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脉的定位和主治 申脉主治疾病
申脉的定位和主治 申脉主治疾病
1.风痰上扰,痰蒙清窍之头痛,眩晕,癫狂,痫证,失眠诸病症。
2.风邪外袭之头痛,项强诸症。
3.经脉痹阻之腰腿痛,足胫寒,下肢痿痹诸症。
申脉的准确位置图 申脉常用配伍治疗方法
1.配百会,心俞,后溪,丰隆,太冲,以宁心安神,治疗风痰痫证昼发。
2.配大陵,神门,三阴交,太溪,以滋阴降火,清心安神,治疗阴虚火旺之心悸,失眠等。
3.配风池,天柱,合谷,后溪,以散寒解表,治疗外感风寒之头痛,项强等。
4.配翳风,风池,中渚,太冲,以平肝熄风,治疗肝阳上亢之眩晕。
5.配肾俞,腰阳关,大肠俞,委中,以活血散风,治疗风寒腰痛,腰不能举,不能久立坐等。
6.配环跳,阳陵泉,悬钟,太溪,以疏通经络,治疗经脉痹阻之半身不遂,腿脚不收,足胫寒等。
7.配昆仑,丘墟,解溪,太溪,以舒筋活络,治疗气血瘀滞之足跟疼痛。
后溪的定位和主治 后溪主治疾病
由于小肠经与脖颈外侧到脑后这一区域相联通,所以一旦刺激后溪穴,就可以达到缓解颈部肌肉紧张的目的,从而减轻高血压引起的头痛,头晕等症,此外,后溪还有止痛作用,现代常用于治疗急性腰扭伤,落枕,耳聋,精神分裂症,癫痫,角膜炎等症。
申脉的定位和主治 申脉保健按摩疗法
1.用拇指指腹按揉本穴,每次1-3分钟,每天坚持按摩,能缓解腰肌劳损,治疗头痛,眩晕,目赤,失眠。
2.取仰卧位,按摩者用大拇指指腹点揉申脉,点揉时力度要均匀,柔和,渗透,使力量深达局部组织,以有酸痛感为佳,早晚各一次,每次点揉3-5分钟,两侧申脉穴交替点揉。
督脉的准确位置图 督脉主治疾病
主治神志病,热病,腰骶,背,头项等局部病症及相应的内脏病症。
神志病:不寐,癫痫,癫狂,昏迷,惊风。
热病:中暑,高热,疟疾,感冒。
外经病:脱肛,腰骶痛,项背痛。
申脉的准确位置图 申脉的作用
申脉穴为八脉交会穴之一,归属足太阳膀胱经,通于阳跷,阳跷为病,阳缓而阴急,本穴故有通经络,祛风寒,利关节之功;再者,膀胱经经于脑,脑为元神之府,故有宁心安神,化痰定志之功。长期坚持刺激申脉穴,可以矫正外八步态,还有治疗头痛,眩晕,失眠,癫痫,项强等症的作用。
申脉的定位在哪里
申脉的准确位置
申脉穴在足外侧,踝下方的凹陷处,是踝关节屈伸着力的地方。
简单取穴法
1.位于足外侧部位,脚外踝中央下端1厘米的凹陷处。
2.侧坐位,在踝区,从小腿外侧高骨(外踝尖)垂直向下可触及一凹陷处,按压有酸胀感。
3.侧坐位,在外踝尖下0.5寸,前后有筋,上有踝背,下有软骨,处于两者之间。
申脉的作用
申脉,十三鬼穴之鬼路,有清热安神,活血通络,宁神止痛的作用,经常按摩这个穴位,能够增强人体耐受性,治疗怯寒症;对头痛,眩晕,癫痫,腰腿酸痛,目赤肿痛,失眠等症都具有良好的治疗,调理与保健作用;在中医临床中也是治疗踝关节扭伤,内耳眩晕,精神分裂症的穴位。
申脉穴保健按摩手法
拇指和食指分开,拇指搭在申脉穴上,食指放在脚内踝的对应部位,用拇指用力揉按3-5分钟,每天坚持按摩,对头痛,失眠,腰腿酸痛等有很好的调理作用。
脚后跟上边儿两侧叫什么穴位
1、脚后跟上边儿两侧有昆仑穴
昆仑,出《灵枢·本输》。别名下昆仑。属足太阳膀胱经。经(火)穴。在足部外踝后方,当外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布有腓肠神经,小隐静脉及外踝后动、静脉。主治头痛,目眩,项强,鼻衄,腰痛,脚跟痛,小儿癫痫,难产,胞衣不下,下肢麻痹或瘫痪,及坐骨神经痛,足踝关节及周围软组织疾患等。
2、脚后跟上边儿两侧有太溪穴
太溪穴是人体穴位之一。足少阴原穴,位于足内侧,内踝后方与脚跟骨筋腱之间的凹陷处。也就是说在脚的内踝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双侧对称,也就是两个。如《九针十二原》说:“肾也,其原出于太溪穴,太溪二。”
申脉别名阳跷,属足太阳膀胱经。申脉穴是阳跷与太阳膀胱经交会的重要穴位。申脉穴具体位置在足外侧部,外踝直下房凹陷中。取穴时,可采用仰卧或正坐的姿势,脚外踝中央下端一厘米凹处。按摩申脉穴可缓解眩晕、双眼发红肿痛、腰酸背痛、足踝关节痛等症状,对腹泻、消化不良有辅助作用。增进耐性、怕冷症(怯寒症)等。治疗胯骨二边的腰痛效果显著。布有腓肠神经合外踝动脉网,有补阳益气、疏导水湿之功效。
咳嗽刮痧哪里效果最快
1.气喘咳嗽刮中府穴
定位:在胸外侧,云门下1寸,平第1肋间隙处,距前正中线6寸。
刮拭功效:清泻肺热,止咳平喘,通经活络。
主治疾病:胸痛,肺胀满,气喘,咳嗽,肩背痛。
2.胸闷咳喘刮云门穴
定位:在胸外侧,肩胛骨喙突上方,锁骨下窝凹陷处,距前正中线6寸。
刮拭功效:清肺泻热,理气平喘。
主治疾病:胸中烦痛,咳嗽,气喘,肩背痛。
3.咳嗽咽痛刮尺泽穴
定位:在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肌腱桡侧凹陷处。
刮拭功效:止痛消炎,清热和胃。
主治疾病:咳嗽,气喘,咽喉肿痛,小儿惊风,吐泻,胸部胀满,肘臂挛痛。
4.咳嗽咯血刮孔最穴
定位:在前臂掌面桡侧,当尺泽与太渊连线上,腕横纹上7寸处。
刮拭功效:润肺理气,清热止血。
主治疾病:咳嗽,气喘,咯血,咽喉肿痛,肘臂挛病,痔疾。
5.咳喘头痛刮列缺穴
定位:在前臂桡侧缘,桡骨茎突上方,腕横纹上1.5寸,当肱桡肌与拇长展肌腱之间。
刮拭功效:利水通淋,止咳平喘,通经活络。
主治疾病:伤风头痛,咳嗽气喘,咽喉肿痛,牙痛,口眼喎斜,项强。
6.咳喘咽痛刮经渠穴
定位:现在前臂掌面桡侧,桡骨茎突与桡动脉之间凹陷处,腕横纹上1寸。
刮拭功效:降逆平喘,宣肺利咽。
主治疾病:咳嗽,气喘,咽喉肿痛,胸痛,掌中热,手腕痛。
7.止咳祛痰刮太渊穴
定位:在腕掌横纹桡侧,桡动脉搏动处。
刮拭功效:通调血脉,止咳祛痰。
主治疾病:咽喉肿痛,气喘,咯血,心动过速,胸痛,无脉症。
8.利咽止咳刮鱼际穴
定位:在手拇指本节(第1掌指关节)后凹陷处,约当第1掌骨中点桡侧,赤白肉际处。
刮拭功效:清热消炎,利咽止痛。
主治疾病:咽喉肿痛,咳嗽,失声,发热,咯血。
9.风热咳嗽刮少商穴
定位:在手拇指末节桡侧,距指甲角0.1寸。
刮拭功效:通咽利喉,利湿开窍,清热解表。
主治疾病:感冒,发热,咽喉肿痛,咳嗽,鼻衄,昏迷,癫狂。
10.咽炎气喘刮水突穴
定位:在颈部,胸锁乳突肌的前缘,当人迎与气舍连线的中点。
刮拭功效:降逆平喘,清热利咽。
主治疾病:咽喉肿痛,咳嗽,气喘。
肠胃不好便秘艾灸治疗取穴
1、天枢。标准定位:取穴时,可采用仰卧的姿势,天枢穴位于人体中腹部,肚脐两侧2寸处。
主治疾病:便秘、腹胀、腹泻、脐周围痛、腹水、肠麻痹、消化不良、恶心想吐等症。
2、大横。标准定位:横穴位于人体的腹中部,距脐中4寸。
主治疾病:泄泻,便秘,腹痛
3、大肠腧。标准定位:在腰部,当第4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主治疾病:消化系统疾病:肠炎,痢疾,便秘,小儿消化不良。
4、支沟。标准定位:伸臂俯掌,于手背腕横纹中点直上3寸,尺骨与桡骨之间,与间使穴相对取穴。
主治疾病:消化系统疾病:习惯性便秘,呕吐泄泻。
申脉的准确位置视频 申脉的准确位置
申脉穴在足外侧,踝下方的凹陷处,是踝关节屈伸着力的地方。
简单取穴法
1.位于足外侧部位,脚外踝中央下端1厘米的凹陷处。
2.侧坐位,在踝区,从小腿外侧高骨(外踝尖)垂直向下可触及一凹陷处,按压有酸胀感。
3.侧坐位,在外踝尖下0.5寸,前后有筋,上有踝背,下有软骨,处于两者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