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可以天天进行艾灸吗 合谷穴
夏天可以天天进行艾灸吗 合谷穴
合谷穴别名虎口。属手阳明大肠经,原穴,在手背,第1、2掌骨间,当第二掌骨桡侧的中点处。或以一手的拇指指骨关节横纹,放在另一手拇、食指之间的指蹼缘上,当拇指尖下是穴,夏天适当进行艾灸合谷穴,具有一定镇静止痛,通经活经,清热解表的作用。
夏天艾灸什么部位好
足三里穴
足三里穴位于膝盖下方凹陷约2横指宽的地方,人体的左右脚各有一个,夏天适当进行艾灸足三里穴,可以帮助促进人体的血液循环,强壮人体的体质,改善机体对营养成分的吸收,增强免疫能力,对于人体健康具有一定好处。
肺俞穴
肺俞穴,位于第三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属膀胱经,是主治肺脏疾患的重要腧穴,夏天适当进行艾灸此穴,快速地散热冷降,所散之热循膀胱经上行,冷降之液归降地部后循膀胱经下行,帮助调节人体的肺脏经气。
关元穴
关元穴位于下腹部、前正中线上,肚脐下3寸处,夏天艾灸关元穴使用的是温和灸,是补益全身元气的要穴,点按、艾灸此穴可补摄下焦元气,扶助机体元阴元阳,夏天女性适当进行艾灸关元穴可以保健、促孕、延缓衰老等作用。
合谷穴
合谷穴别名虎口。属手阳明大肠经,原穴,在手背,第1、2掌骨间,当第二掌骨桡侧的中点处。或以一手的拇指指骨关节横纹,放在另一手拇、食指之间的指蹼缘上,当拇指尖下是穴,夏天适当进行艾灸合谷穴,具有一定镇静止痛,通经活经,清热解表的作用。
艾灸祛湿的方法
中医方面认为,艾灸具有很好的补阳祛湿的作用,是一种非常好的养生、治病手段,在正确的穴位之中进行艾灸,不仅能够有效的去除身体之中的湿邪,同时还具有预防各种各样疾病的功效。
常见的艾灸方法有很多,具体的艾灸穴位如下:
1、关元穴
这个穴道的位置在我们的肚脐下面大约三寸的位置,是一种具有很好养生以及强健身体功效的穴位。长期对这个穴位进行艾灸,能够有效的调理气血,并且对于补肾固精也具有很好的效果。
2、中脘穴
位于人体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4寸。在这个穴位进行艾灸,能够有效的缓解胃部和肠道所出现的各种疾病以及症状,例如腹泻、腹痛、食欲不振、恶心、烧心、嗳气、目眩、耳鸣等等。
3、丰隆穴
位于人体的小腿前外侧,外踝尖上八寸,条口穴外,距胫骨前缘二横指(中指)。此穴主治头痛、眩晕以及咳嗽痰多等痰饮病证,尤其对于祛痰祛湿疗效显著。
4、解溪穴
在足背与小腿交界处的横纹中央凹陷中,当拇长伸肌腱与趾长伸肌腱之间。该穴位主要功能是分流胃经经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全身祛痰祛湿的穴位,进行艾灸之后还能够有效的解决下半身水肿的问题。
5、足三里穴
位于小腿外侧,犊鼻下3寸,犊鼻与解溪连线上。该穴位主要功能是燥化脾湿,生发胃气。
6、合谷穴
在手背,第1、2掌骨间,当第二掌骨桡侧的中点处。中医方面认为,这个穴位是大肠经的一个总开关,只要按摩或艾灸合谷穴,就可以使合谷穴所属的大肠经经脉循行之处的组织和器官疾病减轻或消除其功效功效数不胜数。
如果脸部的皮肤出现了红血丝,那么可以在合谷穴进行艾灸,能够起到非常好的缓解作用。合谷穴具有很好的升清降浊以及疏通气血的作用。常艾灸此穴还有健脾胃的作用。
湿气重艾灸哪些穴位
湿气重艾灸哪些穴位:曲池穴
曲池穴为手阳明大肠经之合穴,意为脉气自四肢末端至此,最为盛大,犹如水流合入大海。曲池穴具有祛除风湿,调理气血的功效、可改善手麻、胸中烦满,改善周边血液循环。
取穴:屈肘时肘横纹外侧端。
手法:用艾条灸每天1次,每次10分钟。
湿气重艾灸哪些穴位:合谷穴
合谷穴是大肠经的总开关,有“颜面合谷收”的说法,当面部皮肤有红血丝时,可艾灸合谷穴,有很好的缓解效果。
合谷穴具有升清降浊、宣通气血的功能,但体质较差者不宜给予强刺激,孕妇更要禁忌。
取穴:一手的拇指第一个关节横纹正对另一手的虎口边,拇指屈曲按下,指尖所指处。
手法:艾灸距离穴位3-5厘米,灸至穴位暖和、微微发红即可,10次为一疗程。每次艾灸10-15分钟,每天一次。
艾灸上火后灸哪里泻火
艾灸后出现上火的症状,可以通过艾灸合谷、曲池、涌泉等位置来达到泻火的目的,但需要根据上火的原因、症状等对穴位具体选择。
一般有咽喉肿痛、发热、目赤肿痛等上火的症状,选择艾灸合谷穴较多,要是有便秘的症状艾灸曲池穴较多,有头晕目眩、失眠烦躁的症状时,艾灸涌泉穴较多。
由于上火的症状一般不是单一出现,个人不好对其进行判断,需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避免艾灸错误,反而引起身体其他不适。
祛痰祛湿灸哪个穴位
祛痰祛湿灸哪个穴位
中医方面认为,艾灸具有很好的补阳祛湿的作用,是一种非常好的养生、治病手段,在正确的穴位之中进行艾灸,不仅能够有效的去除身体之中的湿邪,同时还具有预防各种各样疾病的功效。常见的艾灸方法有很多,具体的艾灸穴位如下:
第一:关元穴
这个穴道的位置在我们的肚脐下面大约三寸的位置,是一种具有很好养生以及强健身体功效的穴位。长期对这个穴位进行艾灸,能够有效的调理气血,并且对于补肾固精也具有很好的效果。一般情况下,如果是使用艾灸条进行,时间应该控制在10~15分钟左右;如果是用火罐进行艾灸,那么时间可以稍微的进行延长,控制在20~30分钟左右。
第二:中脘穴
这个穴道的位置在腹部的正中线,也就是肚脐上面大约四寸左右的位置。一般情况下,如果是食用艾条进行,时间应该控制在10~15分钟;用艾罐则是需要20~30分钟。在这个穴位进行艾灸,能够有效的缓解胃部所出现的各种疾病以及症状,例如腹泻、拉肚子以及胃溃疡等等。
第三:丰隆穴
在这个穴道的位置在小腿前外侧,也就是在外脚踝肩部上面大约八寸的位置。这是一个非常好的祛湿的穴位,每天食用艾灸条进行艾灸大约十五分钟左右,能够有效的起到健脾化湿的作用,对于身体具有很好的保健作用。
第四:解溪穴
这个穴道的位置在祖辈和消退交界的位置中,横纹中间的凹陷位置就是解溪穴了。这个穴道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全身祛痰祛湿的穴位,进行艾灸之后能够有效的解决下半身水肿的问题,最好能够每天进行艾灸十五分钟左右。
第五:足三里穴
这个位置在外膝盖下面三寸,也就是在胫骨外侧一横指左右。将艾条使用10~15分钟;艾罐则是进行艾灸20~30分钟左右,能够获得很好的效果。
第六:合谷穴
中医方面认为,这个穴位是大肠经的一个总开关,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果脸部的皮肤出现了红血丝,那么可以在合谷穴进行艾灸,能够起到非常好的缓解作用。合谷穴具有很好的升清降浊以及疏通气血的作用。但是,如果是一些体质比较差或者是怀有身孕的女性,那么在进行这个穴位艾灸的时候一定要特别注意,最好能够禁止使用。
这个穴道的取穴方法主要就是将一只手的拇指第一个关节横纹对着另一只手的虎口,然后屈曲按下,指尖的位置就是合谷穴了。十天为一个疗程,每天进行大约10~15分钟左右,直到穴道微微发红就可以停止了,每天进行一次。
第七:曲池穴
这个穴道的位置在屈起肘部的时候出现横纹的外侧段,是大肠经的合穴,也就是说血脉之气从四肢对位置汇集到这里。对这个穴位进行艾灸,能够很好的起到调理气血以及去除风湿的作用,如果身体容易出现烦闷以及手麻的情况,对这个穴位艾灸能够很好的改善血液循环,改善不适应的情况。
第八:隐白穴
这个穴道在脚上大脚趾末节的内侧,距离脚趾甲的距离大约是0.1寸左右。隐白穴是脾的重要穴道之一,和身体之中的小虎功能密不可分。则个时候可以在隐白穴中进行艾灸,用艾条大约5~20分钟左右就可以了,能够起到很好的祛痰祛湿的作用。
通过上文的介绍之后,相信大家对于祛痰祛湿灸哪个穴位都具有一定的了解。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一定要做好保健身体的工作,并且密切注意身体的变化,避免病邪、湿邪进入我们的身体,引发湿症以及各种疾病。通常情况下,我们所说的湿症分为两种,一种是内湿,另一种则是外湿。除了上面所说的使用艾灸的方法令身体恢复健康之外,日常生活中也需要养成科学的生活方式,千万不能够过度的服用烟酒或者是食用一些生冷的食物,这对于脾胃功能、消化能力以及身体健康情况等等都具有非常不好的影响。另外,还应该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这样才能更好的提高身体素质。
夏天可以天天进行艾灸吗
若是没有特殊需要,一般是不建议天天进行艾灸的。
艾灸是中医养生方式,夏天做艾灸有促进气血流通、疏通身体经络以及散寒去湿的作用,若是身体没有特殊的需要,那么一般是不建议天天进行艾灸的,否则容易对人体的健康造成伤害,其次艾灸作为一种养生法,是没有必要天天进行的,作为养生法时,一周只需要进行2-3次即可。
艾灸合谷的神奇功效 艾灸合谷主治疾病
1.牙痛,面瘫,头痛:同侧颜面部的病痛,特别是牙痛和面神经麻痹,艾灸合谷可以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2.咽喉肿痛:咽喉肿痛的时候,用隔蒜灸灸合谷治疗效果最佳。
3.感冒发热:合谷穴有清热散邪,宣发阳气,扶助正气的作用,可以用来治疗和预防感冒,尤其对药物过敏患者或不适合服药的患者疗效最佳。
4.手指麻木,屈伸不利:对于颈椎病引起的手指麻木,类风湿关节炎引起的屈伸不利,以及中风后遗症出现的肢体无力,手指麻木,屈伸不利,艾灸刺激合谷可以缓解不适,特别是对于大拇指和食指的麻木屈伸不利有起效。
注意:孕妇不可艾灸该穴,有流产的危险。
合谷的准确位置图 艾灸合谷的作用
艾灸合谷穴可以镇静止痛,如牙痛,头痛,肩痛,腹痛,咽喉肿痛,目赤肿痛等症。
艾灸合谷穴的时候,会感觉到热力沿经络上行,可以促进上肢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加速脂肪分解及废物排出,起到排毒养颜的效果。
合谷穴本身就是手阳明大肠经的穴位,因此,艾灸合谷穴还能起到缓解便秘的好处。
多汗或武汉都是人体汗液代谢失常的表现,通过刺激合谷穴能将人体异常的排汗功能调整至正常。
艾灸对肠胃有好处吗 艾灸合谷穴-补充大肠经气血
合谷为大肠经原穴,艾灸合谷穴可以补充大肠经气血,气血充足则大肠传导功能正常,肠道便能保持通畅,毒素将会被及时排出体外。
取穴:拇指,食指张开,以另一只手的拇指指间关节横纹放在虎口上,指腹贴在虎口皮肤上,拇指尖处即是该穴;虎口与第一,第二掌骨结合连线的中点,拇指,食指合拢,在肌肉的最高处取穴。
艾灸方法:举起或平台上臂,另一手手拿点燃的艾条熏灸合谷穴,距离皮肤2-3厘米,灸5-20分钟。
艾灸减肥一个月瘦多少 艾灸合谷穴
合谷位于手阳明大肠经,在手背第一、二掌骨间,第一骨间背侧肌中,作为大肠经原穴,合谷穴能宣泄气中之热,升清降浊,疏风散表,宣通气血,因此对于肠道气血不行出现的水肿、腹泻等肠胃不适症,艾灸合谷能帮助排出体内的水气、促进肠蠕动,从而达到减肥的目的。
艾灸祛湿艾哪里
中医艾灸认为,艾灸具有很好的补阳祛湿的作用,是一种非常好的养生、治病手段,在正确的穴位之中进行艾灸,不仅能够有效的去除身体之中的湿邪,同时还具有预防各种各样疾病的功效。
常见的艾灸方法有很多,具体的艾灸穴位如下:
这个穴的位置在我们的肚脐下面大约三寸的位置,是一种具有很好养生以及强健身体功效的穴位。长期对这个穴位进行艾灸,能够有效的调理气血,并且对于补肾固精也具有很好的效果。
位于人体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4寸。在这个穴位进行艾灸,能够有效的缓解胃部和肠道所出现的各种疾病以及症状,这么好的文章来自微信公众号中医艾灸,例如腹泻、腹痛、食欲不振、恶心、烧心、嗳气、目眩、耳鸣等等。
位于人体的小腿前外侧,外踝尖上八寸,条口穴外,距胫骨前缘二横指(中指)。此穴主治头痛、眩晕以及咳嗽痰多等痰饮病证,尤其对于祛痰祛湿疗效显著。
在足背与小腿交界处的横纹中央凹陷中,当拇长伸肌腱与趾长伸肌腱之间。该穴位主要功能是分流胃经经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全身祛痰祛湿的穴位,进行艾灸之后还能够有效的解决下半身水肿的问题。
位于小腿外侧,犊鼻下3寸,犊鼻与解溪连线上。该穴位主要功能是燥化脾湿,生发胃气。
在手背,第1、2掌骨间,当第二掌骨桡侧的中点处。中医方面认为,这个穴位是大肠经的一个总开关,只要按摩或艾灸合谷穴,就可以使合谷穴所属的大肠经经脉循行之处的组织和器官疾病减轻或消除其功效功效数不胜数。
如果脸部的皮肤出现了红血丝,那么可以在合谷穴进行艾灸,能够起到非常好的缓解作用。合谷穴具有很好的升清降浊以及疏通气血的作用。常艾灸此穴还有健脾胃的作用。
通 常情况下,我们所说的湿症分为两种,一种是内湿,另一种则是外湿。除了上面所说的使用艾灸的方法令身体恢复健康之外,日常生活中也需要养成科学的生活方 式,千万不能够过度的服用烟酒或者是食用一些生冷的食物,这对于脾胃功能、消化能力以及身体健康情况等等都具有非常不好的影响。另外,还应该进行适当的体 育锻炼,这样才能更好的提高身体素质。
感冒可以艾灸哪里 合谷穴
合谷穴即我们俗称的虎口,感冒的时候艾灸合谷穴能够有效缓解鼻塞流清鼻涕的症状。
艾灸的时候要注意,如果是左边鼻塞则艾灸右手合谷穴,如果是右边鼻塞,则艾灸左手,每次艾灸五分钟即可。
艾灸对肠胃有好处吗
调理肠胃应该选择以下穴位进行艾灸:艾灸胃俞-和胃健脾助消化
胃俞是胃的背俞穴,是胃在背部的反应点,艾灸胃俞,能和胃健脾,理中降逆,调整胃功能,防止胃功能的偏盛偏衰,维护胃的正常受纳与通降,从而保证消化吸收的顺利进行。
取穴:胃俞在背部,第十二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
艾灸方法:正坐或俯卧位,由施灸者将艾条拿在手,燃端对准穴位所在位置,距离皮肤2-3厘米,或以感受温热为度,每次灸5-8分钟,自行灸治时,可以选用艾灸盒辅助灸。
艾灸丰隆-化痰湿除肥胖
丰隆是足阳明胃经的络穴,艾灸丰隆能调和胃气,使胃的通降功能保持旺盛,同时还能清化痰湿,使痰湿能尽快被运化出体外。
取穴:丰隆在小腿前外侧,外踝尖上8寸,条口外,距胫骨前缘二横指处。
艾灸方法:正坐屈腿,可略微将小腿偏往一侧,手拿艾条,将艾条燃端对准丰隆位置,距离皮肤2-3厘米,或以人体能耐受为度,每次灸5-15分。
艾灸养老穴-增强小肠功能促消化
养老穴是小肠经的郄穴,艾灸该穴位能通过刺激小肠经对小肠产生一定的影响,从而增强小肠泌别清浊的功能,让食物消化更有效率。
取穴:屈肘,掌心向胸,在尺骨小头的桡侧缘上,与尺骨小头最高点平齐的骨缝中即是养老穴。
艾灸方法:举起上前臂,一手拿点燃的艾条,将艾条燃端对准另一手穴位所在位置,距离皮肤2-3厘米,艾灸10-20分钟。
艾灸大肠俞-促进肠道蠕动
大肠俞是大肠的背俞穴,是大肠在背部的反应点,大肠的水湿之气由此输入膀胱经,艾灸大肠俞能给大肠注入温煦的活力,使大肠功能保持正常,水湿之气能顺利气化入膀胱,从而经膀胱排出体外。
取穴:在腰部,第四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艾灸方法:俯卧位,施灸者手拿点燃的艾条,燃端对准穴位所在位置,距离皮肤2-3厘米,灸治15-20分钟,以皮肤有灼热感为度,亦可用艾灸盒自己温灸。
艾灸合谷穴-补充大肠经气血
合谷为大肠经原穴,艾灸合谷穴可以补充大肠经气血,气血充足则大肠传导功能正常,肠道便能保持通畅,毒素将会被及时排出体外。
取穴:拇指,食指张开,以另一只手的拇指指间关节横纹放在虎口上,指腹贴在虎口皮肤上,拇指尖处即是该穴;虎口与第一,第二掌骨结合连线的中点,拇指,食指合拢,在肌肉的最高处取穴。
艾灸方法:举起或平台上臂,另一手手拿点燃的艾条熏灸合谷穴,距离皮肤2-3厘米,灸5-20分钟。
艾灸治疗感冒的方法
1.选穴取穴
大椎穴、风池穴、合谷穴、印堂穴、太阳穴。
2.艾灸方法
步骤1:隔姜灸大椎穴,每日1次,每次4壮。
步骤2:艾条温和灸风池穴,灸10分钟。
步骤3:艾条温和灸印堂穴,灸10分钟。
步骤4:艾条雀啄灸合谷穴,灸10~15分钟。
步骤5:艾条温和灸太阳穴,灸10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