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低视力可能是散光
儿童低视力可能是散光
人们通常对近视、远视、弱视、斜视比较熟悉,但对散光了解不多。其实,散光也是幼儿视力差的常见原因之一。眼屈光系统结构各个方向的屈光力不一样,进入眼内的光线不能聚焦成一个焦点,称为散光。散光是一种先天变异,可能与孕期准妈妈受到饮食、有机农药或有害气体等影响,引起胎儿眼球不对称发育有关。对于散光的理解,可以认为是黑眼珠不是圆形而是椭圆形的。100度以上的散光就可引起弱视。小儿散光如果得不到纠正,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会出现视疲劳、异常头位,歪头或低头眼上翻看电视等问题,并可能进一步发展成近视、弱视和斜视等。幼儿园里很多孩子的低视力是由散光引起的。对学龄前儿童进行双眼屈光度的检查,并通过调查表调查散光发病的影响因素。调查结果表明,学龄前儿童散光发病率为6.4%。出现散光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除先天发育原因外,户外活动时间和近距离用眼时间是其后天重要影响因素。调查还发现,学龄前儿童和家长对眼保健的重视不够,相关知识的知晓率低,且多来自书本、网络和电视途径。家长应该注意,增加学龄前儿童户外活动时间,减少近距离用眼时间,每半年带孩子到眼保健或眼科门诊做一次常规检查,以便有效监测孩子视力和屈光状态的变化。
预防弱视
(1)要在幼年时期就对儿童进行视力检查,一旦发现近视、远视、散光等屈光不正,应在医生指导下及时配戴合适度数的眼镜,以免发展成弱视。
(2)孩子得了弱视后,要对弱视这一眼病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要充分了解弱视治疗过程是缓慢的,视力是逐渐提高的,不能操之过急,要有耐心、恒心。
(3)首先家长应了解不同年龄儿童的正常视力是不一样的,正常儿童的视力发育是随着儿童的成长逐步完善的。我国儿童不同年龄正常视力是:2岁为0.5至0.6;3岁为0.9;4岁为0.9至1.0;5岁和5岁以上为1.0或1.0以上。一般儿童视力发育在6-8岁趋于稳定。如果不了解这一点就容易把正常视力的儿童误认为弱视。
(4)要耐心劝导孩子坚持戴眼镜。除洗澡、睡觉之外,一定要坚持戴眼镜,尤其是遮盖健眼时,这点很重要,镜腿要用链条连起来,防止眼镜打碎。
(5)引导孩子在看近物时,一定要戴镜,尤其是绘图、写字时,这样常可达到事办功倍的效果。
散光能够治好的么
一、散光多为先天性
散光通常都是天生的,假如你的散光比较高,而你小时候没有配镜,那么,从小到大,你看东西都比较模糊,但由于自己没有比较,因此比起近视远视更难察觉。而人出生的时候视力是比较差的,要得到充分的发育,依靠屈光系统把清晰的像投射到视网膜刺激眼底发育。高散光的人看远近都模糊,眼底没有得到充分刺激,会发育不全,产生弱视。假如你验光,佩戴足度眼镜都不能看到1.0,那么你就有弱视。假如你的年龄超过10岁,那么就超过了视觉发育的时期,弱视治疗基本没有效果。
二、散光能治好吗?
散光能不能治好要视散光的原因及其程度做定夺。就目前的医学水平而言,先天性的散光是无法治疗的,只能通过后天的用眼习惯使其不再加深。后天性较为严重的散光也只能通过治疗降低散光程度,无法根治。但是,轻微的后天性散光能够在适当的治疗之下使眼睛恢复正常。
三、散光的用药原则:
1、凡是散光眼一定要散瞳验光,特别对混合性散光更为重要。
2、学龄前儿童用1%阿托品滴眼液或眼膏散瞳验光,每日两次,连续三天后方可检影验光。
3、一般青少年用托比卡胺滴眼液散瞳验光。
4、少数病者滴用阿托品后,面色潮红甚至颈部、全身发红、口干,这是对阿托品药有轻度反应,只要多饮温开水,过1—2小时后症状消除,一般滴阿托品滴眼液后都用手指压迫鼻根旁泪小管处约10—15分种,以防止药物流入泪囊吸收,如果压迫得好,就不会发生上述症状。
弱视是不是就是近视 弱视注意事项
1.要在幼年时期就对儿童进行视力检查,一旦发现近视、远视、散光等屈光不正,应在医生指导下及时配戴合适度数的眼镜,以免发展成弱视。
2.孩子得了弱视后,要对弱视这一眼病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要充分了解弱视治疗过程是缓慢的,视力是逐渐提高的,不能操之过急,要有耐心、恒心。
3.首先家长应了解不同年龄儿童的正常视力是不一样的,正常儿童的视力发育是随着儿童的成长逐步完善的。我国儿童不同年龄正常视力是:2岁为0.5至0.6;3岁为0.9;4岁为0.9至1.0;5岁和5岁以上为1.0或1.0以上。一般儿童视力发育在6-8岁趋于稳定。如果不了解这一点就容易把正常视力的儿童误认为弱视。
4.要耐心劝导孩子坚持戴眼镜。除洗澡、睡觉之外,一定要坚持戴眼镜,尤其是遮盖健眼时,这点很重要,镜腿要用链条连起来,防止眼镜打碎。
5.引导孩子在看近物时,一定要戴镜,尤其是绘图、写字时,这样常可达到事办功倍的效果。
六个月的宝宝眼睛散光怎么办
儿童轻度散光不影响视力,一般不用处理。但是,当中高度散光时可引起弱视,这时要进行屈光矫正。
散光配镜有以下原则:(1)低度散光凡属生理性者,也就是远视散光在+0.5D以内,轴在90度,近视散光-0.5D以内,轴在180度(因角膜受上下眼睑压力的影响,垂直径间的弯曲度大于水平径间,所以垂直径间的屈力强,水平径的屈折力弱)一般不会影响视力的,通常不必给镜。如散光轴向有变,影响视力或有视疲劳症状,尽管散光度数低,也应矫正。原则上全部散光度数都要矫正,但如果儿童散光度数过高,不能适应,可以先戴低度的矫正眼镜,慢慢适应,之后再配戴高度数全部矫正的眼镜。
无论散光度低或高,轴向一定要正确,否则会给病人留下新的屈光不正,从而带来病人所不能接受的干扰症状。在不影响视力或消除症状的情况下,散光宜作低度矫正,尤其是散光度数较高,轴向不在正轴径间者,矫正应有所保留,充分矫正将会使病人感到物像的大小和形状非本来面貌,而有所变形者造成空间定位的误差。往往远视散光者比近视散光者的这种干扰症状更重。
散光引起的屈光不正性弱视的治疗前提是矫正散光,使视网膜上的物象清晰明确,以利于视觉的恢复,在配镜是应以获得清晰的最佳视力为准。戴镜以后每半年到一年重新验光一次,一直戴用最佳视力的散光矫正眼镜。
六个月的宝宝眼睛散光也是常见的,这与婴儿出生后头部姿势,看东西的习惯、遗传等因素相关,家长发现疾病的异常症状后,可观察散光的严重性,病情不严重时等年龄大一些后矫正治疗,或是立即进行矫正治疗,病情非常严重时必须佩戴眼镜进行矫正,但是患儿现在年龄小,可矫正治疗为主。
如何避免散光加深
散光的危害有哪些
1、视力降低
散光眼由于光线不能在视网膜上聚焦成一个焦点,所以会导致视力降低。视力降低的程度与散光性质、散光度数及散光方向等因素有关。较高度数的散光(超过200度),甚至可导致儿童发生弱视。
2、视疲劳
散光眼患者为了提高视力,往往会动用调节来进行自我矫正,而持续的调节力紧张容易引起视疲劳。高度散光眼由于主观努力仍无法提高视力而放弃了调节,视疲劳症状反而不明显。当眼睛持续处于疲劳状态,容易导致眼部疾病,如结膜炎、眼睑炎症(麦粒肿、睑缘炎)和霰粒肿的发生。
3、视物歪头和眯眼睛
由于双眼有散光,为了看得更清楚,散光患者往往会采取歪斜头位来自我调节,戴镜矫正后多可以恢复。眯眼睛是通过物理学上的针孔效果和裂隙作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视力,因此散光患者看远时常眯眼,戴镜后即能矫正这种不良习惯。需要说明的是,眯眼并非散光眼固有的表现,它也同样可发生于近视患者。
如何避免散光加深
1、防止长期接连操作电脑。现在很多人都需要长期使用电脑,有的时候下班还利用电脑加班或是玩游戏,那么在生活中我们就应该注意保持眼睛的休息,避免长期使用电脑对眼部造成刺激,最好下班后不要再使用电脑。看书时光线要充足,光线最好来自左后方;看书姿势要正确,并且保持在30-40公分之间的距离,这样可以预防散光。
2、调整荧光屏间隔方位。主张间隔为50-70公分,而荧光屏应略低于眼水平方位10-20公分,呈15-20度的下视角。因为视点及间隔能下降对屈光的需要,削减眼球疲惫的几率。
3、对于眼部所需要的营养要多补充好。特别是水果蔬菜类的食物多补充,这样的话对眼睛视力可以起到保护作用。
4、不吹太久的空调。防止坐位上有气流吹过,并在座位邻近放置茶水,以增加周边湿度。
5、注意多补充水分。因为水分是构成眼睛的重要成分,所以补充好水分的话可以避免眼睛干涩的情况,对于避免散光问题加重也是有帮助的。
儿童散光的症状 视力减退
儿童散光是由于屈光不正常视觉疲劳,轻度散光的人通常没有什么问题,偶尔可能会出现头疼和视力模糊,严重的会引发视物不清和扭曲。近距离工作时间稍长就会眼胀头痛或者重影。
儿童眼睛弱视要注意什么
1、要在幼年时期就对儿童进行视力检查,一旦发现近视、远视、散光等屈光不正,应在医生指导下及时配戴合适度数的眼镜,以免发展成弱视。
2、孩子得了弱视后,要对弱视这一眼病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要充分了解弱视治疗过程是缓慢的,视力是逐渐提高的,不能操之过急,要有耐心、恒心。
3、首先家长应了解不同年龄儿童的正常视力是不一样的,正常儿童的视力发育是随着儿童的成长逐步完善的。我国儿童不同年龄正常视力是:2岁为0.5至0.6;3岁为0.9;4岁为0.9至1.0;5岁和5岁以上为1.0或1.0以上。一般儿童视力发育在6-8岁趋于稳定。如果不了解这一点就容易把正常视力的儿童误认为弱视。
4、要耐心劝导孩子坚持戴眼镜。除洗澡、睡觉之外,一定要坚持戴眼镜,尤其是遮盖健眼时,这点很重要,镜腿要用链条连起来,防止眼镜打碎。
5、引导孩子在看近物时,一定要戴镜,尤其是绘图、写字时,这样常可达到事办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