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带宝宝,这9大误区要避开! 误区一:天热就要剃光头
夏季带宝宝,这9大误区要避开! 误区一:天热就要剃光头
都说剃光头能让宝宝发质变更好,但其实头发是从毛囊中长出来的,而剃光头并不会改变毛囊结构。这夏天了又谣传剃光头能让宝宝更凉快,但事实是剃头发并不会让宝宝更凉快些,反而危害更多。
因为头发不仅能帮助散热,更是对宝宝头皮的一种保护,给宝宝剃了光头,阳光直射头皮,一方面易导致头部皮肤吸收热量增加,易长痱子;另一方面皮肤中的水分更容易被蒸发掉,引发中暑;而且,头部裸露的皮肤面积加大,更容易招蚊虫叮咬!
夏季带宝宝,这9大误区要避开! 误区七:外出不防晒
有些家长对沐浴露、防晒霜、润肤霜很排斥,认为:这些东西添加了化学材料,年龄太小用了对皮肤不好!然而夏天的紫外线很强,宝宝的皮肤娇嫩,耐受能力差,黑色素生成少,非常容易被晒伤,长大以后患皮肤癌的几率也会提高。
所以带孩子外出,最好选择早上10点之前以及下午4点以后的时间段;如果必须顶着太阳外出,满6个月以上的宝宝可以使用婴幼儿专用的防晒霜,或者戴上遮阳帽、防晒服等。
宝宝夏季护理的3大误区
误区1:夏天尽量别剃光头
夏天宝宝的头发不宜留得过长,因为除了通过呼吸排出人体部分热量外;皮肤排汗是排出热量的主要途径,但给宝宝剃太短的头发或剃光头并不可取。
误区2:夏天不宜给宝宝断奶
夏季,特别是7、8月份,天气炎热,导致婴儿食欲减退,而且会使食物中的细菌相应增多,出现消化道感染。另外,高温有利于苍蝇的繁衍,这增加了胃肠道传染病的发生机会,容易出现腹泻,因而影响婴儿健康,所以夏季不宜断奶。
误区3:夏天不能经常给宝宝掏耳朵
现在天气炎热,宝宝出汗较多,真菌容易在潮湿的环境中生存,如果家长三天两头给孩子掏耳朵,容易造成细菌侵入,感染外耳道炎。建议每半年给孩子耳朵清洁一次。
防治痱子警惕3大误区
如果说自己的孩子出现了热痱子这种疾病的话,那么在这个情况之下,我们一定要保证房间的温度和湿度一定要适宜,最好是对于房间的温度保持在25度到28度之间,再就是一定要经常的洗澡,每天至少清洗两遍。
当宝宝在出现痱子的时候,一定要保证皮肤的清洁舒爽,那么在这个情况之下,一定要给宝宝穿一些透气性和柔软性比较好的纯棉织的衣服,再就是我们可以使用中药的方式来进行治疗,这痱子在夏天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别中暑。
当妈妈在给宝宝治痱子的时候,往往就会出现很多的误区,那么第一个误区就是剃光头,尽管剃了光头,他能让宝宝凉快一些,但是这样的感冒几率就会大一点,第二个误区就是冲凉水澡,这样做他只能导致痱子加重,第三个就是盲目的使用痱子粉。
宝宝防暑降温小方法
新生儿和婴幼儿体温调节功能和散热功能较差,尤其对那些新生儿,家长更要做好防暑降温工作。
不少家长在新生儿和婴幼儿的防暑问题上存在误区。比如,有的家长担心宝宝着凉,夏季也要给宝宝包上棉包裹。其实,新生儿的包裹应以舒适为主,不要太厚,以宝宝的手脚不凉不热为标准。还有的家长为避免宝宝长痱子,喜欢给宝宝剃光头。其实,这样会使宝宝的头皮完全暴露在阳光下,容易损伤毛囊。所以,夏季将宝宝的头发剪短即可,没必要剃光。
宝宝防暑方法:
一是可通过洗澡或游泳降温。现在,不少地方都有专业的婴儿游泳馆,可让宝宝多去游几次,既安全又能降温。
二是可适度使用空调或风扇。在宝宝睡觉前将卧室空调打开,等宝宝上床睡觉时,关掉即可。不过,家长切不可将空调或风扇的风向对准宝宝,室内温度最好保持在26℃左右,为防干燥,家长还可以在屋里放置一盆凉水。
如果发现宝宝出现大汗淋漓、体温升高、面色发红、皮肤干热等症状,家长要赶快把宝宝移到阴凉通风的地方,解开衣服,用湿毛巾擦拭宝宝的身体,或灌一个凉水袋让宝宝枕上。等宝宝的体温降下来后,就要把这些措施去除,以免矫枉过正。
宝宝起痱子的误区
为了赶走宝宝身上的痱子,不少妈妈使出浑身解数,但祛痱效果有时不尽人意,可能是在应对痱子的方法上陷入了误区。
误区一:剃光头。尽管剃光头能让宝宝凉快,长痱子的几率变小,但是感冒的几率会变大。如果痱子生在头颈部,可把宝宝的头发剪短,或改变一下发型,把头发往后梳,不要留在前额上。
误区二:冲凉水澡。冲凉水澡反而使皮肤毛细血管骤然收缩,汗腺孔闭塞,汗液排泄不畅,致使痱子加重。
误区三:搽痱子粉。如果痱子已经形成,最好就不要过多使用了,否则会堵塞汗腺的出口,造成排汗不良,宝宝更容易长痱子。痱子粉大多作预防之用,适宜在宝宝沐浴后搽抹。
夏天给宝宝降温常见的误区
误区一:给宝贝穿的少,甚至光屁股
一般来说,夏季衣服覆盖面积越小,身体散热也越快,因而愈觉得凉爽。但盛夏酷暑时就不要这么做了,如果气温超过37℃,皮肤不但不能散热,反而会从外界环境中吸收热量,因此穿的越少反而会感觉更热。妈妈们给宝贝穿短衣短裤就好,轻易不要让宝贝光屁股。
误区二:给宝贝多吃冷饮
冰冰的饮料、甜甜的雪糕在炎热的夏天食用确实是一种享受,但却不能过量食用,否则会影响宝贝的身体。造成胃肠功能的紊乱、诱发咽喉部炎症、降低食欲等。
误区三:长时间吹空调
有些父母为了防止宝贝中暑,长时间的让宝贝呆在空调房里,这样反而不利于健康。长时间的呆在空调房里,不仅会损害宝贝的神经功能,影响人体正常的生理活动。而且还容易让宝贝患上“空调病”,即头痛、头晕、失眠、胃肠不适、乏力身倦,还会有类似着凉感冒的症状,甚至降低抗感染能力。
误区四:电风扇直接吹
很多妈妈会认为,电风扇不像空调,宝贝可以直接吹,也会给宝贝造成伤害。会使宝贝出现打喷嚏、流鼻涕、乏力、头痛、头晕、失眠、肩痛、食欲不振等一系列症状,要学会科学使用电风扇。电风扇在使用时,不宜直吹和距离太近,宝贝大量出汗时,不要静坐猛吹。
误区五:宝贝大汗淋漓时洗澡
炎夏,许多妈妈带宝贝外出活动后,在宝贝满头大汗时就急着给宝贝洗澡。要知道,这种做法十分危险。这是因为宝贝出汗时,肌肤的毛孔都处于“张开”的状态,这时洗澡如果水温不当可能会使宝贝全身毛孔迅速闭合,使得热量不能散发而滞留体内,从而易引起高热症,甚至头晕目眩,重者还可引起休克。正确的方法是要等宝贝无汗或自然干后再给宝贝洗澡。
夏季宝宝护理的6大误区
误区1:夏天尽量别剃光头
专家指出,夏天宝宝的头发不宜留得过长,因为除了通过呼吸排出人体部分热量外;皮肤排汗是排出热量的主要途径,但给宝宝剃太短的头发或剃光头并不可取。
宝宝一旦剃成光头,就等于失去了遮阳挡物的天然安全屏障,意外伤害、蚊虫叮咬,各种细菌在头皮上的感染机会大大增加。如果细菌侵入孩子头发根部,还会破坏头发毛囊,严重时会影响头发的正常生长。如果宝宝是光头,则皮肤吸收的热量反而会增加,皮肤排出的汗水也会迅速流失掉,因而起不到通过汗液蒸发散热的作用,而且光头的宝宝头部很容易被强光晒成日光性皮炎。
误区2:夏季不宜给宝宝断奶
夏季,特别是7、8月份,天气炎热,导致婴儿食欲减退,而且会使食物中的细菌相应增多,出现消化道感染。另外,高温有利于苍蝇的繁衍,这增加了胃肠道传染病的发生机会,容易出现腹泻,因而影响婴儿健康,所以夏季不宜断奶。
误区3:夏季宝宝耳朵不能经常掏
现在天气炎热,宝宝出汗较多,真菌容易在潮湿的环境中生存,如果家长三天两头给孩子掏耳朵,容易造成细菌侵入,感染外耳道炎。建议每半年给孩子耳朵清洁一次。另外,夏季许多小虫尤其是小飞蛾、蚊子经常在天空飞舞,很容易飞进宝宝耳朵里,这些虫子在耳道内爬行或飞动捣乱时,往往会给孩子带来难以忍受的耳鸣声和疼痛。这种情况下也不建议家长给宝宝掏耳朵,可以去医院让医生取出。也可以尝试两种方法:
第一用酒精往宝宝耳朵里滴几滴,让小虫自己流出来,而且酒精还具有杀菌作用,不会感染病菌;
第二可以用麻醉药,让虫子麻醉,宝宝就不会感觉到疼痛。
误区4:别把成人防晒霜往孩子脸上抹
夏季带宝宝在户外运动时,一定要留意千万别让阳光直射宝宝的皮肤。一般情形下,可给宝宝戴上太阳帽或打太阳伞即可,也可以选择一些儿童专用的防晒霜,但千万别给宝宝用成人防晒霜,以免给孩子肌肤造成累赘。
此外,如果要给孩子涂抹防晒霜,以提前半小时涂抹较好。而且在给宝贝使用防晒品时,要在干爽的皮肤上使用,以免防晒品随水、汗脱落或失效。
误区5:夏天宝宝的袜子不能脱
对于不会走路的婴儿来说,体温调节功能尚未发育成熟,产生热量的能力较小,而散热能力较大,加上体表面积相对较大,更容易散热。当环境温度略低时,小婴儿的末梢循环就不好,摸摸小脚凉凉的,如果给婴儿穿上袜子,可以起一定的保暖作用,避免着凉,孩子也觉得舒服。因此,家里的空调最好保持在26℃~28℃。如果温度太低,宝宝又光着脚的话,很可能会导致宝宝着凉、拉肚子。而带宝宝出门散步时,也应给他穿上袜子,因为当起风或阴天时,宝宝不穿袜子也容易着凉。
误区6:宝宝夏季不适宜穿开裆裤
小宝宝穿开裆裤既不卫生也不安全。婴幼儿探索周围的世界,大部分是通过自己的小手。小手在对外界探索的过程,也包括对自己身体的了解。在这个过程中,穿开裆裤的宝宝小手会不可避免地触摸到自己的外阴。如果宝宝大小便后没有及时清洁干净,残留在尿道口的尿液和肛门的粪便污物会弄脏小手,而宝宝在婴幼儿期,大部分都会出现吸吮手指(或咬手指)的行为,这个行为也会很容易把小手上的尿液、粪便污物带入消化道,造成宝宝消化道和呼吸道的疾病。像手足口病、秋季腹泻等都有可能发生。
夏季带宝宝,这9大误区要避开! 误区三:天热宝宝没食欲选择断奶
炎炎夏季,宝宝的食欲都会减退,并不是说断奶就能解决的。夏季苍蝇、蚊虫活跃,一不小心病菌就很容易进入到食物当中,这个时候断奶很容易让宝宝患上肠胃炎,导致腹泻。最好坚持母乳喂养,可以起到保护宝宝健康的作用,有效的抵抗腹泻。
酷热夏季宝宝防暑降温小妙招
宝宝防暑降温小方法
又值春夏之际,防暑降温毫无疑问成为人们热衷的话题。此时妈妈们必须注意了,新生儿和婴幼儿体温调节功能和散热功能较差,尤其对那些新生儿,家长更要做好防暑降温工作。
不少家长在新生儿和婴幼儿的防暑问题上存在误区。比如,有的家长担心宝宝着凉,夏季也要给宝宝包上棉包裹。其实,新生儿的包裹应以舒适为主,不要太厚,以宝宝的手脚不凉不热为标准。还有的家长为避免宝宝长痱子,喜欢给宝宝剃光头。其实,这样会使宝宝的头皮完全暴露在阳光下,容易损伤毛囊。所以,夏季将宝宝的头发剪短即可,没必要剃光。
宝宝防暑方法:
一是可通过洗澡或游泳降温。现在,不少地方都有专业的婴儿游泳馆,可让宝宝多去游几次,既安全又能降温。
二是可适度使用空调或风扇。在宝宝睡觉前将卧室空调打开,等宝宝上床睡觉时,关掉即可。不过,家长切不可将空调或风扇的风向对准宝宝,室内温度最好保持在26℃左右,为防干燥,家长还可以在屋里放置一盆凉水。
如果发现宝宝出现大汗淋漓、体温升高、面色发红、皮肤干热等症状,家长要赶快把宝宝移到阴凉通风的地方,解开衣服,用湿毛巾擦拭宝宝的身体,或灌一个凉水袋让宝宝枕上。等宝宝的体温降下来后,就要把这些措施去除,以免矫枉过正。
夏季带宝宝,这9大误区要避开! 误区二:母乳宝宝也要多喝水
天热多喝一些水没毛病,但是,也要讲究年龄。美国儿科学会建议宝宝六个月之前(未添加辅食前),是没必要额外喂水的。因为不论是母乳还是配方奶,它都含有丰富的水分!母乳和配方奶里含的水分有87%,能满足宝宝生长发育的需求。
所以宝宝是否需要喝水,可以观察宝宝的小便,若尿液少、偏黄,那就说明宝宝摄入的水分不足,需要增加喝水量。若宝宝的小便次数和颜色正常,可让宝宝少量多次饮水。另外,宝宝若有急性失水现象,如急性腹泻、剧烈呕吐等,一定要及时为宝宝补水,以免造成脱水。
宝宝长痱子注意事项
1、果蔬外用时要避免刺激性
用水果和蔬菜外敷痱子时,如西瓜片或黄瓜皮外敷,苦瓜或丝瓜汁外擦等,对治疗痱子有一定的功效,但最好不要选用生姜汁,因为刺激性太强,并不适合宝宝使用。
2、强效激素类药品,尽量不用
如果痱子很痒,可以短期外用激素类药膏,如氢化可的松乳膏、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等中弱效激素,的肤轻松软膏属于强效激素,副作用比较大,尽量不要给宝宝使用。
3、头发剪短,但不要剃光
如果宝宝头发很浓密,就会影响皮肤散热、容易长痱子。这时可以把宝宝的头发剪短一下,但尽量不要剃光头。因为剃光头时,刀片容易把头皮刮伤,引起皮肤感染。
4、痱子有合并皮肤感染的可能
当宝宝有发烧、耳后或颈部淋巴结肿大、痱子表面出现浅表小脓疱的表现,或宝宝的鼻子、头部或前额出现黄大大小,甚至更大的红色疼痛性大疙瘩时,表示痱子可能合并了皮肤感染,需要及时带宝宝到医院就诊。
夏天宝宝的头发不能剃光
宝宝的皮肤非常敏感脆弱,稍微不慎就会引起过敏、发炎等更加麻烦的症状。头发能帮助人体散热,调节体温,剃光头发则减弱了人体的散热功能。夏天阳光强,孩子的皮肤防御功能不够完善,剃光头会增加各种灼伤、碰伤头皮的可能性。同时,宝宝失去头发的屏障,头皮更容易感染细菌,引发痱子、疖子等。
宝宝在夏天剃光头,天热时,天热时,皮肤吸收的热量反而会增加,皮肤排出的汗水也会迅速蒸发,起不到通过汗液蒸发散热的作用。如果宝宝出生时头发浓密,且正好是炎热的夏季,为防止湿疹,建议将宝宝的头发剃短,但不赞成剃光头。已经长了湿疹的头皮不要剃刮,否则更易感染。 夏季最好给宝宝理个小平头。如果宝宝的头发已经剃掉了,一定得在外出时戴上小遮阳帽。同时,注意保持宝宝头皮的干燥,出汗应及时擦干,以减少汗液对宝宝皮肤的刺激。