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委中的准确位置图 委中的作用

委中的准确位置图 委中的作用

委中穴是膀胱经的合穴,膀胱经从头走足,在背部形成两行夹脊的经脉,直达腰骶,下抵下肢,合并于委中,所以委中为膀胱经气血的汇合之处,是腰背下肢气血的总开关,此穴有疏调经气,达到通则不痛,强健腰膝的作用。体力劳动和久坐之人,腰背经常出现酸痛的情况,刺激该穴可治疗腰背疼痛,对于一些下肢疾病也有缓解治疗的作用。

委中的准确位置图及作用功效 委中是什么意思

委,是堆积的意思;中,指穴内气血所在的地方是天人地三部的中部,委中穴名意思是指膀胱经的湿热水气在此聚集。本穴物质为膀胱经膝下部各穴上行的水湿之气,为吸热后的上行之气,在本穴为聚集之状,因而叫委中穴。

委中的准确位置图和作用 按摩委中的好处

1.中医治病自古就有“腰背委中求”的经验,意指腰背疼痛不适,按摩委中有特效,而且对下肢痿痹,遗尿,丹毒有很好的疗效,是日常保健的重点。

2.委中归于足太阳膀胱经,膀胱经属水,水性寒凉,故有清热泻火,凉血止血,泻火消肿之功,善治血证,有血郄之称,主治鼻衄,丹毒,疔疮发背等症。

3.膀胱主贮,排尿液,本穴归于膀胱经,具有固摄尿液和通利小便之功,用于治疗遗尿,小便男等。

委中的准确位置及功效 委中的准确位置

委中穴位于膝后区,腘横纹中点,在腘窝正中,当股二头肌腱与半腱肌肌腱的中间,具体取穴位置如下图所示:

委中定位的准确位置

位置如下:

委中穴又被称为腘中,郄中,血郄,是足太阳膀胱经的常用腧穴之一,位于人体于膝后区,腘横纹的中点,在腘窝正中,有腘筋膜;皮下有股腘静脉,深层内侧为腘静脉,最深层为腘动脉。

委阳准确位置图和作用 委阳的准确位置

定位:在腘横纹外侧段,当股二头肌腱的内侧缘。

取穴:俯卧位,先取腘窝正中的委中穴,向外一横指,按之酸痛明显处取穴。

委阳位置图和作用

委阳穴的位置:位于人体的腘横纹外侧端,当股二头肌腱的内侧。

1、缓解治疗腰脊强痛、腹满、小便不利、腿足挛痛等。

2、功效:益气补阳、通利三焦、舒筋活络。

委中的准确位置图和作用

在膝后区,腘横纹中点,股二头肌腱与半腱肌腱中间,即膝盖里侧中央,膝盖后面的直线中间叫做委中穴。

委中为足太阳膀胱经之合穴,是针灸四大要穴之一,常用于刺血使用,可起到舒筋止痛、凉血解毒、活血散瘀、清热利湿、强腰健膝的作用。

委中穴可疏通太阳经气,泄脏腑之里热,刺络出血可治伤暑、霍乱、吐泻;清热泻火、引火下行、凉血止血而止鼻衄。点刺拔罐出血;又能泄血分之热邪,清热利湿除风疹;疏阳邪火毒,除血分积热,解毒祛痰疗疔疮、且能舒筋活血痹痛。此外,临床上还常用于治疗下肢痿弱、偏枯、酸楚、肿痛,小腿拘急痉挛等症。

委中的准确位置图和作用 委中的准确位置

委中位于膝后区,腘横纹中点。取俯卧位,稍屈膝,在大腿后面,即可显露明显的股二头肌肌腱和半腱肌肌腱,在其中间,按压有动脉搏动处。

委阳准确位置图和作用 委阳穴的作用

委阳穴属膀胱经,位居腘窝,为三焦腑之下合穴,能疏调膀胱腑气,并助三焦气化而通利水道,治疗因水道不利所致的小便不利,癃闭,腹满水肿,及膀胱约束气化失职的遗尿。本穴还有纹身壮阳,强健腰膝,祛风除湿,通络止痛作用,可治疗因寒湿阻滞经脉,气血运行不畅之腰脊强痛,下肢挛痛等。

委中在哪个位置 委中的作用与好处

作用功效:舒筋通络、凉血解毒、散瘀活血、清热解毒。

1.消化系统疾病:治疗腹痛、急性吐泻、急性胃肠炎、肠炎、腹痛等;

2.泌尿生殖系统疾病:治疗小便不利、遗尿、尿潴留等;

3.精神神经系统疾病:治疗坐骨神经痛、脑血管病后遗症、癫痫等;

4.皮肤科系统疾病:治疗丹毒、湿疹、风疹、荨麻疹、牛皮癣、疖疮等;

5.运动系统疾病:治疗下肢痿痹、腰背痛、风湿性膝关节炎、腓肠肌痉挛、小腿抽筋、脖子酸痛、臀部疼痛、膝盖疼痛等;

6.其它:提高性欲、丰胸美乳等。

委中定位的准确位置 委中的功效与作用

具体如下:

委中穴位是人体重要的一个穴位,生活中适当进行按摩委中穴位,具有一定具有舒筋通络、散瘀活血、清热解毒、祛除风湿的好处

可以用于治疗腰脊痛、风寒湿痹、半身不遂、头痛眩晕、小腹肿痛、小便难、咽喉疼痛等病症。其次对于腰及下肢病证;腹痛、急性吐泻;小便不利、遗尿等也具有很好的缓解治疗作用。

委中穴的位置

定位:腘横纹中点,当股二头肌腱与半腱肌肌腱的中间。

穴经属:足太阳膀胱经。

别名:腘中,郄中,血郄。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湿热水气,亦即是血的气态物。

运行规律:大部分散热冷降后归于此部,小部分吸热后上行委阳穴。

穴义:膀胱经的湿热水气在此聚集。

解剖:在腘窝正中,有腘筋膜,在腓肠肌内、外头之间;布有腘动、静脉;有股后皮神经、胫神经分布。

操作: 直刺l~1.5寸,或用三棱针点刺腘静脉出血。针刺不宜过快、过强、过深,以免损伤血管和神经。 一般情况下不应当直接选择直刺,虽然委中穴一般较深,但是应当先探查(触摸其搏动),然后可以选择稍稍外移一点后直刺。

位置:应采用俯卧的取穴姿势,委中穴位于腘横纹中点,股二头肌腱与半腱肌腱中间,即膝盖里侧中央。

腰椎间盘突出、腰腿疼痛、肩膀麻木,[1] 包括后背筋膜炎等,都可以按揉委中穴。膀胱经的湿热水气在此聚集,按揉此穴可以分清降浊。此外,肩周炎患者还可试试把右手指从后背尽量对左手指尖,再反过来。通过这样交叉,类似搓澡的动作,对缓解疼痛效果很好。

相关推荐

中髎准确位置作用

中髎穴的位置:位于骶部,当次髎下内方,适对第3骶后孔处。 1、缓解治疗腰痛、便秘、泄泻、月经不调、带下、小便不利等。 2、中髎穴的功效:疏导水液,健脾除湿。

委阳的准确位置在哪里

委阳的准确位置 科学定位:在膝部,腘横纹外侧端上,股二头肌肌腱的内侧缘。 快速取穴法: 1.俯卧位,稍屈膝,在大腿后面,即可显露明显的股二头肌肌腱;穴在股二头肌肌腱的内侧缘,按压有酸胀感。 2.俯卧位,先取委中,再旁开约1寸处。 委中定位:在腘横纹中点,当股二头肌腱与半腱肌的中间取穴。 委阳穴为足太阳膀胱经腧穴,又是三焦经的下合穴,本穴有疏调三焦气机,通调水道,清利膀胱,利尿消肿的作用,常用于治疗胸满,身热,腋下肿,小腹胀满,小便不利,筋脉拘急,腰脊强痛,下肢疼痛等症。委阳穴位处出现疼痛感的时候,多要考虑

膝盖拔罐具体位置 委中穴清热解毒

位置:在腘横纹中点,当股二头肌腱与半腱肌的中间。 拔罐功效 :清暑泻热,凉血解毒,醒脑安神,舒筋活络。 主治病症:血症,如衄血不止,丹毒等;运动系统疾病:如腰痛,髋关节痛,下肢痿痹,半身不遂等;小便病,如遗尿,小便难等;腹痛,吐泻;皮肤病,如荨麻疹,风疹,疔疮疖肿,银屑病等。

中府的准确位置作用 中府的准确位置

中府穴位于胸前壁外上方,前正中线旁开6寸(以取穴者自己拇指的指间关节的宽度为1寸),平第一肋间隙处。 取穴时两手叉腰立正,锁骨外侧端下缘的三角窝中心是云门穴,由此窝正中垂直往下推一条肋骨(平第一肋间隙)处或男性乳头外侧旁开两横指,往上直推三条肋骨处即是,具体取穴位置所示:

中枢的准确位置片 中枢的准确位置

精确定位:在背部,当后正中线上,第10胸椎棘突下凹陷中。 简易取穴:两侧肩胛下角连线,与后正中线相交处向下推3个椎体,在其下缘凹陷处即是该穴。

中封准确位置作用 中封准确位置

标准定位:在踝区,胫骨前肌腱与拇长伸肌腱之间,足舟骨与内侧楫骨之间的凹陷中。 简便取穴:于内踝前下方,当胫骨前肌腱与拇长伸肌腱之间内侧凹陷处取穴。

中府的准确位置 中府的准确位置

定位:在胸前壁的外上方,云门下1寸,平第1肋间隙,距前正中线6寸。 取穴:以双手叉腰,先取锁骨外端下方凹陷处的云门穴,当云门穴之下约1寸,与第1肋间隙平齐处即是本穴;或取仰卧位,自乳头向外2寸处,再直线向上摸取肋骨,第1肋间隙即是本穴。

膻中的准确位置作用 膻中的准确位置

在胸部,当前正中线上,平第4肋间隙,两乳头连线的中点。 取穴:男子于胸骨中线与两乳头连线之交点处取穴,女子与胸骨中线平第4肋间隙处取穴。

按摩委中作用与好处 委中的功效作用

委中穴为足太阳膀胱经合穴,具有强腰止痛,活血通络,祛风湿的作用,是治疗腰背疾病的常用要穴,也是腰脊保养要穴,具有散瘀活血,清热解毒,舒筋活络,泄热清暑的功效,几乎所有的腰背问题都可以通过按摩委中来缓解。

中极的准确位置作用 中极的准确位置

经穴定位: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4寸。 简易取穴:位于下腹部,正中线上,肚脐中央向下5横指处即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