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挖鼻屎易致鼻腔感染
经常挖鼻屎易致鼻腔感染
“鼻为肺之窍”,经常用手挖鼻孔,会导致鼻毛脱落,使外界不干净的空气直接刺激鼻黏膜,鼻部更容易出现瘙痒症状,尤其是过敏体质的人会加剧过敏性鼻炎。鼻孔皮肤经常遭受机械摩擦,容易使上皮受损,加之分泌物的刺激,会导致鼻前庭发炎,鼻孔皮肤干裂、疼痛,形成红肿结疖;鼻中隔区有着丰富的血管,是潜在的出血区,受到轻微的外伤就会引起鼻出血。
更为严重的是,人体鼻部静脉与颅内静脉是相通的,中间没有瓣膜,也就是说,中间没有任何屏障。挖鼻孔时手部的细菌进入鼻腔,容易引起鼻腔感染,如鼻前庭炎、鼻前庭疖肿、蜂窝织炎等。鼻部感染灶的致病菌可以通过静脉进入颅内,引发致命的颅内感染,危及生命。
在生活中,我们到底应该如何对待鼻孔这个人体的“门户”呢?
首先,我们要做的就是戒掉挖鼻孔的坏习惯。如果鼻腔内经常有分泌物,可以在每天早晚各清洗鼻孔一次,最好用流动的水,不仅能防止鼻孔干燥、发痒,还可以保护鼻子。此外,洗脸以后,用食指的指腹清洗鼻孔内上部位,用无名指的指腹清洗外下部位。有鼻涕、鼻屎时,则应以柔软的棉签蘸清水或淡盐水后轻轻探入鼻腔内滚动清除。
擤鼻涕有血但不流鼻血 挖鼻孔不当引起
很多人有鼻孔中有鼻屎时,都喜欢用长长的手指甲去挖,但这锋利的手指甲稍用力不慎,就可能刺激鼻粘膜受伤,导致鼻腔中的毛细血管破裂,引起出血,这时人一擤鼻涕就会有鼻涕中带血的症状。
挖鼻孔引起的带血鼻涕但不流鼻血的话,一般只需擦拭掉带血鼻涕,等待鼻孔中破溃的地方自然愈合即可,平时大家鼻孔中分泌物较多时,建议平时感到鼻孔中有鼻屎,就在鼻子里吸入一点温水,然后再擤鼻子,擤出鼻屎,这样就好了,一定不要乱挖鼻孔哦。
挖鼻子出血是什么原因 挖鼻子有什么危害
生活中很多人都有抠鼻子的习惯,有些人是为了挖鼻屎,有些是一种下意识动作。然而鼻科专家表示,这种习惯不仅不雅,还很不健康,因为鼻腔黏膜的血管细密且表浅,用力抠挖,很容易造成黏膜破损、出血,引发鼻内炎症,有了鼻屎还是温水清洗比较好。
据专家介绍,鼻屎其实就是鼻腔的分泌物。人体鼻腔黏膜上的腺体日常会分泌一些用来保护、湿润鼻子的分泌物,当分泌物干燥后,就形成了鼻屎。而鼻屎颜色较深,则是吸入了过多灰尘的缘故。
很多人挖鼻子,一是为了清理鼻腔,还有些人是因为空气干燥时,感觉鼻堵,干痒难耐。但是很多人不知道的是,鼻腔黏膜表面有丰富的毛细血管丛,其血管细密且表浅,手指频繁、用力的抠挖,很容易造成鼻黏膜受损或出血。而一旦出血,还有可能导致连续性出血,直至一到两周才能恢复。
加上人的手指,尤其是指甲缝里,携带大量的细菌。经常抠、挖鼻孔,鼻前孔等部位会残留许多细菌,可能会造成鼻腔感染,诱发鼻前庭炎、鼻前庭疖肿等鼻内炎症。
另外还需要提醒的是,鼻孔内或鼻子附近有疖子的地方,一定不能用手抠。因为鼻子正好位于脸部的“危险三角区”,这里的静脉回流直通大脑。抠、挖、挤、压疖子后,手上的细菌容易导致炎症扩散。严重时,细菌会直接侵入颅内,引起颅内感染,甚至会危及生命。
当然,有了鼻屎也不是说不能清理,只是一定要换个“温柔的方式”。专家建议,可以用棉签蘸浸温水来清洗鼻孔。而对于鼻孔里的硬痂,可以涂一些香油、橄榄油等油性物质或红霉素软膏等油剂药物进行湿润后再冲洗。此外,鼻炎、过敏性鼻炎患者,在治疗同时,每天可以用生理盐水进行鼻孔清洗。
鼻屎的清理方法
手指挖鼻孔
这是最不雅观也是最不健康的清洁方法。手指挖鼻孔不但容易折断鼻毛和造成鼻孔出血,形成鼻腔感染。
用纸深入鼻孔拭出鼻屎
此法比前者较好,但若纸张柔软度以及力度掌握不佳也可损伤鼻腔内粘膜。同时弊病在于只能清洁到少部分鼻屎。
洗鼻法清除鼻屎
洗鼻所使用的水为无碘盐浓度约为0.9%的温盐水,该浓度盐水与生理盐水浓度相同。将配兑的盐水灌入洗鼻壶中冲洗鼻腔。其作用包括泡软鼻屎并最终清洗干净鼻道;清除鼻腔中有害物质;逐步减轻鼻腔炎症,从根本上减少鼻屎的生成量。
擤鼻涕有血但不流鼻血是怎么回事 挖鼻孔不当引起
很多人有鼻孔中有鼻屎时,都喜欢用长长的手指甲去挖,但这锋利的手指甲稍用力不慎,就可能刺激鼻粘膜受伤,导致鼻腔中的毛细血管破裂,引起出血,这时人一擤鼻涕就会有鼻涕中带血的症状。
挖鼻孔引起的带血鼻涕但不流鼻血的话,一般只需擦拭掉带血鼻涕,等待鼻孔中破溃的地方自然愈合即可,平时大家鼻孔中分泌物较多时,建议平时感到鼻孔中有鼻屎,就在鼻子里吸入一点温水,然后再擤鼻子,擤出鼻屎,这样就好了,一定不要乱挖鼻孔。
如何清理新生儿鼻屎
宝宝鼻屎多了,轻的会让宝宝难受,重的容易导致宝宝呼吸困难。家长要及时想办法清理宝宝鼻屎,但由于宝宝鼻腔粘膜娇嫩,一定要小心谨慎的清除鼻屎。那么,如何清理新生儿鼻屎呢?
如果宝宝鼻屎较硬,在清理宝宝鼻屎前先往鼻子里滴几滴香油,通过润滑尽量让鼻屎不粘鼻毛,避免挖鼻屎时宝宝的鼻毛被拔出,引起疼痛。
用温热毛巾敷一敷宝宝的鼻子,利用热气软化宝宝的鼻屎,反复多热敷几次,再清理就比较容易了,也不会弄疼宝宝。
然后用细棉棒把润滑后的鼻屎轻轻的挑出,注意不要太长的伸入宝宝鼻孔,会引起宝宝不适,容易让宝宝哭闹。如果鼻屎不慎被捅到鼻腔里面,就不要再挖了,等鼻屎慢慢滑出来再进行清理。
还可以用吸鼻器,可以把宝宝较小的鼻屎吸出来。
吃鼻屎有增进人体免疫力的功效吗
流言:奥地利一名医生指出,日常多挖鼻孔、吃鼻屎,有益健康,更称鼻屎具有增进人体免疫力功效。他建议家长鼓励孩子多挖鼻孔和吃鼻屎,以增强孩子的免疫系统。因为鼻腔在免疫系统中有过滤功能,空气经过鼻腔进入肺部,大量细菌会留在鼻屎。如果吃下带有多种细菌的鼻屎,并让小肠吸收,其功效就像药物一样,可增强人体免疫力。
鼻屎的诞生
鼻屎实际上是人体新陈代谢的副产物。人的鼻腔内覆盖着一层薄薄的粘膜,称为鼻粘膜,这层粘膜一直不停地在更新换代,新的粘膜会取代旧粘膜的位置,而旧粘膜就会逐步脱落。鼻屎就是脱落的旧粘膜风干以后的产物。鼻屎中除了含有鼻粘膜的成分以外,还含有很多微生物。这些微生物平时定植于鼻粘膜上,并不致病,但当人体抵抗力下降的时候,它们就也有可能趁虚而入,引起疾病。当鼻粘膜脱落的时候,这些黏附在粘膜上的微生物也随之脱落,并构成鼻屎的一部分。
那么鼻屎内含有的细菌是否可以帮助孩子们增强免疫力呢?确实,目前普遍认为童年时增加对一些抗原物质(包括各种微生物)的接触,可以降低成年后罹患过敏性疾病的风险。但是没有证据表明吃鼻屎可以起到这样的作用。此外,作为人体与外界接触的门户,鼻粘膜和肠粘膜内都富含各种免疫细胞。鼻屎内的微生物无论要起到免疫调理还是促进免疫功能的作用,都必须与这些免疫细胞接触才行。因此将鼻屎放入口中、或者是让它们留在鼻子里,其实是一样的。更何况鼻屎吃到肚子里还要经过胃酸的考验,若真要发挥免疫作用,还不如直接留在鼻子里效果更好。
挖鼻屎可能有害健康
吃鼻屎不仅对健康未必有益处,反而有潜在的危害。这危害倒不是来源于鼻屎本身,而是来源于挖鼻屎这个动作。每个人小时候都曾有意或无意地挖过鼻屎,要是成年人还是不时的有难以抑制的挖鼻屎的冲动的话,可能就是心理障碍的一种表现。偶尔挖一下鼻屎是无害的,但是过度频繁的话就会对身体造成损害。
危害一:挖鼻屎的动作有可能会损伤鼻毛。有些人的鼻毛非常浓密,甚至蔓延到鼻孔外,非常的不雅观,一些爱美人士可能因此会修剪鼻毛。但鼻毛实际上对维持鼻腔健康有很重要的作用,因为鼻毛可以阻拦空气中的粉尘或病原体进入鼻腔,防止它们随着呼吸运动进入肺部,从而成为保护呼吸道的第一道防线。鼻毛属于纤弱的毳毛,即使是用手指轻柔的刮擦,也有可能使其断裂。
危害二:人的手指上也带有相当数量的微生物,有些微生物本不存在于鼻腔之中,当手指将其带入鼻腔中时有可能破坏鼻腔内环境的稳定,引发感染。尤其是在用不卫生的手挖鼻屎时,有可能将一些病原体带入鼻腔,造成严重的感染。鼻腔的结构位于人体面部所谓的“危险三角”内,危险三角区域内发生的感染很容易经由静脉进入海绵窦,甚至经海绵窦进入颅腔,引起难以控制的颅内感染。人们常说危险三角区的痘痘不能挤,也是因为这个道理。
危害三:在于鼻腔粘膜是柔软、脆弱而又富于血供的,尤其是儿童的鼻粘膜更加柔嫩,不良的挖鼻孔方式,如用力过猛、插入过深、用道具挖鼻,或者用不干净的手指挖鼻等,极易导致鼻出血。事实上,挖鼻屎是儿童鼻出血最常见的原因之一。[3]
结论:谣言破解。挖鼻屎对于某些人来说确实是一件挺惬意的事情,但是鼻屎就不必吃掉了。不仅想起来觉得有点恶心,而且挖鼻屎对健康并无好处,尤其是对儿童来说,与其鼓励他们吃鼻屎,不如引导他们形成健康、正确、适度的挖鼻屎观。除非鼻屎留在你的鼻子里,引起不适,或者阻塞了空气的流通,抑或是流出来影响了美观,最好的方法还是让他们留在鼻子里吧。
宝宝春季流鼻血怎么办
1、春季来临,宝宝体内阳气也随之急剧升发,血随气涌,上冲到鼻咽而容易出血。
2、冬去春来,脱去厚衣重帽的儿童,突然获得室外活动的机会,特别兴奋,容易造成鼻外伤出血。
3、入春转暖,冬天过久收缩的鼻腔血管扩张,鼻内产生干燥、发痒等不适感,稍一抠挖,即会出血。
4、春天是流感、麻疹等热性病的流行期,发烧之后可继发鼻腔及鼻窦感染,造成鼻出血。
5、生活作息不正常许多孩子因为作息不正常,睡眠时间比较少,身体虚弱,容易引发流鼻血。通常因作息不正常导致流鼻血的孩子,也会有眼屎多、鼻屎多及口气有臭味的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