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带给中老年人的益处
运动带给中老年人的益处
1.运动可以预防过早死亡。所谓过早死亡,就是指人们的寿命短于正常人群的平均寿命。引起生命的早夭原因有很多,其中包括身患癌症、脑血管意外、心脏病发作、高血压和糖尿病等疾病因素。
在美国,过去有一种说法,就是人生一辈子除了死亡和交税是定数外,其他一切都是未知数,包括人的生命。以现代的眼光来看,这种说法未必完全正确。越来越多的事实证明,运动可以改善我们生活的质量,延长我们的寿命,运动可以减少过早死亡。
据统计,一周参加约7个小时体力活动的人,相比每周运动少于30分钟的,早期死亡率要低40%左右。要长寿,你不必进行长时间的、大运动量的体育活动,每周只要150分钟中等强度的运动即可,也就是说,一周5天,每天30分钟的体力活动。
2.运动可以改善人体的心肺功能,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发生。运动可以提高心肌收缩功能,使心肌增厚,心输出量增加。强有力的心脏,可使身体的循环系统运送更多的氧气及营养物质到人体的各个脏器,并运送更多的二氧化碳及细胞代谢产物到肺及肾脏和肝脏进行排泄和解毒。
肺脏是人体进行气体交换,吸入氧气和呼出二氧化碳,“吐故纳新”的脏器。改善肺功能,使肺的气体交换更为有效。
每天有规则的运动加上健康食品,可以降低胆固醇和三酰(甘油),提高高密度脂蛋白(好的胆固醇)。运动还有助于高血压的治疗,使病人的血压降低,症状得到改善。对服药者,运动也可以减少药物的剂量,降低冠心病和脑血管意外的发作。
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美国运动医学协会,美国心脏协会和美国外科学会以大量的临床证据,证明了运动对心血管功能的积极作用。
他们的报告显示,勤于体育运动的人,冠心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要显著低于平时很少运动的人,即使前者发展成冠心病,发病时间也较晚,病情也较轻。
对于已经诊断为冠心病的病人,参加体育运动可以使病情恢复较快,及早返回工作岗位。对于那些曾经发生过心绞痛和心肌梗死的病人,运动也可以使死亡率降低20%~25%。可见运动对心脏病病人的恢复和治疗是何等的重要。
导致心血管疾病的五大杀手是:高血压、高血脂、吸烟、肥胖和懒于运动。除了吸烟是自身的恶习外,可以说,运动是所有这些杀手们的克星。
3.运动可以增强人体免疫功能。流行病学调查发现,中等量运动可以改善人体的免疫系统,降低近1/3的上呼吸道感染的发病。我们知道,C反应蛋白是人体炎性反应的生物标记,它与慢性疾病的发生、发展有关。人们发现,坚持运动的人的C反应蛋白要比不运动的人低。这就提示:运动可以增强人的免疫功能,降低慢性疾病的发病率。
4.运动可以改善你的情绪。当你结束了一天紧张的工作时,当你遭遇到巨大的精神压力和突发的生活危机事件(应激)时,半个小时的体育运动可以使你绷紧的神经即刻松弛,巨大的精神压力顿时释缓。
体育运动可刺激大脑释放一种叫内啡肽的化学物质,使人感觉兴奋和放松;运动让你自我感觉良好,充满自信;运动还有助于预防忧郁症和抑郁的情绪。
可的松是一种人体内的应激激素,它可以引起许多健康问题,包括躯体和精神的。运动可以降低可的松的血浓度,缓解人的应激状态。
5.运动可以提高人的大脑功能。最新研究告诉我们,运动有助于改善老年人的脑功能,使他们思维敏捷,注意力集中,减少老年痴呆的发病率。
动物实验发现,运动提高认知能力是通过改善大脑海马(与记忆有关)功能,强化神经突触(神经细胞之间的连接)形成和神经细胞的再生。另外,也有证据表明,体力活动对神经退化性的疾病和神经肌肉疾病有治疗作用,运动可以减少老年痴呆的发病,减缓由于酒精对大脑细胞的破坏。
运动改善脑功能可能是通过:
(1)增加脑血流量和氧气供应。
(2)增加生长因子,帮助神经细胞的再生、神经细胞之间的连接和信息的传递。
(3)促进颅内一些化学物质的分泌,有助于加强大脑的认知能力。
6.运动可以防止和减缓骨质疏松症。骨质疏松症是人体的一种退行性病变,被认为是不可逆反的生理现象。但是,运动可以帮助维持现有的骨质,防止骨量的进一步丢失,减缓甚至逆转骨质疏松症的发生。骨头是一种活体组织,骨的生长需要靠重力与阻力的刺激来完成。负重运动可通过肌肉收缩,抵抗地球引力和某些阻力作用,使成骨细胞增生活跃,避免和减少老年人因骨质疏松引起的骨折,尤其是骨盆骨折。
7.运动可以控制体重。如你体重超标或患有肥胖症,运动可以帮助你减肥瘦身。运动可以燃烧你体内多余的脂肪,减轻体重,这种热量燃烧的多少与体育锻炼的强度和时间成正比。当然,不要求一夜间变成个瘦子,要渐序趋进。
除了坚持每天规则的体育运动外,这里还介绍一种所谓的“投机运动”。
“投机运动”是指利用一切“可乘之机”进行体育运动,如看电视广告节目时做一些手脚运动;烧菜间隙围着炉台周围步行;去超市买东西有意识地将车停得远一些,增加步行距离;上下楼以走楼梯代替乘电梯;上班时办公桌下的肢体操和上臂的伸展运动,等等。
适合中老年人运动
1、骑车
很多女性喜欢到专门的健身房去锻炼身体,觉得在室内健身有好的锻炼氛围,大家可以一起锻炼。但事实上我们在生活中也是可以锻炼的,就拿最简单的交通工具自行车来说,这是再熟悉不过的交通工具了,它能确效地锻炼腿部的关节和肌肉,对踝关节也能起到锻炼的效果。
2、户外慢跑
很多女性在运动前都会选择在健身房的跑步机上先小跑半小时,再开始其他项目的运动。这就充分地说明了跑步对于全身肌肉的伸展都是很有效果的,但是在人多、空气又不流通的室内跑步,其实是不利于身体健康的。
3、游泳
部分女性认为长时间地泡在水里对皮肤不好,而且游泳池里人也很多,更容易传染皮肤方面的疾病,所以不喜欢游泳这项运动。但事实上游泳是一种很好的全身性运动。
俗话说:“三分医,七分养,十分防”可见养生的重要性。中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各方面的机能就会变差,为此,更应该注重运动养生了,为了未来的美好生活,能安享晚年都运动起来吧。
中老年哪种钙片补钙效果好呢
1.食补补钙:提起老年人如何补钙,很多人都会想到喝骨头汤。的确,食补的特点是天然安全,但就现在健康理念来分析,也存在着一些弊端。
首先,老年人补钙采用食补的话,补钙的量不好掌握,食物里到底有多少钙?吃了多少?并且常年吃同样几种补钙的食物,容易生腻也很难坚持。
其次,难以保证钙质吸收。众所周知,钙需要维D才能很好吸收,否则都会浪费掉,而食物中的维D需要晒太阳才能被人体利用。老年人本身器官退化,维D已处于缺乏状态,老年人补钙不能保证同时补充维D,补钙效果必然低下。
再次,含维D丰富的食物多含大量的动物脂肪,老年人本身就需要控制动物脂肪摄入,加上高血脂、高血压等,身体情况不允许摄入过多此类食品,因此维D必然缺乏,钙质也难以保证吸收。
中老年选择这些钙片来补钙就是最好的,当给中老年补钙的时候必须要合理,还要记得合理的调节自己的生活,改善自己的饮食,相信有很多人不知道,其实在补钙的时候有很多食物都是有这个效果的,如果选择食物来补钙的话才是最好的,让自己多晒晒太阳。
中老年人有什么社交需求
“不能责怪中老年人”
“经济不是最大的问题,精神上的孤独才是问题。”专家接受记者采访表示,这群中老年单身人士的精神世界值得大家关注。专家说,她2003年曾录制一档节目《再婚老人的困惑》,并组织了一个座谈会,随后发现,60岁以上的老人中,单身者居然占到了总数的四分之一。
“宜家里中老年人聚会的现象,其实我之前就已经观察到了。”专家认为,“对于这种现象,我们不能责怪这些中老年人,或其他任何人,而是应该思考大家应该做些什么,满足老年人们更多元化的需求。”
中老年人聚集宜家,是不是说明老年人活动的场所不多?对此,专家并不认同,并告诉记者,目前社区文化中心和老年人活动室几乎已经覆盖到本市所有街道,许多街道在硬件设施上还建设得很好,有的更是开展着非常丰富的文化娱乐项目。“但是,如今的中老年人有着更多元的需求,也提醒大家在为老服务方面应当有更新的思考。”
“社区里的老年人活动室是免费开放的,许多也有阅览室、有棋牌室、有健身娱乐设施。不过,如果老年人要找个有情调的地方聚会的话,可能就不适合了。”专家分析说,“在活动室里,可能只能喝喝茶水,没有现磨咖啡,环境也没这么优雅、有情调。又或许,活动室里正安排着舞蹈活动、文化讲座等等,不是随时随地就能够满足某些老年人要单独聚会的需求。当然,聚会也可以选择咖啡馆、餐厅,但消费比较高,中老年人又不太能接受了。”宜家餐厅的出现恰恰满足了老年人聚会时多元化的需要:舒适、优雅、有情调、有气氛、咖啡很好喝,关键是都免费。
可参考白领午餐做法
长时间以来,宜家都默认了餐厅成为中老年聚会的场所,从没有制止大家聚会。对此,专家认为,宜家的态度应该得到表扬。不过,宜家发生的现象应当引发整个社会关于为老服务的新思考。“如果只有宜家一个场所提供免费的咖啡,长此下去,它也难免会不堪重负。但是如果许多企业都能够给中老年人提供这样的便利,这就是一个很好的为老服务的措施。”
专家表示,可以采取一些好的方法,呼吁更多企业或机构提供给老年人聚会的场所。“比如,可以参考白领午餐的做法。由政府出资,让一些企业机构在自己拥有的空间内为老年人提供一些廉价的服务。这样一来,更多适合老年人聚会的场所诞生了,老年人有了聚会的空间,宜家也不会负担太重。”
中老年人该如何运动
1、锻炼要规律
对于中老年人来说,最重要的就是锻炼一定要规律,想要对于健康有好处的话,不管是什么年龄阶段的人都是需要进行规律性的锻炼的,每周最好也要有三次,最好每个星期都能够坚持,不能一曝十寒,这样才能使锻炼达到最佳的效果。因为即使是规律的锻炼一旦停止,锻炼带给你的益处就会很快被逆转,这样对身体反而会造成损害。
2、锻炼要尽可能广泛
对于老年人或患有骨质疏松症的人来说,当骨头处于一定的压力时才是有益的,因此要做一些广泛的,能够影响到你的手臂、腿和躯干的运动是很重要的。一般来说,有两种运动对骨质疏松很有益处,即负重和力量(抵抗性)性锻炼。这两种锻炼能够很好促进骨及周围组织的血液循环,增加骨及周围组织的营养供应,对骨质疏松症的预防和控制具有非常好的作用。负重性锻炼包括走路、慢走、无板篮球、网球、跳舞和高尔夫等;力量性锻炼主要可以采用日常锻炼时在腿部和手臂部使用重物,增加重量可以提高锻炼的效果。
3、 避免的运动方式
通常情况下骨质疏松或老年人在运动时发生损伤的危险性较高,因此,最好避免一些易于发生意外或损伤的运动项目。如要避免激烈的、高强度的、扭曲性或爆发性的运动;避免腹部蜷曲型运动;避免向前弯腰部,尤其是负有任何重物时;避免升举重要等运动。同时注意,对于已经确诊患有骨质疏松的人群,在锻炼 时也要避免进行负重性锻炼。
4、 骨质疏松的人锻炼方法
患有骨质疏松的人群最性发生跌倒意外,负重或过于激烈的运动也会造成损伤,这部分人群最适宜的锻炼项目应该是改善肌肉力量、获得平衡性、稳定性和协调性,这些运动可以有效防止跌倒的发生。较为适合这些人的运动项目包括水中的运动项目、太极拳、太极剑等舒缓、柔和的运动项目。
以上就是专家总结的中老年人该如何运动,希望中老年人能够根据这些正确的指导养成自己的规律的运动习惯,能够在锻炼中提高身体素质,能够更加的健康长寿。
芒种运动养生 赛龙舟的好处
龙舟运动带给团队的新变化,正是龙舟运动的魅力所在。强身健体,团结协作,拼搏进取,永不服输,不仅加强选手们自身的身体素质,也充实丰富了选手们的内心世界。
运动给老年人带来的好处
1. 有助长寿
最新研究发现,与不跑步者相比,跑步者寿命会延长3年,身体水平比不跑步者强30%。另有研究显示,每天步行30分钟的人长寿几率是步行不足30分钟人的4倍。
2. 保护心脏
美国新泽西州立大学生化研究中心一项研究发现,即使每天运动10分钟,尤其是肥胖的人,可有效改善心脏健康。
3. 辅助降糖
英国威斯敏斯特大学研究发现,糖尿病患者只要抽空进行锻炼,就能达到提高胰岛素敏感性,辅助降低血糖的目的。
4. 防癌抗癌
世界癌症研究基金会研究发现,每天锻炼半小时,子宫癌风险减半;经常锻炼的人患肺癌风险可降低68%,患结直肠癌风险直降38%。
老人常有哪些心理矛盾
老人常有哪些心理矛盾?
1、角色转变与社会适应性的矛盾。退休后的中老年人这一心理矛盾会比较明显。退休后,从事体力工作的中老年人会好一些,他们可以更轻松的适应角色的转变。但对退休之前有较高社会地位和广泛社会联系的中老年人而言,离退休后他们的生活重心由机关和事业转变成了家庭琐事,广泛的社会联系骤然减少使他们感到不习惯也很不适应。
老人常有哪些心理矛盾
2、老有所为与身心衰老的矛盾。有些老人在离开工作岗位后,依然保持着较高的价值观和理想追求,他们渴望在有生之年发挥自己的余热。但由于受到身体的限制,感觉到力不从心,尤其是体弱多病的中老年人,感知、记忆、思维等心理能力都有了非常明显的衰退。这就形成了志向与衰老之间的矛盾,给中老年人带来了很多苦恼。
3、安度晚年与意外刺激的矛盾。每个中老年人都渴望可以安度晚年,但现实却常常会出人意料,突然而来的打击或刺激都会使中老年人的心理变得低落,愿望和现实间的强烈对比以及深刻矛盾足够击垮一个中老年人的身心健康,甚至会导致死亡。统计表明,丧偶老年人的死亡率是一般老年人死亡率的7倍。夫妻争吵、亲友亡故、婆媳不和、突患重病等意外刺激,也会严重影响老年人的心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