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如何应对突发心梗
在家如何应对突发心梗
急性心肌梗死发病的20-30分钟,心肌即少量坏死,1-2小时绝大部分心肌即发生凝固性坏死,病情容易突然恶化,甚至发生猝死。所以,当病人发病时应尽量避免搬动病人,最好能立即请医务人员进行就地抢救,待病人病情稳定允许转运时再转运至医院继续治疗。
就地抢救措施包括:绝对卧床休息,保持环境安静,防止给病人任何不良刺激,有条件时应及时吸氧,严密观察病人的心率,心律,血压等变化,给以有效的止痛药和扩张冠状动脉的药物。如出现晕厥、心跳,脉搏慢于每分钟50次时,应口服阿托品。如心肌梗死最严重的并发症是猝死,对于猝死的患者,家庭中最简单的复苏方法是将病人取头低足高位,在病人胸骨上20-30厘米处用拳迅速向胸骨中叩击1-2次,胸外心脏按压,口对口人工呼吸。
清晨起床注意事项 醒后立即小便
晚上水喝多了,或者有尿频、尿急症状,凌晨常会被憋醒。如果急匆匆地起身去厕所,往往会头晕。
睡眠时,人体代谢水平降低、心跳减慢、血压下降,各项生理机能都运转缓慢。此时突然下地去厕所,膀胱迅速排空,易诱发低血压,引起大脑短暂性供血不足,导致排尿性晕厥。
在寒冷的冬季,清晨更是突发心梗、脑卒中的“魔鬼时间”,中老年人憋醒后立即上厕所,还易诱发心脑血管疾病。
即便尿憋得再急,也不要马上起身往厕所跑,而要慢慢起身,在床边坐上几分钟,再慢慢走向厕所。
心梗怎么办
家人突发心梗措施一,及时辨别心梗。
心梗的典型症状是胸骨正中间或中间偏左的地方出现心绞痛,有濒死、压迫感,可持续5-15分钟或以上。还有人会伴有出汗、恶心等症状。一般来说,胸痛持续20分钟还不缓解要高度怀疑心梗,超过5分钟就要警惕了。
另外,有时心梗还会出现不典型症状,表现为胃疼、牙疼、嗓子疼,十分容易被忽视。出现上述症状时,患者本人及家属要格外警惕,最好马上送医,决不能硬着头皮忍耐。
家人突发心梗措施二,马上拨打急救电话。
四分之一的患者不会第一时间拨打急救电话120,而是给自己的家人打电话,等家人赶来后才打120,从而延误抢救时机。但实际上,自己送医有很多弊端。
首先,随意搬动患者或患者自行走动,会提高院外死亡率,相反如果打急救电话,医生会在来的路上指导患者先行自救,运送病人的过程中还可进行早期诊治;其次,很多人不了解医院的情况,送去的医院可能没有救治心梗的能力,即使有能力,院方也可能因没做好人员、设备和床位的准备,从而延误救治。打急救电话的意义就在于医院能迅速启动有针对性的急救绿色通道,抢得救命时间。
家人突发心梗措施三,平静地等待救援。
如果病人有冠心病病史,怀疑心梗时,可服用硝酸甘油、阿司匹林等药物,但如果没病史或不清楚病人的情况,最好不要随便给病人服药。最好让病人平躺,保持安静,不要受刺激。如果可能的话,最好吸氧,实在没有氧气,就把窗户打开,让病人得到充分的氧气供应。
发生心梗后,最坏的一种情况是室颤,可能导致猝死。此时,最好保持病人呼吸道畅通,并做胸部按压和人工呼吸,防止脑缺氧,以免大脑细胞迅速死亡。
家人突发心梗,家庭自救至关重要。学会三点心梗应对措施,才能在家人发生心肌梗塞时及时的治疗和急救,避免患者因为延误治疗而发生猝死。
怎么正确应对突发阑尾炎
小小阑尾炎也可能酿大祸。专家指出,大多数阑尾炎病人能及时就医,获得良好的治疗。但是,有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或处理不当,则会出现一些严重的并发症,有基础病的患者尤其危险。据悉,到目前为止,急性阑尾炎仍有0.1%-0.5%的死亡率。
拖延手术,小病变大病
近日,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顺利救治一位急性阑尾炎合并风湿性心脏病的危重患者。来自湛江的庞女士半年前曾突发急性阑尾炎,虽然病情较轻,但考虑到她患有风湿性心脏病,手术造成的创伤和刺激可能引发心率衰竭甚至心跳停止,当地医生不敢进行手术,只采用了保守治疗,急性阑尾炎就转变成了慢性阑尾炎。
事发当晚,庞女士突然觉得胃痛,不想胃痛很快就变成了腹痛。到医院后发现,这次炎症急性发作,腹中脓液较多,阑尾末端出现坏疽,并有盆腔粘连,抗生素消炎已经不起作用,如果不手术,随时可能出现全腹膜炎及败血症并危及生命。与此同时,庞女士由于有风湿性心脏病,心率高达160~180次/分,气促胸闷,出现了心衰征兆,这是手术的禁忌。
必须手术才有一博的机会。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组织普外科、心内科、麻醉科医生进行会诊后,立即对庞女士进行了心脏保护处理,即时进行手术治疗。手术历时32分钟,幸运的是,庞女士终于转危为安。
剧烈腹痛不要“忍”
黄建强主任表示,阑尾炎以青壮年较多见,20-30岁为发病高峰期。它很难预防,发作前几乎没有征兆,发作时最初是中上腹或脐周疼痛,患者往往误以为是胃病。几个小时之后,炎症直接刺激到腹膜,疼痛就转移到右下腹,可为绞痛或钝痛。阑尾炎发作6~8小时之后就可能出现化脓,所以一旦出现剧烈腹痛,就应该立刻到医院查明原因。
基础病患者更应早做手术
黄建强提醒市民,得了急性阑尾炎,如果不进行手术治疗,就会发展成为慢性阑尾炎。一旦炎症急性发作,情况往往已经非常严重,这时抗生素已不起作用,患者还是免不了接受手术治疗,而且手术难度比初次发作时更大,还不如在初发炎症较轻时就进行手术,除掉后患。
患有高血压、心脏病、冠心病、糖尿病等基础病的患者往往担心手术引起危险,更倾向于保守治疗。但是黄建强指出,阑尾炎如果不手术是必然会复发的,有基础病的患者抵抗力较弱,经受不了大手术,更应该在第一次发作的时候就将问题解决,免得阑尾炎和基础病相互作用,加重病情、增加手术难度和风险。
冠心病不能吃什么食物 忌食生冷
对于冠心病患者的饮食,日常一定要注意禁食冷饮,因为在气温高时,血管处于扩张状态,一旦进食冷饮,大多数患者的肠道突遭刺激,再者就是会引起全身血管收缩,血压突然升高,容易突发心绞痛、心梗、脑溢血。
地震后我们该保持怎样的心态
文章导读
从唐山大地震、汶川地震,到最近的康定地震,近年来,我国确实已经遭遇了好多场地震带来的伤害。而一说到地震,人们心中都存在着恐慌的情绪,一旦发生地震,甚至手忙脚乱,无从抗拒。其实,当面临地震灾难的时候,我们更应该注重自身的心理安抚,从容应对地震。
人类是在灾难中生存和发展起来的。面对不以人意志为转移的突发事件,抱怨愤怒无济于事,也于事无补。这时若能保持良好的心态和理性的反应,就能积极应对突发事件,减少伤亡和损失。地震心理学上有一个“12秒自救机会”,即地震发生后,若能镇定自若地在12秒内迅速躲避到安全处,就能给自己提供最后一次自救机会。否则,凶多吉少。日本曾有统计,发生地震时被落下物砸死的人,超过被压死的人,可见冷静和好心态就是逃生力和减灾力。
保持良好心态,往往能规避突发事件所带来的灾害。人在遭遇突发事件时,不同的人心理反应是不一样的,心理素质较好者,也会感到紧张害怕,但大脑清醒,肌肉有力,反应敏捷,行动有力;心理素质不好者,如平素胆小怕事者,见灾难临头会目瞪口呆,不知所措,不知赶快逃离,最终遭致危险。尽管每一个人面对恐慌、灾难、死亡等危险,都会感到担心、害怕,这是人之常情,也是心理表现的应有之义。但是,除了这些“应有之义”之外,人们更应该表现出坚强的一面,害怕不是办法,担心无济于事,既来之,则安之,坦然面对,设法解决,这才是成熟心理的凸显。
人对突发事件的反应方式,既与个体特征有关,也与训练有关,平素加强人们对突发事件的应付能力的训练,特别是对心理素质较差的个体进行这种训练,是非常有益的。
如日本的抗震防震教育是从娃娃抓起的,每年的9月1日还是全国的防灾日,都要组织大规模的防灾演习。而我们安全预防教育则相对匮乏,比如许多高层建筑职员不掌握自救知识,没经过逃生演练,由于无知而造成不必要的恐慌。其实,高层建筑的抗震性能肯定优于普通建筑,并且设有若干应急楼层,知道这些,自然就能冷静应对了。
发生地震后,可能很多人内心都会存在抱怨的心理,抱怨的同时又在恐慌。甚至有的震区的人,对于高层的建筑物、电梯等,都心有余悸。其实,这时候最需要的就是多对自己进行情绪上的安抚,学习面对灾难的危机处理,才能增强对于地震等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
突发心梗如何抢救
1、病人突发心肌梗塞,不要惊慌,快速把患者平放在地上,或者是床上,然后解开患者的领口,把患者的头偏向一侧,打开窗户,保持空气流通,切记,秒得突发后心肌梗塞后扶病人走动或者是挪动。
2、把患者处理的同时,让家里其他人快速拨打120急救电话,记得,一定要快速拨打,不要相信自己的急救手法,因为我们不是专业的医生。
3、等待医生到来前,也可以自己进行一些安全的措施,把患者的头放低,双足稍抬高,这样,患者头部的供血量就会大。不要给患者吃东西,喝水,但要确保患者身体暖和。
冬天起床要注意什么 忌醒后立即小便
睡眠时,人体代谢水平降低、 心跳减慢、血压下降,各项生理机能都运转缓慢。此时突然下地去厕所,膀胱迅速排空,易诱发低血压,引起大脑短暂性供血不足,导致排尿性晕厥。而在寒冷的冬季,清晨又是突发心梗、脑卒中的“魔鬼时间”,易诱发心脑血管疾病。
方法:即便尿憋得再急,也不要马上起身往厕所跑,而要慢慢起身,在床边坐上几分钟,再慢慢走向厕所。
突发心肌缺血应该如何应对
1.治疗原则
由于心肌缺血有发生心肌梗塞和猝死的危险,因此发现心肌缺血时,要及早治疗。积极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如已发生,应积极治疗,防治病变发展并争取逆转。已发生并发症者,应及时治疗,防治恶化,延长患者寿命。
2.介入治疗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具有创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的特点,广为患者接受。从早期的单纯球囊扩张术,到裸金属支架时代,到现在发展为药物涂层支架时代,已成为治疗本病的重要手段。所以对于症状发作典型或不稳定、药物治疗不理想、无创检查提示心肌缺血的患者建议行冠脉造影检查,必要时行支架置入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