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m2.5口罩怎么戴 口罩分为哪几种
pm2.5口罩怎么戴 口罩分为哪几种
1、普通纱布口罩。民用,属于纺织类。
2、医用口罩。
3、日用防护型口罩,主要用于防雾霾。
4、防尘口罩、防 油烟口罩(学名:自吸过滤式防颗粒物呼吸器)一般为职业防护用。用于防雾霾效果更好。
呼吸阀口罩是否能代替医用防护口罩
不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 19083-2010《医用防护口罩技术要求》明确提出,医用防护口罩不应有呼吸阀,因此此类带有呼吸阀的口罩,并不是符合规范的医用防护口罩,而且带呼吸阀的口罩,仅仅只是单向防护,只保护戴口罩的人,而不保护戴口罩者周围的人群,主要应用于工业防尘口罩和防雾霾(PM2.5)口罩,并不适用于医疗机构,所以医务人员不该佩戴此类口罩,就诊的患者也不应该佩戴此类口罩,在医用防护口罩紧缺时,最好优先选择医用外科口罩。
注意
如果佩戴防护口罩是为了帮助自己预防病毒,选择带呼气阀的比较舒适的防护口罩是没有问题的;但如果怀疑自己感染或已经感染了病毒,口罩不应带呼气阀,否则就起不到保护别人的目的了,如果无法确定自己是否感染病毒,那么为了预防病毒传播,最好不要带呼吸阀口罩。
带气阀口罩能用多久 口罩要买带呼吸阀吗
呼吸阀(一般为呼气阀)内带有活瓣,吸气时,活瓣关闭;呼气时,活瓣开启。佩戴者呼出的气体不经过滤,直接排入周围环境。因此,带呼吸阀的口罩,仅仅只是单向防护,只保护戴口罩的人,而不保护戴口罩者周围的人群,主要应用于工业防尘口罩和防雾霾(PM2.5)口罩,并不适用于医疗机构。
有没有呼气阀都不影响对佩戴者的呼吸保护。简单地说,有呼气阀的N95可以保护佩戴者,但不保护周围的人。如果是病毒携带者,建议选用没有呼气阀的N95,不要把病毒传染开。如果要维护一个无菌环境,也不能使用有呼气阀的N95,因为佩戴者可能会呼出细菌或者病毒。
常见的口罩有哪些
1、无纺纱布口罩
就是最基础的口罩,采用简单纱布构成,透气效果差,但是过滤作用明显,能够有效地阻挡和外界的“交流”,应用范围较广,缺少专业的隔离效果,因此无法达到医用或者针对性的作用,常应用在食品销售行业。
2、纱布口罩
是生活中较常见的,材料是由棉布构成,有一定的隔离效果,主要是通过棉布的组成结构来达到主要作用,这个是纱布口罩中的基本结构,有些会根据运用场所作用不同,在纱布上进行特别处理。
3、医用口罩
这个就是针对性较强一些了,主要运用在医院、消毒场所,特点也非常明显,大部分是一次性的,主要是阻挡病菌,当然在医院中护士医生日常戴的口罩和主治医生手术时的口罩也是不一样的。
4、PM2.5口罩
这个算是当下社会比较流行的,随着雾霾污染天气的频繁,在日常道路上经常可以看到,戴PM2.5口罩的路人,这个就是专门用来过滤PM2.5微粒的,当然在其它场所也可使用,显得有些大材小用了。
5、活性炭口罩
专门用来吸附异味的口罩,运用在一些对气味要求特别严厉的场所,比如清理垃圾时戴类似口罩,类似的以某项具体作用为目的的口罩还有防尘口罩、防毒口罩、防漆口罩等等。
6、N95口罩
N95口罩诞生于“非典”特殊时期,经由美国NIOSH认证和欧洲FFP2认证,对呼吸道传染病的防护度较高。但N95口罩较厚,透气性铰差,佩戴舒适度相对较低,一般只在医生对传染性较强的疾病进行诊疗时使用,用于健康人群的普通防护不太必要。此种口罩,是NIOSH(美国国家职业安全卫生研究所)认证的9种防颗粒物口罩中的一种。“N”的意思是不适合油性的颗粒(炒菜产生的油烟就是油性颗粒物,而人说话或咳嗽产生的飞沫不是油性的);“95”是指,在NIOSH标准规定的检测条件下,过滤效率达到95%。N95不是特定的产品名称。只要符合N95标准,并且通过NIOSH审查的产品就可以称为“N95型口罩”。
雾霾天如何预防疾病
雾霾天的增多,让口罩、空气净化器、润喉糖成为了热销产品。曾在2003年非典期间“名声大噪”的N95口罩,由于其较好的防护效果,再次成为人们选购的重点。据媒体报道,雾霾天气时,某大型网络商城“N95”口罩的搜索指数飙升了1162.6%,成交指数上升1012.5%。其中,北京地区的搜索和成交比例最高,就连一次性口罩都面临断货。
在北京一家大型家电市场,记者看到,空气净化器被摆在显著位置,各式各样的有近20台,价格从1000元—4000元不等。销售人员正在向消费者介绍其中的一款产品,不少人都感兴趣地上前询问相关信息。家电市场一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空气污染严重时,空气净化器卖得非常好,特别是有小孩和老人的家庭来买的很多。”空气净化器在网上的销量也很惊人。记者在网络商城中输入关键词,可搜索到近500种各品牌产品,一款“明星产品”的销量更是超过了一周千台。
近两年雾霾为何席卷全国,特别是一向被认为宜居的江南等地也未能幸免?环保部环评常聘专家库成员、国家城市环境污染控制技术研究中心研究员彭应登认为,可能有以下三大原因:
首先,污染物的长期累积。“其实,从上世纪50年代起,中东部地区的污染就在逐年加重。今年1~3月,中东部地区也出现了雾霾天,只是没这次严重,关注度没有这么大而已。”彭应登说,从多年数据来看,经济发展使得长三角、珠三角地区的污染显现出累积效应。
从来源上看,雾霾的南、北方差异并不大。《绿皮书》显示,中国雾霾天气增多,最主要的原因是石化能源消费增多造成的大气污染物排放,其来源包括热电排放、工业,尤其是重工业、汽车尾气、冬季供暖、居民生活(烹饪、热水)、地面扬尘等。湖南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李彩亭告诉《生命时报》记者,很多人不理解南方冬季不集中供暖,为何雾霾还如此严重。其实,火力发电导致的燃煤污染和汽车尾气排放,都是空气污染加重的重要原因。包括南京等地集中进行的秸秆焚烧,也对当地空气中PM2.5的增加负有一定责任。
其次,天气因素不利扩散。李彩亭说,雾霾是污染与天气共同作用的结果。今年至今为止,全国各地降水普遍较少,且多是无风天气,不利于污染物扩散。彭应登认为,南方湿度较大也不利于PM2.5的扩散。不过,相对而言,北方更易出现沙尘天气,会进一步加重污染。
最后,雾霾区域化明显。这是近两年雾霾的特点之一,跟城市发展的规模化、密集化不无关系。彭应登认为,这体现出了城市发展过程的种种问题。“城市与城市之间没有留下足够的缓冲带,城市内部也存在过密的问题。一旦遇到不利的气象条件,就会导致污染物的堆积,加重累积效应,并阻碍污染物的正常扩散,临海城市也会受影响。”彭应登说,越来越大的城市布局,以及城市间绿化带的不断被蚕食,都将成为日后空气污染加重的隐忧。
有些病最怕碰上雾霾天
雾霾天导致各大医院呼吸科、儿科、变态反应科就诊人数都有所增加。各科专家表示,面对雾霾侵袭,很多病更易找上门。
感冒在雾霾天更易发作。PM2.5进入呼吸道会刺激并破坏气管黏膜,导致其抵抗病毒、细菌进入肺部组织的功能下降。因此,雾霾天感染呼吸道疾病的人群会增多。再加上雾霾高发的夏秋之交,降温频繁,昼夜温差较大,也导致这段时间去医院看感冒、发烧的患者骤增。此外,患有哮喘、慢性支气管炎等呼吸系统疾病的人,可能造成肺部感染,甚至出现急性加重反应。专家建议,应加强锻炼,提高自身免疫力。每天可用淡盐水漱口3~4次预防感冒。咽部痛痒时,温热的茶水和汤都能缓解。
过敏遇上雾霾天更严重。PM2.5中大多含有毒物质,通过鼻腔吸入人体,会直接损伤鼻腔组织,引发并加重过敏性鼻炎。北京医院呼吸内科副主任柯会星表示,有人表现出明显过敏症状,比如流鼻涕、打喷嚏、眼睛痒、干咳等。要预防过敏性鼻炎的侵扰,在雾霾天外出,最好戴上医用N95口罩,回家后及时清洁手脸,并使用生理盐水清洗鼻腔。
雾霾天染发更伤身。发表在英国权威杂志《材料》上的研究显示,染发剂含有有害化学物质仲胺,与烟草、烟雾或空气中的废气反应,会形成强致癌化学物亚硝胺,并可能在皮肤和头发中停留数周、数月甚至数年。染发后如长期待在烟雾环境里,应勤洗头,及时去除吸附在发丝上的有害物。雾霾天出行最好戴帽子,进屋后马上脱外套,减少室外脏空气对身体的危害。
最重要的是,“PM2.5等污染物对呼吸系统的影响是很直接的。”309医院呼吸科主任赵卫国表示,每当北京连续出现雾霾天气后,309医院呼吸科就诊人数就会明显增多,其中很多都是患有老慢支等基础疾病的老人。中日医院干部诊疗科主任陈欣也发现,连续几次的雾霾天气,使得门诊中出现了大量呼吸系统疾病患者。
多位专家均表示,虽然目前医学领域还没有具体的研究能说明PM2.5 将对身体造成怎样的危害,但他们认为,PM2.5进入呼吸道会刺激并破坏气管黏膜,导致气管黏膜杀灭病毒、细菌和抵抗它们进入肺部组织的功能下降。原本身体健康的人群可能会出现咳嗽、气管炎等症状;患有哮喘、慢性支气管炎等呼吸系统疾病的人,则会因此造成肺部感染,引起气短、胸闷、喘憋等不适,甚至出现急性加重反应。陈欣主任告诉记者,除了导致慢性疾病加重外,微小颗粒物进入肺泡,还会降低身体抵抗力,诱发急性症状,造成感染。有数据显示,欧盟国家中,PM2.5致使人们的平均寿命减少了8.6个月。
雾霾天防护措施
PM2.5在空气中始终存在,少量的PM2.5不会对人体造成影响,大家也不要过于恐慌,可参考气象部门发布的空气质量情况选择什么时候戴口罩,在出现霾黄色或橙色预警、PM2.5指数较高的情况下外出时,应该选择N95口罩。
口罩滤除悬浮颗粒效率越高,呼吸越费力气,长时间佩戴容易出现缺氧、胸闷等情况,如果要戴N95医用口罩,时间不宜过长,老人、有呼吸系统和心脑血管疾病的人尤其应该注意,一旦感到不舒服,就要尽快摘下来。
口罩对空气的阻隔也很大,我们呼出的气体会反复进入呼吸道,对健康也有影响,戴半小时就要摘下来换换气。为了保证口罩的防护作用,佩戴时要最大程度地贴紧皮肤,每两天换一次。
呼吸道健康需要全面保护
口罩罩不住的呼吸问题
我们使用最多的口罩为过滤式口罩,共有三个主流的规格标准:美国的 42CFR84 标准,欧盟的 EN149 标准和澳大利亚的 AS1716 标准。我们熟知的“ N95 ”中的“ N ”,即美国国家职业安全与健康研究院根据滤料分类中的 N 系列,意为:防护非油性悬浮颗粒无时限;而“ 95 ”意为最低过滤效果可达到 95% 。所以,先确定自己手中口罩的规格,大家眼中最普遍的纱布口罩,由于其鼻孔两侧贴合度不够,几乎没有过滤效果。
而号称能防护空气中直径 2.5 微米的悬浮颗粒的 PM2.5 口罩,由于口罩的密闭性就决定了无法做到完全的防护。当口罩形状与人脸不密合,空气中的危险物一样会从不密合处泄漏进去,进入人的呼吸道。那么,选用滤料再好的口罩。也无法保障健康。即使我们完善了口罩的防护问题,从生理角度看,长期佩戴口罩,会导致鼻粘膜脆弱,失去鼻腔原有的生理功能。口罩如同药品一样,也有不适用的人群。譬如心脏或呼吸系统有困难的人,孕妇,佩戴后头晕、呼吸困难、过敏的人等。并且,口罩内面接触口鼻的部分会留有唾液,若没有勤于清洗,容易成为滋生细菌的温床。
仅靠空气净化器是不够的
空气净化器也逐渐进入了人们的家庭。但如果过于依赖空气净化器,把它当成应对空气污染的唯一关卡,却是对自己的不负责: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研究员表示, PM2.5 微粒在空气中 PM10 的总量里占到 50%-60% 。现有大多数以去除可吸入颗粒物为主要功能的空气净化器是针对去除 PM10 设计的,对 PM2.5 没有针对性。此外,若使用不当,或未及时更换滤网,空气净化器也可能变成“污染源”。
而且,由于空气净化器尚属新品种家电,国家尚无功能性认证标准。据调查, 100 元以内的空气净化器卖得最好。这些净化器能不能产生负离子都很难说,更不可能有吸附粉尘、致病菌的净化作用。所以,改善生活质量,仅靠空气净化器是不够的。
当然,不论是口罩或空气净化器,都是值得推广的。但除此之外,我们不能忘记最重要的一点:我们的身体永远是最坚实可靠的防护。过分追求器具的保护,而忽略了对体质的保养和增强,无异于舍本逐末。
灰色的口罩是什么口罩
灰色的口罩有可能是好几种类型的口罩,比如说一次性口罩、一次性医用外科口罩、kn95口罩、PM2.5口罩等。
很多类型的口罩颜色都会非常多,比如说灰色、黑色、蓝色、粉色、白色等,这是因为市场对口罩颜色的需求是多样的,商家也是为了增强竞争力,自然也会生产出多种颜色的口罩。
防雾霾戴口罩你做对了吗
棉布口罩挡不了PM2.5
现在出门口罩是我们的必备品,因为雾霾实在是太可恶了,如果我们不做好防护措施的话,那么会对我们的健康造成伤害,随着北京等地雾霾污染的加重,不少市民在外出时都戴上了口罩,市民佩戴的口罩五花八门,既有普通的纱布、棉布口罩,也有一次性口罩,还有PM2.5防护口罩等。“戴了总比不戴好,能挡一点是一点。”市民们表示,自己平时并没有戴口罩的习惯,但出门前感觉雾霾挺严重的,于是就戴了个棉布口罩。
口罩我们最开始是选择棉布型口罩,因为可以保暖,是冬天的必备品,但是雾霾天气的出现,导致出现了很多的防雾霾口罩。“普通的棉布类口罩,只具备防寒保暖功能。”由于棉布织物本身的特性,口罩表面的孔隙较大,很难抵挡粒径只有2.5微米的颗粒物。该中心此前曾对棉布口罩的过滤效果做过检测,检测的88批次棉布口罩中,过滤效率大于90%的只有1批,但该口罩的气流阻力高达153.5mmH2O(一般口罩的气流阻力主要集中分布在5-15mmH2O)。
竹炭口罩只能“吸味”
市面上有一种叫做竹炭纤维的口罩,小编介绍,这种口罩,并不能真正的抵抗雾霾,仅仅只是能够达到“吸味”的效果。棉布口罩挡不了PM2.5,有过滤效果的竹炭口罩总可以了吧?而在网购平台,不少竹炭口罩也宣传具有防霾、防尘的功效,但陆冰提醒消费者,从此前检测的情况来看,竹炭口罩对某些异味的确有减除作用,但对颗粒物的防护效率却并没有明显增强。此外,不少市民佩戴的一次性口罩,对颗粒物的过滤效率只有50%左右,而且一次性口罩的边缘也并非契合脸型设计,抵御PM2.5颗粒物的效果实在有限。
N95口罩不能超两小时
防雾霾口罩到底哪种好?现在市面上有专门的PM2.5防护口罩销售,但需要提醒消费者的是,消费者在选用这类口罩时,最好看一看是不是标有《PM2.5防护口罩》行业联盟标准。采访中,市面上有N95型、N90型的防雾霾口罩在销售,这是参照美国标准生产的口罩,如果参照我国工业防尘的标准,则是KN打头,KN90级别的工业防尘口罩基本就能满足防护PM2.5的需要。
不过需要提醒消费者的是,工业防尘口罩需要经过训练的工人或特殊场所工作人员才能佩戴,并不适合民用,而合格的N95口罩防霾效果不错,同样有呼吸阻力较大的问题,建议消费者在轻度污染时佩戴插芯片的棉布口罩即可,在重度污染时佩戴N95口罩,也最好不要超过两个小时。
防雾霾口罩哪家强
口罩不要赶时髦 三种口罩大PK
有些人为了赶时髦,佩戴一些个性卡通的口罩,但这些口罩不仅不能起到阻隔颗粒物的作用,还可能会因没有经过正规消毒,滋生细菌感染,引发呼吸系统疾病。选口罩不要选好看的,要选有防护功效的。那么,哪些口罩对颗粒物具有比较好的阻隔功能呢?目前市面上常见的口罩有这几种:普通纱布口罩、医用防护口罩、N95口罩等。小编给大家比较了三种口罩的优缺点。
普通纱布口罩
防护效果:最差
防护级别:PM5以上
最普通的纱布口罩是纤维口罩,呈孔隙状的,不是致密的,且鼻孔两侧的漏气太大。纱布口罩起的是一个机械阻挡作用,通过一层一层的机械阻挡,可以挡住大颗粒物,但对于直径小于5微米以下的颗粒物就阻挡不住了,过滤效率小于50%,不具有有效的防尘功效。
医用防护口罩
防护效果:普通
防护级别:PM4以上
医用外科口罩和医用一次性口罩可以阻挡直径大于4微米的颗粒。适用于医务人员和相关工作人员对经空气传播的呼吸道传染病的防护。对气候变化较敏感的人最好选用12层以上的专业医用口罩,认准“药监械准字”。尽管对于PM2.5的阻挡效果有限,但能起到一定防护作用,且能预防呼吸道疾病。
“N95”口罩
防护效果:专业
防护级别:PM2.5
什么是”N95“?N95其实是美国的口罩标准,描述的是滤材等级,而不是口罩本身。”N“代表的是这种口罩可以防护非油性颗粒,”95“则表示过滤效果为95%。因此,N95指的是,至少能滤除空气中95%的悬浮颗粒物,但是不耐油脂的滤材等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