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滑肌肉瘤的特点
平滑肌肉瘤的特点
平滑肌肉瘤是腹膜后第三位最常见的肉瘤,并且常常发生囊性变。腹膜后平滑肌肿瘤核分裂象超过每10个高倍视野5个时应诊断为平滑肌肉瘤。肿瘤细胞坏死及肿瘤大小超过250px时,尽管核分裂少见也提示肿瘤为恶性。腹膜后平滑肌肿瘤绝大部分为肉瘤。而且,腹膜后平滑肌肉瘤预后很差,85%的病人诊断后2年内死亡。有些平滑肌肉瘤细胞可以表现为透明或上皮样(所谓的上皮样平滑肌肉瘤)。
光镜检查:大多数肿瘤细胞为梭形,呈条索状排列。肿瘤细胞核长梭形,稍肥胖,两端钝圆,即所谓“香肠”核。有时细胞核呈圆形或卵圆形,细胞浆空亮,类似平滑肌母细胞。又称上皮样平滑肌瘤。有时肿瘤结节状排列较明显,有时则血管外皮细胞瘤样结构明显。黏液变性也可以见到。肿瘤细胞分裂象多少不一,但大部分肿瘤分裂象在每10个高倍视野5个以上。
子宫肉瘤是由哪些因素引起的
(一)发病原因
子宫颈肉瘤发生于子宫颈肌肉及间质组织,恶性程度较高,为中胚叶肿瘤,可来自宫颈肌层、宫颈管内膜间质、结缔组织、上皮或血管,也可为上述多种成分的混合性肿瘤,与宫体肉瘤相比仅为其1/10~1/15。发病原因不确切,可能与以下因素相关:
1.与口服避孕药及雌激素的关系长期口服避孕药(>15年),肉瘤发生的危险性增大,主要为平滑肌肉瘤。长期使用非避孕类雌激素也增加肉瘤发生的危险性,主要是苗勒管混合瘤。也有文献报道部分平滑肌肉瘤组织中存在雌、孕激素受体,为雌激素依赖性肿瘤,血中雌激素水平也较正常对照组为高。
2.与体重指数的关系流行病学研究发现,高体重指数的妇女,肉瘤的发生率增加,包括各种类型的子宫肉瘤,在这部分患者中雌激素水平增高。有多种机制,包括雄烯二酮在外周脂肪组织中的转化,非蛋白结合的雌激素的增加,雌二醇的降解代谢下降。
3.种族黑种人群中发生肉瘤者高于对照组。
4.社会经济地位平滑肌肉瘤少见于社会经济地位较高的妇女,苗勒管混合瘤见于社会经济地位较低的妇女。
5.肿瘤相关基因文献报道32%~56%子宫颈肉瘤存在p53基因的突变,24%~32%检测出k-ras基因的突变。
(二)发病机制
宫颈肉瘤远处转移途径以血行播散为主。宫颈肉瘤组织病理学类型包括:平滑肌肉瘤、胚胎性横纹肌肉瘤、宫颈间质肉瘤、血管内皮或外皮细胞瘤、淋巴瘤、未分类肉瘤。其中平滑肌肉瘤占大多数,其次是属于间质肉瘤的脂肪肉瘤及恶性中胚叶混合瘤。
1.平滑肌肉瘤
(1)起源:可来自肌层的平滑肌纤维,也可来自原有的平滑肌瘤。
(2)肉眼形态:
①像平滑肌样生长,肌壁间占2/3,黏膜下1/5,浆膜下1/10。
②有清楚的假包膜,但也可弥漫生长,与肌层没有界限。
③切面松而软,呈鱼肉状,大部分伴出血坏死。
④肉瘤发展可浸润至周围肌层,甚至穿破浆膜而扩散至盆腔。
(3)组织形态:
①核分裂象>5/10HP。
②细胞异型性。
③肿瘤可以浸润至肌层、血管、内膜及颈管。
当肌瘤内部分肌细胞恶变者称肌瘤肉瘤变,整个肌瘤都恶变的则称为平滑肌肉瘤。
2.子宫内膜间质肉瘤
(1)起源:子宫颈内膜的间质细胞,大多数发生在绝经后,但在生育年龄和儿童都可发生,占生殖道恶性肿瘤的0.2%,分为高度和低度恶性的间质肉瘤。
(2)内膜形态特点:低度恶性的肉瘤内膜可形成单个或多个息肉状肿块,有时充填整个颈管,基底宽,浸润肌层。高度恶性的间质肉瘤常形成柔软的息肉状或分叶状的肿块向颈管突出,肿瘤2~3cm大小,浸润肌层、血管及浆膜面。
平滑肌肉瘤是什么
平滑肌肉瘤是源于肠壁平滑肌、肠壁血管平滑肌或肠壁粘膜肌的恶性间叶组织肿瘤。其中以直肠最多见,约占大肠平滑肌肉瘤的85%。
临床上,平滑肌肿瘤良、恶难辨,主要在于组织学形态有时与生物学行为不安全一致,常出现形态学良性、生物学行为恶性的现象。平滑肌肉瘤除局部浸润邻近器官和组织外,血行播散是最主要的途径。
此病早期常无任何症状;随着瘤体增大,压迫肠壁周围组织,影响排便功能,可出出现便秘和排便不畅,肿瘤位齿线上方,接近肛管时,可有肛门痛,压迫周围器官时在男性出现排尿异常,骶尾部或下肢痛、乏力。肿瘤发生溃疡,即出现便血,便频和里急后重感。
平滑肌肉瘤的饮食
(1)蔗姜饮:甘蔗、生姜各适量。取甘蔗压汁半杯,生姜汁1匙和匀炖即成。每周2次,炖温后服用,具有和中健胃作用。
(2)红糖煲豆腐:豆腐100克,红糖60克,清水1碗。红糖用清水冲开,加入豆腐,煮10分钟后即成。经常服食,具有和胃止血,吐血明显者可选用此食疗方治疗。
(3)陈皮红枣饮:桔子皮1块,红枣3枚。红枣去核与桔子皮共煎水即成。每日1次,此食疗方行气健脾,降逆止呕、适用于虚寒呕吐。
(4)莱菔粥:莱菔子30克,粳米适量。先将莱菔子炒熟后,与粳米共煮成粥。每日1次,早餐服食,此药方消积除胀,腹胀明显者可选用。
(5)陈皮瘦肉粥:陈皮9克,乌贼鱼骨12克,猪瘦肉50克,粳米适量。用陈皮、鱼骨与米煮粥,煮熟后去陈皮和乌贼骨,加入瘦肉片再煮,食盐少许调味食用。每日2次,早、晚餐服用,此食疗粥降逆止呕,健脾顺气,腹胀者可首选此膳。
(6)莴苣:莴苣250克,大枣250克,面粉500克。将莴苣切碎,大枣煮熟去核,与面粉混和后做饼即成。当点心服用,健脾益胃,燥湿利水;大便稀薄或腹泻可选用。
(7)芡实六珍糕:芡实、山药、茯苓、莲肉、薏米仁、扁豆各30克,米粉500克。将上述全部加工成粉末与米粉合匀即成。每日2次或3次,每次6克,加糖调味,开水冲服,也可做糕点食用,此方健脾,止泻效果良好。
在临床上平滑肌肉瘤有什么特点
皮肤平滑肌瘤:表浅,多发,直径常小于2cm,坏死少见,核分裂少见。
皮肤纤维瘤:纤维成分更多,嗜酸性胞浆更丰富,缺乏细胞多形性,有泡沫细胞和炎细胞。
临床特点
a 表浅型即皮肤及皮下平滑肌肉瘤最常见于40岁~80岁年龄,
b 皮肤平滑肌肉瘤来自立毛肌,皮下平滑肌肉瘤来自血管平滑肌,
c 单发,常发生于肢体近端,特别是下肢,
d 暗红色实性结节或斑块,稍隆起于皮面,最大直径不超过5cm,
e 预后与肿瘤的大小和深度有关,直径小于5cm者的预后较好。40%的皮肤平滑肌肉瘤发生复发,但转移极其少见;约1/3的皮下平滑肌肉瘤发生转移,导致死亡。
平滑肌肉瘤是癌症吗
平滑肌肉瘤主要是源自于哪里呢,主要是由于肠壁平滑肌以及肠壁血管平滑肌或肠壁粘膜肌的恶性间叶组织肿瘤。其中以直肠最多见,约占大肠平滑肌肉瘤的85%。
临床上,平滑肌肿瘤良、恶难辨,主要在于组织学形态有时与生物学行为不安全一致,常出现形态学良性、生物学行为恶性的现象。平滑肌肉瘤除局部浸润邻近器官和组织外,血行播散是最主要的途径。
平滑肌肉瘤的病因
病因尚不明。本病病因尚不明确,可能和环境因素、遗传因素、饮食因素以及孕期的情绪、营养等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平滑肌肉瘤的发病机制
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病理检查:肿瘤科呈灰或灰红色,如鱼,有出血、坏死。肿瘤细胞呈梭形,大小不等,胞质嗜酸性染色,胞膜清晰,可见肌原纤维。平行或交错丛的细胞。
与胃肠道其他间质肿瘤类似为平滑肌肉瘤主要起源于平滑肌组织,少部分可能为神经起源,部分由良性胃平滑肌肉瘤恶变而来。胃平滑肌肉瘤大多位于胃近侧的1/2,即贲门,胃底区域,其次是胃体部,巨大的平滑肌肉瘤有时可累及全胃。
胃平滑肌肉瘤引起的原因
肿瘤呈球形或半球形,主要在粘膜下扩展,与胃壁呈垂直性生长。可单发,亦可多发,部分由良性平滑肌瘤恶变而来。好发于胃壁的中上部,以胃体部为多见,其次是胃底部。
根据其大体形态,可分为三形
①胃内型,肿瘤位于粘膜下,突向胃腔;
②胃外型主要就是肿瘤处在浆膜的下面,会向胃壁突出。
③胃内和胃外型,肿瘤位于胃肌层,同时向粘膜下及浆膜下突出,形成哑铃状肿块。
半数的病例有肿瘤中心性溃疡,加之血循环丰富,故破溃后常易发生上消化道出血。肿瘤可直接侵犯胃周围组织,常累及大网膜及腹膜后,并经血行转移,多见于肝,其次为肺。淋巴转移不常见。
平滑肌肉瘤的诊疗措施越来越多,包括切除术、放化疗,而有些时候,这些措施却无法减轻平滑肌肿瘤细胞瘤患者的痛苦,事实上是因为没有找到康复的真正原因就是体液是酸化的,酸性体液不改变,变异细胞也就不会死亡,这就是为何做了手术和化疗后癌细胞再度转移和复发的原因。
平滑肌肉瘤的治疗方法
放射治疗
由于子宫肉瘤对放射线敏感性较低,文献报道,单独应用放疗很少有5年生存者。放疗对子宫内膜间质肉瘤及子宫混合性中胚层肉瘤的疗效比平滑肌肉瘤为佳。Gilbert认为,子宫内膜间质肉瘤术前、后应辅以放疗。
不少专家认为术后辅以放疗比单行手术好。Badib报告各种子宫肉瘤(临床Ⅰ期)病人的手术合并放疗和单行手术治疗比较,5年存活率由57%提高为74%。对转移或复发的晚期肉瘤患者,可考虑放疗作为姑息治疗,以延长生命。
外阴平滑肌肉瘤症状表现有哪些
外阴平滑肌肉瘤指生长在外阴部的各种肿瘤,根据肿瘤的性质可分为良性及恶性两类。因为这种疾病对女性的危害是非常大的,所以一定要积极的治疗。西宁现代妇产医院专家表示,女性要了解外阴平滑肌肉瘤的症状,更有利于及早发现疾病。
外阴平滑肌肉瘤大多发生于绝经后妇女,一般表现明显。还可以表现出外阴部长期瘙痒性疼痛、烧灼感和慢性溃疡,血性分泌物。早期外阴平滑肌肉瘤的典型症状可以表现出慢性外阴炎的症状,如肤色变白、灰色、鲜红色、湿疹样等。晚期病变的话,则表现为阴唇部分有硬块,或呈菜花样赘生物,或在外阴部有硬性溃疡。
另外,细胞学检查可见癌细胞,活体组织检查阳性,这些统统都是外阴平滑肌肉瘤的典型症状,一旦出现这些症状的话,就基本上可以确定为外阴平滑肌肉瘤,外阴良性肿瘤较少见,主要有平滑肌瘤、纤维瘤、脂肪瘤、乳头瘤、汗腺瘤等。神经纤维瘤、淋巴管瘤、血管瘤等更少见。
外阴平滑肌肉瘤原发或继发于外阴纤维瘤恶变。开始时肿瘤边界清楚,呈结节状带蒂或呈弥漫性浸润,常保持多年不进展,但以后可因外伤或手抓破而突然发展,在短期长大。可经淋巴及血行转移,预后不佳。治疗为外阴广泛切除加外阴、腹股沟淋巴结的放射治疗。继发性外阴平滑肌肉瘤继发性外阴平滑肌肉瘤占外阴恶性肿瘤的3~4%,多来自宫颈癌及宫体肿瘤的转移,少数来自卵巢、胃肠道、肾、膀胱及乳腺的癌,或绒癌。主要通过癌栓静脉逆行性转移或由淋巴转移。晚期宫颈肿瘤、宫体癌的原发灶可直接漫延到阴道再到外阴。
鉴于外阴平滑肌肉瘤对女性危害大,良性情况较少,故建议患者切莫羞于求医,以防引起更严重的病变。外阴平滑肌肉瘤是一种发病较慢的疾病,但是外阴平滑肌肉瘤患者药物方面的治疗一定要慎重。
子宫肉瘤是由哪些因素引起的
子宫肉瘤是由哪些因素引起的?众所周知,对于子宫肉瘤这种疾病,相信女性朋友并不陌生,子宫肉瘤是一种恶性肿瘤,对患者的危害非常大,对女性的生殖器官有一定的影响,所以在生活中,大家应该多了解一些疾病的病因,还可以更好的治疗。下面小编就为大家详细的介绍一下。
子宫肉瘤是由哪些因素引起的:
(一)发病原因
子宫颈肉瘤发生于子宫颈肌肉及间质组织,恶性程度较高,为中胚叶肿瘤,可来自宫颈肌层、宫颈管内膜间质、结缔组织、上皮或血管,也可为上述多种成分的混合性肿瘤,与宫体肉瘤相比仅为其1/10~1/15。发病原因不确切,可能与以下因素相关:
1.与口服避孕药及雌激素的关系长期口服避孕药(>15年),肉瘤发生的危险性增大,主要为平滑肌肉瘤。长期使用非避孕类雌激素也增加肉瘤发生的危险性,主要是苗勒管混合瘤。也有文献报道部分平滑肌肉瘤组织中存在雌、孕激素受体,为雌激素依赖性肿瘤,血中雌激素水平也较正常对照组为高。
2.与体重指数的关系流行病学研究发现,高体重指数的妇女,肉瘤的发生率增加,包括各种类型的子宫肉瘤,在这部分患者中雌激素水平增高。有多种机制,包括雄烯二酮在外周脂肪组织中的转化,非蛋白结合的雌激素的增加,雌二醇的降解代谢下降。
3.种族黑种人群中发生肉瘤者高于对照组。
4.社会经济地位平滑肌肉瘤少见于社会经济地位较高的妇女,苗勒管混合瘤见于社会经济地位较低的妇女。
5.肿瘤相关基因文献报道32%~56%子宫颈肉瘤存在p53基因的突变,24%~32%检测出k-ras基因的突变。
(二)发病机制
宫颈肉瘤远处转移途径以血行播散为主。宫颈肉瘤组织病理学类型包括:平滑肌肉瘤、胚胎性横纹肌肉瘤、宫颈间质肉瘤、血管内皮或外皮细胞瘤、淋巴瘤、未分类肉瘤。其中平滑肌肉瘤占大多数,其次是属于间质肉瘤的脂肪肉瘤及恶性中胚叶混合瘤。
1.平滑肌肉瘤
(1)起源:可来自肌层的平滑肌纤维,也可来自原有的平滑肌瘤。
(2)肉眼形态:
①像平滑肌样生长,肌壁间占2/3,黏膜下1/5,浆膜下1/10。
②有清楚的假包膜,但也可弥漫生长,与肌层没有界限。
③切面松而软,呈鱼肉状,大部分伴出血坏死。
④肉瘤发展可浸润至周围肌层,甚至穿破浆膜而扩散至盆腔。
(3)组织形态:
①核分裂象>5/10HP。
②细胞异型性。
③肿瘤可以浸润至肌层、血管、内膜及颈管。
当肌瘤内部分肌细胞恶变者称肌瘤肉瘤变,整个肌瘤都恶变的则称为平滑肌肉瘤。
2.子宫内膜间质肉瘤
(1)起源:子宫颈内膜的间质细胞,大多数发生在绝经后,但在生育年龄和儿童都可发生,占生殖道恶性肿瘤的0.2%,分为高度和低度恶性的间质肉瘤。
(2)内膜形态特点:低度恶性的肉瘤内膜可形成单个或多个息肉状肿块,有时充填整个颈管,基底宽,浸润肌层。高度恶性的间质肉瘤常形成柔软的息肉状或分叶状的肿块向颈管突出,肿瘤2~3cm大小,浸润肌层、血管及浆膜面。
子宫肉瘤是由哪些因素引起的?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介绍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自己的个人卫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疾病发生。祝患者早日康复!
子宫平滑肌肉瘤病因
病因:
原发性平滑肌肉瘤发自子宫肌壁或肌壁间血管壁的平滑肌组织。此种肉瘤呈弥漫性生长、与子宫壁之间无明显界限,无包膜。继发性平滑肌肉瘤为原已存在的平滑肌瘤恶变。据统计子宫肌瘤约有0.5%恶变为肉瘤,在多发性肌瘤中可仅有个别肌瘤恶变。肌瘤恶变常自瘤核中心部分开始,向周围扩展直到整个肌瘤发展为肉瘤,此时往往侵及包膜。有文献报道,部分患者因有良性疾病或恶性肿瘤而接受放射治疗的历史,大多数发生在放射治疗10年以后。
发病机制:
大体标本检查
(1)子宫常增大一般呈均匀性增大,也可不规则增大,质软。
(2)肿瘤多数为单个,体积较大,以肌壁间多见,浆膜下和黏膜下少见。
(3)肿瘤可有清楚的假包膜,也可弥漫性生长,与肌层界限不清。
(4)切面:由于肿瘤生长迅速,可出现出血、坏死,切面呈鱼肉状,典型的旋涡结构消失,有灶性或片状出血或坏死时,很难与子宫肌瘤红色变性区分。
如何治疗平滑肌肉瘤
平滑肌肉瘤的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包括切除肿瘤组织,尽量使切缘无肿瘤细胞残留,不主张淋巴结清扫,对被侵及的淋巴结又处于切除范围者应一并切除。术后应积极预防,以防止复发。BRM(生物反应调节剂)类的药物为最佳选择。
预后
真皮部肿瘤来自于立毛肌,皮下组织肿瘤发生于血管。肿瘤预后与其存在位置和大小密切相关。一般来说,肿瘤直径<5cm者预后较好。超过40%的真皮部肿瘤易于复发,但极少转移,相反,有1/3的皮肤肿瘤可发生转移,并引起死亡。
早期子宫瘤的具体发病原因有哪些
子宫肉瘤确切病因不明,有人从组织发生学上认为与胚胎细胞残留和间质细胞化生有关,盆腔放疗史、雌激素的长期刺激可能是发病的危险因素,但还没有明确的证据可以证明以上推断。多位原发性,来自子宫肌层或子宫血管壁平滑肌纤维,业科技法语子宫平滑肌瘤恶变等。子宫肉瘤在临床上是有分类的,包括子宫内膜间质瘤和子宫平滑肌肉瘤,这两种不同类型的子宫肉瘤的发病原因不同。
子宫内膜间质瘤:子宫内膜间质瘤属于子宫肉瘤的一种,由子宫内膜间质来源的肿瘤可分为子宫内膜间质结节和子宫内膜间质肉瘤两种。而后者又分为低度恶性的和高度恶性的子宫内膜间质肉瘤。
子宫平滑肌肉瘤:子宫平滑肌肉瘤在中国是最常见的子宫肉瘤,约占为子宫平滑肌瘤的0.64%,占子宫肉瘤的45%左右。主要来自子宫肌层或子宫血管壁平滑肌纤维,易发生盆腔血管、淋巴结或肺转移。肉眼见肉瘤呈弥漫性生长,与子宫肌层无明显界限。原发性平滑肌肉瘤发自子宫肌壁或肌壁间血管壁的平滑肌组织。此种肉瘤呈弥漫性生长、与子宫壁之间无明显界限,无包膜。继发性平滑肌肉瘤为原已存在的平滑肌瘤恶变。据统计子宫肌瘤约有0.5%恶变为肉瘤,在多发性肌瘤中可仅有个别肌瘤恶变。肌瘤恶变常自瘤核中心部分开始,向周围扩展直到整个肌瘤发展为肉瘤,此时往往侵及包膜。有文献报道,部分患者因有良性疾病或恶性肿瘤而接受放射治疗的历史,大多数发生在放射治疗10年以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