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中药驱虫别过量

中药驱虫别过量

1.使君子 是常用的中药驱虫药,所含的使君子酸钾对蛔虫有麻痹作用。由于味甜,小儿易接受。一般可炒香后嚼服,每天每岁1粒半,总量不超过20粒。要注意不能过量服,否则会引起呃逆、呕吐、眩晕等反应。

2.苦楝根皮 可麻痹蛔虫,效力比使君子更强,可单用煎汤服,也可制成糖浆服。小儿用量为6~12克。少数患者可引起头晕、恶心、腹痛、呕吐,甚至肝功能异常,所以有肝脏疾病的患儿不宜应用。

3.槟榔 能杀灭多种肠道寄生虫,并有轻泻作用,使虫体易排出。与南瓜籽一起应用,驱绦虫效果好。常用量每次6~12克。服用后可能会腹泻、多汗。

4.贯众 对蛔虫、蛲虫有驱除作用,常与其他杀虫类中药配合应用。除了驱虫外,贯众还有清热解毒作用,可以治疗风热感冒和便血。常用量每次10~12克。

5.雷丸 主要用于蛔虫和绦虫。所含有的雷丸素是驱虫的主要成分。因雷丸素不耐热,只能做成丸剂或散剂服用。每次3~6克,研粉吞服。

6.乌梅丸 以乌梅为主的多种中药组成,对阵阵腹痛伴有呕吐的胆道蛔虫症有效。每次10克,一日2次。

肝吸虫病不治能好吗 肝吸虫病如何治疗

导致肝吸虫病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感染了华支睾吸虫,因此首先应进行病因治疗。建议到正规医院检查,由专业医生开对应症的驱虫药,遵医嘱进行服药,驱除体内的华支睾吸虫。

对重度感染并有较重营养不良或肝硬化者,应加强营养,纠正贫血,保护肝脏,以改善全身状况,并及时进行驱虫治疗。

并发胆囊炎、胆管炎者,除驱虫外并加用抗菌药物。对急性胆囊炎、胆石症、胆总管梗阻时应予手术治疗。合并病毒性肝炎时,除积极保护肝脏外,应在病情改善的基础上尽早进行驱虫治疗。

中药驱虫配方 硫磺(自然硫)

来源于自然元素类矿物硫族自然硫,为其提炼的加工品。全年均可采挖,采后加热融化,除去杂质,取出上层溶液,冷却后即得,生硫磺只作外用,若内服,则需与豆腐同煮,至豆腐呈绿色为度,取出漂净,阴干,以色黄,光亮,质松脆者为佳,用时研末。

性味功效:酸,温,有毒,外用解毒杀虫止痒,内服补火助阳通便,外用适量,研末撒敷或香油调涂,炮制后入丸散服,1.5-3g。

功用特点:本品为疥疮要药,用于疥癣,秃疮,湿疹,内服用于寒喘,阳痿,虚寒便秘。

注意事项:孕妇忌用,畏朴硝。

正确服用中药常用方法有哪些

顿服:即一次将药服完,迅速发挥药效,此服法多用于重症患者。频服,即不分次数频频饮用,多用于咽喉、口腔疾病的患者。呕吐较重的患者,也应少量频服。

睡前服:用于补心安神的中药,应在睡前30分钟至1小时内服用,以充分发挥药效。隔夜服,常用于驱虫药,睡前服用一次,第二天早晨空腹时再服用一次,以便将虫杀死并排出体外。兑服,煎好的药液兑入少量黄酒服用。目的是增加药力,多用于治疗风湿病或跌打损伤。

饭前服:多数药都宜饭前服用,其原因是药物胃肠吸收好,攻下药、驱虫药及治疗胃肠道疾病的药物则更加适宜。饭后服,对胃肠道有刺激性的药物、消食药宜饭后服。空腹服,补养药宜在早晚空腹服,以利药物的吸收。

凉服与热服:应根据情况具体分析,治疗热病的药,如热在肠胃,患者想喝凉饮者,可凉服。治疗寒证,如外感风寒的药,宜热服,而且热服后应再喝些热粥,盖被出汗,以便药效能得到显着发挥。

吃中药时能吃苹果吗

吃中药不能吃水果

喝完中药后,最好先等一下。因为水果是生的,吃下去之后不容易一下子就消化掉,所以会影响到中药的吸收。

在喝中药时选择正确的服药时间,才会得到最佳的治疗效果,对中药更是如此。服中药的时间要根据病情和药物的性质来定。大多数药物宜在饭后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服用。

中医在配伍运用中药时,讲究“四气五味”,根据药性的寒、热、温、凉,并参考辛、甘、酸、苦、咸五味来配伍组成方剂。空腹服药时,寒凉药或者五味偏重的药物都可能对胃黏膜造成一定的损伤。

不同类型的中药,服用时间也不同。肝、肾、肠道疾患,宜饭前服药;眩晕、咽喉疾患宜饭后服药;泻下药、滋补药、驱虫药宜空腹服;安神类药宜睡前服用。

这都是根据病情的不同和药物作用的特点,对服药时间做出的大致要求。在用药时,医生会根据患者身体变化调整用药,用药的方子不会局限于某一类药,再加上患者长期服药,难免会对胃黏膜造成损伤,所以建议长期喝中药汤剂的人,在饭后30~60分钟内服药,以减轻药物对胃黏膜的直接刺激。

蛔虫病的药物治疗

(一)苯咪唑类化合物为广谱驱虫剂,可杀死蛔虫、钩虫等。其杀虫机理为药物对虫体有选择性、不可逆性地抑制其摄取葡萄糖的作用,使虫体内源性糖原耗竭,并抑制延胡索酸还原酶,阻碍三磷酸腺苷产生,致使虫体无法生存与生殖,最终死亡。常用的药物有:

1.甲苯咪唑(Mebendazole)儿童用量每天为50-150mg,成人每次100mg,早晚各次,连服3天;若未驱尽,三周后可再用第二疗程。该药驱蛔效果较佳,副作用少见,大量感染用此药驱虫时,可有腹痛、腹泻,但较轻微。

2.丙硫咪唑(Albendazole)商品名肠虫清,为新的广谱驱虫剂。剂量为400mg,一次吞服。疗效达90%以上。但在大规模治疗中,偶有发生口吐蛔虫的反应。

3.左旋咪唑 用量为150mg,一次服用,本药驱蛔作用不及甲苯咪唑,但较哌嗪为优,副作用轻微,偶有恶心、呕吐、食欲减退等,少数病人服药后出现肝功能轻度损害。早期妊娠、肝、肾疾患应慎用。

4.噻苯咪唑(Thiabendazole) 成人每公斤体重25mg,早晚各1次,连服3天,日用量不可超过3g,此药已被甲苯咪唑所取代。

(二)噻嘧啶(Pyrantel)(商品名抗虫灵、驱虫灵)是广谱抗虫药,能使蛔虫肌肉剧烈收缩,引起痉挛性麻痹。用量为5-10mg/kg,晚1次顿服。副作用有头痛、头晕、呕吐等,对孕妇、急性肝炎、肾炎、严重心脏病及发热病人应暂缓给药。

(三)驱蛔灵(枸橼酸哌嗪)成人每次3-4g,儿童每日每公斤体重150mg(最高量不超过3g)睡前顿服,连服2天,便秘者加服泻剂。副作用轻,偶有眩晕、呕吐、头痛等。此药已渐少用。

(四)苦栋皮有效成分为川栋素。实验证明它能麻痹猪蛔虫头部,故亦有一定的驱蛔效果,但用量大时,有毒性作用。成品为川栋素片,成人200-250mg,空腹顿服,此药目前较少用。

小孩得上蛔虫病怎么治疗

一、驱虫治疗

1、甲苯咪唑:儿童用量每天为50-150mg成人每次100mg早晚各次连服3天;若未驱尽三周后可再用第二疗程该药驱蛔效果较佳副作用少见大量感染用此药驱虫时可有腹痛腹泻但较轻微。

2、丙硫咪唑:商品名肠虫清为新的广谱驱虫剂剂量为400mg一次吞服疗效达90%以上但在大规模治疗中偶有发生口吐蛔虫的反应。

3、左旋咪唑:用量为150mg一次服用本药驱蛔作用不及甲苯咪唑但较哌嗪为优副作用轻微偶有恶心呕吐食欲减退等少数病人服药后出现肝功能轻度损害早期妊娠肝肾疾患应慎用。

二、并发症治疗

1、胆道蛔虫病。阿托品氯丙嗪或杜冷丁解痉镇痛;腹痛缓解后再进行驱虫治疗;及时采用青霉素链霉素等抗生素控制胆道感染。

2、蛔虫性肠梗阻。不完全性肠梗阻者先用内科治疗包括镇静解痉止痛及胃肠减压待腹痛缓解后再进行驱虫服用豆油或花生油80-150ml(儿童60ml)可使蛔虫团松解缓解症状症状消失后1-2天再驱虫氧气疗法也可使蛔虫松解出现完全性梗阻时应手术治疗。

中药驱虫配方 苦楝皮杀虫疗癣

性味归经:苦,寒,有毒,归肝,脾,胃经。

功能主治:杀虫,疗癣,用于蛔虫病,蛲虫病,虫积腹痛,外治疥癣瘙痒。

用法用量:煎服,3-6g,鲜品15-30g,外用适量,用猪脂调敷患处。

注意事项:本品有毒,不宜过量或持续久服,有效成分难溶于水,需文火久煎,孕妇及肝肾功能不全者慎用。

家里有跳蚤怎么消灭 中药驱虫

很多中药材都带有浓郁香味,这些香味对跳蚤、蟑螂等昆虫有很强的刺激性,因此,在家里的角落里放少量这些中药材有驱虫的效果,能缓解跳蚤荒。

你家宝宝健不健康,看睡姿就知道!宝宝睡姿透露怎样的健康状况 睡相1:睡觉时咀嚼、磨牙

健康隐患:宝宝可能是得了蛔虫病,或是消化不良。

应对措施:可以去医院检查一下,如果是蛔虫病可用宝宝专用的驱虫药驱除;合理安排宝宝的饮食,不要一次给宝宝喂得太多。

肝吸虫病如何治疗 病因治疗

导致肝吸虫病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感染了华支睾吸虫,因此首先应进行病因治疗。建议到正规医院检查,由专业医生开对应症的驱虫药,遵医嘱进行服药,驱除体内的华支睾吸虫。

相关推荐

可以驱虫中药有哪些

1、鹤草芽 鹤草芽,双子叶植物蔷薇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鹤草芽含鹤草酚,仙鹤草醇,芹黄素,儿茶酚,鞣质等。鹤草酚为间苯三酚类衍生物,现已能人工合成,是灭绦虫的有效成分。 2、榧子 榧子,中药名。为红豆杉科植物榧的干燥成熟种子,杀虫消积,润肠通便。用于钩虫、蛔虫、绦虫病,虫积腹痛,小儿疳积,大便秘结。 治十二指肠虫、蛔虫、蛲虫等:榧子(切碎)一两,使君子仁(切细)一两,大蒜瓣(切细)一两。水煎去滓,一日三回,食前空腹时服。 3、芜荑 芜荑,中药名,榆科榆属植物大果榆的种子经加工后的成品。消积杀虫。用于小儿疳积

驱虫多久做一次 驱虫药危害有哪些

会影响到孩子的身心健康,因此家长要注意不能给孩子乱服用驱虫药,如果担心孩子体内有虫,最好到医院做详细检查,根据医生的建议合理用药,尽量选择毒副作用小的驱虫药,盲目用药会影响孩子的健康。 滥用驱虫药会加重孩子肝脏负担,甚至会对肾脏造成损害,因此家长要注意不能盲目给孩子乱用驱虫药,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正确合理的降价,并且用药期间要多喝些白开水,减少驱虫药的毒副作用。 乱用驱虫药不仅会影响到孩子的身体健康,也会影响孩子心理健康,因此家长要注意避免给孩子乱用药,药物具有毒副作用,药物不仅影响孩子的健康,也会影响孩子

肠道寄生虫病的治疗

出现疾病相关症状需要到医院明确诊断,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治疗过程中出现新情况需及时复诊。 使用驱虫药治疗肠道寄生虫病。 一种驱虫药通常可以对几种不同的肠道寄生虫发挥药效。其作用机制是杀灭或麻痹虫体。服用驱虫药后,寄生虫可随大便排出。某些驱虫药可作用于全身,以治疗受感染的多个组织器官。孕妇不宜服用驱虫药。幼童需根据医生的指示进行治疗。含有不同杀虫成分的蛲虫药膏可直接涂用于肛门及其周围,治疗蛲虫病。 目前的驱虫药多数都是对成虫有效,但对虫卵和幼虫不能彻底消灭。 少数驱蛔虫的药会引发患者体内的蛔虫游走,造

蛔虫斑的治疗

用于驱虫的药物主要有肠虫清、甲苯咪唑(安乐士)、左旋咪唑及驱蛔灵等,孩子驱虫后一般不需要忌口,可吃一些富有营养的食物,如鸡蛋、豆腐、鱼、新鲜蔬菜和水果等。 严重的蛔虫病患者,大多有贫血现象,驱虫后还应适当多吃一些动物肝脏和瘦肉等;喝牛奶的小孩,可按1:l的比例用水或米汤稀释,以利于胃肠的吸收; 在食物的品种上应多样化,以促进食欲,利于蛋白质的补充,保证充分的营养。由于驱虫对胃肠道的影响,驱虫后小儿的饮食应特别注意定时、定量,不要过饥或过饱,过量的营养物质反而会影响胃肠道的功能。 肠虫清,即阿苯达唑(Alb

蛔虫病危害大 中药敷贴驱虫

蛔虫病是一种最常见的寄生虫病,然而,很多人对蛔虫病的危害性认识不足,认为蛔虫病很普遍,对身体没有太大影响,有些地方还流传着“人必有蛔”的说法。其实,蛔虫的危害不小,它能引起胆道蛔虫病和蛔虫性肠梗阻等严重并发症,决不可掉以轻心。 一般情况下,蛔虫“定居”在肠道内,通常处于较安静状态,不会引起明显不适,但如果遇到以下几种情况,蛔虫便会窜出肠道,钻到人体其它部位,引起并发症。①发热时,人体内温度升高,蛔虫适应不了这种境,便要乱窜;②蛔虫怕酸,当胃酸缺乏时,蛔虫就会上窜到十二指肠、胃和胆道中;③当过食香、甜、辣、

驱虫中药有哪些 使君子杀虫消积

性味归经:甘,温,归脾,胃经。 功能主治:杀虫消积,用于蛔虫病,蛲虫病,虫积腹痛,小儿疳积。 用法用量:使君子9-12g,捣碎入煎剂;使君子仁6-9g,多入丸散或单用,作1-2次分服;小儿每岁1-1.5粒,炒香嚼服,1日总量不超过20粒,空腹服用,每日1次,连用3天。 注意事项:大量服用可致呃逆,眩晕,呕吐,腹泻等反应;若与热茶同服,亦能引起呃逆,腹泻,故服用时当忌饮浓茶。

驱虫药会有副作用吗

驱虫药都有一定的毒副作用,经常服用或过量服用会出现头痛、头晕、恶心、呕吐及肝功损害,甚至可能中毒,因此服用驱虫药时要注意适量。 吃驱虫药后可能出现拉肚子,这是正常的,但是有寄生虫的时候,可以先咨询一下医生,偶尔吃一次对身体不会有什么危害的,只要别自己乱吃就行了,没有虫尽量不要吃驱虫药。

中药渣有什么用处 防虫驱蚊

中草药一般会发出一股特殊的草药味道,因此,家里蚊虫较多的,建议把药渣用扑在阳台上,可有效抵御蚊虫。以上就是中药渣的几个作用,但是,由于每个人的身体体质不同,所以药渣也是不能乱用的,如果对中药过敏的,或者使用后发现有任何不适的,应该立刻停止使用。 中药翻渣外用,最好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具体操作过程中,还需注意以下几点:

石榴的功用主治

石榴叶:收敛止泻;角毒杀虫。主泄泻;痘风疮;癞疮;跌打损伤。[5] 石榴皮:涩肠止泻;止血;驱虫;痢疾;肠风下血;崩漏;带下;害虫。主鼻衄;中耳炎;创伤出血;月经不调;红崩白带;牙痛;吐血;久泻;久痢;便血;脱肛;滑精;崩漏;带下;虫积腹痛;疥癣。[2] 石榴花:治鼻衄,中耳炎,创伤出血。 ①《分类草药性》:治吐血,月经不调,红崩白带。汤火伤,研末,香油调涂。 ②《福建民间草药》:治齿痛,水煎代茶常服。 ③《野生药植图说》:治中耳发炎,防止流脓。[7] 石榴根:杀虫,涩肠,止带。治蛔虫、绦虫,久泻、久痢,

南瓜子的相关配伍和论述

1、血吸虫病:南瓜子,炒黄、碾细末。每日服60g,分二次,加白糖,开水冲服。以十五日为一疗程。(《验方选集》) 2、产后手脚浮肿,糖尿病:南瓜子30g。炒熟,水煎服。(《食物中药与便方》) 相关论述 1、《现代实用中药》:驱除绦虫。 2、《安徽药材》:能杀蛔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