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拔牙注意事项 服避孕药期间
女性拔牙注意事项 服避孕药期间
避孕药可使体内的纤维蛋白分解增加,此时拔牙易使伤口出血的时间延长,病菌容易乘虚而入造成感染,影响伤口愈合。
女人一生三个时间不能拔牙
1、月经期
处在月经期,女性体内的激素水平发生了改变,此时拔牙容易引起出血。加上机体的应激能力下降,唾液中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物质增多,拔牙后伤口与唾液接触,伤口愈合缓慢,容易发生细菌感染。
妊娠期妇女在怀孕的前三个月和后三个月不宜拔牙。这是因为母亲在这个时期受到刺激,容易造成流产和早产。对于有流产、早产史者,更应避免在这个时期拔牙。再者,拔牙后,有些人可能需要服用抗菌药,而某些药物及其代谢产物可能会通过胎盘到达胎儿体内,对其造成不良影响。
2、哺乳期
哺乳期哺乳期拔牙,如需服用抗菌药,药物及其代谢产物可以通过乳汁对婴儿产生影响。
3、服避孕药期
服避孕药期间避孕药可使体内的纤维蛋白分解增加,使伤口不能形成良好的血凝块,病菌容易乘虚而入造成感染,影响伤口愈合。
女性拔牙的最佳时间是什么时候呢
女性拔牙的最佳时间是什么时候呢?女性最娇弱,需要格外照顾,在拔牙的时候也是如此。女性拔牙的最佳时间,口腔医生说,对于女性病人月经期有可能发生代偿性出血,经期拔牙伤口易出血,一般应缓期拔牙;孕妇在孕期前3个月内拔牙,容易引起,孕期的后3个月内拔牙易导致早产,在怀孕的第4、5、6月期间拔牙较为安全;女性拔牙前不要紧张,提前预约医生,好在早饭后来医院拔牙,拔牙避开下午或者太晚的时间,以防拔牙后出血难以控制。
女性拔牙的最佳时间选择很重要,所以口腔医生温馨提示您:女性拔牙一定要慎重,要选择好正确的时间、正确的口腔机构。
干槽症是怎么引起的
发病原因有多种学说,目前均不能全面解释干槽症的发病及临床表现。
1.感染:但迄今为止,单一的病原菌尚未发现。多数学者认为干槽症是一种混合感染,厌氧菌起重要作用。
2.拔牙创伤:复杂拔牙,创伤大、时间长,发生干槽症几率较高。
3.性别:女性患病率高于男性5倍。
4.年龄:随年龄增高发生率增加。
5.口服避孕药:口服避孕药患病率较未口服避孕药妇女增高3倍。
6.吸烟:吸烟者较不吸烟者患病率高5倍,拔牙后24小时内吸烟的发生干槽症的比率高达40%。
7.冠周炎:冠周炎患牙较未发生冠周炎的干槽症发生率高。
紧急避孕药和避孕药的区别有哪些
紧急口服避孕药:适用于没有采取避孕措施或避孕失败、女性受到意外伤害等性行为。事后72小时之内服用紧急避孕药,能有效地阻止意外妊娠。但紧急避孕药对女性身体健康伤害比较大,不应作为日常避孕手段。
短效口服避孕药:一般从月经第5天开始服用,每天1片(丸),连服22天,不能间断。停药后2~4天来月经,然后于月经第5天服下一个周期的药。避孕的成功率接近100%,是目前世界上应用最广的避孕方法。比如目前全球排名第一的短效口服避孕药优思明,具有最先进,最接近天然的孕激素成分屈螺酮,可以提供非常可靠的避孕效果,并且不会增加体重,对青春痘也有积极的改善作用。
事后避孕药又称紧急避孕药,它对身体伤害大,会破坏女性内分泌。事前避孕药分长效口服避孕药和短效口服避孕药。
紧急避孕药一般是事后72校内口服避孕效果比较好。长效口服避孕药:在月经来潮的第5天服药1片,以后每隔28~30天服1片。
短效口服避孕药:一般从月经第5天开始服用,每天1片(丸),连服22天,不能间断。
以上就是紧急避孕药还有避孕药的区别,应该对你有所启发。避孕药对女性的伤害非常大,而紧急避孕药对女性的伤害更加大,因为紧急避孕药的用量要多的很的,而且经常吃避孕药对于女性的月经情况还有身体都会有不好的影响的。
避孕之外益处多
口服避孕药改写历史
生孩子?等我计划好了再说!等我厌倦了二人世界再说!等我攒够了奶粉钱再说!等我工作稳定了再说!……现代女人的“生”与“不生”至少已经从技术上完全自主了,这种自主权已经普遍到人们不再觉得它是一个话题,但在50年前,这一切简直难以想象。
避孕药诞生之前,女人不能毫无顾虑地外出工作,不能像男人一样求学,即便不愿意,也必须一个接一个的生下去——因为,有性就有生育,女人的命运就是不断的生殖与抚养。而1960年避孕药问世以来,口服避孕药将女性带入了一个拥有权利的新时代。正如美国《时代》周刊对口服避孕药的封面报道中所描述:作为一种符号,口服避孕药革命性地改变了半个世纪以来的人际关系和女性角色。它赋予女性很多方面的权利,例如接受教育和拥有事业。以美国为例,口服避孕药的使用,与女性就读大学并完成学业人数的显著增长具有相关性,受教育程度的提升,也使女性进入法律、医药等专业领域的人数大幅攀升。
中国普及率非常低
目前,全世界大约有 1 亿女性使用复方口服避孕药,在最广泛使用的避孕节育方式中排名第三位。如今的女性只要正确服用口服避孕药,避孕有效率可以超过99%,但是在中国,口服避孕药却一直未能大规模推广使用。
三联生活周刊的报道称,联合国经济和社会发展部人口司2009年公布的全球避孕方式统计报告显示,在中国15岁到49岁的育龄女性中,现代避孕方式的普及率为86.2%,而美国的对应数字仅为68.1%。但是,中国女性使用最多的避孕方式依次为宫内节育器(39.6%)、女性输卵管绝育术 (33.1%)、男性结扎术(6.9%)、避孕套(4.4%)、避孕针或避孕栓(0.6%),复方口服避孕药的普及率因为不足0.1%而在表格中未能显示。而在德国,20岁到40岁的女性中,52.6%的人长期服用口服避孕药,全球排名第一,西欧国家育龄女性的平均口服避孕药使用率是46.2%。和中国在口服避孕药的应用状况上属于同一阵营的国家只有3个:佛得角,黎巴嫩,沙特阿拉伯。
然而事实上,上市已经50年的口服避孕药通过不断地降低雌激素的含量,已将早期产品可能引发的恶心、发胖等副作用降至极低。现代口服避孕药是目前市场上审查最为严格的药物之一,它给健康人带来的影响微乎其微。
使用避孕药的女性寿命更长
不仅如此,现代口服避孕药还会给女性带来很多避孕之外的益处。专家介绍说,使用避孕药的女性寿命更长,她们死于心脏病和癌症等疾病的比例要低于不吃避孕药的女性。
此外,口服避孕药还可以有效减少排卵期疼痛、痛经、经前期紧张综合征症状等。月经量较大的女性容易罹患贫血症,口服避孕药可以减少月经量,有效降低贫血风险。口服避孕药还能帮助女性预防宫外孕,骨质疏松症,卵巢囊肿和卵巢癌。
口服避孕药的认识误区
第一个误区:口服避孕药会让人发胖和长痘痘
现在很多年轻的女生都会以为口服避孕药吃了之后会让人发胖和长痘痘,这是从父辈们的经验中得出的。没错,会引起发胖和长痘痘的避孕药是有,但是已经是很多年前的技术了。而如今,新一代的常规口服避孕药的雌激素含量从原来的150微克减少到30微克,甚至20微克。因此,极大地降低了口服避孕药因激素过多而出现的不良反应。
提醒:第一次服用口服避孕药的MM最要选择激素含量较低的产品。有少部分女性在服药的头几个月会出现轻微的增重现象,或者有头晕、恶心、乳房胀等早孕反应。坚持服用,约3个月这些症状就会逐渐消失。
第二个误区:口服避孕药影响生育能力
西方的大部分女性都知道口服避孕药不会影响内分泌和生育能力,而且老公还不用使用安全套。但是根据我国的调查结果显示,有23.84%的女性觉得口服避孕药会影响生育能力,对宝宝的成长会造成影响。但事实正好相反,大量的临床实践表明,常规口服避孕药在停药后的第一个周期内就可以恢复排卵,不会影响宝宝的健康。
提醒:要知道,口服避孕药和紧急避孕药并不相同。紧急避孕药不能代替常规的口服避孕药,更加不能经常吃。否则会对下一次月经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第三个误区:口服避孕药会缺乏性欲
网上一直都流传着这个说法。但专家认为,避孕药是最可靠的可逆性避孕方法,失败率极低。在避免男人带套的同时,还极好地起到了避孕的作用。保证了性生活的质量。
第四个误区:口服避孕药会致癌
对于这个说法,专家郑重地声明说虽然口服避孕药里面含有激素,但是只要使用得当,不仅不会致癌,还有防癌的功效。同时口服避孕药还可以让子宫内膜变薄,减少发生增生的情况,起到保护子宫内膜壁饿作用。
女服避孕药竟可抗癌
口服避孕药是许多人常用的一种避孕方法,其实避孕药不但能避孕,适量服用更能抑制卵巢癌的发生。
女人适量服避孕药降低妇科肿瘤发生率
英国皇家全科医学院:避孕药是安全的
“目前很多年轻女性过多地依赖紧急避孕药,但紧急避孕药效果不如常规避孕药,并且对月经有一定影响,只可作为避孕失败后的补救措施,不可作为常规避孕措施”,这是中华医学会计划生育分会主任委员范光升教授对女性做出的提示。同时她指出,所有女性应该选择最低有效剂量的避孕药。
口服避孕药在中国的接受度一直比较低,据2004年的统计数据显示,在中国仅有1.69%的妇女在使用口服避孕药。国家人口计生委科研所研究员吴尚纯教授指出,目前中国消费者对口服避孕药的恐惧主要来源于对口服避孕药普遍存在误解,如误认为体重会增加,误认为会对生育产生影响等。
其实现代的口服避孕药已经不是当年的口服避孕药了。与其他避孕方式相比,如果能够坚持和正确使用现代口服避孕药,避孕可靠性更高。除了具备避孕可靠性,它还能够有效调整妇女月经周期,减少缺铁性贫血的发生,减少妇科肿瘤的发生率(如卵巢癌和子宫内膜癌)、改善痤疮和预防骨质疏松。
现代口服避孕药的雌激素含量已经从1960年的150微克降到了目前的30微克左右,因此更安全。而中国市场上也即将迎来仅含20微克雌激素的口服避孕药美欣乐,其每片药物中雌激素的含量比目前市场上一般的口服避孕药低10—15微克,可进一步降低由于雌激素产生的副反应。专家建议,初次服用口服避孕药的年轻女性可以从最低剂量的开始。
据《每日邮报》报道,科学家们发现,避孕药可以在妇女停药之后保护她在至少20年内不患卵巢癌。这项同类中规模最大的研究发现,女性服用避孕药的时间越长,患卵巢癌的风险就越低。科学家们表示,服用避孕药5到10年可以在女性停药后给予她最好的保护。
与那些从未吃过口服避孕药的女性相比,服用避孕药的女性即使在停药20年后其患卵巢癌的可能性也减少了差不多一半。在英国,每年有7000名妇女被诊断出患有卵巢癌,但早期的症状不明显意味着它经常在癌细胞扩散后才被发现。因为该病的症状常常发现得太迟,它被称为“无声的杀手”,每年大约有4600名妇女死于卵巢癌。
先前的研究已经认可,避孕药能预防卵巢癌。不过,专家们表示,这项有关避孕方法与卵巢癌的长达28年的研究对10万多名女性进行了调查,研究人员让她们观察不同避孕方法的长期效果。令人吃惊的是,美国的研究人员发现,一种在上个世纪70、80年代广泛使用的宫内避孕器或宫内节育器使女性患卵巢癌的风险增加了76%。研究还发现,与有生育能力的妇女相比,不孕妇女患卵巢癌的风险增加了36%。
波士顿哈佛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表示,绝育可保护女性不患卵巢癌。与没有绝育的女性相比,绝育妇女患卵巢癌的风险减少了34%。但最为惊人的发现还属口服避孕药的长期保护作用。
它表明,女性服用口服避孕药时间越长,当她最后停药时所得到的保护也就越多。由于它的好处,这种保护需要延续较长的一段时间,正因为如此,多数卵巢癌病例发生在50岁以上。产生这种保护作用可能是因为服用口服避孕药的妇女不排卵。正常的排卵过程引起细胞的受损和修复,从而增加了卵巢癌的发生几率。
口服避孕药有哪些
口服避孕药有女性口服避孕药,外用避孕药和男性口服避孕药。实际生活中,以女性采用口服避孕药的方法进行避孕的情况比较多。而女性口服避孕药也分为短效口服避孕药、长期口服避孕药和速效口服避孕药。
短效口服避孕药:作用机理是抑制排卵。有口服避孕片1号、口服避孕片2号和复方18甲避孕滴丸。
长效口服避孕药:其作用机理是抑制和改变孕卵运行速度,每月服一片可避孕1个月,适于长期同居的夫妇。
速效口服避孕药:又称探亲避孕药。其作用机理,主要是速效抑制排卵,影响精子穿透和使孕卵不能着床。好处是不受月经周期限制,何时探亲何时服用。
女性口服避孕药会致癌吗
口服避孕药含有激素,不少女性由此推断避孕药会致癌。其实激素只要使用得当,不仅不会致癌,还可以预防很多癌症。这是因为口服避孕药能有效抑制排卵,使卵巢长期处于无排卵状态,减少卵巢反复经历滤泡破裂;同时口服避孕药可以使子宫内膜厚度变薄,减少增生,保护子宫内膜壁。
提醒:
避孕药是给年轻、健康女性长期服用的药物。在选择长期服用口服避孕药前,可以先做健康检查,若患有血栓病、心血管病、肝功能不好的女性则不应服用;哺乳期的女性,不应选择含有雌激素的复合避孕药(同时有雌激素和孕激素),但可以选择单纯孕激素口服避孕药或者进行孕激素皮下埋植;三四十岁的抽烟女性以及中老年女性,患心血管疾病的几率更高,也不适合服用口服避孕药。
男性口服避孕药
男性口服避孕药是一种专为男性提供的新型避孕药物,可有效抑制精子生成,降低精子质量,达到无精或少精程度从而不能致女性受孕。男性口服避孕药不但较女性避孕药有效,能够达到百分之九十九有效,而且不会对服用者构成太多不良副作用。
有专家指出,男性口服避孕药的另一个好处是,男性避孕药不会像切除输精管那样难以还原,因为男性只要停服避孕药十六周便可恢复生殖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