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牡蛎人工养殖技生蚝养殖过程揭秘

牡蛎人工养殖技生蚝养殖过程揭秘

(一)苗种生产

1.海区采苗我国牡蛎的天然苗源很丰富。多采取半人工采苗的方法。采苗是牡蛎养殖生产的关键,能否采到质量好、数量多的种苗,将对生产起着决定性作用。种苗的发生有一定时间和条件,为保证生产顺利进行,对野生苗源的发生规律、幼虫的浮游习性和附着习性等,都必须有充分的了解和认识。(1)采苗场的条件地形:在沿海的内湾选择湾套较深处的潮间带至水深2米之间的地带,流速缓、有洄流,且有淡水注入、地势平坦、沙泥底质的浅海滩涂作为采苗场较宜。同时因牡蛎的采苗季节在夏季,一般多东南风或西南风,朝南的内湾牡蛎幼体密集,且不易流失,所以采苗场最好选在朝南的方向。底质:插竹养殖,以软泥底质为好;投石养殖,以较硬的沙泥底或泥沙底为好;筏式养殖对底质要求不严格。海水温度、相对密度:近江牡蛎、长牡蛎的采苗场应选择在海水相对密度较小的河口附近,大连湾牡蛎应选择在离河口较远的海区。同时要求海水温度为18—3012、相对密度为1.010—1.020,透明度0.5米,pH值8—8.4。(2)采苗器选择采苗器要注意下列原则:取材方便,成本低,便于操作,坚固耐用,表面粗糙,固着面积大等。可以作为采苗用的器材很多,如石块、瓦片、贝壳、陶瓷片、竹木棒、水泥制品等。石头采苗器:以青白色的花岗岩和麻石为好。石头采苗器可分为石块和石条两种。石块的大小根据底质而定,一般5公斤左右为宜。蛎壳采苗器:牡蛎表面粗糙,适宜幼苗固着,而且移动方便,可以就地取材,成本低。水泥制品采苗器:有水泥瓦、水泥板、水泥棒等。水泥板一般长80厘米、宽12厘米、厚5厘米。水泥棒长40—80厘米、宽4—6厘米,附苗面大,但成本高。(3)采苗期正确掌握采苗时间,适当投放采苗器,是采苗成败的关键。若采苗器投放过早,将被藤壶等生物所占据,或附上一层浮泥,使牡蛎幼虫无法固着。若投放过晚则错过时机,影响采苗效果。一般从牡蛎亲贝大量排放精卵日算起,经过8—14天,即出现1次附苗高峰。生产上大都在5月中旬至6月中旬采苗,这段时间采到的苗称夏苗。这种苗的优点是:数量多,苗体健壮,生长快。由于海况因素的变化,采苗期的具体出现时间也有可能提早或延迟。不同海区牡蛎的采苗出现时间也是不一致。靠近外海的采苗场,采苗期较早,5—6月为采苗盛期;而靠近河口的采苗场则回升缓慢,由于海水盐度太低,可延至7—8月。一般北方沿海釆苗期为7—9月,!南方则为5—8月。(4)采苗方式桥式采苗:在中潮区附近,将规格为120厘米X20厘米X10厘米的石块板紧密相叠成“人”字形,石板与滩面成60度角,由十几块至数十块组成一排,排间用长70厘米的石板连成一长列,列的方向和水流方向平行。投石采苗:事前在投石采苗的海区设好标志,用船将石块装运到采苗区均匀投下,退潮后,再将投下的石块随海区条件的不同,整理成各种形式。附苗后,任其自然生长,直到收获。

立石采苗:把120厘米X20厘米X20厘米的长方形石柱叠立在中潮区进行采苗。采苗后,任其生长,直到收获。若是旧石,采苗前需将石柱上的附着物清除干净,否则影响采苗效果。

垂下式采苗:将牡蛎壳、壳或其他代用品,用胶丝绳或镀锌铁丝贯穿成串,二壳间距1—2厘米,中间用小竹管隔开,垂挂于浮筏或栅架上采苗。采苗串的长度随水深而定,每一浮筏垂挂采苗器的数量随浮力大小和海况而定。(5)采苗效果检查采苗期间,必须经常下海检查。一般附苗3—5天,就能在石块上看到大小似针眼的蛎苗。采苗器上也可能采到大量藤壶苗,要注意识别。如果附上了藤壶苗,则应彻底清理附苗器,重新采苗。若附苗过密,要进行稀疏,除去多余的蛎苗,使牡蛎在适宜的密度范围内生长。(6)育苗采苗后要加强管理培育,采苗结束至翌年3—4月为育苗期。此期间对附着幼体的采苗器不断进行疏植、检修、平整、除害等,还要经常用海水冲洗苗体上所淤积的浮泥,才能保护蛎苗正常生长,达到预期的出苗率。

2.人工育苗(1)育苗设施主要有水泵、动力(柴油机、电动机)、沉淀池、过滤池、亲贝暂养池、育苗池、饵料池等,以上所用的若是新的水泥池,因其碱性较大,一般要经过一个月左右的浸泡后方可使用。(2)亲贝的选择与蓄养应选择体大健壮、无病虫害、性腺成熟的个体作育苗亲贝。在牡蛎自然繁殖季节,采捕成熟的亲贝,取其精、卵后进行人工孵化培育幼体,对所需亲贝可以在海区随用随采。但为了增加育苗的次数,还可采取深水蓄养法来控制亲贝性腺发育,延缓其产卵期。据观察,吊养在3米水深处的亲贝产卵可推迟20天,吊养在10—20米水深处可推迟30天产卵,可利用这个特性达到分批育苗的目的。(3)催产与筛选剖开亲贝进行人工授精,能获得大量的受精卵,但容易混杂不成熟的卵,孵化后会影响水质。而采用阴干、升温、流水等物理刺激法,诱导亲贝排放精卵较好,不仅简便,而且亲贝自然排放精卵,获得的受精卵质量好,孵化后幼体发育健壮。*受精卵静置半小时后大多沉淀池底,把池里中上层水缓慢排放后,底层水通过绢筛除去杂物,然后加入滤过的海水冲洗2—3次再静置孵化。(4)幼体培育当孵化出的幼体上浮并开始活动,便可移到面积较大的培育池内饲养。幼体放养密度以每毫升水体15—20个为宜。培育池的管理:①经常进行局部换水,以保持水质清新,换水时先经过滤,以防敌害混入;②注意调节光照,初期光稍弱,进入附着期光照还须逐渐减弱;③适时投饵,牡蛎幼体的饵料是小型的金藻、双鞭藻、扁藻、环沟藻、角毛藻等,投饵时间每天上、下午各一次。(5)采苗幼体发育15—20天出现黑色眼点时便可投放附苗器采苗。将附苗器置于30—50厘米水深处附苗效果较好。刚附着的稚贝体小质弱,需在室外大池和海水塘内或潮间带离涂面30厘米处暂养,以避免稚贝下海被藤壶等损害。在大池或塘内暂养时每隔3—5天换一次水,投少量饵料,待海区藤壶等敌害生物附着高峰期过后再移人海区放养。

(二)养成牡蛎的养成方法多种多样,大体分滩涂平养及浅海吊养两大类。滩涂平养按附着基不同,又分为块石、插竹、条石、水泥条养殖等方法,浅海吊养,有栅架式、筏式、延绳式垂下养殖等方法。1.场地选择在风平浪静,潮流畅通,水质澄清的内湾,选择底部干坦,有淡水注入,盐度变化不大的海区进行牡蛎养成是适宜的。深水区可进行吊养,滩涂平养一般在最长干露时间不超过3小时的中低潮区。底质以泥沙混合为宜,沙占30%一40%,泥占60%一70%。如沙过多,吸热和散热快,易烫死牡蛎;泥过多,牡蛎易被浮泥覆盖致死。适宜水温是4—3013,海水相对密度1.006—1.026,pH值8—8.6。

2.养成方法(1)抛石适用于底质较硬的潮下带和潮间带。选用拳石或较大块石为附着基,潮下带排列一般是式,间距50—80厘米的行列式;还有间距40—50厘米,组距20—30厘米的梅花式。(2)插竹适宜于流速缓、盐度高、软泥或泥沙底质的内湾。选用1—1.2米长小竹竿,经过防腐和防蛀处理,4—5支为一束,以85度偏角插入涂滩,与潮流方向平行,排列成人字形,间距1一1.2米。(3)条石或水泥条有两种排列形式,一种是单株直竖,每4株横排成行,与海岸成垂直方向,一直延伸至低潮区下段,间距60—65厘米,行距1.2—1‘3米;另一种是4—5株或7—8株搭排成簇,以防被激流冲毁,间距1—1。2米。(4)筏式此法适用于干潮时水深4米以上、风浪平静的内湾,筏的大小因地而异。筏子通常用圆木或毛竹扎成5米X10米或10厘米X10厘米大小,每筏用6—8个浮桶(每个直径66厘米X115厘米,浮力390公斤),并以锚固定在海底,每一锚绳长度为满潮水深的1.5—2倍,海区中设置筏子的密度为10:1,附着基悬挂在筏子上,吊距40厘米。(5)延绳式有较大的抗风能力,适用于外海养殖。它采用1500丝聚乙烯捻成绠绳,全长96米,两头各30米为桩绳,中间36米为浮绠。浮绠上每隔1.4米绑一个玻璃浮子(直径32厘米,浮力14公斤)。浮绠敷设与主流向或主风向成50—60度偏角,以防附着器互撞。延绳的间距,纵向排距20—30米,横向排距40—50米。附着基可用水泥片、扇贝壳串,吊距50厘米。(6)棚架式适用于滩涂坡度较小,千潮时水深2—3米,底质为泥或沙泥、风浪平静的海区。在海底树立木桩或水泥桩,上面用竹、木架设成栅架,栅架的方向与潮水流向成40—50度角,横架或竖架的间距为50厘米,附着器的吊距为40厘米。

三、管理

抛石,着重于冲刷浮泥沉积,耙除积泥,通畅涂沟;插竹,条石、水泥条,着重于防止倒伏,一旦发现及时扶正,并适时倒置,使上、下生长均匀;棚架式、筏式、延绳式,着重于防止附着基互缠互撞,并定期检查桩、缆是否牢靠。生物敌害,如海鲫等肉食性鱼类,用诱捕或围网防除;螺等肉食性腹足类,用手捉或在繁殖期灭其卵囊;藤壶等附着生物,则要正确掌握产苗期,避免其固着;还要注意潮流畅通,防止赤潮危害。自然灾害主要是台风洪水等,若造成倒伏应及时扶正。为防止灾害,可在雨季到来前,将牡蛎移至较深的海区放养。牡蛎收获前的半年间,将其连同附着基一并移至水质肥沃、流速较大的海区进行育肥,是提高质量和增产的好措施。季节一般为冬春季。在运输中,要注意遮日通风,防止曝晒和闷死,运输一般用船,时间越短越好。

四、采收加工近江牡蛎和大连湾牡蛎要养3—4年才能收获。在养成条件较好的海区,2年就可采收。采收季节一般在蛎肉最肥厚的1—4月。采收方法是在底质子坦的浅海区,用蛎子网捞取。在底质不乎的岩礁底海区,可先用钢齿耙取,再用抄网捞取;也可用蛎夹采捕。在潮间带养殖的牡蛎,可在干潮时装船,运回口岸上开壳取肉;或在滩上直接铲下运回。垂下养殖的牡蛎,可直接在船上将牡蛎采下来。一般用蛎刀开壳去肉。壳洗净、晒干作药用。肉可用鲜干、熟干、盐渍、冷冻等方法加工。牡蛎肉除了具有丰富的营养之外,牡蛎壳也具有很好的利用价值,可以将牡蛎壳加工成牡蛎壳粉做为畜禽的添加剂,可以补充畜禽饲料中的微量元素含量,因此养殖牡蛎具有很好的市场前景。

鳟鱼的分类

世界上在海淡水域可以实施完全人工养殖的鳟鱼类约有16种。已经形成了配套全人工养殖技术并已普遍养殖或正在扩大养殖的主要有以下4种。

虹鳟

虹鳟是鲑科鱼类第一个被开发成养殖品种的鱼类,迄今有120多年的养殖历史,养殖区域已遍布1~20多个国家和地区。2年性成熟,终生可多次繁殖。年均水温1~2℃以下,2龄体重可达1千克。池养鱼最大个体达7千克。流水池养殖,每平方米产量可达25千克以上。影响存活的疾病主要是病毒性疾病和弧菌病。

金鳟

金鳟是从虹鳟鱼的体色突变种选育成的金黄体色品系。1996年从日本引进,现已成为各地普遍养殖的优良品种。生物学特性以及生长速度、单位面积产量等与虹鳟鱼相似。兼具食用、垂钓和观赏价值。其金黄体色是显性遗传性状,对育种科学研究具有重要的种质价值。因其富丽典雅的金黄体色,市场价高于虹鳟鱼。

山女鳟

原产于日本,50多年前被开发成养殖品种。是鲑科鱼中两种肉味最鲜的品种之一,市场价相当于虹鳟的3~8倍,适于池塘和溪流垂钓。2年性成熟,终生只繁殖一次。2龄鱼体重多为400~700克,最大个体900~1000克。抗病力强,一般不感染病毒性疾病。在22~25℃水温下,生存能力及摄食强度好于虹鳟。1996年引进中国,包括人繁在内的全人工养殖技术已经成熟。

日光白点鲑

原产日本,养殖历史已50多年。2年性成熟,终生可多次繁殖,适于垂钓。烹制鱼肴以生鱼片著称,市价为虹鳟的2~3倍。1996年引进我国,年均水温12℃条件下,12月龄体重110~130克,2龄鱼500~1000克。最大个体达2000克以上。在0~4℃环境中生存活力、摄食强度好于虹鳟鱼。喜食下沉中的人工饵料,也喜食沉底饵料。抗病力强,基本不感染病毒性疾病。

此外,还有土著种细鳞鲑、远东哲罗鲑、花羔红点鲑以及引进种河鳟、北极红点鲑、银鲑、大西洋鲑、褐鳟等正在进行试验养殖。

生蚝养殖性状

1、产量高,效益好。筏式养殖太平洋牡蛎,亩产(鲜蛎肉)可达50

0千克,比一般牡蛎高三四倍。每亩产值10万~15万元,创利8万~10万元,经济效益可观。1个劳力年纯收入2万~3万元,还可兼搞其他副业。

2、生长快,肉肥满。当年夏季(5~6月)养殖的蛎苗,至冬季便可采收上市,养殖周期仅半年左右。而其他品种的牡蛎,如褶牡蛎、近江牡蛎等,生长速度缓慢,一般需要养殖二三年才能达到商品规格。三倍体太平洋牡蛎的肉质肥满要比其他牡蛎提早1个月,产量增加20%~30%,且肉质细、口味好,深受消费者青睐。

3、对干旱耐受力强。太平洋牡蛎在离水后,由于体内水分蒸发量较小,故具有较强的干旱耐受力。据试验,其在离水后6天成活率仍可达100%。这一特点为牡蛎鲜销、加工、引种、育苗和养殖生产提供了有利条件。

4、对海洋环境适应范围广。太平洋牡蛎对温度、盐度的适应范围广,可塑性强,在温度、盐度反差极大的环境里仍能正常生活。

5、肉质鲜美,可做成多种菜肴。牡蛎食用方法多样,蒸、煮、炒、炸均味道鲜美。除鲜食外,还可加工成蚝豉、盐渍品、冻蛎、褶牡蛎罐头等,加工后的肉汤可提炼成美味蚝油,畅销国内外市场。

海蛎子和生蚝区别

虽然很多时候和很多地方也把“生蚝”称为牡蛎,或者严格地说,生蚝属于牡蛎的一种。但是,就锌含量而言,两者的差别却十分惊人:根据杨月欣主编《中国食物成分表》(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2年出版),每100g生蚝(编码12-4-109,不包括壳的重量,含水)含锌71.2mg,而同样重量的牡蛎(编码12-4-108,不包括壳的重量,含水82%)含锌只有9.39mg,生蚝是普通牡蛎的7.6倍。就锌含量而言(尤其是考虑到其水含量较高),生蚝绝对是佼佼者,遥遥领先于其他天然食物,再无一种食物可以望其项背。 因此,营养学一向推崇的含锌量“最高”的牡蛎是指“生蚝”,而不是普通的——在大连街头随处可以买到的——牡蛎。 牡蛎又称蛎蛤、牡蛤、蛎黄、海蛎子、蚝子等。在不同的海域生活着多个牡蛎品种,大连地区的牡蛎是“大连湾牡蛎”,呈类三角形,背腹缘呈八字形,右壳外面淡黄色,具疏松的同心鳞片,鳞片起伏成波浪状,内面白色。 生蚝是牡蛎品种中个头比较大的一种,个头大的一个带壳的就能在一斤以上,它一般是生长或者是养殖在江河与大海交融之处,在半咸半淡的内湾浅海上。由于适合生长条件的限制,它的数量上比其它品种的少,因此它的经济价位一般比较高。酒店里个头很大的牡蛎,远大于街头购买的普通海蛎子,可能就是这个生蚝。 按两广沿海的说法,牡蛎和生蚝是两种完全不同的东西,牡蛎较小,生长在海边的机礁石或其他硬物上,要用小锄挖开才能取其肉,其肉大多是淡青色;而生蚝一般称“大蚝,”其肉白色,有野生和人工养殖的,其壳和肉都较大,可煮可炸可烤,常见的烧生蚝就是此物. 大蚝(da hao)也是一种海鲜,学名近江牡蛎,是钦州四大名贵海产之一,肉可鲜食,亦可加工成蚝豉、蚝油。蚝肉蛋白质含量超过40%,营养丰富,味道鲜美,素有“海中牛奶”之称,同时还可入药。钦州湾茅尾海是全国最大的大蚝天然苗种繁殖区,苗种品质优良,其它海区不可比美。

河豚怎么吃才没毒 人工养殖的河豚有毒吗

人工养殖的河豚有毒。

并非只有野生的河豚才有毒,人工养殖的河豚也有毒,不要抱着人工养殖毒素会小一些的侥幸心理,河豚毒素耐热,要用120°的高温煮1小时才会彻底破坏,因此,河豚虽然有毒,只要处理干净内脏,再彻底加热就不用担心有毒了。

螺蛳的养殖

生活习性

螺蛳常栖息于冬暖夏凉、底土柔软、饵料丰富的湖泊、池塘、水田和缓流的河溪中。

它的最适生长水温在20~25℃左右,水温达15℃以下和30℃以上时即停止摄食活动。

10℃以下时即入土进入冬眠状态,当水温回复至15℃以上时其复又出穴摄食。

人工养殖田螺可开掘专用池饲养,也可利用自然的稻田、沼泽、沟渠,还可同鱼类混养。但要求养殖水体无毒、无害、无污染。如利用稻田养殖,则不可施用农药,不能犁耙,且应进出水口安装铁丝或塑料隔网,以便进行控制。

折叠饲养管理

螺蛳的饲料来源比较广,一般青菜、土豆、豆饼、米糠、鱼虾残体及其它动物内脏、下脚料等等均可投喂。在饲养过程中要留心观察水质,一旦发现水质有污染应立即排除,重新注入新水。[3] 螺蛳的介壳口圆片盖陷入壳内,说明系因饵料不足或饥饿所致,应及时增加投饵数量;如果发现螺蛳的介壳口圆片盖收缩及有肉质溢出等现象,则可视为螺蛳缺钙,应立即在其饵料中添加淡鱼粉、贝壳粉类的钙质补充饲料。

折叠其它

在螺蛳养殖过程中,还应注意排除鸟、鼠等危害。人工养殖的螺蛳当年即可养成食用螺,螺蛳既是人类的上等保健食品,也是畜禽和鱼类的优质动物性蛋白质饲料,故发展前景相当广阔。螺蛳具有成活率高、疾病少、种苗来源广泛等优势,是较为切实可行的农家养殖项目之一。

三文鱼杀寄生虫方法 三文鱼里白色的是筋还是虫

是筋。

三文鱼肉质普遍偏黄红色和橘红色,脂肪含量较低,肉中间白色的线状是鱼的筋,并非是寄生虫。

而且目前日本、挪威等地区,拥有最完善的人工养殖技术,来饲养三文鱼,基本不用担心三文鱼体内有寄生虫、细菌等的问题,因为他们的生长环境可以得到保障,也不用担心会有重金属的污染,人工养殖的三文鱼,是完全具备生吃的条件的,不过野生的三文鱼可能存在寄生虫危害问题,需注意食用。

田螺人工养殖技术

01首先我们需要选好养殖的场所。田螺抗疾病能力,适应环境的能力都很强,并且田螺的繁殖速度快,因此适合养田螺的地方较多,可以是稻田、池塘和沟渠。

02然后我们需要选择合适的田螺品种。

中国圆田螺:是中国常见的种类,栖息于湖泊、沟渠、池塘和稻田内;

螺蛳:为螺蛳属的模式种,在云南的滇池、洱海、抚仙湖、异龙湖、大屯湖均有分布,全年皆可繁殖;

耳河螺:为河螺属的模式种。分布于湖南和广东省。栖息于河流内。

因此可以根据养殖的产所和地域选择好田螺的品种。

03设置好田螺的生长环境。控制温度,田螺的最适生长温度为20℃~25℃,若低于15℃或高于30℃,田螺便停止摄食,10℃以下时,便入土冬眠。设置取食、活动的场所,在池底布置10厘米左右的淤泥。饲料,水生植物、藻类、土壤腐殖质、蔬菜、瓜叶等。

牡蛎是不是就是生蚝

“海底牛奶”,指的就是牡蛎,也称之为生蚝。

生蚝是传统滋补品,《本草纲目》有生蚝能“治虚损、壮阳、解丹毒、补男女气血、令肌肤细嫩、防衰老”的记载。香港有一群人,因爱吃生蚝,居然号称自己为“豪客”,经常成群结队,寻觅最肥美的牡蛎。

牡蛎吃法甚多。鲜牡蛎肉通常有清蒸、鲜炸、生灼、炒蛋、煎蚝饼、串鲜蚝肉和煮汤等多种煮法。

牡蛎,俗称蚝,别名蛎黄、海蛎子。牡蛎属贝类。世界上总计约有100多种,我国沿海产的约有20多种,现在已人工养殖的主要有近江牡蛎、长牡蛎、褶牡蛎和太平洋牡蛎等。

三文鱼尾部有毒是真的吗

一般无毒。

网上有传闻三文鱼尾部卖得便宜的原因是因为毒素聚集在尾部,其实不然,三文鱼尾部便宜的原因是因为其自身的肉质特性决定的,三文鱼的尾部是无毒的。

但是由于野生三文鱼的稀缺性,现在在市面上售卖的三文鱼一般多为人工养殖的三文鱼。在三文鱼的养殖过程中会出现多种问题,所以一些非法养殖户就有可能会给三文鱼投喂一些杀虫剂、抗生素、染色剂、生长激素等物质,这样的三文鱼吃下去是对人体有害的。

建议消费者在选购三文鱼的时候去正规的超市或海鲜市场购买,尽量以熟食为主。

相关推荐

贻贝的人工养殖

荷兰很早以前就采用海底播种方法养殖贻贝。这种方法管理简便,成本较低,但贻贝生长较慢,且易受敌害侵食。1235年法国开始在潮间带与低潮浅水区采用篱笆式养殖法,使贻贝脱离海底,生长较快,同时篱笆桩基部设有防止底栖水生动物爬到桩上的设施,可避免敌害侵袭。20世纪50年代西班牙用筏式养殖贻贝,不仅大大扩大了可养海区,更有效地防止了敌害,而且可大幅度地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和贝的质量,从而成为主要的养殖方式。 贻贝养殖主要分自然采苗(或人工育苗)和养成两个阶段。养殖用苗主要来源于自然采苗,即在贻贝繁殖季节选好采苗海区,设

牡蛎怎样清洗 带壳牡蛎的清洗方法

牡蛎是一种海洋贝类,因其在海边礁石上生长或在人工养殖地中生存,所以表面会有很多泥沙或海藻,要注意清理,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准备一个小刷子,将牡蛎外壳的海藻和泥沙刷洗干净。 2、然后用一把牡蛎刀将其外壳打开,取出牡蛎肉。 3、将牡蛎肉放在清水下冲洗一下。 4、然后将牡蛎肉放在淡盐水中浸泡片刻即可。 5、注意,牡蛎外壳比较锋利,建议清洗时带上橡胶手套保护双手。

家庭发海参的正确方法 海参怎么分辨野生和养殖

野生意味着更少的人工参与,没有规模化的驯养,通常来说,野生海参的大小都是不一样的,并且外观比较丑;而人工养殖的海参个头基本差不多。 野生海参是自然生长的,不受拘束,野生海参外观颜色会根据生活的环境而有深有浅,出现颜色不一的情况;而人工养殖海参的颜色基本都是一样的褐色。 野生海参生长在野外,获取食物主要靠自己,因为海参生存在野生环境中,平时需要自己寻找食物,所以野生海参背刺和两侧的刺都是一样非常粗壮的;而人工养殖海参的生长环境更加舒适,背部和两侧的刺粗细并不相同,一般会比较细长。 野生海参自然生长,而且自己

生蚝的价格

仿佛一夜之间,生蚝就在上海的大街小巷风靡起来,最流行的做法就是炭烧生蚝和蒜蓉生蚝,其低廉的价格、浓郁的口感,让很多年轻人趋之若鹜,不少人甚至开着车去那些人气鼎沸的大排档解馋。 但是,专家却告诫大众:这些廉价的生蚝和我们概念里的高档生蚝有着质的区别,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有些根本就是用死蚝肉加工而成的,消费者食用一定要小心。 此生蚝并非彼生蚝昔日里,生蚝大多只出现在高星级宾馆和西餐厅里,是昂贵的档次的象征。这些生蚝,大多是从澳洲或加拿大进口的野生远洋食品,贵的要卖几十元一只,便宜的每只也在10元上下。 眼下出

桂鱼的养殖方法

桂鱼的养殖方法: 1、养殖地点的选择 鳜鱼为典型的凶猛肉食性鱼类,生活环境要求水质清新、溶氧丰富。鳜在没有驯化的情况下,只吃活的饵料鱼。这些条件要求养殖鳜,选择的池塘条件要注排水方便,水深1.5~2.5m,池底淤泥小于10㎝,有增氧设施,池塘面积不宜过大,1000~3000㎡较为合适。为了保证随时有活的饵料鱼供应,养殖池塘最好位于天然野杂鱼丰富的区域,如靠近河道、水库、湖泊等。如自己培育饵料鱼喂养鳜,采用饵料鱼池塘与鳜养殖池塘面积比为4:1的比例确定养殖规模。当然,交通是否便利也是选择养殖地点中一个不容忽

河虾吃的食物

河虾吃的食物 河虾是杂食性动物,幼虾阶段以浮游生物为食,自然水域中的成虾主要食料是各种底栖小型无脊椎动物、水生动物的尸体、固着藻类、多种丝状藻类、有机碎屑、植物碎片等。人工养殖的河虾能摄食各种商品饲料,如酒糟、豆腐渣、豆饼、蚕蛹、蚌肉、麦粉、鱼肉粉、大米饭、螺蛳,尤其喜欢食蛆躬。在饲料不足时,还会自相残食。对光照具负趋光性,白天多潜伏在阴暗处,夜间出来摄食和活动。因此,饲料投放多数在入黑时候进行。 河虾的生活习性 1、沼虾属杂食性水产动物,偏食动物性饲料,人工养殖以商品饲料喂养为主。其最适生长水温为18~

哺乳期不能吃哪些海鲜

哺乳期妈妈如果常吃海鲜(指每周4次以上,每次100克以上),就会影响宝宝的神经系统发育,而且某些症状要到孩子7岁甚至是14岁后才出现。所以,哺乳期的妈妈最好少吃海鲜。 如果妈妈真的很想吃海鲜,每周也最多1-2次,每次100克以下,而且不要吃金枪鱼、剑鱼等含汞量高的海鱼。各种鱼体中的含汞量排列如下: 1、含汞量最高的鱼(最好不要吃:石斑鱼、枪鱼、青枪鱼、橙连鳍鲑、方头鱼、剑鱼、鲨鱼、鲭鱼; 2、高含汞量(每个月不吃超过3次170克的量):海鲈鱼、大比目鱼、金枪鱼、海鳟、龙虾(美洲/缅因州); 3、低含汞量(

墨鱼的生存现状

分布海域:多分布于高盐温暖的海洋中,近海、远洋,水层、海底均有分布。 经济意义: 1、食用; 2、药用; 3、饵料用,经济鱼类的重要饵料。 捕捞季节:沿海的捕获季节南早北晚,舟山捕获时节为5-6月。 中国近海渔场有鱼类l700多种,主要经济鱼类70多种,其中大黄鱼、小黄鱼、带鱼、墨鱼是中国人民喜欢食用而且产量较大的海洋水产品,被称为“中国四大海产”。可惜,由于过度捕捞,这四种海洋水产资源都有不同程度的衰退。其中大、小黄鱼,已经多年形不成渔汛,年产量由几十万吨下降到3-5万吨;上世纪90年代以来,墨鱼种质资

赤贝的人工养殖

一、条件与材料[4] 1.条件 赤贝底播增养殖海区,水深10~12米,海底为软泥和泥沙相间底质,海域水质肥沃,流水畅通,自然饵料充足,无工业污染,海水自然温度0~28℃,盐度28‰~31‰,透明度0.5~2米。 2.材料 赤贝苗种贝壳完整无机械损伤和内伤,不带病菌、病毒(经检验检疫)、活力强、壳长1.5~2厘米。 二、方法步骤[4] 1.清除敌害 放苗前将海底危害赤贝生长的海螺、海星等生物清除干净。 2.苗种运输 2004年、2005年11月份,苗种装车,从山东乘船,途中定时泼洒海水,保持苗种湿润,运输时

国家禁止用盐捉竹节蛏 蛏子有寄生虫吗

蛏子中常见的寄生虫是:食蛏肠泄吸虫,一种会导致蛏子大批量死亡的寄生虫,野生的蛏子直接和外界接触,有可能会被感染。 人工养殖的蛏子会定期进行驱虫和除虫的操作,以确保蛏子的产量,因此人工养殖的蛏子一般没有寄生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