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体重测量与增长规律
婴幼儿体重测量与增长规律
许多家长在婴幼儿生长的过程中,都是看宝宝的体重是否增长来判断宝宝的健康。其实,体重增长是衡量婴幼儿营养状态和体格发育的重要指标之一,过轻、过重都不是健康的指标。
体重测量
给宝宝称体重的方法有两种,很简单,可在家中进行。
(1)先用小被单将孩子兜住,称称重,然后减去小被单及包括尿布在内的一切衣物重量,即为婴儿体重。
(2)家长抱着婴儿站在磅秤上称体重,减去大人的体重,即为婴儿体重。
TIPS:所测得的数据应减去婴儿所穿的衣物及尿布的重量。
体重发育规律
新生儿出生后可有暂时性的生理性体重下降,在出生后3—4日降至最低点,以后逐渐回升,7—10日回复到出生时体重,但是下降的体重不应超过出生时体重的7%~ 8%,早产儿体重恢复较迟。婴幼儿体重增加速 度在头一年比较快,上半年平均每月体重增加800克,下半年平均每月增 加250克,总的趋势在2岁前体重增加的速度逐渐减慢,2岁至青春期前为稳速生长。常用的体重计算公式为:
出生后头半年体重(克)=出生时体重(克)+月龄×800(克)
7—l2个月体重(克)=出生时体重(克)+6×800+(月龄—6)×250(克)
l~10岁体重(千克)=年龄(岁)×2+7(或8)
习惯上常以出生体重为基数,4—5个月时的体重约为出生时的2倍,一周岁时约为3倍,2周岁时约为4倍。
如果体重不按常规计算方法增加或减少,除患病因素外,大都由于护理不周,营养质量不高造成的,应及时纠正。发育迟缓者,偶尔与父母的体质瘦小有关。
2岁宝宝身高体重标准
婴幼儿身高标准的增长规律
足月儿身长平均为50厘米,出生后第一年大约增长25厘米,所以一岁时大约是75厘米;以后每年大约平均增长5厘米,因此2~12岁以后小儿身长(厘米)=年龄×5+75(厘米)。凡身高超过标准10%或不足10%者就算不正常。
婴幼儿体重标准测量公式
1~6个月时体重(公斤)=出生体重(或3公斤)+月龄×0.6(公斤)。
7~12月体重(公斤)=出生体重(或3公斤)+月龄×0.5(公斤)。
2~10岁体重(公斤)=年龄×2+7(或8)。
2岁宝宝身高体重之指标
通常说来,宝宝生长发育到两岁的时候,男宝宝的身高大约已经有了七十八点三厘米,高的男宝宝甚至已经有了九十九点五厘米呢!而他们的体重呢,大约处于九点六千克到十七点五千克左右,头围则有四十四点六厘米到五十二点五厘米左右。
至于女宝宝呢,她们会比男宝宝矮一些,轻一些。她们的身高大约有七十七点三厘米,高一些的女宝宝则会有九十八厘米。至于她们的体重,则大部分都处于八点七千克到十六点七七千克左右,她们的头围也达到了四十三点六厘米到五十一点四厘米。
两个月婴儿身高体重标准
婴幼儿体重标准测量公式:
1-6个月时体重(公斤)=出生体重(或3公斤)+月龄×0.6(公斤)
7-12月体重(公斤)=出生体重(或3公斤)+月龄×0.5(公斤)
2-10岁体重(公斤)=年龄×2+7(或8)
婴幼儿身高标准的增长规律:
足月儿身长平均为50厘米,出生后第一年大约增长25厘米,所以一岁时大约是75厘米;以后每年大约平均增长5厘米,因此2—12岁以后小儿身长(厘米)=年龄×5+75(厘米)。凡身高超过标准10%或不足10%者就算不正常。
身长是头、脊柱和下肢的总和,是反应骨骼,特别是长骨生长的重要标志。当宝宝营养不能满足骨骼生长需要时,身长增长的速度就会减慢。与骨骼生长关系密切的营养素有维生素D、钙和磷。碘和锌不足,也会造成宝宝个子矮小。
文章就为广大朋友们介绍到这里,宝宝身高体重除了会受到这些外在因素的影响,同时也会有来着遗传影响。根据研究发现,一般在性别方面,男孩的通常要高于同龄女孩,所以,新手爸爸妈妈们不要太紧张。
宝宝身高体重标准表计算方法
身高、体重是衡量小儿生长发育是否正常的一项重要指标。现将小儿正常身高、体重标准计算公式方法介绍如下:
婴幼儿体重标准测量公式
1-6个月时体重(公斤)=出生体重(或3公斤)+月龄×0.6(公斤)
7-12月体重(公斤)=出生体重(或3公斤)+月龄×0.5(公斤)
2-10岁体重(公斤)=年龄×2+7(或8)
婴幼儿身高标准的增长规律
足月儿身长平均为50厘米,出生后第一年大约增长25厘米,所以一岁时大约是75厘米;以后每年大约平均增长5厘米,因此2—12岁以后小儿身长(厘米)=年龄×5+75(厘米)。凡身高超过标准10%或不足10%者就算不正常。
婴幼儿体重增长的规律
许多家长在婴幼儿生长的过程中,都是看宝宝的体重是否增长来判断孩子的健康。其实,体重增长是衡量婴幼儿营养状态和体格发育的重要指标之一,过轻、 过重都不是健康的指标。
新生儿出生后可有暂时性的生理性体重下降,在出生后3—4日降至 最低点,以后逐渐回升,7—10日回复到出生时体重,但是下降的体重不应 超过出生时体重的7%~ 8%,早产儿体重恢复较迟。婴幼儿体重增加速 度在头一年比较快,上半年平均每月体重增加800克,下半年平均每月增 加250克,总的趋势在2岁前体重增加的速度逐渐减慢,2岁至青春期前 为稳速生长。常用的体重计算公式为:
出生后头半年体重(克)=出生时体重(克)+月龄×800(克)
7—l2个月体重(克)=出生时体重(克)+6×800+(月龄—6)×250(克)
l~10岁体重(千克)=年龄(岁)×2+7(或8)
习惯上常以出生体重为基数,4—5个月时的体重约为出生时的2倍, 一周岁时约为3倍,2周岁时约为4倍。
如果体重不按常规计算方法增加或减少,除患病因素外,大都由于护 理不周,营养质量不高造成的,应及时纠正。发育迟缓者,偶尔与父母的 体质瘦小有关。
新生儿体重增长标准 新生儿体重增长规律
正常足月的宝宝出生时体重为2500-3999克左右。
最初3个月,宝宝每周体重增长180-200克,4-6个月时每周增长150-180克,6-9个月时每周增长90-120克,9-12个月时每周增长60-90克。
按体重增长倍数来算,宝宝在6个月时体重是出生时的2倍,1岁时大约是3倍,2岁时大约是4倍,3岁时大约是4.6倍。
在出生第二年,宝宝体重平均增长2500-3000克。
2岁以后平均每年增长2000克左右,一直到青春发育期。
婴幼儿体重测量与增长规律
体重测量
给宝宝称体重的方法有两种,很简单,可在家中进行。
(1)先用小被单将孩子兜住,称称重,然后减去小被单及包括尿布在内的一切衣物重量,即为婴儿体重。
(2)家长抱着婴儿站在磅秤上称体重,减去大人的体重,即为婴儿体重。
TIPS:所测得的数据应减去婴儿所穿的衣物及尿布的重量。
体重发育规律
新生儿出生后可有暂时性的生理性体重下降,在出生后3—4日降至最低点,以后逐渐回升,7—10日回复到出生时体重,但是下降的体重不应超过出生时体重的7%~ 8%,早产儿体重恢复较迟。婴幼儿体重增加速 度在头一年比较快,上半年平均每月体重增加800克,下半年平均每月增 加250克,总的趋势在2岁前体重增加的速度逐渐减慢,2岁至青春期前为稳速生长。常用的体重计算公式为:
出生后头半年体重(克)=出生时体重(克)+月龄×800(克)
7—l2个月体重(克)=出生时体重(克)+6×800+(月龄—6)×250(克)
l~10岁体重(千克)=年龄(岁)×2+7(或8)
习惯上常以出生体重为基数,4—5个月时的体重约为出生时的2倍,一周岁时约为3倍,2周岁时约为4倍。
如果体重不按常规计算方法增加或减少,除患病因素外,大都由于护理不周,营养质量不高造成的,应及时纠正。发育迟缓者,偶尔与父母的体质瘦小有关。
宝宝身高体重标准表计算方法
身高、体重是衡量小儿生长发育是否正常的一项重要指标。现将小儿正常身高、体重标准计算公式方法介绍如下:
婴幼儿体重标准测量公式:
1-6个月时体重(公斤)=出生体重(或3公斤)+月龄×0.6(公斤)
7-12月体重(公斤)=出生体重(或3公斤)+月龄×0.5(公斤)
2-10岁体重(公斤)=年龄×2+7(或8)
婴幼儿身高标准的增长规律:
足月儿身长平均为50厘米,出生后第一年大约增长25厘米,所以一岁时大约是75厘米;以后每年大约平均增长5厘米,因此2—12岁以后小儿身长(厘米)=年龄×5+75(厘米)。凡身高超过标准10%或不足10%者就算不正常。
孩子的身高体重有啥讲究
婴幼儿身高标准的增长规律
足月儿身长平均为50厘米,出生后第一年大约增长25厘米,所以一岁时大约是75厘米;以后每年大约平均增长5厘米,因此2~12岁以后小儿身长(厘米)=年龄×5+75(厘米)。凡身高超过标准10%或不足10%者就算不正常。
婴幼儿体重标准测量公式
1~6个月时体重(公斤)=出生体重(或3公斤)+月龄×0.6(公斤)。
7~12月体重(公斤)=出生体重(或3公斤)+月龄×0.5(公斤)。
2~10岁体重(公斤)=年龄×2+7(或8)。
新生儿体重有什么增长规律
先了解宝宝出生时的体重,现在的月份,吃奶的量。
我们的处理方式:
告诉妈妈现在医师把宝宝体重增加的情况分成三类:
---增加得很快
---增加的很慢
---中度的增加
计算体重公式:出生体重+ 6 x 0.7+(月龄-6)x 0.5
但这三种均是因人而异,婴儿体重增加得很慢,并不一定表示他有什么问题,出生时的体重约3公斤左右,到5个月-6个月大时约6公斤左右,约出生时的2倍,但出生时如较大的宝宝,则在5个月-6个月大时他的体重增加不易到2倍。一般宝宝出生至二个月平均每月约增加0.5公斤,10-12个月每月约增加0.3公斤,2岁后每月约增加0.2公斤左右,这些资料可供妈妈作参考。小儿的体重、身长的增长不是呈直线上升的,有时快有时慢,这是生理现象。
儿童保健专家提议,在小儿出生后的2、4、6、9、12个月应各称一次体重;1-3岁,每隔半年称1次;3-7岁每年称1次。将每次结果标在生长图上,描成体重曲线,然后对小儿体重曲线的形态和趋势进行客观的评价。如果孩子的体重曲线与标准体重曲线平行,表示生长速度正常;如果体重曲线平坦或向下,则表示生长缓慢,应该积极寻找原因。 参考数据:
正常足月的宝宝出生时体重为2500-3999克左右。
最初3个月,宝宝每周体重增长180-200克,4-6个月时每周增长150-180克,6-9个月时每周增长90-120克,9-12个月时每周增长60-90克。
按体重增长倍数来算,宝宝在6个月时体重是出生时的2倍,1岁时大约是3倍,2岁时大约是4倍,3岁时大约是4.6倍。
在出生第二年,宝宝体重平均增长2500-3000克。
2岁以后平均每年增长2000克左右,一直到青春发育期。
不同阶段宝宝体重计算公式:
6个月以内体重=出生体重+月龄×600克
7-12个月体重=出生体重+月龄×500克
2-7岁体重=年龄×2+8000克
婴儿体重的生长规律
先了解宝宝出生时的体重,吃奶的量。我们的处理方式:告诉妈妈医师把宝宝体重增加的情况分成三类:增加得很快、增加的很慢、中度的增加。
计算体重公式:出生体重+ 6 x 0.7+(月龄-6)x 0.5
但这三种均是因人而异,婴儿体重增加得很慢,并不一定表示他有什么问题,出生时的体重约3公斤左右,到5个月-6个月大时约6公斤左右,约出生时的2倍,但出生时如较大的
新生儿体重
宝宝,则在5个月-6个月大时他的体重增加不易到2倍。一般宝宝出生至二个月平均每月约增加0.5公斤,10-12个月每月约增加0.3公斤,2岁后每月约增加0.2公斤左右,这些资料可供妈妈作参考。小儿的体重、身长的增长不是呈直线上升的,有时快有时慢,这是生理现象。
儿童保健专家提议,在小儿出生后的2、4、6、9、12个月应各称一次体重;1-3岁,每隔半年称1次;3-7岁每年称1次。将每次结果标在生长图上,描成体重曲线,然后对小儿体重曲线的形态和趋势进行客观的评价。如果孩子的体重曲线与标准体重曲线平行,表示生长速度正常;如果体重曲线平坦或向下,则表示生长缓慢,应该积极寻找原因。
参考数据:
正常足月的宝宝出生时体重为2500-3999克左右。
最初3个月,宝宝每周体重增长180-200克,4-6个月时每周增长150-180克,6-9个月时每周增长90-120克,9-12个月时每周增长60-90克。
按体重增长倍数来算,宝宝在6个月时体重是出生时的2倍,1岁时大约是3倍,2岁时大约是4倍,3岁时大约是4.6倍。
在出生第二年,宝宝体重平均增长2500-3000克。
新生儿生长规律
2岁以后平均每年增长2000克左右,一直到青春发育期。
不同阶段宝宝体重计算公式:
6个月以内体重=出生体重+月龄×600克
7-12个月体重=出生体重+月龄×500克
2-7岁体重=年龄×2+8000克
婴幼儿身高体重标准计算方法
身高、体重是衡量小儿生长发育是否正常的一项重要指标。现将小儿正常身高、体重标准计算公式方法介绍如下:
婴幼儿体重标准测量公式:
1—6个月时体重(公斤)=出生体重(或3公斤)+月龄×0.6(公斤)
7—12月体重(公斤)=出生体重(或3公斤)+月龄×0.5(公斤)
2—10岁体重(公斤)=年龄×2+7(或8)。
婴幼儿身高标准的增长规律:足月儿身长平均为50厘米,出生后第一年大约增长25厘米,所以一岁时大约是75厘米;以后每年大约平均增长5厘米,因此2—12岁以后小儿身长(厘米)=年龄×5+75(厘米)。凡身高超过标准10%或不足10%者就算不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