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瓜空调最易损脾阳
西瓜空调最易损脾阳
夏阳似火,还需扶阳?
明明是夏日炎炎似火烧,为什么中医治未病专家不认为是阳气过盛,反而建议扶阳?
某教授认为,“阳气者,若天与日”,全年气温最高的夏天,当然阳气最盛,可谓天时处于“阳盛于外而虚于内”,同时人体阳气也最盛。不过,不可忽视的是,为了顺应天时,人体腠理开泄,暑气逼使机体增加排汗量,从而导致人体阳气宣气太过,出现夏令阳气匮乏。
以广州气候来说,广州夏季往往伴随多雨,空气湿度大,因而岭南人夏季感湿邪而发病多。中医称湿为阴邪,好伤人体阳气,并好伤脾阳。
最容易被忽视的是生活方式的夏季损阳。韦芳宁认为,闷热而暑湿的夏季,消暑防温当然是度夏之计,不过,千万要注意不能过度,否则招致内寒。比如,一到夏天,人们就从早到晚躲在空调房里,天天西瓜做伴,冷饮凉食不离口,不仅人体的“卫表之阳”和“肺阳”受损,易患夏令感冒,而且咳嗽、哮喘时时发作,到了秋冬季,这些疾病的冬天发病机会还会增加。寒食冷饮还极易损伤人体的“脾阳”和“胃阳”,以致诱发胃痛、腹泻。
因此,中医从治未病出发,认为夏天人体阳气最旺也最易损,宜扶阳。
大危害:
夏天失阳,身体隐痛冷痛
雪糕、冷饮、冰镇西瓜……热浪袭来,人们不由得贪食这些寒凉之物。而且现代生活离不开空调,上班族8小时叹空调,下了班照样离不开冷气,晚上冲了冷水澡,再开着空调一夜安眠。
在中医师看来,本身夏天人体阳气外发,暑气伤津,容易出现身倦乏力、短气懒言等一系列症状;闷热多雨下湿邪伤脾阳,可能导致脾胃功能运化失调,出现不爱进食、腹泻、四肢不温等症状;如果饮食起居再一味贪凉,防暑降温过度,更会导致内寒过甚,阳气更衰。
夏天失阳,除了以上症状外,还会表现为身体有隐痛、冷痛。“十病九痛,有病就有痛,有痛就有病。”韦芳宁说,都市人多出现颈、背、腰痛,多属阳气不足,更需要扶阳。
如冷痛,疼痛有冷感而喜暖,常见于腰脊、脘腹及四肢关节等处,脏腑、肢体失于温煦而致。隐痛,头部隐痛,为阴血亏损;胸部隐痛,为心气虚弱;肋部隐痛,为肝阴不足;胃脘部隐痛,为胃阴不足,或脾胃阳虚;隐痛见于牙齿,为虚火上扰,或气血亏虚。重痛,则为湿重,疼痛并有沉重之感,常见于头部、四肢、腰部以及全身。
小高招:
每晚喝杯生姜水
夏天扶阳,尤其适合虚寒体质者,而心血管疾病等患者则不适合。韦芳宁表示,酷暑里人体毛孔开放,汗出不断,阳气大泄,卫外不固,风寒之邪极易乘虚而入,要从饮食起居上扶阳。她特别提醒,长时间待在空调房里最损阳气,建议吃姜平衡回来。做法很简单,睡前切姜两片,可泡在水或红茶中,虚寒者可加入1~2个红枣。姜的选择有生姜、干姜,前者可发汗,后者可暖胃。
起居宜晚睡早起。这样可顺应自然界阳盛阴虚的变化,中午暑热最盛之时,适当午睡既可避炎热,又可消除疲劳、补充体力。
运动宜短不宜长。夏季是人体新陈代谢最活跃的时期,保持低运动量、短时间运动,避免剧烈、高强度的运动。
洗澡宜热不宜冷。夏天人体毛孔大张,洗冷水澡容易导致寒气入侵、丧失阳气。洗澡水的温度以自我感觉合适为好,不用太热,通常温水即可。
摇扇入睡比空调好。摇扇不断运动手臂、手腕,促进血液循环,舒筋活络,还可防止血压突然升高,如使用的是檀香扇还可助眠。如果实在太热,必须开空调睡觉,最佳温度为25℃~27℃,设定关机时间,避免开整晚。注意盖被,最好穿着睡衣避免着凉。
饮食宜祛湿。炎夏饮食最好多酸多甘,如酸味、咸味的凉拌菜。消暑祛湿好的有冬瓜、节瓜、丝瓜、黄瓜。不建议夏天药膳扶阳,还是多煲点五指毛桃(北芪)、土茯苓、扁豆,去湿补气又开胃醒脾。
如何辨治脾胃虚寒性溃疡性结肠炎
证候表现:下利日久,便冷稀薄,带白冻或便下不爽,遇寒冷或食入生凉之物发作,腹部隐痛,喜热喜按,肠鸣腹胀,四肢欠温,舌淡苔白,脉沉迟无力。
证候分析:病久不愈,脾胃阳虚,运化不健,虚寒内生,故便下清冷溏泻,完谷不化,带白冻;寒为阴邪,如受寒、食入生冷,易损脾阳,因而发作;虚寒内留,滞留于肠,阻滞气机,故腹部隐痛,喜热喜按,便下欠爽,肠鸣腹胀;脾主四肢,脾阳不振,不达四肢经脉,则四肢不温;舌淡苔白,脉沉迟,均为脾胃虚寒之象。
治法:健脾温中,散寒止痛。
方药:附子理中汤加味。方中党参、白术甘温益气健脾;附子、干姜温中散寒,振奋中阳;甘草调和药性。
如呕吐吞酸,寒热并存者,加川连6g,以清热和胃降逆;少腹拘急冷痛者,加花椒6g,小茴香6g,以温暖下元,理气止痛。
三伏天不能做的七件事
少吃瓜
很多人一到夏天就爱吃西瓜,特别是冰西瓜,虽然西瓜能解暑,但并不可过多食用,因为西瓜性寒,过多食用会影响体内阳气的生发,同时还会对肠胃造成刺激。
不宜吃冷饮
三伏天虽然天气炎热,但是也要尽量少喝冷饮,可以喝常温的凉白开,这样朴素而养身。如果长期食用冷饮以及冰冷食物,就会导致体内寒气增加,等到了冬天就容易出现手脚怕冷的情况。
忌头发不干睡觉
夏天很多人晚上睡前都会洗头,但建议洗完之后要立马将头发吹干,如果头发不干就直接坐在空调房内或者是直接睡觉的话,就会导致湿邪和寒邪进入体内,从而对健康造成不利影响。
忌对着空调吹
夏天使用空调的频率非常高,但是在吹空调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不能直接对着空调吹,特别是刚刚运动完出汗后、或者是刚洗完澡之后,如果对着空调吹就会导致寒湿之气顺着张开的毛孔进入人体,损伤阳气。
忌熬夜
熬夜伤肝,经常熬夜容易导致肝火旺,另外经常熬夜还会导致脾虚,脾的运化功能一下降水湿就不能很好运行,这样就容易导致湿气增加,所以一定不能熬夜,建议11点前就要睡觉,另外三伏天时天气炎热,下午人容易没精神,所以中午可以午休半小时。
忌久坐不动
夏天阳气比较旺盛,所以身体也要适当的多活动一下,切忌久坐不动,不然会导致供血不足,加重乏力和肌肉酸痛,影响湿气的排除。
忌盲目锻炼
虽然说夏天要适当的运动,但是在运动的时候要适量,不可盲目锻炼,三伏天气温较高,过度锻炼反而会对身体造成不好的影响,建议此时可以进行一些较轻松的运动、例如慢跑、游泳、打太极等。
多喝生姜水护阳
明明是夏日炎炎似火烧,为什么中医治未病专家不认为是阳气过盛,反而建议扶阳?
专家认为,“阳气者,若天与日”,全年气温最高的夏天,当然阳气最盛,可谓天时处于“阳盛于外而虚于内”,同时人体阳气也最盛。不过,不可忽视的是,为了顺应天时,人体腠理开泄,暑气逼使机体增加排汗量,从而导致人体阳气宣气太过,出现夏令阳气匮乏。以广州气候来说,广州夏季往往伴随多雨,空气湿度大,因而岭南人夏季感湿邪而发病多。中医称湿为阴邪,好伤人体阳气,并好伤脾阳。
最容易被忽视的是生活方式的夏季损阳。专家认为,闷热而暑湿的夏季,消暑防温当然是度夏之计,不过,千万要注意不能过度,否则招致内寒。比如,一到夏天,人们就从早到晚躲在空调房里,天天西瓜做伴,冷饮凉食不离口,不仅人体的“卫表之阳”和“肺阳”受损,易患夏令感冒,而且咳嗽、哮喘时时发作,到了秋冬季,这些疾病的冬天发病机会还会增加。寒食冷饮还极易损伤人体的“脾阳”和“胃阳”,以致诱发胃痛、腹泻。
因此,中医从治未病出发,认为夏天人体阳气最旺也最易损,宜扶阳。
小高招:每晚喝杯生姜水
夏天扶阳,尤其适合虚寒体质者,而心血管疾病等患者则不适合。韦芳宁表示,酷暑里人体毛孔开放,汗出不断,阳气大泄,卫外不固,风寒之邪极易乘虚而入,要从饮食起居上扶阳。她特别提醒,长时间待在空调房里最损阳气,建议吃姜平衡回来。做法很简单,睡前切姜两片,可泡在水或红茶中,虚寒者可加入1~2个红枣。姜的选择有生姜、干姜,前者可发汗,后者可暖胃。
起居宜晚睡早起:这样可顺应自然界阳盛阴虚的变化,中午暑热最盛之时,适当午睡既可避炎热,又可消除疲劳、补充体力。
运动宜短不宜长:夏季是人体新陈代谢最活跃的时期,保持低运动量、短时间运动,避免剧烈、高强度的运动。
洗澡宜热不宜冷:夏天人体毛孔大张,洗冷水澡容易导致寒气入侵、丧失阳气。洗澡水的温度以自我感觉合适为好,不用太热,通常温水即可。
摇扇入睡比空调好:摇扇不断运动手臂、手腕,促进血液循环,舒筋活络,还可防止血压突然升高,如使用的是檀香扇还可助眠。如果实在太热,必须开空调睡觉,最佳温度为25℃~27℃,设定关机时间,避免开整晚。注意盖被,最好穿着睡衣避免着凉。
饮食宜祛湿:炎夏饮食最好多酸多甘,如酸味、咸味的凉拌菜。消暑祛湿好的有冬瓜、节瓜、丝瓜、黄瓜。不建议夏天药膳扶阳,还是多煲点五指毛桃(北芪)、土茯苓、扁豆,去湿补气又开胃醒脾。
4种行为很伤阳气
4种行为很伤阳气
1、冷饮
适当地吃雪糕、喝点儿冰镇啤酒,喝绿豆汤是消暑的一种方式,但不要过度,否则阻遏体内阳气,会出现咽喉疼痛的感觉,甚或耗伤阳气而生病。
尤其是绿豆属于寒湿之品,尤其不能吃太多。比如脾虚的人,喝几碗绿豆汤就咽喉痛,或者腹痛,很有可能就是损伤了阳气。
2、水果
吃西瓜等冰镇水果是常见的消暑方法。西瓜有清热解暑、生津止渴、利尿除烦的功效。但西瓜不可多吃,尤其是从冰箱里拿出来的西瓜,湿气重,损伤脾阳。
3、空调
夏天是人体新陈代谢最旺盛的时候,出汗很多,毛孔张开,要是贪凉,比如出汗后就吹冷风或者空调温度太低,人体卫气不固,就会损伤人体的阳气。所以,在空调房里,最好也披一件小外套保暖,尤其是腹背部要保暖。
专家指出,一般室内空调温度与室外不能相差太大,空调温度在26℃即可。如果本身体质虚寒怕冷,也可以穿上长袖衣服,以免空调的凉气从肌肤入侵而生病。
4、凉茶
对于上火,现在人们最简单的应对方法就是喝“凉茶”,南方人亦有“热气”的说法,吃点热性食物(如烧烤、油炸、荔枝等)后出现口腔溃疡、咽喉肿痛、脸上长痤疮等,都是热气的表现,便自行服用各种清热泻火药或喝凉茶。
阳虚气虚体质怎么办
气虚体质是指当人体脏腑功能失调,气的化生不足时,易出现气虚表现,常表现为语声低微,形体消瘦或偏胖,面色苍白,气短懒言,精神不振,体倦乏力,常自汗出,动则尤甚,舌淡红,舌边有齿痕,苔白,脉虚弱,因各种病因而发病,因心肺脾肾气虚部位不同而并见不同的症状,发病倾向:易患感冒、内脏下垂,平素抵抗力弱,病后康复缓慢。以补气养气为总治则,还应针对脏腑辩证,分别选用补脏腑之气方药。根据气血同源理论,适当加用补血药。
气虚体质多因先天禀赋不足、长期饮食失调、情志失调、久病、劳累之后,年老体弱引起心、肺、脾、肾功能损伤,因心主血脉,肺主一身之气,肾藏元气,脾胃为“气生化之源”,因此气虚体质易导致推动血液运行作用减退,体内气的化生不足,机体防御外邪,护卫肌表,维护内脏位置功能减退的病证发生。
阳虚气虚体质的人平素宜采用饮食调理,多吃补气益气、易消化、性平味甘的食物,如:大枣、山药、龙眼肉、莲子、薏苡仁、芡实、黄芪、党参、白扁豆、粳米等;忌食生冷性凉、油腻厚味等耗伤脾胃的食物,如:西瓜、香瓜、水梨、香蕉、黄瓜、苦瓜、空心菜、筊白、笋、蚌类等。
阳虚气虚不但可以促使人的精力减退,生体虚弱,很容易就会生病的。所以最好是 多多进补,可以适当的补充一些温性的食物。养气补气尤为重要。另外,还应该注意在饮食上不要吃生冷的食物,比如西瓜、梨子、茭白、蚌类以及螃蟹等。
夏季养生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1不宜贪凉:夏季天气炎热,是人体阳气发散的时候。这时应该适当进行户外运动,比如打羽毛球、跑步、练太极都是不错的选择。户外运动可以晒晒太阳出些汗,使得体内的阳气能够很好的发散,千万不要在空调房间待的时间过长,更不要饮食大量的冷饮,这样不仅会湿邪伤及脾胃,还会损伤人体的阳气。天气炎热的时候,要多喝温热的白开水以调节体温,也可以多吃降火的瓜果蔬菜,如西瓜、冬瓜、苦瓜等。
2注重养心:夏季人体新陈代谢旺盛,能量消耗大,出汗多,所以,更应该重视对心脏的养护。由于天气原因,很多人夏天更容易脾气暴躁,这样会伤及心脏。要保持心情愉快,不要轻易恼怒,保持旺盛的精力和良好的精神状态,劳逸结合。
3保证睡眠充足:夏季昼长夜短,很多人会熬夜,这样人体消耗较大,更加容易疲劳。因此,夏季一定要保证充足的睡眠,使大脑和身体各个系统都可以在睡眠中得以放松和修复。因为夏季睡得晚,中午的时候可以睡个午觉,补充精力。睡眠时要注意不要对着空调吹风,因为人在睡眠的时候更容易受凉。
夏天开空调容易上火吗 吹空调会加重身体湿气吗
有一定风险。
夏季本身就是较湿热的季节,外界环境湿度大,人体就容易聚生湿气,而在温度较低的空调房间里则可能会导致脾阳受损,脾虚运化进一步失常后,体内水液更加无法宣泄布散则可能使湿气更加严重,此外,人体在较热的环境中毛孔自然舒张出汗,在低温的空调环境中长期不出汗可能也导致体湿气越来越重。
老年人轻松过夏天需预防的两大威胁
一、空调的使用不当
夏天天气炎热,人体为了加强散热,毛孔会开泄,通过出汗来排热,如果在出汗的时候去吹空调,好比房子的门窗没有关,冷气很容易侵入皮肤到达体内,这时就很容易感冒发热。应对策略:
1、老人尽量进入房间再开空调,让皮肤逐步感受到温度下降,能逐渐收缩毛孔,使皮肤的门窗关好;
2、出汗时不要急于进入空调房间,先用干毛巾把汗水擦干,最好先吹会电风扇,感觉没有汗水流出时再进空调房;
二、寒冷食物的过量摄入
夏天虽然空气中的温度比较高,但地壳内部的温度反而是低的,中医讲人体是个小天地,天人是相应的,夏天体表的温度是比以往高,但体内反而是偏寒的,这也就是夏天容易出现胃肠道功能紊乱的主要原因。
1、冷饮的坏处
老人应少吃为妙,提到防暑降温,人们就想到吃冷饮,其实吃冷饮既不解暑也不降温,冰凉的冷饮会使得口腔、食道和胃的表面迅速变冷血管收缩,于是通过的血流量减少,消化能力减弱,自然使吸收水分的能力降低。并且冰淇淋中很多甜味等成分还需要人体消耗自身水分去代谢,于是就会造成“越喝越渴”的现象!冷饮兼寒凉和滋腻两大特征,都会损伤到脾胃的阳气,所以冷饮万万不能吃。
2、西瓜的吃法
西瓜是夏季的时令水果,又称“天然白虎汤”(白虎汤是清热生津的名方),夏天吃是最合适不过了。但是西瓜也不宜多吃,对于脾胃虚寒的人,西瓜性凉容易引起胃腹疼痛或腹泻;另外西瓜有利小便的功能,多吃也可能会导致大便干燥;冰西瓜千万不能吃,其寒凉已经超过人体的耐受范围,另外病菌极易繁殖,很容易引起腹泻甚至痢疾;现在的西瓜不少是催熟的,这种西瓜会引起中毒症状,如头晕、发热、恶心、呕吐等,挑选时务必注意;如果整天呆在空调房间是不适合吃西瓜的。
秋分节气吃什么好 秋分饮食宜忌
1、藕、荸荠、芹菜、梨、柚子、白果、杏仁等蔬菜水果具有滋阴润燥的功效,秋分时适量食用,能预防燥气伤津而|发的肺燥咳嗽、肠燥便秘。
2、从秋分开始,要少吃生菜沙拉等凉性食物及西瓜、香瓜等易损脾胃的瓜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