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固醇的分布
胆固醇的分布
胆固醇虽然存在于动物性食物之中,但是不同的动物以及动物的不同部位,胆固醇的含量很不一致。一般而言,兽肉的胆固醇含量高于禽肉,肥肉高于瘦肉,贝壳类和软体类高于一般鱼类,而蛋黄、鱼子、动物内脏的胆固醇含量则最高。
将每100克食物中胆固醇含量低于100毫克的食物称为低胆固醇食物,如鳗鱼、鲳鱼、鲤鱼、猪瘦肉、牛瘦肉、羊瘦肉、鸭肉等;
将每100克食物中胆固醇含量为100~200毫克的食物称为中度胆固醇食物,如草鱼、鲫鱼、鲢鱼、黄鳝、河鳗、甲鱼、蟹肉、猪排、鸡肉等;
而将每100克食物中胆固醇含量为200~300毫克的食物称高胆固醇食物,如猪肾、猪肝、猪肚、蚌肉、蛀肉、蛋黄、蟹黄等。
高胆固醇血症的患者应尽量少吃或不吃高胆固醇的食物。
胆固醇的好坏之分
什么是胆固醇?
胆固醇是一种脂质,是每个人不可缺少的,尤其在细胞膜的成份和激素的合成中起重要作用。我们的身体可以在肝脏合成胆固醇。饮食中的胆固醇主要来自蛋黄、动物脂肪、动物内脏、鱿鱼、虾等。在身体里,胆固醇与蛋白质结合,以脂蛋白的形式在身体内进行转运。
胆固醇也有“好”“坏”之分
认识“坏”胆固醇与“好”胆固醇非常重要。“坏”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占总胆固醇的60%,尽管身体需要一定的LDL-C,但多余的LDL-C会钻入动脉血管内皮,形成斑块,堵塞血管引起冠心病、脑梗塞,或者随着斑块破裂引起心肌梗死、猝死等严重后果。
“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占总胆固醇的1/3,可以将多余的胆固醇转运出动脉,运回肝脏。
血里还有一种血脂叫甘油三酯,血中甘油三酯升高可以使“坏”胆固醇LDL-C升高,所以它是“坏”胆固醇的帮凶。
胆固醇也分好坏
谈到胆固醇,大家总是闻之色变,但实际上,胆固醇可区分为高密度和低密度胆固醇,前者对身体有益、后者可能危害健康。黄医师指出,近期一位35岁的陈小姐,健检发现总胆固醇量偏高,体内高密度胆固醇更是同事的2倍之多,但由于高密度胆固醇有助于降低心血管疾病和延长寿命,因此不需要过度担忧,但若有类似情况,还是要依个人不同状况做评估。
健康检查中,血脂肪几乎是必验项目之一,其包含了三酸甘油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等,但并非所有血脂肪都是对身体有害。低密度脂蛋白质胆固醇,被称为坏的胆固醇,若升高将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最好不要超过100mg/Dl,且愈低愈好。而高密度脂蛋白质胆固醇,被称为好的胆固醇,可预防动脉硬化、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被视为血管清道夫,因此愈高愈好,男性最好在40mg/dL以上,女性则是50mg/dL以上。
黄医师表示,这位陈小姐的抽血报告显示,总胆固醇为223 mg/d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76 mg/d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116 mg/dL。一般来说,正常人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较少超过80mg/dL,像陈小姐的这种案例,多为原发性,且大多是“家族性高密度脂蛋白血症”。根据研究发现,此类族群有低的心血管疾病风险及寿命延长的现象,因此不需特别治疗,
值得留意的是,若同时合并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过高,仍需视情况治疗;黄医师说,因为治疗高血脂的原则,是以“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为前提,若发现有总胆固醇偏高的情形,必须针对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病等个别状况,有不同的治疗标准。
胆固醇好坏之分
“麦当劳全球CEO在会议期间突发心脏病死亡,年龄60岁……”
“爱立信中国总裁在健身房猝死,年龄54岁,死亡原因是大面积心肌梗死……”
引发这些不幸的是无声的杀手:高胆固醇血症。由于高胆固醇血症没有任何症状,很多人不了解自己的胆固醇水平,有的即使知道高也不治疗,所以很多病人在发生心肌梗死或脑梗塞时才发现自己有高胆固醇血症。
近年来,心绞痛、心肌梗死、脑梗塞等心脑血管病的患病率和死亡率均持续上升。据相关报告,我国心脑血管病患者人数至少2.3亿,心肌梗死患者至少200万,脑卒中患者至少700万,严重地威胁到人民的生命健康安全。研究发现,向心性肥胖与心脑血管病发病有密切的关系,罪魁祸首就是肥胖患者体内过度升高的“危险”胆固醇。
什么是胆固醇?
胆固醇是一种脂质,是每个人不可缺少的,尤其在细胞膜的成份和激素的合成中起重要作用。我们的身体可以在肝脏合成胆固醇。饮食中的胆固醇主要来自蛋黄、动物脂肪、动物内脏、鱿鱼、虾等。在身体里,胆固醇与蛋白质结合,以脂蛋白的形式在身体内进行转运。
胆固醇也有“好”“坏”之分
认识“坏”胆固醇与“好”胆固醇非常重要。“坏”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占总胆固醇的60%,尽管身体需要一定的LDL-C,但多余的LDL-C会钻入动脉血管内皮,形成斑块,堵塞血管引起冠心病、脑梗塞,或者随着斑块破裂引起心肌梗死、猝死等严重后果。
“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占总胆固醇的1/3,可以将多余的胆固醇转运出动脉,运回肝脏。
血里还有一种血脂叫甘油三酯,血中甘油三酯升高可以使“坏”胆固醇LDL-C升高,所以它是“坏”胆固醇的帮凶。
高胆固醇与低胆固醇食物
自然界中的胆固醇主要存在于动物性食物之中,植物中没有胆固醇,但存在结构上与胆固醇十分相似的物质——植物固醇。植物固醇无致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在肠粘膜,植物固醇(特别是谷固醇)可以竞争性抑制胆固醇的吸收。
胆固醇虽然存在于动物性食物之中,但是不同的动物以及动物的不同部位,胆固醇的含量很不一致。一般而言,兽肉的胆固醇含量高于禽肉,肥肉高于瘦肉,贝壳类和软体类高于一般鱼类,而蛋黄、鱼子、动物内脏的胆固醇含量则最高。
通常,将每100克食物中胆固醇含量低于100毫克的食物称为低胆固醇食物,如鳗鱼、娼鱼、鲤鱼、猪瘦肉、牛瘦肉、羊瘦肉、鸭肉等;将每100克食物中胆固醇含量为100~200毫克的食物称为中度胆固醇食物,如草鱼、鲫鱼、鲢鱼、黄鳝、河鳗、甲鱼、蟹肉、猪排、鸡肉等;而将每100克食物中胆固醇含量为200~300毫克的食物称高胆固醇食物,如猪肾、猪肝、猪肚、蚌肉、蛀肉、蛋黄、蟹黄等。高胆固醇血症的患者应尽量少吃或不吃高胆固醇的食物。
在对待食物胆固醇的作用方面,存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片面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胆固醇是极其有害不能吃的东西。说这种观点片面,是由于持这种观点的人对胆固醇在人体内的作用缺乏清楚的认识。事实上,胆固醇是细胞膜的组成成分,参与了一些甾体类激素和胆酸的生物合成。由于许多含有胆固醇的食物中其它的营养成分也很丰富,如果过分忌食这类食物,很容易引起营养平衡失调,导致贫血和其它疾病的发生。
另一种观点认为胆固醇对人体无多大危害,人们可以尽情地摄取。这种观点之所以错误,是由于对高脂血症、冠心病的发病机制缺乏认识。长期过量的食物胆固醇摄入,将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的发生与发展。
增加好胆固醇不如降低坏胆固醇
根据国健局调查发现,台湾20岁以上成年人,每十个人当中就有一人有高血脂的问题,也就是胆固醇过高,人数总共将近180万人,居然比糖尿病患还要多。比较值得注意的是,大多数的民众对于胆固醇超标这个问题,因为没有明显的症状,常常都是掉以轻心,等到管塞住了、中风了,才知道原来自己的胆固醇这样高。
之前所有的观念总认为,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好的胆固醇)多一点,对血管比较好,因为可以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作,但是现在有个最新登在知名研究期刊LANCET「刺胳针」的遗传学研究却发现,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好的胆固醇)即便比较多,和降低心脏疾病发作风险之间,并不一定呈现正相关。
美国哈佛医学院研究人员曾经做过一个研究发现,有2.6%的人体内具有某种基因变体,而拥有这种基因变体的人体内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好的胆固醇)比较多,与没有这种基因变体的人比起来,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好的胆固醇)平均多了约6点。
研究人员在约20913位有心脏病发作及95407位没有心脏病发作的人中寻找他们的基因变体发现,带有某种基因变体的人,体内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好的胆固醇)含量确实比较多,但是哈佛医学院的Sekar Kathiresan医师说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好的胆固醇)含量确实比较的这些人,心脏病发作的风险并没有因此比较低。
而另外的研究则是针对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好的胆固醇)相关的14种常见基因变体,研究人员再一次发现,这些基因变体与心脏病发作,都没有直接的关系。
因此,要预防心血管疾病,不如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坏的胆固醇),利用饮食习惯的改变,包括低油、低盐、低糖,避免吃反式脂肪类的食物及饱合脂肪,如猪油、牛油及红肉,多增加蔬菜、水果、全麦类食物,再加上适度的运动,就可以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坏的胆固醇),同时减少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昆布有什么功效 降胆固醇
吃昆布增加体内碘的含量,还有利于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水平。
因人体的甲状腺素和肾上腺皮质激素、性激素共同维持人体生理机能的平衡,如果人体含碘不足,甲状腺功能减弱,就会使碳水化合物与脂肪氧化不充分,在体内积累胆固醇和脂肪,最后会导致人体发胖或动脉硬化。
胆固醇好坏之分
认识“坏”胆固醇与“好”胆固醇非常重要。“坏”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占总胆固醇的60%,尽管身体需要一定的LDL-C,但多余的LDL-C会钻入动脉血管内皮,形成斑块,堵塞血管引起冠心病、脑梗塞,或者随着斑块破裂引起心肌梗死、猝死等严重后果。
“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占总胆固醇的1/3,可以将多余的胆固醇转运出动脉,运回肝脏。
血里还有一种血脂叫甘油三酯,血中甘油三酯升高可以使“坏”胆固醇LDL-C升高,所以它是“坏”胆固醇的帮凶。
总胆固醇偏低的分类
病理偏低
⑴肝功能受损、肝脏有了疾病后,肝脏对总胆固醇的合成能力减弱,导致总胆固醇偏低;
⑵非肝脏疾病的其他疾病,例如低脂蛋白血症、肺结核、甲状腺功能亢进、败血症等;
非病理偏低
一些非病理因素,例如营养不良、贫血、摄入含有维生素C、肝素、卡那霉素的药物等;长期高脂饮食、高热量饮食以及遗传因素,缺少运动、脑力劳动、精神紧张等也能引起总胆固醇值的变化。
引起总胆固醇偏高的原因很多,多是由于肝细胞受损以后,肝功能发生异常,胆汁等的排泄受阻,导致总胆固醇升高。总胆固醇升高,通常见肝炎患者,在肝硬化或是重症肝炎等肝细胞受到严重损伤时,都会导致血中总胆固醇的升高
怎么控制胆固醇 胆固醇的标准
血液当中的胆固醇依照功能不同,也有好、坏之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容易附着在血管壁上,被认为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子,过高容易造成动脉硬化。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则可以将周边组织的胆固醇运送到肝脏代谢,有「血管清道夫」之称,被视为是好的胆固醇,过低则会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对于没有特殊危险因子的民众,血液中胆固醇的标准建议如下:
怎么控制胆固醇 胆固醇
血液当中的胆固醇依照功能不同,也有好、坏之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容易附着在血管壁上,被认为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子,过高容易造成动脉硬化。
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则可以将周边组织的胆固醇运送到肝脏代谢,有血管清道夫之称,被视为是好的胆固醇,过低则会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
什么食物降低胆固醇 紫菜
紫菜中含有大量的牛磺酸,镁元素,牛磺酸可以促进胆固醇分解,降低血清中的有害胆固醇含量,镁元素能显著降低血清中胆固醇的总含量。
胆固醇高是什么意思
胆固醇高也叫做高胆固醇血症,是指血液中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偏高,或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偏低的一种症状。因为人体的胆固醇分为高密度胆固醇和低密度胆固醇两种,前者对心血管有保护作用,通常称之为“好胆固醇”,后者偏高,冠心病的危险性就会增加,通常称之为“坏胆固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