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门螺杆菌的危害
幽门螺杆菌的危害
幽门螺杆菌本寄居在人体幽门部。近年来通过不断探索,发现它不仅在胃粘膜上寄生作祟,还在口腔内寄生,牙菌斑是它更大的储存库。
幽门螺杆菌的重要毒性物质是尿素酶,它可以分解口腔内的尿素物质产生难闻的氨臭味,所以幽门螺杆菌的存在与口臭有密切关系。
复发性口疮在一般人群中常见,30%以上患者同时伴有消化不良、胃溃疡等病史。将分离出的幽门螺杆菌培养液注射到实验动物口腔粘膜下,可以造成类似于口疮的损害,而且发现该菌繁殖周期与口疮复发周期一致。
另有150例口腔粘膜扁平苔藓中80%检出幽门螺杆菌,由此可见其与口腔病之间的关系。
目前又进一步查明幽门螺杆菌还与冠心病有密切的关系,幽门螺杆菌阳性者比阴性者发病率高2倍。
因此,感染幽门螺杆菌者要用铋剂、庆大霉素等药物杀灭此菌,请口腔科医生清除口内牙菌斑,防止口一口、口一粪(污染水源)途径的交叉感染。
幽门螺杆菌对身体的危害就是上面介绍的这些了。这些危害对于身体来说还是非常大的。所以在平常的时候应该要及时的做好充分的防范措施,避免细菌感染的情况发生。另外有了这些细菌感染的情况后,要及时的进行有针对性的方法治疗和控制。
消化性溃疡的治疗措施有哪些
一般治疗:生活要有规律,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注意饮食规律,戒烟、酒。服用NSAID 者尽可能停用,即使未用亦要告诫患者今后慎用。
治疗消化性溃疡的药物及其应用:治疗消化性溃疡的药物可分为抑制胃酸分泌的药物和保护胃黏膜的药物两大类,主要起缓解症状和促进溃疡愈合的作用,常与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配合使用。
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对幽门螺杆菌感染引起的消化性溃疡,根除幽门螺杆菌不但可促进溃疡愈合,而且可预防溃疡复发,从而彻底治愈溃疡。因此,凡有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消化性溃疡,无论初发或复发、活动或静止、有无合并症,均应予以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
溃疡复发的预防:有效根除幽门螺杆菌及彻底停服NSAID,可消除消化性溃疡的两大常见病因,因而能大大减少溃疡复发。对溃疡复发同时伴有幽门螺杆菌感染复发(再感染或复燃)者,可予根除幽门螺杆菌再治疗。
消化性溃疡的危害是不言而喻的,患者们都希望能够尽快得到治疗康复,但是消化性溃疡的治疗一定要根据个人的体制以及发病原理来进行,因人而异才能治标又治本!所以,患者应该首先去医院检查诊断后根据个人情况选择具体的治疗方法。
警惕幽门螺杆菌使慢性胃炎变为癌症
幽门螺杆菌是目前人类感染最为普遍的细菌,全世界约有一半的人口感染幽门螺杆菌。人是幽门螺杆菌惟一的传染源,进食不清洁的食物和接吻,都能导致幽门螺杆菌的传染。幽门螺杆菌对人体造成危害,是因为它能产生多种毒力因子,如鞭毛、黏附因子、酯多糖、尿素酶、空泡细胞毒素和细胞毒素相关蛋白,尤以后两种毒力因子危害最大。长期感染幽门螺杆菌造成慢性活动性胃炎,并导致胃黏膜萎缩和肠上皮化生,发生异型增生和癌变的机会也增多。感染时年龄越小,以后发生的可能性越大。
早期患者,80%没有症状,少数患者即使有症状也是一些非特异性表现,如食欲不振、早饱、腹部不适等,极易被当做消化性溃疡或其他胃肠道疾病而被忽视。要想早期发现,对生活在高发区、有胃部症状或有家族史的人,均应尽早定期进行胃部检查。首选的检查方法是胃镜检查,因为医生可以通过胃镜直接观察到胃黏膜的细微改变,对怀疑有癌变的地方,还可以直接通过胃镜取一些组织标本进行病理学检查。我们对食管贲门癌高发区河北省涉县居民贲门癌癌变过程研究发现,慢性活动性与的发生有一定关联,在慢性活动性较重的区域内细胞容易发生早期癌变,应引起警惕。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的发生有关系,因此,防治慢性活动性癌变的一个可行措施,就是预防和治疗幽门螺杆菌的感染。
预防幽门螺杆菌感染和预防胃肠道传染病一样,要把住病从口入关。只要做到饭前便后洗手,尽量吃高温加热的熟食,喝开水,生吃瓜果蔬菜要洗净,尽量减少聚餐,就能有效预防幽门螺杆菌感染。联合应用抗生素,是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疾病的惟一有效措施。
目前根治幽门螺杆菌的方案很多,一般推荐三联或四联疗法,疗程为1~2周。常用的治疗方案有:标准剂量的质子泵抑制剂(ppi)+克拉霉素+阿莫西林,每日2次;标准剂量的ppi+克拉霉素+甲硝唑,每日2次;雷尼替丁枸橼酸铋(rbc)+克拉霉素+甲硝唑,每日2次。彻底根治幽门螺杆菌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情,患者应严格遵从专科医师的指导进行治疗。
幽门螺杆菌抗体弱阳性的危害和表现
危害:
幽门螺杆菌病的不良预后是胃癌。
胃癌是全球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癌症死亡原因中位列第二。在我国,每年大约有16万人死于胃癌。
临床表现:
预防和控制胃癌已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研究指出,幽门螺杆菌生存于人体胃幽门部位,是最常见的细菌病原体之一。世界有多半人口受到过幽门螺杆菌的感染,而在有些国家几乎90%的人都感染过这种细菌。人们通常是在幼年时就受到感染,5岁以下达到50%。这种细菌感染首先引起慢性胃炎,并导致胃溃疡和胃萎缩,严重者则发展为胃癌。据统计,初次感染幽门螺杆菌年龄较早的人群萎缩性胃炎及胃癌发生率高,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癌死亡率的高低呈现平行关系。幽门螺杆菌寄生在胃黏膜组织中,67%~80%的胃溃疡和95%的十二指肠溃疡是由幽门螺杆菌引起的。慢性胃炎和消化道溃疡患者的普遍症状为:食后上腹部饱胀、不适或疼痛,常伴有其他不良症状,如暖气、腹胀、反酸和食欲减退等。有些患者还可出现反复发作性剧烈腹痛、上消化道少量出血等。据此,专家们认为,及早发现幽门螺杆菌感染者,及时而有效地用抗菌素杀灭幽门螺杆菌,对预防和控制胃癌有重大意义。
幽门螺杆菌抗体弱阳性的患者要注意饮食健康,多吃些对能保护肠胃功能的食品,比如蜂蜜含有多种的营养和微量元素,对胃黏膜有保护的作用。还有牛奶、酸奶等,可以促进胃酸的分泌。平时要增强自身的抗病能力,进行适当的锻炼。
幽门螺杆菌的症状有哪些
病从口入是大家从小到大都明白的一个道理,很多的疾病都是因为人们平时的饮食不当造成的,幽门螺杆菌就是一种容易从人的口中进入的病菌,对人的身体危害是非常大的,影响最大的就是胃肠功能受到影响。那么被幽门螺杆菌感染后会出现哪些症状呢?一起往下看。
幽门螺杆菌感染是慢性活动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 淋巴瘤和胃癌的主要致病因素。感染幽门螺杆菌会导致慢性胃炎和肠胃溃疡病。幽门螺杆菌的症状有以下几点:
1、幽门螺杆菌是引起口臭的最直接病菌之一,由于幽门螺杆菌可以在牙菌斑中生存,在口腔内发生感染后,会直接产生有臭味的碳化物,引起口臭。
2、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患者多会出现餐后嗳气、恶心、腹胀、腹部不适的胃肠疾病症状,而且这些症状随时都会出现,但是有些患者没有明显的症状,只有到医院做相对的检查才能发现。
3、随着病情的严重,会逐渐破坏胃肠道壁,引发癌变的发生,而且,感染幽门螺杆菌患者一般都患有胃病,发生胃病的患者,多数与幽门螺杆菌有一定的关系。
4、幽门螺杆菌症状一般感染者在检查中显示阳性,一般不会有什么症状,病毒在患者体内长期的破坏、寄生、繁殖,随着病情的发展,幽门螺杆菌会使菌群失调,引起其他一系列的症状。
希望每个人都要记住被幽门螺杆菌感染后自己身体出现的一些症状,大家在平时生活中务必要记得仔细观察自己的身体状况。目的就是早点发现上面的一些症状,早点去医院接受治疗,以免错失最佳治疗时机,造成病情加重,对身体造成不可挽回的伤害。
幽门螺杆菌的危害
幽门螺杆菌是一种对胃肠疾病具有很强破坏能力的致病菌,慢性胃炎、胃溃疡、胃癌等都是其引起的,它直接作用于胃肠粘膜,使人体分泌的消化液侵蚀粘膜后,阻止其修复,引起炎症、溃疡穿孔的恶性病变,最后引起癌变。此外幽门螺杆菌有极强的传染性,以群居传染为甚,还会引起口臭,导致社交障碍。因此一定要对此致病菌要重视起来,积极预防和治疗。
1.破坏胃的正常结构及功能;
2.目前已证实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腺癌、胃粘膜相关性淋巴瘤有着密切的联系,其中80%的胃溃疡都有幽门螺旋杆菌感染;
3.减少人体对铁质及维生素B12的吸收。增加肠道感染的机会;
4.世界卫生组织已把幽门螺杆菌列为第一类致癌因子,并明确为胃癌的危险因子;
5.导致胃酸减少或缺乏。
6.幽门螺杆菌感染所具有的传染性、致癌性、普遍性和隐蔽性,对人类健康构成严重的威胁。因此早期诊断幽门螺杆菌感染十分重要和必要。
幽门螺旋杆菌的危害有很多,因此不建议盲目用药,一些药物不仅会伤害胃肠粘膜,还会引起耐药性,造成致病菌更加顽固,疗效差强人意,因此建议到正规医院进行规范治疗,及时检测。同时也要增强机体抵抗力,改变不良习惯,保持口腔卫生,防止致病菌入侵,造成伤害。
幽门螺旋杆菌有哪些典型症状
1)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症状主要是反酸、烧心以及胃痛、口臭。这主要是由于幽门螺杆菌诱发胃泌素疯狂分泌,而发生发酸烧心,而具有胃溃疡疾病的患者,幽门螺杆菌更是引起了主要症状胃痛的发生,口臭最直接的病菌之一就是幽门螺杆菌了。
2)幽门螺旋杆菌能够引起慢性胃炎。所发生的主要临床表现有:上腹部不适、隐痛,有时发生嗳气、反酸、恶心、呕吐的症状,病程较为缓慢,但是容易反复发作。
3)患者感染幽门螺杆菌后产生多种致病因子,从而引起胃黏膜损害,临床疾病的发生呈现多样性,而且患者多会出现反酸、嗳气、饱胀感等等,均是感染幽门螺杆菌的患者比没有感染幽门螺杆菌的患者多数倍。
4)幽门螺杆菌感染一般有时没有特别明显的症状,这时一般是通过检查来判断有无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幽门螺杆菌这种致病菌,很容易诱发胃肠疾病的发生。幽门螺杆菌症状有哪些表现就是这些了。
预防胃癌从预防幽门螺杆菌传染开始
首先应该了解幽门螺杆菌存在于何处,据了解,粪便、唾液、牙垢、呕吐物中均存在幽门螺杆菌,饮用受污染的水,与感染幽门螺杆菌的人密切接触、共餐,尤其是儿童在学校之间的接触及吃路边摊位的不洁食品等,均可引起幽门螺杆菌的传播。
我国人口中感染幽门螺杆菌的比例比较高,幽门螺杆菌感染不仅仅局限于成年人,儿童也会感染幽门螺杆局,可无任何症状,但是有的患儿会出现反复发作性腹痛、呕吐、缺铁性贫血、慢性胃炎、十二指肠溃疡等,有的患儿还伴有体重减轻、生长迟缓或抵抗力下降等。发现后,应积极治疗。
幽门螺杆菌的预防关键,在于切断幽门螺杆菌的传播途径,所以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做到餐前便后洗手,特别是进食前必须洗手,这样可以防止幽门螺杆菌的传播。对已查处有幽门螺杆菌的患者,应避免与他人密切接触,并采取正规的抗幽门螺杆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