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杏的采集加工和功效主治

杏的采集加工和功效主治

杏的采集加工

只要是杏熟时,都可榨出浓汁,涂在盘中晒干,再摩刮下来,和水调麦面吃,是五果类最常用的调味配料。

性味

味酸,性热,有小毒。

杏的功效主治

它是杏的果,有心病的人宜食用。但生吃太多,则伤筋骨。在杏类中像梅的味酸,像桃的味甜。凡杏的性都多热,多吃致疮疖膈热,动旧疾,使人眼盲、须眉脱落。生痰热,精神昏乏。产妇尤其要忌食。晒干作果脯吃,去冷热毒。

核仁

【性味】昧甘、苦,性温、冷利,有小毒。

【功效主治】主治咳逆上气如同雷鸣,咽喉肿痛,下气、产乳金疮,寒心如奔豚。惊痈,心下烦热,风气往来,时节性头痛,解肌,消心下胀痛,杀狗毒,解锡毒。治上腹闷胀不通,发汗,主温病脚气,咳嗽上气喘促。加天门冬煎,润心肺。和酪作汤,润声音一除肺热,治上焦风躁,利胸膈气逆,润大肠治便秘。杀虫,治各种疮疥,消肿,去头脸各种风气引起的水泡样小疙瘩。商粉、豆粉碰到杏仁则会烂。

【发明与传说】曾有一个官兵因吃面粉积食,医师用积气丸、杏仁各等分研成丸,用开水送下,数次即愈。

【性味】味甘,性温、无毒。【功效主治】花主补不足,女子伤中,关节红肿热痛和肢体酸痛。

【功效主治】主治急性肿胀,全身浮肿,煮成浓汤热浸,也可口服少许。

【功效主治】主治摔伤,取一把加一升水,煮至水减半,加酒三合和匀,分次口服大效。

【功效主治】根治吃杏仁太多,以致迷乱将死,则将根切碎煎汤服,即解。

【附方】

治咽喉肿痛和突然声哑:杏仁去皮熬黄三分,和桂末一分,研成泥,口含,咽汁。治瘫痪,半身不遂,失音不语:生吞杏仁七枚,不去皮尖,遂日加到四十九枚,周而复始。每次吃后,再喝竹叶上的露水。直到病愈。治头面风,眼皮跳和歪嘴:杏仁研碎,加水煮后沐头,效果良好。治破伤风,身体反张抽搐:杏仁杵碎,蒸令气溜,绞成汁服一大盏,同时擦些疮上,效果良好。

冶小便不通:杏仁十四枚,去皮尖,炒黄研细,和米饭吃。治血崩不止诸药不效时,服此方立止:用杏仁上的黄皮,烧存性,研成粉末。每次服三钱,空腹用酒送服。肠道有虫生疮。痛痒不一:杏仁杵成膏,常常敷搽。

治女人外阴生疮:杏仁半升,用面包好煨熟,去面后研烂,去油。每次服少许,加铜绿少,研匀点在患处治小儿脐烂成风:杏仁去皮研后敷搽良。

治白癜风:每日早上嚼烂十四枚杏仁,用来擦患处,使其变红。晚上睡觉时再擦一次。治箭头射入肉中,或在咽膈等隐处:杵杏仁敷上,即出。

治五劳七伤,一切虚损、咳嗽气逆等症:取杏仁一半二升,和童子尿煮七次,加蜜四两拦匀,再加童子尿五升,放入碗内再蒸,取出杏仁后,日晒夜露数日,随时嚼食即愈。

治面生黑痣:杏仁烧黑研成膏,将墨痣擦破,每天用膏涂。治狗咬伤后不愈:捣烂杏仁涂在伤口上。

治吃戍肉太多,心速过快,口干发热乱语用杏仁一升去掉皮尖,和二升水煮沸,去渣取汁分两次服,直到排出肉为止。治妇女不孕:二月的丁亥日,取杏花、桃花阴干捣成末,然后在戊子日调井华水服方寸匕,每日服三次。治粉刺黑斑:将杏花、桃花各一升,用江河水浸七天后,用来洗脸二十一次极巧妙。

野苋菜的采集加工

春、夏、秋季采收,洗净,鲜用。

形态特性

1、凹头苋,一年生草本,高10-30厘米,全体无毛;茎伏卧而上升,从基部分枝,淡绿色或紫红色。叶片卵形或菱状卵形,长1.5-4.5厘米,宽1-3厘米,顶端凹缺,有1芒尖,或微小不显,基部宽楔形,全缘或稍呈波状;叶柄长1-3.5厘米。花成腋生花簇,直至下部叶的腋部,生在茎端和枝端者成直立穗状花序或圆锥花序;苞片及小苞片矩圆形,长不及1毫米;花被片矩圆形或披针形,长1.2-1.5毫米,淡绿色,顶端急尖,边缘内曲,背部有1隆起中脉;雄蕊比花被片稍短;柱头3或2,果熟时脱落。胞果扁卵形,长3毫米,不裂,微皱缩而近平滑,超出宿存花被片。种子环形,直径约12毫米,黑色至黑褐色,边缘具环状边。花期7-8月,果期8-9月。

2、反枝苋又名:西风古,红苋菜。一年生草本,高20-80厘米,有时达1米多;茎直立,粗壮,单一或分枝,淡绿色,有时具带紫色条纹,稍具钝棱,密生短柔毛。叶片菱状卵形或椭圆状卵形,长5-12厘米,宽2-5厘米,顶端锐尖或尖凹,有小凸尖,基部楔形,全缘或波状缘,两面及边缘有柔毛,下面毛较密;叶柄长1.5-5.5厘米,淡绿色,有时淡紫色,有柔毛。圆锥花序顶生及腋生,直立,直径2-4厘米,由多数穗状花序形成,顶生花穗较侧生者长;苞片及小苞片钻形,长4-6毫米,白色,背面有1龙骨状突起,伸出顶端成白色尖芒;花被片矩圆形或矩圆状倒卵形,长2-2.5毫米,薄膜质,白色,有1淡绿色细中脉,顶端急尖或尖凹,具凸尖;雄蕊比花被片稍长;柱头3,有时2。胞果扁卵形,长约1.5毫米,环状横裂,薄膜质,淡绿色,包裹在宿存花被片内。种子近球形,直径1毫米,棕色或黑色,边缘钝。花期7-8月,果期8-9月。

碱蓬的简介

入药部位

全草。

性味

味微咸,性凉。

功效

清热,消积。

主治

用于食积停滞,发热。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6~9g,鲜品15~30g。

采集加工

夏、秋季收割地上部分,晒干,除去泥沙、杂质备用,亦可鲜用。

虎杖的炮制

采集加工

春、秋二季采挖,除去须根,洗净,趁鲜切短段或厚片,晒干。

炮制方法

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厚片,干燥。

木榧的介绍

入药部位

植物中国粗榧的种子。

性味

味甘,性温。

归经

入脾、胃经。

功效

消积杀虫,清热解毒。

主治

疳积、蛔虫病。

相关配伍

治疳积,蛔虫病,土香榧15g,水煎服或炒熟服。(《本草图典 第1卷》)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18g;或炒熟食。

炮制

采集加工:秋季采收,晒干。

肉苁蓉是什么

可能大家连听都没有听过这个名字,肉苁蓉。肉苁蓉在植物里面属于一种受到保护的植物,因为这是一种濒危的植物。它对水分的要求不高,所以可以生长在一些沙漠地区。肉苁蓉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在中国也是一种珍贵的中草药,主要的功效就是用于补肾壮阳,自从就已经被开采运用。

肉苁蓉除了具有一些药用价值以外,因为其是从顾地中海遗留下来的一种植物,多以对科学研究起着一定的作用,这个不容被忽视。野生的肉苁蓉已经不多了,现在多是采用人工栽培。

基本信息

中文名: 肉苁蓉也叫沙漠人参

中文科名:列当科

保护级别:3

【别名】大芸、寸芸、苁蓉、地精、查干告亚(蒙语)。

【生长习性】肉苁蓉是一种寄生在沙漠树木梭梭、红柳根部的寄生植物,对土壤、水分要求不高,是一项较有前景的产业。分布于内蒙古、宁夏、甘肃和新疆,素有 “沙漠人参”之美誉,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肉苁蓉为列当科植物肉苁蓉或苁蓉、迷肉苁蓉等的肉质茎。有补肾,益精,润燥,滑肠功效,主治男子阳痿,女子不孕,带下,血崩,腰膝冷痛,血枯便秘。

【产地产量】 产锡林郭勒盟西北部、乌兰察布盟北部、伊克昭盟西部、巴彦淖尔盟、阿拉善盟、及甘肃河西地区产量较多。

【生长习性】肉苁蓉是一种寄生在沙漠树木梭梭、红柳根部的寄生植物,对土壤、水分要求不高,是一项较有前景的产业。分布于内蒙古、宁夏、甘肃和新疆,素有 “沙漠人参”之美誉,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肉苁蓉为列当科植物肉苁蓉或苁蓉[1]、迷肉苁蓉等的肉质茎。有补肾,益精,润燥,滑肠功效,主治男子阳痿,女子不孕,带下,血崩,腰膝冷痛,血枯便秘。

【入药部分】 肉质茎入药。

【采集加工】 春季采挖,除去华序,洗净泥土,晒干,切片备用。

【性味功能】 中药味甘、咸,性温。补肾壮阳,益精,润肠。

功能主治:补肾阳,益精血,润肠通便。用于阳痿,不孕,腰膝酸软,筋骨无力,肠燥便秘。

蒙药味甘、咸,性温。平息“协日”,消食,益精。

【主治】 中药治虚劳内伤,腰膝冷痛,阳痿,滑精,不孕,体虚便秘。

蒙药治泛酸,胃胀,“协日”头痛,阳痿,遗精,早泄,赤白带下,腰腿痛。

【用量用法】 中药6—15克,水煎服,或入丸散剂。

上面就向大家详细的介绍了关于肉苁蓉的一些知识,希望大家看完之后都可以记在自己的脑海了。因为这种中草药比较的名贵,一般人可能用不上它,但是多了解一种中草药对自己也是有帮助的,扩宽自己的对种草药的认识。

芭蕉叶的采集介绍

采集加工

全年均可采,切丝,鲜用或晒干。

性 味

味甘、淡,性寒。

归 经

归心、肝经。

功 能

清热,利尿,解毒。

主 治

热病,中暑,脚气,痈肿热毒,烫伤。

相关配伍

①小儿截惊:芭蕉叶、薄荷叶,煎匀,涂头顶(留囟门)、涂四肢(留手足心)。(《卫生杂兴》)

②中耳炎:用竹筒斜插在芭蕉茎上,取茎内流出的汁滴入耳心,一日三、四次。(《贵州草药》)

鹅的功效主治

鹅肉含蛋白质,钙,磷,热量,钾、钠等十多种微量元素。鹅肉含有人体生长发育所必需的各种氨基酸,其组成接近人体所需氨基酸的比例,从生物学价值上来看,鹅肉是全价蛋白质,优质蛋白质。鹅肉中的脂肪含量较低,仅比鸡肉高一点,比其他肉要低得多。鹅肉不仅脂肪含量低,而且品质好,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高,特别是亚麻酸含量均超过其他肉类,对人体健康有利。鹅肉脂肪的熔点亦很低,质地柔软,容易被人体消化吸收。

丹参的炮制

采集加工

春、秋二季采挖,除去泥沙,干燥。

炮制方法

1、丹参:除去杂质和残茎,洗净,润透,切厚片,干燥。

2、酒丹参:取丹参片,加黄酒拌匀,闷润至透,置锅内,用文火炒,取出放凉。

相关推荐

方菜的功效主治

清热除烦,平肝,利水消肿,凉血止血。主治高血压,头痛,头晕,暴热烦渴,黄疸,水肿,小便热涩不利,妇女月经不调,赤白带下,瘰疬,痄腮等病症。 每100克含水分94克,蛋白质2.2克,脂肪0.3克,碳水化合物1.9克,粗纤维0.6克,灰分1克,胡萝卜素 0.11毫克,维生素B1 0.03毫克,维生素B20.04毫克,尼克酸0.3毫克,维生素C 6毫克。钙160毫克,磷61毫克,铁8.5毫克,钾163毫克,钠328毫克,镁31.2毫克,氯280毫克。还含有挥发油、芹菜贰、佛手柑内酯、有机酸等物质。[1] 芹菜性

鹿筋的功效主治

主治:颈椎病痹证型,手指麻木酸痛者。友情提示:拍品为梅花鹿鹿筋鹿筋是鹿四肢的伸肌腱、屈肌腱和背最长肌的肌膜。因鹿筋内含有睾丸酮、雌二醇等性激素,以及脯氨酸、甘氨酸等多种氨基酸、钠、铁、锰、锌等多种无机元素,故鹿筋有如下功能:补劳损、续绝伤、壮筋骨 鹿筋能强筋壮骨、养血通络、生精益髓,主治劳损,续绝伤,大壮筋骨,补阳气;对 鹿筋 久患风湿、关节痛,腰脊疼痛,筋骨疲乏或软弱无力,步履艰难,手足无力,手脚抽筋,跌打劳损、筋骨酸痛等疗效显著。鹿筋含丰富的胶原蛋白,且在加工过程中保持了鹿筋的含血量,故加强了鹿筋养血

降血糖用什么泡水喝 天花粉泡水清热消渴

天花粉有清热,生津,止渴的功效主治消渴,身热,烦闷,大热,且能补虚安神。对糖尿病肺胃燥热,生津止渴作用尤佳,每日代茶频饮,久服降糖效果明显。 做法:将天花粉加工制成粗末,每日15-20g,沸水冲泡,盖上杯盖闷15分钟后即可饮用。

饭豆的功效主治

1.治暑湿吐泻,脾虚呕逆,食少久泄,水停消渴,赤白带下,小儿疳积。 2.健脾化湿 主治脾虚兼湿,食少便溏;湿浊下注,妇女白带过多。 3.化湿消暑 用于暑湿伤中,吐泻转筋等症。 4.治疗水肿,砒霜中毒,细菌性痢疾。[1] 荚果供食用;干燥白色种子名“白眉豆”,种皮名“眉豆衣”,开放的花名“眉豆花”均供药用。豆和衣的功能为和中化湿、消暑解毒、健脾胃、止泻痢,花能清暑化湿、治下痢脓血。 附方 1,眉豆茯苓散:炒眉豆30克,茯苓15克。研为细末。每次3克,加红糖适量,用沸水冲调服。 本方以眉豆健脾除湿,茯苓补脾而

桑枝的功效主治

1.祛风邪、通血络 《证治要诀・中风》曰:“风乘之也,轻则为感,重则为伤,又重则为中。”风邪中于经络,则气血运行不畅,经络失养,而肢体拘挛;风邪袭于肌肤,则肌肤间气血受阻,脉络不和,皮肤中融融如虫行而痒作矣。桑枝祛风通络行气血,濡肢节,止瘙痒,而用于四肢拘挛和肌肤风痒症。 2.祛风湿、利关节用于风、寒、湿痹。《症因脉治 ・痹症论》曰:“痹者,闭也。经络闭塞,麻痹不仁。或攻注作疼,或凝结关节、或重着难移,故名日闭。”风气胜者为行痹,风性数变,故关节疼痛于上、下肢时时走窜;寒气者为痛痹,寒性凝滞,气血闭阻较甚

桔饼的功效与作用 健脾和胃

桔饼色泽橙红、不含任何色素、口感细腻,是由桔皮的红桔加工而成的天然食品,也可以称为橘饼,味甘酸性凉,入肺、胃经;具有开胃理气,止渴润肺的功效主治胸隔结气、呕逆少食、胃阴不足、口中干渴、肺热咳嗽及饮酒过度。

感冒怎么按摩好的快 感冒按摩哪些地方好

风池穴:具有醒脑益气功效主治感冒,热病,头痛,目眩,颈项疼痛,目赤痛等症。 风门穴:具有疏风解表功效主治伤风,咳嗽,发热头痛,项强,感冒,胸背痛等症。 肺俞穴:具有解表宣肺,清热理气功效主治肺经及呼吸道疾病,如肺炎,支气管炎,肺结核等症。 列缺穴:具有止咳平喘,通经活络,利水通淋功效主治感冒,咳嗽,气喘,咽喉肿痛等症。

甘草的功效主治

和中缓急,润肺,解毒,调和诸药。炙用,治脾胃虚弱,食少,腹痛便溏,劳倦发热,肺痿咳嗽,心悸,惊痫;生用,治咽喉肿痛,消化性溃疡,痈疽疮疡,解药毒及食物中毒。 ①《本经》:"主五脏六府寒热邪气,坚筋骨,长肌肉,倍力,金疮肿,解毒。" ②《别录》:"温中下气,烦满短气,伤脏咳嗽,止渴,通经脉,利血气,解百药毒。" ③《药性论》:"主腹中冷痛,治惊痫,除腹胀满;补益五脏;制诸药毒;养肾气内伤,令人阴(不)痿;主妇人血沥腰痛;虚而多热;加而用之。" ④《日华子本草》:"安魂定魄。补五劳七伤,一切虚损

獐肉的主治

久病虚损,消渴,乳少,口僻,腰腿痹痛。 相关配伍 治瘤,取獐、鹿二肉,治如厚脯,火炙令热,掩瘤上,冷更炙,可四炙四易,痛脓便愈。不除,更炙新肉用之。(《千金翼方》) 用法用量 内服:煮食,100-200g。 使用注意 獐肉不可合虾及生菜、梅、李果食之,皆病人;不可合鹄肉食,成症痼也;不可炙吃,令人消渴;久吃炙肉,令人血不行。 炮制 采集加工:捕杀后,剔骨取肉,鲜用或干燥。

牛膝的相关配伍

1、小儿行迟:三岁不能行者,用此便走。五加皮五钱,牛膝、木瓜二钱半,为末。每服五分,米饮入酒二、三点调服。(《全幼心鉴》) 2、胞衣不下:冬葵子一合,牛膝一两,水二升,煎一升服。(《千金方》) 3、妊妇胎动,母欲死,子尚在,以此下之:水银、朱砂各半两。研膏。以牛膝半两,水五大盏。煎汁,入蜜调服半匙。(《圣惠方》) 用法用量:煎服,5~12g。 禁忌:孕妇慎用。 采集加工:冬季茎叶枯萎时采挖,除去须根和泥沙,捆成小把,晒至于皱后,将顶端切齐,晒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