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部检测最好每年一次
眼部检测最好每年一次
1.有青光眼、白内障家族史的人一旦超过30岁,就要每年做一次眼底检查,超过40岁,而且有一些先兆症状的话,3个月就要做一次检查。
2.对于三高人群,体检时最好加查一下眼底。杨进献建议,糖尿病在初期就应该检查,主要检查眼底,做视网膜造影。初期做的话可以与后期有一个更好的比对,能更容易发现病的进展,可以及早预防。最好半年到医院检查一次眼部,眼睛的发病主要分六期,刚开始一期、二期可以不用治疗,但到三期就必须治疗了。
3.普通中青年人如果以前没有做过眼科检查,最好做一次全面的检查,包括视力、眼压、眼底,最好再做一个裂隙灯检查,角膜病、白内障、青光眼都能检查出来。
检查视力的方法
小孩视力检查方法:测量小孩的视力,首先跟受测试的小孩解释如何指出"E"缺口的方向,并变换"E”字卡,朝4个不同方向(上下左右)。让小孩坐在椅子上,以眼罩(或纸片)盖住一眼(但不可压迫到眼球)。这时可能需要大人在旁诱导小孩子专心看视力表。由最大的"E"字开始指。小孩子每指出一个字,便予以赞扬鼓励,给他信心,直到小孩所能指出最小的一行字。并记录视力。同方法测量另一眼之视力(如果小孩予的眼睛累了,可以让他休息一会儿再测量)。
大人的视力检查:使用成人用的视力表。先将受测的另一只眼以眼罩遮盖。要受测者将字母一一念出来,直到他看不到为止,并将最小一行字所代表的数字记录下来。再测另一只眼之视力。
电脑族易患视网膜脱落
预防措施一:最好每半年一次定期眼部检查;
预防措施二:防止眼外伤;
预防措施三:患近视眼的病人应定期到医院检查,尤其是眼底不好的近视患者;
预防措施四:预防近视眼的发生;
预防措施五:不做剧烈活动例如:打架;
预防措施六:不提重物;
预防措施七:用眼不要过度疲劳。
糖尿病患者视力突然减退要重视
视力突然减退,要引起重视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简称“糖网”),是在眼内视网膜组织中发生的渗漏性、闭塞性和增殖性的微血管病变,是造成糖尿病患者失明的重要原因,可惜至今仍有很 多糖尿病人根本不重视。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眼科主任安美霞表示,“糖网”近些年来已经逐渐成为仅次于老年性视网膜变性之后的四大致盲因素之一。而糖 尿病的病程和高血糖的程度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最主要危险因素。
专家介绍,糖尿病患者未必马上能检查出“糖网”,这取决于患 糖尿病时间的长短,血糖、血压、血脂的控制情况和个体的差异性。也正因为这样,使许多人产生了侥幸心理。其实,随着患病时间的增长,就可能慢慢开始出现糖 尿病视网膜病变了。据统计,50%糖尿病病史在10年左右的患者可出现视网膜病变,15年以上者达80%。糖尿病病情越重,年龄越大,“糖网”的发病概率 越高。而肥胖、吸烟、高血脂、妊娠、高血压、肾病等可加重“糖网”的病情。需要注意,1型糖尿病患者发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更早更严重,尤应提高警 惕。
专家提醒,糖友如果发现这些症状,要尽快到医院检查:
1、视力减退,特别是夜间视力下降最明显,或近视程度加重;
2、看东西出现重影;
3、上睑下垂、眼球运动障碍;
4、眼前有发黑的物体漂浮,如小球、蝌蚪或蜘蛛网;
5、视野缺损,即眼睛能看到的范围较以前明显缩小;
6、视物不清,如隔云烟;
7、视物有闪光感。
定期散瞳+眼底照相检查是筛查金标准
定期检查,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关键,然而定期检查并非看看视力表那么简单。安美霞强调,定期散瞳加眼底照相检查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筛查的金标准。 普通体检中的眼部检查是无法监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进展的。她建议,糖尿病患者眼部检查时间间隔为:1型糖尿病患者在发病后5年首诊,以后每年一次;2型糖 尿病患者在确诊糖尿病时首诊,以后每年一次;如在检查时有异常发现,应更频繁地进行随诊。
另外,日常生活中控制血糖依然是关 键,如果血糖控制不好,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可逐渐恶化,因此要把血糖控制在正常或接近正常,才能稳定眼底病变。另外,有条件的患者可以尝试进行激光治疗,这 是目前被认为是治疗“糖网”的有效方法。激光治疗对该病的发病过程有有益的作用:一是令新生血管退化并阻止它们再生;二是减少黄斑水肿。光凝后定期随诊和 复查,了解疗效,若有新的病变出现,可考虑追加光凝治疗。
怎样才能早期发现乳腺癌
其实癌变有一个过程,细心的人在乳腺癌病变早期可以发现一些征兆,以下几点有助于早期发现乳腺癌:1.乳房无痛性肿块。2.30岁以上的妇女乳房迅速增大。3.乳房缩小。4.乳头抬高。5.乳头或乳晕部位发生溃疡,经久不愈。6.乳房皮肤凹陷。7.乳头血性溢液。8.发现腋下肿物。
按乳腺癌筛查及早诊早治指南要求:1.乳腺自查:20岁以后每月检查一次。2.临床体检:20~29岁每三年一次,30岁以后每年一次。3.X 线检查:35岁摄基础乳腺片,普通人群2年一次乳腺X线摄影;大于40岁,每1~2年一次乳腺X线检查,乳腺X线检查可只拍斜位1张,若有疑问再加拍侧位或轴位片,60岁以后可隔2~3年拍片检查一次。4.超声检查:35岁以后每年一次乳腺超声检查,40岁以上每2年检查一次。
眼部检测最好每年一次
有些眼部疾病是可以通过筛查早期发现的,专家就眼部体检给出如下建议:
1.有青光眼、白内障家族史的人一旦超过30岁,就要每年做一次眼底检查,超过40岁,而且有一些先兆症状的话,3个月就要做一次检查。
2.对于三高人群,体检时最好加查一下眼底。杨进献建议,糖尿病在初期就应该检查,主要检查眼底,做视网膜造影。初期做的话可以与后期有一个更好的比对,能更容易发现病的进展,可以及早预防。最好半年到医院检查一次眼部,眼睛的发病主要分六期,刚开始一期、二期可以不用治疗,但到三期就必须治疗了。
3.普通中青年人如果以前没有做过眼科检查,最好做一次全面的检查,包括视力、眼压、眼底,最好再做一个裂隙灯检查,角膜病、白内障、青光眼都能检查出来。
检查视力的方法
小孩视力检查方法:测量小孩的视力,首先跟受测试的小孩解释如何指出"E"缺口的方向,并变换"E”字卡,朝4个不同方向(上下左右)。让小孩坐在椅子上,以眼罩(或纸片)盖住一眼(但不可压迫到眼球)。这时可能需要大人在旁诱导小孩子专心看视力表。由最大的"E"字开始指。小孩子每指出一个字,便予以赞扬鼓励,给他信心,直到小孩所能指出最小的一行字。并记录视力。同方法测量另一眼之视力(如果小孩予的眼睛累了,可以让他休息一会儿再测量)。
大人的视力检查:使用成人用的视力表。先将受测的另一只眼以眼罩遮盖。要受测者将字母一一念出来,直到他看不到为止,并将最小一行字所代表的数字记录下来。再测另一只眼之视力。
乳腺增生怎么调理 定期体检
无论是否有乳腺增生的症状,都应坚持定期体检。40岁以下女性每年一次彩超检查,40岁以上每年一次彩超+钼靶检查,这样才能及时发现疾病隐患,及早进行治疗。有家族史和高危因素的女性检查频率应该更高一些。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严重吗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早期一般无眼部症状,随着病变发展,可表现为不通程度的视力障碍、视物变形、眼前黑影飘动和视野缺损等症状,最终可致失明。眼底检查可发现视网膜微血管瘤、出血、渗出、棉绒斑、玻璃体出血、视网膜增殖、视网膜脱离等。
一经内科确诊患了糖尿病,即使没有眼部症状,也应至眼科专科进行眼部检查。经检查无眼部并发症的患者应每半年或一年随诊一次;确诊为早期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患者,应2~3个月随诊一次,并配合药物治疗;如果经检查发现已发生增殖前期或增殖期视网膜病变者,需进行全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即眼底激光治疗。
全视网膜激光光凝通过封闭视网膜微血管瘤和无灌注区,减轻视网膜耗氧量,减少视网膜新生血管的发生机率,有效控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病情进展,防止并发症,有效率可达70%,是目前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最有效的治疗方法,也是唯一争取保存一定视力的途径;通常每只眼至少应进行4~5次激光才能完成全视网膜光凝的疗程,每间隔7~10天一次,必须完成一个疗程的激光治疗,才有可能保留一定的视力而不失明。出现白内障、玻璃体出血、机化、视网膜脱离等病变时,将影响眼底激光治疗,必须经过玻璃体视网膜手术,使屈光间质透明后才能最终完成全视网膜光凝。
全视网膜激光治疗完成后,也应定期进行眼部检查,开始是2~3个月一次;半年后可每半年一次;2年后可每年一次;5年后还应不定期长期随诊,必要时补充激光。同时控制血糖、血压、血脂等全身状况,尤其注意防止血糖明显波动。血糖水平控制不稳定和长期高血糖的情况下,即使全视网膜激光光凝已经完成,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仍会急速进展。
黄码要天天测核酸吗 三天两次核酸检测了怎么还是黄码
1、结果更新延迟导致解码也相应延迟,可耐心等待黄码转绿码。
2、可能地区政策调整,改为七天三检,需要在七天后再进行一次核酸检测才行,可电话咨询相关的防疫部门了解情况后再去做核酸检测。
3、三天两次核酸检测,每次要间隔24小时以上,可能间隔时间没到24小时,要再进行一次核酸检测,符合黄码变绿码的要求才可恢复绿码。
怎样预防视网膜脱落
由于现在人们生活习惯,工作习惯,人们都是离不开电脑,离不开手机,这样导致眼部疾病发生的可能性大大的增加,像视网膜脱落这种病,那么该如何预防呢!
1、不要过度用眼
在平时应该注意对眼睛的保护,上班族对着电脑的,屏幕可以换成那种纯色的,不要太艳。注意休息,不要过度用眼,可以拿那种盆栽,吸收辐射光。有意识的多眨眼。
预防视网膜脱落,高度近视眼患者应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注意避免头部的剧烈震动,如磕碰、蹦极、跳迪斯科等。一旦发现眼前有黑影、闪光感和视物变形等,应该及早到医院检查。
2、避免眼部外伤及头颅震荡
眼前如出现闪光与火花,或某方位有幕状黑影挡住,应立即上医院请眼科医生检查。如眼底检查仅发现单纯视网膜裂孔而无视网膜脱离时,可采用激光封闭裂孔。
3、注意防复发
曾经有视网膜脱落史者要防止复发,应避免劳累,压力大、温差大、空气不干净,甚至乘飞机等情况,也都可能引起旧病复发。
4、定期做眼部检查
建议每半年一次定期眼部检查。
另外,平时多注意休息,可以多吃点水果,维生素ABC类对眼睛都是比较好的元素,平时注意躲摄入。在办公时要注意休息,中午的话可以趴着休息一下,可以用那种视优眼托枕,这种对视网膜脱落手术后的人适用,也可以办公时使用。减轻对眼部的压力。
营养过剩会导致儿童近视吗
儿童营养过剩可导致近视的发生:眼科专家指出,时下除了电脑的普及、过早进行文化教育等因素会使儿童因弱视造成视力低下外,儿童营养过剩也可能导致近视。
眼科专家指出,目前家庭生活水平普遍提高,家长给孩子吃很多高脂肪高热量的食物,而维生素、矿物质普遍缺少,由于维生素A、钙是眼球发育必须的元素,一旦缺乏会使眼眶内压力增大,近而导致眼球外凸,前后距拉长,形成近视,这也是目前很多儿童虽然眼部并没有器质性病变,但依然表现出弱视等视力低下情况的重要诱因之一。
就造成儿童视力低下的原因,新视界眼科医院专家说,弱视儿童年龄越小、治疗越早效果越好,家长应每2至3个月带孩子进行一次眼部检查,进行散瞳视网膜验光,最长也要保持每年一次,以及时发现弱视及其它眼病。此外,平时家长应教育孩子正确用眼,注意看书间隔时间、距离、光线,做眼保健操、望远、多做户外运动等。特别是已患近视的儿童或有近视家族史可能患近视的儿童,平时应不挑食,不偏食,少吃甜食,日常的饮食中应注意摄入与眼睛密切相关的营养素,如维生素A、B1、B2、D、E等,同时注意观察孩子表现,如发现儿童喜欢靠近看电视、眼球震颤、头位异常、看东西眯着眼等现象,应引起重视。
5天5检必须间隔24小时吗
是的。
根据相关要求,实施5天5检核酸检测要求,5天内每天进行1次核酸检测,每次检测间隔不少于24小时”。
之所以核酸检测需间隔24小时,主要是因为,先关病毒的复制存在一定的间歇期,间隔24小时进行一次核酸,可以很大程度上减少漏诊或误诊的概率。
肾功能检查每年一次可以吗
关肾脏病的检查有很多,最常用的有尿液检查、肾脏B超和肾功能检查,被称为“肾脏三大常规检查”,它们从多个方面提供肾脏的初步诊断信息,相互之间不能替代,是进行肾脏病筛查的重要、必不可少却又最简便、经济的检查项目。早期发现肾脏病并给以恰当治疗,可以延缓慢性肾脏病的发展速度,降低尿毒症的发生率。还可显著减少心血管等的并发症,从而提高生活质量,重返社会。因此建议,肾脏健康检查一定要每年查一次,对于有肾脏肿瘤等家族史的健康者,如果有条件,可以半年做一次。
妇女为什么要定期妇科检查,检查内容是什么
定期妇科检查可以及时筛查出无明显症状的疾病,如子宫肌瘤、阴道肿物、宫颈炎症及宫颈癌或早期的宫颈癌前病变(又叫CIN)以及卵巢病变等。妇女每年最少进行一次妇科检查,有肿瘤家族史的患者应该半年一次妇科检查。
妇科检查的内容包括:
⒈常规妇科检查,包括:外阴发育情况、阴道情况、清洁度和炎症;子宫的位置、大小、活动度和双侧附件的情况,如有无包块、压痛等。
⒉宫颈细胞学检查,取宫颈脱落细胞做宫颈的防癌检查,最好是液基细胞学如TCT 及 HPV检测(有条件时),如仅行液基细胞学检查,建议每年进行,如液基细胞学和 HPV检测同时进行,建议2-3年进行一次。
⒊盆腔超声检查:40岁以下如无特殊,每年一次,40岁以上的妇女建议每半年进行一次阴式三维彩色超声检查。
中老年人需要做哪些检查
那么,中老年人需要做哪些检查?
1、全身健康检查:45-65岁之间,依健康状况,大约两、三年检查一次。65岁以上,最好每年检查一次。
2、视力/听力检查:每2-4年检查一次。
3、空腹血糖检查:至少3年检查一次,及早发现糖尿病。过胖且血脂异常或有心血管疾病者,则应每年检查。
4、骨质密度检查:无论男女,60岁以上可以检查一次。往后根据身高、身体的变化,再规划继续追踪的次数。
5、结肠直肠癌预防检查:每年一次粪便潜血检查,至少每年一次肛门指检和乙状结肠镜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