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直性脊柱炎的检查
强直性脊柱炎的检查
1.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
对于临床怀疑而X线不能确诊者,可以行CT检查,它能清晰显示骶髂关节间隙,对于测定关节间隙有无增宽、狭窄、强直或部分强直有独到之处。
2.磁共振(MRI)和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SPECT)
研究者认为,MRI和SPECT闪烁造影骶髂关节拍片,非常有助于极早期诊断和治疗,从这个角度看明显优于普通X线,但费用昂贵,不提倡作为常规检查。
3.实验室检查
白细胞计数正常或升高,淋巴细胞比例稍增加,少数病人有轻度贫血(正细胞低色素性),血沉可增快,但与疾病活动的相关性不大,而C反应蛋白则较有意义。血清白蛋白减少,α1和γ球蛋白增加,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A和 IgM可增加,血清补体C3和C4常增加。约50%病人碱性磷酸酶升高,血清肌酸磷酸激酶也常升高。血清类风湿因子阴性。虽然90%~95%以上AS病人 HLA-B27阳性,但一般不依靠HLA-B27来诊断AS,HLA-B27不作常规检查。
4.X线检查
对AS的诊断有极为重要的意义,98%~100%病例早期即有骶髂关节的 X线改变,是本病诊断的重要依据。早期X线表现为骶髂关节炎,病变一般在骶髂关节的中下部开始,为两侧性。开始多侵犯髂骨侧,进而侵犯骶骨侧。可见斑点状或块状,髂骨侧明显。继而可侵犯整个关节,边缘呈锯齿状,软骨下有骨硬化,骨质增生,关节间隙变窄。最后关节间隙消失,发生骨性强直。骶髂关节炎X线诊断标准分为5期:0级为正常骶髂关节,Ⅰ期为可疑骶髂关节炎,Ⅱ期为骶髂关节边缘模糊,略有硬化和微小侵袭病变,关节间隙无改变,Ⅲ期为中度或进展性骶髂关节炎,伴有一项(或以上)变化:近关节区硬化、关节间隙变窄/增宽、骨质破坏或部分强直,Ⅳ期为关节完全融合或强直伴或不伴硬化。
脊柱病变的X线表现,早期为普遍性骨质疏松,椎小关节及椎体骨小梁模糊(脱钙),椎体呈“方形椎”,腰椎的正常前弧度消失而变直,可引起一个或多个椎体压缩性骨折。病变发展至胸椎和颈椎椎间小关节,间盘间隙发生钙化,纤维环和前纵韧带钙化、骨化、韧带骨赘形成,使相邻椎体连合,形成椎体间骨桥,呈最有特征的“竹节样脊柱”。原发性AS和继发于炎性肠病、Reiter综合征、牛皮癣关节炎等伴发的脊柱炎,X线表现类似,但后者为非对称性强直。在韧带、肌腱、滑囊附着处可出现骨质糜烂和骨膜炎,最多见于跟骨、坐骨结节、髂骨嵴等。其他周围关节亦可发生类似的X线变化。
强直性脊柱炎遗传吗
强直性脊柱炎是现在很常见的一种疾病,这种疾病给很多患者带来很大的影响,那么针对这种疾病会遗传吗?下面一起来了解一下。
强直性脊柱炎遗传吗?
强直性脊柱炎遗传吗 什么是强直性脊柱炎?强直性脊柱炎是不是遗传性疾病在学术界还没有定论,但是90%强直性脊柱炎患者是有遗传因素的。所以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与遗传有密切关系的疾病,研究表明强直性脊柱炎与hla-b27的关系极为密切,强直性脊柱炎的发病与hla-b27抗原有直接关系,即强直性脊柱炎与人类白细胞抗原相关性最强,hla-b27阳性者中80%病不发生强直性脊柱炎,而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中有10%为hla-b27阴性,hla-b27阳性也不一定发生强直性脊柱炎,更不能认为hla-b27阳性就是强直性脊柱炎。
临床就发现强直性脊柱炎的发病与人体自身的免疫十条有密切关系,强直性脊柱炎病人在免疫学检查中发现,免疫球蛋白,c反应蛋白,补体c3,c4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变,这说明强直性脊柱炎与自身免疫功能有关,同时强直性脊柱炎还与全身炎症有关。强直性脊柱炎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疾病,由于强直性脊柱炎还与全身炎症有关。强直性脊柱炎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疾病,由于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中90%的hla-b27为阳性,强直性脊柱炎与遗传有关。强直性脊柱炎与全身各个脏腑关系密切,强直性脊柱炎与内科有关系,强直性脊柱炎最后累及全身骨骼关节,强直性脊柱炎与骨科有关系。根据强直性脊柱炎的病变特点,为跨学科疾病,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具有遗传性的免疫性的骨内科疾病,在治疗上要从自身免疫调节入手,结合消炎止痛,吸收死骨达到早期控制病情,降低强直性脊柱炎的致残率。
得了强直性脊椎炎会遗传吗
强直性脊椎炎的病因至今未完全明确,一般认为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所致。发病机制也不是特别明确,难以有确切有效的预防措施。
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血清反应阴性,病因不明的常见关节疾病。至于是不是遗传病还没有定论,但是90%强直性脊柱炎患者是有遗传因素的。所以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与遗传有密切关系的疾病。
研究表明强直性脊柱炎与HLA-B27 的关系及为密切,强直性脊柱炎的发病与HLA-B27有直接关系,即强直性脊柱炎与人类白细胞抗原相关性最强。
HLA-B27阳性者中80%并不发生强直性脊柱炎,而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中有10%为HLA-B27阴性。
故HLA-B27阳性不一定发生强直性脊柱炎,HLA-B27阴性也不一定不发生强直性脊柱炎,更不能认为HLA-B27阳性就是强直性脊柱炎。
中医治强直性脊柱炎的方法
强直性脊柱炎作为常见的内科疾病给很多的患者带来的伤害也是极其大的,所以了解强直性脊柱炎的治疗方法就显得非常重要的,那么接下来就从下面的文章中了解一下强直性脊柱炎的治疗方法吧。
药物是属于强直性脊柱炎的治疗方式之一,这种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方法的目的在减轻疼痛,使病人能多做运动,并增进生活质量,但无法改变病程,剂量可由强直性脊柱炎患者根据疼痛程度自行调整给药,可能副作用为:肠胃不适、水肿、肾功能障碍等。
中医是属于强直性脊柱炎的治疗,临床资料显示,中医治强直性脊柱炎多采用中药调节的办法,中药调节虽对强直性脊柱炎的治疗有一定疗效,但疗效并不稳定,多数 强直性脊柱炎 患者在采用该疗法进行治疗后出现强直性脊柱炎复发的状况,进而给身心造成莫大的伤害。
药物是属于强直性脊柱炎的治疗方式之一,这种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方法的目的在减轻疼痛,使病人能多做运动,并增进生活质量,但无法改变病程,剂量可由强直性脊柱炎患者根据疼痛程度自行调整给药,可能副作用为:肠胃不适、水肿、肾功能障碍等。
中医是属于 强直性脊柱炎 的治疗,临床资料显示,中医治强直性脊柱炎多采用中药调节的办法,中药调节虽对强直性脊柱炎的治疗有一定疗效,但疗效并不稳定,多数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在采用该疗法进行治疗后出现强直性脊柱炎复发的状况,进而给身心造成莫大的伤害。
如何治愈强直性脊柱炎
1、中医是属于强直性脊柱炎的治疗,临床资料显示,中医治强直性脊柱炎多采用中药调节的办法,中药调节虽对强直性脊柱炎的治疗有一定疗效,但疗效并不稳定,多数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在采用该疗法进行治疗后出现强直性脊柱炎复发的状况,进而给身心造成莫大的伤害。
2、西医治强直性脊柱炎多采用激素的疗法进行,激素治疗强直性脊柱炎虽具有显著疗效,但强直性脊柱炎的治疗的疗效的稳定性却相当有限,而且,长期大量的使用激素进行治疗,会对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身心造成莫大的伤害。
3、配合骶髂关节介入,辅助治疗强直性脊柱炎,达到全方位立体治疗的良好效果。除了选择科学的治疗方法以外,专家提醒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还要注意饮食,保持乐观的心态,进行姿态护理,除了急性期和严重期出现剧烈疼痛外,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应坚持进行姿态的矫正和关节功能的锻炼,全方位缓解病情。
以上所述的就是主要的对于强直性脊柱炎的治疗方式具体的讲述,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了解到这方面的强直性脊柱炎的知识,及时去控制住强直性脊柱炎的病情。如果您还有其它的强直性脊柱炎的问题想咨询的话,可以联系我们的专家为您解答。
年轻人腰背痛3个月要警惕
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累及脊柱、骶髂关节和髋关节的慢性进展性疾病。疾病早期主要表现为腰背部疼痛,夜间痛最为多见,患者因疼痛辗转反侧、彻夜难眠。疼痛多令患者难以忍受,晨起或就座后腰部多感到僵硬,适当活动后可减轻。逐渐进展到持续性腰背部或骶髂部疼痛,晨僵时间延长。张晓教授提醒,强直性脊柱炎的症状易被误认为疲劳导致的腰背酸痛而延误治疗,因此一旦有以下几种情况,要尽快到医院就医:
1、出现腰背疼痛,休息后没有明显缓解;
2、疼痛已持续3个月以上;
3、背痛时感到腰背部僵硬,夜间翻身困难,晨起发僵明显;
4、轻微活动后,后背部不适感觉减轻或消失;
5、偶尔胸痛、咳嗽或深呼吸时明显;
6、有交替性膝关节或足跟疼痛;
7、家族中有腰背痛的成员。
强直性脊柱炎误诊危害大 确诊强直需分三步走
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易被误诊的疾病,张晓教授介绍,约30%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长期被误诊误治,平均误诊时间长达6年。强直性脊柱炎易被误诊为骨膜炎、腰间盘突出、脊椎骨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长期误诊误治容易导致患者错过最佳治疗时机。强直性脊柱炎的误诊与其症状的隐匿以及医生的经验不足、患者的不够重视都有关。
张晓教授表示,确诊强直性脊柱炎并不难,首先通过了解患者的症状、体征、关节外表现和家族史等可了解其患有强直性脊柱炎的可能性。
强直性脊柱炎是免疫性疾病,因此若怀疑有强直性脊柱炎者,可以抽血做HLA-B27基因检测,结果是阳性就高度疑诊。但仅仅做HLA-B27基因检测是无法确诊强直性脊柱炎的,因为正常人也有部分HLA-B27基因阳性,HLA—B27阴性患者只要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检查符合诊断标准,也不能排除强直性脊柱炎的可能。
因此,疑似强直患者还需做骶髂关节部位的影像检查,目前临床主张同时实施X线和MR检查,以提高准确率。如果以上几种检查同时做,一般就可判断是否是强直性脊柱炎了。
如何正确的判断是否患有强直性脊柱炎
强制性脊柱炎的危害是非常大的,严重的影响了患者的正常工作和生活,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积极的进行治疗,那么及时的诊断就变得非常的重要了。
强直性脊柱炎病人HLA-B27抗原阳性率高达90%~96%。但单纯HLA-B27抗原阳性不能作为“诊断性”或“确诊性”试验手段。因为在普通人群中HLA-B27抗原阳性约占4%~8%,大约有80%的HLA-B27抗原阳性者并不发生强直性脊柱炎,另外大约有10%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为HLA-B27抗原阴性。
HLA-B27抗原阴性者也不能除外强直性脊柱炎。故HLA-B27抗原阳性也不能就一定诊断为强直性脊柱炎,一定结合就诊者临床症状、体征及骶髂关节X线、CT检查方可确诊。
尽管HLA-B27抗原与强直性脊柱炎有很强的相关性,但受检者也不能盲目认为查出HLA-B27抗原阳性就一定患有强直性脊柱炎。因为HLA-B27抗原阳性者患强直性脊柱炎概率约为10%~20%,如果盲目认为HLA-B27抗原阳性就一定会患有强直性脊柱炎,虽然是不对的。由此提示我们HLA-B27抗原是强直性脊柱炎发病中一个重要因素,但不是唯一因素。
对疑似或不典型的临床病例,若HLA-B27抗原阳性,只能提示要高度想到强直性脊柱炎的可能,但不能由此确定一定患有强直性脊柱炎。可结合就诊者症状、体征、及其他相关检查,以进一步确诊。
通过上文的介绍,大家对如何正确的判断是否患有强直性脊柱炎都了解了吧,如果您诊断自己患了强直性脊柱炎,一定要提高警惕,积极的到正规的骨科医院接受专业的治疗!
儿童强直性脊柱炎的检查
儿童强直性脊柱炎检查:
一、儿童强直性脊柱炎肾功能检查:肾功能多无异常变化。服用消炎痛类药物以及柳氮磺胺吡啶或甲氨蝶呤等药物者,应定期检查。如出现尿素氮、肌酐异常者,应及时就诊,必要时需要停药。
二、儿童强直性脊柱炎大便常规检查:大便常规检查多无异常。服用消炎痛类药物者或长期服用皮质激素类药物者,可能会出现大便潜血阳性,提示可能有消化道出血,应及时就诊。部分病情活动者大便可培养出肺炎克雷白菌,病情控制后可转阴。
三、儿童强直性脊柱炎肝功能检查:肝功能多无异常发现。服用消炎痛类药物、柳氮磺胺吡啶或甲氨蝶呤等药者,应定期检查。如出现谷丙或谷草转氨酶(即GPT或GOT)或胆红质异常者,应及时就诊,部分患者需要停药。
四、儿童强直性脊柱炎血常规检查:血常规可显示轻度贫血,表现为红细胞数量减少、血红蛋白水平下降。服用消炎痛等药物后,有的患者会出现白细胞数量减少,如低于4.0×l09/升,应及时就诊。
五、儿童强直性脊柱炎尿常规检查:尿常规检查一般无异常,有的患者服用消炎痛等药物后,可出现少数红细胞、白细胞或尿蛋白,停药后多可消失。长期服用皮质激素类药物者,如出现尿糖阳性,应及时就诊。
目前传统的强直性脊柱炎治疗为药物治疗,主要以非甾体消炎药、免疫抑制剂、免疫调节剂及激素等来治疗。但却对这些难治反复病例却难以奏效,而且还因为这些常用的药物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副作用,容易造成胃肠道反应、肝脏损害、骨髓抑制等。给患者带来更大的痛苦。
一种新的强直性脊柱炎治疗的生物疗法——细胞免疫疗法。
细胞免疫疗法的技术核心是采用一类具有自我复制能力的未充分分化,尚不成熟的多潜能细胞,从中分离出有自我更新和复制潜能的T细胞和B细胞,在体外大量复制之后移植到患者体内,让其自我更新复制,达到新的免疫平衡,从而治疗自身免疫缺陷性疾病。
由此可见,儿童强直性脊柱炎要通过系统的检查才能够准确地确诊,如果您的孩子出现类似强直性脊柱炎的症状,一定不能掉以轻心,要及时到医院检查,以便能在疾病为造成关节骨性改变前得到及时的确诊和治疗。
不要把股骨头坏死误诊断为强直性脊柱炎
股骨头坏死 ,在症状上和强直性脊柱炎有着一定的相似性。两种疾病都会出现髋关节疼痛、髋关节功能障碍、跛行的症状。因此,北京前海股骨头医院的专家、原军区骨科专业委员会委员陈瑞和主任说道:“ 股骨头坏死 容易误诊为强直性脊柱炎,而且强直性脊柱炎大部分会伴有 股骨头坏死 出现。”对于 股骨头坏死 容易误诊成强直性脊柱炎的问题,陈主任给予如下解释:
强直性脊柱炎 多发有男性青年,专家不能确定是否具有遗传性,但是,对于有亲属患此疾病的人群,其发病率高于常人。导致强直性脊柱炎的 病因 和骨头坏死的类似,主要有: 免疫功能紊乱、睡眠不足、气温寒冷、环境潮湿、创伤等。强直性脊柱炎早期会出现骶髂关节疼痛、晨起背部僵硬、腰背部疼痛的症状,且这种背部僵硬症状在活动后减轻或消失,并且伴有四肢大关节疼痛肿胀,低热或高热症状。
从医学检查来看, 股骨头坏死 和强直性脊柱炎又有着一定得区别: 股骨头坏死 患者化验检查无阳性发现,而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白细胞组织的相容抗原,即HLA-B27阳性者占95%以上。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免疫功能检查异常。通常, 股骨头坏死 患者在医学上检查主要是股骨头受累,而强直性脊柱炎主要是骶髂关节受累,股骨头软骨和髋臼软骨受累。大部分强直性脊柱炎患者晚期合并 股骨头坏死 ,因此,在治疗上应该同时合并治疗,才能取得良好效果。
三大特殊的方法检查强直性脊柱炎
在进行强直性脊柱炎的检查时除了一些常规的检查外,还有一些特殊的强直性脊柱炎的检查方法,对强直性脊柱炎的检查同样有效。那特殊的强直性脊柱炎的检查方法有哪些呢?下面就为大家讲讲特殊的强直性脊柱炎的检查方法。
一般,特殊的强直性脊柱炎的检查方法有:
1、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对于临床怀疑而X线不能确诊者,可以行CT进行强直性脊柱炎的检查。它能清晰显示骶髂关节间隙,便于测定关节间隙有无增宽,狭窄,强直或部分强直有独到之处。
2、磁共振(MRI)和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SPECT):美国科学家研究了36例患者,24例为炎性下背痛,12例为机械压力所致下背痛的病人。通过标准的X线检查骶髂关节正常.但应用MRI检查:发现54%的炎性下背痛和17%的机械原因性下背痛的患者有骶髂关节炎。这是特殊的强直性脊柱炎的检查方法之一。
3、用SPECT 检查:发现38%的炎性下背痛存在骶髂关节炎,而机械原因组无此发现.MRI和SPECT同时检查阳性发现率明显升高。炎性下背痛者58%和机械性下背痛者17%的患者存在骶髂关节炎。因此研究者认为MRI和SPECT闪烁造影骶髂关节拍片,非常有助于强直性脊柱炎的检查,从这个角度讲明显优于普通X线,但费用昂贵,不提倡作为常规检查。这也是特殊的强直性脊柱炎的检查方法。
以上就是关于特殊的强直性脊柱炎的检查方法的介绍,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关于强直性脊柱炎的检查的疑问可以咨询我们的在线专家,他们将为大家详细解答。
脊柱关节炎的的鉴别诊断
类风湿关节炎
在强直性脊柱炎早期,单纯以外周关节炎表现为主时特别需要与类风湿关节炎进行鉴别。
①强直性脊柱炎在男性多发而类风湿关节炎女性居多。
②强直性脊柱炎无一例外有骶髂关节受累,类风湿关节炎则很少有骶髂关节病变。
③强直性脊柱炎为全脊柱自下而上地受累,而类风湿关节炎只侵犯颈椎。
④外周关节炎在强直性脊柱炎为少数关节、非对称性,且以下肢关节为主,并常伴有肌腱端炎;在类风湿关节炎则为多关节、对称性和四肢大小关节均可发病。
⑤强直性脊柱炎无类风湿关节炎可见的类风湿结节。
⑥强直性脊柱炎的类风湿因子阴性,而类风湿关节炎的阳性率占60%-95%。
⑦强直性脊柱炎以HLA-B27阳性居多,而类风湿关节炎则与HLA-DR4相关[14]。
脊柱关节炎痛风性关节炎
部分本病患者下肢关节炎发作持续时间较长,且有时发病期血尿酸不出现升高,此时往往需要与强直性脊柱炎引起的外周关节炎进行鉴别。此时需综合两种疾病的临床特点仔细鉴别。
脊柱关节炎非特异性腰背痛
此类腰背痛患者在临床上最为常见,该类疾病包括:腰肌劳损、腰肌痉挛、脊柱骨关节炎、寒冷刺激性腰痛等,此类腰痛类疾病没有强直性脊柱炎的炎性腰背痛特征,进行骶髂关节X线或CT检查以及行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等相关化验容易鉴别。
脊柱关节炎腰椎椎间盘脱出
椎间盘脱出是引起炎性腰背痛的常见原因之一。该病限于脊柱,无疲劳感、消瘦、发热等全身表现,所有实验室检查包括血沉均正常。它和强直性脊柱炎的主要区别可通过CT、MRI或椎管造影检查得到确诊[15]。
脊柱关节炎髂骨致密性骨炎
多见于青年女性,其主要表现为慢性腰骶部疼痛和发僵。临床检查除腰部肌肉紧张外无其他异常。诊断主要依靠骶髂关节前后位X线平片或CT,其典型表现为在髂骨沿骶髂关节之中下2/3部位有明显的骨硬化区,呈三角形者尖端向上,密度均匀,不侵犯骶髂关节面,无关节狭窄或糜烂,故不同于强直性脊柱炎。该病无明显坐久、卧久疼痛的特点,且接受NSAIDs治疗时不如强直性脊柱炎那样疗效明显。一些女性强直性脊柱炎早期的患者,和本病较难鉴别,骶髂关节MRI检查可能有一定帮助,但仍需综合临床情况判断,对于较难鉴别的患者建议随访观察。
女性强直性脊柱炎的病因
1、自身免疫原因也是强直性脊柱炎的原因。在强直性脊柱炎病人中,人体淋巴细胞组织相容抗原,部分强直性脊柱炎病人的免疫球蛋白升高,本病用免疫抑制剂治疗有效,以上事实均支持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
2、家族遗传原因是强直性脊柱炎的原因。强直性脊柱炎的家族遗传性早已受到医学家的重视,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家属中的平均患病率,而全国人口平均患病率,两者之间发病率竟相差40倍,说明家族遗传性确与强直性脊柱炎的发病有关。
3、风寒湿致病原因。强直性脊柱炎属于风湿类疾病的范畴,所以使人很容易想到此病和风寒潮湿的关系,强直性脊柱炎也确实在高寒和潮湿地区发病率较高,风寒湿也是强直性脊柱炎的原因。
4、内分泌原因。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男性发病率明显高于女性,尤其是男性在14-17岁为强直性脊柱炎发病的高峰年龄,此年龄正是男性的青春发育期。因此,考虑强直性脊柱炎发病是否与男性内分泌激素有关。总之,强直性脊柱炎至今对其发病原因尚无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