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前列腺炎刮痧刮哪里

前列腺炎刮痧刮哪里

取穴:

脊柱两侧,腰骶尾椎及其两侧,下腹部,腹股沟区,臀部,股内侧区及膝弯区。

治法:

用刮痧法。先在脊柱两侧(从大椎至长强),轻刮3行至泛红为止,再重点刮腰骶尾椎及其两侧5行,至出现痧痕为止,然后刮臀部、下腹部、腹股沟区、股内侧区及膝弯区。急性用泻法,慢性用补法或平泻法。每日1次,5次为1个疗程。

主治:

主治急、慢性前列腺炎。多年使用,多可收到较好的疗效。若配合其他疗法,则效果更佳。

如急性配用龙胆50克,土茯苓30克,滑石30克,皂角刺10克,共研细末,每取20~30克,以冬瓜汁或蜂蜜调匀作成饼状敷于神阙穴和关元穴,每日换药1次。

慢性则用艾炷行隔姜温炙神阙穴和关元穴各3~5壮。

临证也常配用自拟龙胆消炎汤内服。方药见《名老中医秘方验方精选》。

取穴:

肾俞、膀胱俞、气海、中极、阴陵泉、三阴交、大敦。

治法:

用刮痧、点揉法。先刮肾俞、膀胱俞;点揉气海、中极,再刮阴陵泉、三阴交、大敦。手法力度视证情而定。每日1次,5次为1个疗程。

主治:

主治前列腺炎。本病应以中西医结合治疗为主,以本疗法为辅,其效始著。同时,应防止尿路感染,勿饮酒及辛辣等刺激物,节制性生活。

取穴:

肾俞、八髎、关元、三阴交。配穴:神阙。

治法:

用刮痧法。先轻刮主穴至出现痧痕为止,然后在配穴上拔罐10~15分钟。每日或隔日1次。

主治:

慢性前列腺炎。久治疗效尚属满意。

取穴:

分2组:一为肾俞、膀胱俞、中极、关元、阴陵泉、三阴交、太溪、太冲;二为关元、中极、水道、秩边、三阴交、太冲。

治法:用刮痧法。第1组先刮背部的肾俞、膀胱俞,再刮腹部的关元、中极,然后刮下肢部的阴陵泉、三阴交、太溪、太冲穴。用平补平泻法,刮至出现痧痕为度。每日或隔日1次。

第2组先刮腹部的关元、中极、水道,再刮腹部秩边穴,然后刮下腹部的三阴交、太冲穴。用泻法,刮至出现痧痕为度,每日或隔日1次。

主治:

慢性前列腺炎(第1组)、白浊(第2组)。屡用有效。

刮痧治疗乳腺增生

女性朋友经常被妇科疾病和乳腺疾病烦恼,有些疾病是可以通过自查自治来解决的,比如乳腺增生就是可以通过自己平时对乳房的按摩发现,然后根据马上为你介绍的刮痧治疗来根治,在进行中医刮痧治疗乳腺增生的时候首先要放松心态,保持乐观的态度,然后就是找准刮痧的穴位,明确先后顺序。

乳腺小叶增生是女性乳腺增生性疾病中最为常见的一种非肿瘤、非炎症性病变,主要是乳腺成分的增生,在结构、数量及组织形态上表现出异常,有时增生腺管扩张成囊性故又称为囊性增生病或乳腺结构不良症。该病占乳房疾病中的70%左右,可发生于青春期以后的任何年龄的妇女。

临床表现为单侧或双侧乳房胀痛或触痛。乳房肿块常为多发性,单侧或双侧性。以外上象限多见,且大小、质地亦常随月经呈周期性变化,月经前期肿块增大,质地较硬,习经后肿块缩小,质韧而不硬。此外本病常伴月经失调,情志不或心烦易怒,精神紧张、劳累后加重。

选用刮痧治疗乳腺增生的时候,首先要正确认识本病,保持心理稳定,情绪乐观。其次要选好刮痧的取穴位置,明确刮试部位的先后顺序,这样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

刮试的时候应先在将要刮试部位涂好刮痧油,手持刮痧板,先刮肝俞、脾俞、肾俞,再刮膻中,然后刮合谷,最后刮足三里、三阴交、太溪、太冲。

(1)定位:

肩井、天宗、外关、膻中、丰隆、太溪、行间、侠溪、足三里、三阴交、太溪、太冲,可从以上穴位里选择几个,交替进行。

(2)刮拭顺序:

先刮肩部肩井、背部天宗,然后刮胸部膻中,再刮前臂外关,刮下肢外侧丰隆,刮太溪及重刮足背行间、侠溪等配穴依次交替进行。

(3)刮拭方法:

泻法。在需刮痧部位涂抹适量刮痧油。由于肩背部肌肉丰富,用力宜重,分别刮拭肩部肩井穴和背部天宗穴,出痧。然后刮拭胸部正中线膻中穴,用刮板角部,不宜重刮,30次,出痧为度。再重刮上肢外侧外关穴,30次,出痧为度。之后刮下肢外侧丰隆穴和足部太溪穴,各30次,可不出痧。最后重刮足背部行间、侠溪穴,出痧。

刮痧治疗乳腺增生的方法大家都记住了么,平时要多多对自己的乳房进行按摩,看是否有肿块,就算没有也可以通过刮痧对乳房进行保健,不仅能治疗乳腺增生,还能有丰胸的功效。

痄腮的刮痧疗法

痄腮又称“蛤蟆瘟”,是由风温疫毒所引起,以发热、耳下腮部疼痛为主症的一种急性传染病。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冬、春季多见,散发为主,亦可流行。发病年龄以5~9岁小儿为多。

痄腮潜伏期8~30天,平均18天。起病大多较急,无前驱症状。有发热、畏寒、头痛、咽痛、食欲不佳、恶心、呕吐、全身疼痛等,数小时腮腺肿痛,逐渐明显,体温可达39℃以上,成人患者一般较严重。腮腺肿胀最具特征性。一般以耳垂为中心,向前、后、下发展,状如梨形,边缘不清;局部皮肤紧张,发亮但不发红,触之坚韧有弹性,有轻触痛;言语、咀嚼(尤其进酸性饮食)时刺激唾液分泌,导致疼痛加剧;通常一侧腮腺肿胀后1~4天累及对侧,双侧肿胀者约占75%。颌下腺或舌下腺也可同时被累及。重症者腮腺周围组织高度水肿,使容貌变形,并可出现吞咽困难。腮腺管开口处早期可有红肿,挤压腮腺始终无脓性分泌物自开口处溢出。腮腺肿胀大多于1~3天到达高峰,持续4~5天逐渐消退而回复正常。全程约10~14天。颌下腺和舌下腺也可同时受累,或单独出现颌下腺肿大,表现为颈前下颌肿胀并可触及肿大的腺体。舌下腺肿大可见舌及口腔底肿胀,并出现吞咽困难。

步骤/方法

选穴

大椎、曲池、翳风、颊车、角孙、列缺、合谷、外关。

定位

大椎: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中。

曲池:在肘横纹外侧端,屈肘,当尺泽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

翳风:在耳垂后,当乳突与下颌骨之间凹陷处。

颊车:在面颊部,下颌角前上方约一横指,当咀嚼时咬肌隆起,按之凹陷处。

角孙:头颞部,将耳部前折时,耳尖正上方入发际处。

列缺:在前臂桡侧缘,桡骨茎突上方,腕横纹上1.5寸处。

合谷:在手背,第一、二掌骨间,当第二掌骨桡侧的中点处。

外关:在手背腕横纹上2寸,尺桡骨之间,阳池与肘尖的连线上。

刮拭顺序

先点揉翳风、颊车,再刮角孙,然后刮颈部大椎穴,最后刮上肢曲池,外关、列缺、合谷。

刮拭方法

泻法。在需刮痧部位涂抹适量刮痧油。先用拇指点揉翳风、颊车,用力宜重。再刮头部角孙,因为面部出痧影响美观,因此手法要轻柔,以不出痧为度,且面部不需涂抹活血剂,通常用补法,忌用重力大面积刮拭,方向由内向外按肌肉走向刮拭,可每天1次。然后刮颈后高骨大椎穴,用力要轻柔,不可用力过重,可用刮板棱角刮拭,以出痧为度。最后刮上肢曲池、外关、列缺、合谷穴,由上至下,依次刮拭,至皮肤发红、皮下紫色痧斑痧痕形成为止。

乳腺彩超有结节怎么办

由于乳腺增生主要是激素失衡造成的,所以治疗则应从调理内分泌着手。中医中药混元膏有其独到之处,尤其是冲任失调、便秘、合并乳腺增生者效果尤为突出。通过持续给药渗透吸收的原理达到彻底治愈乳腺增生的目的。也可用乳房天使乳腺红光检查治疗仪,促进乳房血液循环,减少炎症。

刮痧治疗:用刮拭背部乳房的对应区(即背部与前胸乳房对应的部位),先涂刮痧油,然后从上向下、从内向外依次刮拭。对于刮板下发现的结节、砂粒、条索状物要重点刮拭。这些部位相对应的胸前处就是乳腺增生的部位。再刮拭脊椎,以及两侧的膀胱经,相平行的夹脊穴可以巩固治疗的效果。刮拭过程中痧出的越彻底,乳腺增生物消退的越彻底。还可以在膻中刮,从上到下刮起,从内向外刮拭

刮痧可以治疗妇科疾病

刮拭胸部具有宽胸理气,疏肝解郁的功效,刮拭后可感气机畅通,轻松自如。刮拭胸部还可防治如冠心病、心绞痛、心律不齐、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气肿等。另外,刮痧时,刮胸部对防治妇女乳腺小叶增生、乳腺炎、乳腺癌有一定效果。

刮拭腹部可调理肝胆、健脾和胃、培补肾精、通利膀胱。可防治如胆囊炎、慢性肝炎、胃与十二指肠溃疡、呕吐、胃痛、消化不良、慢性肾炎、前列腺炎、便秘、泄泻、月经不调(月经不调吃什么药)、卵巢囊肿(卵巢囊肿吃什么药),更年期综合征,不孕症(宫外孕吃什么药)等。

胸腹部位禁刮多

胸部正中线应用补法,即用力轻柔,忌用力过大。胸部两侧一般采用平补平泻或补法。对于病久、体弱胸部肌肉削瘦的患者,刮拭时可用刮痧板厚边棱角沿两肋间隙之间刮拭。妇女乳头禁刮。

空腹或饭后半小时以内禁在腹部刮拭。

脐中即神阙穴处禁止刮拭。

肝硬化腹水、胃出血、腹部新近手术、肠穿孔等患者的腹部禁刮。

胸腹部多用补法刮

患者取仰卧位,刮者站或坐其一侧,或站或坐其头前。先暴露胸部待刮拭皮肤,并涂沫刮痧润肤油或润肤乳。

刮胸部正中线5-8次。刮痧师手持刮痧板,以其薄边为着力点,以补法或平补平泻法刮拭胸部正中线(任脉胸部循行部分),从天突穴经膻中至鸠尾穴上,从上向下刮。在膻中穴可重点刮拭,正中线可让其出痧。手法力度适中,不可太重。

刮胸部正中线至两肋5-8次。刮者以刮痧板厚边为着力点,用补法或平补平泻法刮拭胸部两侧,从胸部正中线开始,由内向外刮拭。女性应避开乳头。手法宜轻柔,不可用力过重,可不出痧或少量出痧。

刮腹部正中线5-8次。刮者以刮痧板薄边为着力点,补法刮拭腹部正中线(腹部任脉循行部分),从鸠尾穴至水分穴,避开神阙穴,再从阴交穴至曲骨穴。腹部刮痧力度宜轻柔,不可向下用力过大,以免伤及内脏。可让患者腹部稍加鼓气,可稍刮出痧。

刮腹部两侧5-8次。刮者以刮痧板薄边或厚边为着力点,用补法刮拭腹部两侧,从幽门、不容、日月向下,经肓俞、天枢、大横至横骨、气冲、冲门。腹部刮拭力量宜轻柔,不可向下用力过大,以免伤及内脏。刮拭时可让患者腹部稍加鼓气,可使腹部稍出痧。

温馨提示:刮痧是一种很好的治疗手段,大家生活中可以好好利用,不过刮痧一定要注意手法的正确性。

哪些人不易进行刮痧

刮痧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宜,而有许多禁忌症。下列人员和出现下列情况的人不能刮痧。

●身体瘦弱、皮肤失去弹力者。

●饱食、空腹、过度疲劳时不宜刮。

●孕妇的腹部、腰骶部,妇女的乳头禁刮。

●避免在眉心到嘴角的三角部位刮痧,因为一旦刮破皮,感染容易祸延至脑部。

●避免在血管、神经丰富的区域刮痧,例如颈部腹面,或是缺乏皮下组织,肌肉与骨骼非常接近的部位,如锁骨、胫前骨等等。因为一旦方法错误,用力不当,可能刮伤表浅神经或微血管。

●老年人血管中的硬化粥状斑块可能因过度用力刮痧而破裂,衍变成中风。

●白血病,血小板、出血性紫癜和其他出血疾病患者。

●患有心脏病、肾功能衰竭者、肝硬化腹水、全身重度浮肿者、骨伤患者禁刮。

●不可在皮损处或炎症部位直接刮拭。

有些人员要采用其他刮法

●糖尿病患者不宜用泻刮法,而且要轻刮,如出现皮损的,则不能刮。

●低血压、低血糖、过度虚弱和神经紧张特别怕痛的患者要轻刮。

●下肢静脉曲张,宜由下而上补刮或平补平泻。

刮痧应注意的事项

●发热性疾病一般先刮大椎,再刮其余不适的部位。

●刮完痧后保持部位的清洁,避免刮破皮肤造成感染。

●不要使用其他的代用品刮痧,如铜钱、塑料品等。

●刮拭时间不可过长。不可连续大面积刮痧,以保护正气。

扁桃体发炎刮痧刮哪里

扁桃体发炎多为风热火毒,阴亏燥热之候,治疗当以清火,滋阴,润燥为基本原则,通过在特定部位刮痧可以有效清热解毒,滋阴降火,通利五官,从而疏通咽部瘀滞,有效改善扁桃体发炎症状。

刮拭部位:咽部,背部,上肢,下肢。

刮痧步骤:

1.先刮咽部廉泉,天突穴,以皮肤出痧为度。

2.刮背部脊柱正中督脉,从大椎往下刮至身柱,再刮脊柱两侧膀胱经,从风门往下刮至肺俞,均以皮肤出痧为度。

3.刮上肢内侧前肺经,以尺泽穴向下经列缺,太渊刮至鱼际穴,以皮肤出痧为度。

4.刮下肢外侧胃经,从足三里往下刮至丰隆穴,再刮足部内庭穴,刮下肢肾经,从太溪刮至照海穴,均以皮肤出痧为度。

前列腺炎刮痧刮哪里 前列腺炎吃车前草有用吗

有用。

车前草性寒、味甘,有清热利尿、凉血解毒的功效,对于前列腺炎患者小便不利、滴沥不尽、尿道发热疼痛等症状有很好的缓解作用。

取车前草干品15-30g或鲜品30-60g,煎汤,服用;或捣汁服。

连续喝15天,观察是否好转。如无好转建议到正规医院泌尿科检查就诊。

鼻炎刮痧图解 鼻窦炎刮痧部位四:四肢经穴

局部涂抹少量刮痧油,以角刮法反复刮拭拇指示、指之间部位30次,或以局部出痧为度。

局部涂抹少量刮痧油,以角刮法反复刮拭前臂桡侧缘腕横纹上1.5寸的列缺穴30次,或以局部出痧为度。

局部涂抹少量刮痧油,以角刮法反复刮拭外踝上8寸的丰隆穴30次,或以局部出痧为度。

局部涂抹少量刮痧油,以角刮法反复刮拭足背第一、第二跖骨间太冲穴30次,或以局部出痧为度。

合谷穴、列缺穴能够治疗头面部病症,疏通鼻窍,清热祛火;丰隆穴能够化痰祛湿,祛瘀通窍;太冲穴能够疏肝利气,缓解局部气机郁滞。

刮痧治疗乳腺增生

乳腺小叶增生是女性乳腺增生性疾病中最为常见的一种非肿瘤、非炎症性病变,主要是乳腺成分的增生,在结构、数量及组织形态上表现出异常,有时增生腺管扩张成囊性故又称为囊性增生病或乳腺结构不良症。该病占乳房疾病中的70%左右,可发生于青春期以后的任何年龄的妇女。

临床表现为单侧或双侧乳房胀痛或触痛。乳房肿块常为多发性,单侧或双侧性。以外上象限多见,且大小、质地亦常随月经呈周期性变化,月经前期肿块增大,质地较硬,习经后肿块缩小,质韧而不硬。此外本病常伴月经失调,情志不或心烦易怒,精神紧张、劳累后加重。

选用刮痧治疗乳腺增生的时候,首先要正确认识本病,保持心理稳定,情绪乐观。其次要选好刮痧的取穴位置,明确刮试部位的先后顺序,这样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

刮试的时候应先在将要刮试部位涂好刮痧油,手持刮痧板,先刮肝俞、脾俞、肾俞,再刮膻中,然后刮合谷,最后刮足三里、三阴交、太溪、太冲。

(1)定位:

肩井、天宗、外关、膻中、丰隆、太溪、行间、侠溪、足三里、三阴交、太溪、太冲,可从以上穴位里选择几个,交替进行。

(2)刮拭顺序:

先刮肩部肩井、背部天宗,然后刮胸部膻中,再刮前臂外关,刮下肢外侧丰隆,刮太溪及重刮足背行间、侠溪等配穴依次交替进行。

(3)刮拭方法:

泻法。在需刮痧部位涂抹适量刮痧油。由于肩背部肌肉丰富,用力宜重,分别刮拭肩部肩井穴和背部天宗穴,出痧。然后刮拭胸部正中线膻中穴,用刮板角部,不宜重刮,30次,出痧为度。再重刮上肢外侧外关穴,30次,出痧为度。之后刮下肢外侧丰隆穴和足部太溪穴,各30次,可不出痧。最后重刮足背部行间、侠溪穴,出痧。

乳腺结节部位能刮痧吗

刮痧治疗乳腺结节时,通常是在背部对应乳房的位置刮拭,万万不可在胸前乳腺结节的部位刮拭,以免刮伤乳腺组织、引起局部的增生,甚至恶变。

乳腺结节刮痧部位:

第一步:刮背部乳房的对应区

用全息刮痧板,刮拭背部乳房的对应区(即背部与前胸乳房对应的部位),先涂刮痧油,然后从上向下、从内向外依次刮拭。对于刮板下发现的结节、砂粒、条索状物要重点刮拭,这些部位相对应的胸前处就是乳腺增生的部位。

第二步:刮拭脊椎及膀胱经

再刮拭脊椎,以及两侧的膀胱经、相平行的夹脊穴可以巩固治疗的效果。刮拭过程中痧出的越彻底,乳腺增生物也会得到一些辅助的治疗。

鼻窦炎刮痧刮哪里最好

鼻窦炎刮痧部位一:头颈部

1.刮拭头顶部

从前头部神庭穴至后头部后顶穴,经头顶百会穴沿着头部正中线,以竖刮法反复刮拭30次,或以头皮部发热为度。

2.刮拭侧头部

从侧头部的太阳穴至后头部风池穴,沿着耳郭弧线以平刮法反复刮拭30次,或以头皮部发热为度。可以配合角刮法重点刮拭风池穴。

3.刮拭后颈部

从后颈部发际正中的哑门穴至大椎穴,沿着脊柱正中线以竖刮法反复刮拭30次,或以局部出痧为度。可以配合角刮法重点刮拭大椎穴。

操作原理:

刮拭头部各区域,可缓解鼻窦炎引起的头痛等症状。

鼻窦炎刮痧部位二:足部反射区

1.刮拭鼻反射区

局部涂抹少量刮痧油,以角刮法反复刮拭足拇趾内侧部位30次,或以局部出痧为度。重点刮拭板下不光滑、凸凹及沙砾、结节处。

2.刮拭额窦反射区

局部涂抹少量刮痧油,以角刮法反复刮拭双足十趾尖端部位30次,或以局部出痧为度。

3.刮拭肺、支气管反射区

局部涂抹少量刮痧油,以平刮法反复横向刮拭前脚掌部位30次,或以局部出痧为度。重点刮拭板下不光滑、凸凹及沙砾、结节处。

鼻窦炎刮痧部位三:手部反射区

1.刮拭鼻反射区

局部涂抹少量刮痧油,以角刮法反复刮拭拇指指甲桡侧部位30次,或以局部出痧为度。

2.刮拭额窦反射区

局部涂抹少量刮痧油,以角刮法反复刮拭十指顶端部位30次,或以局部出痧为度。

3.刮拭肺、支气管反射区

局部涂抹少量刮痧油,以平刮法反复横向刮拭双手掌指根下方部位30次,或以局部出痧为度。

4.刮拭头颈淋巴结反射区

局部涂抹少量刮痧油,以角刮法反复刮拭各手指根部30次,或以局部出痧为度。

鼻窦炎刮痧部位四:四肢经穴

1.刮拭合谷穴

局部涂抹少量刮痧油,以角刮法反复刮拭拇指示、指之间部位30次,或以局部出痧为度。

2.刮拭列缺穴

局部涂抹少量刮痧油,以角刮法反复刮拭前臂桡侧缘腕横纹上1.5寸的列缺穴30次,或以局部出痧为度。

3.刮拭丰隆穴

局部涂抹少量刮痧油,以角刮法反复刮拭外踝上8寸的丰隆穴30次,或以局部出痧为度

4.刮拭太冲穴

局部涂抹少量刮痧油,以角刮法反复刮拭足背第一、第二跖骨间太冲穴30次,或以局部出痧为度。

操作原理:

合谷穴、列缺穴能够治疗头面部病症,疏通鼻窍,清热祛火;丰隆穴能够化痰祛湿,祛瘀通窍;太冲穴能够疏肝利气,缓解局部气机郁滞。

鼻窦炎刮痧部位五:背部经脉

1.刮拭督脉

局部涂抹少量刮痧油,以竖刮法反复刮拭背部正中的督脉15次,重点刮拭颈部,或以局部出痧为度。督脉位于脊柱正中,故刮拭力量要适中,不可过大,以免刮破皮肤。

2.刮拭足太阳膀胱经

局部涂抹少量刮痧油,以竖刮法反复刮拭背部正中旁开1.5寸的膀胱经两条侧线30次,重点刮拭肺俞穴、肝俞穴,或以局部出痧为度。

操作原理:

刮拭两经可提升人体阳气,刮拭肺俞穴、肝俞穴可促进对应脏腑功能增强。

面部刮痧的次数

1、要了解病情,辩证施治,审病求因,确定刮拭的部位。

2、根据病人的虚实、寒热、表里、阴阳采取手法。

3、妇女怀孕者,腹、腰、骶部禁刮。

4、小儿臼门未合者禁刮。

5、皮肤有感染疮疗、溃疡、瘢痕或有肿瘤的部位禁刮。

6、下肢静脉曲张者,宜由下而上采取相应手法。

7、血本低下者(容易出血)、病危的人要谨慎刮试。

8、不要面向电风扇刮痧、尽量避风。

9、不要使用其他的代用品刮痧(如铜钱、塑料晶、瓷器、红花油,好得快)。

10、头部,面部不必抹油,保健刮可着衣刮拭,治病出痧。必须使用专门的刮痧油。

11、刮完在痧退后再刮痧,平时可以补刮,以加强退痧作用。

12、刮痧时,有一定量的毛细血管出血,渗到附迈组织,然后再行吸收,这是增加抵抗力的一种方法。

13、怕疼的人,可先泡热水澡或热敷再刮痧,以减少疼痛。

14、刮痧后,会使汗孔扩张,半小时内不要冲冷水澡,可洗热水澡,边洗边刮无妨。

15、刮痧后喝一杯热(温)开水,以补充体内消耗的津液,促进新陈代谢,加速代谢产作的排出。

16、根除顽症,除刮痧,排毒(服用清肠食品)外,还要针对性地调理(乐多寿系列,迪芬斯系列)。

17、刮痧不必强出痧。

18、保健刮痧,不必抹油,不必刮出痧来,从头到足每个部位,第条经脉,都刮拭8次,每天3-10分钟,自然达到强身健体,延年益寿了。

工具、体位:刮痧板由水牛角制成,形状为长方形,边缘钝圆。背部刮痧取俯卧位,肩部取正坐位。刮拭后会出现青紫色出血点。

适应症:感冒、发烧、中暑、头痛、肠胃病、落枕、肩周炎、腰肌劳损、肌肉惊挛、风湿性关节炎等病症。

相关推荐

乳腺节结怎么办呢

由于乳腺增生主要是激素失衡造成的,所以治疗则应从调理内分泌着手。中医中药混元膏有其独到之处,尤其是冲任失调、便秘、合并乳腺增生者效果尤为突出。通过持续给药渗透吸收的原理达到彻底治愈乳腺增生的目的。也可用乳房天使乳腺红光检查治疗仪,促进乳房血液循环,减少炎症。 治疗 用拭背部乳房的对应区(即背部与前胸乳房对应的部位),先涂油,然后从上向下、从内向外依次拭。对于板下发现的结节、砂粒、条索状物要重点拭。这些部位相对应的胸前处就是乳腺增生的部位。再拭脊椎,以及两侧的膀胱经,相平行的夹脊穴可以巩固

落枕的疗法

(一)症状 气滞血瘀型落枕临床表现为晨起颈项疼痛、活动不利,活动时患侧疼痛加剧,头部歪向病侧,舌脉如常人;风寒外袭型则表现为颈部疼痛、头转侧受限,并伴恶风微发热,头痛等表证,舌淡,苔薄白。 (二)治法 (1)选穴:大椎、天柱、肩外俞、悬钟、后溪、列缺、阿是穴。 (2)定位: 大椎: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中。 天柱:后发际正中直上0.5寸,旁开1.3寸,斜方肌外缘凹陷中。 肩外俞:在背部,当第一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 悬钟:在小腿外侧,当外踝尖上3寸,腓骨前缘。 后溪:微握拳,第五指掌关节后尺侧的远侧掌横纹头赤

乳腺增生可以

专家指出,女性乳腺增生有用的,可治疗乳腺增生,效果不错,患有乳腺增生的女性朋友们可以试试,但是一定要掌握方法,最好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治疗女性乳腺增生的方法如下: 1、选穴:天宗、肩井、丰隆、行间、外关、膻中、侠溪、太溪。 2、拭顺序:先肩部肩井、背部天宗,然后胸部膻中,再前臂外关,下肢外侧丰隆,太溪及重足背行间、侠溪。 3、定位: 天宗:在肩胛部,当冈下窝中央凹陷处,与第四胸椎相平。 肩井:在肩上,前直乳中,当大椎穴与肩峰端连线的中点上。 丰隆:外踝尖上8寸,条口穴外1寸

乳腺结节哪里

用全息板,拭背部乳房的对应区(即背部与前胸乳房对应的部位),先涂油,然后从上向下、从内向外依次拭。对于板下发现的结节、砂粒、条索状物要重点拭,这些部位相对应的胸前处就是乳腺增生的部位。 再拭脊椎,以及两侧的膀胱经、相平行的夹脊穴可以巩固治疗的效果。拭过程中痧出的越彻底,乳腺增生物也会得到一些辅助的治疗。 不可直接在乳房局部,以免伤乳腺腺体组织。

乳腺增生的疗法

用全息拭背部乳房的对应区(即背部与前胸乳房对应的部位),先涂油,然后从上向下、从内向外依次拭。 对于板下发现的结节、砂粒、条索状物要重点拭。这些部位相对应的胸前处就是乳腺增生的部位。 再拭脊椎,以及两侧的膀胱经,相平行的夹脊穴可以巩固治疗的效果。拭过程中痧出的越彻底,乳腺增生物消退的越彻底。 患乳腺增生6年的检验师陈××曾服药和用其它疗法治疗效果均不明显,乳房有多个如枣核大的包块,其中一个又大又硬。每晚因乳房胀痛不能侧卧,要多次调整睡眠姿势,非常痛苦。 经全息治疗十几分钟后,胀痛

的坏处

部位通常只在病人背部或颈部两侧。根据病情需要,有时也可在颈前喉头两侧,胸部、脊柱两侧、臂弯两侧或膝弯内侧等处。也可按照病情需要选择适合的部位。此外长期容易引起以下问题: 1、 长期,不加节制会造成皮外组织损伤,不但无助于缓解疲劳,还会加重身体负担。 2、 对于有皮肤溃疡或者其他皮肤病症的人群,根本不是享受,却是一种煎熬,而且会对本来就脆弱的皮肤组织造成更大伤害,甚至引起感染,加重病情。 3、 对于某些有血液疾病的人群,或者是心脏、肝脏功能有问题的朋友,也是应该极力避免的,容易对

发烧怎么

发烧的时候,治疗发热,主要在背部和上肢进行。前先在上肢和整个背部涂上油(红花油、酒及按摩乳等润滑剂均可)。具体方法如下: 1.先正中。手持板,自脊柱正中的大椎穴一直至命门穴,重点拭风池、大椎穴。2.再两侧。从大杼穴往下至肺俞穴。3.接着拭双侧曲池、合谷穴)。4.发热伴头项胀痛的,可加外关、列缺穴。 结束后,最好饮一杯热水,以帮助排出体内毒素。退热适合各个年龄段的人(包括3个月以上的婴儿)。由于婴幼儿的皮肤很娇嫩,在过程,力度要轻一点,只需把皮肤至潮红即可。成年人的

能起到治疗乳腺增生的作用吗

治疗乳腺增生的工具:板、油 具体方法:在背部的乳房投影区(即背部与前胸乳房对应的部位)涂抹少许油,然后用板与皮肤呈45°角从上向下、从内向外依次拭。板下有疼痛、结节、砂粒、条索状物的部位应当重点拭,因为其相对应的胸前处就是乳腺增生的部位。然后,让乳腺增生患者取俯卧位,在背部与乳房同水平段的脊椎区涂抹油,用板从上向下拭脊椎、两侧的夹脊穴和膀胱经,可以巩固治疗效果。 疗程:乳腺增生患者每周建议1次,每次20分钟左右,然后饮一杯热水,促进代谢产物的排出。后半小时以内

背后怎么

身体健康是非常受到大家重视的,所以各种养生治疗方法有很多,比如说拔火罐,等等。其中,就越来越流行了。的方法不知是否大家都了解过了,如果是为了通过改善自己的身体状况,治疗疾病,那就一定要知道哪些是的正确方法,背后怎么? 背部法,背部由上向下拭。一般先后背正中线的督脉,再两侧的膀胱经脉和夹脊穴。背部正中线拭时手法应轻柔,用补法,不可用力过大,以免伤及脊椎。可用板棱角点按棘突之间,背部两侧可视病人体质、病情选用补泻手法,用力要均匀,中间不要停顿。 循行路线:督脉和足太阳

治疗乳腺增生

选用治疗乳腺增生的时候,首先要正确认识本病,保持心理稳定,情绪乐观。其次要选好的取穴位置,明确试部位的先后顺序,这样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 试的时候应先在将要试部位涂好油,手持板,先肝俞、脾俞、肾俞,再膻中,然后合谷,最后足三里、三阴交、太溪、太冲。 (1)定位: 肩井、天宗、外关、膻中、丰隆、太溪、行间、侠溪、足三里、三阴交、太溪、太冲,可从以上穴位里选择几个,交替进行。 (2)拭顺序: 先肩部肩井、背部天宗,然后胸部膻中,再前臂外关,下肢外侧丰隆,太溪及重足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