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炎球菌性肺炎的症状
肺炎球菌性肺炎的症状
1.急骤发病,全身中毒症状严重,寒战、高热、咳嗽、脓痰、脓血痰、呼吸困难,发绀等。
2.病情发展迅速,神志改变、谵妄、昏迷甚至休克,这些情况常见于由肺外感染致血行播散者。
3.院内感染出现在手术后监护病房及长期住院患者,起病潜隐,症状被原基础疾病掩盖,故不典型,常被忽视,呼吸道症状较轻,低热,咳少量脓痰。但病情变化快。
4.血源性葡萄球菌肺炎继发于肺外感染的血行播散,全身中毒症状严重,可找到原发病灶或其他部位感染的症状和体征。另外,累及胸膜则发生脓胸。
5.体征 早期局部呼吸音减低,有干湿啰音闻及,并发脓胸则叩诊浊音,呼吸音减低或消失;有气胸则叩诊鼓音,呼吸音减低或消失。
根据典型临床表现、X线征象、呼吸道分泌物涂片及培养可作出诊断。但本病早期临床表现与X线改变不符合,早期诊断常有困难,X线检查随访追踪肺部病变的动态变化对诊断有帮助。
幼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是怎么回事
小儿肺炎有一定年龄特点,通常婴儿易患由细菌或病毒感染引起的支气管肺炎、毛细支气管炎,而学龄儿由于抵抗力增强,已具有使病变局限的能力,因此主要患大叶性肺炎、支原体肺炎。 葡萄球菌性肺炎 葡萄球菌性肺炎尽管来势凶猛,但有些病情并不严重,个别病程较为缓慢,有时形成慢性肺炎或慢性肺脓肿。
临床症状与肺炎球菌性肺炎的临床症状相似。葡萄球菌性肺炎的特点是容易引起反复寒战,组织坏死伴脓肿形成和肺囊肿(大多见于婴幼儿);病情急且有明显衰竭。脓胸较常见。金黄色葡萄球菌主要存在于胸廓切开后的脓胸或胸壁外伤后血胸使用引流的脓胸中。
针对小孩肺炎支原体感染治疗这个问题,一定要得到重视,关于小孩肺炎支原体感染治疗为你解答如下:支原体感染最严重的后果是破坏了免疫细胞,你可以查找一些对调节免疫力有用的中药服用。也可以找相关专家。不过最根本的还是避免再次感冒,半年之后免疫力会自主恢复。
其实有时候,我们会因为是单纯的炎症给孩子吃一些治疗消炎的药物,其实这就是最大的错误,大家肯定都知道一个道理“是药三分毒”所以不要在不确定病情的时候给孩子吃一些治疗该症状的药物,还是去正规的医院就医是最好的选择。
患上肺炎应该怎么办
所谓肺炎,就是指终末气道、肺泡和肺间质的炎症。可由细菌、病毒、真菌、寄生虫等致病微生物,以及放射线、吸入性异物等理化因素引起。临床主要症状为发热、咳嗽、咳痰、痰中带血,可伴胸痛或呼吸困难等。幼儿性肺炎,症状常不明显,可有轻微咳嗽。细菌性肺炎采用抗生素治疗,7~10天多可治愈。病毒性肺炎的病情稍轻,抗生素治疗无效。
引起肺炎的原因很多,如细菌(肺炎球菌、甲型溶血性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白杆菌、流感嗜血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埃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等)、病毒(冠状病毒、腺病毒、流感病毒、巨细胞病毒、单纯疱疹病毒等)、真菌(白念珠菌、曲霉、放射菌等)、非典型病原体(如军团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弓形虫、原虫等)、理化因素(放射性、胃酸吸入、药物等)。按解剖部位可分为大叶性肺炎、小叶性肺炎、间质性肺炎。按病程分为急性肺炎、迁延性肺炎、慢性肺炎。
肺炎是怎么回事
引起肺炎的病原很复杂,包括细菌、病毒、支原体等多种。但由肺炎球菌引起的肺炎最为多见,达83%,居首位。在世界范围内,有5-10%的健康成人和20-40%的健康儿童是肺炎球菌的携带者。肺炎球菌一般寄居在正常人的鼻咽部,一般不会发病,当人体免疫力下降时,如感冒、劳累、慢性支气管炎,慢性心脏病、长期吸烟等,肺炎球菌即可乘机侵入人体,引起肺炎、中耳炎、鼻窦炎、脑膜炎、心内膜炎、败血症等。又由于近年来抗生素的广泛应用,使肺炎球菌对多种药物产生了耐药性,这又为治疗带来了困难。
(一)细菌性肺炎
1、需氧革兰染色阳性球菌,如肺炎链球菌(即肺炎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甲型溶血性链球菌等。
2、需氧革兰染色阴性菌,如肺炎克雷白杆菌、流感嗜血杆菌、埃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等。
3、厌氧杆菌如棒状杆菌、梭形杆菌等。
(二)病毒性肺炎 如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流感病毒、 麻疹病毒、巨细胞病毒、单纯疱疹病毒等。
(三)支原体肺炎 由肺炎支气体引起。
(四)真菌性肺炎 如白色念珠菌、曲菌、放线菌等。
(五)其他病原体所致肺炎 如立克次体(如Q热立克次体)、衣原体(如鹦鹉热衣原体)、弓形体(如鼠弓形体)、原虫(如卡氐肺孢子虫)、寄生虫(如肺包虫、肺吸虫、肺血吸虫)等。机体免疫力低下者(如艾滋病患者)容易伴发肺部卡氏肺包子虫、军团菌、鸟形分支杆菌、结核菌、弓形体等感染。
肺炎球菌性肺炎如何诊断
凡急性发热伴胸痛,呼吸困难和咳嗽都应怀疑为肺炎球菌性肺炎。根据病史,胸部x线改变,适当标本的培养和革兰氏染色,荚膜肿胀反应可作出初步诊断。确切诊断则需证明胸膜液,血液,肺组织或经气管吸出物中有肺炎链球菌。
血液检查常可见白细胞增多并左移。血培养阳性是肺炎链球菌感染的确切证据。由于肺充气减少可出现低氧血症,由于过度通气可出现呼吸性碱中毒。
痰的革兰氏染色在典型情况下可呈短链排列的革兰氏阳性柳叶形双球菌。用多价肺炎球菌抗血清显示荚膜肿胀才能明显证明这些链球菌是肺炎链球菌;这就是"荚膜肿胀反应",这一反应可提供直接资料,但检查人员必须有经验,这一技术目前已很少使用。可利用型特异抗血清确定出分离菌株的型别。有的化验室用抗免疫电泳(cie)以确定分离菌株的血清型,或者使用痰液,尿液或其他体液标本进行测定。
胸部x线检查都会显示肺浸润,但在最初数小时可表现不明显或难以发现。支气管肺炎是最常见的x线表现,但实变局限于一叶的大叶性肺炎伴典型支气管充气征是肺炎球菌感染的特殊表现。
秋季肺炎高发期
不过为了买个安心,很多家长还是会选择注射肺炎疫苗来预防肺炎。然而,孩子注射了肺炎疫苗就一定不会的肺炎吗?应该如何预防小儿肺炎呢?著名专家张医生提醒,注射肺炎疫苗并不能保证一定不会得肺炎,平时应该加强日常护理,远离病菌和增强免疫力才能有效预防小儿肺炎。
注射肺炎疫苗≠不患肺炎
张医师介绍,小儿肺炎按照病原体可以分为三类,即肺炎球菌肺炎(细菌性肺炎)、支原体肺炎和病毒性肺炎。
肺炎球菌肺炎起病急骤,多有上呼吸道感染(即感冒)前驱症状,高热、寒战、肌肉酸痛、胸痛、咳嗽、血痰、咳铁锈色痰,严重时伴有呼吸窘迫症、神经症状甚至休克,痰培养科查到病原菌,多见于3岁以上儿童。
支原体肺炎是近年来发病呈上升趋势,起病缓慢,病程长,从上感症状开始,以阵发性刺激性干咳为主,体温恢复正常后,咳嗽继续,血清中支原体IgM呈抗阳性。
病毒性肺炎多发于冬春季,爆发或散发流行,上感症状时即出现咳嗽,痰培养无致病菌生长。
目前国内的肺炎疫苗有7价肺炎疫苗和23价肺炎疫苗两种,均用于预防肺炎球菌引起的肺炎,两者的区别在于注射对象的年龄不同,前者一般针对2岁以下的婴幼儿,而后者则针对2岁以上的孩子。
也就是说,注射肺炎疫苗只能预防由肺炎球菌引起的肺炎,而不能预防支原体肺炎和病毒性肺炎。
儿童肺炎种类有哪些
一解剖学分类
1.大叶性(肺泡性)肺炎为肺实质炎症,通常累及肺大叶的全部或大部,并不累及支气管。病原体现在肺泡引起炎症,继之导致部分或整个肺段、肺叶发生炎症改变,致病菌多为肺炎链球菌。本病多见于青壮年,临床起病急,主要症状为寒颤高热、咳嗽、胸痛、呼吸困难和咳铁锈色痰。
2.小叶性(支气管)肺炎指病原体经支气管入侵,引起细支气管、终末细支气管和肺泡的炎症。病原体有肺炎链球菌、葡萄球菌、病毒、肺炎支原体以及军团菌等。常继发于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上呼吸道病毒感染以及长期卧床的危重病人。
3.间质性肺炎以肺间质炎症为主,病变累及支气管壁及其周围组织,有肺泡壁增生及间质水肿。可由细菌、支原体、衣原体、病毒或卡氏肺囊虫等引起。
二病因学分类
1.细菌性肺炎如肺炎链球菌(即肺炎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甲型溶血性链球菌、肺炎克雷白杆菌、流感嗜血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埃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等。
2.非典型病原体所致的肺炎如军团菌、支原体和衣原体等。
3.病毒性肺炎如冠状病毒、腺病毒、流感病毒、巨细胞病毒、单纯疱疹病毒等。
4.真菌性肺炎如白念珠菌、曲霉、放射菌等。
5.其它病原体所致的肺炎如立克次体、弓形虫、原虫、寄生虫如肺包虫、肺吸虫、肺血吸虫)等。机体免疫力低下者(如艾滋病患者)容易伴发肺部卡氏肺包子虫、军团菌、鸟形分支杆菌、结核菌、弓形体等感染。
6.理化因素所致的肺炎如放射性肺炎、胃酸吸入、药物等引起的化学性肺炎等。
7.支原体肺炎由肺炎支气体引起。
以上就是儿童肺炎种类的具体介绍,希望各位家长能够正确对待,早发现,早治疗。
宝宝肺炎危害多大
宝宝出生后100天左右(3-5个月)时,免疫力降至最低点。这时,宝宝会很容易遭受疾病的干扰,而肺炎就是其中之一。根据相关统计数据,发展中国家每年有超过1亿5千万的5岁以下儿童患肺炎,全球每年超过150万的儿童因为肺炎失去生命。而在我国5岁以下儿童死亡病例中,肺炎是第二位死因,其中重症肺炎中约50%源于肺炎链球菌感染。
肺炎链球菌
肺炎链球菌通常藏匿在人体的鼻咽部,不表现出任何疾病征象,却可以通过咳嗽、打喷嚏、说话时的飞沫传染给他人。任何地方的儿童都可能感染肺炎球菌疾病。肺炎链球菌不仅可以引起肺炎,还可引起中耳炎、脑膜炎等疾病,严重者可导致瘫痪、耳聋、癫痫、智力低下,甚至死亡。肺炎球菌疾病的主要受害者是儿童,而且年龄越低发病率越高。中国每1分钟就约有3名5岁以下儿童发生肺炎球菌性疾病,每17分钟就约有1名5岁以下儿童死于肺炎球菌性疾病。
肺炎球菌肺炎
肺炎是由不同病原体或其他因素所致的肺部炎症,以发热、咳嗽、气促、呼吸困难等为共同的临床表现,是儿童非常常见的呼吸道疾病。在我国,肺炎占儿科住院患儿的24.5%- 65.2%,是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首要原因,其中约50%重症肺炎是因肺炎球菌引起的。不同年龄的儿童感染肺炎球菌后表现并不相同,年长儿多见大叶性肺炎,表现为疾病急剧,突发高热、胸痛、纳差、疲乏和烦躁不安、咳铁锈色痰等症状。婴幼儿则常见支气管肺炎,表现为不规则发热、咳嗽、痰多、气促、口周发绀等症状。不论年长儿还是婴幼儿,严重病例均可能出现惊厥、谵妄、昏迷等中毒性脑病表现。肺炎幸存儿童还可能出现慢性阻塞性肺病,可能影响其成年后的健康状况。
肺炎链球菌如何传播
传染源头:病人和健康带菌者
病人是指已经感染肺炎球菌的病人。带菌者是指肺炎球菌通常藏匿在人们的鼻咽部,而不引起感染。这些携带肺炎球菌而未发生感染的健康人被称作带菌者。肺炎球菌广泛存在,我国约1/4 健康儿童携带肺炎球菌。这些带菌者并没有疾病的表现,人们往往对其疏于防范,因此,高带菌率大大增加了肺炎球菌传播和感染的几率。
传播途径:呼吸道传播和自身转移
呼吸道传播:肺炎球菌可以通过病人或带菌者在咳嗽、打喷嚏、说话时的飞沫传染给其他人。
自身转移:带菌者抵抗力降低时(如受凉、感冒),肺炎球菌往往会乘虚而入,引起带菌者自身感染。
肺炎球菌肺炎怎样预防
肺炎球菌肺炎可以通过注射疫苗来预防。肺炎球菌疫苗是用来预防5岁以下儿童侵袭性肺炎球菌性疾病的,包括肺炎球菌引起的肺炎、脑膜炎和败血症等。由于肺炎的严重危害,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需要“极高度优先”使用疫苗预防肺炎球菌疾病。肺炎球菌疫苗全程接种一共要打四针,包括三针基础免疫和一针加强免疫。整个接种过程应该是:在三月龄、四月龄、五月龄分别进行一次基础免疫,然后在12~15月龄之间进行一次加强免疫。
肺炎球菌肺炎症状
急起病、寒战高热锈色痰、胸痛、肺实变体征临床表现诊断患者常有受凉淋雨、疲劳、醉酒、精神刺激、病毒感染史,半数病例有数日的上呼吸道感染的先驱症状。起病多急骤,有高热,半数伴寒战,体温在数小时内可以升到39-40℃,高峰在下午或傍晚,也可呈稽留热,与脉率相平行。患者感全身肌肉酸痛,患侧胸部疼痛,可放射到肩部、腹部,咳嗽或深呼吸时加剧。痰少,可带血丝或呈铁锈色。胃纳锐减,偶有恶心、呕吐、腹痛或腹泻,有时误诊为急腹症。 患者呈急病容,面颊绯红,皮肤干燥。口角和鼻周可出现单纯性疱疹。当肺炎广泛,通气/血流比例减低,出现低氧血症,表现为气急、紫绀,有败血症者,皮肤和粘膜可有出血点;巩膜黄染;颈有阻力提示可能累及脑膜。心率增快,有时心律不齐。早期肺部体征无明显异常,仅有胸廓呼吸运动幅度减小,轻度叩浊,呼吸音减低和胸膜摩擦音。且实变时有典型的体征,如叩浊、语颤增强和支气管呼吸音。消散期可闻及湿啰音,重症可伴肠胀气,上腹部压痛可能由于炎症累及膈胸膜外周。
严重感染可伴发休克、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和神经症状,如神志模糊、烦躁不安、嗜睡、谵妄、昏迷等,须密切观察,积极救治。当人体对荚膜抗原产生足够的特异性抗体时,二者结合,在补体参与下,有利于吞噬细胞对细菌的吞噬。发病第5-10天时,发热可以自行骤降或逐渐减退。使用有效的抗菌药物可使体温在1-3天内恢复正常,病人顿觉症状消失,逐渐恢复健康。并发症肺炎球菌肺炎的并发症近年来已较少见。严重败血症或毒血症患者可并发感染性休克,有高热,但也有体温不升,血压下降,四肢厥冷,多汗,口唇青紫。并发心肌炎时心动过速出现心律紊乱,如早搏、阵发性心动过速或心房纤颤。并发胸膜炎时,胸液为浆液纤维蛋白性渗出液;在青霉素应用以前时代,还有并发脓胸的报道。
新生儿肺炎要怎么治疗
肺炎是指终末气道、肺泡和肺间质的炎症。可由细菌、病毒、真菌、寄生虫等致病微生物,以及放射线、吸入性异物等理化因素引起。临床主要症状为发热、咳嗽、咳痰、痰中带血,可伴胸痛或呼吸困难等。幼儿性肺炎,症状常不明显,可有轻微咳嗽。细菌性肺炎采用抗生素治疗,7~10天多可治愈。病毒性肺炎的病情稍轻,抗生素治疗无效。
引起肺炎的原因很多,如细菌(肺炎球菌、甲型溶血性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白杆菌、流感嗜血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埃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等)、病毒(冠状病毒、腺病毒、流感病毒、巨细胞病毒、单纯疱疹病毒等)、真菌(白念珠菌、曲霉、放射菌等)、非典型病原体(如军团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弓形虫、原虫等)、理化因素(放射性、胃酸吸入、药物等)。按解剖部位可分为大叶性肺炎、小叶性肺炎、间质性肺炎。按病程分为急性肺炎、迁延性肺炎、慢性肺炎。
本病起病急骤,常有淋雨、受凉、劳累等诱因,约1/3患者有上呼吸道感染史。自然病程7~10天。
肺炎的种类
1.细菌性肺炎
它是最常见的肺炎,约占肺炎的80%。病原体包括革兰阳性球菌如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件链球菌等;革兰阴性杆菌如肺炎克雷白杆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肠杆菌属(阴沟肠杆菌等)、不动杆菌、流感嗜血杆菌及厌氧菌等。随着抗蓖药物的普遍使用、预防手段的进步与新病原体的出现,细菌性肺炎病原茵分布规律正在发生变化。20世纪30年代前,90%以上的细菌性肺炎由肺炎球菌所致,近20年来革兰阴性杆菌所致的肺炎比例不断增加.在医院获得性肺炎中约占60%以上,新的病原菌肺炎(如嗜肺军团杆菌)的发生率亦增多。
2.病毒性肺炎
包括腺病毒、呼吸道台胞病毒、流感病毒、麻疹病毒、巨细胞病毒、单纯疤疹病毒等。
3.支原体肺炎
又称原发性非典型肺炎、冷凝集阳性肺炎,是由支原体(MP)感染引起的、呈间质性肺炎及毛细支气管炎样改变,临床表现为顽固性剧烈咳嗽的肺部炎症。MP是儿童时期肺炎和其他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原之一。
4.其他病原体肺炎
包括立克次体、肺炎衣原体、弓形体、寄生虫(如卡氏肺袍子虫、肺包虫、肺吸虫)等。艾滋病病人易伴发卡氏肺包子虫、弓形体等感染。
5.真菌性肺炎
包括白色念珠菌、曲菌、放线茵等。
6.其他非感染因素
如放射性肺炎,为肿瘤胸部故疗后所引起的肺损伤、纤维化;化学性肺炎,为吸人刺激性气体或液体所致;过敏性肺炎,为接触过敏源所致的肺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均可表现轻重不一的呼吸道症状。
小儿肺炎要当心
冬季到了,是肺炎的病发的高峰期,特别是老人、儿童感染流感后更容易诱发肺炎,流感组合肺炎在老年人、儿童中病死率较高,对其健康具有很大威胁。
肺炎不治会致命 5岁以下儿童的"头号杀手"
肺炎是一种传染性极强的疾病,症状:发热,呼吸急促,持久干咳,可能有单边胸痛,深呼吸和咳嗽时胸痛,有小量痰或大量痰,可能含有血丝。 幼儿患上肺炎,症状常不明显,可能有轻微咳嗽或完全没有咳嗽。多数起病急骤,常有受凉淋雨、劳累、病毒感染等诱因,约1/3患病前有上呼吸道感染。病程7~10天。应注意及时治疗。
肺炎可由细菌,病毒,真菌,寄生虫等致病微生物,以及放射线,吸入性异物等理化因素引起。肺炎不仅仅是全球5岁以下儿童的"头号杀手",在我国也同样是5岁以下儿童的首要死因。在重症肺炎中,约有50%是由肺炎球菌引起的,而肺炎球菌疾病是可以通过疫苗接种手段进行预防的。
细菌性肺炎采用适当的抗生素治疗后,七至十天之内,多可治愈。
病毒性肺炎的病情稍轻,药物治疗无功效,但病情持续很少超过七天。
医学上对肺炎进行了分类:
分类方法的依据是病原体种类、病程和病理形态学等几方面:
1、病理形态学的分类:将肺炎分成大叶肺炎、支气管肺炎、间质肺炎及毛细支气管炎等。
2、根据病原体种类:包括细菌性肺炎,常见细菌有肺炎链球菌、葡萄球菌、嗜血流感杆菌等。 病毒性肺炎,常见病毒如呼吸道合胞病毒、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腺病毒等。另外还有真菌性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肺炎等。
3、根据病程分类:分为急性肺炎、迁延性肺炎及慢性肺炎,一般迁延性肺炎病程长达1~3月,超过3个月则为慢性肺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