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必备宝宝长乳牙数计算公式
妈妈必备宝宝长乳牙数计算公式
宝宝一般在出生后6个月就开始长牙,有些宝宝在出生后4-5个月就开始长了,有些则稍晚。这个时期所出的牙,叫做乳牙。乳牙萌出的顺序是:
(1)先出1对下颌乳中切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下门牙。然后是一对上颌乳中切牙,即上下乳侧切牙;与乳侧切牙间隔1个牙的位置长出第一乳磨牙;紧挨乳侧切牙长出单尖牙;紧挨第一乳磨牙长出第二乳磨牙。
(2)长牙规律是每隔4个月长出4颗牙来,即乳中切牙在宝宝6个月时萌出,乳侧切牙在10个月长出,第一乳磨牙在14个月长出,单尖牙在18个月长出,第二乳磨牙在22个月长出。20颗乳牙在2岁半左右出全。
(3)一般女孩出牙早于男孩,下颌牙比上颌的相应牙出得早。
(4)6~7岁时宝宝开始长恒牙替换乳牙,恒牙长齐有32个。
有的婴儿早在两个月前就已经有乳牙萌出了,但大多婴儿会在生后6个月有乳牙萌出,先萌出一对下乳中切牙;到8月龄,萌出一对上乳中切牙;此后其他乳牙由前向后,左右相继成对萌出,一般是左右对称,同时萌出,先出下牙,后出上牙。
公式:
两周岁以前的婴儿:宝宝乳牙数=月龄-4、6
例子:8-4、6=4、2(8个月婴儿应该萌出乳牙2~4颗)
厌奶期症状
厌奶期几乎是每个宝宝成长中都必须经历的阶段,那么宝宝厌奶期的症状有哪些呢?一般来说,宝宝进入厌奶期之后,最明显的症状就是吃的奶量变少了。因此妈妈们可以计算宝宝每天所喝的奶量来判断宝宝是否进入厌奶期。如果宝宝每天喝的奶低于所需的奶量,没有生病发烧,且到了4~6个月大,宝宝就可能已经进入厌奶期。4个月内的宝宝,计算奶量的公式是以宝宝的体重和每天的餐次来计算,计算公式为:(体重×120~150毫升)÷餐次/(天)=一餐的奶量。
厌奶期宝宝的主要表现就是不爱喝奶,每次喂宝宝奶只是喝几口就不想再喝了。婴儿的生理发育及感官功能愈来愈成熟,开始对周遭的环境产生好奇并喜欢探索,自然就容易对“吃”分心。而且这个阶段,宝宝甚至觉得吸拇指或玩弄垃圾筒都比喝奶好玩,所以妈妈们如果发现宝宝有以上的症状,那么就要考虑宝宝是不是进入厌奶期了同时也要做好相应的应对措施。厌奶的发生并非就代表着宝宝会营养不良,如果宝宝的成长曲线属于正常,且活动力一如往昔,无其他异常的现象发生,那么就无需担心,等宝宝自然恢复正常。
如何判断宝宝是否吃饱 注意事项
每个宝宝的奶量不同,欲知道自己的宝宝一餐应喝多少奶量,可由一个简单的方法来粗略计算,为「体重(kg)x150(c.c.)÷餐次=一餐的奶量」,举例来说,新生儿体重若为3.2公斤,一天喝8次奶,算式为「3.2x150÷8=60」,代表一餐的奶量约为60c.c.。不过这个公式有时反而会为家长带来迷思,若无法让宝宝喝到该有的毫升数,有些妈咪的情绪就会变得较负面,尤其是习惯亲喂的妈咪,因为看不到宝宝喝下去的奶量,焦急的心情又更为强烈,喂多少母奶并非最大的重点,宝宝是否真的有吃饱,将会反映在身高及体重,不须斤斤计较一餐的奶量,这些公式及平均数字仅供参考用途,亲喂妈咪平时只要多喂几次即可,如果宝宝不想喝就代表还不饿,也不必特别勉强。
九个月宝宝长几颗牙正常的
有的婴儿早在两个月前就已经有乳牙萌出了,但大多婴儿会在生后6个月有乳牙萌出,先萌出一对下乳中切牙;到8月龄,萌出一对上乳中切牙;此后其他乳牙由前向后,左右相继成对萌出,一般是左右对称,同时萌出,先出下牙,后出上牙。
到了9个月,萌出一对下乳侧切牙,再萌出一对上乳侧切牙;到了一岁零两个月,先萌出一对下第一乳磨牙,再萌出一对上第一乳磨牙;到了一岁半,先萌出一对下乳尖牙,再萌出一对上乳尖牙;到了两周岁,先萌出一对下第二乳磨牙,再萌出一对上第二乳磨牙。这样,到了两周岁,20颗乳牙就出齐了。
乳牙数计算的方法是:两周岁以前的婴儿,月数减4~6。如9个月婴儿乳牙数是:9-(4~6)=5~3。9个月婴儿应该萌出乳牙3~5颗。
但并不是所有的婴儿都如此规律地萌出乳牙,有的婴儿早在生后4个月就开始有乳牙萌出了,可有的婴儿迟到生后一岁才开始长牙。
通过上面的介绍我们了解到了九个月宝宝长几颗牙的大致范围,一般大概是在三只五颗,但是由于小宝宝们个人的身体情况是不一样的,所以有的小宝宝有可能在9个月的时候还没有长牙,甚至已经长了七、八颗牙,所以面对小宝宝们长牙的情况不要过于的担心,也不要盲目的不听医生的劝告,给小宝宝补钙,过多的钙摄入有可能会对宝宝的身体健康带来损害哦。
婴儿出牙早怎么办
牙齿萌出的早与晚,是衡量宝宝生长发育状况的一个重要指标。一般情况下,宝宝在半岁左右萌出第一颗乳牙,2岁半左右萌出全部乳牙,共20颗乳牙。乳牙的萌出遵循一定的时间,又按一定的顺序,最先萌出的是下中切牙,并且是一对;然后是上中切牙、侧切牙、磨牙等。乳牙萌出的颗数可以用一个公式来计算:婴儿月龄减4-6作为该月平均出牙数。例如,10个月的婴儿出牙数= 10-(4-6)=6-4颗,即应出牙4-6颗。由于个体差异,以及婴儿营养状况和母亲营养状况的不同,乳牙萌出时间有的早,有的晚。正常情况下,女孩比男孩牙齿钙化、萌出的时间早;营养良好、身体好、体重较重的宝宝比营养差、身体差、体重轻的宝宝牙齿萌出早;寒冷地区的宝宝比温热地区的宝宝牙齿萌出迟。
宝宝出牙的顺序以及数量
有的婴儿早在两个月前就已经有乳牙萌出了,但大多婴儿会在生后6个月有乳牙萌出,先萌出一对下乳中切牙;到8月龄,萌出一对上乳中切牙;此后其他乳牙由前向后,左右相继成对萌出,一般是左右对称,同时萌出,先出下牙,后出上牙。
到了9个月,萌出一对下乳侧切牙,再萌出一对上乳侧切牙;到了一岁零两个月,先萌出一对下第一乳磨牙,再萌出一对上第一乳磨牙;到了一岁半,先萌出一对下乳尖牙,再萌出一对上乳尖牙;到了两周岁,先萌出一对下第二乳磨牙,再萌出一对上第二乳磨牙。这样,到了两周岁,20颗乳牙就出齐了。
乳牙数计算的方法是: 两周岁以前的婴儿,月数减4~6。如8个月婴儿乳牙数是:8-(4~6)=4~2。8个月婴儿应该萌出乳牙2~4颗。
但并不是所有的婴儿都如此规律地萌出乳牙,有的婴儿早在生后4个月就开始有乳牙萌出了,可有的婴儿迟到生后一岁才开始长牙。
妈妈如果因为宝宝乳牙萌出迟了,就认为宝宝缺钙,给宝宝喂钙片钙水,是没有必要的,如果宝宝吸收不了这些钙,会使宝宝大便干燥。如果宝宝吸收了过多的钙,对宝宝的身体同样是有害的。况且乳牙早在胎儿期就开始生长了,只是没有萌出牙床,妈妈看不到而已。还没有见过不出乳牙的个例报道,父母尽管放心。
如何用宫高腹围算胎儿体重
各位准妈妈每个月都很想知道自己的宝宝发育到那个程度,但是又苦于不知如何计算,那么,就没有办法计算宝宝的体重了吗?下面,给大家分享几个计算公式,可以让准妈妈轻而易举计算出自己宝宝的体重。
公式1:Y=-4973.72+260.69*HC
公式2:Y=-2686.60+171.48*AC
公式3:Y=-2232.56+747.42*FL
公式4:Y=-2513.51+1049.90*FTH
公式5:Y=-5168.32+100.97*HC+110.86*AC+143.09*FL+331.43*FTH
说明:
1、可以使用其中任一个公式计算,公式5的精度最高。
2、参数的含义如下,参数可以从B超单中查到。Y:胎儿体重的估算值(g) HC:头围 AC:腹围 FL:股骨长 FTH:胎儿腿部皮下脂肪厚度。
婴儿吃奶量计算公式
这一点主要是针对人工喂养,可以通过精确的计算来完成,而且对于人工喂养过程中,针对宝宝什么时期,应该吃几次奶,吃奶量大小爸爸妈妈应该做到心中有数。其实育儿专家有给出一个计算婴儿吃奶量的计算公式,那就是一日的吃奶量就是100×[110×体重(千克)]/86,如果觉得麻烦,还有一个更加简便的计算方式,那就是宝宝一日的吃奶量是128毫升×体重(千克),这是根据宝宝的体重进行计算,大约体重每增加一公斤,婴儿吃奶量就要增加128毫升。除了吃奶量的大小,婴儿奶粉的调配方法也是爸爸妈妈需要知道的。
具体的可执行的调配方法有两种,一种是通过重量的计算,来进行科学的调配,另外一种是通过奶粉的体积来进行科学的配制。首先说一下按重量去调配的方法,其实一斤奶粉是源自于八斤鲜牛奶,因此在冲调奶粉的时候,需要加入七倍的水,这样才能够恢复原来鲜牛奶的配比。但是需要称重量,这种方法比较麻烦,并不太实用。
按照体积进行配置,相比来讲,就是比较实用的类型,奶粉的密度和水并不一样,它的表观密度只有0.5-0.6克每毫升,按照这样一个密度来计算,奶粉与水的比例达到4:1的比例就可以了,也就是说一勺奶粉加入四勺水就可以了,这是一个基本的解决方法,但是不同的奶粉,以及不同的月份的宝宝具体的要求又有所不同,一般的奶粉商都会有关于不同月龄的婴儿宝宝的奶粉使用量,奶粉调配方法,以及喂养的次数,和其他方面的说明和注意事项,妈妈认真研读和遵守就可以了。婴儿喂奶量是一个科学的问题,需要精细的去对待,爸爸妈妈要有一个正确的态度,因为婴儿成长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面对具体情况,爸爸妈妈一定要知道如何灵活的处理随时面临的情况,给宝宝最优的成长方案。
婴儿吃奶量直接关乎到婴儿喂养的质量,和宝宝的身心健康程度,是爸爸妈妈们最为关切的问题,因此一定要弄清楚婴儿吃奶量的相关问题,伴随着宝宝的不断成长,对他进行针对化的相应调整,来帮助宝宝更科学健康的成长,让宝宝聪明又健康,真正的领先于同龄人,赢在起跑线上。
厌奶期的症状
厌奶期几乎是每个宝宝成长中都必须经历的阶段,那么宝宝厌奶期的症状有哪些呢?一般来说,宝宝进入厌奶期之后,最明显的症状就是吃的奶量变少了。因此妈妈们可以计算宝宝每天所喝的奶量来判断宝宝是否进入厌奶期。如果宝宝每天喝的奶低于所需的奶量,没有生病发烧,且到了4~6个月大,宝宝就可能已经进入厌奶期。4个月内的宝宝,计算奶量的公式是以宝宝的体重和每天的餐次来计算,计算公式为:(体重×120~150毫升)÷餐次/(天)=一餐的奶量。
厌奶期宝宝的主要表现就是不爱喝奶,每次喂宝宝奶只是喝几口就不想再喝了。婴儿的生理发育及感官功能愈来愈成熟,开始对周遭的环境产生好奇并喜欢探索,自然就容易对“吃”分心。而且这个阶段,宝宝甚至觉得吸拇指或玩弄垃圾筒都比喝奶好玩,所以妈妈们如果发现宝宝有以上的症状,那么就要考虑宝宝是不是进入厌奶期了同时也要做好相应的应对措施。厌奶的发生并非就代表着宝宝会营养不良,如果宝宝的成长曲线属于正常,且活动力一如往昔,无其他异常的现象发生,那么就无需担心,等宝宝自然恢复正常。
婴儿长牙齿的症状是什么样子
一般宝宝长牙的时候,都会有些发烧,流口水,吐泡泡,容易烦燥哭闹,因为乳牙在长,所以宝宝的牙床会觉得很痒,所以他开始喜欢吃手,或者咬玩具等。这个时候妈妈可以给宝宝准备一些磨牙棒或是咬胶,来缓解宝宝出牙的不适。刚长出的乳牙还不能吃饭用,因此不能给孩子硬食,妈妈也不要让孩子含着乳头睡觉。乳牙萌出前几天孩子可能会有一些异常的表现,如哭闹、口涎增多、喜欢咬手指和硬的东西、睡眠不好、食欲减退等表现,有的还有低热、轻度腹泻、局部牙龈可能充血。
1、准备些硬度适中的小食:宝宝的幼嫩牙床能够承受的面米食品、炖得较烂的蔬菜、去核去茎的水果等,能有效帮助宝宝乳牙萌生及发育,并锻炼咀嚼肌,促进牙弓、颌骨的发育,从而促进宝宝牙龈、牙齿健康发育。
2、咬牙胶:采用无毒软塑胶制成,内部为空心,较柔软,在乳牙尚未萌发出时使用,可减轻出牙时的不适和烦躁。有的特别设计了突出沟槽,具有按摩牙龈的作用;有的会发出奶香味或设计成水果型,比较受小宝宝的喜爱。不过,咬牙胶一定要保持清洁。
所以在宝宝长牙齿的时候妈妈要根据他们的情况,进行一些治疗后采取一些预防的方式,这样的话在孩子长牙的时候就可以及时的缓解,因为孩子的抵抗力,或者是语言能力是很差的,所以妈妈要注意观察,这样的话才对宝宝有帮助。
分娩前准妈妈需要做哪些准备呢
1、联系好住院事宜
为了防止医院的妇产科床位紧张,必须要提前联系好住院事宜,才能有备无患。
2、和老公商量好去医院分娩的路线和交通工具
没有人能预测分娩的时间,必须准备一个万全之策,设计好去医院的几种方案.关键是计划好,准妈妈就能顺利平安地到达医院。
3、准妈妈要为自己准备好待产包(待产包清单如下)
待产用品:长,大的卫生纸,要软而结实:加长夜用卫生巾(住院排恶露的时候用);开衫式的睡衣(方便穿,脱,哺乳);哺乳胸衣;大小毛巾数块。
宝宝用品:新生宝宝的小衣服,小被子,小毛巾,纸尿裤,湿纸巾
待产是的食物:待产有时是相对漫长的过程.要准备些食物补充能量.可准备巧克力,果汁(配上弯曲的吸管,可以方便喝水)
4、准妈妈要按时做产前检查
到了孕晚期,体检的次数就更频繁了,一定要坚持按时去体检.关注每一次检查的结果,以便及时发现异常,及时想办法解决。
5、准妈妈要经常按摩身体,消水肿
准妈妈越来越“大腹便便”,不适感加重,腰酸背痛,下肢水肿.准妈妈要做一下按摩.做不到的要准爸爸帮忙,按摩可以刺激身体皮肤内的神经末梢,增进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疲劳。
6、准妈妈要学习分娩知识
准妈妈一方面渴望宝宝的到来,一方面对分娩的恐惧就象石头一样压在心头.其实知道事情是怎么回事,反而回轻松面对.准妈妈可以搜集一下这方面的信息,或参加产前培训班,全面客观的了解分娩,保持轻松和自信的状态,迎接宝宝的降生。
7、孕晚期准妈妈不要单独一个人外出,如一定要单独外出,就手机一定要随身带。
新妈妈学习如何躲避当众哺乳的尴尬
巧用哺乳背巾
宝宝含住乳房的那一剎那可能会短暂的露出乳房,此时可以将身体背对他人,或是走进另一个房间等含乳妥当衣着整齐再出来。哺乳过程,可以拿个小毯子盖着或拉高背巾遮住宝宝的头,必要时,亦可请老公帮忙挡一下!
当宝宝大一些了,喝奶不容易专心了,很可能会在喝奶中途松开乳房对你微笑,此时,或许穿著容易遮掩的衣服是比较好的选择。有些宝宝的癖好,在喝奶时喜欢推高你的衣服,这时,要请妈妈提防小手,你可以握着宝宝的手,或是抓好自己的衣服确保不会被宝宝掀开,别忘了,平时在家喂奶时就可以教导他正确良好的哺乳 “礼仪”(有些妈妈的做法会是,只要宝宝乱掀衣服就暂时没奶喝。)
无论如何,踏出第一步自己才会越来越有自信。一个简单的原则,地点由近而远,时间由短而长。刚开始,或许需要先生帮忙照应,等累积的经验多了,你会越来越上手,进而发现,和宝宝一起分享这个世界的点点滴滴,是一件多么美妙的事。准备好了吗?出去走走吧!
1、解开衣服,将宝宝放置到正确位置,手托住宝宝的臀部。
2、一手轻轻托起宝宝的头,另一手捏起乳房,将乳头放到宝宝口中。
3、也可以坐着,把仰卧的宝宝轻轻夹在腋下进行哺乳。
4、注意不要让乳房堵住宝宝的鼻子,应用手隔开。
当众哺乳,你能做到轻松不尴尬吗?
对于新手母奶妈妈来说,带宝宝出门难免有许多顾虑,宝宝要吃奶怎么办?目的地会不会有干净独立的育婴室?虽然目前公共场合几乎都设有哺乳室,不 过,母奶妈妈们请千万不要画地自限,认为自己必须窝在一个隐蔽的小空间才能哺乳。如果你是个喜欢带着宝宝一起出门的妈妈,请想象以下两种场景。
场景一:你带着宝贝出门,袋子里装的是:尿布、湿巾、奶粉、数支奶瓶、可能外加一个保温罐的温水。
场景二:带着宝贝出门,但袋子只装了几片尿布、湿巾外加一条亲密背巾。想想看,哪一种装备最能让你和宝宝享受快乐的亲子时光?相信你会同意,场景二的轻装备最为理想,事实上这也是多数母奶妈妈的体验,我们出门很方便,和宝宝在一起的每一刻都轻松又愉快。
克服户外哺乳的心理障碍
然而,对于新手母奶妈妈来说,带宝宝出门难免有许多顾虑,宝宝要吃奶怎么办?目的地会不会有干净独立的育婴室?虽然目前公共场合几乎都设有哺乳
室,不过,母奶妈妈们请千万不要画地自限,认为自己必须窝在一个隐蔽的小空间才能哺乳。对许多经验老道的母奶妈妈们而言,只要有张舒适的小椅子,对她们来
说就是一个适合哺乳的好地方;更老练的妈妈,甚至只需略微调整身上的背巾,把宝宝调到合适的角度,就能一边行走就能一边喂奶,旁人甚至完全不会察觉这位妈 妈正在哺育她的孩子。
多一分准备,少一分不安
还是担心吗?我们鼓励妈妈参加母乳支持聚会,观察有经验的妈妈如何和宝宝互动,这些妈妈哺乳时的自信具有感染力,你会更有信心往外走出去。除了信心外,一些准备,像是简单合宜的衣物,也可帮助你在公共场合哺育你的宝宝等,立杆见影帮你解决哺乳难题。
什么样的衣着适合妈妈外出哺乳?纯棉、宽松、通风吸汗的衣服,就是不错的选择,怕曝光的话,可以加件宽松的外套、披肩、小毯子或是擅加利用你的
亲密背巾。目前针对母奶妈妈设计的商品还真不少,虽然不是母奶妈妈的必需品,但你不难找到一些哺乳衣、哺乳内衣等,这些服饰特殊设计的开口,增加了喂奶的 隐蔽性,或许能减缓你在户外哺乳时的不安。
好用帮手--哺乳背巾
亲密背巾几乎可说是母奶妈妈不可缺少的用品,她可以让母亲以最轻松的方式将宝宝挂在身上,当宝宝喝奶的时间到了,只需要略为调整就可以让宝宝以 舒适的方式躺在母亲的怀里开怀畅饮。目前广受母奶妈妈青睐的哺乳背巾,是藉由一条长长的布来做变化、让妈妈自由调整不同的背法:
1.初生的婴儿可使用摇篮背法,让宝宝横躺在母亲怀里。
2.稍大的宝宝可改为依偎抱法,也就是与母亲面对面的方式坐在背巾里。
3.随着宝宝成长开始喜欢探索外面的世界,可以改采小袋鼠背法,让宝宝与你以同样角度观察世界。
4.此外,基本的背法还包括了腰下跨坐法,让宝宝在旁便,方便背着宝宝的照顾者可以做其它事情。
各种不同的背法看起来有点复杂,的确,初次使用亲密背巾的妈妈通常不是那么容易掌握使用的要诀。不过,亲密背巾的使用,只要多练习就可以掌握不同背法的变化。当你熟练背巾的使用,背着孩子出门往往成为一件很平常的事情,世界也变得更为宽广。
来看各路妈咪怎么说
宝宝喝奶问题无比重大,在家的话,当然是宝宝一有需要,妈妈立马宽衣解带。可是,当你身处公共场合,宝宝却哭着要喝奶了,该怎么办呢?在那么多陌生人面前喂奶,会不会让你感到尴尬呢?
等到宝宝哭着想喝奶的时候,哪还会感觉难为情啊?找个相对偏僻的地方就是了。--家有小鼎
有孩子前我一直都觉得当众喂奶是很尴尬的,可真有了宝宝后就什么都不管了,这就是母性啊!-新配方
我没当众喂过奶,感觉不是很文明,呵呵。一般出门时如果宝宝吵着要喝奶,我就给他泡奶粉。--小公鸡
以前在公交车上看到有妈妈在喂奶,而且坐的是那种面对面的位子,对面的男士很尴尬,那个妈妈自己倒是没什么。--十九八七
喂奶的时候就没把自己当女人,而是一头时刻准备着的母牛。--亮亮妈
有了孩子后就顾不了那么多了。以前听到过一句话,大意是:生孩子前女人是金奶头,生孩子后就是猪奶头了。话糙理不糙啊。--微风吹
宝宝哭着要吃的话我肯定要喂奶的啊,倒是我LG不太情愿,一定要我拿件衣服遮挡一下。--飞雪飘舞
小结:简单的说,自己的不安才是妨碍自己在公共场所哺乳的最大障碍,带着宝宝出去走走吧,没什么好顾忌的,就算旁人发现你在喂奶,通常只会给予钦佩的鼓励,因为你在做一件对宝宝最好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