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眠药过度的后果
安眠药过度的后果
由于生活中种种压力的原因,如今人们失眠的概率可以说是越来越高,但是我们切不可因此就滥用安眠药,虽然它会暂时缓解此病,但安眠药对人体的危害绝对是弊大于利,我之前长期滥用此药就给身体造成很大伤害,幸亏治疗及时才的已康复,今天我就分享一些安眠药过度的后果给大家,希望对你们有所帮助。
1安眠药是有瘾性的,而且长期服用还会产生一些心理影响,甚至出现难以忍受的戒断症状,便产生了非吃不可的错误认识,形成了药物依赖性
2“是药三分毒”,要知道大多数安眠药经过肝脏分解,再由肾脏排泄的,势必会对肝肾有影响,严重者还会引起肝脏肿大,肝压疼痛,肝功能不正常,甚至出现黄疸、浮肿、尿中蛋白等肝肾功能的损害
3某些安眠药排泄较慢,长期服用,日积月累,可产生蓄积中毒,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防止成瘾或药物蓄积中毒
注意事项:注意保暖、避免寒冷刺激 ;保持精神愉快,避免精神刺激和情绪波动
老人用药的八大注意事项
1、注意药种类不要过多
老年病人服用的药物越多,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的机会也越多。此外,老年人记忆力欠佳,药物种类过多,易造成多服、误服或忘服,最好一次不超过3~4种。
2、注意不要用药过量
临床用药量并非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老年人用药应相对减少,一般用成人剂量的1/2~3/4即可。
3、注意不要长期用一种药
一种药物长期应用,不仅容易产生抗药性,使药效降低,而且会对药物产生依赖性甚至形成药瘾。
4、注意不要滥用药物
患慢性病的老人应尽量少用药,更不要没弄清病因就随意滥用药,以免发生不良反应或延误治疗。
5、注意不要长时间用药
老年人肾功能减退,对药物和代谢产物的滤过减少,如果用药时间过长,会招致不良反应。老年人用药时间应根据病情及医嘱及时减量或停药,尤其对那些毒性大的药物,一定要掌握好用药时间。
6、注意不要滥用三大“素”
抗生素、激素、维生素是临床常用的有效药物,但不能将它们当成万能药、预防药滥用,否则会导致严重不良后果。
7、注意不要滥用泻药
老年人易患便秘,为此常服泻药。其实老人便秘,最好用调节生活节奏和饮食习惯的方法来解决,养成每天定时排便的习惯,必要时可选用甘油栓或开塞露通便。
8、注意不要依赖安眠药
老年人大多数睡眠都不太好,但长期服用安眠药易发生头昏脑涨、步态不稳等,久用还可成瘾并损害肝肾功能。治疗失眠最好以非药物疗法为主,安眠药为辅。安眠药只宜用于帮助病人度过最困难的时刻,必须应用时,最好交替轮换使用毒性较低的药物。
老人失眠慎用药
A
自服安眠药越吃越多
宋阿姨60多岁了,10多年前她就出现失眠、多梦的情况,第二天虽精神差了点,但还可以应付。逐渐地,失眠变得严重了,为了减轻睡不着的痛苦,她开始偶尔吃点安眠药,后来变成每天都服用,而且用量从每天一粒逐渐增加。由于听说安眠药有很多严重的副作用,因此每次吃药她都很纠结,几乎每次都是在床上翻来覆去折腾一个多小时,最终放弃抵抗,起身吃上一两粒,然而不是没有效果,就是迷糊一小会儿就又醒过来,于是接着再吃一两粒。这样一个晚上至少要吃七八粒,有时甚至一晚要吃10多粒。白天迷迷糊糊的,丢三落四磕磕碰碰是家常便饭,记忆力也减退了不少。家人都非常反对她吃安眠药,她觉得家人不能理解她失眠的痛苦,因此经常吵架。
深圳市康宁医院睡眠障碍科主任江帆说,由于失眠让人痛苦,因此安眠药成为一些失眠老人的无奈之选,他们像宋阿姨这样,不愿服安眠药,却又不得不服药。
B
老人失眠原因不少
江帆认为,通常来说,老年人的睡眠质量会与年轻人有很大的区别,多为浅睡眠,睡眠持续性更易被打乱。有很多因素会导致老年人出现失眠。
老年人睡眠不佳,首先与年龄增长导致身体储备降低有关。上了年纪后,多个身体器官、系统的生理储备下降,这种身体机能的改变同样会出现在维持睡眠的系统中。随着年龄的增加,引起维持高质量睡眠的生理储备减少的因素开始变多,比如活动量小、光照不足、唤醒阈降低、自主神经活动能力改变、昼夜节律改变等。因此年龄越大,睡得越少。
年老多病,而很多躯体疾病也会导致睡不着觉。其中疼痛是最常见原因,风湿性关节炎、腰背痛、滑囊炎、纤维性肌痛尤其容易导致老年人睡眠的中断。缺血性胸痛、呼吸困难、夜尿等,也使老年人出现失眠的概率大为增加。而脑部病变,如高血压、脑出血、脑梗塞、痴呆等,会减少脑部血流量,引起脑代谢失调而产生失眠。
抑郁症是导致老年人失眠的常见精神疾病,通常伴有入睡困难,早醒,深度睡眠变少,或者白天睡眠过度。据估计,在老年人群中,抑郁症状的发生率可高达30%。而过度思考、内心不安、烦恼、焦虑、忧伤、痛苦等心理社会因素,都可能使老年人出现失眠,躺在床上浮想联翩、辗转反侧而睡不着觉。
江帆建议,由于失眠原因多样,因此应综合治疗失眠症,而不是一遇到失眠就向安眠药求助。
C
老年人使用安眠药有禁忌
“老年人一定要慎用安眠药物。” 江帆指出,由于机体对于安眠药的吸收、代谢和排泄能力减弱,老年人服用安眠药的副作用更大,身心健康会受到更大损害。
首先,长期使用可形成依赖,甚至成瘾。有些老年人在临睡前必须服用安眠药,否则就难以入睡乃至通宵不眠,或者一定要确信床边备有安眠药以便随时服用,如果没有安眠药在手边就高度紧张等,这就已经产生了依赖性。
其次,导致记忆力减退,甚至提高患痴呆症的风险。长期服用安眠药会降低人的认知能力,使记忆力和智力出现减退。研究表明,长期服用安眠药与老年性痴呆的发病有一定的关系。法国和美国研究人员对1000多名平均年龄为78岁的老人进行了为期15年的跟踪调查,调查开始时这些老人都没有痴呆症状,后来其中部分人开始服用安定类安眠药,结果显示,这部分人出现痴呆症的风险比其他人高60%。研究人员表示,虽然这项研究目前只是揭示了一种相关性,不能完全证明安定类安眠药与痴呆症之间的因果关系,但为谨慎起见,建议人们尽量不要服用此类药物,医生在为失眠患者开此类药物时也应慎重。
第三,当心诱发其他疾病。随着年龄的增加,老年人的肝肾功能逐渐减退,随便吃安眠药,可能造成肝肾功能衰竭,产生耐药性,引起精神障碍,诱发其他疾病。因为安眠药在体内大多是经过肝脏、肾脏代谢的,长期服用会增加肝肾的负担,有的还会引起肝脏肿大、肝区疼痛、黄疸、浮肿、蛋白尿、血尿及恶心、腹胀、食欲不振、便秘等肝肾功能损害及肠胃反应。有的安眠药还会导致精神不振、智力减退,血压下降等蓄积中毒症状,甚至引起呼吸循环功能障碍情况。
第四,安眠药会抑制呼吸,因此有呼吸系统疾病的老年人,使用安眠药物更有禁忌。如重症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患者,往往因睡眠差而被当成失眠症,此时如果错误地进行安眠药治疗,可使病情急剧加重,甚至发生睡眠中呼吸暂停时间过长而死亡。
D
服安眠药一定要遵医嘱
“安眠药的使用,一定要在专科医生和专业药师的指导下进行。” 江帆强调,有些病人,如重症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患者,在没有同时采取有效治疗的情况下,是禁忌使用安眠药的。
如果具备使用安眠药的适应症且无禁忌症,使用安眠药进行治疗则应本着“最短疗程、最小剂量”的原则。建议睡前一次服用足够治疗剂量,不要像宋阿姨那样一次次加药。如果服药感觉无效,不要自己调药,而是要去医院复诊,请主治医生来明确问题,调整用药。
对于长期用药的老年失眠患者,不能骤然停药或强行撤药,此时小剂量使用安眠药反而是必要的。应在医生指导下,有步骤地慢速逐渐递减剂量。如将药物分开吃,或减少夜间用药;开始时一般每1周或2周减少1次;持续治疗停止后,可再间歇用药一段时间。“整个停药过程可能需要数周甚至数月之久,且需根据病情弹性调整。骤然停药很容易出现戒断反应,导致患者对停药产生恐惧,延缓停药进度。”江帆解释。
康宁医院临床药师曾环思还建议,安眠药不要与酒精或其他中枢神经系统抑制药物同时服用,同时注意监测药品不良反应,用药过程中如有问题或疑问,应及时与医生和药师保持有效沟通。
停用安眠药后为什么晚上会失眠
专家指出,安眠药是一种能对大脑皮层和中枢神经起到抑制作用的镇静型药物。少量服用这种药物可引起睡眠。但是,在服药过程中也有些问题需要注意。这类药都有一定的成瘾性,即长久服用后患者对其会有一种依赖性,停用以后可引起一些特殊的症状,即戒断症状,这又被称之为药物依赖性。这种依赖可表现为精神依赖和躯体依赖,躯体依赖是指重复多次的给同一种药物,使患者的中枢神经系统发生了某种生理或生化方面的变化,致使对某种药物成瘾,也就是说需要某种药物持续存在于体内,否则药瘾大发产生戒断症状。
涉及到失眠患者,在他们停用安眠药后所出现的再次失眠情况就属于戒断症状。这种再次失眠的情况又被称作反跳性失眠,是服用安眠药患者最常见的停药反应。当然,并非每位安眠药使用者都会再次失眠,这种晚上会失眠的情况在服用短效药物后停药的患者中最为常见,而且它往往发生在高剂量用药情况下。
因此,专家提醒,失眠以后不可随意服用安眠药,更不能过量服食,因为过量服用安眠药还可导致中毒。而且,像这种停用安眠药后的失眠情况,只能通过正规的治疗才能得以改善。
神经衰弱的三种护理方法
1、忌精神负担过重
精神负担过重是致病因素。患者往往思想狭隘,受到一些精神刺激不善于自我解脱,久而久之,疑虑丛生,疾病缠身。若患者一旦能从沉重的精神中解脱出来,转变为乐观豁达,则神经衰弱症状将大大减轻甚至消失。
2、忌长期服用安眠药
神经衰弱有一个明显的症状就是失眠。若患者长期服用安眠药,将会造成严重的后果。大多数安眠药在体内主要是经过肝脏、肾脏代谢,长期服安眠药会增加肝、肾负担。
此外,若患者每晚服用安眠药,一般连续使用2~3个月即可产生耐药性。有的人开始只吃1片药就能安静入睡,后来吃2片、3片甚至4片才能入睡,到了最后,剂量再大也无效了。
长期服用安眠药还会出现胃肠道症状,如恶心,腹胀,纳差,肠蠕动减低等。有的安眠药长期服用还会蓄积中毒,出现精神不振,记忆力下降,思维迟钝,血压下降等等。
3、忌常服去痛片
有的神经衰弱患者因头痛而常服去痛片或头痛粉或APC。而常服去痛片,也会造成严重的后果。神经衰弱患者忌常服去痛片。
以上就是给您介绍的三种神经衰弱的护理方法。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一定要切忌精负担过重,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是非常重要的哦。当然还要避免长期服用安眠药和去痛片,这样做不仅不会减轻痛苦,还可能加重病情。在生活中我们一定要做好神经衰弱的护理工作。预祝患者早日康复。
老人用药有八防
1、不要长期用一种药
一种药物长期应用,不仅容易产生抗药性,使药效降低,而且会对药物产生依赖性甚至形成药瘾。
2、不要滥用三大“素“
抗生素、激素、维生素是临床常用的有效药物,但不能将它们当成万能药、预防药滥用,否则会导致严重不良后果。
3、不要种类过多
老年病人服用的药物越多,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的机会也越多。会导致老年人记忆力欠佳,药物种类过多,易造成多服、误服或忘服,最好一次不超过 3~4种。
4、不要用药过量
临床用药量并非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老年人用药应相对减少,一般用成人剂量的1/2~3/4即可。
5、不要滥用药物
患慢性病的老人应尽量少用药,更不要没弄清病因就随意滥用药,以免发生不良反应或延误治疗。
6、不要长时间用药
老年人肾功能减退,对药物和代谢产物的滤过减少,如果用药时间过长,会招致不良反应。老年人用药时间应根据病情及医嘱及时减量或停药,尤其对那些毒性大的药物,一定要掌握好用药时间。
7、不要依赖安眠药
老年人大多数睡眠都不太好,但长期服用安眠药易发生头昏脑涨、步态不稳等,久用还可成瘾并损害肝肾功能。治疗失眠最好以非药物疗法为主,安眠药为辅。安眠药只宜用于帮助病人度过最困难的时刻,必须应用时,最好交替轮换使用毒性较低的药物。
8、不要滥用泻药
老年人易患便秘,为此常服泻药。其实老人便秘,最好用调节生活节奏和饮食习惯的方法来解决,养成每天定时排便的习惯,必要时可选用甘油栓或开塞露通便。
安眠药的正确使用方法
安眠药正确使用方法:随着现代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人们所承受的压力随之加大,失眠现象也越来越普遍,越来越严重,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治疗失眠,其中一种重要的方法就是服用安眠药。
现在,社会上,人们对安眠药的认识存在两种误区。一种是对安眠药过分迷信和依赖,一失眠就吃安眠药;另一种是对安眠药的副作用和成瘾性估计过高,宁愿默默忍受失眠的痛苦也不愿吃药。
那么,该如何正确服用安眠药呢?安眠药,顾名思义,有着镇静安眠的作用。种类很多,有的起效快,适用于入睡困难或偶发性、暂时性的失眠病人。如速眠安、思诺思;有的起效要略慢一些,适用于睡眠浅而多梦的病人,如舒乐安定、阿普唑仑;有的起效要更慢一些,适用于睡眠浅而早醒者,如安定、氟安定;有的药效维持时间短,有的药效维持时间要长一些。当然,安眠药在改善睡眠,提高生活质量的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副作用,但是发生严重副作用的机率很低,而且通常是用药不当导致的后果。因此,用不着谈“安眠药”色变,但也和其他药物一样,有一个对症下药和科学服用的问题。有些失眠的病人对安眠药抱着过分恐惧的心理,担心一服安眠药就会上瘾,因此服服停停,结果导致失眠长期不愈。其实,在医生的指导下系统服药,发生成瘾的只是极少数,而且并不严重。在服用的过程中,医生也会给予针对性的指导和处理,因此,这种恐惧心理完全是不必要的。当然,另一些一失眠就吃安眠药的病人,也是不妥的。因为这会加大药物副作用的发生率和增加副作用的严重程度,如腹泻、头痛、记忆减退、头昏、便秘、皮疹、白细胞减少、胃肠道反应、肝肾功能损害、共济失调、致畸,甚至导致成瘾。因此,不能没有医生指导而擅自服用安眠药,或服用哪种安眠药感觉好,就一直长期服用。
总之,要辩证的看待安眠药。既不能把她看成亲密无间的“朋友”,也不能把她看成十恶不赦的“敌人”,而应在医生的指导下,正确服用。我深信:失眠病人的明天会更美好。
详解神经衰弱的日常护理有效方法
1、忌精神负担过重。
精神负担过重是致病因素。患者往往思想狭隘,受到一些精神刺激不善于自我解脱,久而久之,疑虑丛生,疾病缠身。若患者一旦能从沉重的精神中解脱出来,转变为乐观豁达,则神经衰弱症状将大大减轻甚至消失。
2、忌长期服用安眠药。
神经衰弱有一个明显的症状就是失眠。若患者长期服用安眠药,将会造成严重的后果。大多数安眠药在体内主要是经过肝脏、肾脏代谢,长期服安眠药会增加肝、肾负担。
此外,若患者每晚服用安眠药,一般连续使用2~3个月即可产生耐药性。有的人开始只吃1片药就能安静入睡,后来吃2片、3片甚至4片才能入睡,到了最后,剂量再大也无效了。
长期服用安眠药还会出现胃肠道症状,如恶心,腹胀,纳差,肠蠕动减低等。有的安眠药长期服用还会蓄积中毒,出现精神不振,记忆力下降,思维迟钝,血压下降等等。
3、忌常服去痛片。
有的神经衰弱患者因头痛而常服去痛片或头痛粉或APC。而常服去痛片,也会造成严重的后果。神经衰弱患者忌常服去痛片。
7种人失眠千万别乱服用安眠药
1、孕妇忌服安眠药
有的安眠药可能使胎儿畸形,还可能出现新生儿哺乳困难、黄疸和嗜睡。
2、哺乳期妇女
如在哺乳期服用安眠药,安眠药的成分可能转移到母乳内,对新生儿造成不良影响。如果母亲在哺乳期中服用安眠药,需避免授乳。
3、年老体弱者
因为如果药物白天残留较大,会有头晕和走路不稳等副作用,可能给年纪大、身体较弱者带来危险。
4、有心脏、肝脏及肾脏障碍者
安眠药主要在肝脏转化,由肾脏排除,肝肾疾病患者不宜服用安眠药。
5、睡眠呼吸障碍者
安眠药能加深中枢抑制,所以呼吸道阻塞性疾病或睡眠呼吸暂停患者不宜服用安眠药。
6、急性闭角型及患者
这些患者服用安眠药时,症状会急剧恶化。
7、喝酒后不宜服用安眠药
酒精和安眠药一样有抑制中枢神经作用,不要同时使用,以免中枢神经过度抑制造成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