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中医治疗哮喘

中医治疗哮喘

传统医学认为: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当哮喘病发作时,肺道不能主气,肾虚不能纳气,则气逆于上,而发于喘急。脾为生化之源,脾虚生痰,痰阻气道,故见喘咳,气短。因此,哮喘病是肾、肺、脾,三虚之症。 中药成分治疗支气管哮喘被国家纳入星火计划项目,目前很多患者采用了中药治疗。

主治中草药:太子参、冬虫夏草、浙贝母、天花粉、槟榔、白芨、甘草等。

生活注意事项:忌烟、酒及辛辣、生冷、油腻食物。

哮喘的中药食疗及外治法

1.川贝鹧鸪汤:本汤化痰止咳固肾。鹧鸪1只、苦杏仁9~15粒、川贝9~15粒、广陈皮5克、山药30克,煲汤。(适合体弱者)

2.水蛇瘦肉汤:本汤化痰止咳平喘。广陈皮4克、水蛇1市斤(去皮脏后大约剩半市斤左右)、白果6~10粒(去壳,稍打)、苦杏仁5克、瘦肉80克,煲汤。(适合体实者)

3.外治用白芥子末3克,鸡蛋清和匀,搽上背部(大椎、肺俞穴)或用老姜汁4~6滴、生油8~10滴和匀,搽背部(大椎、肾俞和肺俞穴)。前者适合体质壮实者,后者适合体虚者

中医治疗哮喘效果怎么样

中医治疗哮喘食疗方:

1、水蛇瘦肉汤:一般很多的人都选用这个方法,因为简单有效,本汤化痰止咳平喘。广陈皮4克、水蛇1市斤(去皮脏后大约剩半市斤左右)、白果6~10粒(去壳,稍打)、苦杏仁5克、瘦肉80克,煲汤。适合体实者。

2、川贝鹧鸪汤:本汤化痰止咳固肾。鹧鸪1只、苦杏仁9~15粒、川贝9~15粒、广陈皮5克、山药30克,煲汤。适合体弱者。

3、外治用白芥子末3克,鸡蛋清和匀,搽上背部(大椎、肺俞穴)或用老姜汁4~6滴、生油8~10滴和匀,搽背部(大椎、肾俞和肺俞穴)。前者适合体质壮实者,后者适合体虚者。

生活注意事项:忌烟、酒及辛辣、生冷、油腻食物。

中医辨证治疗哮喘:哮喘症分为外感和内伤两种。其症状与咳嗽的情形和用药极为相似,而慢性支气管炎和咽炎往往是由于长期误服清热化痰以及消炎退烧的药物所导致的,而且,哮喘患者每年的秋季必然发作。哮喘、(慢性)气管炎、咽炎的患者,如果能够坚持服用大剂四逆汤3~5个月,秋季必不发作。

小儿哮喘的治疗六大误区

错误观点一:过分强调冬病夏治

“冬病夏治”是中医治疗哮喘的特色疗法。哮喘多在气候寒冷的秋冬季节发作,在炎热的夏季则较为少见。中医认为夏季少发是因为“正气盛”,在此时“借正去邪”,采用在“三伏天”穴位贴敷或中药内服的方法以求减少冬季哮喘的发作。

错误观点二:有病有根无苗

小儿哮喘的治疗有哪些误区?一般中医认为哮喘发作即为病,其病因为根,苗为何物呢?这其中涉及到哮喘的诊断,西医诊断哮喘要有比较严格的年龄和发作次数的限制,许多有喘息症状的小儿达不到哮喘的诊断标准,被诊断为喘息性支气管炎或是毛细支气管炎。特别是毛细支气管炎,是小婴儿特有的疾病,独立于哮喘之外,但是有相当一部分病例会发展为小儿哮喘。

错误观点三:重症状轻体质

西医治疗哮喘有一套十分规范的治疗方法,按照哮喘的发病程度分级分阶段治疗,这是对的,但这种治疗方法却忽视了每一个患儿具有不同体质的问题。

错误观点四:不分年龄,统一治疗

西医一旦诊断为哮喘,治疗原则统一,中医也只是根据患儿的体质辨证为热、寒、痰等证用药。

错误观点五:哮喘不用治,长大就好

现代医学的理论,有一部分哮喘的患儿随着年龄的增大,免疫力的增强,哮喘发作次数减少,症状减轻,甚至痊愈,国外一些医疗机构做的较大规模的调查结果的确是这样。但是哮喘反复发作,势必会对呼吸系统造成损害,也对小儿的生长发育起到一定的影响。即使是症状轻的患儿未经治疗而自愈,等到这部分患儿年老以后如何还未可知。

错误观点六:治治看,没有完整的治疗计划

哮喘发作期的治疗是一个短期的过程,但哮喘的治疗却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论是西医治疗还是中医治疗都是如此。这里还是要谈到稳定期的治疗,对于哮喘的治愈十分关键。但有些家长没有耐心,哮喘发作缓解以后就不正规服药了,认为孩子不是好好的吗,吃药干什么,也有些是因为迫于经济原因不能长期治疗,这都会对患儿的预后大有害处,长此以往,这部分患儿发生肺源性心脏病、慢性阻塞性肺病的危险性很大,对患儿以后的生活、工作造成很大的影响。

咳嗽性变异性哮喘怎么办

咳嗽变异性哮喘多发于儿童,三成以上的儿童干咳其实与该病有关,而年龄大于50岁的成人得咳嗽变异性哮喘比例比较高,约有13%,而且女性居多。对于咳嗽变异性哮喘,及时的治疗很重要。

那么,咳嗽变异性哮喘如何治疗?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与典型哮喘治疗基本一样,使用抗组胺药物、支气管抗张剂、β2-受体兴奋剂、茶碱类或肾上腺皮质激素才能缓解症状,而一般的止咳化痰药和抗生素治疗对于该病并没有多大的作用。

此外,像奈多罗米、色甘酸、酮替芬等药物对于咳嗽变异性哮喘引起的变态反应或者细胞肥大也起到稳定的作用,收到良好的效果。药物的雾化吸入是治疗哮喘的有效措施,选用合适的吸入装置,有助于药物吸入的分量准确和有效性。

中医治疗哮喘变异性哮喘比西医治疗更有特色,因为中医治疗不仅有药物治疗,还有其他的治疗手法,如针灸、拔罐、熏蒸等,内外结合,综合运用,具有不错的疗效,而且中药治疗还可以调理身体,起到预防作用。

除了药物治疗,平时的护理也很重要。对于哮喘病患者,运动可能会诱发哮喘,但如果长期不运动,身体免疫力也会下降,容易受到其他疾病侵扰,也是不利于哮喘病的治疗,所以得了咳嗽变异性哮喘,要选择合适的运动,适当锻炼。比如游泳,就是一种很好的哮喘病健身活动。

咳嗽变异性哮喘主要是患者接触变应原引起的,所以找出过敏源,积极避免才是有效的预防措施。常见的变应原有各类螨虫、真菌、动物皮毛、花粉、粉尘等,平时保持环境清洁,空气清新流通,可以避免这些过敏源的聚集。

中西医治疗哮喘常见的方法有哪些

一、中医治疗哮喘:

治疗咳喘,不仅要针对患者肺、脾、肾三脏虚弱的情况治疗,还应选择恰当的治疗时机,可以事半功倍。秋冬天寒,易发哮喘,中医主张在秋冬服用益气补阳的中药制剂治疗,结合中医穴位注射、敷贴等,常可达到临床治疗之显著效果。而中医治疗方法的核心是以补气为中心、通过润肺、健脾、益肾进行整体性治疗,并在中医内部调理的基础上,通过激活人体自愈能力,实现原来“以药治病”到“人药结合共同治病”的转变。

二、西医治疗哮喘:

1、哮喘的患者应该针对过敏原作脱敏治疗,可以减轻或减少哮喘发作。治疗哮喘目前应用较多的是舌下脱敏疗法,使呼吸道粘膜产生耐受性,从而减轻或控制过敏症状,到达脱敏治疗的目的。

2、使用药物来进行治疗,治疗这种疾病的药物主要有控制发作药和缓解发作药,控制发作药就可以起到抗炎的作用,主要使用这种药是为了达到减少和避免哮喘发作的,这样才可以稳定肺部功能,而缓解发作药也具有支气管扩张作用的,这种药一般都是在患者急性发作的时候使用的。

3、哮喘的患者建议用雾化平喘治疗,这样会好的快一点,最好选用阿奇霉素抗感染治疗,这个药在这个方面的效果要好一点。治疗哮喘期间患者一定要多喝开水,否则那些痰排不出来,可以适当的口服一点化痰的药,如盐酸氨溴索片效果不错的。

支气管哮喘如何诊治比较好

【传统治疗】西医疗法是目前临床上应用的非常多的一种疗法,但是它存在很多弊端:

易复发:西医治疗起效很快,但是短时间之内又会复发,病情还会加重,根本无法起到治疗的效果。

副作用:西药的副作用很大,持续服用可形成终身服药。

不良反应:长期服用,可造成患者血糖、血压升高,老年人群容易患糖尿病、高血压、肥胖症,过量服用会猝死。

【中医治疗】中医如何有效治疗慢性支气管哮喘

为了避免西医治疗带来的毒副作用,或许有的人会选择中医治疗,可是单纯传统的中医治疗也有很多弊端,单纯的使用中药,不仅发挥的作用比较慢,而且治疗后也会反复发作,疗效不稳定。还需要有正规,科学,规范的治疗方法。

【偏方治疗】有些商家掌握了哮喘患者求医无门的心理,推出各种偏方

祖传药方、特效药物......各种偏方治疗哮喘疾病正在市面蔓延,这些偏方没有科学依据,靠商家的各种吹嘘去骗取患者的信任。

哮喘应如何治疗效果比较好呢

中西医治疗哮喘常见的方法如下:

一、中医治疗哮喘:

治疗咳喘,不仅要针对患者肺、脾、肾三脏虚弱的情况治疗,还应选择恰当的治疗时机,可以事半功倍。秋冬天寒,易发哮喘,中医主张在秋冬服用益气补阳的中药制剂治疗,结合中医穴位注射、敷贴等,常可达到临床治疗之显著效果。而中医治疗方法的核心是以补气为中心、通过润肺、健脾、益肾进行整体性治疗,并在中医内部调理的基础上,通过激活人体自愈能力,实现原来“以药治病”到“人药结合共同治病”的转变。

二、西医治疗哮喘:

1、哮喘的患者应该针对过敏原作脱敏治疗,可以减轻或减少哮喘发作。治疗哮喘目前应用较多的是舌下脱敏疗法,使呼吸道粘膜产生耐受性,从而减轻或控制过敏症状,到达脱敏治疗的目的。

2、使用药物来进行治疗,治疗这种疾病的药物主要有控制发作药和缓解发作药,控制发作药就可以起到抗炎的作用,主要使用这种药是为了达到减少和避免哮喘发作的,这样才可以稳定肺部功能,而缓解发作药也具有支气管扩张作用的,这种药一般都是在患者急性发作的时候使用的。

3、哮喘的患者建议用雾化平喘治疗,这样会好的快一点,最好选用阿奇霉素抗感染治疗,这个药在这个方面的效果要好一点。治疗哮喘期间患者一定要多喝开水,否则那些痰排不出来,可以适当的口服一点化痰的药,如盐酸氨溴索片效果不错的。

中医治疗哮喘的偏方

[方一]罗汉果半个,柿饼2--3个,冰糖少许。将罗汉果洗净,与柿饼一起加清水二碗半煎至一碗半,加冰糖少许调味,去渣。1日分3次饮用。本方清热,去痰火,止咳喘。

[方二] 糯米100克,冰糖少许。洗净糯米焖饭,或上笼蒸熟,另将冰糖整熬,浇在饭上,每日午餐温热服食,不可过量。本方适用于肺气虚弱所致急喘。

[方三]蚯蚓100克,桑白皮150克。将蚯蚓炒焦,共研成末,每服5克,日服2次,忌食辛辣食物。本方适用于痰黄而粘的哮喘者。

[方四] 杏仁、旋复花、款冬花各10克,粳米50克。前三味煎水去渣,人米煮粥,空腹食。

[方五] 薄荷15克,橘皮、紫苏各10克。一起煎汤服,1日2次;本方适用于外感风寒引起的咳嗽气喘。

[方六]干姜30克,淡豆豉15克,饴糖250克,植物油少许。干姜、淡豆豉同放锅内,加水适量,文火煎煮,每30分钟取汁1次,取2次后合并,文火煎煮至浓,加饴糖调匀,继续煎熬至挑起糖浆成丝时停火,倒入涂有植物油之搪瓷盘内,摊平,稍凉后划成小块。每服3块,日3次。本方适用于肺寒咳喘。

[方七] 薏苡仁30克,杏仁10克,冰糖少许。将薏苡仁煮粥,待半熟时,加入杏仁,文火煮至熟,加冰糖,早晚食用。本方适用于咳嗽痰多之喘症。

[方八] 水发白果150克,白糖100克,生粉25克。白果砸去外壳,放锅内加清水、碱适量;烧沸后,用竹帚刷去皮,挖去白果心,再放人碗内,加清水,上笼蒸熟,取出,锅内放白糖、白果,清水250克,武火烧沸;去浮汁,用生粉勾芡,倒入盘中,单食或佐餐。本方适用于肺气虚之喘证。

[方九]川贝母、生名膏、橘红茶30克,杏仁20克,前胡15克,生甘草10克,雪梨6个,冬瓜条100克,冰糖150克,白矾适量。先将石膏、杏仁、前胡:甘草共煎取汁的一小碗,待用;将冬瓜条切成黄豆大颗粒,贝母打碎,橘红研成粉,雪梨削皮捣烂调入白矾水,入冬瓜粒、冰糖、贝母、橘红粉,再倒入药汁,共盛一大碗内和匀。置于蒸锅中隔水蒸约50分钟,合成粘稠膏状即成,分次酌量食用。本方清热,止咳,平喘,适用于热性哮喘者。

[方十] 炙麻黄9克,钩藤15克,葶苈子9克,乌梅6克,蝉衣9克,石韦30克,甘草3—15克。水煎服,日分2次服。本方为江苏省中医研究所朱秀峰方,适用于哮喘。

[方十一]萝卜1000克,半夏、茯苓、陈皮、白术各10克,白糖适量。萝卜、洗净,刮细丝,与四药同人锅中,加水煎煮半小时,滤出汤汁,另置小火煎熬至较稠时入白糖,待成膏状停火置冷,每次1--2匙,日3次沸水冲服。本方适用于中焦痰湿,食少,咳喘。

[方十二] 椒母若干。研粉,每次3克,装入胶囊,内服,每日3次。本方除痰平喘,适用于哮喘。

喘息性哮喘怎么治疗好呢

1、在哮喘病的治疗中,西医治疗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治疗方法。专家介绍,所谓的西医治疗,一般是指西药的治疗,临床上比较常见的有:糖皮质激素、支气管扩张剂的应用。随着医学界的逐渐发展,在进行药物治疗时,可采用联合用药的方法进行治疗。

2、中医治疗。哮喘病患者在进行中医治疗时,主要是根据患者的类型,对症进行治疗。医学上,通常采用内治疗法进行治疗。在内治疗法中,主要包括:宣法、降法、纳法、健脾法、健脾化痰法等。患者在进行治疗时,一定要因病而治。

3、在哮喘病的治疗中,还可以通过其他疗法进行治疗。医学上比较常见的有:推拿、按摩、气功疗法等,这些治疗方法在很大程度上都能起到很好的治疗效果,患者在进行治疗时,可根据自身情况进行选择。

哮喘是慢性病,需进行长期的防治管理,应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进行分级治疗,可随病情的变化升级或降级处理,其治疗管理的目标是①达到控制症状;②预防哮喘发作;③尽可能保持或接近正常的肺功能;④保持包括运动在内的正常活动。

中医治疗哮喘的三大法则

中医治疗哮喘的三大方法

(1)宣法

即宣畅肺气法。肺气以宣畅、布达为用。肺气只有宣达、顺畅,才能有效地吸清呼浊,维持生命之需要。若肺内夙有隐伏之痰饮,复感外邪,或饮食不慎,情志所伤,引动伏痰则使肺气失宣,发为哮喘。其治则当用宣浊,以宣通肺气。临床上根据病因不同,宣浊又具体分为“温宣法”、“清宣法”和“祛宣法”。即冷哮者,温宣以通;热哮者,清宣以通;浊哮者,祛宣以通。

①温宣法

温宣法是用性味辛温之方药,以温散束肺之寒邪,分解互结之寒痰,从而宣畅肺气,以收止喘平哮之功。此法用于冷哮证,症见哮喘因感受风寒,或进食生冷之物而诱发,哮喘急迫,胸闷气促,形寒肢冷,面青唇紫,痰白而粘,舌苔白腻,脉象弦滑,喉间有水鸡声,肺部有哮鸣音等。用射干麻黄汤合小青龙汤加减药如射干、麻黄、细辛、法夏、桂枝、生姜、五味子、甘草等。麻、细、姜、桂都是辛温散寒宣肺之药,尤以细辛辛温走窜,善通关窍,为开通气道之先锋;麻黄辛苦温,上宣肺气,下降逆气,既开鬼门,又洁净府,是宣肺平喘之主将。生姜、半夏善化寒痰,射干、桂枝寒温并用,善利咽通滞,少佐五味子收敛肺气以防宣散太过而伤肺气,甘草调和诸药而本身亦善平喘。如此则寒散痰化而气道通畅,哮喘自平。

②清宣法

清宣法是用寒凉性质的方药,来清热化痰,宣通肺气,从而达到止哮平喘的一种治法。它适用于痰热交阻、壅塞气道的热哮证。症见哮喘声高息涌,胸胀气粗,膨膨然若气不能容,张口抬肩,倚息难卧,以呼出为快,或兼发热,口干,汗多,舌红,苔黄,脉滑数。听之喉间痰鸣如曳锯,肺部有哮鸣音,甚至干湿性口罗音(多系合并感染)。常用自订的清宣平哮汤,即麻杏石甘汤加葶苈子、马兜铃、桑白皮、鲜竹沥等药。麻杏石甘汤辛凉宣泄,清肺定喘为主药,辅以葶苈子、马兜铃苦寒降气,桑白皮、竹沥甘寒润肺,合用之,使肺热得以清泄,痰热能够化解,两邪即除,气道自通,哮喘焉作?

③祛宣法

祛宣法是指祛逐风邪法。过敏性哮喘,其来迅速,其去也疾,符合风邪的“善行而数变”之特点,因而将过敏原病邪归属于风邪一类较妥。祛宣平哮法用于风邪偏胜的哮喘,症见哮喘突然发作,胸闷气憋,咽痒,呛咳,痰少或无痰,舌苔净,脉浮滑,常用祛风汤(自制验方):防风10g,荆芥10g,白芷6g,细辛3g,地龙10g,蝉衣6g,木蝴蝶5g,薄荷6g,苍耳子10g,甘草10g。风性轻扬,善客上焦,故用药宜轻,不仅药量宜轻,而且药质宜轻,如荆、防、辛、蝉衣、木蝴蝶等。药性轻扬,宣泄上焦,才能起到祛风止哮之功,此所谓“上焦如羽,非轻不举。”

(2)降法

即通降肺气法。肺主肃降,肺气以清肃下降为顺,以壅塞上涌为逆。肺气的壅塞多因痰饮内伏窠臼,复感外邪引动,故而痰气交阻,闭阻气道,发为哮喘。因此,治疗哮喘常用降气法。临床又据证分为两法。

①理气降逆法

理气降逆法多以涤痰、宽胸、下气药均组方,治疗以痰气交阻为甚的哮喘证,症见哮喘发作,声高息涌,喉间痰鸣如曳锯,胸闷气粗,痰涎壅盛,或见恶心呕吐痰涎,舌苔厚腻,脉滑或弦滑。可用苏子降气汤合三子养荣汤:苏子、白芥子、莱菔子、橘红、半夏、当归、前胡、厚朴、生姜、桂枝、沉香、甘草。本方以三子、橘红、半夏、前胡除痰实为主药,其中莱菔子、橘红、厚朴、沉香宽胸下气为辅,当归、桂枝、生姜、甘草能通利血脉,因肺朝百脉,百脉通利则有利于肺气降。全方既能除痰降气,又能通利血脉,气道乃通,哮喘可宁。

②釜底抽薪法

肺与大肠相表里,若肺气不降,则大便难通;反之,若大便不通,则肺气难降,两者都可诱发或加重哮喘。一般多见于肺热痰结型哮喘,或已发哮喘而兼见大肠热结者。症见哮喘发作,哮声响亮,胸闷腹胀,大便秘结,数日不通,或兼见额头大汗,口干渴,舌暗红,苔黄厚,脉滑数。可用宣白承气汤加味,以清肺降气,化痰通下,药如生大黄、生石膏、杏仁、瓜蒌、桑白皮、枳实、厚朴、莱菔子。便秘甚者加芒硝。若病情紧急,不便煎汤药者,也可单用生大黄粉一味3~5g吞服,每日2~3次,也有效果。

(3)纳法

肺气以呼、吸相合,宣纳互济为治。若肺气只呼不吸,或只吸不呼,则肺气将绝。若宣多纳少,则肺气耗散无根而形成虚喘。若纳多宣少,则肺气壅塞而成喘。是故肺气的升降出入与哮喘之成因关系密切。纳气法多用于单喘无哮者,多见于慢性哮喘的间歇期,不哮单喘,动辄气喘吁吁,呼吸短促者。临床上根据证候不同,而有补肾纳气法与镇纳浮阳法两种。

①补肾纳气法

补肾纳气法用于肺肾两虚之虚喘证,症见呼吸短促,急促低喘,易出汗,活动更甚,常伴头晕耳鸣,腰酸腿软,夜尿多,尺脉弱。可用人参蛤蚧散加减,偏肺气虚,汗多易感冒咳嗽者,加玉屏风散、五味子、紫菀;偏肾气虚,阳虚怕冷,腰腿酸软,阳痿,夜尿多者,加胡桃肉、仙灵脾、肉苁蓉、鹅管石等;偏阴虚,五心烦热,盗汗,口干不饮,形瘦,脉细数者,加熟地、麦冬、五味子,或改用麦味地黄汤。

中医治疗儿童哮喘的优势

第一,中医采用辨证论治的原则和方法,辨这个病现在发作了,属于哪一种证型,然后对证下药,直观的进行用药,按照现在的说法,叫做精准医学,其实中医两千年之前就已经有这个精准医学了,辨证就是精准医学治病的一种方法。辨证用汤药,辨证用中成药,辨证用穴位敷贴,在我们中医的古籍上面记载,在清代就有这方面记载,它也是一个寒证热证的敷药。

第二,中医治疗哮喘有很多独具特的疗法,也具有一定的优势。比如针灸,艾灸,推拿等也是我们一个优势。还有中药的雾化,中药雾化是近代才有的,大概60年代、70年代以后才开始这方面雾化;还有中药直肠给药,大概是90年代以后才开始的,这都是中医治疗哮喘的一个优势,西医就没办法采用这些方法,西医一般是雾气喷雾, 然后是静脉滴注等,缓解期也是服用一些加增强免疫力的药。中医虽然有这么多优势,但是我希望家长们用药的时候最好还是找专业的中医儿科医生开具处方,指导用药,到正规医疗机构去购药。

不难发现,中医治疗儿童哮喘,不但讲求辨证施治,更有许多独具特色的疗法。而中药的副作用相对较小也是中医治疗儿童哮喘的一大优势。中药在治疗儿童哮喘的时候,是不会有多大副作用的。中医儿科医生一般都避免比如说大汗大热,有毒副作用严重的的药物,这类药物一般不用或者是用的很少,所以中药是不会有很多副作用的,

但是我们在临床上治疗儿童哮喘,需要结合我们的国情,常常是中西医结合的,儿童哮喘很严重的时候,临床需要的时候,除了用我们中医的办法,往往也给做静脉滴注,目的就是尽快的为小儿为患儿解除哮喘,使其尽快的恢复健康。

过敏性哮喘怎么治

不少人认为,哮喘在发作时才需要治疗,这实际上是一种认识上的误区。哮喘是一种慢性反复发作性疾病,需要长期的治疗,如果在缓解期(哮喘未发作期)不进行有效的预防性治疗,哮喘就会反复发作,久而久之会引起肺气肿、肺心病等严重的并发症。

目前,抗炎防过敏成为治疗哮喘的首要原则。这无疑指出了哮喘现代治疗的重点,应放在缓解期。通过适宜的锻炼、合理的营养、良好的心态、充足的睡眠,通过对缓解期上呼吸道等感染性疾病的防治,对可疑致敏原的预防,可以增强体质、提高机体抗病能力,彻底消除气道内的炎症,降低过敏原对气道的致敏反应,这样就能有效地预防哮喘的发作。

对于小儿哮喘,治疗越早越彻底,治愈的可能性就越大。这是因为小儿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成熟,具有良好的可塑性,如果不及时治疗,患儿成年后,将失去治愈哮喘的机会,从而使哮喘成为终身疾病。

针对过敏性哮喘怎么治这个问题,本文就先为您介绍到这里,对于有过敏性哮喘的人来说,如果是感觉西医治疗效果不好的话,可以尝试一下使用中医治疗,说不定可以取得不错的治疗效果,而且对于过敏性哮喘患者一定要注意平时避免接触过敏源。

相关推荐

中医治疗哮喘的方法有哪些

(1)宣法 即宣畅肺气法。肺气以宣畅、布达为用。肺气只有宣达、顺畅,才能有效地吸清呼浊,维持生命之需要。若肺内夙有隐伏之痰饮,复感外邪,或饮食不慎,情志所伤,引动伏痰则使肺气失宣, 发为哮喘。其治则当用宣浊,以宣通肺气。临床上根据病因不同,宣浊又具体分为“温宣法” 、“清宣法”和“祛宣法”。即冷哮者,温宣以通;热哮者,清宣以通;浊哮者,祛宣以通。 ①温宣法 温宣法是用性味辛温之方药,以温散束肺之寒邪,分解互结之寒痰,从而宣畅肺气,以收止喘平哮之功。此法用于冷哮证,症见哮喘因感受风寒,或进食生冷之物而诱发,

中医治疗小儿哮喘

如果是使用西医治疗小儿哮喘的话,采用的都是治标不治本的方法,就是在患儿发病的时候及时采用药物制止,而不能彻底的除根。为了让自己的孩子可以彻底的康复,现在有很多家长都想要采用中医治疗小儿哮喘。 小儿哮喘治疗比较棘手。除了服药、打针、功能锻炼、调节饮食等措施之外,经常按摩也是较好的方法。按摩可调节神经—内分泌功能,促进血液循环,防止哮喘发作。 按揉丰隆:此穴在小腿前外侧,外膝眼(膝盖外下方凹陷处)与外踝尖连线的中点处。按摩此穴能和胃气、化痰湿、清神志,治疗咳嗽、眩晕、腹痛、下肢痛、咽喉肿痛等症。 按揉鱼际:此

哮喘病偏方 中医治疗冬季哮喘

腊八以后,寒冬腊月的严寒相信大家已经深有体会了,冬季是疾病的高发季节尤其是哮喘,一口气起不来很有可能致命。那么冬季治疗哮喘有什么方法呢?今天小编就为大家中医偏方帮助你有效治疗冬季哮喘。 李女士的女儿6岁时得了支气管哮喘,每当受凉感冒就发作。在用止咳药控制病情的同时,有个老中医哮喘偏方让给孩子用姜葱敷脚,效果不错。即每晚睡觉前用热水泡脚10~15分钟,再取鲜葱白50克、鲜生姜15克,捣成泥敷在脚心,用纱布包住,第二天起床时去掉。每晚1次,两周为1疗程,一般使用1~3个疗程,每个疗程间隔7天。 天津药物研究院

咳嗽变异性哮喘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变异性哮喘吃中药好吗

变异性哮喘无论是咳嗽变异性哮喘还是胸闷变异性哮喘都是可以吃中药进行辅助治疗的,但是中药仅仅能够辅助治疗而已,也就是说目前治疗变异性哮喘最主要的方法还是西医。 哮喘近几十年治疗方法已经得到了很好的发展,比原来多了很多,而且大部分哮喘患者只要经过规范的治疗是可以得到控制的。但是目前有很多不法的商家打着中药或者藏医或者古传秘方的一些旗帜。 销售一些含有口服激素的所谓的中成药或者是中药,实际上这些药物可以短期内使哮喘得到控制,但是会增加将来控制哮喘的风险,口服激素不是不可以用于治疗哮喘,但是它的治疗哮喘是有严格的

小儿哮喘中医治疗

热哮 呼吸气急,喉中痰鸣如吼声,烦闷不安,咳嗽阵法,咳痰色黄或白,炭质稠厚,咳出困难,多汗,口干渴,喜饮水,舌质红,舌苔黄或黄腻。 冷哮 呼吸气急,喉中哮鸣,胸闷憋气,咳嗽,咯白色泡沫样痰或白粘痰,或清稀痰,咳吐不爽,口不干渴,或渴喜热饮,天冷或受风遇寒容易发作,怕冷形寒,舌质淡,苔白滑或白润。 缓解期有肺气虚弱、脾气虚弱、肾虚不足3个证型。 肺气虚弱型 面色晄白,气短懒言,自汗,怕冷,四肢不温,舌质淡,苔薄白。 脾气虚弱型 平时食量少,腹胀,大便稀薄,或者进食油腻后易于腹泻,哮喘常常因饮食不当而诱发,体

什么是三伏贴

三伏贴是中医治疗中的一种传统疗法,是预防性治疗的方式之一。是在农历的三伏期间,根据不同的病症,选取药物制作成膏药,贴于穴位的治病方式。主要适用于治疗多种反复发作及过敏性病症。它最早是专门用来治疗哮喘病的一种方法,后来观察它对于哮喘病和慢性气管炎疗效的时候,发现它对免疫力具有一定的增强作用。

寒性哮喘和热性哮喘的区别有什么

所谓的热性哮喘与寒性哮喘中医哮喘的分类,是中医的特定称谓,西医是没有这样分类的。 中医治疗哮喘要根据个人不同的体质而定,一般南方多发热性哮喘,北方多发寒性哮喘。热性哮喘与寒性哮喘二者的主要区别是:寒性哮喘气促哮鸣,痰涎稀薄,色白有沫,面恍色晦,畏寒肢冷,口不渴或渴喜热饮,舌苔薄白或白滑,脉浮紧。热性哮喘发作时气息短粗,痰黄而粘,咳痰不利,面色潮红,胸中烦热,渴喜热饮,舌红苔黄,脉滑数。 寒性哮喘:见于冬季或哮喘发病的早期。临床特点为咳嗽,哮鸣,呼气延长,气急喘促 ,痰液清稀,色白多沫,四肢不温,面色苍

支气管炎用什么方法治疗

一、中医治疗 中医 具有解毒、止咳、平喘、祛痰作用。能提高机体免疫力,增强机体代谢功能,消除炎症反应,提高抗病能力,预防慢性气管炎、哮喘反复发作。 二、贴敷疗法 贴敷治疗哮喘早在古代已运用于临床,我外用贴敷治疗哮喘既继承了历代中国传统医学的特色,又在临床中得到了发展不断创新。所选治疗方法旨在通经走络、开窍透骨、拔病外出;所选穴位大多以背部俞穴为主,乃脏腑精气输注于肩背部之处,同时也是邪气集散传注经络脏腑之枢纽。 所谓"五脏之系咸在于背",故脏腑之病皆可治背。背部选穴贴有振奋诸阳之精气,温通俞穴,气血输

哮喘中医按摩治疗

1、寒喘 (1)取坐位。先依次用拇指指腹端揉小天心、外劳宫、一窝风各50次,推三关100次;再用示(食)指、中指作黄蜂入洞50次;最后用拇指指腹端按揉太阳、风池穴各1分钟。 (2)取仰卧位。用拇指指腹端依次揉天突1分钟,揉膻中2分钟,揉乳旁、乳根各1分钟。 (3)取俯卧位。用手掌擦其背部2分钟,以皮肤微红、微热为度;再用拇指指腹端按揉两侧肺俞穴各1分钟。 2、热喘 (1)取坐位。依次用拇指桡侧端清肺经、清大肠经各100次;用示(食)指、中指指腹面清天河水100次;再用拇指指腹端揉掌小横纹100次。 (2)

中医过敏性哮喘治疗

1、过敏性疾病,常表现为腠理开合失常,治疗以调和营卫为主,是中医治疗的有效方法。 2、过敏性疾病,如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治疗以散风,止痒,脱敏,抗菌,解痉,平喘,通窍为主,在病情,主要以健脾补肾为主,是中医治疗过敏性哮喘的方法。 3、遇冷风就打喷嚏、流清涕,是卫气虚不能抵御外邪所致,治疗要以补气为主,增强功能,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健脾补气能使气血充盈,增强抗病能力。 4、肾为先天之本,主藏精,肾气不足,肾精不固,抗病能力低,易发作过敏性哮喘,此方法是中医治疗,过敏性哮喘的用药方法。 过敏性哮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