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咬人怎么办 长牙发痒而引起的咬人行为
宝宝咬人怎么办 长牙发痒而引起的咬人行为
这个年龄段的宝宝处于生理发育的高峰期,这种快速增长的生理因素,有时会带来生理上的不适感,如关节痛、肌肉酸等。长牙时期会因为牙龈粘膜受到刺激而发生牙痒痒的现象,于是有不少孩子由于牙痒而咬人,他们有很强的咬东西的欲望而无法得到满足。
对策:给宝宝一个可以满足咬的需要的替代品。如毛巾之类的软物。还可以采用让孩子吃磨干棒、五香豆、兰花豆和青苹果等方式,来缓解孩子们的这一特殊时期的特殊需要。同时应多给予一些纤维较丰富的新鲜蔬菜及水果,如白菜、菠菜、苹果、雪梨等,将这些蔬果切碎成丝或细粒状,也是让孩子有更多的咀嚼机会。
宝宝爱咬人怎么办
1、口欲期
口腔在宝宝发育发展过程中是一件很重要的器官。在婴儿期他们用嘴来进食、吮吸,使心理得到满足,同时也用嘴去感知世界,这就是为什么经常看到小年龄的婴儿总是把玩具往嘴里放的原因。咬东西是婴儿探索世界的行为,是无意识的。2-8个月宝宝正处于口唇快感期,他们通过咬人或者咬物去探索外面的世界,获得满足感,这是一种正常的生理需求。
2、出牙期
4-10个月内,宝宝会长出第一颗乳牙,长牙时期宝宝会有口腔不适的感觉,会因为牙龈疼痒而咬人咬物;如果过晚地添加辅食,宝宝没有办法体会咀嚼的感觉,所以就会通过咬人来体验牙齿和口腔的感觉。
3、情感表达
婴儿愉快的情绪大多是在哺乳时获得的。吃饱后的小宝宝常会咬妈妈,这是他对妈妈表达感激的方式,是在说:“谢谢妈妈给我这么好吃的乳汁。”1-2岁的宝宝和妈妈玩得高兴时忽然咬妈妈,越让他松口,他越是咬住不放。宝宝这时的想法是:“我很爱妈妈,因此忍不住用力咬一口。”
4、语言贫乏
1-2岁的宝宝,其语言发育还不够完善,一般不能确切地表达自己的意愿,所以他们常常用咬等非常手段来引起家长或同伴的注意,或只是宣泄一种情绪,以此实现交往和表达意愿的目的。
5、模仿或者发泄
2岁左右的宝宝好奇心强,也有了以自我为中心的意识,当他们看到其他小朋友咬人时,会觉得很有趣,有些家长也通过“轻咬宝宝的肌肤表达亲近和喜爱”,于是宝宝也会模仿着去咬人;有时,当宝宝的要求没有被满足,心理感到不满时,也会通过咬人去发泄出来;此外,如果看护者忽视宝宝的安全需求,让他一个人独自玩耍,会导致他对新鲜、陌生环境的害怕和恐惧,咬人成为他保护自己,战胜恐惧的惟一方式。
如何纠正宝宝的咬人行为
宝宝爱咬人该怎么办?如果宝宝出现了咬人行为,家长不要第一时间去阻止、责怪,应该注意观察,找到宝宝咬人的原因,对症处理。
1、缓解宝宝出牙不适
对于处在长牙期的宝宝,为了满足他磨牙的需求,可以给他一些安全的东西来咬,如牙胶或磨牙玩具。另外,要及时添加辅食,让宝宝有更多的咀嚼机会。
2、让宝宝学会用语言表达
王教授建议家长,要尽早帮助宝宝学会用语言来表达他的需求。即使被他咬了,也装做若无其事的样子,从而淡化孩子咬人的行为。要明确地告诉宝宝,咬人是一种错误行为,咬人会伤害别人,带给别人疼痛,不应该去模仿。看到孩子要咬人时,可以用其他宝宝感兴趣的物品转移注意力或教他借助于其他的情绪宣泄方法来替代这种不良行为。妈妈要尽量克制情绪,以抱抱他、亲亲他的方式来影响宝宝的行为,引导宝宝用语言、手势、拥抱表达情感。
3、不要让宝宝太兴奋
有研究表明,充足的睡眠可以平静宝宝的情绪,当他们心理有不满时,也不至于极端地采取咬人行为。另外,家长还应该注意保持家庭气氛的和谐,增加孩子日常的游戏活动,让宝宝玩安静的游戏,不过分抑制孩子的行为,这样可以有效地控制孩子因咬人而产生的兴奋情绪。
4、多一些亲子活动
有的宝宝会因为想吸引爸爸妈妈的注意而咬人,家长应该多陪伴宝宝。家长要注意,亲子关系不是时间关系,而是质量关系,亲情质量是发展宝宝亲子关系最重要的因素。建议家长最好每天固定一个专门属于宝宝的亲子互动时间,全家一起做游戏,暂时放开工作和家务,这是增进感情的最佳选择。
2岁宝宝咬人怎么办
此阶段的宝宝,已经开始懂事,如果还喜欢咬人,可能带有侵略性或控制力差。
要明确地告诉宝宝,咬人是一种错误行为,咬人会伤害别人,带给别人疼痛,不应该去模仿。看到孩子要咬人时,可以用其他宝宝感兴趣的物品转移注意力,或教他借助于其他的情绪宣泄方法来替代这种不良行为。妈妈要尽量克制情绪,以抱抱他、亲亲他的方式来影响宝宝的行为,引导宝宝用语言、手势、拥抱表达情感两岁的宝宝爱咬人是怎么回事 自我控制力差
孩子在疲倦、饥饿、想睡时,比较难以自我控制,需要爸爸、妈妈或其他成人从旁协助,及早安抚情绪,并再三提醒:「打人是很不好的行为」。
研究证明:强度刺激是引起咬人的最常见的因素之一,拥有安静睡眠的宝宝,当他心理有不满时,不会用极端地咬人行为表达。
对策:
保证他充足的睡眠,常陪孩子玩安静的游戏,比如讲故事,堆积木等,同时可以放安静的音乐。
宝宝咬人怎么办 给宝宝一个牙胶
5-9个月阶段的宝宝咬人:
这个时期的宝宝是无意识的咬人,通常是因为出牙产生的痛和痒才咬人。此时,宝宝还不知道从别人的表情中认识到这种行为的不正确,而停止咬人。所以这个阶段,只要给宝宝准备一款合适的牙胶,磨牙棒或者安抚奶嘴不都行,供宝宝来缓解这种不适。
宝宝咬人怎么办 咬人是一种发泄
2岁的宝宝往往表现出强烈的自我中心,当他的心理感到不满时,就要通过咬人来发泄出来。比如,有时父母外出,没有带宝宝一起出去,他就有一种不满的情绪要发泄。于是,当父母回家之后,他会用咬人来向爸爸妈妈宣泄。
对策:让宝宝多玩安静的游戏,或者尽可能保证孩子睡眠的充分。强度刺激是引起咬人的最常见的因素之一,一个拥有安静的睡眠,并且睡眠充足的宝宝一般较少用牙齿咬人。让宝宝玩安静的游戏,保证他充足的睡眠可以平静宝宝的情绪,当他们心理有不满时,也不至于极端地采取咬人行为。而且当宝宝出现不满情绪时,也可以用安静的游戏进行转移,让他们可以尽快忘记刚才的不快。
宝宝喜欢咬人是什么原因 注意事项
宝宝咬人是宣泄情绪的一种方式,由于年龄关系,孩子还不能分辨自己行为的好坏,因此爸妈需要了解宝宝咬人行为背后隐藏的原因,加以纠正引导。
专家教你如何应付宝宝爱咬人
宝宝爱咬人怎么办?这是不少妈妈颇为郁闷的问题,为什么别人的宝宝安分守己,自己的宝宝却攻击性这么强呢? 很多育儿专家都说:“婴儿是通过嘴来认识世界的。”口腔这个器官在孩子探究世界与学习生存技能的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它孩子感知事物、获得表象、探索世界甚至获得精神愉悦。不过,孩子咬人究竟是为了认识世界还是泄恨,恐怕跟年龄关系很大哦!
一、1岁以前的宝宝:咬人更多是认知行为
宝宝通过嘴巴认识世界,一般会随着口腔敏感期的消失在一岁左右中止,这也就意味着1岁以前的宝宝咬人可能属于认知行为。
1.宝宝处于长牙期。长牙期的宝宝由于往往由于乳牙萌出时刺激牙床而出现牙痒现象,如果长牙期的孩子出现了咬人现象,父母应该优先考虑是否牙痒。
2.宝宝表达爱意。宝宝表达感情的方式比较贫乏,他们还不懂得区分自身感觉和其他人之间的差异,也许对宝宝而言,咬人的经验是愉快的,虽然对他人是痛苦的。宝宝分不清咬和亲的区别,也许在他看来这个示爱的动作都是通过嘴巴来完成的。
3.宝宝模仿大人。有时候大人看到白白胖胖的婴儿也会忍不住上去假装咬咬他的小手小脚,宝宝看在眼里记在心头,原来喜欢一个人就是要咬他,于是就学会了。
二、2岁以上的宝宝:咬人更多是情绪发泄
如果是婴儿要认识出于认识世界,或是不懂的表达情绪,那么2岁以上的宝宝咬人,则是人为发泄愤怒的方式了。很多咬人的孩子是安全感出了问题,由于情感需求得不到满足,孩子就通过咬人来获得心理满足感。比如,有些父母因为工作繁忙,经常拒绝孩子的合理需求;又比如,孩子在与人交往中,如果当时的长者作了不太公平的决策,孩子可能会通过咬人来反抗等。
三、如何纠正宝宝的咬人行为?
要纠正孩子的咬人行为,家长首先要分析孩子咬人的原因,对症下药来采取措施,会更容易见效。
1.给孩子提供可以咬的替代品
如果孩子处于长牙期,可以给孩子提供一些可以满足咬的替代品,比如牙胶、磨牙棒、饼干、毛巾等物品,缓解孩子的特殊需要。
2、不要强调孩子咬人这件事
如果是2岁以前爱咬人的孩子,排除长牙原因外,可能是由于错误的情绪表达,如果孩子咬你的时候你大声尖叫,可能会让孩子觉得很好玩,然后继续咬人。有育儿建议采用“负强化”的方法,比如孩子咬你的时候,你只需要简单地说“不”,把他放倒并离开,不要有太大的反映,久而久之就可以让孩子逐渐停止咬人行为。
3、多关注咬人孩子的内心
如果孩子咬人是因为遭遇了某些特殊的事件而产生了心理压力,或者为了缓解不良情绪而出现的,父母更要多关注孩子。比如,增加亲子游戏的时间,多用语言告诉孩子“不管怎样,妈妈都是爱你的!”多使用肢体语言增加孩子的安全感,比如拥抱孩子,抚摸孩子,亲亲孩子的脸等。
4、尝试让孩子和家长角色对换
对于咬人的孩子,不要过于责骂,以免产生强化效果。保证孩子的充足睡眠,给孩子营造一个平静的家庭环境,多使用讲故事、角色扮演等方式来引导。比如,让孩子扮演被咬的孩子,家长扮演咬人的孩子,每次咬人后,家长要主动向对方道歉。在角色扮演过程当中,孩子更能够体会他人的心情,从而慢慢减少咬人的行为。当然,孩子从思想转化为行为需要一个比较长的过程,父母要有宽容的心理。
宝宝打人怎么教育 不要过多评价宝宝的行为
过多的关注反而会起到强化的作用,所以,平时避免让宝宝过多地听到大家对他“打人”“咬人”行为的谈论,也不要因此给宝宝冠上“小霸王”之类的绰号。要多关注宝宝的细微变化,当他有“打人”“咬人”的倾向时,就要及时干预制止。如果宝宝4、5岁以后还是有明显持续的攻击行为,可以带着他拜访心理医生。
宝宝咬人怎么办 引导宝宝纠正错误
2-3岁的宝宝咬人:
此阶段的宝宝,已经开始懂事,如果还喜欢咬人,可能带有侵略性或控制力差。
要明确地告诉宝宝,咬人是一种错误行为,咬人会伤害别人,带给别人疼痛,不应该去模仿。看到孩子要咬人时,可以用其他宝宝感兴趣的物品转移注意力,或教他借助于其他的情绪宣泄方法来替代这种不良行为。妈妈要尽量克制情绪,以抱抱他、亲亲他的方式来影响宝宝的行为,引导宝宝用语言、手势、拥抱表达情感。
宝宝喜欢咬人是什么原因 出于好奇的模仿
有时候一到两岁的宝宝咬人是一种社会性模仿。宝宝的好奇心总是特别强烈,当他们看到其他小朋友咬人时,会觉得是件很新奇的事,于是自己也会尝试着去咬人。此外,父母经常打架吵闹,也会给宝宝带来不好的影响。
对策:
明确地告诉宝宝,咬人是不好的行为。宝宝缺乏一定的是非观念,会由着自己的好奇心随意模仿,这时候就需要家长反复明确的告诉宝宝:咬人是一种很不好的行为,爸爸妈妈,老师和同伴都不喜欢,还会伤害到别人。看到的时候家长也应该严厉制止,而不要继续嬉戏逗笑。
6个月宝宝出牙的症状 牙龈发痒
半岁宝宝长牙会使牙龈发痒,胚芽由于萌出时向上顶,对牙龈神经造成刺激,会让宝宝常有发痒,不舒服的感觉,因而喜欢咬乳头、咬人、咬坚硬的东西,以消除不适感。
宝宝为什么喜欢咬东西
1. 口欲期
口腔在宝宝发育发展过程中是一件很重要的器官,在婴儿期他们用嘴来进食、吮吸,使心理得到满足,同时也用嘴去感知世界,这就是为什么经常看到小年龄的婴儿总是把玩具往嘴里放的原因。咬东西是婴儿探索世界的行为,是无意识的。2到8个月宝宝正处于口唇快感期,他们通过咬人或者咬物去探索外面的世界,获得满足感,这是一种正常的生理需求。
2. 长牙期
一般来说,4到10个月内,宝宝会长出第一颗乳牙,长牙时期宝宝会有口腔不适的感觉,会因为牙龈疼痒而咬人咬物;如果过晚地添加辅食,宝宝没有办法体会咀嚼的感觉,所以就会通过咬人来体验牙齿和口腔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