他病变
临床试验发现,某些食管病变如食管贲门失弛缓症、食管炎、食管良性狭窄等食管疾病,造成该疾病的发病率较高,可能与食管粘膜遭受长期刺激有关。
病因三:亚硝胺类化合物
已经有动物实验证明,亚硝胺类化合物是一种致癌物质。尤其是在我国高发区人民喜欢吃霉变、腌制的食物,如酸菜、豆酱、玉米面等,长期食用,很容易造成食道癌的发生。
病因四:微量元素
通过调查食管癌高发区,发现该地区水中的钼、铜、铁、锌等微量元素含量偏低,可能与疾病的发生息息相关。因此,在平时应该多吃新鲜的瓜果蔬菜,以保证这些元素的摄入。
病因五:遗传因素
据医学统计,发现高发区有百分之五十左右的患者有阳性家族史,可以看出遗传因素在该疾病的发病中占有一定地位。
以上就是对“食管癌发病原因”的阐述,希望对食管癌患者有所帮助,食管癌患者一定要找准原因,对症下药,预防食管癌的发生。
引发食管癌发病的因素都有什么
(1)吸烟与食管癌:西方学者多认为吸烟可能是食管癌发生的主要因素。通过流行病学调查发现一些食管癌高发区居民吸烟相当普遍,一些地区居民不吸烟,食管癌则很少见。如Paymaster报道嗜好吸黑檀叶烟和咀嚼萎叶的印度穆斯林、基督教徒和印度教徒中,食管癌发病率高,而无此嗜好的拜火教徒中食管癌则很少见。
故认为嗜烟可能是食管上段癌和中段癌发病率高的原因。但国内既往的流行病学调查却没有发现吸烟与食管癌发生存在密切联系。现在看来既往这些研究绝大部分来自食管癌局部高发区,且仅局限于农村人口。
近年来我国学者同时对高发区、低发区以及城市、乡村食管癌进行了大量流行病学调查,多数仍认为吸烟可能也是我国食管癌发生不可忽视的促癌因素。许多研究表明烟草是一种致癌物质,其对人体的危害是多效应的,烟草中的致癌物质有可能随唾液或食物下咽到食管或吸收后作用于食管引起癌变。
现已发现香烟的烟和焦油含有多种致癌物,如苯并α芘等多环芳烃、环氧化物、内酯、过氧化物及卤醚等,并且还含有多种亚硝基化合物如亚硝基吡咯烷、二甲基亚硝胺、亚硝基去甲烟碱或亚硝基新烟碱。此外烟雾中还有大量NO、NO2和烃类反应生成的烷类和烷氧自由基,这些成分可直接攻击细胞的脂肪、蛋白质和核酸等成分,造成细胞损伤,引起癌变。将烟草中几种化学物质分别加入饮水中喂饲Fisher大鼠30周,结果给予亚硝基去甲烟碱大鼠有12/20例发生食管肿瘤,其中3例为食管癌,进一步证实了烟草与食管癌发生的关系。
(2)饮酒与食管癌:有关食管癌与饮酒的关系国外学者做了大量流行病学调查,他们发现许多食管癌患者有大量饮酒史,或者多是酿酒工人及与酒商有关的职员。
食道癌是怎么回事
(1)吸烟与食管癌:
西方学者多认为吸烟可能是食管癌发生的主要因素。通过流行病学调查发现一些食管癌高发区居民吸烟相当普遍,一些地区居民不吸烟,食管癌则很少见。如Paymaster报道嗜好吸黑檀叶烟和咀嚼萎叶的印度穆斯林、基督教徒和印度教徒中,食管癌发病率高,而无此嗜好的拜火教徒中食管癌则很少见。故认为嗜烟可能是食管上段癌和中段癌发病率高的原因。但国内既往的流行病学调查却没有发现吸烟与食管癌发生存在密切联系。现在看来既往这些研究绝大部分来自食管癌局部高发区,且仅局限于农村人口。近年来我国学者同时对高发区、低发区以及城市、乡村食管癌进行了大量流行病学调查,多数仍认为吸烟可能也是我国食管癌发生不可忽视的促癌因素。许多研究表明烟草是一种致癌物质,其对人体的危害是多效应的,烟草中的致癌物质有可能随唾液或食物下咽到食管或吸收后作用于食管引起癌变。现已发现香烟的烟和焦油含有多种致癌物,如苯并α芘等多环芳烃、环氧化物、内酯、过氧化物及卤醚等,并且还含有多种亚硝基化合物如亚硝基吡咯烷、二甲基亚硝胺、亚硝基去甲烟碱或亚硝基新烟碱。此外烟雾中还有大量NO、NO2和烃类反应生成的烷类和烷氧自由基,这些成分可直接攻击细胞的脂肪、蛋白质和核酸等成分,造成细胞损伤,引起癌变。将烟草中几种化学物质分别加入饮水中喂饲Fisher大鼠30周,结果给予亚硝基去甲烟碱大鼠有12/20例发生食管肿瘤,其中3例为食管癌,进一步证实了烟草与食管癌发生的关系。
(2)饮酒与食管癌:
有关食管癌与饮酒的关系国外学者做了大量流行病学调查,他们发现许多食管癌患者有大量饮酒史,或者多是酿酒工人及与酒商有关的职员。最近英国和香港科学家调查了香港食管癌患者的吸烟及饮酒情况,经过详尽对比分析,发现饮酒可能比吸烟更容易致食管癌发生。国内学者张毓德等对1400名食管癌患者进行调查,发现病例组有阳性饮酒史(每周平均白酒2两以上,连续5年以上)者占26.9%,而对照组为17%。但刘伯齐等对江苏扬中县、新疆新源县及江苏淮安县的食管癌患者进行病例对照讲究,发现只有饮酒量大的淮安县为阳性结果。看来酒精的作用与其持续时间,饮量大小有一定关系。但目前尚无用酒精或酒类制品作诱发动物食管癌报道。比较公认的看法是酒本身可能并不直接致癌,但有促癌作用。酒精可以作为致癌物的溶剂,促进致癌物进入食管,造成食管黏膜损伤,为食管癌的发生创造条件。国内外一些研究发现有些酒中可能污染有亚硝胺、多环芳烃、酚类化合物、DDT等。这些污染物质可能会增强酒精对食管黏膜的损害。
(3)饮食习惯与食管癌:
经在高发区进行发病因素的调查,发现食管癌病人有食物粗、糊、进食过快、喜吃烫饮料的习惯,这些因素损伤了食管上皮,增加了致癌物的敏感性。多数研究表明,热食是食管癌的发病因素之一。在我国食管癌高发区中,许多居民和食管癌患者都有好吃热食习惯。研究者测量了高发区居民进食时碗内食物的温度,发现可高达70~80℃,最高为80~88℃。有报道用75℃热水灌饲小鼠,即可发现上皮细胞变性,黏膜炎症和细胞核酸代谢受影响,所以长期反复的热刺激,有可能促使食管发生癌变。也有报告认为进食过快、食物粗糙、蹲位进食及好饮浓茶、三餐不定时等与食管癌有关。
哈萨克族人爱嚼刺激性很强含有烟草的“那斯”。在日本,喜吃烫粥烫茶人群均有较高的发病率。过量长期饮烈性酒及多量吸烟者在欧、美国家中可能是食管癌的重要原因。
(4)食管慢性刺激:
前已述及的一些致病因素都会造成对食管的刺激,长期反复刺激作用会进一步导致食管黏膜病变。研究发现某些食管病变,如食管贲门失弛缓症、慢性食管炎、食管良性狭窄和食管黏膜白斑病等的食管癌发病率较高,表明慢性刺激所引起的慢性损伤和炎症在食管癌的发病中起一定作用。
咳嗽和痰液中带有血迹要警惕肺癌
几乎所有人都有过咳嗽的症状,一般大家会把咳嗽当作感冒的症状。其实,如果是经常出现刺激性的咳嗽或者咳嗽的痰液中带有血迹的话,就一定要引起注意了,因为这很有可能是因为肺癌而引起的。如果吃饭的时候,感觉喉咙不舒服也要警惕食管癌。下面我们就来讲解下肺癌和食管癌。
食管癌发病率,男性大于女性
在我国,食管癌的发病率很高,但却不容易在早期被发现,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食管癌在发病早期具有隐匿性,早期症状不明显,加大了诊治难度。文毅进一步解释道,虽然食管癌的早期症状不明显,但若仔细观察,还是能够有蛛丝马迹被发现,食管内异物感,或自食物通过时缓慢或有哽噎感,也可表现为吞咽时胸骨后烧灼、针刺样或牵拉样痛,都是早期食道癌的常见症状。出现吞咽困难会先是吞干饭困难,然后进一步发展到吞稀饭也困难,再到后来喝水也无法下咽。
在发病人群上,吸烟又嗜酒者的发病危险性比单纯吸烟或嗜酒者的危险性高出数十倍。因此,文毅提醒40岁以上既抽烟又嗜酒的男性,如果出现这些典型症状,就应该到医院检查,食管癌的检查也很简单,通过喝钡餐、照片或食管胃镜检查,基本就能查出。
对于肺癌和食管癌,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是目前主流的治疗方式,而这两种疾病一定要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因此,40岁以上的读者每年定期体检非常重要。
刺激性咳嗽,应及早检查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一些环境因素使得肺癌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发病年龄也越来越年轻。以前,肺癌的发病人群主要集中在60岁左右,男女比例大概是4∶1,而现在,40岁左右患者比例在增加,甚至20至30岁的群体都出现了肺癌的患者,而且男女比例基本接近1∶1。
癌发病的典型症状就是刺激性咳嗽、痰中带血、胸痛等。以刺激性咳嗽为例,因为咳嗽和上呼吸道感染引起的咳嗽很多人无法分辨,因此很多人认为是感冒,自己到药店买药进行自行治疗,并没有引起重视,耽误了治疗时间,提醒40岁以上的读者,一旦出现这些典型症状,就应该到医院进行检查,排除肺癌的可能性。
所以说,无论是食管癌还是肺癌,都是对身体的危害非常大的一种疾病。当出现了痰液中带有血迹的时候,不能忽视它,要尽早的到正规的医院进行诊断和治疗,尽早排除肺癌。及时,不幸患上了肺癌,也一定要好好的在医生的配合下尽早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