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的采集加工和功效主治
杏的采集加工和功效主治
杏的采集加工
只要是杏熟时,都可榨出浓汁,涂在盘中晒干,再摩刮下来,和水调麦面吃,是五果类最常用的调味配料。
性味
味酸,性热,有小毒。
杏的功效主治
它是杏的果,有心病的人宜食用。但生吃太多,则伤筋骨。在杏类中像梅的味酸,像桃的味甜。凡杏的性都多热,多吃致疮疖膈热,动旧疾,使人眼盲、须眉脱落。生痰热,精神昏乏。产妇尤其要忌食。晒干作果脯吃,去冷热毒。
核仁
【性味】昧甘、苦,性温、冷利,有小毒。
【功效主治】主治咳逆上气如同雷鸣,咽喉肿痛,下气、产乳金疮,寒心如奔豚。惊痈,心下烦热,风气往来,时节性头痛,解肌,消心下胀痛,杀狗毒,解锡毒。治上腹闷胀不通,发汗,主温病脚气,咳嗽上气喘促。加天门冬煎,润心肺。和酪作汤,润声音一除肺热,治上焦风躁,利胸膈气逆,润大肠治便秘。杀虫,治各种疮疥,消肿,去头脸各种风气引起的水泡样小疙瘩。商粉、豆粉碰到杏仁则会烂。
【发明与传说】曾有一个官兵因吃面粉积食,医师用积气丸、杏仁各等分研成丸,用开水送下,数次即愈。
花
【性味】味甘,性温、无毒。【功效主治】花主补不足,女子伤中,关节红肿热痛和肢体酸痛。
叶
【功效主治】主治急性肿胀,全身浮肿,煮成浓汤热浸,也可口服少许。
枝
【功效主治】主治摔伤,取一把加一升水,煮至水减半,加酒三合和匀,分次口服大效。
根
【功效主治】根治吃杏仁太多,以致迷乱将死,则将根切碎煎汤服,即解。
【附方】
治咽喉肿痛和突然声哑:杏仁去皮熬黄三分,和桂末一分,研成泥,口含,咽汁。治瘫痪,半身不遂,失音不语:生吞杏仁七枚,不去皮尖,遂日加到四十九枚,周而复始。每次吃后,再喝竹叶上的露水。直到病愈。治头面风,眼皮跳和歪嘴:杏仁研碎,加水煮后沐头,效果良好。治破伤风,身体反张抽搐:杏仁杵碎,蒸令气溜,绞成汁服一大盏,同时擦些疮上,效果良好。
冶小便不通:杏仁十四枚,去皮尖,炒黄研细,和米饭吃。治血崩不止诸药不效时,服此方立止:用杏仁上的黄皮,烧存性,研成粉末。每次服三钱,空腹用酒送服。肠道有虫生疮。痛痒不一:杏仁杵成膏,常常敷搽。
治女人外阴生疮:杏仁半升,用面包好煨熟,去面后研烂,去油。每次服少许,加铜绿少,研匀点在患处治小儿脐烂成风:杏仁去皮研后敷搽良。
治白癜风:每日早上嚼烂十四枚杏仁,用来擦患处,使其变红。晚上睡觉时再擦一次。治箭头射入肉中,或在咽膈等隐处:杵杏仁敷上,即出。
治五劳七伤,一切虚损、咳嗽气逆等症:取杏仁一半二升,和童子尿煮七次,加蜜四两拦匀,再加童子尿五升,放入碗内再蒸,取出杏仁后,日晒夜露数日,随时嚼食即愈。
治面生黑痣:杏仁烧黑研成膏,将墨痣擦破,每天用膏涂。治狗咬伤后不愈:捣烂杏仁涂在伤口上。
治吃戍肉太多,心速过快,口干发热乱语用杏仁一升去掉皮尖,和二升水煮沸,去渣取汁分两次服,直到排出肉为止。治妇女不孕:二月的丁亥日,取杏花、桃花阴干捣成末,然后在戊子日调井华水服方寸匕,每日服三次。治粉刺黑斑:将杏花、桃花各一升,用江河水浸七天后,用来洗脸二十一次极巧妙。
野苋菜的采集加工
春、夏、秋季采收,洗净,鲜用。
形态特性
1、凹头苋,一年生草本,高10-30厘米,全体无毛;茎伏卧而上升,从基部分枝,淡绿色或紫红色。叶片卵形或菱状卵形,长1.5-4.5厘米,宽1-3厘米,顶端凹缺,有1芒尖,或微小不显,基部宽楔形,全缘或稍呈波状;叶柄长1-3.5厘米。花成腋生花簇,直至下部叶的腋部,生在茎端和枝端者成直立穗状花序或圆锥花序;苞片及小苞片矩圆形,长不及1毫米;花被片矩圆形或披针形,长1.2-1.5毫米,淡绿色,顶端急尖,边缘内曲,背部有1隆起中脉;雄蕊比花被片稍短;柱头3或2,果熟时脱落。胞果扁卵形,长3毫米,不裂,微皱缩而近平滑,超出宿存花被片。种子环形,直径约12毫米,黑色至黑褐色,边缘具环状边。花期7-8月,果期8-9月。
2、反枝苋又名:西风古,红苋菜。一年生草本,高20-80厘米,有时达1米多;茎直立,粗壮,单一或分枝,淡绿色,有时具带紫色条纹,稍具钝棱,密生短柔毛。叶片菱状卵形或椭圆状卵形,长5-12厘米,宽2-5厘米,顶端锐尖或尖凹,有小凸尖,基部楔形,全缘或波状缘,两面及边缘有柔毛,下面毛较密;叶柄长1.5-5.5厘米,淡绿色,有时淡紫色,有柔毛。圆锥花序顶生及腋生,直立,直径2-4厘米,由多数穗状花序形成,顶生花穗较侧生者长;苞片及小苞片钻形,长4-6毫米,白色,背面有1龙骨状突起,伸出顶端成白色尖芒;花被片矩圆形或矩圆状倒卵形,长2-2.5毫米,薄膜质,白色,有1淡绿色细中脉,顶端急尖或尖凹,具凸尖;雄蕊比花被片稍长;柱头3,有时2。胞果扁卵形,长约1.5毫米,环状横裂,薄膜质,淡绿色,包裹在宿存花被片内。种子近球形,直径1毫米,棕色或黑色,边缘钝。花期7-8月,果期8-9月。
碱蓬的简介
入药部位
全草。
性味
味微咸,性凉。
功效
清热,消积。
主治
用于食积停滞,发热。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6~9g,鲜品15~30g。
采集加工
夏、秋季收割地上部分,晒干,除去泥沙、杂质备用,亦可鲜用。
虎杖的炮制
采集加工
春、秋二季采挖,除去须根,洗净,趁鲜切短段或厚片,晒干。
炮制方法
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厚片,干燥。
木榧的介绍
入药部位
植物中国粗榧的种子。
性味
味甘,性温。
归经
入脾、胃经。
功效
消积杀虫,清热解毒。
主治
疳积、蛔虫病。
相关配伍
治疳积,蛔虫病,土香榧15g,水煎服或炒熟服。(《本草图典 第1卷》)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18g;或炒熟食。
炮制
采集加工:秋季采收,晒干。
肉苁蓉是什么
可能大家连听都没有听过这个名字,肉苁蓉。肉苁蓉在植物里面属于一种受到保护的植物,因为这是一种濒危的植物。它对水分的要求不高,所以可以生长在一些沙漠地区。肉苁蓉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在中国也是一种珍贵的中草药,主要的功效就是用于补肾壮阳,自从就已经被开采运用。
肉苁蓉除了具有一些药用价值以外,因为其是从顾地中海遗留下来的一种植物,多以对科学研究起着一定的作用,这个不容被忽视。野生的肉苁蓉已经不多了,现在多是采用人工栽培。
基本信息
中文名: 肉苁蓉也叫沙漠人参
中文科名:列当科
保护级别:3
【别名】大芸、寸芸、苁蓉、地精、查干告亚(蒙语)。
【生长习性】肉苁蓉是一种寄生在沙漠树木梭梭、红柳根部的寄生植物,对土壤、水分要求不高,是一项较有前景的产业。分布于内蒙古、宁夏、甘肃和新疆,素有 “沙漠人参”之美誉,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肉苁蓉为列当科植物肉苁蓉或苁蓉、迷肉苁蓉等的肉质茎。有补肾,益精,润燥,滑肠功效,主治男子阳痿,女子不孕,带下,血崩,腰膝冷痛,血枯便秘。
【产地产量】 产锡林郭勒盟西北部、乌兰察布盟北部、伊克昭盟西部、巴彦淖尔盟、阿拉善盟、及甘肃河西地区产量较多。
【生长习性】肉苁蓉是一种寄生在沙漠树木梭梭、红柳根部的寄生植物,对土壤、水分要求不高,是一项较有前景的产业。分布于内蒙古、宁夏、甘肃和新疆,素有 “沙漠人参”之美誉,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肉苁蓉为列当科植物肉苁蓉或苁蓉[1]、迷肉苁蓉等的肉质茎。有补肾,益精,润燥,滑肠功效,主治男子阳痿,女子不孕,带下,血崩,腰膝冷痛,血枯便秘。
【入药部分】 肉质茎入药。
【采集加工】 春季采挖,除去华序,洗净泥土,晒干,切片备用。
【性味功能】 中药味甘、咸,性温。补肾壮阳,益精,润肠。
功能主治:补肾阳,益精血,润肠通便。用于阳痿,不孕,腰膝酸软,筋骨无力,肠燥便秘。
蒙药味甘、咸,性温。平息“协日”,消食,益精。
【主治】 中药治虚劳内伤,腰膝冷痛,阳痿,滑精,不孕,体虚便秘。
蒙药治泛酸,胃胀,“协日”头痛,阳痿,遗精,早泄,赤白带下,腰腿痛。
【用量用法】 中药6—15克,水煎服,或入丸散剂。
上面就向大家详细的介绍了关于肉苁蓉的一些知识,希望大家看完之后都可以记在自己的脑海了。因为这种中草药比较的名贵,一般人可能用不上它,但是多了解一种中草药对自己也是有帮助的,扩宽自己的对种草药的认识。
芭蕉叶的采集介绍
采集加工
全年均可采,切丝,鲜用或晒干。
性 味
味甘、淡,性寒。
归 经
归心、肝经。
功 能
清热,利尿,解毒。
主 治
热病,中暑,脚气,痈肿热毒,烫伤。
相关配伍
①小儿截惊:芭蕉叶、薄荷叶,煎匀,涂头顶(留囟门)、涂四肢(留手足心)。(《卫生杂兴》)
②中耳炎:用竹筒斜插在芭蕉茎上,取茎内流出的汁滴入耳心,一日三、四次。(《贵州草药》)
鹅的功效主治
鹅肉含蛋白质,钙,磷,热量,钾、钠等十多种微量元素。鹅肉含有人体生长发育所必需的各种氨基酸,其组成接近人体所需氨基酸的比例,从生物学价值上来看,鹅肉是全价蛋白质,优质蛋白质。鹅肉中的脂肪含量较低,仅比鸡肉高一点,比其他肉要低得多。鹅肉不仅脂肪含量低,而且品质好,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高,特别是亚麻酸含量均超过其他肉类,对人体健康有利。鹅肉脂肪的熔点亦很低,质地柔软,容易被人体消化吸收。
丹参的炮制
采集加工
春、秋二季采挖,除去泥沙,干燥。
炮制方法
1、丹参:除去杂质和残茎,洗净,润透,切厚片,干燥。
2、酒丹参:取丹参片,加黄酒拌匀,闷润至透,置锅内,用文火炒,取出放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