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食管返流病的诊断检查
胃食管返流病的诊断检查
GER临床表现复杂且缺乏特异性,仅凭临床症状有时难以与其他引起呕吐的疾病相鉴别,即使足GER也难以区分是生理性或病理性。凡临床发现不明原因反复呕吐、咽下困难、反复发作的慢性呼吸道感染、难治性哮喘、生长发育迟缓、营养不良、贫血、反复出现窒息、呼吸暂停等症状时都应考虑到GER的可能,针对不同情况,选择必要的辅助检查以明确诊断。
诊断试验
(一)内镜
疑有GERD病人一般进行内镜评价,主要有四个理由:①病人症状不明朗或有预警症状如出血、体重下降、吞咽困难征象,为了排除其他疾病或并发病;②有长期症状的病人为了Barrett食管的筛选;③为了食管炎的诊断和其严重度的评估;④企图直接内镜治疗和预防慢性化。如果发现糜烂性食管炎或Barrett食管,大部分GERD可通过内镜得到诊断,虽然糜烂性食管炎也可由感染或药物引起损伤所致。对GERD诊断内镜缺乏可靠的敏感性,烧心病人内镜检查时仅30%~40%病人证实有黏膜破坏,提出严重食管炎的存在可指导治疗且有助于预报对治疗的反应、复发率和慢性化。研究证实,有严重食管炎病人用质子泵抑制剂治疗可预防黏膜并发症,尤其是狭窄的发生。Savary millele GERD内镜分级如下:
0级:为正常食管,无反流所致损害,齿状线轮廓清楚,无脆性增加证据。
Ⅰ级:食管下端有小的纵形浅表糜烂或溃疡。
Ⅱ级:食管炎显示有早期融合,但未覆盖整个环状面。
Ⅲ级:整个环状面呈糜烂及溃疡,未见狭窄。
Ⅳ级:广泛黏膜坏死及溃疡,食管纤维化狭窄,疑食管或柱状上皮化生。另外对内镜阴性病人食管黏膜活检病理改变有助于CERD的诊断。由于正常食管末端 2.5cm范围黏膜的组织学多有轻度炎症,所以活检样本应在胃食管交界上方5~10cm处采取。反流症状持续5年或更久的病人将考虑通过内镜筛选 Barrett食管,如果看小到Barrett食管化生,病人不需要再用内镜筛选,当筛选发现有Barrett食管,建议病人首选质子泵抑制剂治疗,直至症状消失、食管糜烂或溃疡改变轻微。
非糜烂性反流病(nonerosive reflux disease,NERD)一般是指由食管酸反流引起GERD典型症状>3个月,烧心症状由生理性酸反流所致,而内镜检查阴性的GFRD病人。 NERD病例有不断增加趋势。80年代报告NERD为32%~50%,欧洲多个国家52个研究单位联合报告NERD流行率为54.5%,且发现爱尔兰和英国流行率高,分别为84%和63.4%。国内报告流行率为73.9%。French报告771例GERD,NERD占81%,有典型GERD症状者 74.4%,食管外症状呼吸道I4%.耳、鼻、喉6.9%,非心原性胸痛4.7%。鉴于GERD时NERD病例数增加,因此内镜诊断价值在逐渐减小。
(二)pH值监测
食管pH值监测的开展且对食管暴露酸量的判定使对GFRD的认识有很大提高。食管pH值监测是当前一个广为应用的工具且常用于研究和临床。pH值监测了解反流的病因和异常程度有助于肯定CERD诊断。24hpH值监测能很好的区别正常对照组和食管炎病人,pH值监测也用于提高GERD病人有食管外表现存在的可能性。但是pH值监测受到各种限制,所有证实食管炎病人,25%病人24hpH值监测在正常范围内,正常对照组与有反流症状病人比较也有很大的重叠。一般以pH值<4(正常食管pH为5.0~7.0)至少持续5~10s作为胃食管反流发生指标,现在国内多采用便携式食管24h连续pH值监测。监测期间一般规定pH值<4持续5s或10s以上判定为有胃食管反流,一般采用6个参数,即:①总pH<4的时间百分率(%)(正常人为 1.2%~5%);②直立位pH<4的时间百分率(%);③卧位pH<4的时间百分率(%);④反流次数;⑤pH<4长于5 rrun的次数;⑥最长反流持续时间。有人认为正常人pH<4长于5min的次数大于3次,而反流发作最长时间大于9min即为病理性反流。 24hpH值监测表明,每天站立位有反流者食管炎较轻,夜间卧位有反流者食管炎较重,而白天、夜间均有反流者食管炎最重。
反流插入和症状之间的相互关系对于决定症状由反流引起是有帮助的。相互关系是通过统计学处理得出的。此相互关系可能决定于总酸暴露时间,严格的反流和症状间隔时间尚不明了,多数作者认为出现间隔时间为2~5min。
反流和症状之间相互关系是特别用于评价病人有不能解释的胸痛。Hewson等指出60%不能解释胸痛病人症状指数阳性,几乎半数症状指数阳性病人 24hpH值参数正常。Singh等报告34例冠心病病人20例pH值监测症状指数阳性,其中11例24hpH值监测参数正常,20例中15例用酸抑制剂治疗胸痛消失或显著改善。症状和反流插入之间的相互关系在食管敏感相关的病人(即病人有反流症状和正常内镜而24h pH值监测上.也正常酸暴露)也有帮助。Shi等收集771例病人pH值监测结果,96例(12.5%)为正常食管酸暴露。
双探针pH 监测是用一个探针(probe)置于食管下端括约肌上5cm,第2个探针置于近端食管或咽下部,这个途径有助于评价GFRD病人的食管外表现。有各种各样耳鼻喉症状的病人食管近端pH监测常有异常,如喉痛、声嘶表现反流性喉炎或酸后喉炎病人,双探针pH监测也用于检查大多数有发作性喉痉挛的反流异常者,因有些病人有反流性咽炎而远端食管总酸暴露时间正常,在评价哮喘或慢性咳嗽病人近端食管pH监测方面的重要性研究不多,无论如何pH监测在估计反流的食管外表现病人是有用的。
(三)放射线检查
上消化道吞钡检查可提供食管蠕动情况,并可发现憩室、裂孔疝和肿瘤等病变;气钡双重对比食管炎时可见黏膜粗糙、溃疡等病变。为了评价GERD和它的并发病,用食管钡造影和同位素检查,钡检查在评价有吞咽困难的GERD和准确地诊断裂孔疝、食管狭窄、食管环是极有价值,放射线检查证实黏膜呈网状改变可提出存在Barrett食管。但与pH值监测相比钡检查对GERD诊断的敏感性低,居于这个原因钡检查评价CERD病人受到有限应用。一个新近的研究发现同位亲比24h pH值监测敏感,食管炎病人同位素检查的敏感性50%,它可检出胃缓冲成分的反流,如在餐后期,此发现提示同位素在特殊情况下可有助于估计胃的反流内容。
(四)挑拨试验(Bernstein试验)
为测定食管对酸敏感性的方法,患者取坐位,插入双腔胃管至30cm处固定,先以100~120滴/min(6~7.5 ml)速度滴注生理盐水10~30min作对照,如患者无特殊的不适,则换注0.1mol/L盐酸10~30 min,如在滴酸过程中患者出现胸骨后疼痛、烧灼感时,则停止滴注,再换滴生理盐水,症状消失,如此可重复多次,如滴酸后不引起症状为阴性;滴酸后诉胸骨后烧灼感及疼痛,提示食管炎;如盐水和盐酸滴入均阳性,则可能是高度敏感者。本试验有15%的假阳性和假阴性。挑拨试验对反流并发症有高度特异性,但敏感性低,不如pH值监测有价值。
(五)食管测压
食管测压限于用在可疑GERD的开始评价,LESP低于6mmHg尤其是接近0mmHg时,易发生反流。此外膈角的作用减弱也易发生反流。反流食管炎往往伴有LRS压力降低(正常50~65mmHg),LES松弛时间也较正常明显延长(正常2~7s),胃食管屏障压(正常46~54mmHg)明显降低,因此LFS低压可作为GERD严重度的指标。近年发现CERD患者的反流易发生于一过性下食管括约肌松弛(TLESR)时。因为发现有些GERD病人LESP并不低。TLESR是指与吞咽无关的一过性LES松弛,其持续时间达 10s以上。虽然TLESR也常发生于健康人,但很少发生反流。现已查明约50%以上NERD患者,其反流原因是频繁发生的TLESR所致。NO和VIP 是促发TLESR的重要神经递质,膈脚也参与TLESR的发生。
(六)试验治疗
试验治疗在GERD评价上是有吸引力的。奥美拉唑(Omeprazole)试验开始用于1992年。1995年Schindlebeck等报告试验阳性者75%症状减轻,其中以奥美拉唑 40mg,一天2次最为敏感(83.3%),所有治疗病人pH监测平均酸度均有降低。Schenk等(1997)报告85例0或l级食管炎病人且与pH值监测结果作比较,用奥美拉唑40mg/d,用2周,结果对奥美拉唑反应敏感性和特异性与pH值监测价值相似。Johnsson等(1998)报告160例病人用奥美拉唑20mg,一天2次,1周,用于GERD诊断,与安慰剂作比较(对照组GERD诊断根据pH监测异常或Ⅱ°~Ⅲ°食管炎),结果奥美拉唑应用组对CERD诊断有很高的敏感性(75%)和较低的特异性(55%)。Fass等(1998)报告敏感性78%,特异性85.7%,英国胃肠学会资料 (1999)报道,敏感性81%,特异性8S%。尤其是对pH监测(-)或内镜(-)的病人若用试验治疗症状改善时也可考虑GFRD的诊断。应当指出,单纯试验治疗也可能造成误诊,如消化性溃疡、卓-艾综合征用强酸抑制剂治疗症状也明显减轻。目前临床上普遍认为用质子泵抑制剂(PP1)试验诊断反流病准确性高,临床实用。最近美国胃肠学会推荐凡有典型GERD症状的病人,在行内镜检查之前,应接受PPI治疗。另一些专家推荐在大多数病例中,将PPI试验放在24 h食管内pH值监测之前进行,或者用其作为替代试验。
(七)食管钡餐造影
为最古老无创伤性诊断GER、食管炎的传统手段。钡餐可显示食管炎的征象,如食管壁的溃疡、狭窄,还能观察食管的运动状况、钡剂的反流和程度。参考Stephen等提出的诊断标准,5分钟内反流≥3次即为GER.反流程度可以分为:I级:反流至食管下端;Ⅱ级:反流至食管隆突以上,颈部食管以下IⅢ级:反流至颈部食管;Ⅳ级:有完全松弛贲门反流至颈部食管;V级:反流合并吸入气管或肺。Ⅰ~Ⅲ级为轻度,Ⅳ级以上为重度。对呕吐和吞咽困难者,可排除GER以外的上消化道病变,如食管狭窄、贲门弛缓症等;但不能反映轻度食管黏膜的损害,仅适用于重度食管炎的诊断。
胃食管返流多久才会好
胃食管返流多久才会好,网上没有找到相关的证据,所以还是找医生咨询一下比较好,胃食管反流病,是指胃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不适症状和(或)并发症的一种疾病。据统计,在西方国家10-20%具有胃食管反流症状,其中GERD者占14-17%,我国的患病率较西方国家者为低,且病情较轻。GERD的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以40-60岁为高峰,男女发病大致相当。
胃食管反流病需要做胃镜吗
胃食管反流病(GERD)即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反酸、烧心、反食、嗳气等症状,并可导致食管炎和咽、喉、气道等食管外组织的损害。食管病变可并发食管糜烂、溃疡、食管癌等。食管外表现可见有慢性咽炎、慢性鼻炎、慢性喉炎、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肺间质纤维化等,以及非心源性胸背痛、突发性耳聋等表现。
在西方国家人群中有7%-15%的人有胃食管反流症状,我国据北京、上海地区调查统计,有近10%的人患有胃食管反流病。
胃食管反流病的诊断检查方法包括:
1)食管24小时pH监测:可明确直立位和卧位时反流的次数(pH<4)、最长反流时间、长于5分钟反流次数等,并可明确症状是否与反流相关:
2)食管压力测定:可明确上、下食管括约肌压力是否低下,食管蠕动功能情况;
3)胃镜检查:可了解有无食管糜烂及糜烂程度,以及贲门口是否松弛。但大部分胃食管反流病患者食管黏膜没有糜烂。
为明确胃食管反流病诊断,应结合病史及几项检查综合确定。
胃食管反流病的治疗目的是控制症状,治愈食管炎,提高生活质量及防止并发症出现。治疗方法包括改变生活方式、药物、内镜治疗及外科手术治疗等。
胃食管反流病的患者一定要戒烟,戒酒,不食用高脂食物,不吃巧克力,不喝浓茶,不吃不易消化的食物等,总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一定要有良好的作息时间和生活习惯,只有在医生的指导下坚持用药,才能彻底根治,摆脱胃食管倒流带给患者的困扰。
胃食管返流哮喘的治疗是什么
胃食管返流病乔装成哮喘后,主要与饮食有密切的关系,饮酒、高脂饮食都可能会加重哮喘发作。
如果患者弯腰或平卧时也可能会加重病情。 其次,胃食管返流病乔装成哮喘后,可能会伴有返酸、烧心等胃食管返流症状,患者存在明确的食管炎、胆汁返流性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等上消化道疾病。
综上所述,有些患者出现哮喘症状可能是胃食管返流病在捣鬼,因此患者一定要注意区分两种疾病,这样才能有效的控制病情。
揭开伪装的哮喘,对哮喘的治疗和预防由一定的帮助,早日帮助哮喘患者走出疾病的困扰。
但是据研究发现有一部分哮喘患者与胃食管返流病有一定的关系。而由于有些医生对胃食管返流病的认识不足,再加上哮喘患者只重视哮喘的症状,往往忽略了此病,因此使得由于胃食管返流病引起的哮喘长期得不到正确的诊断治疗。 的相关内容,胃食道返流和哮喘病的区别就是以上的内容,哮喘病患者一定要注意区分这两种疾病。
哮喘与胃食管返流病究竟是一种什么关系?胃食管返流病是指胃内容物返流至食管以及食管以外部位引起的一组临床综合症,临床表现分为三类,即典型症状、不典型症状、食管外症状。典型症状是烧心、返酸、返食;非典型症状为胸痛、上腹痛、腹胀、嗳气和恶心等;食管外症状包括咳嗽、哮喘、咽异物感、声嘶、喉部发紧、打鼾、鼻塞、流涕、听力下降、牙侵蚀症、复发性口腔溃疡等。一旦出现食管外症状,患者往往首先就会想到去呼吸科、口腔科或耳鼻喉科就诊,阴差阳错进行治疗。由于国内医学界对胃食管返流病缺乏足够的认识,非消化科的医生往往忽视了患者存在的胃食管返流的症状,更不能作出正确诊断,使这些患者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
老年人患胃食管返流病的发病率明显比年轻人要高,大约有5%~7%的老年人每天都会出现与胃食管返流病相关的烧心或返酸症状,这是因为食管肌群的萎缩导致食管运动功能低下,下食管括约肌静息压降低,抗返流防御能力下降;或因食管蠕动异常而使食管清除能力降低。唾液分泌量减少,使唾液中和返流入食管内的胃酸能力下降。还有一点,由于老年人上了年纪,尤其是60岁以上,心肺功能都随之下降,哮喘、咳嗽、呼吸困难比较多见,而这种情况,医生根据惯性临床经验,一般都会把50%的患者误认为气管炎和支气管炎来治,但让人没想到的是,其实这些症状有可能还是胃食管返流病导致。
胃食管返流病如何预防
1.过度肥胖者会增大腹压而促成反流,所以应避免摄入促进反流的高脂肪食物,减轻体重。
2.少吃多餐,睡前4小时内不宜进食,以使夜间胃内容物和胃压减到最低程度,必要时将床头抬高10厘米。这对夜间平卧时的反流甚为重要,利用重力来清除食管内的有害物。
3.避免在生活中长久增加腹压的各种动作和姿势,包括穿紧身衣及束紧腰带,有助于防止反流。
4.戒烟、戒酒,少食巧克力和咖啡等。
胃肠动力性疾病
近十余年来胃肠动力性疾病是西医提出的新概念,这是由内镜和影象迅速发展及基础研究和检查方法开展,使胃肠动力性疾病得到了新认识和诊断:特别是新的胃肠动力性中药问世使胃肠动力性疾病的治疗有了较好的方法,给广大患者带来了福音。一、食管、胃肠动力性疾病,有FGID归为5类21种病(1995年即ROME标准)。常见的有几种简述如下: (一) 胃食管返流病(GERD) (二) 功能性消化不良(FD),又称非溃疡性消化不良(NUD) (三) 假性肠梗阻(IPO) 诊断标准:有肠梗阻的表现(如腹胀、腹膨隆、腹平片有液气面
有效预防胃食管反流病的方法有哪些
胃食管反流病一级预防
病因预防,任何导致食管抗反流机制下降和影响食管黏膜防御功能的病因都应尽量避免,包括控制饮食,少食多餐,餐后勿立即仰卧,以减少反流;减少咖啡、巧克力、酒及脂性食物的摄入,以避免降低LES压力;戒烟。睡眠时床头抬高15~20cm,加速胃排空。减轻腹内压力,如减肥、女人勿穿紧身内衣,治疗老年人便秘等。老年人患相关疾病服用硝酸甘油制剂或钙通道阻滞药可加重反流,应予避免。
胃食管反流病二级预防
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本病在食管组织受损害之前钡餐或内镜检查可无异常发现,或仅有非特异性改变而难以确诊。食管内pH监测受条件限制,不能普及开展。但是依据细致问诊,所得到的胃灼热、胃反流典型症状,以及喉头异物感,癔症球、吐酸水、胸痛、阵发性咳嗽、哮喘等,进行鉴别诊断分析,大致可作出拟诊。如投予抗酸药物能缓解症状,则大多可确定诊断。内科医生要加强对胃食管反流症状的认识,正确应用分析各项辅助检查,以期在门诊能早期发现,做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胃食管反流病三级预防
正确诊断,适当的治疗和康复,胃食管反流病诊断确立后都应采取综合治疗措施,正确指导,系统治疗。本病易复发,故应在疗程结束后继续维持治疗,合理用药。
老年人胃食管反流病发病率高,而老年人有其生理特点,既老年人贲门松弛,LES张力低,易发生反流;食管黏膜修复功能差,唾液分泌少;继发于食管裂孔疝者较多,以及老年病用药复杂,且用药时间长,某些药物对LES功能和食管黏膜有影响等等。更应在生活习惯及用药方面给予正确指导,同时对食管裂孔疝、便秘等给予及早治疗。
老年人慢性咳嗽的常见病因有哪些?
咳嗽是老年人常见的症状,除了常见的感冒、支气管炎、肺炎等疾病引起的急性咳嗽外, 也常见咳嗽>8 周以上的慢性咳嗽。由于咳嗽时间长,咳嗽原因复杂,给患者的诊断和治疗带来了一定的困难。老年人常见慢性咳嗽的常见原因如下:
①上气道咳嗽综合征:原因除了鼻部疾病外,还与咽喉部的疾病有关,如咽炎、喉炎、咽喉部新生物、慢性扁桃体炎等。
②咳嗽变异性哮喘: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哮喘,咳嗽是其唯一或主要临床表现,没有明显喘息、气促。
③嗜酸细胞增多性支气管炎:一种以气道嗜酸粒细胞浸润为特征的非哮喘性支气管炎,主要表现为慢性咳嗽,对糖皮质激素治疗反应良好。
④胃-食管返流性咳嗽:因胃酸和其他胃内容物反流进入食管,导致以咳嗽为突出表现的临床综合征,属于胃食管反流病的一种特殊类型,也是慢性咳嗽的常见原因。老年人由于吞咽功能减弱,加上经常合并消化系统疾病,胃-食管返流性咳嗽也较为多见。
⑤药物诱发的咳嗽: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类降压药物可以引起咳嗽,是该类药物的 常见不良反应,发生率约在 10%~30%。停用此类药物后咳嗽缓解可以确诊。通常停药4周后咳嗽消失或明显减轻。
⑥其他慢性咳嗽:包括变应性咳嗽、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症、气管-支气管结核、支气管肺癌等。
什么方法可以将胃食管反流病治好
药物疗法可以将胃食管反流病治好:药物疗法目前用于胃食管反流病的药物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抗酸剂,不仅能中和胃酸,还可促进幽门窦胃泌素的产生,升高血清胃泌素的浓度,从而增加食管下端括约肌的压力;另一类是H2受体拮抗剂,如西咪替丁,其机理是抑制胃酸分泌,减少胃食管反流病,从而减轻症状。手术据统计,新生儿、婴儿胃食管返流经内科治疗绝大部分数月后可明显改善。若经上述治疗6个月后仍有吐奶或其他症状时,可考虑手术治疗。
饮食控制可以将胃食管反流病治好:饮食控制饮食宜少量多次,选择质地柔软而热量丰富的食物。避免吃过热或过冷的食物。由于胃食管反流病与胃的充盈度关系较大,食品应做得稠厚些,以减少容量。
体位疗法可以将胃食管反流病治好:体位疗法对轻、中度的胃食管反流病婴儿,喂奶时应将婴儿抱在半直立位,喂奶后维持半卧位1小时左右,睡眠时床头抬高20~30厘米,保持头高脚低位。通常在2星期内就可使呕吐减轻。重度胃食管反流病患儿应24小时持续维持体位治疗,可让患儿睡在倾斜30°的床板上(头高脚低),取俯卧位(趴着睡),以背带固定,或抬高床头20~30厘米。
一般疗法可以将胃食管反流病治好:生活方式的改变应作为治疗的基本措施。抬高床头15~20厘米是简单而有效的方法,这样可在睡眠时利用重力作用加强酸清除能力,减少夜间反流。脂肪、巧克力、茶、咖啡等食物会降低食管下括约肌压力,宜适当限制。胃食管反流病患者应戒烟戒酒。避免睡前3小时饱食,同样可以减少夜间反流。25%的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经改变上述生活习惯后症状可获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