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脚气针灸疗法

脚气针灸疗法

1.针灸

治法取足少阳、阳明与太阴经穴为主。偏实者针用泻法;偏虚者针用补法。

处方阳陵泉足三里悬钟三阴交

随证配穴脚气冲心:巨阙内关郄门;

脾胃虚弱:脾俞胃俞;

跗肿麻木:八风太白

方义伤于湿者,下先受之,湿邪滞留足胫,流溢肌肤,故 取足三里、三阴交泻阳明、太阴之湿;补髓会绝骨,筋会阳陵,充养筋骨而使步履轻健。脚气冲心者,取心募巨阙,心包经内关,郄门以定悸除烦消满。脾俞、胃俞,施补法以健运化湿。八风、太白为治脚气之效穴,泻之使湿热下泄而消跗肿。

2.电针

选穴风市足三里伏兔悬钟

方法通电10—15分钟,采用疏波或疏密波刺激量和频率以病员耐受情况而定。每次选二对穴,每日或隔日一次。

3.水针

选穴曲池外关阴陵泉足三里悬钟

方法采用维生素B1100毫克或维生素B12100微克注射液,每次取2—4穴,每穴注入0.5—l毫升,隔日一次,10次为一疗程。

针灸什么时间扎最好

中医针灸的最佳时间。夏至后15日内就非常适合开展夏至节气针灸治疗。节气针灸可以通过扶正祛邪、培补脾胃、助阳散寒的方式,有效地提高人体免疫力更好地激发人体经气,达到防病治病的功效。


骨质疏松可以针灸吗

骨质疏松可以针灸,但是请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操作进行。

针灸疗法包括针刺疗法和艾灸疗法,具有调和阴阳、补虚泻实、扶正祛邪的功能,实验证明针灸是治疗骨质疏松症方法之一,可缓解临床症状、调节骨代谢和提高骨密度。在治疗时要辨证论治,对症选穴,做到标本兼治。


脚气的针灸治疗法

一、病因病机

本病主要因为水寒和湿热之邪侵袭下肢,流溢皮肉筋脉;或饮食失节,损伤脾胃,湿热流注足胫;或因病后体质虚弱,气血亏耗,经脉、经筋失于涵养所致。如湿毒上攻,心神受扰则心悸而烦,循经窜犯肺胃则喘满呕恶。

本病初起仅觉两脚无力,渐渐酸重顽麻而纵缓,而后两下肢或见软细,或浮肿。因此可分为干、湿两类: 湿脚气偏于实证,症见足胫肿大,甚则脚肿连膝,脉象濡缓,舌苔白腻; 干脚气偏于虚证,症见足胫肌肤日渐瘦削,冷麻酸重逐渐加剧,形神萎弱,或兼见便秘溲黄,舌质淡红苔黄,脉弦或弦数。如见症气逆喘满,心悸烦热,神志昏者,名为“脚气冲心”,实属凶险之候。

二、针灸治疗

1、治法:取足少阳、阳明与太阴经穴为主。偏实者针用泻法;偏虚者针用补法。

2、处方:阳陵泉 足三里 悬钟 三阴交。

3、随证配穴:脚气冲心:巨阙 内关 郄门;脾胃虚弱:脾俞胃俞;跗肿麻木:八风太白。

4、取穴根据:伤于湿者,下先受之,湿邪滞留足胫,流溢肌肤,故取足三里、三阴交泻阳明、太阴之湿;髓会绝骨,筋会阳陵,充养筋骨而使步履轻健。脚气冲心者,取心募巨阙,心包经内关,郄门以定悸除烦消满。脾俞、胃俞,施补法以健脾化湿。八风、太白为治脚气之效穴,泻之使湿热下泄而消跗肿。

脊中的准确位置 脊中的治疗用法

针灸疗法:斜刺脊中穴0.5—1寸。

艾灸疗法:艾炷灸脊中穴3—5;或艾条灸脊中穴5—10分钟。


脚气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药物治疗脚气

脚气是由于感染真菌而引起的,所以治疗脚气可以用些具有杀菌效果的外用药,如高锰酸钾或者龙胆紫等乳液涂抹于患处;也可以涂抹脚气膏、头疱类消炎抗菌类药物涂抹于患处,或者直接服用抗生素,都可以起到缓解脚气的作用;还可以采用中药治疗,用枯矾、黄柏、五倍子、乌贼骨,任选一种研末备用,每天洗净脚后撒于患处,可以治疗脚气。也可以

用丁香15克,苦参、大黄、明矾、地肤子各30克,煎后将药液倒入水中洗脚,坚持一周即可起到缓解的作用。

针灸疗法脚气

针灸是中医上常用的治病方法,针灸对治疗很多疾病都有很好的效果,在治疗脚气的时候,针灸同样适用,治法取足少阳、阳明与太阴经穴为主;另外治疗脚气还可以采用电针和水针的方法进行治疗,效果都不错。

偏方治疗脚气

在民间有很多治疗脚气的偏方很管用,下面就为大家介绍几种简单有效治疗脚气的小偏方:

夏天用新鲜的芦荟叶揉搓出叶汁,然后洗干净脚之后,用液汁挤抹于患处,自然风干,每次一只脚用一叶,坚持涂抹一段时间会有不错的效果;用等量的花椒和盐加入水中稍煮一会儿,等温度达到刚刚不烫脚的时候用之泡脚,每天睡觉之前泡洗20分钟,连续泡洗一周即可痊愈。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患处已经出现了溃疡感染,就不要使用该偏方了,容易引发感染;还可以用大蒜治疗脚气,取大蒜两头,去皮放入半斤醋内泡3天,再用大蒜头擦患处,可以起到很好的消炎和杀死细菌特效。每日擦拭3次。连续坚持擦拭一周左右就可见效。

脚气的针灸治疗法

一、针灸治疗

1、治法:取足少阳、阳明与太阴经穴为主。偏实者针用泻法;偏虚者针用补法。

2、处方:阳陵泉 足三里 悬钟 三阴交。

3、随证配穴:脚气冲心:巨阙 内关 郄门;脾胃虚弱:脾俞胃俞;跗肿麻木:八风太白。

4、取穴根据:伤于湿者,下先受之,湿邪滞留足胫,流溢肌肤,故取足三里、三阴交泻阳明、太阴之湿;髓会绝骨,筋会阳陵,充养筋骨而使步履轻健。脚气冲心者,取心募巨阙,心包经内关,郄门以定悸除烦消满。脾俞、胃俞,施补法以健脾化湿。八风、太白为治脚气之效穴,泻之使湿热下泄而消跗肿。

二、电针

选穴风市足三里伏兔悬钟 方法通电10—15分钟,采用疏波或疏密波刺激量和频率以病员耐受情况而定。每次选二对穴,每日或隔日一次。

三、水针

选穴曲池外关阴陵泉足三里悬钟 方法采用维生素B1100毫克或维生素B12100微克注射液,每次取2—4穴,每穴注入0.5—l毫升,隔日一次,10次为一疗程。

脚气的针灸治疗法

1、针灸

治法取足少阳、阳明与太阴经穴为主。偏实者针用泻法;偏虚者针用补法。处方阳陵泉足三里悬钟三阴交,随证配穴脚气冲心:巨阙内关郄门;脾胃虚弱:脾俞胃俞;跗肿麻木:八风太白方义伤于湿者,下先受之,湿邪滞留足胫,流溢肌肤,故 取足三里、三阴交泻阳明、太阴之湿;补髓会绝骨,筋会阳陵,充养筋骨而使步履轻健。

脚气冲心者,取心募巨阙,心包经内关,郄门以定悸除烦消满。脾俞、胃俞,施补法以健运化湿。八风、太白为治脚气之效穴,泻之使湿热下泄而消跗肿。

2、电针

选穴风市足三里伏兔悬钟,方法通电10—15分钟,采用疏波或疏密波刺激量和频率以病员耐受情况而定。每次选二对穴,每日或隔日一次。

3、水针

选穴曲池外关阴陵泉足三里悬钟,方法采用维生素B1100毫克或维生素B12100微克注射液,每次取2—4穴,每穴注入0.5—l毫升,隔日一次,10次为一疗程。

针灸疗法可以提高怀孕率

美国马里兰大学医学院的助理研究员埃里克·曼海默和同事分析了2002年以来7项研究的结果。这7项研究是在4个西方国家进行的,涉及1366名接受人工授精的女性。

在试验中,有的妇女接受真正的针灸疗法,有的接受“假”针灸疗法,例如把针放在错误的地方,有的不接受针灸疗法。总的说来,真正的针灸疗法使女性的怀孕率提高了65%。针灸疗法都在胚胎移植后的一天内进行。但并非所有怀孕案例都能导致活产。在怀孕率已经很高的诊所,针灸疗法对怀孕率的帮助不大。但曼海默说,这并不是说,每一位患不孕不育症的女性都应接受针灸疗法。

他说:“我认为这只是初步研究结果。针灸疗法可以提高怀孕率和活产率。有的夫妇可能想选择针灸,但有的夫妇可能想等待进一步的研究结果。”

但半岛医学院教授埃德萨德·厄恩斯特敦促人们保持谨慎。“情况可能是,如果接受治疗的女性认为会有用,她们就会比较放松,这就会影响怀孕率。”

曼海默认为,这不大可能是源于安慰剂效果。他指出,针灸可以刺激人体产生神经递质。神经递质会影响月经周期、排卵和生育力。

患了干眼症不妨用针灸

在生活工作中,如果发现自己的眼睛出现易于疲劳、干涩感、异物感、痒感、或伴有刺痛感等症状时,就应该去看眼科医生了。如果诊断为干眼症,建议尽早应用针灸疗法。该疗法可以改善眼部血循环,促进腺体主动分泌泪液,能够有效缓解或治愈干眼症状,且没有任何毒副反应。自2004年我们上海市针灸经络研究所门诊部开设干眼症专科门诊以来,经过临床的不断摸索,目前已经形成针刺配合拔罐疗法、耳穴贴压治疗干眼症较为成熟的治疗方案。我们的临床经验提示,越早应用针灸疗法,疗效越好,疗程越短,治愈的可能性越大。遗憾的是很多患者往往是把针灸疗法作为最后一种选择的方法,经常是在应用多种人工泪液、泪小点栓塞术等多种方法治疗无效或效果不显著时,求助于针灸疗法,这时患者病程较长、病情较重,给针灸治疗带来了更多的困难。

针灸是通过刺激穴位激发机体的自我调节功能,以扶正祛邪而起治疗作用的。发病之初,邪气侵袭机体尚浅,正气尚充,易于修复。若没有及时治疗,病情迁延日久不愈,正虚邪恋,针灸干预治疗虽有效,但往往恢复时间长,病情易于反复。因此,得了干眼症要做到早发现、早应用针灸干预。只要治疗得当、护眼得法,干眼症是可以治愈的。

治脚气的好方法是什么

我们都知道,脚气是由真菌感染导致的,常见的致病真菌有红色毛癣菌、石膏样毛癣菌、絮状表皮癣菌、玫瑰色毛癣菌等。

针灸疗法:取患者的少阳、阳明和太阴经穴,施针治疗。脾胃虚弱者加上脾俞、胃俞两穴;湿热、麻木者加上八风、太白两穴。

中医药方:1.干脚气:主要药材有苍术、白宣、知母、黄柏、黄苓、当归、白芍、生地、槟榔、羌活、独活、木瓜、木通。2.湿脚气:主要药材有槟榔、木瓜、吴茱萸、陈皮、苏叶、生姜、桔梗。

中医偏方:1.将枯矾、黄柏、五倍子和乌贼骨任一种研磨成粉,洗脚之后将粉末敷撒与患处。2.取马齿苋、白癣皮、车前草和苦参各30克,加入苍术和黄柏各15克一同煎水,用汁液洗脚。

胞肓的意思是什么 胞膏的治疗用法

针灸疗法:胞肓穴,斜刺0.8—1.2寸,局部酸胀,针感可向臀部放射。

艾灸疗法:胞肓穴,艾条灸5—10分钟;胞肓穴艾柱或温针灸5—3壮。


脚气的针灸治疗法

1、治法:取足少阳、阳明与太阴经穴为主。偏实者针用泻法;偏虚者针用补法。

2、处方:阳陵泉 足三里 悬钟 三阴交。

3、随证配穴:脚气冲心:巨阙 内关 郄门;脾胃虚弱:脾俞胃俞;跗肿麻木:八风太白。

4、取穴根据:伤于湿者,下先受之,湿邪滞留足胫,流溢肌肤,故取足三里、三阴交泻阳明、太阴之湿;髓会绝骨,筋会阳陵,充养筋骨而使步履轻健。脚气冲心者,取心募巨阙,心包经内关,郄门以定悸除烦消满。脾俞、胃俞,施补法以健脾化湿。八风、太白为治脚气之效穴,泻之使湿热下泄而消跗肿。

电针

选穴风市足三里伏兔悬钟 方法通电10—15分钟,采用疏波或疏密波刺激量和频率以病员耐受情况而定。每次选二对穴,每日或隔日一次。

水针

选穴曲池外关阴陵泉足三里悬钟 方法采用维生素B1100毫克或维生素B12100微克注射液,每次取2—4穴,每穴注入0.5—l毫升,隔日一次,10次为一疗程。

相关推荐

一天当中针灸最佳时间

中医针灸的佳时间。夏至后15日内就非常适合开展夏至节气针灸治疗。节气针灸可以通过扶正祛邪、培补脾胃、助阳散寒的方式,有效地提高人体免疫力更好地激发人体经气,达到防病治病的功效。针灸是针灸医生根据病情的轻重选择针灸的次数和针灸的时间。一般来说,病情轻的,可以一天一次,若时间不允许,也可以两天一次,三天一次;研究表明,针灸一次,疗效维持的时间可以达到72小时,如果只是病后恢复期的调理,也可一周两次,甚

修正脚外翻的辅助锻炼方法

针灸疗法针灸疗法对足外翻的治疗,效果也是不错的,但是在对孩子进行针灸时,由于孩子易动,因此,其治疗效果有限。运动疗法:针对孩子易动的性格,可采用运动疗法对孩子足外翻进行治疗。临床上较为常用的方法为爬行锻炼,因为,爬行有利于孩子增加膝关节控制能力,协调其运动等,长期坚持,其效果不错。爬行训练,膝关节屈曲位,有利于纠正膝反仲,同时增加膝关节控制能力,协调其运动能力,膝关节屈伸是背屈的训练,提高伸肌力

中医治疗脚气的偏方

一:花椒盐水泡脚方法:将花椒和食盐按照一比二的比例放入水中稍微煮一会,等到温度不烫脚的时候就可以进行泡脚了。每天坚持泡脚二十分钟左右,一周为一个疗程,能够有效的治疗脚部出现溃疡的情况。二:碱面泡脚这种偏方适合夏天的时候出现的脚气。方法:每天晚上睡觉之前将蒸馒头包子所使用的碱面放入温水中融化,然后进行泡脚二十分钟。如果问题不是很严重那么三五次就可以只好,如果并且比较严重,那么一周左右也能够恢复健康。

产后子宫下垂怎么治 针灸疗法

轻度子宫脱垂的病人,着重运动疗法与用补气升提中药调理,或采用针灸疗法,针灸百元、关元、中极、三阴交等穴,即可见效。

针灸治疗肩周炎的原理

肩周炎临床表现为肩臂的多处疼痛,活动功能受限,其病理机制为病变区的瘀血、水肿压迫和牵张末梢痛觉神经,炎性瘀滞使局部代谢产物浓度增高直接刺激痛觉神经,所以产生剧烈疼痛。炎性渗出使炎症泛发,累及邻近组织,后期结缔组织增生、粘连等,使关节活动障碍。应用针灸疗法能调节血管功能,改善血液循环,使炎症瘀滞区的病理代谢产物加速分解和运走,或使其失活性。针灸疗法还能降低炎症区血管的通透性,减轻炎性渗出,抑制炎症泛

咳嗽的针灸疗法

咳嗽为呼吸系统疾患的主要症状,根据其发病原因,概分为外感咳嗽和内伤咳嗽两大类。外感咳嗽是由外邪侵袭而引起;内伤咳嗽则为脏腑功能失调所致。咳嗽常见于上呼吸道感染,急、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肺结核等疾病。咳嗽的病因病机本证之发生,其原因有二:一为外感风寒、风热之邪,从口鼻皮毛而入。肺合皮毛,开窍于鼻,肺卫受邪,于是肺气雍遏不宣,清肃之令失常。一为它脏病变,累及肺脏而致咳嗽者,加脾虚生湿,湿聚成痰,

虚脱的针灸疗法

发现虚脱患者,应立即安置平卧休息。给予温热茶水或糖水饮用,并用手指掐压人中,内关,合谷等穴位。或是针刺合谷,足三里等,都有助于急救患者。1、刺灸法选穴:素髎、水沟、内关。神志昏迷配中冲、涌泉;肢冷脉微配关元、神阙、百会,俱灸。毫针刺,补法,并灸。2、耳针法选穴:肾上腺、皮质下、心。3、艾灸法选穴:百会、膻中、神阙、关元、气海。

虚脱的针灸疗法

发现虚脱患者,应立即安置平卧休息。给予温热茶水或糖水饮用,并用手指掐压人中,内关,合谷等穴位。或是针刺合谷,足三里等,都有助于急救患者。1.刺灸法选穴:素髎、水沟、内关。神志昏迷配中冲、涌泉;肢冷脉微配关元、神阙、百会,俱灸。毫针刺,补法,并灸。2.耳针法选穴:肾上腺、皮质下、心。3.艾灸法选穴:百会、膻中、神阙、关元、气海。

落枕的针灸疗法

针灸疗法针灸治疗本病方法颇多,如针刺、指针、电针、耳穴压丸等。①针刺主穴:悬钟、养老、后溪。配穴:内关、外关、中渚、阳陵泉。治法:以主穴为主,每次仅取一穴,效欠佳时,加用或改用配穴。悬钟穴,直刺1、5~1、8寸深,用强或中等刺激,得气后留针15~20分钟;养老穴,针尖向上斜刺1、5寸,使针感传至肩部;后溪,直刺0、5~0、8寸,得气后捻转运针1~3分钟,亦可加电针刺激,频率40~50次/分,连续波

鸠尾是什么意思 鸠尾的治疗用法

针灸疗法:向下斜刺鸠尾穴0.3—0.5寸,不可过深。艾灸疗法:艾炷灸鸠尾穴3—5壮,艾条温灸鸠尾穴15—20分钟。按摩手法:用两个大拇指按压鸠尾穴,作圈状按摩,左右各60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