鲷鱼的垂钓钓法
鲷鱼的垂钓钓法
软口鱼及文鳊为底食鱼类,故可使用浮标钓组以使饵恰好离底。
钓鲷鱼时,无论为浮标钓或投底直感钓,应经常撒大量诱饵,因为它们若不能立即得到食物,便不会长时间停在这个水域中,诱饵可使用含有大麻种子、蛆及蛆蛹或蚯蚓的大块面包。钓具钓软口鱼及文鳊时,可用3.7米—4米有软高竿先的浮钓竿、定轴式卷线器、910克母线,及16—20号钓钩。用浮标钓钓鲷鱼时,使用4—4.3米的软调浮标竿、定轴式卷线器、3.2—4.1千克母线,及10—14号钓钩。用投底直感钓钓鲷鱼时,试用有插入式颤动竿先的钓竿、定轴式卷线器、1.8—2.7千克母线,及6—12号钓钩。钓饵可试用小片的面包屑钓软口鱼;用煮过的大麦、蛆、蚯蚓碎片及面包屑钓文鳊。钓鲷鱼时,面包屑、蛆、蛆蛹、蚯蚓及谷类都是有效的浮标钓饵,裹在面糊中的蛆或蚯蚓则是优良的投底直感钓钓饵。
黄颡鱼的习性及钓法技巧
一、黄颡鱼的习性
黄颡鱼适应能力较强,主要在底栖水层生活,进食较凶猛,是肉食性为主的杂食性鱼类。黄颡鱼主食底栖小动物、小鱼、小虾、各种陆生和水生昆虫、小型软体动物和其它水生无脊椎动 物等。各类有病、有伤、死亡的动物它都吃。公母颜色有差异,深黄色的黄颡鱼头上的刺有微毒。生存温度0~38℃。最佳生长温度25~28℃,耐低氧能力一 般。常见个体重200~300g。在自然大水域,1龄鱼体长约5.6厘米;2龄鱼约9.8厘米;3龄鱼约13.5厘米;4龄鱼约16厘米;5龄鱼 17.7~25厘米。
二、适钓时间
春末至秋天是钓黄颡鱼的时间。黄颡鱼昼伏夜出,一般在夜间觅食,所以夜钓较好。
三、黄颡鱼的钓点
(1)黄颡鱼分布于我国东部各太平洋水系,长江、黄河、珠江及黑龙江、辽宁等流域。
(2)一般在静水或江河缓流处活动,也喜欢在浅滩、水草处。白天在水的底层,夜间到水的上层觅食。幼鱼常在江河湖泊沿岸觅食。
(3)喜欢在地形复杂的地点,比如乱石堆周围、浸在水中的树下,喜欢小杂鱼喜欢去的地方。
(4)不喜欢呆在急流里,但爱呆在急流的边上,那里水流较缓慢,情况复杂,小杂鱼比较集中。
四、渔具选择
黄颡鱼喜欢吃“死”钩,因此不必考虑钓具的灵敏度,甚至用一根线栓一个钩子并且以小螺丝母作铅坠也可以。用传统钓组、竞技钓组、串钩、单钩、双钩等都可 以;用无倒刺鱼钩摘钩时较方便;鱼较大时用8号、9号钩。手竿钓组、海竿挂串钩、拉砣都行,自制的短手竿配较长的钓线也不错。带上取钩器和红花油。另外, 夜钓要准备照明灯。
五、鱼饵及用法
(1)诱饵窝料
钓黄颡鱼可打窝,也可不用打窝。窝饵可用酒米;小龙虾头;泥土加蚯蚓段(可再加些虾粉);纱布包裹动物内脏;买个猪肺(动物内脏)扔在河里;动物血;黄颡鱼养殖饲料等。
用黑蚯蚓打窝最理想。先剁成小段,用纱布或丝袜包裹,加点小石块打窝增加稳定性,栓一根细线,如果是流水,则放在钓点上游20厘米处。如没有黑蚯蚓,可用红蚯蚓。钓鱼结束后把纱布包拿走,因为久了蚯蚓发臭会影响水质。
(2)钓饵的选择
常用的钓饵有:蚯蚓、小虾、面包虫、鸡肠子、孑孓。用小龙虾钓黄颡鱼时,可以把小龙虾头扔在水当做诱饵,用小龙虾肉钓。一只龙虾可剪成好几个饵;一般龙虾头扔下去后很快就可以钓到。
六、钓法技巧
(1)钓法
垂钓时尽量多带些鱼竿,全部排开打进水里,广种薄收。不必担心提竿时机,喜欢吃“死”钩的它基本跑不了。一般看到有力的顿口就可以提杆,如果不及时提杆,钩会被吃得很深,记得带取钩器。
还有一种钓法,短手竿配较长的钓线。用几十根竹竿或树枝当作鱼竿用。长短粗细没关系。采取传统钓法,每根线长四、五米就行,拴在鱼竿上,在钓线上安装鱼 漂、铅坠、鱼钩。为了稳一点,可适当加大铅坠重量。垂钓时,把鱼竿插在岸上,插稳点。然后过0.5~1小时巡查一下就行了。检查时,都要重新更换鱼饵。用 这种方法的最佳时间是在傍晚至夜间10点,这个时段是摄食高峰期。
一些地方钓黄颡鱼难以出现暴连现象,须不断更换钓点,因为肉食性鱼类有自己的地盘,如果不打窝子,很难在一个钓点连续上鱼。每钓上一条,再次下钩超过10分钟没有动静,就要把鱼漂的落点移动一两米。
(2)摘钩及预防被刺
黄颡鱼出水后,嘴巴紧闭,很难摘钩,如果钩被吃得太深可用取钩器。鳍上的刺有毒,被扎到会疼痛难忍。处理伤口的办法是立即往伤口撒尿,因为鱼的毒性是酸性的,人体的尿液是碱性的,酸碱中和。
摘钩时,如何让它的嘴巴张开呢?先用姆指和食指捏住鱼身侧面的一根大刺,手指必须尽可能靠近根部,拇指向鱼肚子靠拢,以压住鱼侧面的骨头,中指将背上的刺向后推,鱼嘴巴就张开了,如果没有按住鱼腹骨头,会很难捏住鱼的侧鳍。最好带个毛巾防扎手。
鲷鱼小记
软口鱼及文鳊为底食鱼类,故可使用浮标钓组以使饵恰好离底。钓鲷鱼时,无论为浮标钓或投底直感钓,应经常撒大量诱饵,因为它们若不能立即得到食物,便不会长时间停在这个水域中,诱饵可使用含有大麻种子、蛆及蛆蛹或蚯蚓的大块面包。钓具
钓软口鱼及文鳊时,可用3.7米-4米有软高竿先的浮钓竿、定轴式卷线器、910克母线,及16-20号钓钩。用浮标钓钓鲷鱼时,使用4-4.3米的软调浮标竿、定轴式卷线器、3.2-4.1千克母线,及10-14号钓钩。用投底直感钓钓鲷鱼时,试用有插入式颤动竿先的钓竿、定轴式卷线器、1.8-2.7千克母线,及6-12号钓钩。 钓饵可试用小片的面包屑钓软口鱼;用煮过的大麦、蛆、蚯蚓碎片及面包屑钓文鳊。钓鲷鱼时,面包屑、蛆、蛆蛹、蚯蚓及谷类都是有效的浮标钓饵,裹在面糊中的蛆或蚯蚓则是优良的投底直感钓钓饵。
鲷的简介
名】
鲷科鱼的总称〖porgy〗。身体侧扁,呈长椭圆形,头大口小。生活在海洋中。种类繁多。是我国主要的食用经济鱼类。如:天笠鲷;红笠鲷;石鲷。[1]
亦作sea breams。
约100种海产鱼的统称,典型的高背似笛鲷或石鲈的鱼类。背鳍一个,口小,具坚利牙齿,以鱼和硬壳无脊椎动物为食。一般居於淡水,广布於热带及温带水域。体长大多不及30公分(1呎),但有些可长到此长度的4倍。澳大利亚有几个重要食用种,称为snappers,属于真鲷属(Chrysophrys)。在日本,有一近缘种;真鲷(C. major),是另一重要食用鱼。欧洲也有几个有价值的种,如小鲷(Pagellus centrodontus),体淡红色或金银色,生活于深水。在大西洋西部有金眼门齿鲷(Stenotomus chrysops),体背侧淡褐,腹侧银白色的小型鱼类和羊头鲷(Archosargus probatocephalus)具黑色带的淡灰色鱼,体长可达75公分,重达9公斤,两者均为可钓取的食用鱼。
钓黑鱼技巧
一、手竿走钓法
手竿走钓黑鱼的钓具宜使用长竿、短线、大钩,竿最好是5米以上的硬竿,线长2米左右,因黑鱼牙齿尖利,要使用多股防咬线,钩宜使用12号以上长柄大钩。钓饵可用白条、小鲫鱼、青蛙等,用白条或小鲫鱼挂钩时,钩尖要从小鱼的背鳍部刺入,将整个钩体推进去,钩锚从鱼鳃或鱼嘴中穿出,裸露钩锚。
使用青蛙挂钩时,钩尖要从青蛙的两条后退之间刺入,整个钩体要推入青蛙的腹内,钩锚从嘴角穿出。手竿走钓黑鱼要采取边走、边观察、边点钓的方法,若发现黑鱼,可直接将饵钩递到鱼头前方一尺左右的地方落水,黑鱼发现落水的钩上之饵会迅速猎食,要注意饵钩落水的位置不可离鱼体太近,否则它会因受惊吓而逃离,当发现黑鱼已经吞饵,不要急于提竿。
此时鱼尚未将饵钩全部吞入口中,过早提竿会把饵钩从鱼嘴中拽出来,鱼吞饵后会立刻下沉,此时要松线,几秒钟后水下就会冒出一个大气泡夹杂着许多小气泡,此时黑鱼已将饵钩全部吞入口中,提竿十拿九稳。
顺岸走钓要放轻脚步,注意隐蔽,若未直接发现黑鱼,可找草洞、草缝以及近岸有可能藏匿黑鱼的地方进行点钓,方法是把饵钩递到有可能藏匿黑鱼的草洞或草缝垂直放落水中,饵钩入水时最好能听到响声,入水后使其自然下沉约20—30厘米时在垂直缓慢上提,直至提离水面再次放落水中,如此反复数次,若附近有黑鱼,听到响声之后会迅速游来捕捉食物,若无鱼则继续前行,边走边点钓。
青鱼的垂钓方法
钓青鱼,多用传统钓法。钓具以硬调长竿配粗线大钩。竿长一般不短于6.3米,线以4号或线径0.55毫米、拉力7公斤以上为宜,钩虽不大讲究型号,但钩条的粗壮和钩门的宽度是非常重要的。青鱼的咬钩时漂的瓜是稳而滞,漂的起伏不大,比较平稳。但接着而来的第二讯号是缓慢的把漂拖入水中,不会见到漂的再度浮起。
青鱼身重力大,在扬竿感觉到钩上有鱼时,一般不会有猛然横窜的现象出现。常见的情况是平稳而悠然地向外游去,其力之大恰如老牛耕地,形成人与鱼借竿线拔河之势。此时唯有变换站位,或人随鱼沿岸而走,或改变牵引方向,借臂力使竿呈侧向弯弓后与之周旋。否则会跑鱼。
在冬季或气压较低的时候,青鱼的咬钩常表现为漂略为下沉后,不再有第二讯号。扬竿时感觉不到钩挂鱼唇后的抖动,仿佛是钩无意中挂住水下暗桩一般,形成僵持。数分钟后,始见钓线缓缓向外移去。一般来说,这时候的钩已稳稳刺入鱼的上唇,只要牵引时不急不躁,循着鱼的游动方向使竿的弯度保持在抛物线状态是不会跑鱼的。
在自然水域中钓青鱼,可选流水较缓和曲岸的外沿下钩。在池塘和小型湖泊等养殖水域,则以选深为宜。
老人可做的娱乐健身项目
①垂钓
钓鱼是一项非常富有吸引力的户外活动,它除了给老年人的家庭生活带来无穷乐趣外,还会对每一位热爱它的老人提供身心健康之乐。
钓鱼是一种休闲,钓鱼的情趣兼有赏画的绚丽,吟诗的飘逸,奔棋的睿智,游览的旷达。垂钓者活动于江河湖海之滨,手持钓竿,杂念皆抛,可陶冶情操,养心修性;沐浴着阳光,呼吸着新鲜空气,可增进健康;欣赏周围的湖光山色,可心旷神怡;如果能钓上几条活蹦乱跳的大鱼,则更是其乐无穷!如果能致力于钓鱼的科学研究,提高钓鱼技巧,则可丰富钓鱼者在养殖、气象、水文、力学方面的知识。同时,钓鱼活动可以给老人带来更多的朋友,增添生活的乐趣。
钓鱼是一种健身运动,钓鱼时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动静结合。动,主要是跑路、垂钓前的准备工作以及垂钓动作。它可以使人的整个肌体、器官得到锻炼,从而增强体质。静,则要求聚精会神,专心等待鱼儿上钩,在轻松和谐的环境中使神经系统得到锻炼。动物实验证明,大脑皮质通过中枢神经和周围神经系统维持着人的正常机能。因此,神经细胞是否萎缩,对人的衰老变化起着主要作用。大脑皮质的过度紧张,会影响人体正常机能的 运转,从而导致体内外环境失调,引起各种脏器的功能降低。钓鱼活动是保持神经系统健康,使老人心理、生理都有收益的良好手段,是理想的健身手段。
鲷鱼的鲷鱼分类
这些欧洲的鲷科鱼类主要都是底食泥鱼。鲷鱼广泛地分布于止水、运河及流速缓慢的深河中,软口鱼偏好流速较快的河川中游,文鳊则栖息于大而流速缓慢的河川中下游。其中分布最广泛且最受钓鱼者欢迎的是青铜鲷。 银鲷又名白鲷,身体细长,两侧为灿烂的银白色,这些特征有助于将它与青铜鲷区别出来,其习性及食性与青铜鲷相同,但体型小得多,通常最重仅约454克。银鲷,属于鲈形目,丽鱼科,罗非鱼,是一种广温广盐性鱼类。具有适应性强、易繁殖、生长快、产量高的特点。该鱼肉质鲜嫩,营养丰富,美味可口,没有泥味,好养、好吃、好看、好钓、好捕、集观赏、游钓、食用于一体,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和食用价值。
⒈形态特征:与奥尼罗非鱼相似,体表白色,略带粉红,,胸鳍、臀鳍、尾鳍均为粉红色,苗种阶段体表为粉红色,随着鱼体长大,体表逐渐变白,鱼体重增到0.2公斤后,体色全部变白。
⒉生活习性:银鲷为中上层鱼类,适应生长水温在18—36C之间,最佳的生长水温为24—32C,最低的生存水温为12—15C,当水温降到15C时,鱼类开始停止摄食且少动或不动,潜入水体中下层,当水温降至12C时,鱼类开始死亡。银鲷能耐低氧,不怕肥水,适宜pH值为7—8。银鲷喜集群,杂食性,鱼苗阶段以浮游生物为食,鱼种及成鱼阶段以各种麸皮、糠饼、青草和人工配合饲料为食,饲料的蛋白质含量要求为25%—33%。该鱼性成熟早,繁殖季节在每年的4—10月份,生长速度快,一般当年繁殖的鱼苗,经过4—5个月的养殖,每尾体重可长至0.5公斤。该鱼抗病能力强,尚未发现有任何病害,另外,该鱼容易捕捞,起捕率达90%以上。
青根鱼的钓法
钓青鱼提竿时若提不动,有钩被水底障碍物挂住似的感觉,则千万不能慌,也不能死拉硬拽,应镇静,稍等片刻,若感到鱼线在动,就证明是鱼上钩了。此时钓鱼人既要紧握钓竿,将线绷紧,又应顺应鱼的挣扎窜游方向适当放线,但主动权必须由钓鱼人掌握,绝不能“放任自游”,而应有放有收,人在岸边还要随着鱼走动。若是十几千克以上的大鱼,至少遛鱼要遛十几分钟以上,直到感觉鱼的挣扎力不大了,而人的控制力增大了,再慢慢将鱼向岸边拉。此时岸边要保持安静,切忌大声叫喊,以防止青鱼害怕而向水中做垂死挣扎,最好能遇到青鱼到水边时已经肚朝上,这表明鱼儿已经有气无力了,以下介绍手竿、海竿底钓青鱼的方法。
(1)手竿底钓青鱼
青鱼多在水体下层活动,故一般仅用底钓。由于青鱼力大、性猛,当水域中的青鱼超过4千克时不宜选用手竿钓。钓竿可用6~7米的中调竿或硬调竿,钓线直径0.4~0.5毫米,钓钩用钩门宽、钩苗长的短把钩,拴成单钩或双钩。手竿钓青鱼,诱饵很重要,可将上述诱饵集中而大量地撒入钓点,再将钓饵装钩送入钓点。青鱼摄食时将饵食吸入口中,利用咽齿将食物碾碎后吞咽。浮漂的反应是平稳而缓慢地沉入水中,待其全部沉入时即可提竿。青鱼上钩后,要稳住心态,迅速下蹲,竿尖上扬成弓形,利用钓竿的弹性与青鱼周旋,决不能将竿身放平。用手竿钓青鱼,若无绕线轮,则只能对付3~4千克重的青鱼,再大的青鱼就难以制服了。
(2)海竿底钓青鱼
要想钓上大青鱼,非用海竿不可。钓竿采用3~3.6米的中调竿或硬调竿,钓线直径0.5~0.6毫米,线长100米左右,绕线轮和钓钩均用大号且结实耐用的,多用炸弹钩。挂上炸弹饵后投入钓点。饵钩入水后,绷紧钓线,静候鱼儿吞饵。青鱼吞饵后,一般是竿尖慢慢下弯成弓形,这时应大力扬竿,即可将鱼钩牢。青鱼嘴皮厚,刚上钩时还不感疼痛,故多伏地而拉拽不动,这时要紧握钓竿,时松时紧,引鱼游动。
当它游动时,就会负痛狂窜,一次可窜出数十米,其速度之快,力量之大,是其他鱼类都难以比拟的。因此,钓到青鱼时要有打持久战的思想准备,掌握好方法,把握住姿势,让青鱼在一次次狂窜中耗尽体力,待其再也无力反抗时,将它抄上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