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山药的应用选方

山药的应用选方

脾虚腹泻(包括慢性肠炎,消化及吸收不良)

山药半斤,莲子、芡实各120克,共研细粉。每次以2~3调匙,加白糖适量,蒸熟作点心吃,每日l~2次,连续服用,有效。

人参山药芡实汤- 主治 -遗精

鸡皮糙山药,芡实,麦冬各15克,人参10克,五味子3克,水煎取汁,每日一剂,分2次服。益气养心,健脾固涩。适用于遗精。[6]

糖尿病,口渴,尿多,善饥

山药15克,黄连6克,水煎服。或山药、天花粉等量,每日30克,水煎分服。

冻疮,丹毒,痈疽肿毒初起

鲜山药捣烂涂敷于患部,干即更换,数次即消。(或加蓖麻子仁数粒一同捣烂外敷更好)。

咳嗽痰喘(包括慢性气管炎,老人慢性支气管炎)

鲜山药捣烂,与甘蔗汁半杯和匀,炖热服之,一日z次。

项后结块,赤肿硬痛(包括淋巴结炎肿、项背痈疽等)

鲜山药一段(去皮),蓖麻子2~3粒(去壳),同捣烂研细和匀,贴于患部,一日更换2次

肾虚梦遗,脾虚便涪,老年阳虚,小便频数

山药零余子(山药藤上所结的珠牙)30~60克,煮熟去皮,加白糖少许,临睡前服之,胜如山药。

肺病发热咳喘,自汗,心悸,便溏

山药60~120克,煮汁饮服,或每日适量煮食之

浮萍的药用选方

【选方】①治时行热病,发汗:浮萍草一两,麻黄(去节、根)、桂心、附子(炮裂,去脐、皮)各半两。四物捣细筛。每服二钱,以水一中盏,入生姜半分,煎至六分,不计时候,和滓热服。

②治皮肤风热,遍身生瘾疹:牛蒡子、浮萍等分。以薄荷汤调下二钱,日二服。

③治身上虚痒:浮萍末一钱,黄芩一钱。同四物汤煎汤调下。

④治热渴不止,心神烦躁:水中萍,洗,曝干为末,以牛乳汁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计时候,以粥饮下三十丸。

⑤治消渴:干浮萍、栝蒌根等分。上二味为末,以人乳汁和丸如梧子。空腹饮服二十丸,日三。

⑥治热毒:浮萍捣汁,敷之令遍。

⑦治大风疠疾:㈠浮萍草,三月采,淘三、五次,窨三、五日,焙为末,不得见日。每服三钱,食前温酒下。㈡七月取紫背浮萍,日干为末,半升,入好消风散五两。每服五钱,水煎频饮;仍以煎汤洗浴之。

⑧治痈:紫萍适量,打汁,红茴香(山木蟹)根皮打粉,一食匙。上药调匀外敷,中?外厚,中间留孔。

⑨治小便不通,利膀胱胀,水气流肿:水上浮萍,暴干,末,服方寸匕,日三服。

杏仁的常用选方

1、麻黄汤(《伤寒论》),用治外感风寒。

2、三拗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用治感受风邪,鼻塞身重,语音不出,或伤风伤冷,头痛目眩,四肢拘绻,咳嗽痰多,胸满气短。

3、大青龙汤(《伤寒论》),用治风热袭肺,或风寒郁而化火,壅遏于肺的喘咳证。

4、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伤寒论》),用治风湿在表的风寒表湿证。

仙茅的常用选方

1、治阳痿、耳鸣:仙茅、金樱子根及果实各五钱。炖肉吃。(《贵州草药》)

2、治老年遗尿:仙茅一两。泡酒服。(《贵州草药》)

3、妇女更年期综合征:仙茅、淫羊藿各15克,巴戟天、当归、黄柏、知母各9克。水煎服,每日1剂。

4、肾虚腰痛:仙茅15克,薏苡仁30克,桂枝9克,细辛3克,木瓜9克,茭瓜蔸60克。水煎浓汁,冲鸡蛋2个服用。

5、治冲任不调症状的高血压病:仙茅、仙灵脾、巴戟、知母、黄柏、当归,六味等分,煎成浓缩液。日服二次,每次五钱至一两。(《中医研究工作资料汇编》二仙汤)

6、治妇人红崩下血,已成漏症:仙茅三钱(为末),全秦归、蛇果草各等分,以二味煎汤,点水酒将仙茅末送下。 (《滇南本草》)

7、治痈疽火毒,漫肿无头,色青黑者:仙茅不拘多少,连根须煎,点水酒服;或以新鲜者捣烂敷之。 有脓者溃,无脓者消。 (《滇南本草》)

8、治蛇咬:天棕同半边莲捣烂贴患处。 (《草药单方临床病例经验汇编》)

独活的药用选方

【选方】①治风痹:独活、石南各四两,防风三两,附子、乌头、天雄、茵芋各二两。以酒二斗,渍七日,服半合,日三,以知力度。

②治风伤肾经,腰痛如掣,久不治,流入脚膝,为偏枯冷痹缓弱之患,及新产后腰脚挛痛,除风活血:独活二两半,桑寄生、杜仲(切,炒断丝)、北细辛、白芍药、桂心、芎藭、防风(去芦)、甘草、人参、熟地黄(洗)、大当归各二两。上锉散,每四钱,水二盏煎,空心服。

③治少阴寒湿腰痛:独活、苍术、防风、细辛、川芎、甘草。水煎服。

④治历节风四肢头面肿:黄芪十二分,独活八分,生地(切)三升(暴干),豆豉一升(熬),鼠粘子三升(暴干),上五味捣筛为散,一服方寸匕,饮汁下,日二服,加至二、三匕,忌芜荑、蒜、面、猪肉。

⑤治惊瘫、鹤膝,及中风湿日久致腰背手足疼痛,昼轻夜重,及四肢痿痹不仁:川独活半两,当归(酒洗)、白术、黄芪(蜜水涂炙)、薄桂(去粗皮)、川牛膝(酒洗)各二钱半,甘草(炙)三钱。上件细切,每取二钱,水一盏,姜二片,薤白一根,煎七分,空心热服,或无时。

⑥治产后百日中风,痉,口噤不开,并治血气痛,劳伤,补肾;独活一斤,大豆五升,酒一斗三升。上三味,先以酒渍独活再宿,若急须,微火煮之,令减三升,去滓,别熬大豆极焦,使烟出,以独活酒沃之,去豆服一升,日三夜一。

⑦治产后中风,虚人不可服他药者:独活三两。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分服。耐酒者亦可以酒水等煮之。

琥珀的药用选方

①治小儿诸惊,四时感冒,风寒温疫邪热,致烦躁不宁,痰嗽气急及疮疹欲出发搐:真琥珀、天竺黄、檀香、人参、白茯苓各一两半,粉草三两,枳壳(麸炒)、枳实(麸炒)二昧各一两,水飞朱砂五两,山药一斤(锉作小块,慢火炒令热透),胆南星一两,金箔百片(去护纸,取见成药一两,同在乳钵内极细杵,仍和匀前药末用)。前十二味,除朱砂、金箔不入研,内余十味,檀香不过火外,九味或晒或焙,同研为末,和匀,朱砂、金箔每一两重,取新汲井水一两,重入乳钵内略杵匀,随手丸如绿豆大一粒,阴干。用葱汤化服,百日内婴儿每丸分三次投,二岁以上者止一丸或二丸。

②治天吊惊风发搐:琥珀末一分,真珠末一分,朱砂末半分,铅霜半分,赤芍药末一分半。上拌匀,每服一字,煎金、银、薄荷汤调下,无时。

③治小儿胎惊:琥珀、防风各一钱,朱砂半钱。为末,猪乳调一字,入口中。

④治小儿胎痫:琥珀、朱砂各少许,全蝎一枚。为末,麦门冬汤调一字服

⑤治健忘恍惚,神虚不寐:琥珀、羚羊角、人参、白茯神、远志(制)、甘草等分。上为细末,猪心血和炼蜜丸,芡实大,金箔为衣。每服一丸,灯心汤嚼下。

⑥治病后虚烦不睡:琥珀、真珠、生地、甘草各一钱,当归、黄连各三钱,朱砂二钱。上为末,米糊丸,如粟米大。每服三十丸,食后,麦门冬汤下。

昆布常用选方

1、治瘿气结核,癳癳肿硬:昆布一两(洗去成味)。捣罗为散。每用一钱,以绵裹于好醋中浸过,含咽津觉药味尽,即再含之。(《圣惠方》)

2、治颈下卒结囊,渐大欲成瘿:昆布、海藻等分。末之,蜜丸如杏核大,含,稍稍咽汁,日四、五。(《肘后方》)

3、治瘿气初结,咽喉中壅闷,不治即渐渐肿大:槟榔三两,海藻二两(洗去咸),昆布三两(洗去咸水)。上药,捣罗为末,炼蜜和丸,如小弹子大,常含一丸咽津。(《圣惠方》)

4、治气瘿,胸膈满塞,咽喉项颈渐粗:昆布二两(洗去咸汁),通草一两,羊靥二具(炙),海蛤一两(研),马尾海藻一两(洗去咸汁)。上五味,蜜丸如弹子,细细含咽汁。忌生菜、热面、炙肉、蒜、笋。(《广济方》昆布丸)

5、治膈气噎塞不下食:昆布(洗净,焙,末)一两,桩杵头细糠一合,共研。用老牛涎一合,生百合汁一合,慢煎入蜜搅成膏,与末杵丸,如芡实大。每服一丸,含化咽下。(《圣济总录》昆布方)

6、治气,膀胱急妨,宜下气:昆布一斤,白米泔汁浸一宿,洗去咸味,以水一斗,煮令向熟,擘长三寸、阔四、五分,仍取葱白一握,二寸切断擘之,更合熟煮令昆布极烂,仍下盐、酢、豉、糁调和,一依臛法,不得令咸酸,以生姜、橘皮、椒末等调和,宜食粳米饭、粳米粥,海藻亦依此法,极下气,大效,无所忌。(《广济方》昆布臛法)

养血有什么功效 羊血的应用选方

1、治产后余血攻心,或下血不止,心闷面青,身冷气欲绝,新羊血一盏饮之。—《梅师集验方》

2、治吐血、衄血,积日不止,新羊血,上热饮一二小盏。—《圣惠方》

3、治大便出血,羊血煮熟,拌醋吃。—《便民食疗》

4、治外伤出血,羊血炭10份。血余炭10份。黄岑粉2份。先将新鲜羊血放置12小时后,取其血块放入锅内,用火炒至膏状,再另扣一口锅作盖,在两锅周边用黄泥封严,于上锅底贴一张白纸,用火煅至白纸呈黄色为度,待锅凉后取养血炭,压成细末。然后加入血余炭和黄岑细末研匀。用时撒在出血处,用纱布敷盖加压止血,3min后再包扎,小伤口上药1次即可。

5、治跌打损伤,山羊血6g,酒送服,日服2次。或用干山羊血30g,研末,每日2次,每次0.6g,冲酒服。—《内蒙古药用动物》

6、治老人脾胃气弱,干呕不能下食。养血一升,葱白一握,白面四两,煮熟后吃。—《安老怀幼书》

7、治误食钩吻及毒菌等中毒,山羊血大量灌服,有解毒急救之效。—《食物中药与便方》

熊胆的常用选方

1、治小儿惊痫:熊胆二大豆许,和乳汁及竹沥服。并得去心中涎。(《食疗本草》)

2、治小儿一切疳疾,心腹虚胀,爱食泥土,四肢壮热:熊胆一钱(研),麝香半钱(研),壁宫一枚(去头、足、尾,面裹煨熟,研),黄连(去须,取末)一钱。上同研极细,以蟾酥和丸,黍米大。每服五丸,米汤送下。量大小加减,无时。(《小儿卫生总微论方》熊胆麝香丸)

3、治疳羸瘦:熊胆、使君子仁各等分。研细,放人瓷器中,蒸熔,宿蒸饼,就丸麻子大。米饮送下二十丸,无时。(《小儿卫生总微论方》熊胆丸)

4、治小儿奶疳,黄瘦体热心烦:熊胆一分,青黛半两,蟾酥半两,黄连末半两,牛黄一分。上药,都研如粉,以猪胆汁和丸,如绿豆大。每服以粥饮下五丸,日三服,量儿大小,加减服之。(《圣惠方》)

5、治蛔心痛:熊胆如大豆,和水服。(《外台》)

6、治目赤障翳:熊胆少许。化开,入冰片一、二片,铜器点之。或泪痒,加生姜粉些须。(《齐东野语》熊胆丸)

7、治五痔十年不瘥:涂熊胆,取瘥止。(《千金方》)

8、治风虫牙痛:熊胆三钱,片脑四分。上为末,用猪胆汁调搽患处。(《摄生众妙方》)

9、治小儿府疮蚀鼻:熊胆半分。以汤化,调涂于鼻中。(《圣惠方》)

昆布的常用选方

1、治瘿气结核,癳癳肿硬:昆布一两(洗去成味)。捣罗为散。每用一钱,以绵裹于好醋中浸过,含咽津觉药味尽,即再含之。(《圣惠方》)

2、治颈下卒结囊,渐大欲成瘿:昆布、海藻等分。末之,蜜丸如杏核大,含,稍稍咽汁,日四、五。(《肘后方》)

3、治瘿气初结,咽喉中壅闷,不治即渐渐肿大:槟榔三两,海藻二两(洗去咸),昆布三两(洗去咸水)。上药,捣罗为末,炼蜜和丸,如小弹子大,常含一丸咽津。(《圣惠方》)

4、治气瘿,胸膈满塞,咽喉项颈渐粗:昆布二两(洗去咸汁),通草一两,羊靥二具(炙),海蛤一两(研),马尾海藻一两(洗去咸汁)。上五味,蜜丸如弹子,细细含咽汁。忌生菜、热面、炙肉、蒜、笋。(《广济方》昆布丸)

5、治膈气噎塞不下食:昆布(洗净,焙,末)一两,桩杵头细糠一合,共研。用老牛涎一合,生百合汁一合,慢煎入蜜搅成膏,与末杵丸,如芡实大。每服一丸,含化咽下。(《圣济总录》昆布方)

6、治气,膀胱急妨,宜下气:昆布一斤,白米泔汁浸一宿,洗去咸味,以水一斗,煮令向熟,擘长三寸、阔四、五分,仍取葱白一握,二寸切断擘之,更合熟煮令昆布极烂,仍下盐、酢、豉、糁调和,一依臛法,不得令咸酸,以生姜、橘皮、椒末等调和,宜食粳米饭、粳米粥,海藻亦依此法,极下气,大效,无所忌。(《广济方》昆布臛法)

相关推荐

干淮山药食用方法 山药

材料:干山药片45—60克,粳米100克。 1、清洗干净山药皮和粳米。 2、然后放入电饭锅。 3、按下煮粥键,出锅时调入适量的盐或糖即可,可作早、晚餐食用。 功效:山药粥是一道传统的药膳,具有滋补作用,为病后康复食补之佳品,《本草纲目》载“益胃气,健脾胃,止泄痢,化痰涎,润皮毛”。可见山药粥服用可补充营养,增强免疫功能,美容养颜,改善脾胃消化功能。

山药的选购方法

1.掂重量,大小相同的山药,较重的更好。 2.看须毛,同一品种的山药,须毛越多的越好。须毛越多的山药口感更面,含山药多糖更多,营养也更好。 3.看横切面,山药的横切面肉质应呈雪白色,这说明是新鲜的,若呈黄色似铁锈的切勿购买。 4.山药怕冻、怕热,冬季买山药时,可用手将其握10分钟左右,如山药出汗就是受过冻了。掰开来看,冻过的山药横断面黏液会化成水,有硬心且肉色发红,质量差。

泻药应该合理选用

应用泻药治疗便秘,排除毒物。 ①要了解被阻塞的具体部位、阻塞物的大小物软硬程度等; ②病畜的体质、症状、病程和肠道的机能状态等; ③依据各种药物的特点,作到合理选用泻药。在治疗便秘时,泻药多与制酵药、强心药、体液补充剂等配合应用。 大肠便秘的早、中期,一般首选盐类泻药硫酸钠,其次是硫酸镁。因为硫酸钠、硫酸镁作用缓和,可软化粪球,副作用少。致泻作用不够强,可配合大黄等。 小肠阻滞的早、中期,一般选用液状石蜡、植物油为主。对小肠无刺激性,有润滑作用,不宜选用盐类泻药。 排除毒物,一般选用盐类泻药,与大黄等植物

有寻麻疹能吃山药吗 吃山药的注意事项

1、山药切片后需立即浸泡于盐水中,以防止氧化发黑,使营养流失。 2、山药皮容易导致皮肤过敏,所以最好的削皮方式就是削完山药之后马上多洗几遍手。 3、山药应去皮食用,以免产生麻、刺等异常口感。 4、山药不可以生吃,因为生的山药里有一定的毒素。

全身冒虚汗是怎么回事

①心气不足 症状:多梦易惊,失眠,神疲困倦,短气,或喜悲善哭,精神恍惚,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 治法:养血益气,宁心安神。 选方:参香散加减。 药物:人参9g,黄芪、茯苓、白术、山药各12g,莲肉、砂仁、沉香、檀香、甘草各6g。 ②心血不足 症状:心悸怔忡,心烦失眠,多梦易惊,健忘头昏,面色不华,舌淡,脉细。 治法:养血安神。 选方:四物汤合茸砂丹加减。 药物:熟地、当归、白芍、川芎各12g,鹿茸、朱砂各6g,炒枣仁18g。 ③心阴不足 症状:心悸怔忡,失眠多梦,五心烦热,咽干舌燥,舌红少津,脉细数。

六月雪的药用选方

①治急性黄疸型肝炎:六月雪30克,栀子、鸢尾各10克,佛指甲30克,半枝莲15克,用水煎,每日1剂。 ②治感冒:六月雪30克,金银花、菊花各10克,用水煎服;或六月雪、凤尾草、筋骨草各30克,用水煎服。 ③治肠炎腹泻:六月雪、蔷薇根各30克,用水煎,代茶饮用。 ④治急性角膜炎、角膜云翳:六月雪根去粗皮,取二层皮,加奶适量,捣烂取汁,再用纱布过滤,滴眼,每日3-5次,每次1-2滴。 ⑤致目赤肿痛:六月雪40克,菊花10花,煎水服;同时用六月雪煎水熏洗患处。 另:取鲜六月雪60克用纱布包好,乌骨鸡1只,加清水

煲羊肉汤放什么药材补肾

补肾的中药材有很多,凡是能够进入肾经的中药,都可以发挥补肾的作用,如黑芝麻、枸杞子、墨旱莲、桑葚、女贞子、龟甲、鳖甲、黄精、石斛、楮实子、阿胶、何首乌、熟地黄、羊红膻、蛤蟆油、海马、紫石英、葫芦巴、阳起石、韭菜子、冬虫夏草、核桃仁、沙苑子、菟丝子、蛤蚧、益智仁、补骨脂、肉苁蓉、锁阳、仙茅、续断、巴戟天、杜仲、淫羊藿、鹿茸、紫河车、刺五加、山药、西洋参、人参、牡蛎、远志、灵芝、柏子仁、龙骨、磁石、海浮石、昆布、海藻等。 但是要注意,上述中药不可以自行服用,因为中药应用要对症,并且有的中药还存在毒性,如煲羊肉

桑皮用法与用量

【用法与用量】 内服:煎汤,2~5钱;或入散剂。 外用:捣汁涂或煎水洗。 【宜忌】肺虚无火,小便多及风寒咳嗽忌服。 1.《本草经集注》:续断、桂心、麻子为之使。 2.《本草经疏》:肺虚无火,因寒袭之而发咳嗽者勿服。 3.《得配本草》:肺虚,小便利者禁用。 【选方】①治小儿肺盛,气急喘嗽:地骨皮、桑白皮(炒)各一两,甘草(炙)一钱。 锉散,入粳米一撮,水二小盏,煎七分,食前服。 (《小儿药证直诀》泻白散) ②治咳嗽甚者,或有吐血殷鲜:桑根白皮一斤。 米泔浸三宿,净刮上黄皮,锉细,入糯米四两,焙干,一处捣为末

熏蒸医药应用于哪些方面

中药熏蒸广泛应用于: 1、 风湿类疾病: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 2、 骨伤类疾病:腰椎间盘脱出症、肩周炎、退行性骨关节病、各种急慢性软组织损伤。 3、 皮肤类疾病:银屑病、硬皮病、皮肤瘙痒症、脂溢性皮炎等。 4、 内科:感冒、咳嗽、高脂血症和高蛋白血症、糖尿病、失眠、神经官能症、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慢性肠炎。 5、 妇科:痛经、闭经等。 熏蒸疗法的十大功效: 疏通经络 可放松筋骨,打通人体经络,促进气血循环,对各种风痛有效。 净血排毒:可改善人体新陈代谢,促进血液循环,帮助排除体内废物及肝肾毒

蝉蜕入药应用

1.中药蝉蜕性寒入肝,能疏散肝经风热而明目退翳。治肝红风热所致的目赤翳障,常与菊花、谷精草等同用,如蝉花散。 2.中药蝉蜕甘寒轻扬升浮,善发散风热,清利头目。治外感风热,温病初起,发热头痛等症,常与生石膏、薄荷等辛凉泄热之品同用。本品又能利咽喉,用治风热郁肺,发热咽痛,声音嘶哑等,常配伍胖大海、桔梗等。 3.中药蝉蜕入肝,能熄风止痉,凉肝定惊。用治肝火扰心所致的小儿惊哭或夜啼,常配朱砂、钩藤等同用。治破伤风,可与蜈蚣、全蝎等同用。 4.中药蝉蜕发散风热,兼能透疹,治风热疹毒郁闭肌表所致的麻疹不透,常与葛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