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胃痛按摩哪里见效快图 分推肋下理气止痛

胃痛按摩哪里见效快图 分推肋下理气止痛

按摩方法:把双手4指并拢,分别放在同侧剑突旁,沿季肋各推0.5-1分钟。

按摩功效:理气止痛,调中和胃。

肠胃疼应该怎么治疗

一、按摩治疗

1.预备式:取坐位,腰微挺直,双脚平放与肩同宽,左手掌心与右手背重叠,轻轻放在小腹部,双目平视微闭,呼吸调匀,全身放松,静坐1~2分钟。

2.揉按中脘穴:将右手半握拳,拇指伸直,拇指指腹紧贴在中脘穴,适当用力按揉0.5~1分钟。功效:疏肝和胃,止痛止吐。

3.团摩上腹:将左手掌心叠放在右手背上,将右手掌根置放在上腹部,适当用力做顺时针环形摩动0.5~1分钟。以上腹部有温热感为佳。功效:宽胸理气,健脾和胃。

4.分推肋下:将双手4指并拢,分别放在同侧剑突旁,沿季肋分推0.5~1分钟。功效:调中和胃,理气止痛。

5.拿捏肩井穴:将一手拇指与食指、中指对合用力拿捏对侧肩井穴0.5~1分钟。双肩交替进行。功效:放松肌肉,活血通络。

二、药物治疗

治疗胃疼的好方法一般是什么?胃疼发作时可用阿托品、普鲁本辛、颠茄合剂、哌吡氮平等。胃酸增高如疣状胃炎可用甲氰咪胍、雷尼替丁、氢氧化铝胺等。乙氧连氮是一局部麻醉药,能抑制胃窦部释放胃泌素,降低胃酸。胃酸缺乏或无酸者可给予1%稀盐酸或胃蛋白酶合剂,伴有消化不良者可加用胰酶片、多酶片等助消化药。胃粘膜活检发现幽门螺杆菌者加服抗菌素,如链霉素、四环素、土霉素、庆大霉素、痢特灵、卡那霉素、新霉素等。猴头菌片含多糖、多肽类物质可以应用,也可用生胃酮。胆汁反流明显者可用胃复安和吗叮啉以增强胃窦部蠕动,减少胆汁反流。消胆胺、硫糖铝可与胆汁酸结合、减轻症状。缺铁性贫血患者可口服硫酸亚铁或肌注右旋糖酐铁。

肚子软如棉 肚子软如棉百病都不缠

1、促进肠蠕动,消除便秘

揉腹可增加腹肌和肠平滑肌的血流量,增加胃肠内壁肌肉的张力及淋巴系统功能,从而加强对食物的消化、吸收,明显地改善大小肠的蠕动功能,从而起到促进排便的作用,从而预防和消除便秘,对老年人尤其需要。

2、腹部按揉利于减肥

通过轻重快慢不同力度的按摩,促进脂肪消耗,收到满意的减肥效果。

3、睡前按揉有助睡眠

揉腹有利于人体保持精神愉悦,睡觉前按揉腹部,有助于入睡,防止失眠。对于患有动脉硬化、高血压、脑血管疾病的患者,按揉腹部能平熄肝火,使人心平气和、血脉流通,起到辅助治疗作用。

4、揉腹防疾病

每天早、中、晚饭后各揉腹1次,每次约揉5分钟,可达到辅助治疗溃疡病的目的。因为胃溃疡病的发生与胃酸分泌过多有关,经常揉腹,可促使前列腺素分泌增加,阻止胃酸过量分泌,防治溃疡病。

5、慢性肝炎

每天早、晚坚持揉腹,则舒肝解郁、调理脾胃,可解除肝区隐痛、腹胀不适、食欲不振等。

6、手术后肠粘连

患者在伤口完全愈合后,进行自我腹部摩擦,可防手术后肠粘连的发生。一般应在每天早晨起床前上午10点、下午3点钟和每晚睡前各揉1次,揉腹能促使肠道蠕动,有利于局部组织对手术后渗出液吸收。

经常练习不同的按摩手法,能够达到缓解便秘、疏肝理气等功效。

1.揉脐腹

“揉法”是用指腹或手掌,紧贴身体某一部位做回动按摩。

动作:揉脐腹时,两掌相叠,以肚脐为中心,做顺时针按揉。速度要柔缓,用力要均匀。

功效:可以增加腹腔压力,刺激直肠神经,促进粪便排出,有减轻便秘的功效。

2.推少腹

“推法”是用指腹或手掌,在身体一定部位沿一定方向往返推移的按摩手法。

动作:推少腹时,两掌从两肋乳根处开始,从上到下推向小腹,掌根用力,反复推摩。

功效:两胁是肝气容易郁结的地方,经常推摩少腹可疏肝理气,解决情绪问题导致的消化不良。

3.摩脘腹

“摩法”是用指腹或手掌,在身体一定部位做环形移动的按摩手法。

动作:摩脘腹时,两掌相叠从胸口开始,向小腹摩运。然后两掌分开,沿腹股沟向两侧摩运,再沿两肋向上,经乳根到达胸口。按照环形路径,反复几十次。按摩时,正好可以刺激到中脘穴。它位于胸骨下端和肚脐连接线中点处,或者肚脐上方4寸的位置。还可以搭配腹式呼吸一起来做。向上按摩时,顺势吸气;向下按摩时,顺势呼气。呼吸以不憋、不喘为度。

功效:中脘穴具有健胃消食、疏肝养胃的作用,胃不好的人可常按。

常练习腹式呼吸,会让慢阻肺症状减轻,生活更轻松。

4.揉腹侧

动作:

1.用两手掌大鱼际侧面,沿乳根来回摩擦,速度稍快,大约3次/秒,感觉该区域微微发热为好。

2.用手掌在两侧腹部顺时针按揉(如上图),速度要柔缓,约做30次,感到腹部两侧温暖舒适。

3.从两胁肋部的上方,斜向下推摩到肚脐下方,推摩30次左右,用力深厚。

功效:揉搓两肋有助于肝经的气血运行,还能刺激两肋处的大包穴和章门穴。大包穴在腋窝下6寸(4横指为3寸),腋中线上;章门穴在侧腹部,第12根肋骨的上方。揉搓两个穴位有利于健脾理气、舒肝解郁、调和肝胆脾胃等。

过饱或者饥饿时、妊娠及经期妇女、皮肤病患者、腹腔内有肿瘤、感染或出血病症的人群不适合做揉腹。

下面几类人群,禁忌自己乱揉肚子。

1.过饱或者饥饿的人

2.妊娠及经期妇女

3.腹腔内有肿瘤、感染或出血病症的人

4.肚子莫名疼痛的人,比如,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肠梗阻、阑尾炎等原因出现的疼痛,揉肚子反而会加重病情,应及时就医。

5.刚做过腹部手术的人,揉腹会让腹部压力增大,刚做手术后的患者最好不要轻易尝试。

慢性支气管炎的按摩疗法

慢性支气管炎的按摩疗法

1、预备式

取坐位,腰微挺直,双脚平放与肩同宽,右手掌心与左手背重叠,轻轻放在小腹部,双目平视微闭,呼吸调匀,全身放松,静坐1~2分钟。

2、按揉中府穴

左(右)手拇指指腹放在对侧中府穴上,适当用力按揉0、5~1分钟,以酸胀为佳。

功效:补气益肺、宣肺止咳。

3、按揉肺俞穴

用左(右)上肢绕过肩后,将中指指腹放在同侧肺俞穴上,适当点揉0、5~1分钟。以酸胀为佳。

功效:宣肺化痰、降气止咳。

4、掌揉膻中穴

右手手掌放在膻中穴,适当用力按揉0、5~1分钟。

功效:理气散淤、宽胸利膈。

5、揉按尺泽穴

左(右)手拇指放在对侧尺泽穴上,其余四指环抱肘后,适当用力揉按0、5~1分钟,以酸胀为佳。双手交替进行。

功效:顺气化痰、通络止咳。

6、揉按列缺穴

左(右)手拇指指腹按在对侧列缺穴上,其余四指附在腕对侧,适当用力揉按0、5~1分钟。两手交替进行。

功效:宣肺止咳、镇静止痛。

7、团摩上腹

左手掌心叠放在右手背上,右手掌心放在上腹部,适当用力作顺时针环形摩动0、5~1分钟。以上腹部发热为佳。

功效:宽胸理气、健脾和胃。

8、分推肋下

双手四指并拢,分别放在同侧剑突旁,沿季肋分推1~3分钟。

功效:疏肝和胃、降气止咳。

9、按揉脾俞穴、胃俞穴

双手握拳,将拳背第二、三掌指关节放于脾俞穴、胃俞穴上,适当用力揉按0、5~1分钟。

功效:健脾和胃、调理气血。

10、揉按肾俞穴

两手叉腰,将拇指按在同侧肾俞穴,其余四指附在腰部,适当用力揉按0、5~1分钟。

功效:温肾纳气止咳。

牙痛按摩快速止痛图 胃热型牙痛按摩

症状表现:牙齿松动疼痛,牙龈红肿腐烂,牙痛胀及头部,口渴欲冷饮,口气热臭,或唇舌颊腮肿痛,便秘尿赤,舌质红,苔黄。

按摩方法:

1.患者取坐位,按摩者用双手拇指指锋置于患者合谷穴,用力掐按1-2分钟,以有强烈的酸胀感为度,然后再将拇指指端或屈曲的拇指关节部,顶按住患者下关穴处,由轻到重顶按2-3分钟,以局部或下颌处由酸胀感为度,最后将两手拇指指腹面置于患者双侧颊车穴上,适当用力按压1-2分钟,以局部有酸胀感为度。

2.患者取坐位,按摩者站其对面,将两手的食指,拇指端分别置于患者两侧风池,翳风穴,适当用力揉按1分钟,以头部两侧均有酸胀感为度;牙痛不止者,家人先将拇指置于患者两侧太阳穴按揉1分钟,再分别揉按阳溪,劳宫,太溪穴,每穴半分钟。如果牙痛在上前牙,加揉迎香,四白穴;下前牙痛加揉承浆穴。

3.患者仰卧,按摩者将拇指与其余四指分开,置于患者大腿外侧,用力捏提外侧肌肉,从股外侧至足踝,足背,往返3-5分钟,沿经点按腿外侧的足三里,阳陵泉,丰隆及足部内庭,太冲,行间穴,使下肢感觉酸胀为度。

胃痛按摩哪里见效快图 揉按中脘止痛止吐

按摩方法:中脘位于脐上正中4寸处,肚脐与剑突之间连线的中点。右手半握拳,将拇指伸直,拇指指腹紧贴在中脘,适度用力按揉0.5-1分钟。

功效:止痛止吐,疏肝和胃。

怎样按摩穴位防治冠心病

预备式

取坐位,腰微挺直,双脚平放与肩同宽,左手掌心与右手背重叠,轻轻放在小腹部,双目平视微闭,呼吸调匀,全身放松,静坐1~2分钟。

1.按揉大椎穴

将右手中指指腹放于大椎穴上,食指、无名指、小指等附于穴位旁,适当用力按揉0.5~1分钟。

功效:振奋阳气,通络镇痛。

2.拿捏肩井穴

用一手拇指与食指、中指对合用力拿捏对侧治冠心病的穴位肩井穴0.5~1分钟。双肩交替进行。

功效:放松肌肉,活血通络。

3.捏腋前

将一手拇指放在对侧腋前,其余4指放在腋窝下,对合用力捏拿腋前肌肉0.5~1分钟。双侧交替进行。

功效:活血通络,疏经止痛。

4.摩揉膻中穴

将右手掌掌根紧贴治冠心病的穴位膻中穴,适当用力顺时针、逆时针摩揉0.5~1分钟。以局部发热为佳。

功效:宽胸理气,清心除烦。

5.团摩上腹

将左手掌心叠放在右手背上,右手掌心放在上腹部,适当用力作顺时针环形摩动0.5~1分钟。以上腹部发热为佳。

功效:宽胸理气,健脾和胃。

6.分推肋下

将双手四指并拢,分别放在同侧剑突(胸部正中骨头的下端)旁,沿季肋(胸腔下缘)分推0.5~1分钟。

功效:调中和胃,理气止痛。

7.合按内关穴、外关穴

将一手的中指和拇指放在另一手的治冠心病的穴位内关穴和外关穴上,两指对合用力按压0.5~1分钟。双手交替进行。

功效:安神镇静,和胃理气。

8.掐按足三里穴

将双手拇指指尖放在同侧足三里穴上,其余四指附在小腿后侧,适当用力掐按0.5~1分钟。双下肢交替进行。

功效:补脾健胃,调和气血。

9.揉按三阴交穴

将左(右)下肢平放在对侧膝上,右(左)手拇指指腹放在治冠心病的穴位三阴交穴上,适当用力揉按0.5~1分钟。双穴交替进行。

功效:交通心肾,宁心安神。

胃痛的自我按摩

1.预备式

取坐位,腰微挺直,双脚平放与肩同宽,左手掌心与右手背重叠,轻轻放在小腹部,双目平视微闭,呼吸调匀,全身放松,静坐1~2分钟。

2.揉按中脘穴

将右手半握拳,拇指伸直,拇指指腹紧贴在中脘穴,适当用力按揉0.5~1分钟。

功效:疏肝和胃,止痛止吐。

3.团摩上腹

将左手掌心叠放在右手背上,将右手掌根置放在上腹部,适当用力做顺时针环形摩动0.5~1分钟。以上腹部有温热感为佳。

功效:宽胸理气,健脾和胃。

4.分推肋下

将双手4指并拢,分别放在同侧剑突旁,沿季肋分推0.5~1分钟。

功效:调中和胃,理气止痛。

5.拿捏肩井穴

将一手拇指与食指、中指对合用力拿捏对侧肩井穴0.5~1分钟。双肩交替进行。

功效:放松肌肉,活血通络。

6.合按内关穴、外关穴

将一手中指和拇指分别放在另一手的外关穴和内关穴上,2指对合用力按压0.5~1分钟。双手交替进行。

功效:安神镇静,和胃理气。

婴儿腹痛怎么按摩 伤食型腹痛

主要症状:脘腹胀痛,按之痛甚,嗳腐吞酸,矢气恶臭,或恶性呕吐,腹痛欲泻,泻后痛减,舌苔厚腻,脉滑,指纹紫滞。

治疗原则:消食导滞,理气止痛。

推拿处方:揉中脘,分腹阴阳,拿肚角,揉板门,清大肠,运内八卦。

推拿方法:

揉中脘:用拇指或中指揉脐上4寸的中脘穴100-300次。

分腹阴阳:沿肋弓角边缘或自中脘至肚脐,用两拇指向两旁分推100-200次。

拿肚角:用拇指,食指,中指三指拿脐下2寸,旁开2寸的大筋3-5次。

揉板门:用拇指在大鱼际平面揉100-300次。

清大肠:用拇指推食指桡侧缘100-500次,从虎口到指尖直推。

运内八卦:用拇指沿顺时针方向运手掌内八卦100-300次。

功效:揉中脘,分腹阴阳,揉板门健脾和胃,消食导致,理气止痛;清大肠疏调肠腑积滞;运内八卦宽胸理气,调和气血,拿肚角止痛。

胃痛按摩手上见效快图 胃痛胃灼热按摩手部穴位

取胃肠点,胸腹区,中魁穴,常规消毒后,按操作常规,推按胸腹区,点按胃肠点,中魁穴,每日按摩1次,每次10-15分钟,五次为一个疗程。用牙签束刺激或烟头灸手上的胃肠点和中魁穴也有好的治疗效果。

胃痛按摩手上见效快图 胃痛病因

多因长期饮食不规律,饥饱失常;或饮食不节,喜吃辛辣,过食生冷,损伤脾胃;或因精神刺激,情志不畅,气机逆乱,肝邪犯胃,或外邪内侵,劳累受寒,克犯脾胃等因所致;每遇劳累过度,饮食世界,精神刺激或气候变化而反复发作,迁延不愈或加剧。

胃痛按摩哪里见效快图 团摩上腹宽胸理气

按摩方法:把左手掌心叠放在右手背上,右手掌根置放于上腹部,适度用力做顺时针方向环形摩动0.5-1分钟,以上腹部有温热感为度。

按摩功效:健脾和胃,宽胸理气。

胃痛按摩哪里见效快图 拿捏肩井活血通络

按摩方法:肩井位于大椎与肩峰连线中点处,用一手拇指和食指对合,用力拿捏对侧肩井穴0.5-1分钟,双肩交替进行。

按摩功效:活血通络,放松肌肉,缓解疼痛。

胃胀气穴位按摩见效快

穴位按摩

按摩内关穴有助于消除胃胀气的情况,内关穴位于手腕横格纹以上大概三个手指宽的地方,用另一只手的大拇指用力按压20-30次,并且按摩1分钟,就会逐渐减轻胃胀气的感觉。

捏手指防胀气

四缝,是消宿食、化积滞的专用穴。它不是单一的某个穴位,而是四个穴位的合称,分别位于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的第一、第二指关节相交处的横纹中点。使用四缝治疗消化不良效果非常好。按摩时,采用坐或卧式,一般选用拇指或中指,以指腹按压穴位,以自觉稍痛为度。每日进行2—3次,坚持一周即可缓解胃胀、胃痛、消化不良的症状。

另外,中脘穴也是治疗胃肠疾病十分重要的穴位,它位于胸骨下端和肚脐连线的中央,大约在肚脐往上一掌处。指压时仰卧,放松肌肉,一面缓缓吐气一面用指头用力下压,6秒钟时将手离开,重复10次,就能使胃感到舒适。

跪姿前倾

双膝跪地,从膝盖到脚趾都要接触到地面,上半身保持直立,双手自然下垂。缓慢坐下,直到体重完全压在脚踝上,双手自然放在膝上,保持正常呼吸。保持该姿势约30秒,放松后再将上半身向前倾。重复做3~5次。该动作有助于消除胀气、胃肠综合征(如胃肠痉挛、腹泻等),还可强化大腿肌肉。

胃痛按摩哪里见效快 中脘穴

中脘属任脉,任脉、手太阳与少阳、足阳明之会,胃之募穴。位于上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上4寸处,有和胃健脾、降逆利水的作用,主治胃痛、腹痛、腹胀、呕逆、反胃、食不化等胃部不适的症状。

相关推荐

胸口疼按摩哪里

按压檀中穴 檀中穴部位:该穴位位于胸部以,人体正中线上,与第四间相平,和两乳头连线的中点几乎重合。 操作手法:可用揉法也可用法,效果相当,如果用揉法,则常用中指指端揉按50-100次,如果是用法则以双手拇指指腹从该穴位向外,力道适中,当所部位有酸痛感时即可。 功效:该穴紧连胸部,是人体极为重要的穴位,按摩该部位,不仅能治疗胸口疼痛,还可治疗腹部疼痛、心悸、咳嗽等疾病。 揉内关穴 内关穴部位:该穴位属于心包经络,在手臂内侧,虚握拳时,该手无名指、食指、中指对齐腕横纹,此时食指点的地方就是内关

胸腹部自我按摩保健法

1.浴胸术摩擦胸。先用右手掌按在右乳上方,手指并拢向,用力至左侧腹股沟处;然后再用左手按在左乳上方,同样用力至右侧腹股沟处,一左一右为一次,可擦10~20次。功能:运气开积,消食化痰。 2.胸部按揉术以一手中指面沿锁骨骨间隙由内向外,由第1、2间,2、3间顺序而,适当按摩,以酸胀为宜。功能:宽胸理气,宣肺平喘。 3.拿胸肌术一手拇指紧贴胸前,食、中两指紧贴腋,相对用力提拿,一呼一吸,一提一拿,慢慢由里向外之,约5次。功能:宽胸理气,除痹祛痛。 4.摩心前区术左手按在心前区,右手置左手背

四种按摩方法帮你软化血管

1、抚摩胸口 留内衣,仰卧床上,全身放松,两手掌根按两乳房不动,两手食四指并拢,用指头抚摩胸口,同时右手向右旋转50圈,左手向左旋转50圈;再逆向旋转各50圈。注意:本节对胸闷、心绞痛、哮喘、气短等有缓解作用。但如不好转,甚至持久性的胸骨后有压榨性的剧痛,呼吸困难等胸部症状,超过30钟,可能是急性心肌梗塞,赶快去大医院抢救。 2、双掌重叠按摩胸腹 以两乳之间(膻中)丹田为中心,双掌重叠,先把右手放底、顺时针方向旋转50圈,再换左手放底,逆时针方向旋转50圈。反复进行,呼气、拉吸气,逐步扩大范围,

牙痛按摩快速止痛图 风热型牙痛按摩

症状表现:牙齿疼痛,齿龈红肿胀痛,咀嚼时尤重,喜凉恶热,或腮肿热痛,口渴,可伴随咽喉肿痛,头痛,舌尖红,苔薄白或薄黄。 按摩方法: 1.患者取坐位,按摩者站立其身后,将双手中指或拇指指腹置于患者左右太阳穴,适当用力,旋转揉动,反复操作2钟后,以双手拇指指压定太阳穴后相对点压2-3后即可。 2.患者取坐位或仰卧伸臂,按摩啊这一手扶其肘持臂,另一手沿患者手臂外侧由上到进行捏揉,反复操作3-5钟,注意沿经对曲池,外关,合谷,阳溪等穴位用力点按。 3.患者仰卧,按摩者以两手提捏患者腿外侧肌肉,由上到,反

胃痛按摩哪里见效快 导引法缓解胃痛

揉按内关:用拇指揉按内关穴100次,以有酸胀感为度。 掐合谷:用拇指掐合谷穴10次,以有酸胀感为度。 按足三里:用拇指按足三里100次,以有酸胀感为度。 揉按腹部:两手交叉,男患者右手在上左手在,女患者反之,以肚脐为中心揉按腹部,顺时针方向36圈,逆时针方向36圈。 意念导引:揉按腹部完后,舌抵上腭,取坐式,两手放在膝上,或平卧,轻闭双目,意守丹田10钟。 每天早晚坚持做两次,每次20钟,20天为一个疗程,长期坚持可强健脾胃,减少胃痛的发生。

胃痛拿有效果吗

拿可以对胃痛起到一定的缓解效果。 拿疗法主要是采用适当的手法刺激穴位,通过痛点调节机体,缓解疼痛,再者,拿对肠胃运动和胃的泌功能也有调节作用,因此胃痛拿是有效果的。 胃疼治疗原则以理气,和胃,止痛为主。脾胃虚寒者辅以温中散寒,饮食伤胃者辅以消食导滞,肝气犯胃者宜疏肝理气。 可以采取以拿方法: 1.患者取仰卧位,拿者坐于患者右侧,用一指禅法沿腹部任脉往返拿5-8遍,重点在中脘,气海,天枢穴拿,再沿两侧缘(腹阴阳)拿,各往返5-8遍。 2.用摩法在胃脘部治疗5-10钟,然后按揉

治疗胃疼的小妙招

胃痛的原因 胃痛发生的常见原因有寒邪客胃、饮食伤胃、肝气犯胃和脾胃虚弱等。胃主受纳腐熟水谷,若寒邪客于胃中,寒凝不散,阻滞气机,可致胃气不和而疼痛;或因饮食不节,饥饱无度,或过食肥甘,食滞不化,气机受阻,胃失和降引起胃痛;肝对脾胃有疏泄作用,如因恼怒抑郁,气郁伤肝,肝失条达,横逆犯胃,亦可发生胃痛;若劳倦内伤,久病脾胃虚弱,或禀赋不足,中阳亏虚,胃失温养,内寒滋生,中焦虚寒而痛;亦有气郁日久,瘀血内结,气滞血瘀,阻碍中焦气机,而致胃痛发作。总之,胃痛发生的病机为虚实两端,实证为气机阻滞,不通则痛;虚证为

中暑按摩穴位 按揉穴位后宽胸处理法

当中暑的患者症状缓解后,最后做宽胸梳按摩3-5钟。即:用食指、中指和无名指三个手指指腹,从胸骨中央沿着骨的间隙向两侧用力梳,左手梳右手边的骨,右手梳左边的骨,反复多次,可以宽胸理气,快速缓解胸痛胸闷气短症状,效果立杆见影。做的时候意念跟随着指尖移动。

心口疼按什么穴位

胃脘痛就是人们口中常说的“心口痛”。心口痛是一种临床常见的消化道病症,指的是人体上腹部接近近心窝处的疼痛。除了吃止痛药以外,您还可以学习治疗心口痛的自我拿法,例如按摩中脘。 1、心口疼按摩中脘穴 双手掌重叠紧贴中脘穴,以顺时针方向旋转按揉1~2钟;再逆时针方向旋转按揉1~2钟。 2、心口疼按摩粱门穴 双手掌重叠,置于腹部,先从右弓至左弓到脐,再回到右弓;顺时针方向旋转粱门穴1~2钟;再逆时针方向旋转粱门穴1~2钟。 3、心口疼按摩足三里穴 取坐位,用右手拇指峰贴于左侧足三里穴按揉1~2

中医怎么按摩治疗冠心病

1.预备式 取坐位,腰微挺直,双脚平放与肩同宽,左手掌心与右手背重叠,轻轻放在小腹部,双目平视微闭,呼吸调匀,全身放松,静坐1~2钟。 2.按揉大椎穴 将右手中指指腹放于大椎穴上,食指、无名指、小指等附于穴位旁,适当用力按揉0.5~1钟。 功效振奋阳气,通络镇痛。 3.拿捏肩井穴 用一手拇指与食指、中指对合用力拿捏对侧肩井0.5~1钟。双肩交替进行。 功效放松肌肉,活血通络。 4.捏腋前 将一手拇指放在对侧腋前,其余4指放在腋窝,对合用力捏拿腋前肌肉0.5~1钟。双侧交替进行。 功效活血通络,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