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破伤风的症状

破伤风的症状

一、破伤风的临床表现

破伤风的潜伏期平均为6~10日,亦有短于24小时或长达20~30日,甚至数月,或仅在摘除存留体内多年的异物如子弹头或弹片后,才发生破伤风。新生儿破伤风一般在断脐带后7月左右发病,故俗称“七日风”。一般来说,潜伏期或前驱症状持续时间越短,症状越严重,死亡率越高。

病人先有乏力、头晕、头痛、咬肌紧张酸胀、烦躁不安、打呵欠等前驱症状。这些前驱症状一般持续12~24小时,接着出现典型的肌强烈收缩,最初是咬肌,以后顺次为面肌、颈项肌、背腹肌、四肢肌群、膈肌和肋间肌。病人开始感到咀嚼不便,张口困难,随后有牙关紧闭,面部表情肌群呈阵发性痉挛,使病人具有独特的“苦笑”表情。颈项肌痉挛时,出现颈项强直,头略向后仰,不能做点头动作。背腹肌同时收缩,但背肌力量较强,以致腰部前凸,头及足后屈,形成背弓,称为“角弓反张”状。四肢肌收缩时,因屈肌经伸肌有力,肢体可出现屈膝、弯肘、半握拳等姿态。在持续紧张收缩的基础上,任何轻微刺激,如光线、声响、震动或触碰病人身体,均能诱发全身肌群的痉挛和抽搐。每次发作持续数秒至数分钟,病人面色紫绀,呼吸急促,口吐白沫,流涎,磨牙,头频频后仰,四肢抽搐不止,全身大汗淋漓,非常痛苦。发作的间歇期间,疼痛稍减,但肌肉仍不能完全松弛。强烈的肌痉挛,有时可使肌断裂,甚至发生骨折。膀胱手括约肌痉挛又可引起尿潴留。持续性呼吸肌群和膈肌痉挛,可以造成呼吸停止,以致病人死亡。疾病期间,病人神志始终清楚,一般无高热。高热的出现往往提示有肺炎的发生。病程一般为3~4周。自第二周后,随病程的延长,症状逐渐减轻。但在痊愈后的一个较长时间内,某些肌群有时仍有紧张和反射亢进的现象。

新生儿破伤风症状

潜伏期3~14天,多为4~7天,此期愈短,病情愈重,病死率也愈高。早期症状为哭闹、口张不大、吃奶困难,如用压舌板压舌时,用力愈大,张口愈困难,有助于早期诊断。随后牙关紧闭,面肌紧张,口角上牵,呈“苦笑”面容,伴有阵发性双拳紧握。上肢过度屈曲,下肢伸直,呈角弓反张状,呼吸肌和喉肌痉挛可引起青紫之窒息。痉挛发作时患儿神志清楚为本病的特点,任何轻微刺激即可诱发痉挛发作,经合理治疗1~4周后痉挛逐渐减轻,发作间隔时间延长,能吮乳,完全恢复约需2~3个月。病程中常并发肺炎和败血症。

什么样的伤口易致破伤风

并非只有生锈铁器弄伤才致破伤风

很多人都以为,只有生锈铁器弄伤才会致破伤风。这是一种误解,也因为有这样的误解,不少人弄伤后忽视防范破伤风。

其实,破伤风杆菌广泛存在于泥土和动物粪便中,是一种革兰氏染色阳性厌氧性芽胞杆菌。破伤风杆菌并不能侵入正常的皮肤和黏膜,所以,破伤风都发生在受伤后。

伤口内有破伤风杆菌并不一定发病。破伤风的发生除了和细菌毒力强、数量多或免疫力低等情况有关外,局部伤口的缺氧是一个有利于发病的因素。因此,当伤口窄深、污染较严重、坏死组织多,破伤风便容易发生。

“一般来讲,伤口深或者污染重,比较容易发生破伤风。铁锈、泥土这些污染物的沾染非常容易引起破伤风。锈钉扎伤、木屑扎伤,是最常见的情况,一般要做破伤风免疫治疗。还有就是动物咬伤、开放性骨折、严重烧烫伤等,均可能发生破伤风。破伤风也见于新生儿未经消毒的脐带残端和消毒不严的人工流产术后。但如果仅仅被干净刀片轻轻划破手指,伤口较浅,一般不会引起破伤风。”

肌肉痉挛,破伤风的典型症状

人受外伤后, 伤口被破伤风杆菌污染的可能性较高,但伤口内有破伤风杆菌并不一定发病。这是因为破伤风杆菌本身并不致病,只有当细菌大量繁殖,其产生的毒素进入血液后才会引起破伤风。因此,受伤后正确处理伤口、破坏受伤部位的缺氧环境是预防破伤风的关键。

如果受伤后伤口没有进行及时消毒、清创等处理,破伤风杆菌在生长繁殖时会产生一种外毒素,正是这种毒素引起了破伤风症状。

破伤风的潜伏期平均为6~10 日,亦有短于24 小时或长达二三十日甚至数月的。病人先有乏力、头晕、头痛、咬肌紧张酸胀、烦躁不安等前驱症状, 这些症状一般持续12~24 小时,接着出现典型的肌强烈收缩。多数患者最早的症状是面部肌肉痉挛,其表现主要是张口困难,咀嚼食物时,双耳前方的肌肉痉挛疼痛。以后顺次为颈项肌、背腹肌、四肢肌群痉挛、抽搐。

患者常常会牙关紧咬,身体不由自主地往后仰,有时,声、光、震动等轻微刺激,就可引起患者剧烈抽搐,严重的还会妨碍正常呼吸,引起缺氧和致死性窒息。

在日常生活中,如果只是轻微的外伤,可进行简单的家庭护理,用碘酒消毒伤口,然后用创可贴或消毒纱布包扎。重要的是应避免伤口接触水,以免发生感染。若有异物扎入肌肉或有伤口化脓等症状,应立即到医院外科处理。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决定是否注射TAT(破伤风抗毒素血清)。比如,出现较深的伤口,或伤口被泥土、铁锈等污染, 都应注射TAT(破伤风抗毒素血清)。

破伤风抗毒素是一种免疫马血清, 对人体是一种异性蛋白,具有抗原性(过敏反应),因此,在用药前要先进行皮试,皮试结果为阴性可直接注射破伤风抗毒素。

菜刀切到手要打破伤风吗

视菜刀和手指受伤的情况而定。

破伤风是一种由感染引起的具有潜伏期的疾病。一般我们说的打破伤风是说的打破伤风针,如果菜刀上有锈渍或者伤口很深是需要打破伤风针防止感染的,因为细小的伤口和干净的菜刀是不会引起破伤风症状的。

新生儿破伤风会影响智力吗

新生儿破伤风是新生儿出生后脐部感染破伤风杆菌所致的急性感染性疾病。临床表现以牙关紧闭和全身肌肉抽筋为特征。

破伤风杆菌广泛存在于人和动物的粪便中。这种细菌抵抗力强,普通消毒药物对其无效,需要用高压消毒或含碘的消毒药物才能将其杀死。接生时如用被破伤风杆菌污染,而且没有经过严格消毒的剪刀、线绳剪断或结扎脐带,细菌即可从脐部进入血液引起疾病。

假如脐部感染了破伤风杆菌,大约在7天左右出现症状,故俗称“七日风”,症状出现越早,病情越重,死亡率越高。一般新生儿以哭闹不安起病,患儿想吃奶,但口张不大,吃奶困难。此后第2天就出现面部肌肉抽动,口角向外牵引,呈苦笑面容,四肢肌肉僵硬并出现抽筋。此时小儿对任何刺激如声音、强光、抚摸、喂水、打针等都可诱发抽筋。

当呼吸肌、喉肌痉挛时,患儿可出现呼吸困难、青紫、窒息。假如本病不能及时、有效地治疗,患儿抽筋次数会越来越多,严重缺氧可致脑细胞缺氧坏死,部分患儿可由于缺氧、窒息、继发感染而死亡,存活者智力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破伤风死亡率高,病情严重。故我们应该严格实行科学接生法,接生员的手以及接生用具均应严格消毒,防止新生儿破伤风的发生。

破伤风症状

绝大多数破伤风患者均有外伤史,伤口多先有或合并化脓性感染。一般伤口较深,常有异物及坏死组织残留。部分患者伤口较小而隐蔽,常被患者忽视而致延误诊断和治疗,甚至因病情发展而造成严重后果。

潜伏期为1~2周,最长可达数月。潜伏期愈短常病情愈重,短于1周的病例,多为重型破伤风。曾用破伤风类毒素自动免疫或受伤后进行预防性破伤风抗毒素注射者,潜伏期一般较长。

1.前躯症状起病较缓者,发病前可有全身乏力、头晕、头痛、咀嚼无力、局部肌肉发紧、扯痛、反射亢进等症状。

2.典型症状主要为运动神经系统脱抑制的表现,包括肌强直和肌痉挛。通常最先受影响的肌群是咀嚼肌,随后顺序为面部表情肌,颈、背、腹、四肢肌,最后为膈肌。

肌强直的征象为张口困难和牙关紧闭,腹肌坚如板状,颈部强直、头后仰,当背、腹肌同时收缩,因背部肌群较为有力,躯干因而扭曲成弓,形成“角弓反张”或“侧弓反张”。阵发性肌痉挛是在肌强直基础上发生的,且在痉挛间期肌强直持续存在。相应的征象为蹙眉、口角下缩、咧嘴“苦笑”(面肌痉挛);喉头阻塞、吞咽困难、呛咳(咽肌痉挛);通气困难、发绀、呼吸骤停(呼吸肌和膈肌痉挛);尿潴留(膀胱括约肌痉挛)。强烈的肌痉挛,可使肌断裂,甚至发生骨折。患者死亡原因多为窒息、心力衰竭或肺部并发症。

破伤风的临床表现 新生儿破伤风症状

新生儿破伤风主要是由脐带感染所致,潜伏期一般为1周。最常见的早期症状时吮奶困难,以后进展与成人相似。患儿有角弓反张,面肌张力增高(表现有闭眼、皱眉皱额、口半张唇收缩等)特殊面容。呼吸肌痉挛可导致窒息死亡。

破伤风及早预防

破伤风及早预防比较好。现实生活中,人们不能轻视破伤风的带来的危害,破伤风可能会导致患者病情变得险恶,令人担心不已,做好破伤风预防工作是很重要的。

破伤风及早预防

破伤风及早预防比较好。破伤风预防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要正确处理伤口,包括使用3%双氧水清洗或湿敷伤口;通过无菌技术清创;并去除缺血坏死和已被污染的组织异物;以及有效的止血和缝合伤口等。经以上处理使伤口或者创面形成有氧无菌的环境,杜绝破伤风杆菌的侵入与繁殖,这一点在大面积烧伤,冻伤和复杂创伤及动物咬伤时尤为重要。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宣传推广科学方法接生,结扎断脐时严密消毒,是预防新生儿破伤风的重要措施。

其二、应使用对厌氧尤其是对破伤风杆菌有效的抗生素,包括青霉素,甲哨唑,头孢类等。对伤口污染严重或伤口较深的患儿应常规使用上述抗生素,以有效控制破伤风杆菌的繁殖。

三、也是最重要的措施,即进行破伤风预防注射,包括:

自动免疫:注射破伤风类毒素(TT),可使机体产生破伤风抗毒素(TAT),从而预防破伤风发病。一般在婴儿阶段注射的"三联"疫苗,就含有破伤风类毒素,共注射3次。为使免疫力保持持久。1年后应强化注射1次,以后每隔5年强化注射1次。上述注射方法按国家规定的疫苗接种程序进行。总之,接受过全程预防注射者,一旦受伤,只需再注射一针破伤风类毒素就可起到免疫保护作用。如果未坚持强化注射,只是在婴儿阶段注射过,过了免疫年限,受伤后不采取措施仍然可能发生破伤风。

被动免疫:指的是受伤后就于24小时内注射破伤风抗毒素(TAT)。凡伤口深大;伤口污染明显;伤口未能及时清洁处理;或钉子扎伤;匕首伤,枪弹,竹木刺等异物伤且异物残留者以及动物咬伤,均应及时注射常规剂量1500单位。用前须作皮试,阴性者一次注入;阳性者应先行脱敏注射,通常分4~5次注完。有条件的单位,也可注射人体破伤风免疫球蛋白,目前认为该药最有效而安全。应说明的是受伤后是否需要进行被动免疫由医生决定。

破伤风及早预防比较好。要做好破伤风预防工作,患者如果发现破伤风症状,也不要惊慌,去正规医院进行正规治疗才是正确的。

相关推荐

破伤风症状

潜伏期 长短不一,往往与曾否接受过预防注射,创伤的性质和部位及伤口的处理等因素有关。通常7-8日,但也有短仅24小时或长达几个月或数年。 前驱期 乏力、头晕、头痛、咀嚼无力、反射亢进,烦躁不安,局部疼痛,肌肉牵拉,抽搐及强直,下颌紧张,张口不便。 发作期 1、肌肉持续性收缩。最初是咀嚼肌,以后顺序是脸面、颈项、背、腹、四肢、最后是膈肌、肋间肌。 2、对声、光震动、饮水、注射可诱发阵发性痉挛。患者神志始终清楚,感觉也无异常。一般无高热。 自主神经症状 1、肌痉挛和颅神经麻痹。嚼肌痉挛、牙关紧闭,因表情肌紧缩

破伤风破伤风杆菌引起的吗

破伤风是一种历史较悠久的梭状芽胞杆菌感染,破伤风杆菌侵入人体伤口、生长繁殖、产生毒素可引起的一种急性特异性感染。破伤风杆菌及其毒素不能侵入正常的皮肤和黏膜,故破伤风都发生在伤后。一切开放性损伤,均有发生破伤风的可能。破伤风杆菌对人体的主要危害是在繁殖过程中所产生的外毒素,外毒素有痉挛毒素和溶血毒素两种,前者对神经有特别亲和力,所引起全身横纹肌群的紧张性收缩和阵发性痉挛,后者则能引起组织局部坏死和心肌损害。 破伤风的潜伏期平均为6~10日,亦有短于24小时或长达20~30日甚至数月、数年之久者,新生儿破伤风

破伤风杆菌的感染防治

(1)感染条件:破伤风梭菌是一种非侵袭性细菌,芽孢广泛分布于自然界中,一般不引起疾病。当机体存在窄而深的伤口,或伴有需氧菌及兼性厌氧菌的同时感染,或坏死组织多、泥土或异物污染伤口而形成局部缺血,缺氧。造成局部厌氧环境,有利于破伤风梭菌的繁殖。 (2)致病机制:破伤风梭菌感染易感伤口后,芽孢发芽成繁殖体,在局部繁殖并释放破伤风痉挛毒素及破伤风溶血素。前者作用于脊髓前角运动细胞,封闭了抑制性神经介质,导致全身肌肉强直性收缩出现角弓反张(破伤风特有的症状)。 (3)防治原则:由于破伤风痉挛毒素能迅速与神经组织发

破伤风的表现

感染破伤风梭菌至发病,有一个潜伏期,破伤风潜伏期长短与伤口所在部位、感染情况和机体免疫状态有关,通常为7~8天,可短至24小时或长达数月、数年。潜伏期越短者,预后越差。约90%的患者在受伤后2周内发病,新生儿破伤风的潜伏期为断脐带后5~7天,偶见患者在摘除体内存留多年的异物后出现破伤风症状。 1.前躯症状 起病较缓者,发病前可有全身乏力、头晕、头痛、咀嚼无力、局部肌肉发紧、扯痛、反射亢进等症状。 2.典型症状 主要为运动神经系统脱抑制的表现,包括肌强直和肌痉挛。通常最先受影响的肌群是咀嚼肌,随后顺序为面部

破伤风是破了都需要打吗

警惕破伤风杆菌的致命危害 破伤风是一种特异的感染,引起该病的病原菌就是破伤风杆菌,这是一种厌氧细菌,(这个和是不是得破伤风有关)。大量存在于人和动物的肠道中,由粪便污染土壤,经伤口感染引起疾病。破伤风的发生与受伤情况(伤口大小、污染情况、受伤器具)、组织低氧(伤口 深浅)及主动免疫情况关系很大。孩子如果被生锈的铁钉扎伤或伤口特别窄而深容易形成这种缺氧的环境,就容易引起破伤风杆菌的感染。 小编在急诊临床碰到的患者中大部分是建筑工地上叔叔被扎了,还有种地的农民伯伯胳膊受伤后继续干活,接触到了土壤中的破伤风杆菌

破伤风症状都是什么

1.破伤风患者一般起初先有乏力、头晕、头痛、烦躁不安、打呵欠等前驱症状。接着可出现强烈能的肌肉收缩。这种全身肌肉痉挛持续几分钟不等,间隔一段时间又反复发作。任何轻微的刺激如光线、声响、说话、吹风均可诱发。 2.破伤风患者最典型的症状是面部肌肉痉挛。刚开始,患者会出现张口困难、牙关紧闭;随后会出现表情肌痉挛,病人出现“苦笑”面容;背部肌肉痉挛,头后仰出现所谓的“角弓反张”;如发生呼吸肌或喷痉挛,可造成呼吸停止,病人窒息死亡。 破伤风是由破伤风杆菌侵入人体伤口,继而生长繁殖产生毒素引起的一种急性特异性感染。破

破伤风与狂犬疫苗能不能同时打

01破伤风和狂犬疫苗可以同时打。因为狂犬疫苗和破伤风是没有冲突的,它们不会互相影响药性的。但是打针的时候要注意破伤风和狂犬疫苗不可以放到同一个注射器里打的,要记得分开打破伤风和狂犬疫苗。 02破伤风破伤风的主要症状是乏力,头痛,有的时候会感觉呼吸困难。被生锈的东西扎入肉内,造成很深的伤口,这样是会产生毒素,就必须要打破伤风,打破伤风主要是为了防止病毒的感染。 03狂犬疫苗。如果人被动物咬伤,比较常见的就是够咬伤。不管严不严重,一定要记得打狂犬疫苗,因为这个是有潜伏期的,如果没有处理好,狂犬病发作起来时百

全蝎的功效有哪些

全蝎又叫蝎子,为钳蝎科动物东亚钳蝎的干燥全体。别名:虿、奎、杜伯、主簿虫、虿尾虫、全虫、茯背虫、蝎子。有息风镇痉,攻毒散结,通络止痛的功效。用于小儿惊风,抽搐痉挛,中风口喎,半身不遂,破伤风症,风湿顽痹,偏正头痛,疮疡,瘰疬。 别名:虿、奎、杜伯、主簿虫、虿尾虫、全虫、茯背虫、蝎子。 性味:味辛;性平;有毒 功效分类:平肝息风药;祛风药。 归经:肝经。 功效:祛风止痉;通络止痛;玫毒散结 主治:小儿惊风;抽搐痉挛;中风口;半身不遂;破伤风;风湿顽痹;偏正头痛;牙痛;耳聋;痈肿疮毒;瘰疬痰核;蛇咬伤;烧伤

毒血症的临床表现

毒血症的临床表现与致病菌所产生外毒素相关。例如白喉,白喉杆菌本身一般不侵入血流,但被吸收的外毒素则可与易感的组织结合,在临床上引起各种表现,如心肌炎、软腭麻痹、声嘶、肾上腺功能障碍等症状。例如破伤风,其病原菌为破伤风梭菌,其产生的破伤风痉挛毒素造成破伤风特有的角弓反张、牙关紧闭症状

破伤风容易与哪些疾病混淆

破伤风主要应与引起肌张力增高和阵发性肌肉痉挛的疾病相鉴别。口腔及咽部疾患可引起张口困难,如咽后壁脓肿、牙周及颞颌关节病等,除局部可查得炎症表现和病变外,一般没有全身肌张力增高和阵发性肌痉挛。脑膜炎及脑血管意外,特别是蛛网膜下腔出血,可以引起颈强直及四肢肌张力增高,但没有阵发性肌痉挛和外伤史。脑血管意外偶有引起癫痫样发作者,但与破伤风的强直性肌痉挛完全不同。此外,脑脊液常有相应改变,多伴有神志障碍和瘫痪。手足搐搦症主要表现发作性手足强直性痉挛,但间歇期无全身肌张力增高,化验血钙水平常明显减低,对钙剂治疗有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