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发烧多长时间量一次体温 吃退烧药后:1小时测一次
宝宝发烧多长时间量一次体温 吃退烧药后:1小时测一次
一般宝宝发烧超过38.5℃时,都建议在医生指导下服药退烧。而退烧药平均起效时间为服药后1小时左右,所以在吃完退烧药后1小时,要给宝宝监测体温,有利于判断药效。如果宝宝发烧反复,就要到医院就诊,以免发生意外。
宝宝发烧多久量一次体温 物理降温后:半小时测一次
物理降温是局部或全身用低温传导与蒸发作用使体温下降,一般发烧38.5℃以下,首选物理降温,如冷敷、温水擦浴、酒精擦浴等,物理降温半小时后要监测体温并记录,休息1小时后再重复使用,直到体温降至正常。
孩子发烧还应小心这几个误区
1.一发烧马上吃退烧药
为了怕宝宝发烧烧坏脑子,很多家长一发现宝宝发烧,就给他吃退烧药,吃药不见退烧又立即换另一种退烧药,这其实也是不对的。
一般来说,宝宝的体温在38.5℃以下时都建议物理降温为主,超过38.5℃了才在物理降温的同时给予退烧药。目前市面上的退烧药品种繁多,家长在选用时,最好选用儿童剂型的退烧药,尤其是小婴儿,可以选用一些滴剂类的退烧药。在使用退烧药的过程中,家长也要需要注意了,如果服用了退烧药后孩子体温还是没有降下来,也不能马上再用一次退烧药或者更换其他退烧药,要间隔4-6个小时之后才能再服用退烧药,同时,也要注意多喝水,以利于降温。
2.宝宝发烧要等医生看了再处理
有些家长担心给宝宝吃了退烧药后会影响医生对病情进行的判断,或者不知道该给孩子用什么药,于是即使宝宝体温很高也不做处理,而是带孩子去医院排队看急诊,等医生诊断,但这样往往会延误病情。
家长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宝宝已经发烧到38.5℃以上了,就应该积极先给孩子降温,尤其是已经高烧的宝宝,如果长时间高烧不处理的话,容易造成孩子高热惊厥、晕厥等的发生。
3.宝宝发烧不能洗澡
有的家长担心洗澡时孩子着凉(特别是在冬天),让病情加重,于是宝宝发烧时坚决不给宝宝洗澡。
事实上,宝宝发烧时用温水洗澡更有利于散热,如果洗澡不便的话,用温水擦浴也是一个非常有效的降温方法。家长要注意,在用温水给宝宝洗澡或擦浴后要迅速擦干全身,并换上干爽的衣服,以免着凉。
小孩发烧37.3怎么办
1、如何定义宝宝发烧?
37.3℃-38℃ 低热
38.1℃-39℃ 中度发热
39℃-41℃ 高热
超过41℃ 超高热
2、如何观察宝宝的病情?
低到中度的发热每四小时测一次体温;中度以上的发热两小时测一次体温;高度发热或服用退烧药后可以三十到四十分钟测量一次体温。
如何用物理方法帮宝宝降温?
用温水擦拭宝宝的腋窝、脖子、大腿根部等有血管搏动的身体部位;用冰的易拉罐滚遍宝宝的四肢。
宝宝反复高烧该怎么办
在医院儿科门诊上发烧的患儿很多,占门诊病人的60%以上。不少家长都有这样的困惑:“孩子使用退烧药一两个小时后体温又升高了,但退烧药说明书规定每次吃药时间要相隔4小时,这时究竟该不该吃退烧药呢?”
“同是发烧,宝宝有没有精神是判断用药的重要指标。此外,退烧药不能胡乱混着吃。”高烧反复 不同成分的退烧药可混用
在给孩子使用退烧药之前,要先看清楚退烧药的成分。通常,儿科医生推荐的婴幼儿退烧药主要有两种成分: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
在给孩子服用对乙酰氨基酚成分的退烧药期间,如果未咨询医生,一定不要同时服用其他含对乙酰氨基酚成分的复方感冒药,因为对乙酰氨基酚的日常最大用量为每4小时一次,每次15毫克/公斤体重。
同样的,在给孩子服用布洛芬成分的退烧药期间,如果未咨询医生,也不能同时服用其他含布洛芬成分的退烧药。布洛酚的日常最大用量为每6小时一次,每次10毫克/公斤体重。
如果孩子吃了退烧药以后,体温很快又升到38.5℃以上,怎么办呢?“若两次发烧时间间隔不到2小时,可以吃另一种成分的退烧药。”曾可说,给孩子退烧时,最好不同成分的退烧药交替使用,这样可以减少每种药物24小时内使用的次数,还能减少药物的副作用。
孩子精神好 别急着吃退烧药
“家长不必太害怕孩子发烧,发烧是机体的自我保护反应,会充分调动孩子的免疫系统,一般只要不是长时间发烧都没有关系。”曾可建议,宝宝发烧在39℃以下时,如果精神很好,不要急着吃退烧药,先尝试物理降温,比如在脑门上敷凉毛巾、用凉水擦拭身体等,然后观察1个小时,若不能降温,再考虑吃退烧药。
“有些退烧药退烧效果很强,千万不能让孩子多吃,我在门诊上遇到一些家长没有掌握好,结果导致孩子的体温降到35℃以下,还伴有抽筋的情况。”曾可提醒,家长平时给孩子用药要注意积累经验,孩子的体质对哪种药物反应好、对哪种药物不敏感以及适合的剂量,都要逐渐摸索积累。
所以说在孩子用药方面一定要注意,不要乱用药,自行用药,要到医院再医生的指导下服用,愿天下的所有孩子都健健康康的成长。
宝宝发烧注意四个误区
误区1、捂汗
很多家长在宝宝发烧时,会采用“捂汗”的方式降温,给孩子里三层外三层穿很多衣服,但其实这种做法是不科学的。孩子在发烧的时候,末梢循环变得较差,手脚摸起来可能会有些凉凉的,但这并不是因为孩子穿得不够多。而且孩子在发烧的时候,包得严严实实反而会影响到机体的散热,使体温上升,甚至处于高热状态,在高热时末梢血管可代偿性扩张,使出汗增多,同时机体代谢亢进,耗氧量增加,加之宝宝长期在这种闷热的高热环境中,处于缺氧状态,长时间下来,极有可能会导致机体多器官、多系统受累。
正确做法应该是,当孩子发烧时,把孩子的衣服略微解开,使其充分散热,并注意室内空气保持流动,但要注意宝宝手脚的保暖。
误区2、一发烧马上吃退烧药
为了怕宝宝发烧烧坏脑子,很多家长一发现宝宝发烧,就给他吃退烧药,吃药不见退烧又立即换另一种退烧药,这其实也是不对的。
一般来说,宝宝的体温在38.5℃以下时都建议物理降温为主,超过38.5℃了才在物理降温的同时给予退烧药。目前市面上的退烧药品种繁多,家长在选用时,最好选用儿童剂型的退烧药,尤其是小婴儿,可以选用一些滴剂类的退烧药。在使用退烧药的过程中,家长也要需要注意了,如果服用了退烧药后孩子体温还是没有降下来,也不能马上再用一次退烧药或者更换其他退烧药,要间隔4-6个小时之后才能再服用退烧药,同时,也要注意多喝水,以利于降温。
误区3、宝宝发烧要等医生看了再处理
有些家长担心给宝宝吃了退烧药后会影响医生对病情进行的判断,或者不知道该给孩子用什么药,于是即使宝宝体温很高也不做处理,而是带孩子去医院排队看急诊,等医生诊断,但这样往往会延误病情。
家长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宝宝已经发烧到38.5℃以上了,就应该积极先给孩子降温,尤其是已经高烧的宝宝,如果长时间高烧不处理的话,容易造成孩子高热惊厥、晕厥等的发生。
误区4、宝宝发烧不能洗澡
有的家长担心洗澡时孩子着凉(特别是在冬天),让病情加重,于是宝宝发烧时坚决不给宝宝洗澡。
事实上,宝宝发烧时用温水洗澡更有利于散热,如果洗澡不便的话,用温水擦浴也是一个非常有效的降温方法。家长要注意,在用温水给宝宝洗澡或擦浴后要迅速擦干全身,并换上干爽的衣服,以免着凉。
提醒家长,孩子发烧,应该根据孩子的状况正确退烧,同时应注意观察孩子的精神状态,而不要只着眼于体温的变化,宝宝状况严重时应及时就医。
宝宝病毒感染发烧如何护理
宝宝病毒感染发烧期间,家长一点要护理好宝宝,否则很容易引起病情复发。
1、首先要搞清楚孩子发烧的原因。发烧是身体的一个警钟,说明身体内部出现异常情况。从某种程度来讲,适当的发烧有利于病原体的清除。所以如果孩子不是高烧,就不要急于马上退烧,否则会掩藏真正的病因。
2、宝宝发烧后,常常有一个问题让家长犹豫不决:究竟发烧时应该多穿衣服为宝宝防寒,还是脱掉衣服帮助散热?其实,加减衣服要配合发烧的过程。当体温开始上升时,宝宝会觉得冷,此时应添加透气的薄衫,同时可以给予退烧药。服药半小时之后,药效开始发挥,身体开始散热反应,宝宝会冒汗感觉热,此时就应减少衣物,或者采用温水拭浴帮助退烧。
3、给宝宝吃退烧药,需要权衡利弊。药物当然可以改善孩子的病情,但也很可能带来一些副作用。在一般情况下,药物退热治疗应该只用于高烧的孩子。服用的方法和剂量一定要按医生的要求去做。建议在体温超过38.5摄氏度再给孩子吃退烧药。如果孩子以往有高热惊厥史,不妨在38摄氏度时就给孩子吃退烧药。
4、宝宝病毒感染发烧后,通常都会出现食欲不佳的现象,这时候应该以流质、营养丰富、清淡、易消化的饮食为主,如奶类、藕粉、少油的菜汤等。当宝宝发烧时,许多家长觉得应该补充营养,就给孩子吃大量富含蛋白质的鸡蛋,实际上这不但不能降低体温,反而使体内热量增加,促使婴儿的体温升高,不利于患儿早日康复。
宝宝发烧多长时间量一次体温 高于38℃:2小时测一次
宝宝体温超过38℃时,建议每2小时监测一次体温,以免病情加重,而且监测体温有利于观察病情。如果发现孩子的精神状况异常(无论是焦躁兴奋还是萎靡不振)或者食欲下降,都要加测体温,1小时测一次,宝宝发烧超过39℃,最好半小时测一次。体温正常后,仍应该每日测体温1次,至少3天。
发烧时需要吃退烧药吗
孩子感冒发烧38.5°C 以上就要吃退烧药,39°C以上就算高烧,要去医院,高烧会导致惊厥,惊厥对脑部有害。
如果你赞同上面任何一点,恭喜你,你和多数人一样是发烧恐惧症的患者。
发烧恐惧症(Fever Phobia)是美国的儿科医生巴顿·施密特(
Barton Schmitt)在1980年创造一个医学名词。
施密特对因为孩子发烧而来医院儿科就诊的81位家长进行问卷调查,发现大多数家长对39°C以下的发烧很担心,52%的家长认为40°C以下的发烧会导致严重的神经系统问题,因此大多数家长在处理孩子发烧上措施非常激进,85%的家长在孩子体温到39°C时给孩子吃退烧药,68%的家长在孩子发烧到39.5°C时给孩子擦身降温。
施密特检索了一下文献,发现高烧只会引起热性痉挛和中暑这两种很罕见的反应。根据上述情况,他认为家长们对发烧普遍存在错误的认识,建议儿科接诊时要加强教育,消除发烧恐惧症。
时隔二十年之后,2001年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医院的一组儿科医生就发烧恐惧症对家长们再次进行调查。他们对带孩子来巴尔的摩市两家医院体检或看病的340名家长进行问卷调查,发现56%的家长对孩子发烧造成的潜在危害非常担心,44%的家长认为38.9°C是高烧。7%的家长认为如果不治疗的话,温度会升高到43.4°C以上。91%的家长认为发烧对身体有害,21%的家长认为会烧坏脑子,14%认为会死亡。52%的家长每小时测一次体温,25%的家长在孩子体温在37.8°C之下给孩子吃退烧药。85%的家长会把孩子叫醒,让孩子吃退烧药。超过一半家长让孩子吃超过剂量的退烧药。
74%的家长给孩子擦身退烧,24%的家长在孩子体温在37.8°C之下给孩子擦身退烧,18%的家长用酒精给孩子擦身。和20年前相比,更多的家长认为晕厥是发烧的严重后果,因此他们才频繁叫醒孩子,不断地给孩子擦身、吃退烧药。
20年之后,美国家长们的发烧恐惧症没有一点好转。其中56%的家长从医生那里获得有关发烧的知识的,表明在医护人员中发烧恐惧症患者在多数。这还是美国的情况,中国的绝大部分家长和医护人员都患有发烧恐惧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