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急救的特点与原则
现场急救的特点与原则
现场急救所抢救的对象、环境、条件与在医院大不相同,因此,掌握它的具体特点,使急救者从思想上到工作上有充分准备,有利于圆满完成任务。
一、现场急救的特点
(一)突发性现场急救往往是在人们预料之外的突然发生的灾害性事件中出现伤员或病员,有时是少数的,有时是成批的,有时是分散的,有时是集中的。常见伤病员多为垂危者,不仅只需在场人员参加急救,往往需要呼救场外更多的人参加急救。
(二)紧迫性突发性灾害事故后,伤员的情况复杂的多,一人有两个以上器管同时受损的人多,病情垂危的人多,不论是伤员还是家属呼救心情都十分紧迫。心跳呼吸骤停6分钟,出现大小便失禁,昏迷,脑细胞发生不可逆转的损害。4分钟内开始心肺复苏可能有50%被救活。10分钟开始复苏者100%不能存活。因此,时间就是生命,必须分秒必争,将心跳、呼吸骤停者,采用复苏技术,从临危的边缘抢救回来,对大出血、骨折等病危者,用止血、固定抢救回来,否则,即会出现“失这毫厘,谬以千里”的严重错误。
(三)艰难性艰难性是指灾害发生的伤病员种类多,伤情重,一个人身上可能有多个系统,多个器管同时受累,需要具有丰富的医学知识、过硬的技术才能完成急救任务。实际上常常是伤病员多,要求急,要求高与知识少的不适应局面。有的灾害虽然伤病员比较少,但常是突然紧急的情况下,甚至伤病员身边无人,更无专业卫生人员,只能依靠那些具有基础生命支持技术的过路人来提供帮助与急救。这种情况对学过医学的和受过训练或未受过训练有人们,都是一个难题。
(四)灵活性现场急救常是在缺医少药的情况下进行的,常无齐备的抢救器材、药品和转动工具。因此,要机动灵活地在伤病员周围寻找代用品,修旧利废,就地取材获得冲洗消毒液、绷带、夹板、担架等;否则,就会丢掉抢收救时机,给伤病员造成更大灾难和不可挽救的恶果。
(五)关键性医学急救包括院外急救,客观要求医疗技术培训,急救医药器材装备,特别是有关急救专业设备全面:医院急救应专业化,群众急救普及化,社区急救组织网络化,急救指挥系统应科学化。这些都是完成急救达标的关键性问题。
二.现场急救的原则
现场急救总的任务是采取及时有效的急救措施和技术,最大限度地减少伤病员的疾苦,降低致残率,减少死亡率,为医院抢救打好基础。经过现场急救能存活的伤病员优先抢救。这是总的原则。为了更好的完成这一光荣艰巨的任务,还必须遵守以下6条原则。。
(一)先复后固的原则是指遇有心跳呼吸骤停又有骨折者,应首先用口对口呼吸和胸外按压等技术使心肺脑复苏,直到心跳呼吸恢复后,再进行固定骨折的原则。
(二)先止后包的原则是指遇到大出血又有创口者,首先立即用指压,止血带或药物等方法止血,接着再消毒创口进行包扎的原则。
(三)先重后轻的原则是指遇的垂危的和较轻的伤病员时,就优先抢救危重者,后抢救较轻的伤病员。
(四)先救后者的原则过去遇到伤病员,多数是先送后救,这样常担误了抢救时机,致使不应死亡者丧失了性命。现在应把它颠倒过来,先救后送。在送伤病员到医院途中,不要停顿抢救措施,继续观察病伤变化,少颠簸,注意保暖,平安到达目的地。
(五)急救与呼救并重的原则在遇到成批伤病员时,又有多人在现的情况下,以较快地争取到急救外援。
(六)搬运与医护的一致原则过去在搬运危重伤病员时,搬运与医护、监护工作从思想和行动上的分家现象。搬运是由交通部门负责,途中医护是卫生部门来协助,好似只有协助之责。
在许多情况下,协调配合不好,途中应该继续抢救却没有得到保障,加之车辆严重颠簸等情况,结果增加了伤病员不应有的痛苦和死亡。这种情况在国内外屡见不鲜。医护和抢救应在任务要求一致、协调步调一致、完成任务一致的情况下进行。在运送危重伤病员时,就能减少痛苦,减少死亡,安全到达目的地。
过去急救是”抬起来就跑”的办法,这一概念在国际范围内已基本上被”“暂等并稳定伤情”这样一种思想所代替。这一稳定方针已经表明可以的效地降低战争与和平时期急救中的死亡率和致残率。在”“暂等并稳定伤情”时,并不是把伤病员搁置不管,而是急救人员在紧张地为马上转送伤病员做应做的打通气道、心肺脑复苏、控制大出血、制动骨折,少搬运中,未经训练者更应该注意。
目前,各先进国家大加强了院外急救和运送工作,如美国目前伤员的运送,从接到呼救信号到送往医院所需只有37分钟左右,大大减少了死亡率,充分说明时间就是生命。
三.急救时间的标准
根据大量急救实践,急救者越早接近伤病员,受伤后急救时间越会缩短,伤病员的存活率就越高。
最佳急救期:伤后12小时内。
较佳急救期:伤后24小时内。
延期急救期:伤后24小时以后。
脑溢血家庭急救原则
患者发生脑溢血后,家属应进行以下紧急救护,那么有什么是值得注意的地方呢?
脑溢血是老年人的多发病。这是由于血压突然升高,致使脑内微血管破裂而引起的出血。
患者发生脑溢血后,家属应进行以下紧急救护:
首先保持镇静,让患者成平卧位,要避免因震动加重病情。为了使患者气管通畅,可将其头偏向一侧,以防血液、呕吐物吸入气管。
迅速松解患者衣领和腰带,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天冷时要注意保暖,天热时要注意降温;用冷毛巾覆盖患者头部,因血管在遇冷时收缩,可减少出血量。
在将患者送往医院的途中,车辆应尽量平稳行驶,以减少颠簸震动;此时应将患者头部稍稍抬高,并随时注意病情变化。
现场急救的原则是什么
现场急救的原则是: (1)病情评估:了解受伤的时间、经过及病情变化,注意受伤患者的意识状态、有无开放伤口出血情况、肢体是否能活动、有无呕吐和抽搐等现象。 (2) 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窒息: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因意识障碍,频繁呕吐,口腔、呼吸道积存大量食物残渣、分泌物和血块,致使呼吸道堵塞或发生误吸而引起窒息。当发生这种情况时,首先用手指清除患者口腔内异物或用手挤压患者气管,诱发患者咳嗽,可使气管内异物咯出;如患者出现呼吸困难,可用双手放在患者两侧下颂角处将下颂托起,暂时使呼吸道通畅或将患者呈侧卧位或仰卧头侧位,可以防止食物和呕吐物吸入呼吸道。也可将口咽通气管放入患者口中,必要时行气管插管切开。 (3) 止血固定,妥善处理伤口:如头部有开放伤口且有活动性出血时,应立即用敷料加压包扎止血,疑有颈椎骨折,用颈托固定。 (4) 降低颅内压,减轻脑水肿:如患者出现头痛加剧、意识障碍加重、血压异常增高等现象,应立即予脱水药物降低颅内压。
中毒急救的原则
1、急性中毒的急救
急性中毒的救治要及时准确。在初步处理的同时要尽快设法查明中毒原因,立即终止接触毒物,阻止毒物继续侵害人体,并尽快使其排出或分解。
2、阻止毒物继续吸收
将病人撤离中毒现场或去除中毒源,脱去污染的衣服,皮肤粘膜沾染的毒物应尽快冲洗,可采用清凉冷水冲洗,因热水可使血管扩张而可能保进毒物吸收,故不宜采用。冲洗要充分,否则可使毒物吸收面积扩大。
3、口服中毒
口服中毒者应立即停止服用,设法促其呕吐,简单有效的办法是用手指刺激舌根部,神志清楚者可令其饮大量清水,然后刺激舌根而引起呕吐,如此反复进行,直到胃内容物全部呕吐为止。
4、腐蚀剂中毒
腐蚀剂中毒者可灌服牛奶、蛋清或植物油。对口服中毒者采用洗胃法是清除体内尚未被吸收的毒物的行之有效方法,将洗胃管经口腔插入胃,注意避免误入气管,先将胃内容物抽出,然后注入200--300毫升清洗液,再抽出洗液,然后再注入清洗液,如此反复,直至洗出液澄清为止。有必要时可进行手术切开洗胃,洗胃一般在服毒后6小时内效果较好。
急性中毒的急救原则是什么
急性中毒的救治原则和措施包括:切断毒源,使中毒患者迅速脱离染毒环境;迅速阻滞患者对毒物的继续吸收,及早对其进行洗胃、导泻、清洗皮肤和吸氧;
迅速有效地消除危及患者生命的毒物效应──对心跳和呼吸停止者应迅速施行心肺复苏术,对休克、严重心律失常、中毒性肺水肿、呼吸衰竭、中毒性脑病、脑水肿、脑疝者应及时进行。
烧伤的急救原则
烧伤急救的原则,在于使病人迅速解除引起烧伤的原因,并进行及时而有效的初期处理或进行转送前必要的急救或准备措施。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烧伤的急救原则相关资料,供大家参考!
烧伤的急救原则一
1、迅速脱离致伤原因。常见的有衣服着火、热液烫伤、眼部烧伤、磷烧伤、触电等,就像掉到热水坑的北京女子,其同伴最先做到的就是呼叫路人帮忙把女子拉出热水坑,脱离致伤环境,做法是正确的。
2、危重病员的抢救。观察包括呼吸心跳骤停,严重呼吸道烧伤伴有呼吸道梗阻,合并外伤有大出血,和骨折。 像单纯雷击伤患者,如果你有学过胸外按压,就是你发挥的时候了。
3、镇静止痛。有吸入性损伤和颅脑损伤、一岁以下婴儿和血容量不足者忌用度冷丁和吗啡。这个一般需要医护人员到场操作。
4、保护创面。用清洁的被单、衣服等物简单包裹伤者的创面,避免污染和再损伤,有利于后续的治疗。
5、转送。严重烧伤病人,在伤后2-3小时内送到医院,否则以待休克期渡过后再转送;前往别只是单纯补充水分或口服大量开水,若已出现休克,先补足血容量,稳定后再转送。合并有吸入性损伤者在转送前和转送途中要作好气管切开的准备,以防呼吸道梗阻。转送途中尽可能将病人横放或头向后足向前,以防发生脑缺血;禁忌使用冬眠药物。
烧伤的急救原则二
烧伤有多种原因,但归结起来主要有4种。一是热力烧伤,包括火焰、炽热金属造成的烧伤,也包括各种热液、蒸气所造成的烫伤; 二是化学烧伤,常见的如硫酸、盐酸、生石灰等造成的烧伤;三是电烧伤,有两种情况,一种是高压电放电产生的高温电火花造成的烧伤,实际上也是一种热力烧伤,这4名工人就属于这种情况。另一种是触电造成的电击伤; 四是放射烧伤,平时多见于放射治疗和放射诊断时剂量过大或时间过长而造成的损伤。
临床上最多见的是热力烧伤,约占各种烧伤的85%-90%。热力烧伤现场急救最基本的要求,首先是迅速脱离热源,脱去燃烧的衣服或用水浇灭身上的火。切忌奔跑呼喊,因为奔跑会产生风,使火越烧越旺。同时喊叫会将火焰和烟雾吸入呼吸道,加重吸入性损伤。如果一时难以脱离现场,可以用湿毛巾捂在嘴上,防止有毒气体吸入,注意保持身体的低姿势,尽量靠近可以透空气的门窗。对于小范围的局部烧伤,可以用自来水冲洗或井水浸泡,在可以耐受的前提下,水温越低越好。一方面可以迅速降温,减少热力向组织深层传导,减轻烧伤深度; 另一方面可以清洁创面,减轻疼痛。如果出现水泡,要注意保留,不要将泡皮撕去,同时用干净的毛巾、被单等包敷,避免去医院途中的污染。
烧伤的急救原则三
(1)立即用大量温水或大量清水反复冲洗皮肤上的强酸,冲洗得越早、越干净、越彻底越好,哪怕残留一点也会使烧伤越来越重。不要顾虑病人冲洗时加重疼痛,要鼓励病人忍耐着冲洗下去,直到冲洗干净为止。
注意:切忌不经冲洗,急急忙忙地将病人送往医院。
(2)用水冲洗干净后,用清洁纱布轻轻覆盖创面,送往医院处理。
强碱烧伤
常见的强碱:氢氧化钠(苛性钠),石灰等。
强碱对人体的皮肤组织的损害力比强酸更重,因为强碱可渗透深入组织,使组织蛋白发生溶解。
◆急救原则:
(1)立即用大量清水反复冲洗,至少20分钟;碱性化学烧伤也可用食醋来清洗,以中和皮肤的碱液。
(2)生石灰烧伤,应先用手绢、毛巾揩净皮肤上的生石灰颗粒,再用大量清水冲洗。切忌先用水洗,因为生石灰遇水会发生化学反应,产生大量热量灼伤皮肤。
◆皮肤化学性烧伤急救要点
①立即用大量清水反复冲洗。
②切忌不加处理急急忙忙送医院。
放心医苑网小编:以上就是强酸强碱烧伤的急救原则,多了解一些关于烧伤的急救方法,对自己对家庭都是一种负责的表现。
骨折急救原则 处理细节
1、使用夹板固定患处
固定不应过紧,和肢体之间垫松软物品,再用带子绑好,木板长出骨折部位上下两个关节,如果没有木板可用树枝、擀面杖、雨伞、报纸卷等物品代替。
2、口出血的开放性骨折
可用干净消毒纱布压迫,压迫止不住血时,可用止血带环扎伤口的上方(近心端)止血。
3、骨折时
内出血可达1000毫升(人体总血量大约4000毫升)。包扎固定过紧也能引起神经麻痹,须密切注意患者状况。
体质虚弱有什么症状
体质虚寒有气虚、阳虚、血虚、阴虚。
(气虚):气不足、表现气短、乏力、动则气短、气急无力。气虚的特点是气虚人不感觉冷(怕冷不明显) 。
(阳虚):阳气不足,主要表现:身寒、肢冷、小便清长、消化不良、便稀、便清谷。阳虚的特点是,怕冷,有冷的感觉。阳虚生寒,所以有冷感的感觉。
(气虚阳虚)都是气不足,相同症状是:面色苍白、神疲乏力、自汗、懒言、声低、食少、消化不良。
虚弱人的特点,原则上缺什么补什么,气虚—益气;阳虚—补阳;血虚—养血;阴虚—滋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