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汤圆的做法大全

汤圆的做法大全

一、黑芝麻汤圆

材料:糯米粉300克,黑芝麻300克,白砂糖150克,猪油10克。

做法:

1、黑芝麻炒熟,碾碎,拌上猪油、白砂糖,三者比例大致为2:1:2。

2、适量糯米粉加水和成团。

3、以软硬适中、不粘手为好,揉搓成长条,用刀成小块。

4、将小块糯米团逐一在掌心揉成球状,用拇指在球顶压一小窝,拿筷子挑适量芝麻馅放入。5、用手指将窝口逐渐捏拢,再放在掌心中轻轻搓圆。

6、包好后有如山楂大小。

二、花生汤圆

材料:糯米粉300克,花生300克,蜂蜜10克。

做法:

1、将熟花生仁打成粉,加入蜂蜜,搓成小剂子备用。

2、取五分之一的糯米粉用温水和成面团,用手压扁,水烧开后放锅内煮至浮起(约5分钟)。

3、将煮好的面团取出与剩余的糯米粉混合,慢慢加入锅内的水,揉成新的面团。

4、将面团分成若干小份,压成面皮状,包入馅料。

5、将馅料包住收口,滚圆,放入煮开的水中,用锅铲推动汤圆,防止粘锅。煮开后放入少许冷水继续煮制,重复三次,煮至汤圆浮起即可。

三、紫薯汤圆

材料:

汤圆皮:水磨糯米粉100克,紫薯25克,汤圆馅:红豆沙粉40克,椰蓉20克,绵白糖20克,猪油10克。

做法:

1、用温水把水磨糯米粉和成面团,加入紫薯揉匀,静置20分钟。

2、红豆沙粉用温水混合,加入椰蓉、绵白糖制成馅料。

3、将面团分成若干小份,压成面皮状,包入馅料。

4、将馅料包住收口,滚圆,放入煮开的水中,煮至汤圆浮起即可。

哺乳期能吃汤圆吗

哺乳期能吃汤圆。

汤圆是用糯米做成米粉,加水调和成外皮,汤圆的馅可以用很多的原料,可以是芝麻猪油馅、也可以是红糖馅等等,传统汤圆大部分含有较多的糖分及油脂,所含热量很高,再加上皮用糯米做成,黏性较大,不利于消化,因此,患有糖尿病、肾病、慢性胰腺炎、胆囊炎的病人不宜食用。

2017年冬至还是老规矩来! 吃汤圆

吃汤圆在明、清时期已经约定俗成。在冬至这天,要“作粉圆”或“粉糯米为丸”。这些在史料上也有正式的记载,称“冬至,粉糯米为丸,名‘汤圆’”。做好汤圆后要祀神祭祖,而后合家围吃汤圆,叫做“添岁”。所以,冬至吃汤圆,古而有之。

吃汤圆是冬至的传统习俗,在江南尤为盛行。“汤圆”是冬至必备的食品,是一种用糯米粉制成的圆形甜品,“圆”意味着“团圆”“圆满”,冬至吃汤圆又叫“冬至团”。民间有“吃了汤圆大一岁”之说。

汤圆吃多了容易发胖吗

汤圆的热量比较高,吃多了还是会发胖的。

很多的传统节日都会有吃汤圆的习俗,但如果不想发胖的话就一定要控制吃汤圆的量,因为汤圆属于一种高热量食物。如果我们吃一碗四个装的汤圆,大概热量为400至500千卡。

冰冻汤圆怎么煮不烂 红糖姜汤圆

材料:汤圆(馅料自己选择)10个,姜100g,红糖根据个人口味添加。

做法

1、先将水煮开,放入红糖,直至糖溶化。

2、放入姜,大概煮1分钟。

3、放入汤圆,大概煮3分钟(根据汤圆大小适量调整时间)。

4、关火,盖好盖子,给汤圆和姜在里面焖一下,给姜的味道更加的渗入。

煮汤圆要几分钟

一般现做的汤圆煮7分钟能熟,而速冻汤圆大约需要10-15分钟才能煮熟。

煮汤圆和平时煮饺子差不多,判断其熟的标准,都是看到食物浮起来了就说明煮好了,不过汤圆的皮较为黏软,而且不厚实,不宜久煮,否则容易露馅,导致汤水黏糊,汤圆外观不好,尝起来口感也差,尤其是冷冻汤圆,最好是先解冻后再煮,这样不仅节约煮的时间,而且口感也更好。

冬至可以腌腊肉吗 汤圆

吃汤圆是冬至的传统习俗,在江南尤为盛行。“圆”有“团圆”“圆满”之意,冬至吃汤圆又叫“冬至圆”,民间有“吃了汤圆大一岁之说”。另外汤圆是糯米制作而成,糯米味甘、性温,食用后有御寒保暖的作用,尤其适合寒冷的冬至天食用。

吃汤圆会发胖吗

汤圆的热量比较高,吃多了还是会发胖的。

因为汤圆属于一种高热量食物。如果我们吃一碗四个装的汤圆,大概热量为400至500千卡。与跑步消耗的热量形象对比:一位60公斤的成年男人跑8公里,约消耗了450千卡左右。那么吃完这四个汤圆吃多了为防止长胖,你需要跑8公里。

冬至养生吃什么好

潮汕人冬至吃什么——冬节丸

潮汕有“冬节丸,一食就过年”的民谚,俗称“添岁”,表示年虽还没有过,但大家已加了一岁。孩子们最盼吃这碗甜丸,往往夜里醒来都要问天亮了吗?然而天好像要与孩子们开玩笑似的,老是不亮,故潮俗有“冬节夜,啰啰长,甜丸未煮天唔光”的童谣。

客家人冬至节气吃什么——酿酒

客家人认为,冬至时的水味最醇,用它酿的酒可久藏不坏,柔和爽口,回甜生津,后劲颇足。所以,客家人冬至酿酒已成为习俗。为了这一天,客家主妇常挑个吉祥的日子,专门到集市添置酿酒的器具,把陈年的酒坛搬到溪流中,用黄黄的细沙洗去污物,再让清凉的泉水反复冲洗,最后置放在阴凉处风干。

四川冬至吃什么——羊肉汤

在四川却是冬至吃羊肉汤,羊肉是冬日可谓冬日滋补之首,专家指出,吃羊肉既能御风寒,又可补身体,对一般风寒咳嗽、慢性气管炎、虚寒哮喘、肾亏阳痿、腹部冷痛、体虚怕冷、腰膝酸软、面黄肌瘦、气血两亏、病后杭州人冬至吃什么——年糕

吃年糕从清末民初直到现在杭州人在冬至都喜吃年糕。在每逢冬至做三餐不同风味的年糕,早上吃的是芝麻粉拌白糖的年糕,中午是油墩儿菜、冬笋、肉丝炒年糕,晚餐是雪里蕻、肉丝、笋丝汤年糕。冬至吃年糕,年年长高,图个吉利。

南方人冬至节气吃什么——汤圆

冬至吃汤圆,是我国的传统习俗,在江南尤为盛行。民间有“吃了汤圆大一岁”之说。汤圆也称汤团,冬至吃汤团又叫“冬至团”。南北各地还有不少汤圆的名品,如宁波汤圆馅多皮薄,糯而不粘;长沙姐妹汤圆洁白晶莹,香甜可口;如今不仅冬至吃,一年四季都能吃到汤圆,更多关于汤圆的做法,可查询菜谱大全。

相关推荐

冬至是早上吃饺子吗 冬至除了吃饺子还能吃什么

在江南地区冬至这天吃汤圆的习俗十分盛行,可以说汤圆是冬至必备食物,“圆”意味着“团圆”“圆满”,因此冬至吃的汤圆又叫“冬至圆”,而且民间也有“吃了汤圆大一岁”的说法。 在两广地区到冬至时要吃烧腊,冬至这天,晒制好的烧腊就成为两广人民餐桌上一道必不可少的美味,其寓意着加菜添岁,此外,冬至时吴川人也有冬至吃姜饭的习俗。 在宁波地区有冬至吃番薯汤果的传统习俗,“番”和“翻”同音,汤果也叫圆子,有“团圆”、“圆满”的意思,宁波人认为冬至这天吃番薯汤果就是将过去一年的霉运全部“翻”过去。

汤圆的做法大全大搜罗

正月十五全家人团团圆圆一起围坐吃元宵、汤圆,是中国春节里的传统时刻。同样白白胖胖的小团子,因地域的差异,叫法与制法却不尽相同。北方叫做元宵,是将糖馅放入笸箩中不断滚摇,用类似滚雪球的方式,使糯米粉逐渐包裹在糖馅外制作而成。南方叫作汤圆,则是用上好的精致糯米粉和成面团,再揉捏入馅料的方法制作而成。 食材 猪板油: 虽然植物性油脂比动物性油脂更健康,但从传统制法的角度上来说,用猪板油调馅味道更加厚重、润滑、香甜。所以在制作过程中可根据各自的情况酌情调整猪板油的用量。猪板油的两面均有一层筋膜,制作时要事先用手撕

关于汤圆的文化

汤圆是中国人的传统习俗,在江南尤为盛行。“宁波汤圆”是必备的食品,是一种用糯米粉制成的圆形甜品,“圆”意味着“团圆”“圆满”,节庆时间吃汤圆,象征家庭和谐、吉祥,故至汤圆又叫“浮元子”。民间有“吃了汤圆大一岁”之说。古人有诗云:“宁波家家捣米做汤圆,知足常乐又一天。”胡秉言也有诗曰:“香泽糯米做汤圆,沸水飘银富贵咸。入口绵甜滑润爽,阖家欢乐醉天年。” 正月十五元宵节,“宁波汤圆”作为食品,在我国也由来已久。这种食品,最早叫“浮元子”后称“汤圆”,又称元宵;“汤圆”以芝麻、豆沙、核桃仁、果仁、枣泥等为馅料

汤圆煮几分钟熟 汤圆的寓意和象征

汤圆起源于宋朝,是中国传统小吃的代表之一,主要是用各种果饵做馅,外面用糯米粉搓成球煮熟制成的,吃起来香甜可口,饶有风趣。 吃汤圆是汉族人的传统习俗,在江南尤为盛行,民间有“吃了汤圆大一岁”之说。陈志岁《汤圆》诗云:“年年冬至家家煮,一岁潜添晓得无”,甬地俗语云:“宁波家家捣米做汤圆,知足常乐又一天。” 汤圆具有美好的寓意,具有团圆美满的寓意,是生活团圆幸福的一种象征,元宵节、冬至吃汤圆,是中国的传统习俗。

汤圆的做法大全大搜罗

食材 猪板油: 虽然植物性油脂比动物性油脂更健康,但从传统制法的角度上来说,用猪板油调馅味道更加厚重、润滑、香甜。所以在制作过程中可根据各自的情况酌情调整猪板油的用量。猪板油的两面均有一层筋膜,制作时要事先用手撕掉,为了便于操作,购买时最好挑选较厚的猪板油。 黑芝麻: 黑芝麻的挑选较为简单,应选购颗粒完整、颜色均匀的黑芝麻,且质地干燥,并有淡淡的芝麻清香,其中不应有其他颜色的杂质为上品。 绵白糖: 含水量较高,易吸收水分,并且有较好的融解性。所以作为馅料非常合适,可以快速、充分地与其他馅料混合得亲密无间。

汤圆冷水下锅还是热水下锅

热水下锅。 目前市面上所售的汤圆大多是速冻的,这种汤圆的温度较低,在煮的时候一般需要等水开了之后才能下锅,此时汤圆的外皮可以迅速受热凝固,从而能够避免出现破皮的情况。 如果是冷水下锅的话,那么汤圆的外皮就会随着水温的升高而慢慢被加热,此时就有可能会出现破皮或者被煮糊的情况,这样不仅会影响到口感,而且还会影响到美观。

汤圆上火吗

当然会了,元宵含大量油脂及糖分,所以热量很高,对于体重过重或高脂血症、高血压、糖尿病患者,都不宜过量摄取。对于痛风病患者,高油脂的食物会影响尿酸的排泄,增加痛风病发生的可能。 四颗芝麻元宵的热量相当于一碗饭的热量,而无馅小汤圆大约四十颗才等于一碗饭的热量,因此可以吃无馅汤圆减少热量摄取,或是以快步走一小时等运动方式消耗这些热量。

元宵节吃汤圆可以减肥美容吗

汤圆有甜味,所以我们煮汤圆就不要再下糖,这样可以防止长胖,汤圆的营养非常的丰富,常吃汤圆可以有健脾胃的功效,而且还能补血和补虚。 汤圆是中国汉族的代表小吃之一,是元宵节最具有特色的食物。[1] 历史十分悠久。据传,汤圆起源于宋朝。当时明州兴起吃一种新奇食品,即用黑芝麻、猪油做馅,外面用糯米粉搓成球,煮熟后,吃起来香甜可口,饶有风趣。因为这种糯米球煮在锅里又浮又沉,所以它最早叫“浮元子”,后来有的地区把“浮元子”改称元宵。据说元宵象征合家团圆,吃元宵意味新的一年合家幸福、团团圆圆。 吃汤圆也是汉族人的传统习

冬至为什么不是最冷的一天 冬至除了饺子还能吃什么

江南地区还有冬至吃汤圆的习俗,意味着“团圆”“圆满”,冬至吃汤圆又叫“冬至圆”。民间有“吃了汤圆大一岁之说”。且汤圆是以糯米为原材料制成,食用后能起到驱寒保暖的作用。 在宁波地区冬至还会吃番薯汤果番”和“翻”同音,在宁波人的理解中,冬至吃番薯,就是将过去一年的霉运全部“翻”过去。且番薯汤果跟汤团类似,也有“团圆”、“圆满”之意。

2021年冬至是几月几日 冬至吃汤圆的寓意

有以下寓意: 汤圆是南方地区冬至的时候必备的一种食物,其营养价值是很高的,适量吃既可以补充养分,其次还具有团圆、圆满的美好寓意,其次民间还有冬至吃吃了汤圆大一岁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