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妇安全用药重要性
孕妇安全用药重要性
怀孕后,孕妇的身体状况有所改变,体内的酶对某些药物的代谢过程也有一定的影响。并且,胎儿正在生长发育阶段,孕期随意用药容易导致药物被胎儿吸收,尤其是在孕早期胎器官形成时,药物对胎儿的影响较大。
由于身体变化,导致药物不易解毒和排泄,可有蓄积性中毒,不利于胎儿健康发育,因此,孕妇用药应该非常谨慎,即使是感冒也不可随意用药。虽然孕妇用药有一定的风险,并不是完全无益,一些疾病本身对胎儿、母亲的影响远远超过药物的影响,这时,就应权衡利弊,在医生指导下,合理用药。
老人如何安全用药
1、老人不适用药物
老人应慎用麻黄、甘草和大黄。麻黄有中枢和交感兴奋作用,易致老人失眠、血压升高、心绞痛,男性老人还易引起尿潴留;甘草易引起血压升高、浮肿、血清钾降低等,而加剧高血压症状。
高血压时,服用利尿剂可使血清钾降低,与甘草方剂并用时要注意。要减少大黄的使用率,一旦使用,应从小量开始,否则可引起腹泻和腹痛。
2、用药要五先五后
a、先用中药,后用西药。中药多属于天然药物,其毒性及副作用一般比西药要小,除非是使用西药确有特效。
b、先用内服,后用注射。有些中老年人一有病就想注射针剂,以为用注射剂病好得快,其实不然。药剂通过血流向全身,最后进入心脏,直接危及血管壁和心脏。因此,能用内服药使疾病缓解的,就不必用注射剂。
c、先以外用,后用内服。为减少药物对机体的毒害,能用外用药治疗的疾病,比如皮肤病、牙龈炎、扭伤等等可先用外敷药解毒、消肿,最好不用内服消炎药。
d、先用成药,后用新药。近年来,新药、特药不断涌现,一般地说它们在某一方面有独特疗效,但由于应用时间较短,其缺点和毒副作用尤其是远期副作用还没被人们认识,经不起时间考验而最终被淘汰的新药屡见不鲜。
因此,中老年人患病时最好先用中西成药,确实需要使用新、特药时,也要慎重,特别是对进口药物尤其要慎重。
e、先取食疗,而后用药。俗话说:"是药三分毒",所以,能用食疗的先用食疗,此乃一举双得。例如喝姜片红糖水可治疗风寒性感冒。食疗后仍不见效可考虑用理疗、按摩、针灸等方法,最后选择用药物治疗。
3、用药时忌重复用药
老年人因肝肾功能减退,导致机体对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等能力减退,所以其不良反应率要比年轻人高2~3倍,只有充分认识这一问题,合理用药,方能达到用药安全有效和防病治病之目的。
孕妇早期注意事项 孕妇用药要安全
在怀孕的初期孕妈们一定要注意用药方面的问题,由于这段时期是胎儿各个器官发育的最重要的时期了。如果妈妈们如果因为生病盲目的用药,服下孕妇不能吃的药就会影响的胎儿的发育,很容易造成畸形的。所以妈妈们在怀孕初期如果生病需要用药的话,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对胎儿生长发育无碍的药物。
孕妇如何安全用药
孕期安全用药说明
我经常能接触到这样两类孕妈妈:一类对孕期用药顾虑重重,甚至拒绝服用一切药物,以致贻误病情。例如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哮喘等一些长期慢性病的患者,如果孕期疾病控制得不好的话,不仅给孕妈妈带来很大的危害,还会给胎儿造成很大的危险。这些患者即使在孕期,也都需要吃药来控制,而且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吃药,不但需要妇产科医生的专业指导,还需要接受其他专科医生的指导。所以有这种长期慢性病的孕妈妈,一定要同时看不同专科的医生,来控制自身的疾病。
另外一类孕妈妈选择使用药物又比较盲目,导致不合理使用药物,造成胎儿畸形或流产,给自己的身心带来极大的伤害。
孕妈妈生病,必须要看医生,由医生来平衡用药的风险和收益。首先,判断一下不用药疾病是否能够自愈。如果不能,服药对于孕妈妈和胎儿的益处大还是风险更大,然后再决定用什么样的药。当然,现实的医疗环境下,有些医生怕担责任,会陷入宁“左”勿“右”的误区,一概不给孕妈妈开药。但事实上,对于部分生病的孕妈妈而言,不用药并不是最好的选择,合理安全地使用药物才是最佳治疗方案。
把握三点,规避孕期用药隐患
为保证药物的使用合理安全,孕妈妈用药要遵循以下三个原则:
第一,在孕期头3个月内应尽量避免使用任何药物。
没有任何一种药物对胎儿是绝对安全的,只有当药物对孕妈妈的益处大于对胎儿的危险时才可以考虑用这个药。另外,怀孕头3个月是胎儿发育的敏感期,是胎儿身体各组织及器官的分化阶段,最容易受到药物的影响,因此这个时期应该尽量避免使用任何药物。
第二,不得已必须使用药物时,应尽可能选择临床使用时间长的安全药物。
强调药物“临床使用时间长”,是因为药物对胎儿的作用可能与预期发生在孕妈妈身上的作用不同,这种不同要经过长期的临床使用才可能被发现。比如沙利度胺(俗称反应停)这种药,上市之初曾作为孕早期止吐药使用,但会引起胎儿多肢体畸形。反应停在临床中作为止吐药使用了很长一段时间,导致了一批手脚形如海豹一样的宝宝出生后,人们才发现这种药物的致畸作用。
强调“安全”,是指尽量选择使用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规定的孕期安全分级为A级或者B 级的药物。目前孕期用药的参考主要基于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制定的孕期安全药物分级。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规定孕期安全用药分五级:A级指动物试验和人类试验结果均表明安全的药;B 级指动物试验显示安全,或者动物试验结果显示不安全而人类试验显示安全的药;C级指动物试验显示不安全而人类试验没有做过的药;D级指人类试验显示对胎儿有危害,但当孕妈妈有严重疾病时可以考虑使用的药;X级指禁用的药。
属于A级的药物比较少,有左甲状腺素、叶酸、孕期多种维生素等;B 级的药物有青霉素类以及头孢类抗生素等。
60% 以上的药物划分入C级,属于既不能排除有危害,但同时潜在的益处又超越潜在的危害的药物。
但对于严重的疾病,孕期是否用D级药应权衡利弊,例如用于治疗癫痫的苯妥英。
孕期应该绝对禁止使用X级药。在常用药物中这类的药物并不多,例如过去曾经广泛使用的性激素己烯雌酚,20 世纪50年代初曾被用于治疗先兆流产,结果发现生出的一些女孩在随后的成长中会得阴道腺病或者阴道透明细胞癌,因此把这个药划归X类。
从这里也可以看出,药学是不断更新、不断修正的科学,以前一直常规使用的药物,当经过广泛使用后才能发现它可能的危害,这个时候会结合它最新的临床发现作出修改,也会相应地修改这个药的孕期安全分级。比如最近一次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作的修改是关于硫酸镁针剂保胎的情况,依据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收集的不良反应数据,孕妈妈连续使用硫酸镁针剂超过5天,会导致正在发育的胎儿骨骼受损。据此,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将硫酸镁针剂的孕期安全分级由原来相当安全的A 级改为可能致畸的D级。
第三,使用药物时选择最小有效剂量和最短有效疗程。
比如广泛用于孕期退烧止痛的药对乙酰氨基酚,在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制定的孕期安全分级中是B级,如果每次使用这个药的最小有效剂量500毫克,同时只是有症状时才吃,没有症状就不吃的话,孕期使用是安全的。如果每次使用这个药超过1000毫克或者长期大量使用的话,就有可能会对胎儿产生影响,文献上就有孕妈妈长期大量服用对乙酰氨基酚导致新生儿肾衰竭的报道。
青霉素、头孢类抗生素常常可以在孕期使用
除了前面说过的一些长期慢性病的孕妈妈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药物外,孕期的一些急性感染性疾病有时也不得不使用药物。微博上就有网友问我:“我孕期4个月,咳嗽咳得肚子疼,说话时气喘,不得已看医生,开了一些药(好像叫阿莫西林),说不吃药对宝宝有影响,只好听医生的话吃了,现在担心死了,请问冀老师,在怀孕期间可以用抗生素类药物吗?对宝宝有影响吗?”
再强调一下,抗生素是治疗细菌以及支原体等致病菌感染的药物,如果医生明确诊断你的疾病必须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一定要告诉医生你处于孕期,让医生给你开孕期可以使用的抗生素。阿莫西林属于青霉素类的抗生素,在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制定的孕期药物安全分级中被分在B级,是孕期广泛使用的抗生素。被分在B级的抗生素除了青霉素外,还有头孢类抗生素。如果你对青霉素或者头孢类抗生素过敏,医生也可以考虑给你开阿奇霉素或者克林霉素,这两种药也是B级抗生素。
以上都是孕期可以使用的抗生素类药物。应特别注意的是孕期应该避免的抗生素类药物。
孕期要避免使用四环素类的抗生素,这类抗生素里目前常用的药物是多西环素。这类药物会通过胎盘,可能会在胎儿的牙齿上聚集,从而导致牙齿变色,因此孕期应该避免使用。
此外,氨基糖苷类的抗生素也要慎用,这类抗生素主要有链霉素、阿米卡星等,它们具有耳毒性,对胎儿听神经有损害,可能会导致出生的宝宝耳聋。像我们曾在央视春节联欢晚会上看到的舞蹈《千手观音》中的聋哑人舞蹈演员,他们绝大多数都是小时候用了链霉素这类药而导致的耳聋。还有那些耳神经受到了伤害,需要用人工耳蜗的宝宝,最有可能造成他们耳神经伤害的药物也是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孕期如何安全用药
感冒药
市场上流通的感冒药包括解热镇痛剂、抗组织胺剂(antihistamine)、咳嗽缓解剂等药品,其中解热镇痛剂会给胎儿带来不良影响,因此必须谨慎服用。虽然抗组织胺剂不会导致胎儿畸形,但也不能粗心大意。如果只服药2-3日,大可不必担心,但不能同时服用两种以上的感冒药。
鼻炎·过敏药
在动物的药物反应实验中,服用过抗组织胺剂的动物生育畸形儿。虽然还没有发现抗组织胺剂对人类会有副作用,但也不应该长时间服用此类药品。另外,鼻炎喷雾剂对身体的副作用很小,可以放心使用。
晕车药
镇定剂或催眠剂可以解决害喜或晕车等症状,但容易影响胎儿中枢神经系统的正常发育,因此在怀孕初期必须禁止服用。
消炎药
在怀孕过程中,必须认真检查服用过的药物中是否含有麻醉性消炎药。麻醉性消炎药会引起胎儿的动脉梗塞,因此容易导致高血压,而且还会抑制孕妇的阵痛,并拖延分娩时间。在怀孕后期或临产之前,必须禁止服用麻醉性消炎药。
眼药
在动物的药物反应实验中,使用过病毒性眼药的动物生育过畸形儿。因此在眼科医院接受治疗时,必须把怀孕的情况详细地告诉医生,如果在怀有胎儿的情况下使用了眼药,就应该及时到医院接受检查。
安眠药
如果经常使用安眠药,就会损伤胎儿的中枢神经系统,所以怀孕时严禁服用安眠药。如果已经服用过安眠药,就应该到医院进行畸形儿检查。当然,如果只服用过一、两次,就不必过于担心。
镇痛剂
有些镇痛剂中含有奎宁(quinine)成分。以前奎宁被当做打胎药来使用,因此如果经常服用奎宁,就容易导致畸形儿。但感冒药中奎宁的含量很少,因此不会影响胎儿的健康。但服用镇痛剂时,就应该查看奎宁的含量,并且必须把详细的情况告诉妇产科医生。
解热镇痛剂
在日常生活中普遍使用的阿斯匹灵中,含有抑制体内前列腺素(prostaglandin)生成的物质。前列腺素是连接胎儿肺动脉与大动脉的物质,如果缺乏前列腺素就容易导致畸形儿。尤其在怀孕后期必须小心服用解热镇痛剂。另外,阿斯匹灵还会推迟分娩日期,或者造成分娩过程中的大出血。
妊娠期如何安全用药
妊娠各时期可使用的药物是不同的,药物对胎儿产生的影响也有所不同。胎儿器官形成期,药物的影响最大;等到器官基本长成后,药物的影响又会逐渐减小,所以说,孕妇用药与胎儿的孕周密切相关。
1、受精后1-2周
这个时期药物对胚胎的影响是全或无,即要么完全没有影响,要么会导致流产,一般不会导致胎儿畸形。因此在当你在不知道是否怀孕的孕前或早孕时期服用药物,一般不会对胎儿有太大影响,不必过分担心,也不必因此做人工流产。
2、受精后3-8周(即停经5-10 周)
这个时期称为致畸敏感期,也是胚胎各器官加速分化形成时期,极易受药物等外界因素影响而导致胎儿畸形。这个阶段应该严格控制用药,能不用时果断不用,包括一般保健品、滋补药。如必须用药,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谨慎安全用药。如有服药史,可在怀孕16-20 周进行产前诊断(包括B超),进一步了解胎儿生长发育情况及排除胎儿畸形。
3、妊娠9周到12周
这个时期同样是胎儿器官形成的重要时期,主要是手指、脚趾等小部位的形成期,因此用药不会像前段时间影响那么大,但同样要慎重对待。
4、孕中晚期
这一时期是胎儿的器官基本分化完成,并继续生长。这段时间药物致畸的可能性大大下降,但是有些药物仍可能影响胎儿的正常发育。
5、分娩前
孕妇最后1周用药应非常注意,因为胎儿成为新生婴儿时,体内的代谢系统不完善,还不能迅速而有效地处理和消除药物,药物可能在婴儿体内蓄积并产生药物过量的表现。
孕期安全用药
注意一:孕期能吃药吗?
答:能!
一句话来概括:孕期尽量不要吃药,但也不是完全抵触药物。因为极少数药物是被证明对准妈妈和宝宝彻底安全的。但另一方面,许多药是很安全的,权衡利弊,与其饱受病痛的折磨,还不如正确用药把伤害控制到最小。专家曾经做过调查,在孕期服用过药物的准妈妈占70%~80%;在新生儿出生缺陷中,可能有2%~3%是由于药物引起的。还有一半以上原因不明的出生缺陷儿,可能与药物和疾病的相互作用有关。
在你服用任何药物之前,不管是处方药还是非处方药,都要向医生咨询。如果准妈妈有疾病需要长期用药(比如哮喘、甲状腺功能异常、高血压、抑郁症等),不要因为怀孕就自动停药,应该询问医生,通常情况下,在医生的指导下应该坚持用药。必要时,医生会建议你停止用某种药或是给你开另一种安全性高的药来替代。
注意二:不知“孕情”吃了一些药,肿么破?
答:看孕周做决定
孕期用药是否会对胎儿造成影响,主要和怀孕周数、药物、用药剂量及用药时间长短有关。比如不同时期药物的敏感性有很大的差异:
怀孕1~2周:药物对胚胎的影响是“全或无”,也就是说要么没有影响,要么有影响导致流产,一般不会导致胎儿畸形,所以当你不知道是否怀孕的孕前或早早孕时期服用药物,一般不会对胎儿有太大影响,不必太担心,也不必因此做人工流产。
怀孕3~8周:也就是停经5~10周,称为致畸敏感期,是胚胎各器官分化形成时期,很容易受到药物等外界因素影响而导致胎儿畸形,这个时期不是必须用药时坚决不用,包括一般保健品、滋补药。如果必须用药,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谨慎安全用药,而且可以在怀孕12~20周进行B超检查,进一步了解胎儿生长发育情况,及时排除胎儿畸形。
孕中晚期:这一时期胎儿器官基本分化完成,并继续生长。药物导致畸形的可能性大大下降。
分娩前:准妈妈最后一周用药要特别注意,因为胎儿成为新生儿时,体内的代谢系统不完善,还不能迅速而有效地处理和消除药物,药物可能在婴儿体内蓄积。
肺炎孕妇如何安全用药
妊娠期药物在体内的特点:
1、血浆容积增大,肾血流量增多,药物分布容积增大,给药剂量宜适当加大。
2、对某些药物的毒性作用比较敏感,如应用四环素或红霉素酯化物时易致肝毒性
3、某些药物可通过胎盘,易对胎儿产生不良反应。
抗菌药物的应用原则:
1、可安全应用的药物有: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大环内酯类(酯化物除外)和林可霉索类。这些药物的剂量可妇当增加
2、避免应用的药物有:四环素类,红霉素酯化物、氨基糖甙类;早孕期避免应用的还有甲硝唑、利福平、甲氧苄啶、氟胞嘧啶、酮康唑、喹诺酮类等;妊娠后期不宜应用的有:氯霉素类、磺胺类等。
怀孕第一个月吃药会怎么样
受精后3到8周是胚胎各器官分化形成时期,极易受药物等外界因素影响而导致胎儿畸形,属“致畸高度敏感期”。在此时期不必用药时坚决不用,包括一般保健品、滋补药。可用可不用的,或暂时可停药的,就不用。如必须用药,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谨慎安全用药。如继续妊娠,可在怀孕16到20周进行产前诊断,进一步了解胎儿生长发育情况及排除胎儿畸形。
另外,可查阅由FDA最新颁布的妊娠药物分级(共分五级:A、B、C、D、X级),供临床选择孕期安全用药参考。A、B级药物,对胎儿无危害或无副作用,孕期一般可安全使用,如多种维生素类,一些抗生素(如青霉素族、头孢类)等。C、D级药物,对胎儿有危害(致畸或流产)但对孕妇有益,需权衡利弊后慎用。如一些抗生素、激素类药物。X级,对胎儿有危害,对孕妇无益,此类为孕期禁用药,如抗癌药物,性激素。
不过孕妇吃药是否对胎儿有影响要根据所用药物的种类及剂量有关。如果想保留胎儿,这种情况孕妇要定期做好孕期的检查,包括唐氏筛查、四维彩超产前排畸、羊水穿刺及脐血分析,这些检查能够让医生了解胎儿在宫内的发育情况。而在孕前或怀孕早期服用了一些药物对胎儿不会有太大的影响,故不必作人工流产。
孕期长湿疹怎么办呢?
1、孕妇得了湿疹的治疗原则:
(1)寻找病因,隔绝过敏源。禁食酒类,禁食易致敏的食物、辛辣刺激性食物。避免过度疲劳和精神过度紧张。注意皮肤卫生,不用热水烫洗皮肤,不用刺激性止痒药。
(2)为了孕妇以及胎儿的健康,一旦患病,应尽快选择正规医院进行治疗,以便分析病情,制定适合的医疗方案。
2、孕妇得了湿疹的用药原则:
孕期准妈妈的身体情况比较特殊,在用药上要更加的小心谨慎。目前绝大多数药物的临床试验都把孕妇排除在外,也就缺乏孕妇安全使用该药物的经验,因此很多看起来安全的药物,医生用起来也是顾虑重重,即便是中药,也是如此。一般来说,治疗湿疹有口服药和外用药两种,对于孕妇来说,外用药吸收少,所以要比口服的安全些。专家表示,若是湿疹的情况比较严重,最好遵医嘱涂抹外用药,较安全些。
孕妇前三个月要注意什么
1、首先要保持心情舒畅,怀孕初期孕妇反应比较严重,身体不适,伴有恶心呕吐心情烦躁等症状,所以孕妇在此期间的心情是非常重要的。孕妇家人和朋友要多陪陪她,做一些令她开心愉快的事情,不知不觉间便可度过安全期。
2、怀孕初期谨防感冒、发烧、高寒及各类病毒的感染,所以孕妇在怀孕初期尽量不要到公共场所里去,以防疾病感染。而且如果不幸生病,千万不要私自用药,很多药物都会对胎儿的发育有害,所以一定要到正规的医院找医生来看。
3、不要做剧烈运动,也不要情绪太过激动,这些对孕妇安全度过危险期都是非常不利的。仍然需要上班的准妈妈尽量避免从事有毒的工作,因为有些毒物如铅、砼、农药等都可能通过胎盘影响胎儿的发育,或者引起流产、早产、胎儿畸形等悲剧。
孕妇安全用药的重要性
妊娠后,孕妇体内酶有一定的改变,对某些药物的代谢过程有一定的影响。药物不易解毒和排泄,可有蓄积性中毒,在孕早期胎器官形成时,药物对胎儿有一定的影响,故感冒最好不吃药。
但万事都是一分为二,孕妇用药有一定的风险,并不是完全无益。比如孕早期需要补充的叶酸,孕期需要补充的维生素药物等,都能满足准妈妈和宝宝对于营养的摄入需求。同时,一些疾病本身对胎儿、母亲的影响远远超过药物的影响,这时就应权衡利弊,在医生指导下,合理用药。
哺乳期如何安全用药
宝宝在出生后的第一周内,妈妈通过哺乳,将母乳中含有免疫球蛋白(IgG、IgA和IgM)、干扰素和其他抗菌物质,传输到宝宝体内,为宝宝胃肠道植入益生菌群。同时母乳含有的各种生长因子、细胞因子和胃激素促进了胃肠道保护屏障的发育,激活对妊娠时出现的胎粪的清除。因此,如果妈妈在哺乳期用药,也要注意安全用药。
哺乳期用药危险性等级分为L1-L5,其中L1、L2、L3级的药物都是比较安全的,使用时不需要停止哺乳。妈妈尽量选择L1和L2的药物,如对乙酰氨基酚、肾上腺素、阿莫西林等。有些L2、L3的药物有些用药的注意及警告,请注意尽量使用半衰期(min:分钟;h:小时;d:天)短(1-3小时)的药物。L4、L5的药物需要停止哺乳,何时恢复哺乳需咨询医生。
怀孕后出现宫腔积液是怎么回事
生理性宫腔积液:生理性宫腔积液是属于正常情况,是由于结合膜结合不好,出现的周期性出血导致
安全用药。如果是因为炎症引起的宫腔积液,那就要根据炎症的情况针对性用药,如果是比较轻并且没有影响,就暂时不做治疗,如果比较严重,就要选择对孕妇安全的药物治疗。
治疗。一般在出现宫腔积液的时候,医生会根据孕妇的实际情况适当保胎。这期间孕妇一定要配合医生治疗,并适当的注意休息。
对症下药。孕妇出现宫腔积液的原因有很多,所以要及时找出病因,并且对症下药。
病理性宫腔积液:先兆流产、子宫发育不良(例如是子宫畸形、子宫内膜发育不良等)、激素水平不足(即卵巢功能不好)、感染因素(例如盆腔炎、阴道炎等)以及免疫排斥(包括自身免疫和同种免疫),都会造成孕妇宫腔积明
孕期安全用药说明
第一,在孕期头 3 个月内应尽量避免使用任何药物。
没有任何一种药物对胎儿是绝对安全的,只有当药物对孕妈妈的益处大于对胎儿的危险时才可以考虑用这个药。另外,怀孕头 3 个月是胎儿发育的敏感期,是胎儿身体各组织及器官的分化阶段,最容易受到药物的影响,因此这个时期应该尽量避免使用任何药物。
第二,不得已必须使用药物时,应尽可能选择临床使用时间长的安全药物。
强调药物「临床使用时间长」,是因为药物对胎儿的作用可能与预期发生在孕妈妈身上的作用不同,这种不同要经过长期的临床使用才可能被发现。比如沙利度胺(俗称反应停)这种药,上市之初曾作为孕早期止吐药使用,但会引起胎儿多肢体畸形。反应停在临床中作为止吐药使用了很长一段时间,导致了一批手脚形如海豹一样的宝宝出生后,人们才发现这种药物的致畸作用。
强调「安全」,是指尽量选择使用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规定的孕期安全分级为 A 级或者 B 级的药物。目前孕期用药的参考主要基于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制定的孕期安全药物分级。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规定孕期安全用药分五级:A 级指动物试验和人类试验结果均表明安全的药;B 级指动物试验显示安全,或者动物试验结果显示不安全而人类试验显示安全的药;C 级指动物试验显示不安全而人类试验没有做过的药;D 级指人类试验显示对胎儿有危害,但当孕妈妈有严重疾病时可以考虑使用的药;X 级指禁用的药。
属于 A 级的药物比较少,有左甲状腺素、叶酸、孕期多种维生素等;B 级的药物有青霉素类以及头孢类抗生素等。
60% 以上的药物划分入 C 级,属于既不能排除有危害,但同时潜在的益处又超越潜在的危害的药物。
但对于严重的疾病,孕期是否用 D 级药应权衡利弊,例如用于治疗癫痫的苯妥英。
孕期应该绝对禁止使用 X 级药。在常用药物中这类的药物并不多,例如过去曾经广泛使用的性激素己烯雌酚,20 世纪 50 年代初曾被用于治疗先兆流产,结果发现生出的一些女孩在随后的成长中会得阴道腺病或者阴道透明细胞癌,因此把这个药划归 X 类。
从这里也可以看出,药学是不断更新、不断修正的科学,以前一直常规使用的药物,当经过广泛使用后才能发现它可能的危害,这个时候会结合它最新的临床发现作出修改,也会相应地修改这个药的孕期安全分级。比如最近一次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作的修改是关于硫酸镁针剂保胎的情况,依据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收集的不良反应数据,孕妈妈连续使用硫酸镁针剂超过 5 天,会导致正在发育的胎儿骨骼受损。据此,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将硫酸镁针剂的孕期安全分级由原来相当安全的 A 级改为可能致畸的 D 级。
第三,使用药物时选择最小有效剂量和最短有效疗程。
比如广泛用于孕期退烧止痛的药对乙酰氨基酚,在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制定的孕期安全分级中是 B 级,如果每次使用这个药的最小有效剂量 500 毫克,同时只是有症状时才吃,没有症状就不吃的话,孕期使用是安全的。如果每次使用这个药超过 1000 毫克或者长期大量使用的话,就有可能会对胎儿产生影响,文献上就有孕妈妈长期大量服用对乙酰氨基酚导致新生儿肾衰竭的报道。
孕期可以使用的抗生素
除了前面说过的一些长期慢性病的孕妈妈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药物外,孕期的一些急性感染性疾病有时也不得不使用药物。微博上就有网友问我:「我孕期 4 个月,咳嗽咳得肚子疼,说话时气喘,不得已看医生,开了一些药(好像叫阿莫西林),说不吃药对宝宝有影响,只好听医生的话吃了,现在担心死了,请问冀老师,在怀孕期间可以用抗生素类药物吗?对宝宝有影响吗?」
再强调一下,抗生素是治疗细菌以及支原体等致病菌感染的药物,如果医生明确诊断你的疾病必须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一定要告诉医生你处于孕期,让医生给你开孕期可以使用的抗生素。阿莫西林属于青霉素类的抗生素,在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制定的孕期药物安全分级中被分在 B 级,是孕期广泛使用的抗生素。被分在 B 级的抗生素除了青霉素外,还有头孢类抗生素。如果你对青霉素或者头孢类抗生素过敏,医生也可以考虑给你开阿奇霉素或者克林霉素,这两种药也是 B 级抗生素。
孕期应该避免的抗生素
孕期要避免使用四环素类的抗生素,这类抗生素里目前常用的药物是多西环素。这类药物会通过胎盘,可能会在胎儿的牙齿上聚集,从而导致牙齿变色,因此孕期应该避免使用。
此外,氨基糖苷类的抗生素也要慎用,这类抗生素主要有链霉素、阿米卡星等,它们具有耳毒性,对胎儿听神经有损害,可能会导致出生的宝宝耳聋。像我们曾在央视春节联欢晚会上看到的舞蹈《千手观音》中的聋哑人舞蹈演员,他们绝大多数都是小时候用了链霉素这类药而导致的耳聋。还有那些耳神经受到了伤害,需要用人工耳蜗的宝宝,最有可能造成他们耳神经伤害的药物也是氨基糖苷类抗生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