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前列腺癌发病后如何加以治疗

前列腺癌发病后如何加以治疗

1、切除术,外科切除术是目前最常用的治愈性治疗前列腺癌的方法,称为前列腺癌根治术,将前列腺和肿瘤完整切除。根据患者的体型特征和医生的技术特长选择相应的手术方式。

2、放疗,放射性粒子种植治疗,也就是将放射性粒子进过皮肤种植到前列腺中,这个治疗前列腺癌的方法是通过近间隔放射线对前列腺癌杀伤,因损伤小、通常不需要其他治疗辅助,也是前列腺癌的治愈性治疗方法之一。

3、体外放射治疗,体外适型放射治疗是一种将外照射治疗应用于前列腺癌的新方法,通过进步前列腺部位的最大照射剂量同时减少前列腺附近组织的照射剂量,治疗前列腺癌是可减少传统体外放射治疗的不良反应、进步治疗效果。

4、冷冻疗法,冷冻治疗是一种微创治疗手段,在超声引导下将探针通过皮肤置入前列腺中,然后将液氮注入探针以冷冻和杀死肿瘤细胞。目前,冷冻治疗常作为外照射治疗后无效的前列腺癌患者的二线治疗。多数情况下,无论是任何一个时期的治疗,都是以多种治疗技术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治疗,只不过是分为主次而已,如果是早期治愈的情况下,在定期检查的同时,最好是能够辅以一些比较好的药物治疗方式,以巩固治疗效果,预防反复复发。

前列腺癌产生原因

1、遗传:前列腺癌产生原因和遗传具有一定的关系,家族中若出现患病家属,则男性患病可能性高于普通人,有家族病史引起该病发病约占9%左右,直系男性亲属指父亲、兄弟,前列腺癌的发生和体内的一个或一组基因有关系,目前还不知道这些基因是什么。

2、性生活:前脸腺癌发生和男性体内荷尔蒙分泌有着比较密切的关系,其中性生活越频繁的男性分泌荷尔蒙就是越多,自然患上前列腺癌机会便越大,对那些无法进行荷尔蒙分泌的男性患前列腺癌的几率几乎为0。

3、饮食:饱合性脂肪酸也是诱发男性患上前列腺癌诱发剂。前列腺癌发生和男性体内的饱和性脂肪酸含量是具有比较密切关系的,日常生活中过多摄入富含饱合性脂肪酸的食物,会诱发男性患上这个疾病的,希望男性在日常生活之中养成好的饮食习惯。

4、年龄:年龄也是导致患上前列腺癌的一个发病原因,在小于45岁男性中少见,但随年龄增大前列腺癌发病率急剧上升的,绝大多数前列腺癌患病年龄大于65岁,基本上40岁后年龄每加10岁,前列腺癌这个疾病发病率就是会加倍增加的。

前列腺癌的发病率到底有多高

前列腺癌疾病是一种男性恶性肿瘤疾病,由于自身条件以及社会环境的影响,发病率是逐年升高的,越来越受到了人们的广泛重视,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那么前列腺癌疾病的发病率具体有多高呢?下面给大家普及一下相关的知识。

前列腺癌发病率最高的地区是北美和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大部分亚洲国家都是低发病率地区。1993-1997年美国黑人的标化发病率达到了185.7/10万,是同期上海市民的60倍。虽然绝对数差别很大,但是近30年来前列腺癌发病率在大部分国家都有明显的升高。1978年至1997年美国黑人的前列腺癌发病率上升了92.8%,同期新加坡华人的发病率增加了88.4%。

美国前列腺癌发病率的增高明显受到了PSA筛查的影响:1986年随着PSA检查技术的广泛使用,发现了许多无症状的前列腺癌患者,使得前列腺癌发病率迅速上升,并在1992年达到高峰,随后由于早期筛查的缘故发病率出现下降,1995年以来保持缓慢增长。

同期上海、台湾和新加坡三个亚洲发达地区的肿瘤发病率资料显示:近20年时间,三个地区前列腺癌的发病率分别增加了3.3倍、8.5倍和4.8倍。目前新加坡和台湾的前列腺癌发病率都在15/10万以上,位列男性常见肿瘤的前6位。

虽然美国和中国的前列腺癌发病率差异显著(高达78倍),但是前列腺癌死亡率的差别要小得多(16倍)。由于PSA筛查和治疗手段的进步,1998-2002年美国的前列腺癌死亡率为30.3/10万,并且仍处在下降趋势中。

而亚洲地区的死亡率变化趋势和发病率变化相接近,1978年至1997年新加坡华人的前列腺癌死亡率增加了173.7%。死亡率和发病率的比值是反映肿瘤致死性的指标,虽然美国前列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都位居前列,但死亡率和发病率的比值低于亚洲国家且逐渐降低。

前列腺炎会导致前列腺癌吗

虽然慢性炎症是肿瘤发生的原因之一,但全世界范围内的报道中还没有发现慢性前列腺炎能够导致前列腺癌发生的证据。

前列腺癌与其他癌症的病因有很大差别,雄激素的调控失调与前列腺癌的发生有直接关系。吴阶平教授在解放后对北京尚在世的清末太监进行了调查,发现他们没有得前列腺癌的例子,全世界研究也发现阉割后的人不患前列腺癌,这说明雄激素在前列腺癌发病中起了重要的作用。目前世界医学公认,阻断雄激素对前列腺癌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研究发现,前列腺癌还与人种、遗传、环境因素有关。不同种族的发病率相差颇大,白种人和黑人发病率最高,黄种人移民至欧美发病率增加,亚洲人种发病率最低。高脂饮食和肥胖的因素,也可能是前列腺癌的诱因,多项研究都证实摄取太多动物脂肪与前列腺癌有关。

由于男性体内有雄激素的存在,没有办法完全防止发生前列腺癌。人们仅能够从饮食上多加注意,希望减少前列腺癌发生的可能性。比如年纪较大的男性要少吃肉类,多吃低脂肪食物、黄豆类食品和蔬菜水果,并定期运动增强体质。

饮食因素对前列腺癌的影响吗

脂肪摄取量:动物性脂肪中所含较多的饱和脂肪酸可能与前列隙癌发病有关。

黄豆蛋白:黄豆中含较多类异黄酮的雌激素样结构物质,此物质具有抑制前列腺癌发生的可能性。据称,东南亚一些国家前列腺癌发病率低可能与摄取豆类食品多有关。

蔬菜、水果:由于这些食物中含有较多各种维生素具有预防癌症作用。另据研究,西红柿中所含番茄红素对前列腺癌细胞具有抑制作用。最近美国《癌症杂志》报道,血中番茄红素与前列腺癌发生有明显逆相关系。也就是说,血中番茄红素含量愈高,患前前列腺癌的可能性愈低。

维生素D:日照时间愈短的地区前列腺癌的发病率愈高。过去一些研究人员就曾指出活性维生素D对前列腺癌发生有抑制作用。近年研究,活性型维生素D(1,25维生素D)具有抑制前列腺癌细胞的增殖作用,据称与前列腺癌细胞具有维生素D受体有关。

硒:硒是一种类硫黄的金属元素。土壤中含有此元素高则其中生长的植物中含量也较高。最近有人研究认为,血中和爪甲中硒含量与前列腺癌有一定关系,人们认为硒有可能对前列腺癌有预防作用。目前在美国正研究维生素E和硒的复方制剂,用于前列腺癌的预防作用的研究。

茶:茶特别是绿茶其中含有具有抗肿瘤作用的儿茶素和多酚类物质。实验研究证明,这些成分对前列腺癌细胞具有抑制作用。据研究,如每日饮茶l0杯,癌症发病年龄可以推迟,发病率可以下降。茶可随意饮用,毒性低,至少具有防癌的辅助作用。

酒:饮酒是否与前列腺癌有关,对此持否定的人较多,但最近也有人研究,大量饮酒成为酒的依赖者,则可成为前列腺癌诱发因素之一,因此,过度饮酒对前列腺癌发生具有一定危险性。

前列腺癌骨转移的治疗

前列腺癌是全球第六大恶性肿瘤。在美国,前列腺癌发病率居男性恶性肿瘤第一位,死亡率仅次于肺癌,占第二位,每六个美国老年人中就有一个人患前列腺癌。随着我国人口的老龄化,前列腺癌的发病率也在逐年上升,其对老年男性健康的影响正逐渐凸现。

上海地区前列腺癌发病率1985年是2.6/10万,到2000年增长到了 7.7/10万,预计2005年将达到10/10万。北京地区的情况类似,1985年发病率是2.36/10万,1985~1995年,城区前列腺癌发病人数增加了2.3倍,现在预计也达到了 10/10万。

在我国,目前对男性前列腺关注不够,45岁以上的男性很少做体检,所以在医院初诊的往往是中晚期前列腺癌。一般因为骨痛而就诊,发现骨转移后,为了寻找原发灶,最终查出是前列腺癌。

前列腺癌最容易发生骨转移,骨转移发生率超过80%。往往全身骨显像显示为多发骨转移病灶,常见于髂骨、椎体、肋骨、颅骨和长骨近端等部位。最常见的也是最早的前列腺癌骨转移临床表现是骨骼的疼痛。持续的钝痛常常影响患者的食欲及日常的生活节奏,病人痛苦不堪。其次,由于骨头一点一点地被肿瘤细胞“吃掉”,转移的骨骼很容易发生病理性骨折。如果肿瘤细胞侵犯了病人脊柱椎体的话,那么椎体塌陷将引起脊髓受压迫的症状,这会使治疗更加棘手。

前列腺癌骨转移后,锶89治疗一个疗程,1/3病人骨转移病灶好转,1/3病人骨转移病灶相对稳定;对于骨转移疼痛治疗,锶89有近90%的疼痛缓解率,其中1/3能达到不痛。

前列腺癌骨转移应提倡综合治疗,与双膦酸盐类药物联合治疗效果更好,如果局部控制不理想,还可以追加放疗,进一步提高疼痛控制率。

教你如何区分前列腺癌与前列腺增生

看病程的长短:

前列腺癌发病速度较快,前列腺增生发病相对缓慢,病情进展亦慢,但前列腺癌出现症状后病程发展很快,不但排尿困难迅速加剧,还可能在短期内出现明显的消瘦、乏力、贫血等症状。前列腺癌发生转移较早,多表现为腰椎、骨盆及大腿骨等处的疼痛,或腹股沟区的淋巴结肿大。前列腺增生不会发生转移的现象。

去医院做正规检查:

1.穿刺检查:取前列腺组织可准确鉴别是前列腺癌或前列腺增生。

2.同位素、X线检查:可发现前列腺癌的转移灶。

3.CT扫描:前列腺增生的腺体可很大,但表面光滑,质地较均匀,硬度适中,周围境界清晰。前列腺癌则呈现不规则肿大,表面高低不平,有结节,质硬如石,边境不清,并与直肠粘连固定。

以上两种方法就可以帮助男性朋友区分前列腺癌与前列腺增生,大家一定要仔细了解,避免误诊,耽误治疗。

男性前列腺预防

前列腺癌是出自前列腺的恶性肿瘤。若其中有细胞的基因突变导致增殖失控,就成为癌症。恶性细胞除了体积扩大或侵犯邻近器官,也可能转移到身体其他部位,尤其是骨头和淋巴结。前列腺癌可能造成疼痛、排尿困难、勃起功能不全等症状。

前列腺癌发病遍布世界各地。发病率各地不同。美国的发病率是世界最高,欧洲次之(欧洲各地发病率也不同),东亚与南亚最低。从人种来看,黑人前列腺癌发病率最高,白种人其次,黄种人前列腺癌发病率最低。生活在本土的黄种人比移居北美地区者发病率低。

但是,近几年,在我国的发病率有上升的趋势。据估计,50岁以上的男性当中,大约有40%的人前列腺中都患有很小面积的癌症。

前列腺癌是男性第二常见的癌症,因而丧生的人数仅次于肺癌。

引起前列腺癌的原因是什么?

人们对患前列腺癌的原因还不清楚。然而,有一些因素对前列腺癌的发展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1、年龄的增加;

2、家庭中有前列腺癌的历史;

3、高食用脂肪;

4、输精管切除;

5、遗传因素;

6、社会经济地位;

7、吸烟;

8、由于职业原因,须接触镉重金属;

9、性生活及性传染病。

改变不良生活行为预防前列腺癌

1、合理饮食:前列腺癌发生与膳食结构及食用频率有密切关系。医学研究表明,高脂饮食是较公认的危险因素,饮用水含钙较高的地区,前列腺癌发病率也较高。

2、加强性教育:有学者认为:传统的婚姻观、性关系严谨可能是我国前列腺癌发病率低的原因。研究表明,前列腺癌的危险性增加与性传播疾病有关,尤其是淋病,尖锐湿疣等,虽然未能明确前列腺癌发病机制,一般认为与性激素调节失衡有关,但最近提示一些炎症与前列腺癌的相关性。

3、戒烟:烟草是前列腺癌另一重要危险因素。医护人员应首先树立不吸烟的榜样,劝告戒烟,减少烟草对人体的危害。

4、保护环境:在经济发达地区,工农业严重污染区域,前列腺癌高发;而民风淳朴,自然生态环境良好地区低发。我们应唤醒公众环保意识,减少环境污染,净化生活空间,共同保护好我们生存的环境。

5、调节生活节律,延缓衰老:医护人员应该指导人们选择健康而又活跃的生活方式,合理饮食,适度运动,戒烟限烟,保持心理平衡,增强体质,保持内分泌稳定,延缓衰老从而降低前列腺癌发病机率,减缓前列腺癌发病速度,提高生活质量。

6、定期体检:对年龄在40岁以上的男性定期抽查血量前列腺特异抗体( PSA)以早期发现前列腺癌。

前列腺癌发病的原因是什么

前列腺癌是男性生殖系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它的发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不断增长,绝大多数人都不是很了解前列腺癌发病的原因,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患前列腺癌发病的原因和哪些因素有关。

前列腺癌发病的原因主要与以下几个因素有关:年龄。年纪越大,发生前列腺癌的机会也就越高。

荷尔蒙。男性荷尔蒙分泌越多的人,罹患前列腺癌的机会也就越多。也因为这个原因,从小被阉割或睾丸发育不良的人不会得前列腺癌,但是相信没有男人愿意用这种代价来换取自己远离前列腺癌。

环境。环境中的镉污染,也会加大前列腺癌的发生几率。

遗传。血亲中有前列腺癌的人,得前列腺癌的机会就比一般人高;换句话说,约有9%的前列腺癌患者有家族病史。

感染。长期、慢性的细菌或病毒的感染,会大大增加前列腺癌光顾的机会。

饮食。如果你的日常饮食中,摄入了大量含有饱合性脂肪酸的东西,那就要小心了。饱合性脂肪酸可是前列腺癌的诱发剂。这些都是前列腺癌发病的原因。

老年男性最易发前列腺癌

这些问题都要从前列腺癌的发病原因说起,其实老年人患有很多疾病也和自己的生活习惯有关,和周围的环境有关,总之,诸多的因素都是大家不可不注意。

1、年龄:老年人容易发病,前列腺癌主要发生于老年男性。因此,年龄与前列腺癌发病的原因有很大关系。

2、饮食:少摄入高热量的脂肪性食物,多食用大豆蛋白类。因为脂肪摄入过多会导致胆固醇合成增加,进一步导致以胆固醇为基础合成的雄激素增加,而雄激素中的睾酮比率增加是重要的前列腺癌发病的原因。

3、遗传:虽不能说前列腺癌有家族遗传特性,但是,有前列腺癌家族史的男性,前列腺癌的发病机率也会大大增加。

4、种族:黄种人明显低于白种人,我国前列腺癌的发病率明显低于欧美国家,但近年有增加趋势。

5、前列腺癌发病的原因还与肥胖、吸烟、手术有关,这些也能增加前列腺癌的发病率,尽管少数研究认为接受输精管切除术的人患前列腺癌的机率会增高,但大部分研究都不赞成这一观点。

前列腺癌的严重危害有哪些

在临床上,对于前列腺癌发病造成的一些健康危害,我们大家一定要提高警惕积极加以防治,这样才能在最大程度上减小这种疾病带来的健康损害。尤其是可以让患者有效的摆脱生命危险。那么在日常需要我们重视防治的前列腺癌的危害都有哪些呢?

1、疼痛

疼痛是前列腺癌发病最为典型的一个症状表现,会导致患者深受折磨。患者起病以后会出现多个部位疼痛的症状,这是需要重点医治的,不然会导致患者疼痛难忍失去治疗的信心。腰部、骶部、臀部、髋部疼痛,骨盆、坐骨神经痛是最常见的,剧烈难忍。

2、转移症状

当这种症状产生以后,患者的病情已经处于中晚期阶段,需要重视遏制病情的进一步发展。在前列腺癌病人中转移很常见。约有1/3甚至2/3的病人在初次就医时就已有淋巴结转移,前列腺癌的症状多发生在骼内、骼外、腰部、腹股沟等部位。可引起相应部位的淋巴结肿大及下肢肿胀。全身症状通常是前列腺癌造成的最令患者不能承受的症状。由于疼痛影响了饮食、睡眠和精神,经长期折磨,全身状况日渐虚弱,消瘦乏力,进行性贫血,恶病质或肾功能衰竭。这是前列腺癌患者尤其要重视加强治疗的。

骨转移是前列腺癌的噩梦

前列腺癌——老年男性健康的隐匿杀手

赵先生经过各种检查,结果出来了,他出现了前列腺癌多发性骨转移。也就是说前列腺癌的癌细胞已经转移到了骨骼系统,引起了骨骼的强烈疼痛并导致了运动障碍。

前列腺癌是全球第六大恶性肿瘤。在美国,前列腺癌发病率居男性恶性肿瘤第一位,死亡率仅次于肺癌,占第二位,每六个美国老年人中就有一个人患前列腺癌。随着我国人口的老龄化,前列腺癌的发病率也在逐年上升,其对老年男性健康的影响正逐渐凸现。上海地区前列腺癌发病率1985年是2、6/10万,到2000年增长到了 7、7/10万,预计2005年将达到10/10万。北京地区的情况类似,1985年发病率是2、 36/10万,1985~1995年,城区前列腺癌发病人数增加了2、3倍,现在预计也达到了 10/10万。

骨转移是前列腺癌晚期的主要表现

前列腺癌是最易发生骨转移的恶性肿瘤,超过80%的前列腺癌患者会发生骨转移。骨转移病灶可见于髂骨、椎体、肋骨、颅骨和长骨近端等,大多发生在骨骼中轴线血运丰富的部位。最常见的也是最早的前列腺癌骨转移临床表现是骨骼的疼痛。持续的钝痛,常常影响患者的食欲及日常的生活节奏,以致病人日渐消瘦,痛苦不堪。其次,由于骨头一点一点地被肿瘤细胞“吃掉”,转移的骨骼很容易发生病理性骨折。如果肿瘤细胞侵犯了病人脊柱椎体的话,那么椎体塌陷将引起脊髓受压迫的症状,这会使治疗更加棘手。

骨转移的治疗是一种综合治疗

前列腺癌早期往往对男性雄激素的抵抗治疗是敏感的。然而随着病情的发展,这种雄激素抵抗治疗将渐渐失去作用,同时前列腺癌也发展到了晚期。幸运的是,赵先生的病虽属前列腺癌晚期,但对雄激素抵抗治疗是敏感的。通过口服药物及必要的手术干预,他的雄激素降到了一定水平。为了缓解骨头疼痛的症状,医生给他使用了一种主要成分为双膦酸盐的特殊药物。随着药物一滴一滴输入赵先生体内,骨痛的折磨一步一步离他远去,笑容也逐渐在赵老先生的脸上绽放。三周后,赵先生从容地走出了医院的大门。

相关推荐

前列腺癌发病概况

前列腺癌是男性泌尿生殖系统肿瘤中最重要的一种,是人类特有的疾病,其他哺乳动物自发倾向极为罕见。在欧美国家,前列腺癌是男性最常见的癌症,美国每年新诊断的癌症中,前列腺癌约130 000例,占20‰,为男性癌症死因的第二位,仅次于肺癌。 每年死于前列腺癌的患者约35 000例。近年报道有超过肺癌的趋势。前列腺癌发病率,美国1983~1984年为75 .3/10万男性人口,死亡率为22.7/10万男性人口。我国尚无这方面的精确统计资料。北京城区200万人口,1985~1987年前列腺癌发病率为2.41/10万

前列腺癌是如何引起的

目前认为,发生前列腺癌的先决条件是男性、年龄增加和雄激素刺激,其他如遗传倾向、接触化学物质、饮食因素等。新近有人提出性传播疾病、输精管结扎术和前列腺癌有关。 前列腺癌是男性泌尿系肿瘤中最重要的一种。在北欧各国前列腺癌发病率占男性肿瘤的第一位,美国占第二位,西欧、南美的发病率低些,东欧和亚洲发病率最低。且不同种族的发病率相差很大,黑人发病率及死亡率最高,白人次之,黄种人最低。 已报道的与前列腺癌相关的危险因素令人困惑,因为其中几乎无一因素能够恒定地重现。其中因素之一是在排除年龄及社会经济状况的影响后,有生

前列腺癌出现新型治疗方法

近十年来,中国的前列腺癌发病率骤增,而大城市更是成为“重灾区”,上海市20年间的前列腺癌发病率增长了十余倍。 专家表示,中国前列腺癌联盟一直与众多高校、科研机构等合作探索新的治疗选择,通过应用抗癌新药以及创新疗法改善患者及其家人的生活质量。 前列腺癌也被形容为“沉默的杀手”,早期不易发现,通常确诊时已至晚期。目前,晚期前列腺癌最主要的治疗方法是内分泌治疗,又称为雄激素阻断治疗。在前列腺癌中,雄激素能够促进肿瘤生长,而雄激素阻断治疗能够降低雄性激素水平从而实现“去势”。虽然该疗法有一定疗效,但对肿瘤的控制一

得了前列腺癌如何治疗

前列腺癌发病随年龄而增长,其发病率有明显的地区差异,据报道前列腺癌仅次于肺癌,在男性是癌症死亡的第二位。前列腺癌如何治疗呢?专家介绍如下: 一、“观察等待”可能较适合于A期、B期病人,有时也是C期病人的选择。前列腺癌可以无任何临床治疗的必要,如果幸运的话,终生都无需治疗。目前尚无法预知肿瘤是否会进一步发展,因此需要始终保持警惕性,如定期检查等。如果病情有进展,则需要治疗。 二、手术:包括各种术式可供选择,是早期前列腺癌通常所采用的治疗方法。手术治疗的目的是治愈癌症,消除“观察等待”所带来的焦虑情绪。前列腺

盲目壮阳会增加患前列腺癌风险吗

睾丸不发育或没有睾丸的人(如宦官)不会发生前列腺肥大,也不会发生前列腺癌,这说明前列腺癌与男性睾丸以及体内雄激素密切相关。此外,专家还指出,如果已经有前列腺癌潜伏在体内,却依然摄取男性雄激素产品,则会导致病情恶化。 近年来,前列腺癌死亡率已经攀升至欧美男性恶性肿瘤死亡率首位,其在我国的发病率也越来越高。前列腺癌好发于老年人,且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走高。其在有前列腺癌家族史的人中发病率明显高于普通人群。 调查发现,前列腺癌还与生活水平和饮食结构有关,饮食中脂肪、蛋白质及胆固醇成分越多,则前列腺癌发病风险就

雄激素与前列腺癌的关系

雄激素起着控制前列腺发育,生长,分化,维持其结构,功能的作用,撤除雄激素后,会造成前列腺细胞破坏,DNA破碎,最终导致细胞凋亡.睾酮产生于睾丸,分泌后进入血液循环,是雄激素主要体内来源. 正常人体雄激素的代谢活动处于一个平衡状态,雄激素调控失蘅对前列腺癌发病肯定有一定影响.临床研究发现雄激素的条控失衡与发病有着直接的关系;年轻是去势的男性(如太监),从未发现有前列腺癌的发生,某些运动员服用合成类固醇,在比较年轻的时候就能发生前列腺癌,高脂肪饮食男性,血浆,前列腺局部的雄激素水平较高,前列腺癌发病率高,

前列腺癌骨转移的治疗

上海地区前列腺癌发病率1985年是2.6/10万,到2000年增长到了 7.7/10万,预计2005年将达到10/10万。北京地区的情况类似,1985年发病率是2.36/10万,1985~1995年,城区前列腺癌发病人数增加了2.3倍,现在预计也达到了 10/10万。 在我国,目前对男性前列腺关注不够,45岁以上的男性很少做体检,所以在医院初诊的往往是中晚期前列腺癌。一般因为骨痛而就诊,发现骨转移后,为了寻找原发灶,最终查出是前列腺癌前列腺癌最容易发生骨转移,骨转移发生率超过80%。往往全身骨显像显示

前列腺癌会遗传吗

很多男性在得知亲属患上前列腺癌后,会非常担心自己将来也会得前列腺癌,进而终日茶饭不思,郁郁寡欢。那么这种忧虑到底有没有根据呢?前列腺癌到底会不会遗传呢? 目前医学界已经公认,遗传是前列腺癌发病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危险因素。 如果某人的一个一级亲属(父亲或亲兄弟)患有前列腺癌,他本人患前列腺癌的危险性会增加1倍以上。如果有2个或2个以上的一级亲属患前列腺癌,他本人换前列腺癌的危险性会增加5~11倍,而且发病年龄相对于那些没有亲属患前列腺癌的患者,也会提早大约7年。 虽然知道前列腺癌会遗传,但是有亲属患前列腺癌

前列腺癌的病因会是什么

1、前列腺癌是男性泌尿系肿瘤中最重要的一种。在北欧各国前列腺癌发病率占男性肿瘤的第一位,美国占第二位,西欧、南美的发病率低些,东欧和亚洲发病率最低。且不同种族的发病率相差很大。因此,这是导致前列腺癌的病因之一。 2、已报道的与前列腺癌相关的危险因素令人困惑,因为其中几乎无一因素能够恒定地重现。其中因素之一是在排除年龄及社会经济状况的影响后,有生育能力的前列腺癌的患者子女数明显高于正常及前列腺良性增生的患者,但有孩子并不是前列腺癌的病因。 3、研究发现前列腺癌的病因与接触镉有关。在美国农民的前列腺癌发病

男性防治前列腺癌应从饮食细节入手

调查显示,欧美男性的前列腺癌发病率比中国、日本高很多,是因为人种不同。但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东西方饮食结构的不同才是关键原因,少吃红肉、多吃豆类和蔬菜是远离前列腺癌的秘诀。这对越来越喜欢大鱼大肉的中国男性来说,也是很好的警示。 红色肉类危险大 教授说,前列腺疾病的发病率与男性的雄性激素、脂肪和胆固醇的摄入量以及生活方式有关,其中最关键的因素是饮食习惯。他举例说,在中国,男性患前列腺癌的几率不超过十万分之二;而在德国,前列腺癌发病率几乎是中国的25倍。但是移民到德国的中国人,优势便逐渐丧失。 美国也曾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