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头状瘤病毒可诱发口腔癌
乳头状瘤病毒可诱发口腔癌
乳头状瘤病毒可诱发口腔癌——乳头状瘤是诱发子宫颈癌的常见病因,但是不知从何时开始乳头状瘤与口腔癌也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斯德哥尔摩4月12日专电 瑞典等一些北欧国家科研人员最新的一项调查研究结果显示,诱发子宫颈癌的乳头状瘤病毒也是导致口腔癌的罪魁祸首。癌症专家为您详细介绍:
据《瑞典日报》12日报道,瑞典等一些北欧国家的研究人员对北欧四大血清库所保存的292名确诊为口腔癌患者的血样和1600名健康人的血样进行了对比化验研究,结果发现,那些感染上乳头状瘤病毒的人患口腔癌的危险性比未感染者要大一倍,其中患舌根癌和扁桃体癌的危险性分别要大20倍和14倍。可见乳头状瘤病毒诱发口腔癌是不争的事实。
瑞典马尔默市马斯教学医院的约·迪尔奈尔副教授也参加了这次调查研究。他说,他和其他北欧国家的同行此次从血样中,共发现了4种不同类型的乳头状瘤病毒,其中只有一种被称之为“HPV16”的病毒被确定为具有诱发口腔癌的危险病毒。相关推荐:癌症专家:口腔癌术后饮食护理
他还说,国际医学界长期一直怀疑,这种容易诱发子宫颈癌和其他性器官癌的乳头状瘤病毒也具有诱发口腔癌的危险性,但却始终没有定论,此次的研究成果终于第一次给予了明确的证实。
人乳头状瘤病毒会传染吗
人乳头状瘤病毒至少引起人类10余种疾病。常见的为寻常疣,它还可引起多种性传播疾病,其中最主要的为尖锐湿疣。而引起手、足部位 “寻常疣”的HPV与在生殖器和肛门区域引起疣的HPV是不同。
某些类型的人乳头状瘤病毒还与生殖道恶性病变的发生有关,如子宫颈癌、肛门癌、阴道癌和阴茎癌。但在生殖器或肛门周围能引起外生型疣的人乳头状瘤病毒类型并不会引起癌症。
人乳头状瘤的患者和携带者是主要的传染源。最常见的是性传播。它的感染性很强,可以在疣未产生前或未出现明显症状的情况下就传染给他人。另外,密切接触、皮肤擦伤、婴儿通过感染的产道、自身接种(通过抓搔传染到身体的其它部位)和污染物传播也是比较常见的传播途径。
预防人乳头状瘤病毒主要是避免性接触传播。性生活时使用避孕套可以帮助预防HPV的传播。
正确刷牙有助预防癌症
美国Prevention杂志报道,经常刷牙和使用牙线的好处不仅仅是能够拥有灿烂的笑容以及减少看牙医的次数。一项新的研究发现,口腔卫生状况差是口腔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的一个危险因素,而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能够引发口腔和咽喉部的癌症。该病毒主要通过皮肤接触传播,例如口交等。因此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并且用科学正确的竖刷式的刷牙方式,有助于预防口腔和咽喉部的癌症。
研究人员在《癌症预防研究》杂志的研究报告中指出,2009-2010年全国健康和营养检查调查(NHANES)对年龄在30-69岁之间的3439名调查对象进行了口腔卫生以及口腔中是否存在37型人乳头状瘤病毒的调查,并获得了可用的数据。
德克萨斯大学的预防医学研究中心副主任克里斯汀·马卡姆博士指出:“调查对象按照口腔状况差、口腔状况一般、口腔状况良好和口腔状况佳分成了不同的组别。然后我们又将调查对象分成了两大组,比较“口腔状况差/一般”和“口腔状况良好/佳”这两个大组的情况。“口腔状况差/一般”的调查对象被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的危险率是“良好/佳”的调查对象的1.5倍。”
马卡姆博士表示他们并没有对调查结果感到惊讶,她说:“我们假设,如果有人的口腔因口交而含有人乳头状瘤病毒并且口腔卫生状况很差,这无疑就为人乳头状瘤病毒提供了一个感染人体的通道。同样的道理,如果人有良好的口腔卫生,没有损伤或溃疡,这就为人体提供了一层保护屏障。”因此,马卡姆博士指出,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能够降低人体患病的风险。
马卡姆博士还指出:“即使你不能经常去看牙医,但无论如何,定期刷牙、使用牙线、使用漱口水将有助于促进口腔健康。当然,你仍然有可能被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但是你患病的风险会大大降低。”
对于HPV的病理学介绍
病原学
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是乳多空病毒液泡属是球形DNA病毒,能引起人的皮肤和粘膜鳞状上皮增生。目前已分离出130多个,不同类型所造成的不同的临床表现,这取决于对组织的入侵可以分为。
(1)皮肤低危型
包括HPV1、2、3、4、7、10、12、15等与寻常疣、扁平疣、跖疣等相关。
(2)皮肤高危型
包括HPV5,8,14,,17,20,36,38与疣状表皮发育不良有关,其他还与可能HPV感染有关的恶性肿瘤包括:外阴癌、阴茎癌、肛门癌、前列腺癌、膀胱癌。
(3)黏膜低危型
这种类型的主要有,如HPV-6,11,13,32,34,40,42,43,44,53,54等与感染生殖器、肛门、口咽部、食道黏膜;
(4)黏膜高危型
HPV-16、18、30、31、33、35、39与宫颈癌、直肠癌、口腔癌、扁桃体癌等。
生物学活性
HPV抵抗力强,能耐受干燥并长期保存,加热或经福尔马林处理可灭活,所以高温消毒和2%戊二醛消毒可灭活。
眼部扁平疣是怎么引起的 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
眼部扁平疣是由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种病毒感染性疾病。人乳头状瘤病毒可引起人类良性的肿瘤和疣,这种病毒平时存在于人体棘层细胞中,当机体免疫力低时,就会感染皮肤细胞,促使感染细胞增生,形成疣状损害。
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的危害
1、非生殖器部位的乳头状瘤: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通过直接接触或被污染的物品的间接接触,可以导致眼结膜的乳头状瘤和口腔粘膜的乳头状瘤。
2、癌变:恶性肿瘤是尖锐湿疣最严重的并发症。HPV16、18型感染后,如果治疗不及时,在将来很可能导致阴茎癌,宫颈癌等恶性肿瘤,早期彻底治疗是预防尖锐湿疣癌变的最有效方法。
3、溃疡、出血:病变增大、增多后,可引起局部的异物和不适感。由于发病的部位多在包皮内、尿道、阴唇、阴道内、肛周等,这些部位容易受微生物感染,导致病变部位的溃疡、化脓、出血、疼痛和肿胀。
4、传染婴儿、影响生育质量:患生殖道湿疣的孕妇,在分娩时,通过产道的婴儿可能被传染,引起婴幼儿的呼吸道感染。
人乳头状瘤病毒会在一定途径下,对家人及朋友造成身心伤害。在目前临床治疗中,很多医院都不具备清除病毒的技术设备,从而不能恢复患者健康。由此,专家慎重提醒患者:在病情治疗前,对医院选择需谨慎小心。要到正规医院就诊,这样争取选择到正确疗法,保证病毒被有效杀灭。
乳头状瘤病毒的常识分析
很多人患了人乳头状瘤病毒,检验出来是阳性,这对于身体的危害是极大的,不过对于人乳头状瘤病毒阳性的了解很多人还是很模糊,人乳头状瘤病毒阳性是指人体内感染了某一种亚型HPV。而hpv阳性疾病初期所表现的症状就是尖锐湿疣的临床损害。
人乳头状瘤病毒呈阳性对人体的危害: 病毒分析已经发现100种类型的人乳头状瘤病。发现其中6型和11型危险性低,发育异常也很少;而16、18、31、33、35、45型则具有高危险性,常可引起发育异常。而绝大多数肛门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都是6型和11型。
人乳头状瘤病毒至少引起人类10余种疾病。常见的为寻常疣,学龄儿童的发病率高达50%。它还可引起多种性传播疾病,其中最主要的为尖锐湿疣。而引起手、足部位“寻常疣”的HPV与在生殖器和肛门区域引起疣的HPV是不同。某些类型的人乳头状瘤病毒还与生殖道恶性病变的发生有关,如子宫颈癌、肛门癌、阴道癌和阴茎癌。但在生殖器或肛门周围能引起外生型疣的人乳头状瘤病毒类型并不会引起癌症。
人乳头状瘤病毒是如何传播的? 人乳头状瘤的患者和携带者是主要的传染源。在美国,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是最常见的性传播疾病之一。它的感染性很强,最常由性接触传播,它可以在疣未产生前或未出现明显症状的情况下就传染给他人。另外,密切接触、皮肤擦伤、婴儿通过感染的产道、自身接种(通过抓搔传染到身体的其它部位)和污染物传播也是比较常见的传播途径。
人乳头状瘤病毒hpv
虽然有着非常多的人感染了尖锐湿疣,但大部分人对于尖锐湿疣的了解甚少,甚至不知道hpv病毒是什么,人乳头状瘤病毒是什么。人乳头状瘤病毒所引起的尖锐湿疣等性病有着非常强的危害,人们如果不能及时的发现和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病情会不断加重,因此人们需要对该病毒做详细的了解。
HPV是人乳头瘤病毒缩写,是一种属于乳多空病毒科的乳头瘤空泡病毒A属,是球形DNA病毒,能引起人体皮肤黏膜的鳞状上皮增殖。目前已分离出130多种,该病毒只侵犯人类,对其它动物无致病性,经正规系统治疗后,该病毒会被人体清除。不同的型别引起不同的临床表现,根据侵犯的组织部位不同可分为:
⑴皮肤低危型:包括HPV-1、2、3、4、7、10、12、15等与寻常疣、扁平疣、跖疣等相关;⑵皮肤高危型:包括HPV-5、8、14、17、20、36、38与疣状表皮发育不良有关,其他还与可能HPV感染有关的恶性肿瘤包括:外阴癌、阴茎癌、肛门癌、前列腺癌、膀胱癌;⑶黏膜低危型:如HPV-6、11、13、32、34、40、42、43、44、53、54等与感染生殖器、肛门、口咽部、食道黏膜;⑷黏膜高危型:HPV-16、18、30、31、33、35、39与宫颈癌、直肠癌、口腔癌、扁桃体癌等。
人乳头状瘤病毒引起的尖锐湿疣等性病有着强大的传染和复发性,人们一旦患病不仅自身受到严重的影响,连同家人朋友的日常生活都会受到影响。因此人们要认真对待该病毒的治疗,选择正规专业医院科学有效的疗法进行治疗是最正确的做法,认真做好日常的护理工作。
什么是乳头状瘤病毒
人乳头瘤病毒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HPV,是一种最常见的性传播疾病的病原体,尤其在妇科疾病中比较常见,常引起外生殖器湿疣、宫颈上皮内瘤变等等,某些HPV病毒持续感染还会引起宫颈癌,而这些病变都可能引起宫颈糜烂样改变。目前已知的HPV病毒有100多种分型。不同类型的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后的症状也有所不同,临床上根据病毒的致癌性,将人乳头瘤病毒分为了低危型和高危型。部分低危型病毒可以引起生殖道疣或者生殖道无症状感染。我们建议21岁以上,且有过性生活的女性应该定期进行人乳头瘤病毒的筛查。
人乳头瘤病毒的概述
乳多空病毒科的英文名源自乳头瘤病毒、多瘤病毒和猿猴空泡形病毒三种,该病毒科包括乳头瘤病毒属和多瘤病毒属两个属,均为致瘤DNA病毒。最近,根据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已批准取消乳多空病毒科,同时设立乳头瘤病毒科和多瘤病毒科。乳头瘤病毒包括人乳头状瘤病毒及动物乳头状瘤病毒,已从多种动物及人类细胞中分离出来,具有种特异性的乳头瘤病毒已见于多种动物。HPV在人类广泛传播,能引起人类皮肤和黏膜的多种良性乳头状瘤,在宫颈细胞学异常的患者中,不仅检出了高危型HPVl6,低危型HPV66也很常见,提示有必要进一步研究这些以往被认为是低危型的HPV是否可引起宫颈病变。
感染病毒后潜伏期最短6周,最长2年。HPV感染大体上可分为黏膜表面感染和皮肤感染,但这种差别并不是绝对的。临床表现则多种多样,感染可以是无症状的,或产生可察觉到的良性疣,或产生反复发作的逐渐生长的不易治疗的病理损伤,还有的可转为侵入性肿瘤。
眼部扁平疣是怎么引起的
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
眼部扁平疣是由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种病毒感染性疾病。人乳头状瘤病毒可引起人类良性的肿瘤和疣,这种病毒平时存在于人体棘层细胞中,当机体免疫力低时,就会感染皮肤细胞,促使感染细胞增生,形成疣状损害。
通过他人传染
直接或者间接接触了患有眼部扁平疣或者其他扁平疣患者,都有可能被传染上眼部扁平疣。如直接与他人握手、亲吻、贴面等直接行为,或者是使用了患者的针、眉毛钳、刷子、毛巾等间接行为,而且身上或者脸上皮肤存在破损,就非常容易感染人乳头状瘤病毒,引起眼部扁平疣。
免疫力低下
当机体免疫力低下时,如感冒、发热、精神创伤、过度劳累等情况下,都有可能导致皮肤被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导致眼部扁平疣,而且多发于不知不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