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指经络按摩养生法
手指经络按摩养生法
中医认为,五个手指的指尖各有经穴,分别对应不同的内脏。从小手指开始,将指甲根部捏住,然后用力压并转动,如果指尖感到特别疼痛,表示与此经穴相关的脏器可能有问题。通过中医按摩养生疗法,可起到防病祛病、养生保健的功效。
拇指疼痛:拇指中的少商经穴,与肺息息相关。如肺有疾患压这个部位时,会疼得跳起来。
食指疼痛:食指上有与大肠相关的商阳穴,有便秘现象而压这个手指深感疼痛者,大肠可能有题目。
中指疼痛:中指上有一个中冲穴,位于包围心脏的心包经上,因炎热以致心脏受不了时,这里会感到疼痛。
无名指疼痛:可能是喉痛或头痛。在无名指的三焦经上有一个关冲穴,感冒发热时揉此部位即可。
小指疼痛:是心脏或小肠有毛病。靠无名指一侧的小指指尖有少冲穴,另一侧有少泽穴。少冲与心脏有密切关系,所以心脏病发作时,用力按压小指指尖,可使发作缓和些,少泽是小肠的经穴,小肠情况不佳时,可用力按压此指尖。
在揉捏中,假如发觉疼痛的部位,即便是稍微疼痛,也和那个手指的穴位有关联,表示所属的某部位不正常了,此时,需要把那疼痛的手指仔细的揉搓,以促使疾患尽速好转。不仅是两手如此,也要以相应要领天天揉捏一番双脚。要养成揉揉手、捏捏脚的习惯,久而久之,必可促进血液循环使内脏尤其是心脏更为健康。
五指按摩防病治病
按摩拇指:可缓解心脏疾病,过敏性皮炎,脱发,喉咙痛。
按摩食指:可缓解便秘,食欲不振,胃痛,慢性胃炎。
按摩中指:可缓解肝脏疾患,疲劳,食欲旺盛,耳鸣,头晕。
按摩无名指:可缓解感冒,咽喉疼痛,头痛,尿频,汗多,宫寒。
按摩小指:可缓解肩痛,腰痛,月经不调,视疲劳,肥胖,失眠。
每日手部保健按摩养生法
每日手部保健按摩养生法
经过很多中医研究证明,按摩手部可以有效的促进手部的血液循环、疏通经络、加速新陈代谢的速率,可以起到养生保健和治疗疾病的作用。手部的按摩可以增强手部的关节功能,保持手部的灵活性。具体方法如下:
1、互搓指侧
两手手心相对,十指交叉,互搓16~24次。
2、擦手背、手掌
右手手心放在左手手背上,两手指方向相反,两手平伸,然后用右手掌摩擦左手的手背,两掌同时向袖口方向运动。摩擦速度要均匀,连擦16~24次。然后换左手掌擦右手的手背。
3、旋拧手指
用一个手的拇指和食指指腹去转动另一个手指的关节,可以旋转按压、搓擦按摩,连续做15到20次左右,两手交替进行。
4、顶指尖
两手手心相对,两手五指指尖用力相顶16~24次。
根据特定疾病,按摩特定的手部穴位。
1、治痤疮
治疗痤疮可以按摩刺激合谷穴。合谷穴位于食指与大拇指骨胳交差处略微靠前的部位。按摩此穴位可以增强肌肤的免疫力,改善痤疮以及痘痘。用右手大拇指从食指根部开端向合谷穴按摩,采取自然按压法,每天保持1~3分钟即可。
2、治手脚冰凉
治疗手脚冰凉可以按摩刺激阳池穴。阳池穴位于手段根部中间的凹陷部位。按摩此穴可以加速血液循环,改善手脚冰冷的衰弱体质。每天早晚用右手拇指逆时针画圈按摩此穴位2次即可。
3、治疗昏迷、晕阙、口臭生疮
要治疗昏迷、晕阙、口臭生疮等症,减缓心速,可以按摩刺激劳宫穴。劳宫穴在手掌心,第2、3掌骨之间,偏向第3掌骨,在握拳屈指时中指尖处。劳宫穴是心包经上的要穴,根据五行属性,这个穴位属火,按摩此穴可以散热除燥湿,能够让心跳速度恢复正常、平稳。
经络按摩养生 穴位按摩注意事项
按揉穴位能够帮助我们缓解身体的不适,但是一定要注意并不意味着按摩穴位就可以包治百病,所以我们还需要正确的对待穴位按摩。
另外不是所有人都适合穴位按摩,孕产妇和体弱者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不要随意尝试!
经期前到底可以刮痧吗
当然可以,刮痧推拿法是用光滑的硬物器具(一般用水牛角刮痧片或玉片)或手指,在人体表面特定部位或腧穴反复进行刮、挤、揪、捏等物理刺激,使皮肤发红、充血的一种治疗方法。通过刺激相应经络穴位,可以调节经络的功能,从而调节机体的机能状态,有防病治病的功效;在面部局部刮痧,可以调节局部的血液循环,促进代谢,美白光洁皮肤。刮痧所用器具玉和水牛角,中医认为均属寒凉之品,能清热解毒、排毒养颜,因此可使皮肤平滑,有良好的美容作用。
刮痧是中国传统的治疗方法,主要是对于上火症状的治疗,用专门的刮痧片在背部(根据症状,刮痧的部分不尽相同)刮.一般的洗浴中心都有 刮痧服务,因为技术含量比较低,所以其实自己在家也可以刮,在背上抹上清凉油,如果没有刮痧片的话用硬币 也可以
通过经络按摩来对抗衰老,嫩肤去皱,内调保健,是时兴的美容养生项目.女性在经期是否适宜做此类按摩,需要根据自身原有的身体状况,以及在经期表现出的实际情况,进行具体分析.
据悉,人的体质有“阴”“阳”之分.阴性体质者,五心(心脏,两手心,两脚心)热,舌尖红,女性经期血量较多.阳性体质者,寒性重,四肢凉,女性经期经量少,色深,不易下.
经络按摩,尤其是足疗的作用是消除气血运行的障碍,疏通经络.阴性体质的女性经期间进行足部按摩,会增加经量,延长经期,给身体带来危害,因此不建议此时做按摩.而阳性体质的女性,最好也避开这一特殊时期.
即使要做,按摩师也不能用平时那些渗透力较强的手法,对于子宫等部位还要予以避开不做.当然个别情况除外,如为了治疗痛经,宫寒等问题所进行的经络按摩,从事这些项目的按摩师们均有着丰富专业的从业经验,从而可以用特殊手法为局部相关穴位进行通顺调节.
不过到底是否能够做刮痧这个疗法还是要根据女性朋友们的体质来决定的,所以如果自己想要去做刮痧的话就应该要在医生的指导下面去完成,不能够自己在家里面随意的去做的,不然的话很可能就会导致一些比较危险的事情发生的,甚至是会在无意之间伤害到自己的身体。
按摩养生法
1、温和艾灸缓解疲倦乏力
春困秋乏,很多人感到全身乏力。除了适当休息外,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杜金行表示,用艾条温和灸关元穴和足三里穴各15分钟,然后拇指按揉合谷穴和太冲穴各5分钟。可使人四肢矫健,消除四肢的酸痛乏力症状。
2、摩腹按揉应对肠胃不适
正月里都是年,很多人在饭局间奔波,造成诸如胃胀、胃痛、胃酸等肠胃不适。这种情况可摩腹5分钟,拇指按揉中脘穴、梁门穴和足三里穴各3分钟。摩腹时取仰卧位,双膝屈曲,将手掌叠放于上腹部并施加一定压力,以肚脐为中心做环形揉动,动作要缓慢、均匀,以腹内有热感、舒适为宜。
3、摩掌熨目巧治眼睛干涩
长时间注视电脑、电视或手机屏幕,以及熬夜等,可导致眼睛干涩。可以摩掌熨目5~10遍,点揉印堂穴、睛明穴、四白穴和太阳穴各3分钟。此法有安神定志、养睛明目的作用。印堂穴、睛明穴、四白穴和太阳穴均位于眼睛周围,点揉这些穴位可以疏通眼部气血,进而消除眼睛干涩。
经络按摩养生
中医讲“头目风池主”,对于头部的一些风病,利用风池都可以很好的解决,按揉风池穴和周围的肌肉,能够帮助我们有效的缓解颈椎病,头痛,或者因为长时间低头而导致的颈部疲劳,并且在工作间隙,适当的按摩风池穴,能够提神醒脑,消除疲劳。
并且风池穴和其太阳穴、睛明穴、四白穴等配合,也可以很好的帮助我们治疗眼部疾病,对于治疗近视也有很好的效果!
胃不好的人可以适当的按摩中脘穴,中脘穴在腹部,离胃部很近,如果出现急性胃刺痛,可以按压中脘穴,10秒一循环,按压,松开,如此反复,3-5分钟就可以缓解!慢性胃病患者也可以选择按揉中脘穴,能够帮助消化,健脾益胃!
经常的按揉关元穴能够帮助我们补充肾气,男性经常按揉关元穴,能够缓解肾虚腰酸等情况,女性经常俺有关元穴能够帮助缓解很多妇科疾病,我们在按揉关元穴之前,可以先搓热手掌,掌心对准腹部的关元穴做揉搓的动作,由轻到重,感觉发热为止!
经常的按揉内关穴有助于我们的血气畅通,可以保护心脏,用大拇指垂直按压,每次大约3分钟左右,知道局部感觉酸麻即可。除此之外,内关穴对于缓解头疼,嗓子疼,腰部疼痛也有非常好的效果!
内关穴也是比较常见的急救穴位之一,当病人突发心脏病的时候,让病人平躺,并配合按压内关穴,能够缓解疼痛。
合谷穴也被称之为虎口穴,适当的按揉合谷穴,能够镇痛清热,对于缓解面部疾病非常的有效果,当出现头痛发烧,上火牙疼都可以按压合谷穴来进行缓解,力道以感到酸、麻、胀为宜。效果不错!
“腰背委中求”主要就是指如果出现腰背酸痛不适的时候,我们可以按揉委中穴来进行缓解,因为按压委中穴可以通畅腰背气血,但是我们还需要注意,如果是肾虚引起的腰痛,我们还是要以补肾为主!
经常的按揉阳陵泉穴位,对于缓解肩膀周围疼痛有很好的效果,同时还可以帮助我们缓解乳房胀痛,两肋胀痛,肋间神经痛等,效果都非常的不错!
足三里是全能养生穴位,在民间就存在“常按足三里,胜吃老母鸡”的俗语,经常的按揉足三里,对于治疗慢性肠胃疾病,心血管疾病都有很好的作用,并且适当的按压足三里还可以缓解疲劳!
三阴交一直被称为女人的穴位,因为经常的按揉这个穴位,可以帮助保养女性的子宫和卵巢,可以养颜美容,让皮肤变得更加光滑水嫩,并且每天坚持按揉三阴交,还可以帮助我们缓解月经不调等妇科疾病。
但是一定要注意,孕妇不适合按揉三阴交,因为三阴交具有调畅人体气血运转的作用。按揉时,将拇指直立放在穴位上,先向下按压再揉,每次1分钟左右,停歇后再揉。
涌泉穴是肾经之首,经常的按揉涌泉穴,能够帮助我们补肾健脾,补气益血,还可以帮助神经衰弱的人调理睡眠,每天洗脚后,用双手大拇指摩搓两足底涌泉穴10分钟左右,可以提高睡眠质量!
推拿有哪些养生的作用
运用手和手指的技巧,按摩人体一定部位或穴位,从而达到预防,保健目的的养生方法,叫做推拿养生。
推拿养生主要是通过对身体局部刺激,促进整体新陈代谢,从而调整人体各部分功能的协调统一,保持机体阴阳相对平衡,以增强机体的自然抗病能力。达到舒筋活血,健身,防病之效果。
(一)疏通经络,行气活血
《素问·血气形志篇》说:“……经络不通,病生于不仁,治之以按摩”,《素问·调经论》也指出:“神不足者,视其虚络,按而致之”。说明按摩有疏通经络之作用。由于按摩大多是循经取穴,按摩刺激相应穴位。因而,可使气血循经络运行,防止气血滞留,达到疏通经络,畅达气血之目的。
从现代医学角度来看,按摩主要是通过刺激末梢神经,促进血液,淋巴循环及组织间的代谢过程,以协调各组织,器官间的功能,使机体的新陈代谢水平有所提高。
(二)调和营卫,平衡阴阳
营卫气血周流,则可贯通表里内外,脏腑肌腠,使全身成为一个协调统一的整体。营卫相通,气血调和,机体皆得其养,则内外调和,阴平阳秘。明代养生家罗洪在《万寿仙书》中说:“按摩法能疏通毛窍,能运旋荣卫”。按摩就是依据中医理论原则,结合具体情况而分别运用不同手法,以柔软,轻和之力,循经络,按穴位,施术于人体,通过经络的传导来调节全身,借以调和营卫气血,增强机体健康。
(三)健脾和胃,益气生血
推拿不但能通过健脾和胃,促进气血的生成,而且通过疏通经络加强肝脏的疏泄功能来促进气机的条畅,促使人体气血充盈,条畅。
适合女性的“五脏”经络养生法
“五脏”是心、肝、脾、肺、肾五个脏器的合称。脏,古称“藏”。五脏的主要生理功能是生化和储藏精、气、血、津液和神。 通过经络的联系,五脏相互协调,相互配合,共同维持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在病理变化上也相互影响。一脏有病,可影响它脏而致病。
经络养生法一:手掌中央
所属经络:手厥阴心包经
效用:经常用食指指关节挤压手掌中心能促进全身血液循环,能增加面部红润,减少皱纹,并能宁心安神,镇定神经。对调理月经,肤色都有一定功效。此外,还有利于心脏健康。
经络养生法二:大腿根部
所属经络:足厥阴肝经
效用:摩擦大腿根部至发热,能促进肝脏造血和排毒。对黄褐斑、妊娠斑、痤疮、面色晦暗,面色黑等有较好的疗效,并能促进乳房发育,解除乳房胀痛。为避免皮肤受损,建议在润肤露或沐浴露的滋润下进行。
经络养生法三:腿伸直时膝盖内侧凹陷处
所属经络:足太阴脾经
效用:可用拇指按压或热水热敷。按压时尽量用力至感到明显酸胀。经常操作能调理脾脏功能,对面色萎黄、皮肤粗糙、毛细血管破裂有较好的作用,能有效的制止面部痤疮的出现,同时能改善消化系统的消化功能,既可减肥,又能健体。
经络养生法四:拇指尖端
所属经络:手太阴肺经
效用:经常摩擦、按压拇指尖端有宣肺、利肺的功效,有助于维持呼吸系统健康。尤其是在秋季,经络运行到手太阴肺经,更是进行呼吸系统保健的最佳时机。此外,咳嗽时用力重掐拇指尖端,还能缓解咳嗽症状。对于女性朋友来说,按摩此经脉,具有增加面部色泽的作用,对面色白,指甲苍白或暗紫效果较好,同时可起到改善情绪激动、消除疲劳,减少皱纹的作用。
经络养生法五:脚底中心
所属经络:足少阴肾经
效用:睡前按摩能提高睡眠质量,清晨按摩能带来一天的旺盛精力。常常按摩更可改善过敏体质,对色斑,面色晦暗,面部浮肿有较好的作用。建议用弯曲的食指关节挤压2分钟左右。
中医经络按摩养生
一般中医药养生三步曲是:“食疗养生、经络养生、中药养生”,从而达到:“天人合一、阴阳平衡、五脏调和、气血通畅”的四大功效。本文主要介绍的是中医养生中的按摩篇。
● 按摩四总穴——解决大部分问题
操作:按摩膝眼下三寸的足三里穴、 窝中间的委中穴、手背虎口下一寸的合谷穴,还有双手虎口交叉、食指所压处的列缺穴,每个穴位按3分钟,以微感酸胀为度。
点评:中医经络养生专家指出这四个穴位是人体分别对应面部、口腔、头颈、腹部、腰背的总穴,权限覆盖大部分器官和部位,所以人体的大部分问题,都需要这四穴来研究解决。
● 轻揉耳轮——打通肾气
操作:双手握空拳,以拇指、食指沿耳轮上下来回推摩一分钟,直至耳轮充血发热。
点评:中医经络养生专家指出全身精气由各器官收集之后,都交给肾来保存,肾开窍于耳,耳朵上又布满全身的穴位,所以按摩耳朵既健了肾,又把全身的穴位疏通了一遍。
● 三种中药沐浴——润滑经络
操作:透骨草50克加皂角50克,煮上一锅倒在浴缸中泡泡澡吧,不妨再加3滴红花油。
● 梳头百遍——促进头部血流
操作:用手指或梳子从额前至枕后,从两侧的颞部至头顶进行“梳头”,每回50~100次,以早晨起来后为梳头的最佳时间。古时候被称为“栉发”。
点评:中医经络养生专家指出人体的各条经络都汇聚于头部,梳头时要经过眉冲、通天、百会、印堂、玉枕、风池等近50个穴位,使这些穴位得到按摩和针灸同样的刺激,达到促进头皮血液循环、疏通经络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